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龍埤 歷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望龍埤 歷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玉金寫的 繪本原創力:臺灣繪本創作者的故事 和黃育智Tony的 宜蘭自然步道100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宜蘭員山鄉】望龍埤x 挑夫步道呼吸自然風尋幽探險遊山湖也說明:【宜蘭員山鄉】望龍埤x 挑夫步道呼吸自然風尋幽探險遊山湖 ... 有道是「遠山不墨千秋畫,湖水無弦萬古琴」,任何一道湧泉,都帶著淡淡的歷史韻味,滋潤都會心靈,帶給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衛文化 和朱雀所出版 。

佛光大學 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 陳進傳、黃孔良所指導 鄭桂香的 大礁溪人文景觀之探討 (2019),提出望龍埤 歷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大礁溪、推拉理論、田野調查、民族誌蹲點。

最後網站一年一遇宜蘭桐花雪知性之旅 - 小資遊Blog則補充:六人成行/二天一夜DAY1:礁溪火車站出發→望龍埤(賞桐花)→ ... 不遠處,順道走訪「宜蘭設治館」增加我們對臺灣人文歷史更深刻的瞭解吧!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望龍埤 歷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繪本原創力:臺灣繪本創作者的故事

為了解決望龍埤 歷史的問題,作者陳玉金 這樣論述:

◎臺灣首例!完整匯聚十一位臺灣繪本創作者的創作歷程,從中見證臺灣繪本發展史。   為什麼要催生這樣的一本書?   因為我們期盼台灣有屬於自己的繪本風景!有自己的繪本學習課本,有自己的經典繪本。   臺灣繪本出版蓬勃發展,本土作品屢獲國際大獎肯定,但國人對於臺灣繪本創作者認識有限。本書作者長期研究臺灣繪發展歷史,擷取臺灣老、中、青三代繪本創作者十一人,包括有臺灣圖畫書教父之稱的美術教育家鄭明進、兒童文學界的全才曹俊彥、自然寫意畫家徐素霞、旅美畫家呂游銘、生態寫實畫家邱承宗、歷史戰地畫家李如青、無字繪本畫家孫心瑜、純真自然畫家劉旭恭、鳥類生態畫家劉伯樂,以及繪本創作夫妻檔黃郁欽、陶樂蒂等人,

介紹其作品風格、評價、創作動機,並分享其個人創作經驗,包含繪本創作故事靈感來源、設計方式,以及繪畫養成歷程,讓讀者對臺灣繪本作家有更深刻的認識,提供繪本創作、研究和閱讀推廣更明確的參考依據。本書末附有臺灣繪本發展大事記、國內外相關獎項。 得獎記錄   ★臺南兒童文學月「優質本土兒童文學圖書」入選書單 名人推薦   尋找臺灣繪本原創力   作者碩、博論文皆以臺灣圖畫書為研究主題,期間亦時常採訪與報導臺灣圖畫作家。本書就是她的成果之一。 作者用說故事的方式,敘說老、中、青三代圖書作家十一人,並附有圖畫作家的繪本創作書目。讀者除了可以了解圖畫作家個人風格與創作緣起之外,亦可明白臺灣圖畫書的發

展脈絡。本書除具有可讀性之外,同時具有學術價值。因此,本書可說是具有學術性的通俗讀本。---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林文寶   這本圖文並茂的書籍中,精采呈現十一位臺灣繪本創作者的故事,不僅提供兒童文學學習者重要的資料,也深深吸引喜歡圖畫書的大人與小孩。十幾年來,我一直引頸企盼:臺灣的故事媽媽講著講著,講出自己的繪本大師來。大師的作品有他的獨特性與代表性,帶給後進諸多學習與參考的價值。很高興看到這本書。期待因本書的誕生而產生的這股推動臺灣原創向前的力量,讓我們自己的作品更加出色、發光!---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祕書長 蔡淑媖   作者關注本土繪本研究和推廣工作歷十數年,今將累

積成果整理出書和讀者們分享。書中介紹了十一位本土繪本作者如鄭明進、曹俊彥、呂游銘、邱承宗等的故事,內容包括他們的作品風格、創作機緣、作品評價,以及個人創作經驗與靈感來源、設計方式和繪畫技法,提供繪本創作、研究者及讀者們有價值的資訊,是一本圖文並茂,文字流暢、活潑,可讀性高的參考書。近年繪本出版日趨蓬勃,讀者的品味也相對提昇,提供作品和作者少為人知的故事,無疑為他們另闢一條賞析的途徑。---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 鄭雪玫   近一、二十年,臺灣兒文界發展最蓬勃、出版量最多的莫過於圖畫書/繪本了。可惜坊間書店或網路網頁舉目所見,幾乎都是翻譯的外版圖畫書,和國外知名圖畫書畫作家的介紹,國內原

創的本土圖畫書和畫作家相對都受到忽略。作者肯費心選介十一位極具原創力的本土圖畫書畫作家讓國人認識,出版社願意出版這種沒有多大市場的專業性圖書,實在值得給予喝采、肯定。   創作最珍貴的是原創力,非常難得的,作者透過介紹這十一位畫作家的成長歷程,和代表性作品的創作理念,很巧妙為我們揭示了「繪本的原創力是什麼」。---兒童文學學者  洪文瓊 作者簡介 陳玉金   擔任童書編輯多年,為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目前在大學兼任兒童文學相關課程。以臺灣繪本(圖畫書)發展為博士論文研究主題,長期採訪與報導臺灣繪本創作者,本書是研究與報導成果之一。在研究與教學之餘,自2013年開始與插畫家合作《

南科考古大發現》、《一起去看海》、《那年冬天》等繪本。經營「童書新樂園」部落格及臉書粉絲團,和喜愛兒童文學的朋友分享交流童書出版資訊。 ◎推薦文  尋找臺灣繪本原創力/林文寶、蔡淑媖、鄭雪玫、洪文瓊 ◎作者序  走入繁花盛開的臺灣繪本花園/陳玉金 鄭明進(1932-) 曹俊彥(1941-) 呂游銘(1950-) 劉伯樂(1952-) 徐素霞(1954-) 邱承宗(1954-) 黃郁欽(1962-) 陶樂蒂(1968-) 李如青(1962-) 孫心瑜(1969-) 劉旭恭(1973-) ◎臺灣繪本發展大事記 作者序 走入繁花盛開的臺灣繪本花園   二○一四年九月底,我受

邀參加「蘭陽繪本創作營」擔任第一組小組導師,第二次課程在週末進行戶外導覽,到了員山鄉望龍埤,一群人下車步行,天氣舒爽,望龍埤山青水明,學員們忙著觀察,捕捉可以放入繪本創作題材。途中恰巧與小魯文化執行長沙永玲同行,聊著聊著,沙執行長提起小魯文化希望為臺灣原創盡力,支持本土繪本創作的理念與想法,當下邀約撰寫關於臺灣繪本創作相關書籍。   由於長期從事童書編輯以及兒童文學相關研究,加上暑假期間完成以「臺灣兒童圖畫書發展史論」為題的博士論文,雖然了解這類書籍的製作繁瑣耗時,但是基於對臺灣繪本創作發展的關心,隨即口頭答應。答應邀稿之後,整理過去發表與臺灣繪本創作者相關文章,從一九九六年四月在《雄獅美術

》月刊發表〈耕耘圖畫書的園地——從童書銷售現況看本土圖畫書創作發展空間〉之後,陸續在《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發表〈用圖畫說故事的人〉系列、《小作家》月刊「臺灣繪本畫家」專欄、《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版「臺灣圖畫故事書和人」專欄,以及在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下進行的「用圖畫說故事的人——臺灣資深圖畫書插畫家訪談錄」、「臺灣原創圖畫書推手」等專案,又以人物報導最多,於是首先從創作者為題的內容著手。   透過採訪研究梳理臺灣兒童文學發展脈絡,繪本在二十一世紀來臨之前,成為臺灣兒童文學熱門文類。最早引入時,詞彙譯介使用並不一致,圖畫書和繪本兩者經常混用,近年來因為出版社使用繪本漸多於圖畫書,學術論文也兩者皆有,

因此,本書行文也隨著時代演進混用,書名則採用較為簡潔的繪本為名。   繪本創作必須以文圖合作的方式進行,本書收錄的十一位兼具文字與故事創作能力的臺灣繪本創作者,在選擇過程中,經過多次取捨,最後由出生年代,從一九三○年到一九七○年代中,選出繪本創作出版超過十年以上的創作者:鄭明進、曹俊彥、呂游銘、劉伯樂、徐素霞、邱承宗、黃郁欽、陶樂蒂、李如青、孫心瑜、劉旭恭等人,從過去已報導蒐集的資料作為基礎進行增補,內容包含創作機緣、風格成因、作品評價,以及創作經驗分享:故事靈感來源、設計方式和自我繪畫養成方法等,書後並附錄臺灣繪本大事記。   從創作者們的故事中,可以看到隨著圖像時代的來臨,臺灣圖畫創作

者逐漸獲得重視,年長創作者在荒蕪的園地,只能憑著熱忱,不畏艱難,持續推廣與創作,而年輕世代在全球化加速世界各項流通之際,面臨書籍上市就必須和古今中外經典作品競爭的考驗。而不同世代創作者,共有的是對於繪畫的熱愛與持續堅持的創作力。   透過本書臺灣繪本創作者的故事,希望能幫助讀者回顧歷史,發現臺灣創作者的實力,提供對繪本創作、研究,以及閱讀推廣有興趣的讀者參考,讓更多人認識與鼓勵本地優秀繪本創作者與作品。因為繪本是兒童文學類型中,最具有對外拓展能力的一種類型,臺灣繪本花園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匯聚力量強化環境,讓創作者有機會創作更多精采作品,開創出屬於自己的繪本風景。   最後,本書的出版要特別

感謝:十一位繪本創作者們慷慨提供插畫與生活圖檔,並且分享創作想法,協助檢視內容;各出版社支持提供封面圖檔;兒童文學界的前輩們和專家學者們具名或撰文支持推薦與鼓勵;編輯過程中,提供協助的兩位年輕美術設計葉禮洋和陳怡捷,以及小魯文化編輯團隊全力支援,特別是陳雨嵐總編輯、企劃吳炫梅和兩位美術設計李縈淇、劉康儀,而沙執行長更是幕後促成短時間內完成出版的最大推手。因為這些力量的匯集,這本書才能順利出版。 文/陳玉金 邱承宗1954 年生於臺中市,留學日本,畢業於東京攝影專門學校。曾任職攝影公司、雜誌社、光復書局《兒童日報》攝影顧問、創辦紅蕃茄出版社。2000 年與2006 年入選義大利波隆納國際

童書原畫展非文學類。目前致力繪本創作。能企劃、編輯、設計,以及從事繪本的文、圖創作,邱承宗始終不變的信念是編繪和臺灣相關的內容與經驗的童書,期待孩子們的閱讀世界中能有更多臺灣經驗。邱承宗說:「對於一個完全不懂生態繪畫的畫家而言,勉強要求從事需要牽涉到科學性的棲地、植物相、物種等條件的創作,真的是不太可能而相當痛苦的事。」對他來說,畫這類的圖,確實是件很痛苦的生產過程,「不是畫的好壞問題,而是如何傳達想法才是痛苦根源。」不過,在作畫之前的野外調查、看到以前沒注意過的昆蟲、發覺昆蟲奇妙的行為,卻是邱承宗樂此不疲的事。在他畫《蝴蝶》時,畫風和觀念開始轉型,在紮紮實實的下了真功夫以後,能透過畫面傳達訊

息給觀看者;他希望小朋友能看到比較接近真實的棲地,而不是單一物種的表象。他的生態繪本:《池上池下》、《我們的森林》、《我們去釣魚》、《你睡著了嗎?》等書,都是他在家人的支持,經過長期的生態觀察,以及累積觀察心得之後,耐心創作的臺灣生態繪本。小時候的邱承宗是由阿公、阿嬤帶大。附近有一家「成功戲院」,在那個還沒有電視機的年代,電影院幾乎是普羅大眾的社交、娛樂場所。邱承宗經常溜進戲院看霸王戲,望著戲院內那塊大螢幕,看到日本、西方的各種人、事、物,更妙的事是還會說些奇怪的語言,對他來說,是一件很神奇的事。甚至曾經偷偷地爬到螢幕前面,觸摸那片平淡無奇的螢幕,也跑到後臺想要知道「他們」的來歷。但是,實在想

不出原因,便去纏著剪票的阿姨問東問西。阿姨被問到煩不甚煩,便帶他去播映室參觀,從此,他不但理所當然的觀看霸王戲,還在播映室有個居高臨下的特別席。

望龍埤 歷史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演出劇團: 陳麗香歌仔戲團
演出時間:107年 10月04日(週四)19:00
演出地點:彰化縣埤頭鄉合興宮
  
  
本集主題:陳麗香歌仔戲團-「意樓情深」演出介紹
  
專訪來賓:施純權 Ben Shih
 
劇情介紹:
  鹿港繁盛之時,商行林立。其中廈郊是最大的行郊(近似今日的公會組織)之一。統領行郊的爐主有著莫大權力,包含媽祖祭典時的統籌決策,與背後的利益支持。因此早心生不滿的黃本利暗中勾結海盜李先廣,設計對付當權者楊四海。
此時,楊四海之子懷宗,渡海往唐山趕赴科期,與新婚妻子意娘情深難捨,臨行在意樓下種下楊桃樹以慰其心;誰知,一同長大的黃秋金亦對懷宗癡情一片,默默守護著。  
  楊四海拒絕李先廣的要求,種下禍因,同時書僮小四帶回懷宗墜海身亡的惡耗,一時悲痛讓四海病重身亡,留下意娘獨自面對海盜劫掠楊家商船、致使負債破產的局面.............
      
劇團介紹:
  民國79年由林博裕、陳阿香夫婦成立,迄今已有廿多年的歷史,為因應時代潮流與觀眾需求,近年來修改劇團經營方向與表演形式,於民國101年更名為【陳麗香歌仔戲團】。 成立宗旨:承襲內台歌仔戲時期豐富藝術特色,並致力於改進傳統歌仔戲單調表演程式,融合現代劇場思惟,期許每年創作1~2齣新劇碼,使歌仔戲不但具備鄉土的親切感,帶入創新,讓每一齣戲碼都能精彩緊湊、高潮迭起、又不失既有歌仔的原味。
  本劇團105~107年連續三年入選彰化縣傑出演藝團隊;且又入選2017、2018保生文化祭-家姓戲匯演團隊之一,是彰化縣第一個前往台北大龍峒保安宮參與演出的歌仔戲職業團體,對本劇團近年的努力是一大肯定與殊榮。 希望本劇團能獲得更多觀眾的欣賞與肯定、期許「忠孝節義」精神可以潛移默化深植觀眾心中、強化觀眾對傳統藝術的熱情、振興中部地區傳統藝文產業的發展,更進而使本劇團能晉升國家級扶植的優良表演團隊。

大礁溪人文景觀之探討

為了解決望龍埤 歷史的問題,作者鄭桂香 這樣論述:

大礁溪是一條溪流名稱,也是右岸一個聚落名稱。在時間推移下發生很大變化,從典型的農村變成外地爭相進駐開發及觀光攬勝之地,殊值研究。本研究目的在於:一、回溯先民來處與開墾艱辛,作為後人感念與警惕。二、本地區之特色,印證移民的推拉理論。三、外來人口與觀光客,對當地人文、生態、環境的影響。四、大礁溪的未來發展與建議。 本文內容共分緒論、人文地景、產業經濟、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結論與建議等六章。是以4年時間陸續做田野調查與民族誌蹲點,深入訪談、實地觀察、參與活動等研究方法,探討100多年來大礁溪的人文與景觀的推移變化。 目前大礁溪面對兩難的是要經濟發展帶來的繁榮污染;或要保持原本生態環境的清純風貌

。也許需要尋找兩者平衡的解方。大礁溪是個鍾靈毓秀、容易讓人療癒與成長的地方。如果在既有的山川果園與民宿基礎下,發展為藝術村、全人健康樂活產業,涵蓋身心靈真善美、生技研發、種植適合濕潤天候的中草藥、香草、花卉等本草綱目智慧傳承,應該是可以考慮的多元方向。

宜蘭自然步道100

為了解決望龍埤 歷史的問題,作者黃育智Tony 這樣論述:

繼好評不斷的《大台北自然步道100》、《桃竹苗自然步道100》步道達人Tony黃育智最新力作,帶你探訪宜蘭自然步道!遠離塵囂,擁抱自然,向東走、往宜蘭出吧!   登高遠眺龜山島、壯闊太平洋  走入太平山徜徉森林浴、享受盎然綠意  展望蘭陽平原,開闊景致盡收眼底  四季風景皆宜人,往東走吧!悠遊蘭陽去~   收錄宜蘭12鄉鎮市100條自然步道,依地理位置分為:「頭城、礁溪」、「壯圍、宜蘭、員山」、「三星、大同」、「五結、羅東、冬山」、「蘇澳、南澳」5大區塊,並以色塊作區隔,讓讀者可以輕鬆找到有興趣的旅行地區及步道。   無論是想走入山林、親近大海、欣賞湖光景致……,皆可一次滿足。   100

條宜蘭自然景觀步道、100張詳盡實用的導覽圖、100個郊外踏青的新選擇,100分的假期,就從這裡開始! 本書特色   ◆收錄100條必走步道:作者精選100條具特色、必造訪、適合大眾悠遊的自然步道,宜蘭知名景點龜山島、石磐瀑布、太平山、梅花湖皆囊括在內,像是可遠眺龜山島美景和壯闊太平洋的觀日台步道、近距離欣賞石磐瀑布景色的林美石磐步道、平緩好走且處處鐵道舊跡的太平山—見晴懷古步道、梅花湖碧波湖色一覽無遺的梅花湖環湖步道等。   ◆步道資訊完整、詳實:每條步道皆附有路程時間、步道路況、交通資訊、附近景點、旅行建議、步道入口GPS衛星定位座標及地圖,是踏上步道之旅不可缺少的導覽手冊。   ◆根據旅

遊需求規畫數種路線:包括適合全家出遊的路線、溪流水岸路線、湖泊埤塘路線、海岸漫步路線、眺覽海景路線、戀戀溫泉路線、單車逍遙路線、森林浴路線、苗圃植物園區、登山健行路線、歷史人文路線、特殊景觀路線等。   ◆作者推薦的10條熱門步道:作者列出10條熱門步道,讓初次造訪宜蘭步道的讀者,不遺漏這些高人氣地點,還可以快速索引所需的步道資訊。 作者簡介 Tony,本名黃育智。   1961年生,台北市人,一位熱愛山林的文史工作者。Tony從商十餘年,40歲時,走入山林,成立「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網站,長期在北台灣各地旅行、登山、探索古道,已出版《桃竹苗自然步道100》、《大台北自然步道100》等十餘

本相關著作。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網站 www.tonyhuang.id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