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庇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政治庇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LiliaMoritzSchwarcz寫的 巴西:被殖民掠奪的熱帶天堂,以狂歡掩飾創傷的森巴王國 和VictorMarieHugo的 諸神上桌:澤西島上的奧祕桌談[浪漫主義文學代表法國文豪雨果最後出土手稿,催生《悲慘世界》、確認作家使命、轉變思維作品,繁體中文譯本首度問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政治庇護沒有下文,台灣只會變成香港富人的避難所也說明:也就是說,台灣仍然缺少正式、系統性的庇護申請程序;事實上,我們如果仔細觀察蔡 ... 我們不難發現,蔡政府其實應該更扎實地處理台灣的政治庇護程序。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出版公司 和雙囍出版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斯拉夫語文學系 賴盈銓所指導 黃品瑄的 蘇聯電影<緊急事件>(ЧП–Чрезвычайное происшествие)文本中的「臺灣想像」 (2021),提出政治庇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灣想像、陶甫斯號油輪事件、反共運動、1950年代、電影宣傳。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曾怡碩所指導 楊雅婷的 我國難民政策之研究-1945至2020年 (2020),提出因為有 難民法、難民政策、政治庇護、難民、尋求庇護者、無國籍者、黑戶的重點而找出了 政治庇護的解答。

最後網站国际法 - 第 84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对于请求政治避难的外国人,是否给予庇护,由庇护国自主决定。 1966 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未规定个人受庇护的理由也在于认为庇护权是国家的权利,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政治庇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巴西:被殖民掠奪的熱帶天堂,以狂歡掩飾創傷的森巴王國

為了解決政治庇護的問題,作者LiliaMoritzSchwarcz 這樣論述:

巴西國內暢銷話題鉅作 《泰晤士報》、《金融時報》年度好書 透過認識拉丁美洲,改變觀看世界的視角!   巴西,世界第五大國、拉美最大經濟體, 以足球、咖啡、嘉年華聞名於世,  它是熱情舞動著森巴的南美巨人, 卻也是飽受殖民暴力創傷的混血兒。 奴隸制帶來的遺毒滲透其文化基因,成為民主發展的絆腳石, 使它成為一位步履維艱的巨人……     一個守望著奇蹟和救世主的國家,   從16世紀到現代,南美巨人500年傳記     巴西名列金磚五國之一,物產豐沛,經濟成長備受矚目,然而,它也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國家:龐大的天然資源與積重難返的腐敗;非比尋常的財富與赤貧;美麗的沙灘與暴力蹂躪的貧民窟。巴西展現無

與倫比的壯麗和雄偉,也目擊最可怕的殘暴統治。對白種殖民者而言,巴西的機會似乎永無止境;對移入的黑奴而言,巴西是人間煉獄。在外人的想像中,巴西是耀眼、富有魅力的地方,然而大部分面向仍然不為人知。     本書是不同凡響的嘗試,由兩位首屈一指的巴西女性學者執筆,是結合歷史、人類學、政治學和經濟學,具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描繪巴西豐富、混雜而戲劇性的歷史,重新建構這個國族史詩般的故事,呈現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自歐洲人於16世紀抵達並展開殖民,至21世紀為民主而奮戰,所面臨各種勢不可擋的多元化與艱鉅任務。而巴西迄今尚未完成這些任務,仍處於嚴酷的試煉中。   獲獎紀錄     《泰晤士報》2018年度好書

  《金融時報》2018年度好書   國內專家推薦     陳韻如(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湯熙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鍾秀梅(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   (依姓氏筆劃排序)      在外人看來巴西這國家是如此複雜、矛盾: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卻也有聞名世界的貧民窟;伴隨著熱情的嘉年華會是冷酷的犯罪暴力;有最先進的憲法和完善的選舉制度,但政治卻無法穩定。今日的巴西仍舊是個充滿魅力的謎題。   本書作者,兩位知名的歷史學家強調歷史並非線性式發展,巴西歷史更不可能如此。她們描繪的巴西經歷過殖民時期的經濟開發,獨立後的君王體制,然後度過了獨裁政權,在進入民

主化和經濟發展之後,卻又陷入政府貪汙,民眾抗議的亂象。   有別於過往的書寫方式,本書透過多元的人物和聲音敘述巴西人的集體故事,更指出影響這個國家的重大決策、各項計畫之間的矛盾,以及所帶來的歷史轉折。這是一本史料豐富,而且相當有趣的讀本,讓遠在臺灣的讀者更了解巴西,也拉近了臺灣與拉美的距離。——陳韻如(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副教授)     巴西的種族混合形象塑造過程中,不能不提華人的角色,雖然人數不多,卻是具有某種意義的族群。十九世紀初期,華人攜帶了茶葉栽種的技術,首次受邀進入位於南美洲的巴西,可惜因土壤及氣候不適,未能順利開展。一九六○年代,為開發巴西廣大的土地,巴西政府向包括臺灣在內的

東亞國家公開招聘移民,掀起臺灣民眾移民巴西的熱潮。在不同種族參與巴西多元性的農業發展及經貿活動中,臺灣移民的貢獻是相當具體的,包括菇類的生產等。臺灣移民已經成為今日巴西多族群中的一分子。——湯熙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這是一部巴西人的史記;追溯了五個世紀香料、糖業和金屬稀有物奴隸殖民制的悲慘歷史。如此的歷史物質主義,不僅形塑了巴西種族主義的建構,也確定了命定的階級社會關係。儘管巴西人民經歷過眾多「熱帶起義」式的反體制運動,然而,「包法利主義」的民族執念,一而再地讓世襲主義、政治庇護和任人唯親統治集團繼續侵蝕人民民主。不禁要問,這部巴西歷史,不也是眾多第三世界的歷

史嗎?——鍾秀梅(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   媒體讚譽     令人回味無窮……蘇瓦茲與史塔寧採用她們所謂的傳記手法,試圖說出巴西人世世代代的集體故事……她們敏銳的洞察力,對殖民地時期與帝國時期的巴西,勾起無限回憶……豐富且趣味盎然。  ──派翠克.威爾肯(Patrick Wilcken),《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本書是不經官方授權的傳記,關於一個名叫巴西的複雜角色。作者將這個角色各種不同的面貌很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這個角色的形成和轉變已超過五百年,而且顯然仍然在發展中。──鮑里斯.福斯托(Boris Fausto),《巴西簡史》作者     深思熟慮且深刻的旅程,探究巴西的靈魂……

的確,從本書浮現的巴西,是一種新奇有趣、錯綜複雜、五彩繽紛、自相矛盾且充滿挑戰的有機體;與其說它是政治、文化、與地理的實體,不如說它比較像是活靈活現的人物。──勞倫蒂諾.戈梅斯(Laurentino Gomes),《聖保羅頁報》     有一段時日,我們一直很需要一部詳盡的巴西史,細緻入微、扎根於嚴謹的研究;這部作品不僅確認過去五百年的進步,而且在建構完整的社會公民權、政治權與族群公民身分時,坦率處理許多固有的障礙。因此,這兩位最傑出的巴西歷史學家非凡的精心傑作,實際上是很中肯的作品。──肯尼斯.麥克斯韋(Kenneth Maxwell),哈佛大學「大衛洛克菲勒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巴西研究計畫創

始人     不拘泥於死板的詮釋法、擺脫文牘主義,不在乎讚美或譴責。這是新穎的詮釋敍述體,具有挑戰性,語言直白,沒有一般的學術術語。讀者會認可這個國家,連同它的光明和黑暗,而且受到鼓舞並參與這個國家的建構冒險。──何塞.穆里洛.德卡瓦略(José Murilo de Carvalho),《靈魂的形成:巴西的共和國意象》作者     扣人心弦且見解獨到……蘇瓦茲與史塔寧的一大優點乃剖析變遷中的種族認同。──傑夫.戴爾(Geoff Dyer),《金融時報》     詳盡且深入的推理……有啟發性、引人入勝,以及首尾一貫的縝密思維。──拉里.羅特(Larry Rohter),《紐約書評》

政治庇護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0:53「會員福利介紹」廣告段落
02:00 我阿公都比你強!
02:53 想拿金牌……
03:57 最佳斜槓獎
05:00 宅宅之光!
06:08 可愛動物區
07:16 政治歸政治?
08:20 白羅斯選手逃亡
08:54 剪短髮被出征
09:39 一個金牌不夠,你不會要兩個嗎?
10:31 被迫退休的希臘選手
11:12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關節
|腳本:關節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俄泳將摘金創25年紀錄 想戴「貓貓口罩」領獎被打槍:想哭:https://bit.ly/3lBZv0F
→2020東京奥運魔術數字:10張圖掌握東奥與台灣之最:https://bit.ly/37r7rJW
→雙雙奪金!希臘跳遠選手出場學魯夫開二檔 荷蘭風帆好手髮型致敬《降世神通》:https://bit.ly/2TYmTd8
→另類觀眾來應援?東京奧運會給蟑螂「5秒特寫」 網友超迷惑:https://bit.ly/3AlSo0g
→東京奧運:年僅13歲的金牌得主西矢椛和她這一代:https://bbc.in/37nn19n
→62歲澳洲阿伯馬術奪牌「還不是最老」 想戰到2032年奧運:https://bit.ly/3rXydTz
→Japan Post to honor Tokyo Olympics medalists with golden mailboxes:https://bit.ly/3yvTzKd
→奧運獎金比一比 台灣算多嗎?:https://bit.ly/3AgX4oj
→各國奧運選手奪牌後 可獲得多少獎金?:https://bit.ly/3fAWpGn
→South Korean golfers have added medal motive at the Olympics: military exemption:https://wapo.st/3lCbrzq
→A Goldman Sachs Analyst by Day, He Helped Pitch Israeli Baseball Into the Olympics:https://on.wsj.com/3s3iMJE
→【前進東奧】從沒人看好到奧運金牌 最強「數學博士」業餘自行車手!:https://bit.ly/2VFmeO8
Sailing-'Last Airbender' Badloe in control for final RS:X gold:https://reut.rs/37FE9HD
→【東京奧運】曾被拒戴「貓嘴」口罩上台 俄羅斯貓奴泳手再奪金終償願:https://bit.ly/2Vw2FIB
→東京奧運:美國鉛球選手領獎台示威對她個人的意義:https://bbc.in/3fHz4ml
→東京奧運:中國冠軍鍾天使、鮑珊菊頒獎台上戴毛澤東像章引違規爭議:https://bbc.in/3lJyvMC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https://bit.ly/3AnpYD1
→害怕回國的奧運選手》白羅斯短跑女將尋求政治庇護,將持「人道簽證」飛往波蘭:https://bit.ly/3CzJBKn
→短髮女就是仇男?南韓厭女仇恨圍攻的「奧運金牌射手」:https://bit.ly/3yuUhap
→Italy celebrates ‘most beautiful day’ after double Olympic gold:https://bit.ly/3AlSKnC
→Explained: Can the Gold medal be shared at the Olympics?:https://bit.ly/37xjiWx
→舉重/希臘選手「窮得忍痛退役」 賽後揭自費全職無以維生:https://bit.ly/3jrDD5k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email protected]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email protected]

蘇聯電影<緊急事件>(ЧП–Чрезвычайное происшествие)文本中的「臺灣想像」

為了解決政治庇護的問題,作者黃品瑄 這樣論述:

1950年以來的所謂「冷戰年代」,美國和蘇聯各自領導「自由」國家和「共產」國家的對抗陣營。1954年臺灣海峽發生冷戰時期特殊國際爭端—「陶甫斯號油輪事件」,臺灣與蘇聯以不同的角度、立場,報導此事件及船員的後續生活。由於蔣介石以「自由中國」為名,施行「反共抗俄」宣傳政策,但是又實行戒嚴。根據「陶甫斯號油輪事件」製作的蘇聯電影<緊急事件>,所呈現的各種「臺灣想像」,一方面配合蘇聯電影宣傳政策、一方面也傳達「共產主義」思想,與國民政府宣揚的「反共精神」對立。本論文探討在處理「陶甫斯號油輪事件」的過程中,美國中央情報局與國際反共組織「自由俄聯」的涉入情形。當時,臺灣缺乏語言人才,在此背景之下,國民政

府特別在政治大學成立東語系俄文組,設立特別獎學金。在1955年發表於<新世界>雜誌的<我們是蘇聯人!>,是由船長和大副船長「口述文學」,此文學筆記可視為蘇聯電影<緊急事件>的腳本,期間與蘇聯電影<緊急事件>共同富有極相似的「臺灣想像」,符合蘇聯電影宣傳政策,宣傳蘇聯共產團結精神,醜化臺灣形象。本論文第一章節環繞在「陶甫斯號油輪事件」的背景、爭議、船員命運的報導;第二章探討50年代蘇聯電影文藝政策、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藝術;第三章闡述<我們是蘇聯人!>文學筆記特點、蘇聯電影<緊急事件>中的「臺灣想像」。在結論方面:1950年代蘇聯和美國的意識形態對抗的背景,特別充滿許多「意識形態符號」,透過本篇

論文對蘇聯文藝政策的脈絡、情境,以及俄羅斯傳統生活轉化到以「文學筆記」虛構宣傳方面的心理作戰,1950年代蘇聯的「黑色宣傳」與現代各國認知作戰類似,儘管現代真假訊息經由網路傳遍全世界,但是不妨礙現代人類,以理性追求普世最高價值。附錄「陶甫斯號油輪事件」發生過程、處理計畫及蘇聯電影<緊急事件>台詞。

諸神上桌:澤西島上的奧祕桌談[浪漫主義文學代表法國文豪雨果最後出土手稿,催生《悲慘世界》、確認作家使命、轉變思維作品,繁體中文譯本首度問世]

為了解決政治庇護的問題,作者VictorMarieHugo 這樣論述:

雨果最後出土手稿,跨越時間、超越生死界線的無垠探索 67場奧祕桌談,但丁、莎士比亞;耶穌基督、穆罕默德;亞里斯多德、柏拉圖;漢尼拔、伽利略諸神降靈 雨果暢談天體、文學、宗教、正義與生死 文豪雨果的「西方正典」;浪漫主義時期的「林肯在中陰」 *繁體中文譯本首度問世*     拿破崙三世發動政變稱帝後,雨果流亡異邦,在一八五三到五五年間輾轉定居澤西島(英格蘭領地,位於法國西北諾曼第外,英吉利海峽上的島嶼)。在澤西島的兩年,受到友人吉拉丹夫人的影響,雨果與家人和親友時常於自宅「濱海陽臺」進行「圍桌問靈」。眾人圍在三腳小圓桌旁等待「諸神上桌」,有人負責扶桌,有人(通常為雨果)負責

向來訪的靈體提問。眾人與靈體約定回答的方式,桌腳敲擊一聲代表「是」(桌腳會翹起再落下撞擊地面,不同的力道代表心情的高低),敲擊兩聲代表「不是」。或是以連續敲擊的次數代表相對應字母,如此一個字母接著一個字母,一個字接著一個字,一句話接著一句話,完成奧祕桌談。《諸神上桌》便是桌談的筆錄內容,從一開始的驚慌失措略顯雜亂無章,漸漸找到規律,切實地記下時間、日期、參與者、對話內容和眾人的反應。     受雨果吸引而來對話的靈體,包羅萬象,有西方文學的歷代文豪,如艾斯奇勒斯、但丁、莎士比亞、莫里哀;有古希臘三哲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有影響眾人的耶穌基督、穆罕默德、馬丁路德;天文學家伽利略;

雄才大略漢尼拔;甚至有一頭獅子和一位外星訪客。四方而來的靈體,和雨果暢談詩論藝,字斟句酌終結他們生前未完的詩篇。他們向雨果描繪了史書上未曾記載的軼事,袒露了在運籌帷幄下的脆弱心理;他們向雨果揭示了無窮,打破二元對立的世界觀,描述靈魂離開肉身後的世界。     「為了伸張人的權利,神的法律」,為了正義而遭流放的雨果,他強大的信念和過人的才智吸引了一群有志之士跟隨。在澤西島的兩年,同樣引來了各方神靈透過奧祕桌談與雨果交流,談詩論藝辨生死。博學且入世的雨果代表了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高峰的思想,一面關注著是否能寫盡人性,成為不朽鉅作;一面擔憂法國的未來是否就此泯滅自由、平等與博愛。透過「奧祕桌談」

思想的交流、沉澱,雨果相信了靈魂的不朽,並且明白了「愛」是世界運行的法則。     在《諸神上桌》內容中,我們讀到了文豪雨果對於文學、戲劇、宗教、哲學、歷史、社會、天文……的諸多見解,有犀利的批評、有高度的讚揚、有深刻的省思,是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思潮高峰時期核心思想的完整呈現。隨著「奧祕桌談」接續進行,文豪雨果的思想,看待世界的角度,也漸漸產生轉變。     【內文摘句】   ☆莎士比亞:「愛是復活的藝術,藝術行走在天空之門,唯有愛才得以進入。」   ☆莫里哀:「愛,若不瘋狂,仍是愛嗎?/愛,若不顫抖,仍如此溫柔嗎?」   ☆摩西:「所有這些罪惡將緩慢改變,終將轉換成正

義。上帝遙遠的光輝將融化這些冰冷的心,使其罪行如雪崩般塌陷,跌入神聖贖罪的深淵。」   ☆伽利略:「所有的星星彼此相見,彼此認識,彼此吸引,彼此相愛;它們彼此尋覓,彼此相逢;它們彼此了解,而且彼此賦予生命。」    本書特色      ◢關於「奧祕桌談」風潮   起源自美國的降靈,與當時最新科技電報,一起在歐陸流傳。一時間,蔚為風潮,成為文化圈爭相嘗試的超自然現象體驗。十九世紀中葉的法國文化圈,也跟上流行,著迷於「舞動之桌」。雖有宗教團體予以譴責,卻不減社會上追求潛意識和語言解放的熱潮。直到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後,「舞動之桌」才受到影響而漸漸衰退。     ◢雨果的改變

  在澤西島的降靈會交流之前,雨果不相信輪迴之說,圓桌上進行的交談澈底讓他改觀。儘管雨果以其卓絕的氣勢和才識與先賢們平起平坐地討論,但無所不能的亡靈,除了破除了二元對立的價值世界外,也幫了雨果一把。祂們明白有部小說手稿擱在抽屜裡已有二十年,促請雨果務必完成它出版,並且代命名為:《悲慘世界》。     ◢關於《諸神上桌》手稿   雨果遺囑交代將所有著作手稿交付法國國家圖書館保存,依照遺願繳交的作品清單卻獨缺《諸神上桌》。直到一九六二年,出現了一冊手稿;過十年,另一冊手稿終於在拍賣會場上現身,法國國家圖書館將此兩冊珍貴手稿購回典藏。直到今日,另兩冊手稿仍舊下落不明。 本書收錄了六

十七場奧祕桌談筆錄,僅為雨果及其親友在澤西島兩年間進行的奧祕桌談部分,並非完整版。    

我國難民政策之研究-1945至2020年

為了解決政治庇護的問題,作者楊雅婷 這樣論述:

在人類的歷史上一直存在著難民問題,不論是天災、內亂或者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都可能導致難民的產生。我國身為國際社會的一員,同時為「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簽署成員,對於人權的重視自應不在話下,理應對於難民庇護持開放的態度。本研究亦針對幾個具有參考價值之先進國家的難民庇護制度進行研究,接著說明我國在難民庇護方面的歷史進程以及目前及未來可能所面臨的挑戰,最後針對台灣目前《難民法》的制定以及施行提出實務方面的建議,同時也對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議題提出建議。 我國《難民法》草案從2007年初次審議至今仍擱置在立法院中,原因除了中國、香港、澳門之間的敏感政治情勢,是

否將中港澳地區人民納入難民法適用範圍也曾有爭議,再者,接收難民需要瓜分國內的國家預算及資源,對多數國人而言亦非討喜且必要的政策。現行《難民法》草案也有一些爭議之處,如目前現行草案適用難民法之對象侷限於外國籍及無國籍人士(不包含中港澳居民)、被拒絕難民申請之後當事者沒有任何救濟程序、有保護傘條款、第三國條款及審查機制的限制等。 因為《難民法》尚未通過,目前台灣政府面對提出難民申請或庇護的個案,均是以低調及個案處理,多數個案均被執法單位視為居停留條件不符或入境資格或目的不符,隨即依現行相關法規遣返原出發國或第三國,難免給社會普遍觀感有程序不透明的疑慮、人權團體的反彈。雖然目前中港澳居民若有符

合特定情形,得向台灣政府申請庇護,由陸委會專案主導處理,並可依兩岸條例及港澳條例給予申請者來台居停留資格,然審查資格非常嚴格,得以接受政治庇護來台之申請者相當少,多數申請者若以依親、就學或投資等方式,可能更易取得在台居停留之資格。 台灣面對的除了外來的難民或申請庇護者,台灣境內也有為數可觀的逃逸移工,在這樣的情況下有許多「幽靈寶寶」在社會底層中誕生,卻因為無國籍、無戶籍問題,可能居無定所、被迫遷徙,亦不得接受台灣與國籍及戶籍掛勾的醫療、教育或社會資源,這樣的情形下是否與台灣人權立國的宗旨亦背道而馳?與此同時,還有一群外籍人士因為社會運動、或母國政變等因素無法返回母國之狀況,進而滯留台灣,

若無法延期簽證或居留、或護照逾期無法換發新護照,則僅能不斷地逾期滯留在台灣,以上這些族群都屬於被迫流離失所者,而當這些政府對於異議人士的壓迫日益加劇,台灣在缺乏一部正式的《難民法》的現實底下,實難以對這些人士提供有效的協助。 在2020年5月28日港版國安法通過後,亦讓台灣的難民法草案再度獲得一些討論聲浪,原因在於港版國安法之立法目的在於加強中國政府對香港的實質控制,使得未來該地區人權受迫害的人數恐更加劇,也說明了台灣通過一部得以適用之《難民法》之必要性。本文是以難民需求的角度出發所作的研究,並以整個流程作為軸線來分別提出相關的建議,本研究認為,短期來說應該在中港澳居民難民身分認定的部分

,暫時繼續沿用兩條例來處理,但應該將兩條例適度修正,以正式的條例說明中國以及港澳地區的人民在申請庇護時可準用《難民法》,接續的權利義務也應同等地準用難民法,提供給中、港、澳地區人民與其他國籍申請者同樣的身份地位。而在難民申請程序方面,由於「審查」往往是政府單位最容易延宕的環節,亦應明定出接受審查的要件及 明定初步審查的期限;最後《難民法》草案亦應就申訴或救濟方面提供更詳細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