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傳藝民俗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傳藝民俗組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戴文鋒寫的 太師與王船:燃燒一瞬間的美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輔仁大學 應用美術學系碩士班 陳國珍所指導 許元馨的 「攢花簇錦」 台灣纏花工藝意象修辭表現之當代首飾創作 (2021),提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傳藝民俗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纏花工藝、符號學、修辭學、台灣特有種植物、首飾。

而第二篇論文真理大學 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張家麟所指導 許佑謙的 互動與動能:新莊地藏庵文武大眾爺廟與俊賢堂官將首組織運作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地藏庵(文武大眾爺廟)、俊賢堂、宗教團體、組織互動、宗教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傳藝民俗組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傳藝民俗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太師與王船:燃燒一瞬間的美

為了解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傳藝民俗組的問題,作者戴文鋒 這樣論述: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   王爺信仰是臺灣漁業文化的重要儀式之一,其中王船為整個民俗祭典中重要的主角,一艘艘王船在火焰中航向神域,承載著漁民們的虔祈遊往天河。   漁村出生的林良太師傅,人稱「太師」,青年學藝由木造漁船(人船)到王船(神船),一生與「船」密不可分──不變的是其專業、細膩、專注的職人精神,使其足跡與作品遍布全臺。而精細美麗的王船,是為了燃燒而誕生,製造過程更包含深刻的民俗、禁忌、儀式及迎送等知識。為介紹並保存此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及傳承船藝技術,本書透過太師的生命歷程、造船工序及技藝特色;也藉太師的作品,遊覽臺灣王爺信仰地區的祭典活動與轉變。 本書特色  

 王船祭是臺灣極具特色的民俗活動,「燒王船」更是重頭戲,但精美的王船大多隨著祭典的尾聲而燒化無痕。本書收錄大量林良太先生的王船作品影像,可讓大眾一窺林良太先生浩瀚的王船世界。   而王船製作的意義,除了王爺信仰的儀軌外,還有傳統木殼船藝的工法保存,彌足珍貴。本書藉由王船師林良太先生的生涯速寫,側面記錄了王船工藝發展傳承,與各地王爺信仰的演變。並搭配精美插圖,展現太師其人溫暖踏實的風韻。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傳藝民俗組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將文化資產保留在美麗的東海岸》
~高金素梅2020.07.20 噶瑪蘭香蕉絲工坊

保障人間國寶噶瑪蘭香蕉絲工藝耆老!
保存重要文物新社岩棺!

7月12日下午,我與花蓮縣議員簡智隆、賴國祥,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秘吳華宗、古物遺址組副組長劉明興、傳藝民俗組科長黃巧惠、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及豐濱鄉長江莉婷,前往噶瑪蘭香蕉絲工坊和新社岩棺出土原址進行探訪和會議,除做成了傳統香蕉絲編織工藝保存者,立即申請國家級保存者認証,以保障這些年事已高的耆老們的終生貢獻,以及重要文物新社岩棺,遷移回其原出土地,並舉辦重要追思祭儀活動的可行性。

 會議中,由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朝成教授,向參訪來賓進行簡報,分別從百年前噶瑪蘭族遷居新社的歷史、香蕉絲編織工藝振復的過程、工藝保存者耆老的凋零、流落海外的噶瑪蘭族女子禮服,和新社岩棺重回部落的故事等方面介紹,娓娓道來噶瑪蘭族文化資產傳承之不易,提出三個面向的保存方案,希望文化局及中央文資局能大力協助。

潘朝成提到,104年縣府登錄潘烏吉等六位保存者,隨著歲月流逝,至今僅剩朱阿菊、嚴玉英和許來富三位耆老還在世,朱阿菊和許來富年事已高,身體健康堪虞,目前惟嚴玉英尚能傳習這項編織工藝,這三位耆老在香蕉絲工藝瀕臨失傳之時,帶領族人傳承振復,因此希望能向中央申請這三位耆老「國定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的身分,以表彰他們的重大貢獻。

再者,部落近年接受文化部文資局和文化局補助,由耆老教授,辦理傳習課程,現已培育十一位族人能按古法編織香蕉絲,也希望他們也能向文化局申請成為「縣定傳統工藝」保存者,俾利這項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承先啟後,文化局長江躍辰當面允諾將儘快協助幫忙。

另經胡家瑜教授轉知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中,有收藏一件馬偕博士帶回國,約十九世紀宜蘭打馬煙社頭目偕阿篤(A-tok)的女兒偕阿雲曾穿著的「噶瑪蘭新娘禮服」,其完全使用香蕉絲織造、服飾上有瑪瑙綴珠、垂掛銅鈴,充分表現噶瑪蘭族超群的工藝技術,潘朝成教授希望能請政府幫忙,邀集專家學者和部落族人,前往加拿大勘查並記錄該文物的工藝與圖紋,以便將來能複製一套正統的「噶瑪蘭新娘禮服」帶回部落保存。

潘朝成教授也帶大家到位於梯田上的「Lulan」,表示當地民眾都期盼新社岩棺能重回原址。 聆聽潘朝成理事長的訴求後,我當場與江躍辰局長及文資局吳華宗主秘等和在地族人面對面討論,對於噶瑪蘭香蕉絲編織工藝的保存者朱阿菊、嚴玉英和許來富等三位耆老,一致贊同盡速提報為「國家級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後續培育的十一位族人,也請部落依程序向文化局提報。

 新社岩棺回到原出土地的方式,請部落向地主商議無償提供使用,並且由文化局進行遺址試掘評估,後續由岩棺所有權人豐濱鄉公所向文資局提案噶瑪蘭族傳統建築放置岩棺,讓族人和學童參訪。而前往加拿大考察「噶瑪蘭族新娘禮服」的訴求,我將安排專案會議,邀集原民會、外交部與文資局一起協商合作,希望能促成這樁美事,將重要的文化資產保留在美麗的東海岸。

「攢花簇錦」 台灣纏花工藝意象修辭表現之當代首飾創作

為了解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傳藝民俗組的問題,作者許元馨 這樣論述:

2010年台灣民間工藝-纏花,正式被列為國家無形文化資產,是一項具有豐富文化內涵與代表性的在地民間工藝,象徵著親人的祝福與傳承的意涵在其中。在纏花工藝的一繞一捻之間,亦是一種視覺語言的創造,這種語言來自於時間的流轉、生活的淬鍊,人們通俗且自然形成的感受,可以說纏花工藝與金工珠寶在飾品的呈現上,同樣深具族群與時代環境的影響,創作的過程是一種傳達情意的營造、一種視覺語言的創造。 本研究運用符號學與修辭學的理論,分析纏花工藝傳統形態中應用的符號,了解在傳統禮俗中的象徵意涵與使用手法,再以五個當代纏花文創品牌藝術家的作品中,屬於意象描繪的辭格進行案例分析研究,輔以內容分析法,了解當代纏花工藝在

設計程序上應用的元素,結合傳統與當代纏花工藝的特色,將其應用於金工首飾創作之中。 本研究創作以台灣特有種植物為題材,連結台灣纏花工藝與台灣特有種植物,嘗試轉化傳統纏花的樣式與技法並進行實驗,將符號與修辭格間的關係導入創作,保留民間藝術的文化精髓,根據大眾的情感需求來對民間藝術的具體表現特徵加以設計,以金工珠寶首飾呈現,透過金屬輔助纏花的造形表現、纏花凸顯金屬的質感與點綴,藉由研究者對於纏花工藝與金工珠寶首飾的理解加以設計,呈現有別於傳統與當代纏花工藝的創作形式,讓未來在纏花工藝與金工首飾的創作上,更具多樣型與特色。

互動與動能:新莊地藏庵文武大眾爺廟與俊賢堂官將首組織運作之研究

為了解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傳藝民俗組的問題,作者許佑謙 這樣論述:

在臺灣的各類宗教研究中,少有學者針對宗教組織互動這方面進行研究,所以本研究是以新莊地藏庵文武大眾爺廟與俊賢堂兩者來進行繞境組織互動的研究,因新莊地藏庵大眾廟文武大眾爺遶境為臺灣北部具代表性的廟會活動之一,而擔綱其巡境驅鬼護民「暗訪、日巡」繞境儀式的俊賢堂亦是唯一發源於北部的官將首團,因此藉由資料彙整出二者的歷史發展組織的互動紀錄,並聚焦在兩個組織的運作及其互動的比較上,以進一步探索為何二者會產生這種組織互動的背後原因,來了解影響二者與文武大眾爺聖誕遶境活動的背後因素。根據本研究的調查、分析,筆者發現地藏庵與俊賢堂皆隨著時代的轉變而做出對應變化,影響因素可分為宗教性、社會性、經濟性三類,其中經

濟性為影響二者互動的主要因素,隨著俊賢堂經費獲取困難、地藏庵經濟力上的強勢姿態,俊賢堂在經濟上逐漸向地藏庵靠攏,但因為二者在組織管理幹部上有所重疊,才得以使遶境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最後,本研究將針對地藏庵與俊賢堂的互動給出淺見,以及本次研究的限制與不足之處,並提出未來在廟宇與相關軒社的互動研究上可進行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