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芮欣爸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方芮欣爸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薇拉.西蘭達妮寫的 給媽媽的深夜日記 和留佩萱的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年僅25歲就被譽為「周迅接班人」交往過的都是男神;關於王淨 ...也說明:一開始真的好恨妳,好恨爸爸,好想知道到底為什麼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我身上? ... 而在裡面飾演女主角方芮欣,即使是首次出演該類型的題材,也因為她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小天下 和遠流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王遠義所指導 梁文昶的 中國國民黨對政治犯之改造:以山西反省院為例 (2020),提出方芮欣爸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政治敵人、自新、思想改造、《共產黨人自首法》、《反省院條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音樂學系 錢善華所指導 戴文嫺的 落入凡俗的聖詠:臺灣原住民天主教儀式音樂的本地化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本地化、天主教禮儀音樂、宗教音樂、彌撒曲、儀式音樂、本位化、文化融合、混雜性、聖詠、聖樂、原住民天主教會、當代原住民音樂的重點而找出了 方芮欣爸爸的解答。

最後網站返校(Detention) @ Skypray Huang的網路日誌 - 隨意窩則補充:方芮欣 自小原本家庭幸福又安康,曾被誇獎為「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但高三時父母失和,爸爸每天喝醉酒又外遇,母親弄了貪瀆證據,讓先生被抓走,還對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方芮欣爸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給媽媽的深夜日記

為了解決方芮欣爸爸的問題,作者薇拉.西蘭達妮 這樣論述:

被仇恨分割的世界,阻隔不了愛的召喚     「印巴分治」事件發生在遙遠的七十多年前,然而在本書第一人稱視角的書信體兼日記的形式之下,小人物在動盪大環境中經歷的痛苦顯得歷歷在目。主角妮夏自幼就沒有母親,她在日記裡向母親訴說日常、傾吐心事。自從國家分裂後,周遭不同信仰的人們原本相安無事,卻因為一條突如其來的人為分界線,開始彼此仇視並且被迫遠離家園。妮夏平靜無波的家庭、學校生活就此產生巨變。     妮夏不明白,只因為信仰不同,人們就得對立?家裡的廚師是穆斯林,所以就不能和他們一起前往新印度?妮夏單純直白的叩問,卻沒有一個大人能給出恰當的回答。面對艱險的環境,即使一家人多次受到生命威脅,她仍竭盡全力

凝聚家人情感,一同面對人生中無常的災厄。      十二歲生日那天,妮夏收到一本日記本,讓她寫下無法大聲說出來的思緒,以及那些周遭大人不願記錄下來的經過……     1947年,印度終於脫離英國將近兩百年的殖民統治,原本應該歡欣迎接自由的到來,人民卻發現國家即將一分為二: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們因為宗教信仰不同而被迫遷徙,在跨越印巴邊界時,不同宗教族群之間的爭執不斷,甚至演變為流血衝突。      妮夏的媽媽是穆斯林,在生下她和雙胞胎弟弟時難產而死。姊弟倆的爸爸是印度教徒,現在,一家人住的地方已不再被稱為「印度」,而被安上一個新名字「巴基斯坦」。妮夏不知道自己屬於哪一邊,為何又必須選擇陣營?  

  爸爸說以他們的身分住在巴基斯坦太危險了,決定舉家搬遷到「新印度」。他們有時在烈日下的沙漠步行、有時搭乘暴動頻傳的火車,奮力越過不合理的人為疆界,尋找新的安身之處。     透過妮夏一封封寫給已逝母親的信,我們得以一窺印度在歷史上最悲劇性的一段時期,一個沉默堅毅的女孩如何尋找家鄉、定位自己,以及在最黑暗的境遇裡對未來抱持希望。   得獎紀錄     美國紐伯瑞文學獎銀獎   美國華特.狄恩.麥爾斯文學獎「童書類」銀獎   美國莫卡.潘人權兒童文學獎金獎   美國珍.艾登斯童書獎銀獎   美國《紐約時報》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柯克斯書評》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童書   推薦書評     國內佳評如潮   吳在瑛/兒童文學作家、99少年讀書會發起人   從一位十二歲少女的角度,觀看印巴分治這段歷史的悲傷……歷史紀錄有時無法呈現的深層傷痛,小說卻能加以細細描述。讀者透過本書文字,體驗當時每個家庭成員活生生的噩夢,以及每天必須面對的痛苦和疑惑:人們原本可以和睦相處,為什麼遇到了宗教、種族或政治議題,幸福就變得如此遙遠與困難?在人為的磨難下,我們連自己都不認識了?連做自己都變得奢侈?本書文字動人,每一句話,你都會想要好好品味。     張子樟/兒童文學評論家   由於戰亂頻仍,二十一世紀初出

現了不少以少女為主角的青少年小說,如《戰火下的小花》、《帕瓦娜的旅程》、《牧羊人的孫女》等,均與宗教信仰有關,《給媽媽的深夜日記》亦是如此。     一本關於英勇、逆境、恐懼、困惑、死亡、文化認同等議題的感人故事。人物生動、書寫格式令人讚歎,值得細讀。     黃楷君/「伊斯蘭沒有面紗」粉專創辦人   生在一個因國籍、宗教等種種標籤而破碎對立的世界,我相信這本書能帶來放下恐懼的可能,以及和解的力量。     蔡依橙/「素養教育工作坊」核心講師   優秀的歷史小說,能讓我們更深刻體會真實歷史,本書就是如此。印巴分治,導致超過五十萬人在遷徙過程中喪生,從書上看,就只是個數字,從小說看,更能體會那種

衝擊與無奈。豐衣足食的生活,離人道危機,原來就只是幾天的距離。少點指責,多些互助;少點仇恨,多些共好。在疫情來襲的今日,特別值得我們閱讀與學習。     蔡明灑/「朗朗小書房」創辦人   真正的歷史永遠都不是課本中的三言兩語所能概括。在這個故事裡,讀者透過十二歲少女寫給母親的真摯信函,觸摸了印度與巴基斯坦分裂的歷史傷口;感受流離、飢渴與接近死亡的切身苦痛;思索人我的關係、宗教的對立、國家的定義,以及政治領袖的責任等,宛如印度版的《安妮日記》,觸動人心,充滿警省。     劉鳳芯/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此書藉一名十二歲少女寫日記寄亡母的跨界獨白,勾勒二戰後印度即將脫英獨立、印巴旋即又要分治的

族裔衝突與離散歷史。書中充滿飲食描寫,包括採買、備餐、烹煮。食物既是族裔符號,也喻情、寄託、甚至成為噤啞女孩的發聲管道。此書文字平實誠懇,不啻窺見南亞文化的窗口。     鄭慧慈/阿拉伯語文學與伊斯蘭文化學者   一本開拓國際視野、感人肺腑、發人省思的兒童小說。描繪偏執的宗教衝突阻礙自由與和平,造成百姓淪為祖國難民的歷史經驗。     國際媒體盛讚   當妮莎的國家一分為二,她原本美好、受到妥善保護的世界一夕之間崩塌了。印度教徒必須住在印度;穆斯林得住在巴基斯坦。但妮莎兩者都是。對妮莎和她的家人而言,究竟哪裡才是安全的?西蘭達妮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普羅大眾並不熟悉的歷史年代裡,然而她成功的讓讀

者覺得親近、感同身受,故事有趣並極為真實。──金柏莉.布魯貝克.伯萊德利(紐伯瑞文學獎銀獎《飛越戰火的女孩》作者)     薇拉.西蘭達妮是說故事的高手。這本吸引人又重要的小說在世界被仇恨撕裂這個框架下,與讀者探討愛的力量,並提出懇切的問題,即使在印巴分治事件已發生超過七十年的現今社會,我們仍不能逃避她的叩問。──詹姆斯.豪伊(美國知名童書作家)     薇拉.西蘭達妮的敘事既細緻又極具說服力。和我們很多人一樣,對妮莎而言,家是一個複雜的地方,而這部令人心碎同時又洋溢希望的小說提醒我們,即使一個地方的人民在煉獄般的經歷後失去了一切,仍有可能追求深刻的喜悅以及重建信念。本書是給那些在廣大世界裡尋

找自身定位、無論到何處都將家鄉情懷帶在身邊的青少年讀者的一份寶藏。──芮妮.華生(紐伯瑞文學獎銀獎《將我拼湊起來》作者)   *閱讀年齡:10歲以上   作者簡介   薇拉.西蘭達妮(Veera Hiranandani)     西蘭達妮在成為兒童文學作家之前,曾經在律師事務所工作,也曾當過童書編輯,目前在美國莎拉勞倫斯學院教授創意寫作。著有《半個女孩的完整故事》(The Whole Story of Half a Girl)、《菲比葛林》(Phoebe G. Green)系列書。     她的父親來自印度、信仰印度教,母親是猶太裔美國人,西蘭達妮從小就發現自己與眾不同。來自兩種不同文化背

景,使得她格外堅強、善於觀察人群。她愛吃、懂吃,更熱愛與食物有關的書籍,相信食物有把不同族群凝聚在一起的魔力。     她自述年輕時,有時會希望可以成為其他人,但現在即使拿整個世界來交換,她也不願放棄至今經歷過的人生。   想更了解她,請瀏覽:veerahiranandani.com。   譯者簡介   鄒嘉容     資深譯者。曾任高中英文教師,對青少年成長及社會弱勢者等議題一向關注。視文學翻譯為一種社會責任,平日則優遊於音樂及繪畫之中。譯作屢獲《中國時報》開卷及「好書大家讀」等年度好書,並曾獲頒國立編譯館人權出版品翻譯獎項。譯有《木屋下的守護者》、《達爾文女孩》、《那又怎樣的一年》、《留下

來的孩子》、《便當尋人啟事》、《不能沒有你,奧多》、《戰火下的小花》等。 導讀   同源共生、相異共存的願景 游鎮維(佛光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二十世紀中期,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獨立,因宗教政治的因素,隨即分裂成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作者薇拉.西蘭達妮以此為背景,在小說《給媽媽的深夜日記》用日記的形式,透過十二歲女孩妮夏的筆,說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妮夏不善言辭,大多依賴文字表達自己,日記裡的字字句句,記錄她內心的真實情感,以及周遭人事給她和家人帶來的影響。她嘗試著從大人的言語行為、同學的對待,一點一滴了解世界的劇變。在宗教政治對立下,她所認知的單純世界和原有的人際關係開始有

了變化,原本不分彼此的親友,慢慢貼上「我們」和「他們」的標籤,小孩更因此失去原有的朋友。     人們在時代的洪流裡,往往身不由己,妮夏一家就在一夕之間成為住在巴基斯坦的印度人。為了免於迫害和生命威脅,他們必須移居到所謂的「新印度」。被迫離開家園,途中飽受饑渴,已是痛苦,而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雙方對立所引出來的仇恨,更使得過程艱辛萬分。從妮夏對火車上暴力血腥衝突的那段簡潔描述,讀者可以想像妮夏所見的情景,實際上應是慘烈百倍,更可進一步遙想那段歷史裡印巴人民的悲慘遭遇。     作者善用一些人事物,來隱喻凡事皆有一體兩面、相互依存的關係。妮夏一家在步行移居途中,弟弟阿米爾因缺水,瀕臨死亡,後來天降甘

霖,讓眾人如獲新生之際,雨水瞬間氾濫成災,又使阿米爾差點失溫而死,如同人們迎接印度脫英獨立歡欣的同時,隨即面對的卻是分割對立的痛苦。     妮夏在夜裡睡前寫日記,同時也是一封封向亡故母親傾訴白日紛擾的書信,在字裡行間裡傳達的雙邊身分認同,蘊含著對族群和平共存的希求。妮夏的母親是一位穆斯林,父親則是一位印度教徒,他們儘管信仰不同,卻不顧他人反對,相愛結婚。母親生下妮夏和弟弟阿米爾時,不幸難產死亡。妮夏和弟弟身上流著父母的血,一半是印度教徒,一半是穆斯林,雖然性格長相截然不同,卻能相親相愛,不分彼此,此情況隱喻著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應該也能這樣和平相處。每當妮夏看到他人因宗教而對立時,總想公開說明她

母親的身分,以弭平紛爭。妮夏在日記裡描寫的家園,一景一物皆有母親的身影。印度脫英獨立之前,是一個各宗教族群都還能和諧共處的國家,而印度獨立後,妮夏一家被迫離開家園,也如同印巴人民被迫離開長久養育他們的母親,讓妮夏聯想起她和弟弟的誕生,母親卻死亡的遺憾,也難怪她會無奈和感慨的寫道:「一個新的國家誕生了,我的家卻要死了」。     除了寫日記給母親這件事之外,食物也承載著妮夏對族群和平共存的希求。妮夏日記裡提到各種食物,都是人們生活中,不管是日常三餐或宴會時,與家人親友享用的菜餚,它們香氣濃郁,營養豐富,如同母親一般養育孩子,撫慰心靈,連結著家的溫馨感受。家裡的廚師卡齊是一位穆斯林,在妮夏心中的地

位不亞於父親。他會煮妮夏母親喜愛的食物,妮夏不善於跟他人交談,卻能與他溝通,他了解妮夏,妮夏能從他的一舉一動感受到愛,與他在廚房裡共同準備食物,如同在夜裡寫日記,是妮夏最喜歡的事。後來因為被迫搬離家園,妮夏必須與卡齊分開,那種感覺有如與母親分開那樣心如刀割。     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和平共處的願景,也在妮夏移居途中與其他友善的穆斯林互動裡呈現。穆斯林舅舅拉西德接納妮夏一家人,提供庇護,無法說話的他用筆對妮夏提到媽媽對她和弟弟的愛;妮夏與穆斯林小女孩哈法建立的單純友誼,這些事都令她振奮。小說末尾,卡齊不顧危險,千里迢迢來到久德浦,與妮夏一家團聚。卡齊帶來妮夏母親所畫的那幅畫,描繪一隻捧著蛋的手,

不僅象徵著印度的新生,也比喻這個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能共同生活的家又再次完整。每日卡齊的誦經聲和妮夏祖母的印度教歌聲,交融混合,在她耳裡聽來,皆是美妙的樂音。     這本美國紐伯瑞銀牌獎小說,題材獨特,以綿密的象徵手法,向年輕讀者傳達著,不同宗教文化族群應要共生共存的願景。   作者的話     一九四七年八月十四至八月十五日之間,印度脫離英國的統治獨立,並分裂成兩個共和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此之前,印度的印度教教徒與印度的穆斯林之間的對立,已經持續了好幾個世紀。有許多人不希望印度分裂成兩個國家,但幾位重要的領袖最終還是達成了協議。     在印度某些特定的地方,宗教衝突事件時有所聞。然而,在

分治之前,也有不少地方,各種宗教的信徒,包括穆斯林、印度教教徒、錫克教教徒,以及信仰人數較少的,例如帕西人(Parsis,信仰瑣羅亞斯德教、俗稱拜火教)、基督教徒和耆那教徒(Jains),一直相處得很和睦。在跨越邊界的遷徙期間,局勢變得緊張,在要遷入巴基斯坦的穆斯林以及要遷入印度的印度教徒和其他教徒之間,發生許多打鬥和殺戮事件。多數暴亂事件甚至蔓延到原本和平的地方。根據估計,在這段期間有超過一千四百萬人跨越邊界,其中至少有一百萬人喪生(有人說更多,也有人說不到)。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遷徙。     小說中虛構的家庭就是住在像這樣的一個地方,他們的經歷基本上是取自於我父親的家族所經歷的事

。我的父親跟隨他的父母及兄弟姊妹(我的祖父母、叔叔及姑姑們)從米爾浦卡斯長途跋涉,越過邊界到久德浦,就像書中的主角妮夏一樣。我父親一家人平安度過了這段旅程,但是失去了他們的家園和許多財產,必須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如同難民般重新展開生活。我希望對親戚的這段生命歷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一個主要原因。     在這段期間的幾位主要掌權者,包括穆斯林聯盟的領袖──穆罕默德.阿里.真納(Mohammed Ali Jinnah)、印度國大黨的領袖—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被派任到印度並領導過渡到獨立這段時期的英國總督──蒙巴頓伯爵(Lord Mountb

atten),以及印度國大黨的前任黨主席及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者──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真納覺得人數較少的穆斯林在新的印度政府裡無法得到充分的代表,希望另外成立一個單獨的政府。尼赫魯及甘地則不希望看到印度分裂,並相信一個統一的印度會是更好的印度。雖然各掌權者希望族群之間能夠和平往來,但對於達成這個目標的最好辦法卻有了歧見。     對於引發衝突的主要罪魁禍首是誰,始終眾說紛紜。許多人都將暴力事件的起因歸咎於「對方」,而許多遭逢不幸、失去家人的人,永遠無法對攻擊者有所諒解。妮夏和她家人的旅程比有些人的艱辛,例如我父親的家人,但也比許多其他人輕鬆。這本書結合了已知的歷史和想像的場

景,塑造出一個當時可能發生的故事。     時至今日,在某些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團體之間,以及全世界的許多宗教團體之間,仍然存在著緊張對立的情況。記取過去的錯誤,我們才能懷抱希望開創一個更光明、包容也更和平的未來。接納彼此的差異誠然是對人性的巨大挑戰,但也是眾多解決之道的其中一種。 親愛的媽媽: 我想妳知道十二年前的今天早上六點鐘發生了什麼事。妳怎麼可能不知道呢?那一天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而妳卻離開了,可是我今天不想傷心。我想要高高興興的,把所有的事情告訴妳。我會從頭開始說起。妳也許已經知道我要說什麼了,也許不知道。也許妳並沒有在看著我們。 我開始喜歡上十二歲的感覺了。有生以來,十二是

我最大的年齡數字,但也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字──好說,好數,也很容易對分成兩半。不知道阿米爾今天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在想著妳。是不是跟我一樣喜歡十二歲? 我們在快要七點的時候起床。我和阿米爾以往都是在睡夢中度過出生的時辰,等我們醒來之後,會站在去年用尖銳石頭刻在牆上的身高記號旁。其他人並不知道記號在那裡。我幫阿米爾刻,他幫我刻,然後比較這一年我們長高了多少。阿米爾終於追上我的身高了。爸爸說有一天他的身高會超過我們。真是令人難以想像。 爸爸將妳那條懸著一顆小小紅寶石墜飾的金項鍊給了我。他從我七歲生日開始給我妳的珠寶首飾。如今我有兩隻金鐲子、兩枚金戒指、鑲有祖母綠和黃金的小圓圈耳環,以及這條紅寶石項鍊。爸

爸說我應該等到特別的場合再戴,可是最近根本沒有什麼特別的場合,所以我把首飾全部戴上,不再拿下來。我不知道他把這些首飾收藏在哪裡,但是每年生日那天,我的床邊就會出現一件新的首飾,裝在一只滾金邊的深藍色天鵝絨盒子裡。一打開盒子,藍色的絲緞襯墊就會在眼前閃閃發亮。我把首飾拿出來以後,爸爸總是會把盒子要回去。 偷偷告訴妳,比起首飾,我更想要的是那個盒子。我希望它可以完完全全屬於我,永遠不必再還回去。我可以把隨手找來的東西──一顆鵝卵石、一片葉子、一個開心果殼—放進盒子裡。而且,就像有魔法一樣,那些東西會變得很特別,至少在那一天是如此。也許等妳的首飾都給完了,爸爸就會讓我把盒子留下來。

方芮欣爸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I will always love you ! by 香港小巨肺 Celine Tam 譚芷昀

==================
Sing and You Music Center:
http://www.singandyou.com/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03號越興大廈6樓
Tel: 2146-1188
Follow Celine Tam:
https://www.facebook.com/singandyouce...
Instagram: celinetam_singandyou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karaoket...
Weibo:http://weibo.com/3564014617/profile?t...
http://www.tamsteve.com/

Celine Fans Club Gathering 2016 at H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LVqT2pa4H8

Other songs from Celine:
ABBA "Happy New Year" Daughter and Dadd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izxGycTn5k
Celine Dion - That's The Way It I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tZCf1EbwvU
Westlife - You Raise Me U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E-N4XfxPoI
PSY - Gentlema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MmA3Mqsyb8
The Carpenters - Top of the Worl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A6d-Zy17xg
Beyond - 真的爱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oEfKkeZUfA
韓紅 - 我的祖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RTbGUK_mOA
甄妮 - 魯冰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RDrdTuJLXM
周華健,崔健 - 南泥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0Qod9xP0F8
程琳, 央吉瑪信天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Mx2LunzwEw
苏芮, 那英 酒干倘卖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FPKI1fqTaI
Demi Lovato - Let it G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6HZ9x-ksPE
Frozen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ozyn_DC0WU
快乐宝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vgaQ6MGqQA
張傑 仰望星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kU-GdTnXV0
茜拉 日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o7dghuub64
张学友 - 爱是永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XxQMew0nPg
茜拉 My Heart Will Go 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p88iKHjnjA
Celine Dion - Celine Tam - My Heart Will Go 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9r1QDkchvg
Whitney Houston - Celine Tam - I Will Always Love Yo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4wFbFocLx4
Celine Dion To Love You Mo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S7ZSwbY1w
Happy Valentine! My Heart Will Go On & on! by Celine & Dr. Stev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7-_pCP299o
來自星星的你 - My Destin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iyWm4bCeK0&list=RDFiyWm4bCeK0
Carly Rae Jepsen - Call Me May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LYm3X8IF8
王力宏愛因為在心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R1VYmBNow
Gigi Leung - 真的愛你 (Live at Beyond 家駒愛心延續慈善演唱會 2016)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KTR5cGLOqk
Little Big Shots - Amazing Kids Singing Duo (Episode Highligh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_ztwI58LI
Celine Tam - You Raise Me Up (Cover - Acousti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fD7KpgX638
歡樂年年 with little Celine & Dr. Steve - Happy Chinese New Yea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9bMd5zzpk

Media:

Celine Tam Fan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mCVG5WxDcI
Celine's Interview on Ming Pao Weekl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1JBUsl60-I
《櫻桃小丸子:來自意大利的少年》優先場 - 訪問 + 演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uxDzEzeNzU
Celine Tam 香港“小巨肺" - 譚芷昀 - 鳳凰電視-電視節目 "港人自講 " - Dr.Steve&Celine 的訪問
小巨肺 - 譚芷昀 Celine Tam《跨年大曬》第4期(2014年11月29日)爱是永恒 You Raise Me U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Na5IBtIIq0
Sunday Family新小巨肺譚芷昀Celine 最愛唱Let it g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EgiSiPO_5w
香港小巨肺衝出國際 8歲妹挑戰全英一叮 Britian's Got Talen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YPa9pq0oi8
日本TBS-TV 電視台訪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nx05iVFwuE
蕭定一簽8歲Celine做歌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eYaNDOZ55o
Celine Tam 香港“小巨肺" - 譚芷昀 - 鳳凰電視-電視節目 "港人自講 " - Dr.Steve&Celine 的訪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sBgtzwudYQ
娛樂onShow:Celine 妹妹挑戰王力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wq49asJY
娛樂onShowSteve爸爸激讚阿G.E.M.祖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uRGmFzGGk4
娛樂onShow》8歲Celine做歌手完全冇壓力//www.youtube.com/watch?v=TsvIgpKqLzs
17/8/2016
《SuperMami》「香港小巨肺」CELINE TAM 國際歌迷會成立日X 迷你演唱會

14/8/2016
《SuperMami》「香港小巨肺」CELINE TAM 國際歌迷會成立日X 迷你演唱會

11/8/2016
《巴士的報》譚芷昀初到大學獻唱台型十足

24/6/2016
​《媽咪快報》#1108封面故事 - 父女齊心鍊成小歌后

19/6/2016
《蘋果日報》Celine愛孖爹哋同台

17/6/2016
《娛樂onShow》:譚芷昀萌爆登場獨家試唱

16/6/2016
《娛樂onShow》:Celine數學家上身

15/6/2016
《娛樂onShow》:Celine比賽贏爹哋

14/6/2016
《娛樂onShow》:Celine妹妹挑機王力宏

13/6/2016
《娛樂onShow》:8歲Celine做歌手冇壓力

11/6/2016
《娛樂onShow》:8歲Celine萌爆

7/6/2016
《on.cc 東網》再唱比賽歌譚芷昀嗌冇難度

24/5/2016
《搜狐娱乐》谭芷昀加盟GME中国与师姐郑欣宜对唱《女神》

23/05/2016
《香港文匯報》欣宜讚8歲師妹Celine唱功了得
《明報新聞》王宗堯欣宜撐8歲「小巨肺」譚芷昀加盟
《大公網》8歲師妹被鄭欣宜贊唱功欲紅館開騷破謝霆鋒記錄
《東方日報》8歲Celine細不可擋向G.E.M.挑機
《東方日報》張智霖睇中做「新抱仔」?
《東方日報》G.E.M.激讚有膽識
《東方日報》接Job有限制每日工時上限4粒鐘- 東方日報
《東方日報》4歲開音樂會YouTube點擊率破千萬!
《晴報Sky Post》Celine妹妹想學欣宜做女神
《蘋果日報》欣宜拖小歌后唱爆咪
《星島日報》8歲Celine 父女檔闖樂壇
《星島日報》王宗堯欣宜撐場譚芷昀挑戰紅館開唱最年輕紀錄
《AM730 娛樂》 Celine加盟蕭定一
《都市日報》欣宜自嘲夠重單拖旅行唔怕被綁架

22/05/2016
《香港01》「小巨肺」Celine唱功勁闖歌壇最想與張智霖合作
《東方日報C1》8歲Celine細不可擋挑機GEM
《on.cc 東網》譚芷昀勁唱得獲封新小巨肺
《on.cc 東網》茜拉睇好Celine:紅館開騷唔係難事
《on.cc 東網》百萬簽約8歲譚芷昀恨同張智霖合唱
《on.cc 東網》蕭定一捧8歲Celine 打造最年輕紅館開騷
《on.cc 東網》【香港最年輕】鄧紫棋19歲紅館開騷
《巴士的報》譚芷昀勢挑紅館個唱最年輕紀錄

7/12/2015
《香港經濟日報》小巨肺譚芷昀是怎樣煉成的?

24/11/2015
《香港經濟日報》港8歲「小巨肺」唱入《全英一叮》

23/11/2015
《香港商報》8歲譚芷昀入圍《全英一叮》

27/10/2015
《頭條日報》七歲小巨肺赴美獻靚聲

26/10/2015
《蘋果日報》【李八方online】七歲G.E.M譚芷昀美國出騷

2/10/2015
《蘋果日報》隔牆有耳:CY欽點7歲巨G.E.M. 唱爆十‧一酒會
《香港文匯報》特寫:特首點將7歲囡「小巨肺」歌震全場

24/7/2014
新声代"小邓紫棋"谭芷昀:我不是GEM,我是Celine

中國國民黨對政治犯之改造:以山西反省院為例

為了解決方芮欣爸爸的問題,作者梁文昶 這樣論述:

1927年4月,在由中國國民黨所發動的清黨以後,握持南京國民政府政治權力的國民黨人,在面對去處理其政治敵人——中國共產黨人時,開始推行與過去的殺伐政策迥然有別的改造政策。改造政策的推行,乃是透過國民政府所制定、施行的一系列可使「政治敵人」在身分上,先轉換為「政治犯」,最後再轉換為「普通人民」的法令,來完成其欲從根本上解決與共產黨人爭奪政治權力問題的目的。在這些足使政治犯被接連地製造出來的法令中,尤以1928年10月的《共產黨人自首法》與1929年12月的《反省院條例》至為重要。兩法的規定,可謂正是國民黨在推行改造政策下的重要手段。《共產黨人自首法》中,規定政治敵人經過自首/自新手續,能夠獲得

減刑或免刑的法律待遇,而《反省院條例》中,亦規定若干政治犯,必須接受國民黨的所謂「感化教育」。本研究透過探討《共產黨人自首法》與《反省院條例》的施行情況,發掘兩法在統治當局打擊共產黨一事上所收到的效果,一是可從已經過自首/自新手續者,獲取關於共產黨的各項情報,以擴大打擊其組織的核心;二是可使經過「感化教育」者,因為思想、政治等原因,而無法在出院後,輕易地再返回其組織中。山西省的統治當局正是在欲對共產黨人推行改造政策的背景下,即於1928年10月在太原設立山西自新院,而後於1931年8月,該院因為受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的管轄,所以改組為山西反省院,最後即於1937年5月結束。從本研究對於山西自新院

/反省院事務的考察來看,多數政治犯在出院後的動向,仍然與共產黨有所關連。而且本研究亦在對一位政治犯所發表在《自新》上的文章進行分析後,發現他在文章中所提出的論述,值得商榷處頗多。這是顯見在國民黨所推行的改造政策下,由反省院所施加在政治犯身上的「感化教育」的成效是低落的。為了說明反省院成效低落的原因,本研究即以綜述反省院運作的方式,來討論其面對政治犯思想時的侷限性,以及由其所衍生的任意性與專斷性問題,並且描述「仁愛」一詞,在其「感化教育」中的來源與意義。除此之外,本研究亦通過梳理共產黨對於國民黨、國民政府的「自首」的看法,以顯示反省院對於共產黨人而言,其實存在著一種微弱的政治作用。這種政治作用,

會使得若干從反省院離開的忠貞共產黨人,陷入必須去向共產黨組織澄清自己「沒有叛變」、「不是叛徒」,以不致遭其組織定性、定調為「政治敵人」的困境。對於共產黨而言,要解決這種奠基於其對「自首」的變化性解釋,而衍生的問題,則是必須依靠共產黨所發起的歷次尋找黨人的「政治錯誤」的政治運動來解決。本研究因此認為,在區分敵友的意義上,這正是反省院對於共產黨人、國民黨人在他們各自的中國革命道路上的重要影響,而無法受到忽視。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為了解決方芮欣爸爸的問題,作者留佩萱 這樣論述:

  這是一份邀請,邀請你來感受情緒   唯有直接面對,才能一步步解開你的沉痛枷鎖   為了前進,你必須回到過去   而復原的路,沒有人可以替你走……     我們總是急於處理傷痛,卻不知道應該先學會「感受」。我們習慣以壓抑來隱藏情緒,卻忘了當這些情緒層層堆疊於心,總有一天會成為滿滿的岩漿,隨著傷痛與情緒的火山爆發。   諮商師留佩萱以溫暖動人的筆觸剖析情緒的本質,透過實際諮商案例與知名創傷事件,引導你更全面且有深度地認識與覺察情緒。從解讀自我防衛機制,到直視個人核心情緒,全面學會真切感受情緒的方法,帶你走過情緒的暴風雨。   除了自助,還能學會如何幫助需要走過傷痛的朋友,一起建立一個能夠理

解情緒、包容情緒的友善社會。     「情緒,其實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指引,   當它向浪潮一般撲襲而來,你能做的就是任它流淌而過,   只有感受過,你才得以在人生大海中繼續航行。」 療癒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李玉嬋(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跟家庭的傷說再見》作者)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謝玉蓮(繪星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閱讀這本書,讓我們有了打開自己情緒心門的動力,……讓自己更加熟悉內在的自己與外在他人之間的關係,接受脆弱而真實的自

己。──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就是要告訴我們:回看並重新感受情緒,都可能是轉化生命歷練、療癒情緒的心靈解方。──李玉嬋(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     覺察與療癒自己,是沒有人可以為你做的人生功課。讓這本書陪你一同前行。──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覺察情緒,才能抒解情緒,才能把「當年沒走完的情緒走完」。佩萱這本書是幫助我們覺知情緒的好書,誠懇推薦給想療癒自我的您。──周志建(資深心理師/《跟家庭的傷說再見》作者)     當你翻開這本書,就代表你準備好要面對自己——包括現在的自己與過去的自己,也為自己預約一個充滿希望

的未來。──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誠摯地推薦您,跟隨佩萱溫暖且細膩的文字,從接納、覺察情緒,好好地梳理情緒。也在生活中給予自我照顧的時光,……陪伴自己走過每一個情緒風暴。──謝玉蓮(繪星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願本書的出版,能協助更多內心暗處曾經受過傷的大人。讀過本書你將明白,原來真正的勇敢,是允許自己脆弱。──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作者簡介 留佩萱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為美國執業諮商師(Licensed Professional Counselor, LPC)、國家認證諮商師(National Certified Counselor,

NCC)。目前在美國諮商研究所擔任教職,同時繼續從事心理諮商工作,個案包含兒童、青少年、成年人,以及家庭諮商,專長包含創傷治療、童年創傷、家暴性侵議題、創傷知情……等等。   除了在美國的工作外,也在《人本教育札記》、《健康遠見》、《親子天下》雜誌固定撰寫專欄,希望可以藉由文字提供一般大眾心理資訊,讓更多人重視心理健康。曾獲第42屆金鼎獎專欄寫作獎(《人本教育札記》,2018年),著有《童年會傷人》一書。   個人網站:ABOUT COUNSELING   counselingliu.com/ 繪者簡介 Mo Pan     擅長運用鉛筆質地暗示時間、動態及敘事情境,   畫紙即是隱

喻劇場。   臉書搜尋:虛擬劇場   E-mail: [email protected]   前言 這是一份邀請,邀請你來感受情緒 Part I    認識情緒,了解情緒 01 情緒是指引,告訴我們下一步要往哪裡走 02 童年經驗,塑造我們如何面對情緒 03 為了避開感受,我們發展出防衛機制 04 面對創傷──那些發生與沒發生的事 05 去感受,需要勇氣   Part II   覺察情緒,感受情緒 06 慢下來,走進你的內心世界 07 認識情緒變化三角 08 撫平焦慮,才能碰觸深層情緒 09 憤怒需要被感受,不是被評價 10 吸氣…...吐氣...…,度過悲傷暴風圈 11   面對失

去,請讓痛苦有空間伸展開來 12   帶著恐懼,走進人生沙漠 13   是過去還是現在?創傷似乎不曾離去 14   撥開一層一層的情緒,羞愧藏在底下 15   當別人有情緒,我卻感到內疚 16   不同情緒可以同時存在──不敢被感受的喜悅 17   去感受,就是願意讓自己脆弱       Part III  學會與情緒共處,建立人與人的連結 18   創傷越多,越需要一個能接納情緒的社會 19   我願意當那個聽你說的人 20   當我們一起,就能撐起一個人撐不住的哀傷 21   建立一個療癒社群──沒有人可以在孤單中復原   結語 你的每一種情緒,都是正常的 自序 少一點去「想」,多一點

去「感受」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自己經歷了許多人生上的轉變。事實上,也是因為這些轉變帶來的經歷,讓我開始動筆寫這本書,於是,一邊寫書稿,很自然地我也寫下了許多自己的感受。   寫完書稿的幾個月後,當我再回來改稿時,突然覺得很恐懼──把自己的內心情緒寫出來,有種把自己暴露在眾人面前的感覺。一邊改稿時我也不斷猶豫,有股衝動想把書中所有「關於我」的部分全部刪掉,畢竟,寫別人發生的事比較容易,我一點都不想讓大家知道我心中有哪些情緒。   但是我想到了我很喜歡的美國社工系教授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在演講紀錄片《召喚勇氣》(The call to courage)中提到,她在

參與最出名的那場TED演講「脆弱的力量」(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的前一天,決定放下以往演講時講解學術概念的方式,而是讓自己在那場演講中「展現脆弱」。於是,她在那場演講中談到自己以前多麼討厭脆弱,以及她的研究結果讓她需要去見諮商師來處理自我議題等等。布朗教授說,如果要跟大家說「願意讓自己脆弱」是多麼重要的事,那麼,自己就要展現脆弱。   因為布朗教授這段話,我也理解到:如果這本書是我要告訴讀者感受情緒很重要,那麼,我也需要讓自己脆弱、讓自己展現情緒,因為我就和正在讀這本書的你一樣、和我的每一位個案一樣,我們都會經歷各種情緒:心碎、失望、悲傷、憤怒、害怕、喜悅、

開心……每一種情緒都沒有對錯、沒有好壞,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這是一本邀請你開始練習感受情緒的書。我猜想大家對於「情緒」這個詞應該一點都不陌生。感謝現在心理資訊的普及,不管是在書店或網路上,我們都可以找到許多書籍或文章幫助大家認識情緒。許多作品對於情緒的理解都停留在「理智」上,像是去分析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當然這些理解非常重要,不過這本書想要邀請大家少一點去「想」,多一點去「感受」。   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學習到如何感受情緒。我們在原生家庭中學習到「不可以有這些情緒!」,於是我們發展各種防衛機制來推開情緒──麻痺情緒、忙碌、互相比較、謾罵攻擊人、優越感、歧視與偏見或各種成癮行為

。當情緒消失了,人與人之間真摯的連結也消失了。   這些防衛機制不僅傷害別人,也傷害了自己。當你不敢去感受情緒,就無法真實活著,你可能會害怕心碎所以不敢去愛,害怕失敗所以不敢去嘗試,害怕未知與焦慮所以不敢做改變。因為害怕感受情緒,許多人把自己關在心牢裡。   而我希望這本書可以是一個小小的開始,幫助你開始練習感受情緒。當然,開始感受後,你會體驗到那些令人痛苦的情緒,但你也能感受到喜悅、感激,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愛與連結。   我邀請你去感受,因為生命很短暫,願我們在這短暫時刻中,能夠去感受生命的連結與美麗。   前言   這是一份邀請,邀請你來感受情緒     開始動筆寫這本書的半年前,我

自己經歷了一場失去。   身為一位心理師,我諮商過許多正在經歷失去或創傷的個案──親人去世、離婚、戀情背叛、罹患疾病、發生意外、遭受性侵、家暴、受虐或受侵害而失去童年……等等,這些事件把你的世界擊碎,就像你本來好好地走著,但是一瞬間,腳下的地面突然裂開,你跌落到黑暗的地洞裡,什麼都看不見。   曾經看過一張照片,照片裡是一個表達「哀傷」的人型雕像──藝術家用鐵絲形塑出人的身軀和輪廓,而鐵絲內,從頭到腳裝著滿滿的石頭。看著這張照片,我心想:哀悼,一定很沉重吧。   直到自己經歷失去時,我才感受到哀傷的重量有多麼沉重和壓迫。身為一位心理師,我知道復原沒有捷徑,也沒有要照著一定的步驟,因為每個

人哀悼的方式不一樣。我知道我該做的(也就是我在諮商室中幫助每位個案做的事),是讓個案自己去感受那些情緒。因為,如果想要走出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去經歷它。     當我們都忽略好起來的「過程」     然而,這個社會不太允許我們「去經歷」。當一個人的世界突然瓦解、重跌到黑洞中,周遭的人卻是圍繞在洞口邊,對著底下的人不耐煩地大喊:「不要再軟弱了,快點爬起來!」   這個社會傾向歌頌「快速復原」,不管是在電影、電視劇或各種報章雜誌中,當一個人經歷重挫或創傷後,我們都想要快轉到美好的結局,忽略了那段好起來的「過程」。   在我自己經歷失去後不久,有一次看到一場TED演講,講者是一位美國社工師。她提

到在她剛畢業、開始工作、覺得生活穩定一切都上軌道時,她的世界突然崩塌。她原本健康的母親突然間逝世。過了一年的哀悼,在母親忌日周年那天,她總算有勇氣回到母親去世前她們一起去看球賽的球場。就在當天晚上看完球賽後,身體健康的先生突然間心臟病發身亡。   接下來,這位講者開始談論心理素質強壯的人該怎麼做。當然,這是一場TED演講,講者需要在十幾分鐘內把自己想傳達的訊息講完,她提到的方法也很重要。但是,當時的我卻愣在那裡,心裡想著:「兩年內經歷母親和伴侶突然死亡,這是多麼痛苦的事情,你就這樣好起來了?怎麼可能?你怎麼辦到的?」   正因為復原的「過程」常常被忽略,所以讓大家誤以為復原可以很快速、很優

雅地走到美好的結局,而這樣對復原過程的不理解,常常會造成許多不諒解與指責。在諮商室中,我常常聽到個案抱怨:「為什麼我現在感覺更痛苦?」「為什麼已經過了這麼久,我還沒好起來?」「為什麼我現在還會生氣?」   不僅個案對自己失望和生氣,身邊的人也常常會評論:「你怎麼還在難過?趕快好起來啊。」「都已經開始做心理諮商了,應該好多了吧?」     復原,就像要你重新走回戰場     可惜,復原沒有那麼容易。不管你經歷過哪些傷痛,這些痛苦的事件就像戰爭一樣,摧毀了你的內心世界。   在美國,退役軍人的自殺率逐年上升,這讓社會大眾非常納悶與不解:這些從伊拉克、阿富汗戰爭回來的軍人,好不容易在戰場中存活下

來,回到安全溫暖的家,為什麼卻活不下去?   這也是我們對創傷的誤解,好像事件結束後,人就應該沒事了。你的童年生活在充滿暴力的家庭裡,長大後離開原生家庭就沒事了嗎?小時候被堂哥性侵長達兩年,後來堂哥搬走,你就完全不被影響了?幼小時期被媽媽情緒虐待,等到唸大學離開家去另一個城市生活,就可以遺忘那些傷害?軍人們從戰場賦歸,回到家後就可以過著平凡快樂的生活嗎?   事實上,當傷痛事件結束後,才是復原的開始。   心理復原的過程一點都不容易,也不平順,往往充滿坎坷與顛簸,走起來一點都不優雅,更可能一路跌跌撞撞。不論你曾經歷過哪些傷痛,想要復原,就像是讓你再度走回那個殘碎不堪的戰區──那個你好不容

易逃離的戰場,然後重新掀開那些埋藏許久的痛苦和情緒。   我常常向我的個案解釋,心理治療就像是做復健一樣。在身體進行復健的過程會產生許多疼痛,心理 諮商也是這樣。我們會慢慢撕開封黏著過去傷口的膠布,帶你重新看見那些創傷和痛苦,以及伴隨而來的各種情緒。所以,開始做諮商後,你可能會感到更痛苦,但是你需要去經歷這些,才能復原。     要走出傷痛,就需要去感受     當自己的哀傷重量壓得我喘不過氣時,我坐在諮商室中問著我的諮商師:「我該怎麼做?」我期待著她可能有一些神奇療法。她對我說:「你現在正在讓自己哀悼,讓自己感受情緒,你正在做你該做的事。要走出來的唯一方法,就是去感受。」   許多人都願

意去檢視自己過去的傷痛,但這份檢視常常停留在「理智」上。理智上,我們努力分析以前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會發生、對我們造成哪些影響,但是,我們卻長期把這些情緒埋藏壓抑。如果你想走出來,唯一的方法就是去感受這些埋藏已久的情緒。   這本書是一份邀請,邀請你來感受情緒。少一點思考或分析,多一點感受。唯有去感受,才能一步步解開這些牢牢綁在自己身上的沉重枷鎖。我常常跟個案說,那些發生在你身上的創傷都不是你的錯,但是復原這條路,是自己的責任,沒有人可以替你走。   所以,我在這裡邀請你,來試著感受情緒。感受情緒當然不容易,需要不斷練習。很希望這本書可以陪伴著你,踏上復原這條路。 推薦文 勇敢面對脆

弱的自己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長期以來,我們總是帶著有色眼光來看待情緒這件事。情緒被迫區分為能夠攤開在明亮檯面上,以及必須隱藏在灰暗桌面下。有些情緒,令人望而生畏、生厭、敬謝不敏,不願讓這些情緒附著在身上。   我們總是極力推開某些負面情緒,選擇迴避而漠視,但它們依然存在於內心深處,恣意發酵。然而,情緒本質沒有好壞,沒有絕對,不需批判,不用評價。它們都是屬於自己的存在,隨著時間而逐漸形成眼前的自己。   閱讀這本書,讓我們有了打開自己情緒心門的動力,勇於面對在這扇門裡所存在的正負面情緒。讓我們允許自己保有當下的任何情緒,合理善待自己。重新梳理情緒,自我覺察

情緒,讓自己更加熟悉內在的自己與外在他人之間的關係,接受脆弱而真實的自己。   容許感受、呵護情緒的心理療癒之路 李玉嬋(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     做為一位諮商心理師,在諮商室裡,聆聽著一個個無常意外的故事,悲傷伴隨著不解;憤怒夾雜著絕望;羞愧隱藏著怨恨……很多人深陷其中,分不清楚悲傷、憤怒、羞愧等「情緒」,其實可能被自己「感受」情緒的方式,加重了內心戲碼的殺傷力,而讓創傷情緒因衍生出的不解、絕望、怨恨等感受給淹沒。   其實,「情緒」與「感受」不一樣。如果能容許自己重新去感受情緒,再次定睛、覺察、梳理、解讀、呵護受傷情緒的存在,或許就可理解此書所言,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可能可以發

現情緒其實是一種蛻變內心的能量。容許感受、呵護情緒,可以展開心理療癒之路。   然而,「情緒」與「感受」究竟有何不一樣?   情緒可以透過人的五大「感」官:眼、耳、鼻、舌、身去覺察承「受」,而產生不同的情緒感受。你一定有過怕痛的恐懼情緒出現,而不敢看傷口、選擇避免感受疼痛以降低恐懼的經驗。這樣採取逃避去感受真切情緒的方式,可能會過度放大痛覺感受,也可能過度增強恐懼情緒,而陷入情緒創傷中。其實,當你願意選擇容許感受、呵護情緒時,就有可能坦然面對生命無常的衝擊,而漸漸不慌不亂地安住自己。   如書中提及:「情緒是種能量,只要讓它像浪潮撲來一般流過、經過、感受過,就得以繼續在人生這大海中安然航

行。」因此,書名《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就是要告訴我們:回看並重新感受情緒,都可能是轉化生命歷練、療癒情緒的心靈解方。   本書還特別指出某些特殊情緒,一旦被一層一層撥開,就可能碰觸到情緒底下躲藏的羞愧或其他感受。例如,人遭遇挫折失敗時很容易感到孤獨,因為自己不願示弱面對挫折,因此隔離了受傷情緒,也隔離了與人連結。但沒有人可以在孤單中復原!當你願意脆弱,才能與人連結、終結孤獨。   當你選擇去接觸、去感受自己內心澎湃的情緒,或許能讓宣洩情緒代替壓抑感受,而獲得耐受情緒波動的韌性與安住內心的力量。   當你願意去感受自己內心多變複雜的情緒流轉,或許你就能在體驗人的喜怒哀樂愛惡懼等七種基本

情緒中,發掘出人生酸甜苦辣的箇中滋味。   學會感受,覺察與療癒自己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還記得我日前在臉書上分享一小段話,獲得很多迴響。我這麼說:「療癒與成長的過程,就是從痛苦的忍受,到逐漸能承受,到坦然地接受。人生啊,就是一個你決定怎麼『受』的過程了。」   我沒接著說的是,這個「受」的切入點,其實就是感受,而感受的存在,就是我們生而為人所具備的基本條件。因為有了感受,而讓我們擁有人性,也讓我們擁有去愛與感受被愛的能力。然而許多人在面對痛苦的人生情境,因為太強烈的情緒,切斷與感受的連結,也導致身心失衡與各種疾病的發生,一開始不想感受到痛苦,最終卻連快樂也感受不了

,生命因此陷入另一層次麻木的痛苦裡。   很高興留佩萱老師寫了這本書,一直很欣賞她饒富知性與感性的文字功力,以及許多貼近人心的案例故事,相信你可以在情緒的說理中獲得智性的理解,以及在佩萱老師的文字中被同理與撫慰,更在一個個實作練習中,讓你在生活中也能實踐自我安頓的能力。   覺察與療癒自己,是沒有人可以為你做的人生功課。讓這本書陪你一同前行。   情緒是治療的關鍵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跟家庭的傷說再見》作者)        「情緒過不去,理性出不來。」這是我在課堂上經常講的話。雖然我做的是敘事治療,但我很清楚,情緒是治療的關鍵。   情緒具有巨大能量,當情緒卡住了,人就一直被卡住。每

一個創傷經驗裡,都有一個「沒有走完的情緒」,這個情緒會「埋伏」在身體裡,繼續發酵,伺機而動,待日後有類似經驗出現時,「地雷」就會爆炸,「火山」就會爆發。沒走完(處理完)的情緒就像「未爆彈」一樣,會一直潛伏在你的身體裡,「卡住」身體能量,帶來身心疾病的折磨(像是憂鬱症、躁鬱症、強迫症、暴食症、腰酸背痛、胃病、癌症等等)。   覺察情緒,才能抒解情緒,才能把「當年沒走完的情緒走完」。佩萱這本書是幫助我們覺知情緒的好書,誠懇推薦給想療癒自我的您。   面對自己,從認識情緒開始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談到「創傷」兩個字,人們總會覺得既沈重,又辛苦。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創傷是如此常見,就

可能發生在你我每個人的身上。伴隨著創傷而來的情緒風暴,正隱微或劇烈地衝擊著我們的生活日常。   每個人都期待擁有更美好的明天,卻總是受困在起伏不定的情緒與傷痛之中,想逃離卻被困得更深。這種愈耗力愈無力的情緒應對模式,常是現代人的痛苦來源。原因無他,我們對情緒與創傷一直缺乏正確的認識,於是,我們無法做情緒的主人,只能任憑情緒擺布。   留佩萱心理師的作品,正用淺顯易懂的字句,帶領我們了解情緒的意義與功能,並且學會如何透過深度體察情緒以獲得療癒。當你翻開這本書,就代表你準備好要面對自己——包括現在的自己與過去的自己,也為自己預約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情緒是生命最美的禮物 謝玉蓮(繪星心理

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你學英文多久了?還記得第一次與外國人對話的模樣嗎?努力地從大腦中搜尋著有限的單字,慢慢組合成句子,盡全力以身體語言表達,事後那鬆了一口氣的成就感,你還記得嗎?   我們如此努力地描述,也一再重複與耐心說明,不就是想要讓對方多些理解,不就是想讓自己可以盡情表達、溝通。我們是多麼盼望!   但,對自己的認識呢?對自己的樣貌,又有多少的詞彙與句子來描述?你可以理解自己在生氣行為下,隱藏的可能是對自己的失望嗎?可以理解自己是因為擔心被處罰,所以才不自覺啟動防衛機轉而說謊嗎?可以接納自己的負向情緒,感受到焦慮、害怕、憂鬱是源於對生活無法掌控嗎?可以在他人疑惑時還努力

嘗試說明清楚嗎?   是的,情緒,是生命最美的禮物,是賦予每個人生活意義與價值感最重要的養分,況且,成長歷程中,難免有衝突,可能有創傷,生命議題如此難解。   當收到佩萱的新書時,正是我面臨生命中最重大失落的時刻,我跟隨本書的書寫脈絡,接下人生無常的衝擊,感受內在對生命那股無力、失望的拉扯,一步步安放自己的失落,一步步與自我對話,而療癒歷程仍在持續中……   誠摯地推薦您,跟隨佩萱溫暖且細膩的文字,從接納、覺察情緒,好好地梳理情緒。也在生活中給予自我照顧的時光,簡單的正念練習、放鬆訓練、轉念練習,陪伴自己走過每一個情緒風暴。   原來真正的勇敢,是允許自己脆弱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曾經,我們都是孩子。漫長的成長路上,難免有著當時我們無法選擇與避開的傷痛。傷痛裡,是恐懼、害怕、憤怒⋯⋯,這些情緒並沒有因為長大就消失了。為了壓抑、掩蓋這些情緒,我們的心變得疲憊,我們也變得不像自己。   佩萱心理師在《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書中安排了一趟溫柔的旅程,逐步引導讀者有意識地覺察與修復那些曾讓人深感困擾的情緒。她帶領讀者將之蛻變為一種工具,使我們更能認識自己,並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更好的選擇。   本書除了將近代創傷與療癒的理論做了清楚易懂的說明外,搭配出現於理論之間的案例與故事、可具體操作與練習的活動,更讓本書兼具了實用性。   願本書的出版,能協助更多內心暗處曾經受過傷

的大人。   讀過本書你將明白,原來真正的勇敢,是允許自己脆弱 01情緒是指引,告訴我們下一步要往哪裡走如果讓你選擇,你會希望每天只感到開心就好,還是想經歷各種情緒——開心、難過、生氣、焦慮?我猜想很多人應該會想選擇只感受開心,那些令人難受的情緒都被歸為「負面情緒」,我們都想把負面情緒推開。在諮商室中,我看到許多個案對情緒充滿恐懼,深怕自己被情緒海嘯淹沒。這樣聽起來好像情緒很可怕,如果「沒有情緒」,是不是就可以讓生活輕鬆許多?但是,也有幾位正在服用精神科藥物的個案告訴我,他們每天感受不到任何情緒。他們的世界裡沒有了焦慮或憂鬱,卻也沒有了喜悅、興奮或期待。生命中沒有了情緒,他們覺得自己像個空

殼,提不起勁來做事,感受不到活著是什麼感覺。高漲的情緒讓人覺得壓迫,但是當情緒都消失了,整個人彷彿只剩下軀殼。我們討厭情緒,卻又很需要情緒。到底,情緒是什麼?●情緒,就是情緒,沒有好或壞我在美國念完碩士後,在當地社區一間機構做兒童諮商,我的個案年齡分布從五歲到高中生都有。我觀察到,不管他們在哪個年紀,似乎都已經對於情緒有一套既定看法,像是:「會生氣的孩子是壞孩子。」「哭很丟臉,不要哭!」「膽小的人才會害怕。」我記得有一位八歲的小女孩在聽完我說「生氣是很正常的情緒啊,每個人都會生氣,我也會生氣」後,瞪著大大的眼睛驚呼著問:「你也會生氣?」這些孩子的反應讓我覺得有趣,但也不禁讓我思考:整個社會、家

庭和學校,我們到底傳遞了多少和情緒有關的錯誤資訊給孩子?這位小女孩才八歲,她的小小腦袋瓜裡已經把情緒分成兩個資料夾,一個標記為「正向情緒」,像是開心與快樂,這些情緒很安全,會讓爸爸媽媽或老師高興;而另一個資料夾則是標註著「負面情緒」,所有讓人不快樂的情緒都被堆棄在這裡,這些都是壞情緒,很危險,不應該存在!等這位小女孩長到十八歲、二十八歲、三十八歲,她的腦中還是會依照這樣的二分法來區分情緒。這也是很多人對於情緒的認知,然而事實上,情緒,就只是情緒,沒有好壞。情緒是我們面對內在與外在世界發生事情所產生的反應。

落入凡俗的聖詠:臺灣原住民天主教儀式音樂的本地化研究

為了解決方芮欣爸爸的問題,作者戴文嫺 這樣論述:

天主教傳教士從大陸後,在1952年達到高峰。同時大批神父進入了原住民社會,加速了原住民社會的變遷,同時因為尊重傳統文化而推動之宗教儀式本地化策略,也使彌撒儀式出現一番新的局面。本研究的動機,源自於1960年代天主教會「本地化」(inculturation)革新運動後,原本統一性的儀式音樂在面對全球多元文化面貌時因應之道。研究假設音樂是文化交融過程的催化劑,天主教透過儀式音樂,成功的將原始宗教轉化為對基督宗教的認同。在儀式層面,透過音樂使彌撒儀式音樂具有「融攝」風格。這些具外來或本土元素的音樂,所呈現出的融合樣貌與綜攝火花,代表了他們與當代原住民文化變遷脈動緊緊相連,且隨著時間而不斷處於變動狀

態。研究以民族音樂學之田野採譜為基礎,並在分析時整合其他學科之相關議題,包括民族誌研究、田野調查、禮儀神學、儀式音聲研究和風格研究等跨域研究。在創作手法上,本研究整理出「本地」、「仿古創新」、「借用」等三個模式,而每一種手法都帶有融合混織風格,使得天主教在推動本地化儀式音樂創作的過程中,因允許各種取材自傳統文化元素的創新與應用,也重建了處於社會環境變遷中,族人所迷失的自我身份認同,並填補了原住民傳統信仰中漸失的神聖性。研究顯示,今日臺灣原住民天主教會的彌撒儀式,應被視為一個外來文化與本地文化交融的平臺,包含著兩種以上的文化平等的產生碰撞與交融。而彌撒儀式也從適應、接納、改變的歷程,最後整合進入

本地的文化中。唯有在過程中帶著欣賞、尊重和彼此接納的態度,才能帶動今日原住民彌撒儀式中多元的風格,並增強儀式音樂對信仰經驗的意義。本研究呈現了神聖與凡俗文化相遇互動時的多種可能性,也為有志於基督宗教儀式音樂的研究者,帶來一條具備儀式音樂、信仰語境、社會文化的理解面向與探尋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