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保證金追繳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期貨保證金追繳時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竹春寫的 不敗的華爾街投資法:一次弄懂股票、ETF怎麼買,讓你的財富10年翻一倍 和陳姵伊的 我買台指期,管它熊市牛市,年賺30%:一種規則,兩種行情,不到3萬元本金,超簡單123法則,100萬輕鬆變成200萬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期貨與選擇權理論與創新 - 第 152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當交易人收到期貨商之盤後保證金追繳通知後,符合下列三項條件之一者, ... 代為沖銷原則於每日交易時間(含一般交易時段及盤後交易時段),當帳戶之風險指標低於約定之比率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塊文化 和大是文化所出版 。

國立交通大學 管理學院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學程 陳安斌、黃思皓所指導 王鋗娟的 臺灣期貨交易風險控管機制之探討 (2020),提出期貨保證金追繳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灣期貨、風險控管、專家訪談、動態價格穩定、流動性風險。

而第二篇論文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財務金融系理財與稅務管理碩士班 王高文所指導 陳維銘的 散戶投資行為與股價及加權指數關聯性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處置效應、從眾效應、散戶、融資維持率、小型台指期貨散戶未平倉之多空比率的重點而找出了 期貨保證金追繳時間的解答。

最後網站你一定要了解期貨與外匯保證金超額損失這回事!! - 量化Cash則補充:期貨 ,當維持率低於75%時國內期貨商會發出追繳通知,並要求於特定時間內補足保證金(通常為一天內),如未補足將執行砍倉動作。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期貨保證金追繳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不敗的華爾街投資法:一次弄懂股票、ETF怎麼買,讓你的財富10年翻一倍

為了解決期貨保證金追繳時間的問題,作者竹春 這樣論述:

★ 不輕易拿自己的退休金冒險,才是邁向FIRE的不敗之路 ★ 近30年華爾街經驗 ╳ 反覆試錯中領悟的投資心法 最適合小投資人的投資觀念與選股思維   「市場的方向只有一個,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預測出對的走勢。」──華爾街傳奇 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   想要長期獲利,就不能只靠運氣!   懷抱風險意識,追求合理的投資報酬率,   是在這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世界,   保全財富、無憂生活的關鍵!   ★ 華爾街的投資方法很多,但什麼最適合小投資者?   ★ 合理的投資報酬率應是多少?讓財富翻倍的72法則又是什麼?   ★ 選擇價值股還是成長股?哪些公司的股票

絕對不能碰?   ★ 小散戶要贏過大型交易公司的機會是什麼?   ★ 想投資美股、ETF、REIT,要如何選擇?   ★ 在華爾街工作薪資多少?投資銀行與對沖基金的工作環境又是如何?   好的投資,是幸福退休的開始!   本書作者竹春擁有近30年的華爾街經歷,有多方面金融經歷,包括外匯交易、公債交易、信用投資分析、電子交易科技、公債風險與價位計算等相關工作,近兩年在美國大型金融集團擔任科技部總監。   過去的他也曾經在投資路上遭遇挫敗,跟風買股、甚至融資買股,卻遇上市場泡沫,或是不得不在最低點賣出。一次次向市場繳學費、學經驗,讓他得出最適合小投資人的投資心法:找到穩定、合理的投資報酬率,

加上很長的投資期,才能確保你我的退休金。   他在書中分享自己的寶貴經驗與專業,介紹適合小投資人的投資方式和所需知識,強調長期投資、控管風險,從財報數據和經營風格判斷企業價值與體質,尋找投資標的。   幫助讀者在投資路上少花冤枉錢,也揭露外人所不知的華爾街工作與生活。 各界推薦   林茂昌 財經書譯者、《用心於不交易》作者   阮慕驊 NEWS98「財經一路發」主持人   謝哲青 作家、「下班經濟學」主持人   Miula M觀點創辦人   資工心理人 理財部落客  

臺灣期貨交易風險控管機制之探討

為了解決期貨保證金追繳時間的問題,作者王鋗娟 這樣論述:

我國期貨市場交易期貨契約以指數期貨及指數選擇權為主,由於期貨與選擇權契約屬於高度槓桿商品,一旦當市場遇有重大的緊急事件,容易造成市場系統性風險。前於2011年8月發生期貨重大違約及眾多客訴糾紛事件,經主管機關指示期貨公會與期貨業者共商研議期貨交易風險控管機制規範,歷經近2年研議,2013年7月推出實施的新版期貨交易風險控管機制,我國期貨市場於2018年2月6日面臨指數選擇權契約商品市場價格劇烈波動,期貨商依規定執行代為沖銷作業,導致許多交易人其操作部位因槓桿過大造成巨額損失。因此,探討目前該風險控管專案之實施效應與相關實務風險問題,進一步探討現行期貨交易及風險控管作業於實際落實面是否有難行之

處;或是制度面造成期貨商與客戶間之更難以化解之糾紛問題。最後針對期貨交易風險控管制度、遇到緊急事件發生流動性風險,研擬因應措施,提出建議、期能增強我國期貨市場之市場整體防衛能力,降低市場違約風險。

我買台指期,管它熊市牛市,年賺30%:一種規則,兩種行情,不到3萬元本金,超簡單123法則,100萬輕鬆變成200萬

為了解決期貨保證金追繳時間的問題,作者陳姵伊 這樣論述:

一種規則,兩種行情,不到三萬元的本金, 這麼簡單的123法則, 軍職退伍的小資女把100萬滾成200萬,怎麼辦到?         本書作者陳姵伊,原本在軍醫院擔任朝八晚五的行政文書,跟許多人一樣,看到數字就頭痛、一翻開報紙就直接跳過財經版。   八年前她從軍職退伍後,想找一份收入穩定又自由的工作,於是她「積極」投入股市,沒想到一場金融風暴落得她滿手套牢股票,只能認賠作收。        直到她開始接觸台指期,發現這種投資工具漲跌容易預測、不用時時盯盤,看不懂財報也沒差,買多買空你都能賺!      於是,她歸納出沒有經驗的人也能理解的123法則:   只要專攻一檔(就是台指期,

不會滿手股票)鎖定兩種行情(漲或跌)、本金不用三萬,讓她退伍後不到八年,從賠錢到現在每月平均獲利3萬到5萬,年報酬率達30%以上,收入比公職更穩定!    一、為什麼無論行情好壞,台指期都能賺?   ‧台指期就是以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為投資標的期貨商品,無論你選擇大台指(TX)、小台指(MTX),都只要研究一個標的(台指期),免去選股、研究股性,滿手股票卻不知從何管理的困擾。   ‧台股交易以一張 (1000股) 為單位,台指期則以一口為單位,規則是:   買想一口大台指,預繳保證金83,000元,若在雙方約定的到期日前,大盤上漲(跌)一點,你就賺(賠) 200元, 如果結算日前大漲100點

,你就現賺2萬 。   小台指一口的保證金為20,750元,大盤只要上漲(跌)一點,你就賺(賠) 50元,如果當日大漲100點,你就現賺5,000元 。所以不用三萬元就可以進場投資。   ‧交易時間比台股早15分鐘開始(八點四十五分),晚15分鐘收盤,讓你在九點上班前就可以看盤,不用上班時間偷偷下單。     二、從開戶到下單,第一次買賣就獲利   ‧從開戶、入金、出金到下單,所有關於買賣台指期的專用術語,例如平倉、 結倉、凹單、結算等,用最好懂白話一次告訴你。          ‧常見下單類型清楚解析:如果現在就要買到,就用市價單;設定某價位才出手, 就用限價單;想要今天買賣就獲利結

清,就選收盤市價單。   ‧什麼是保證金機制?如果行情出現大幅變化,會跟股票一樣被斷頭嗎?萬一誤判行情收到追繳通知時,為什麼作者建議別立刻繳錢?   ‧股票沒有持有限制(你可以放一輩子都不賣) ,但台指期有買賣到期日,每月第三週的星期三就是結算日。如果到期日前想要延長交易 (跨月交易)怎麼辦?   本書也有撇步。       三、不會看財報沒關係,懂這九大盤勢圖,年報酬率直上30%   ‧台指期的行情重複性高,只要熟記九大盤勢,包括開平走平、開平走高、開平走低、開高走平等,出現什麼行情就按表操作,讓你年報酬率直上30%。   ‧K線我懂,紅色、黑色我也會分辨,但要用在哪?怎麼解讀?用

六個常見走勢變化,教你這樣掌握變動超過1,000點的大行情!        本書並加碼送台指期入門投資線上課程(一堂課價值3,600元),從開戶、下單到怎麼看盤、解盤,讓你跟著陳姵伊操作,買多買空都能賺,只要先存下3萬元,每月就能替自己加薪3萬。 各界推薦   非凡電視台財經主播 朱楚文    《股市大戶的時間買股術》作者 陳韋翰(米可)  

散戶投資行為與股價及加權指數關聯性之研究

為了解決期貨保證金追繳時間的問題,作者陳維銘 這樣論述:

本研究透過財務行為學之處置效應以及從眾效應為散戶於證券市場之操作心理為基礎,以本研究假設之一,探討散戶於證券市場中之投資行為與個股股價走勢為負相關性。取台灣股市權值最高之三家上市企業為樣本,自2015年5月初起至2020年1月初止,共1155個交易日內之每日個股股價走勢與台灣集保結算所每週公告個股持股分級之股權分散表為分析基礎,透過VAR模型實證後,驗證散戶於證券市場中之投資行為與個股股價走勢為負相關性。散戶確實會在股價上漲時傾向賣出持股,而在股價下跌時將進場反向承接。並且散戶該行為將持續股價成長率波動的3至4個時間點,此一結論也與處置效應明顯呼應。而研究假設之二,探討散戶於證券市場中之投資

相較於大盤指數走勢為負關聯性,以台灣集中市場加權指數、融資維持率、小型台指期貨散戶未平倉之多空比率等歷史交易資料,經由VAR模型與因果關係檢定後並未獲得證實。檢討主要原因後其因有二,雖然加權指數多空轉折點大多出現在融資維持率在過往偏高的175%以及過低的150%,但由於該極端情況大多出現於數週甚至僅數日之內,但本研究將研究週期拉長至五年共1155個交易日,因此將無法出現明顯實證結果,此為其一。而由於融資維持率低於130%將處份擔保品或追繳保證金的現行規定,造成使用融資的散戶不得不自行停損賣出或者受到證券商直接處份其擔保品,並非散戶自我意願停損出場,因此無法歸咎於散戶之自行決策,則為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