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堂壽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央大學 藝術學研究所 巫佩蓉所指導 楊雅琲的 捧桃將獻誰?日本桃山、江戶時期西王母圖像研究─以狩野派、圓山應舉為例 (2010),提出朝日堂壽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圓山應舉、狩 野派、西王母。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朝日堂壽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捧桃將獻誰?日本桃山、江戶時期西王母圖像研究─以狩野派、圓山應舉為例

為了解決朝日堂壽星的問題,作者楊雅琲 這樣論述:

一向以象徵長生不老之身分為人所知的西王母,是一位中國古代女神,於梁代正式編入道教神仙系譜。西王母之起源可追溯至先秦神話,自漢代以來人們即相當崇信西王母,至今日的華語文化圈亦然。日本桃山、江戶時代的畫家曾經製作數量繁多的西王母圖像,這些西王母圖像為何被製作?為誰製作?象徵何種意義?以上問題均尚未得到解答。學界研究顯示,西王母的古今各種傳說與其漢代之圖像研究已得到充分發展,然而漢代以後的西王母圖像目前仍未成為研究重點。再者,日本畫家所繪製的大量西王母圖像顯然亦在藝術史中被忽略。本論文的目標即是試圖說明桃山、江戶時代西王母圖像的重要性、分析其演化,以及辨識其來源。本論文對中日二地的西王母傳說,以及

中國漢代之後、日本桃山至江戶時代的西王母圖像進行研究,特別聚焦於狩野派畫家與圓山應舉(1733-1795)的作品。 研究結果顯示西王母圖像於中日二地,均以長生不老之象徵廣為人知。中國元明時代,西王母圖像與慶壽之場合密切相關,西王母繪畫通常作為贈送壽星之禮物,特別是贈與高齡婦女。在日本,西王母於平安時代的故事中出現,亦從室町時代的能樂開始以主角的身分登場。桃山、江戶時代,西王母圖像的擁有者——熟知能樂內容的天皇、武士、僧侶們——將她視為「治世」與「長生」的象徵,並將西王母畫題使用於公共與私人場域。江戶時代,西王母圖像通常作為女兒節裝飾、婚禮嫁妝以及壽辰賀禮使用,具有祈求長壽之意。 室

町至桃山時代的狩野派畫家設立西王母標準形象,江戶初期的狩野派畫家則擷取明代版畫的裝飾性元素,形塑西王母圖像模式。江戶中期,圓山應舉創造了獨樹一格的西王母圖像,其迷人、具體積感、栩栩如生的西王母圖像與過往中日二地的先例有絕大的視覺差異。雖然應舉的作品顯示了對西方透視技法的理解,實際上,應舉的西王母圖像,從以狩野派為中心的傳統西王母圖像內繼承了某些元素。大量的「應舉式西王母」之存在則指出以應舉風格繪製的西王母作品,廣泛受到各地、各階層的歡迎。西王母是江戶時代最受歡迎、最常被選用的唐美人畫題之一,幾乎每個畫派都曾繪製西王母畫作。 本研究結果顯示,身為吉祥美麗之象徵的西王母由於與日本桃山、江戶時

代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聯繫,因而成為當時極受歡迎的畫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