未分配盈餘繳款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未分配盈餘繳款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峻誠稅務記帳士事務所寫的 記帳.報稅錯誤160問(九版) 和峻誠稅務記帳士事務所的 記帳‧報稅錯誤160問(八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永然 和永然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碩博士班 郭啟賢所指導 林育瑩的 公司發生財務危機的可能性對盈餘管理之影響 (2012),提出未分配盈餘繳款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應計基礎盈餘管理、實質盈餘管理、財務危機。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未分配盈餘繳款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記帳.報稅錯誤160問(九版)

為了解決未分配盈餘繳款書的問題,作者峻誠稅務記帳士事務所 這樣論述:

  記帳、報稅,是合法企業應盡的義務之一,但身為公司財會人員或記帳人員,是否仍因對稅法的了解不夠或不小心的失誤,而讓公司苦嚐補稅、罰款的滋味?本書精挑公司行號記帳、報稅時常犯的160種錯誤,依問題、法源、建議、處罰四階段編寫,教您從他人的錯誤中汲取寶貴經驗,避免重蹈覆轍而付出慘痛代價!本書深入淺出,閱讀容易,是企業會計人員及記帳士最佳工具書。

公司發生財務危機的可能性對盈餘管理之影響

為了解決未分配盈餘繳款書的問題,作者林育瑩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2005年至2011年國內上市、上櫃公司為研究對象,探討發生財務危機可能性較高之公司是否越可能採取盈餘管理活動,並參照Cohen et al.(2008)將盈餘管理活動區分成應計基礎盈餘管理活動以及實質盈餘管理活動。利用裁決性應計項目衡量應計基礎盈餘管理活動;利用估計異常的營運現金流量、異常製造成本及異常裁決性支出來衡量實質盈餘管理活動;利用Z-Score衡量公司發生財務危機之可能性。  本研究實證結果顯示,(一)公司破產可能性越高越不會進行應計基礎盈餘管理,結果不支持假說一,可能的原因為:1.公司發生破產的可能性越高,管理階層將更有動機藉由盈餘效果更強大的方法來操縱盈餘,然而

,應計基礎盈餘管理活動雖然操作成本較低,卻無法產生直接的現金流量,對盈餘並無實質影響,因此管理者可能選擇不採用。2.由於SOX法案之後爆發許多會計醜聞,因此審計人員與主管機關對於應計基礎盈餘管理之查核,較SOX法案之前嚴謹許多。然而當公司發生財務危機時,將受到外界更嚴格之監督,因此公司也較不會採取應計基礎盈餘管理。 (二)公司發生破產可能性越高越會透過折扣與延長客戶的繳款期限增加產品銷售數量的實質盈餘管理,結果支持假說二。(三) 公司發生破產可能性越高越會透過製造大量額外產品,使銷貨成本降低的實質盈餘管理,結果支持假說三。(四)公司發生破產可能性越高越會利用刪減裁決性費用的實質盈餘管理,結果支

持假說四。

記帳‧報稅錯誤160問(八版)

為了解決未分配盈餘繳款書的問題,作者峻誠稅務記帳士事務所 這樣論述:

  記帳、報稅,是合法企業應盡的義務之一,但身為公司財會人員或記帳人員,是否仍因對稅法的了解不夠或不小心的失誤,而讓公司苦嚐補稅、罰款的滋味?本書精挑公司行號記帳、報稅時常犯的160種錯誤,依問題、法源、建議、處罰四階段編寫,教您從他人的錯誤中汲取寶貴經驗,避免重蹈覆轍而付出慘痛代價!本書深入淺出,閱讀容易,是企業會計人員及記帳士最佳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