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板橋區民治街111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 温振華、鄭梓所指導 王和安的 移民與地方社會:以南臺灣新竹州客家移民為中心(1895-1945) (2015),提出新北市板橋區民治街111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本島人移民、新竹州移民、清國勞働者、瘧疾、蠶豆症、美濃、地方社會、南隆農場、輔天五穀宮、客家鸞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林淑蓉所指導 張育銓的 社區總體營造脈絡下的觀光發展:花蓮豐田社區的觀光人類學分析 (2011),提出因為有 社區總體營造、觀光發展、花蓮、觀光人類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新北市板橋區民治街111號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北市板橋區民治街111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移民與地方社會:以南臺灣新竹州客家移民為中心(1895-1945)

為了解決新北市板橋區民治街111號的問題,作者王和安 這樣論述: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島內新竹州移民為客家研究乃至於臺灣史上之重要議題,在客家研究領域中普遍以「二次移民」或「客家再移民」為命題,並涉及產業經濟、文化與信仰、語言、族群關係、聚落發展等各層面。日治時期新竹州在臺灣總督府推動島內移民之政策下,而成為臺灣各州人口外移最多的一州。現今移民後裔在移住地落地生根,與當地社會融合,並發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在地文化;此一歷史過程反映出臺灣社會經濟史的特色。首先,臺灣總督府欲拓展富源,注重本島人移民(漢人)之理由在於,作為內地人(日本人)之替代性勞力。主因為治臺初期統治尚未穩固,各項措施及適合內地人大量來臺的條件亦未完善;若以招募清國勞働者(華工)又需顧慮管理問

題及有策反之嫌,以防止清國人可能會產生對臺灣統治的隱憂。拓殖本島的工作又必須進行的情況下,對於總督府而言,運用本島人勞動力成為首選,也是當時殖民政府較實際的選擇。其次,在本島人移民中,何以新竹州移民占絕大多數?過往研究認為移民具有樟腦專業,或多以生活不佳為由,而有人口外移現象產生。本文指出其原因應與部分客家人先天遺傳性疾病有關。客家人罹患蠶豆症比例較高,蠶豆症屬於遺傳性疾病(醫學學名為「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酵素缺乏症」)。具有蠶豆症的人天生對瘧疾有免疫性,而瘧疾向來為殖民政府所重視又亟欲防遏之課題。因此,日治時期的部分客家人因有蠶豆症,而較不懼怕瘧疾,可以從事山區採腦等工作。殖民當局多以客家人為

山區勞動力,一來可以降低內地人的罹患率,二來又可以節省奎寧的支出開銷,如此符合殖民統治下資本主義發展,以及日本帝國背後的統治邏輯。換言之,對於移民原因及理由之論述,可再重新思考與理解。再者,本文以三五公司開發旗下美濃南隆農場的事業為例,剖析農場於新竹州先後招募客家人南下拓墾的經過;可謂反映日治時期資本主義藉由國家力量進駐美濃鄉村,影響地方社會的轉變過程。此區之特殊性在於美濃的漢人社會從清代到日治,客家宗族、嘗會、夥房等發展已臻成熟。移住的客家人與在地的客家人,他們之間的關係即「南北客」關係,實有進一步釐清與詮釋之必要。另外,1920年代南下的客家人在南隆地區建立輔天五穀宮,為神農大帝與三恩主公

鸞堂兩大信仰系統並存之廟宇。五穀宮爾後的發展與地方人群之社會網絡息息相關。因此,探究五穀宮信仰的歷史過程及背後之意義,有助於釐清國家、移民與地方社會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

社區總體營造脈絡下的觀光發展:花蓮豐田社區的觀光人類學分析

為了解決新北市板橋區民治街111號的問題,作者張育銓 這樣論述:

本文以花蓮縣壽豐鄉豐田社區為田野地點,透過長期的田野工作,將社區總體營造與觀光發展的議題進行連結,以日本移民村、豐田玉、有機農業與休閒農業等文化資產與產業發展,探索社區總體營造以何種方式對農村社區產生影響、觀光發展如何在社造思維下成為社區發展的方向、社區永續發展如何可能,這三個問題正是人類學對變遷的研究議題,探討農村社區面對社會文化變遷的積極因應策略。本文先探討社區總體營造架構下,由社造團隊所發展的社區導覽。當這樣的發展模式遇到民眾參與以及利益分享的問題時,其他組織開始在社造團隊的社區總體營造架構外,開展對文化資產不同的論述與再利用模式,尤其針對在居民生活脈絡中,仍存在物質保存及相關記憶與技

藝的項目,建構出文化資產觀光與產業觀光。本文透過區域型文化資產以及小規模觀光產業的概念,做為社區總體營造、觀光發展、永續發展的整合性起點,以及做為不同組織進行對話的平台,使小規模、低衝擊、當地人參與、利益回饋社區等永續觀光原則成為可能,形塑出觀光取向的社區永續發展。在社區取向部分,過去採用社區主義的概念,嘗試以共識與認同來化解社區內的利益競合,採取社會交換理論的角度,將民眾參與問題簡化成社區派系的抵制、採取功利式參與、私利凌越於公利等負面評價,忽略了豐田社區的歷史發展中,透過不斷對周邊有限資源,以趨利搶進經濟型態的發展歷程中,已逐漸朝往永續經營的特性。本文提出以資本理論的角度,透過日常生活實踐

與社區發展的特色,重新看待民眾參與的動機與意義,並認為在社區總體營造思潮下,不應該將承接到政府補助款的社區組織等同於社區,在不迴避社區內競合的狀況下,尋求不同層次的多元整合,在社區永續發展的前提下,擴大對從事社區總體營造單位的認定,將社區內透過不同個人與組織的努力納入,這些同時併進所涉及的社造層面,更能接近總體營造的意涵。在觀光取向部分,透過增加對觀光資源與觀光類型的探討,修正Crick(1994)對觀光現象的分析架構,使觀光人類學在探究一個地點的觀光現象時,有更為清晰與貼近當地觀光發展脈絡的分析。同時也檢討從觀光凝視到觀光反思性的理論視野中,觀光反思性必須回到地方的觀光營造以及地方特色中加以

探討,並對全球化與國際化的實質影響進行評估,才能在彰顯全球化與國際化的影響之餘,顯示出地方對永續觀光發展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