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線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接線頭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CAD/CAM/CAE技術聯盟寫的 AutoCAD 2018中文版入門與提高:電氣設計 和喬治‧埃爾頓‧梅奧的 霍桑實驗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導線之連接及處理依下列規定辦理 - 全國法規資料庫也說明:(二)終端連接:連接導體至端子組件,應使用壓力接線端子(包括固定螺栓型)、熔焊接頭或可撓線頭,並確保其連接牢固,且不會對導體造成損害。 四、導線之連接若不採用前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清華大學 和海鴿所出版 。

吳鳳科技大學 光機電暨材料研究所 葉翳民所指導 鄭正義的 電力變壓器冷卻系統檢修技術案例探討 (2013),提出接線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電力變壓器、冷卻系統、油泵、風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建築系 江維華所指導 吳嘉雄的 吸音係數量測標準作業程序及不確定度之研究 (2008),提出因為有 吸音係數、標準作業程序、實驗室、不確定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接線頭的解答。

最後網站分類: 歐規接線端子台 - 驊國實業有限公司則補充:組合式歐規端子可與多種連接技術自由搭配#雙排短路槽可實現跨接和檢測可能性#採用統一的橋接件、標記和檢測用附件,節省成本#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接線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AutoCAD 2018中文版入門與提高:電氣設計

為了解決接線頭的問題,作者CAD/CAM/CAE技術聯盟 這樣論述:

本書重點介紹了AutoCAD 2018中文版在電氣設計中的應用方法與技巧。全書分為兩篇,共14章。其中,「基礎知識篇」介紹了電氣工程製圖規則,AutoCAD 2018入門,二維圖形命令,基本繪圖工具,文字、表格和尺寸標注,二維編輯命令,圖塊,設計中心與工具選項板等知識;「工程設計篇」介紹了機械電氣設計、電力電氣工程圖設計、電路圖的設計、控制電氣圖設計、建築電氣平面圖設計、建築電氣系統圖設計等工程設計實例。 全書解說翔實,圖文並茂,語言簡潔,思路清晰。在介紹的過程中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各章節既相對獨立又前後關聯。而且作者還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及學習的通常心理,及時給出總結和相關提示,幫助讀者及時

快速掌握所學知識。 胡仁喜,男,湖北麻城人,1976年5月出生,任職于軍械工程學院機械設計教研室,北京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博士。目前是Autodesk中國認證考試中心首席專家.主要從事機械設計、流體動力學、CAD/CAM/CAE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自1999年參與編寫電腦教材以來,已陸續出版電腦應用和大中專理論教材書籍近1000本,擁有近30人的穩定創作團隊。 第1章電氣工程圖概述 1.1電氣工程圖的分類及特點 1.1.1電氣工程圖的應用範圍 1.1.2電氣工程圖的特點 1.1.3電氣工程圖的種類 1.2電氣工程CAD製圖規範 1.2.1

圖紙格式 1.2.2文字 1.2.3圖線 1.2.4比例 第2章AutoCAD 2018入門 2.1操作環境設置 2.1.1操作介面 2.1.2配置繪圖系統 2.2文件管理 2.2.1新建文件 2.2.2打開文件 2.2.3保存檔 2.3顯示圖形 2.3.1即時縮放 2.3.2即時平移 2.4基本輸入操作 2.4.1命令輸入方式 2.4.2命令的重複、撤銷、重做 2.4.3命令執行方式 2.4.4資料的輸入方法 第3章二維繪製命令 3.1直線類命令 3.1.1點 3.1.2直線 3.1.3上機練習——繪製電阻符號 3.2圓類圖形命令 3.2.

1圓 3.2.2上機練習——線箍 3.2.3圓弧 3.2.4上機練習——繪製殼體符號 3.2.5圓環 3.2.6橢圓與橢圓弧 3.2.7上機練習——繪製電話機 3.3平面圖形 3.3.1矩形 3.3.2上機練習——繪製反閘符號 3.3.3正多邊形 3.4圖案填充 3.4.1圖案填充的操作 3.4.2編輯填充的圖案 3.4.3上機練習——繪製暗裝插座符號 3.5多段線與樣條曲線 3.5.1多段線 3.5.2上機練習——繪製單極拉線開關 3.5.3樣條曲線 3.5.4上機練習——繪製整流器符號 3.6多線 3.6.1繪製多線 3.6.2定義多線樣式 3

.6.3編輯多線 3.6.4上機練習——牆體 3.7文字輸入 3.7.1文字樣式 3.7.2單行文本輸入 3.7.3多行文本輸入 3.7.4文字編輯 3.7.5上機練習——繪製接地符號 3.8表格 3.8.1定義表格樣式 3.8.2創建表格 3.8.3表格文字編輯 3.9實例精講——電氣製圖A3樣板圖 第4章基本繪圖工具 4.1圖層設計 4.1.1設置圖層 4.1.2圖層的線型 4.1.3上機練習——繪製蓄電池符號 4.2精確定位工具 4.2.1捕捉工具 4.2.2柵格工具 4.2.3正交模式 4.3物件捕捉工具 4.3.1特殊位置點捕捉 4.3

.2上機練習——繪製電阻 4.3.3設置對象捕捉 4.3.4上機練習——繪製燈符號 4.4對象約束 4.4.1幾何約束 4.4.2上機練習——繪製帶磁芯的電感器符號 4.4.3尺寸約束 4.4.4上機練習——利用尺寸驅動更改電阻尺寸 4.5實例精講——勵磁發電機 第5章編輯命令 5.1選擇物件 5.2刪除及恢復類命令 5.2.1刪除命令 5.2.2恢復命令 5.2.3清除命令 5.3物件編輯 5.3.1鉗夾功能 5.3.2特性選項板 5.4複製類命令 5.4.1鏡像命令 5.4.2上機練習——繪製二極體 5.4.3複製命令 5.4.4上機練習——繪製

電橋 5.4.5陣列命令 5.4.6上機練習——繪製點火分離器 5.4.7偏移命令 5.4.8上機練習——繪製電容 5.5改變位置類命令 5.5.1移動命令 5.5.2旋轉命令 5.5.3上機練習——繪製電極探頭符號 5.5.4縮放命令 5.6改變幾何特性類命令 5.6.1分解命令 5.6.2合併命令 5.6.3修剪命令 5.6.4上機練習——電纜接線頭 5.6.5延伸命令 5.6.6上機練習——三極管符號 5.6.7拉伸命令 5.6.8拉長命令 5.6.9上機練習——二極體符號 5.6.10倒角命令 5.6.11圓角命令 5.6.12上機練習——變

壓器 5.6.13打斷命令 5.6.14上機練習——彎燈 5.7實例精講——繪製耐張鐵帽三視圖 5.7.1設置繪圖環境 5.7.2圖樣佈局 5.7.3繪製主視圖 5.7.4繪製左視圖 5.7.5繪製俯視圖 第6章尺寸標注 6.1尺寸樣式 6.1.1新建或修改尺寸樣式 6.1.2線 6.1.3文字 6.2標注尺寸 6.2.1線性標注 6.2.2直徑標注 6.2.3基線標注 6.2.4連續標注 6.3引線標注 6.4實例精講——耐張鐵帽三視圖尺寸標注 第7章輔助繪圖工具 7.1圖塊操作 7.1.1定義圖塊 7.1.2圖塊的保存 7.1.3上機練習—

—反閘符號圖塊 7.1.4圖塊的插入 7.1.5動態塊 7.1.6上機練習——MC1413晶片符號 7.2圖塊的屬性 7.2.1定義圖塊屬性 7.2.2修改屬性的定義 7.2.3圖塊屬性編輯 7.3設計中心 7.3.1啟動設計中心 7.3.2插入圖塊 7.3.3圖形複製 7.4工具選項板 7.4.1打開工具選項板 7.4.2新建工具選項板 7.4.3向工具選項板添加內容 7.5實例精講——變電工程原理圖 7.5.1圖塊輔助繪製方法 7.5.2設計中心及工具選項板輔助繪製方法 第8章遊戲機電路設計綜合實例 8.1電子電路簡介 8.1.1基本概念 8.1

.2電子電路圖分類 8.2遊戲機電路模組 8.2.1中央處理器電路設計 8.2.2圖形處理器電路設計 8.2.3介面電路設計 8.2.4射頻調製電路設計 8.2.5制式轉換電路設計 8.2.6電源電路設計 8.2.7時鐘電路設計 8.2.8光電槍電路設計 8.2.9控制盒電路設計 8.2.10遊戲卡電路設計 第9章高低壓開關櫃電氣設計綜合實例 9.1電力電氣工程圖簡介 9.1.1變電工程 9.1.2變電工程圖 9.1.3輸電工程及輸電工程圖 9.1.4供配電系統工程 9.2ZN1210彈簧機構直流控制原理圖 9.2.1繪製樣板檔 9.2.2設置繪圖環境

9.2.3繪製電路元件符號 9.2.4繪製一次系統圖 9.2.5繪製二次系統圖元件 9.3ZN1210彈簧機構直流內部接線圖 9.3.1設置繪圖環境 9.3.2繪製線路圖 9.3.3繪製元件符號 9.3.4添加說明文字 9.4電壓測量回路圖 9.4.1設置繪圖環境 9.4.2繪製一次系統圖 9.4.3繪製二次系統圖 9.5電度計量回路原理圖 9.5.1設置繪圖環境 9.5.2繪製一次系統圖 9.5.3繪製二次系統圖 9.6櫃內自動控溫風機控制原理圖 9.6.1設置繪圖環境 9.6.2繪製一次系統圖 9.6.3繪製二次系統圖 9.7開關櫃基礎安裝櫃

9.7.1設置繪圖環境 9.7.2繪製安裝線路 9.7.3佈置安裝圖 9.7.4添加文字標注 第10章別墅建築電氣工程圖設計綜合實例 10.1建築電氣工程圖簡介 10.2電氣工程平面圖基本設置 10.2.1繪製環境設置 10.2.2繪製圖框 10.3繪製別墅照明平面圖 10.3.1繪製定位軸線、軸號 10.3.2繪製牆線、門窗洞口和柱 10.3.3室內佈局 10.3.4繪製照明電氣元件 10.3.5繪製線路 10.3.6尺寸標注 10.4繪製別墅插座平面圖 10.4.1表達內容及繪製步驟 10.4.2繪製插座平面圖 10.5繪製別墅照明系統圖 10.5

.1電氣系統圖繪圖設置 10.5.2電氣照明系統圖繪製 10.6繪製別墅防雷平面圖 10.6.1繪圖準備 10.6.2繪製建築物頂層屋面平面圖 10.6.3避雷帶或避雷網的繪製 10.7繪製別墅弱電電氣工程圖 10.7.1弱電平面圖 10.7.2有線電視系統圖 二維碼索引

接線頭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電力變壓器冷卻系統檢修技術案例探討

為了解決接線頭的問題,作者鄭正義 這樣論述:

電力變壓器主要做為電力系統電壓的轉換,需承受長時間的高電壓、大電流、大幅溫度變化及電磁力之衝擊。一旦發生故障往往造成很大的傷害及廣大範圍的停電使損失非常慘重,故如何維持電力變壓器的正常功能,甚至進一步延長使用期限及預知事故的發生以便防範於未然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此有賴於良好的維護並藉由試驗及診斷技術來預防事故的發生。各種試驗及診斷以絕緣試驗及診斷具有關健性的影響,因為絕緣破壞往往是變壓器故障的主要原因。而變壓器絕緣油是變壓器內部的主要絕緣介質,具有絕緣、散熱、消弧的作用。若絕緣油油溫常時處在高溫狀態下,將導致其材質絕緣劣化,直接影響變壓器的壽命。所以絕緣油本身之散熱是不可欠缺的一環,一般變壓器

設計利用油泵、風扇使絕緣油循環達到散熱效果,所以定期維護冷卻系統之油泵與風扇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霍桑實驗

為了解決接線頭的問題,作者喬治‧埃爾頓‧梅奧 這樣論述:

  ■全景還原心理學史上最著名的真人實境實驗!   霍桑實驗是指在一九二四~一九三二年,哈佛大學教授喬治‧埃爾頓‧梅奧帶領一批學者在美國芝加哥西方電器公司霍桑工廠所進行的一系列實驗的總稱。這個實驗歷時9年,歷經4個階段,參加者2萬人以上,是心理學史上最著名的真人實境實驗,梅奧教授也因為這個實驗,被譽為「人際關係學說之父」。   ■「人際關係學說之父」震撼全球的里程碑作品!   霍桑實驗以後,梅奧教授針對經濟學理論中的「經濟人」假設而提出「社會人」的假設。他指出,人們的行為不單純受到經濟利益的驅動,還有社會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而後者更重要,即人們在工作中更重視精神激勵與人際關係。正是這些透過

現場研究確立的基本主題,奠定人際關係理論的基礎。   ■正確激勵員工的方式,徹底改變企業管理的未來走向!   同時,梅奧教授提出企業中提振士氣的重要性,指出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是決定生產率的第一要素,駁斥經濟利益第一位的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霍桑實驗及其結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如何在新的技術條件下改進企業中的人際關係,是擺在企業管理者面前的要務,因此必須瞭解梅奧教授的理論精髓。 作者簡介 喬治‧埃爾頓‧梅奧   喬治‧埃爾頓‧梅奧(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美國管理學家,原籍澳洲,早期的行為科學和人際關係學說的創始人。   由於對霍桑實驗所做的貢獻,使得

梅奧教授聞名於世:他根據大約2萬次訪談得出的建設性答案,在研究時間對霍桑實驗進行深刻總結,提出員工的「社會人」假設。   梅奧教授對霍桑實驗結果的分析,對西方管理理論的發展產生重大而久遠的影響,使西方管理思想進入行為科學管理理論階段。 譯者簡介 項文輝   研究所畢業,現為專職譯者,作品有:《霍桑實驗》。 譯者序 第一章 從現場實驗開始的管理革命 第二章 實驗的緣起:缺勤及人員流動過快 第三章 霍桑工廠和西方電器公司 第四章 初期實驗 第五章 訪談實驗 第六章 人際關係的激勵與士氣的提振 第七章 疲憊和單調是效率的殺手 第八章 警惕非正式群體降低執行力 第九章 團隊

合作與新型管理者 第十章 進步、效率、烏合之眾的假設 附錄 霍桑實驗簡要過程與結論   譯者序   提到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心理學實驗的時候,霍桑實驗是我們一定不能忽略的。在近一個世紀以前,梅奧教授和他的團隊透過細緻科學的現場研究而奠定管理科學中人本主題的研究領域,為當時飽受兩次世界大戰重創的歐美工業文明開出一劑良藥。它使西方管理思想在經歷早期的管理理論和泰勒、法約爾、韋伯的經典管理理論階段之後,進入行為科學的理論階段。   霍桑實驗是指在一九二四~一九三二年,哈佛大學教授喬治‧埃爾頓‧梅奧帶領一批學者在美國芝加哥西方電器公司霍桑工廠所進行的一系列實驗的總稱。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

工廠,這家工廠具有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養老金制度,但是缺勤和人員流動過快等情況仍然存在,工人們憤憤不平,工作效率低下。為了探求原因,一九二四年十一月,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組成一個由心理學等多方面專家參加的研究小組,在這個工廠進行實驗研究。這次實驗的目的,旨在探討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對工人工作效率的影響,但是實驗的結果卻非常出人意料——實驗資料揭示管理方式對工作效率的影響,其中產生決定性作用的是勞動者的內在心理因素。   霍桑實驗以後,梅奧教授針對經濟學理論中的「經濟人」假設而提出「社會人」的假設。他指出,人們的行為不單純受到經濟利益的驅動,還有社會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而後者更重要,即

人們在工作中更重視精神激勵與人際關係。他也第一次將企業中的非正式群體作為研究對象來進行論述,並且指明非正式群體在企業中的積極作用與消極作用,提出正確處理非正式群體的方法。同時,他提出企業中提振士氣的重要性,指出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是決定生產率的第一要素,駁斥經濟利益第一位的觀點。正是這些透過現場研究確立的基本主題,奠定人際關係理論的基礎。   隨著時間的推移,霍桑實驗及其結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一些大學陸續設立相應的課程,在一九四九年,這些理論被正式定名為行為科學,成為管理科學的重要分支。人際關係學說及其觀點逐漸進入企業,福特基金會成立科學部,於一九五二年建立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並且在一九五三

年撥款委託哈佛大學和史丹佛大學等高等學府從事行為科學的研究;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卡內基基金會也相繼撥款支持行為科學的研究。一九五六年,美國出版第一期《行為科學》雜誌。在企業管理中,管理者更關注人類的因素,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   如今,我們的社會與梅奧教授生存的時代相比已經有巨大的改變,但是人本理念仍然是現代管理的核心,如何在新的技術條件下改進企業中的人際關係,重新建構我們的社會結構,是擺在企業管理者面前的要務,因此再次閱讀梅奧教授的卓見是大有裨益的。   第一章 從現場實驗開始的管理革命   經濟學理論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冰冷的,如果涉及人類的因素往往會出現非常大的謬誤,例如:經濟學理論

竟然將人類描繪成一群為私利所驅使並且為了獲取各種稀有性資源而終日爭鬥的烏合之眾。這個扭曲人性的理論,也促使我們重新回到原點來探究人類的實際情況。如果要取代目前流行而抽象的經濟學概念和理論,必須具備從實際經驗中得來的知識,以及對複雜的人際關係的近距離瞭解。這就是我提倡的現場研究法,也是實驗室研究必備的先決條件。只有行之有效的現場試驗方法,才可能進行可靠的邏輯推導和實驗診斷。   我們進行的第一個現場調查,就遇到之前假設不能解釋的範例,也就是「個人利益是推動工作效率的動力」這個假設。在二十多年以前,曾經有人要我在可能的情況下,去研究並且找出費城附近一個紡織工廠的棉紡織部門工人流動率過高的原因。這

個紡織工廠其他部門的工人狀況普遍是讓人滿意的,主管們也很好相處並且知情達理。從工作管理來說,工序組織有序,分配合理,人們都認為這個工廠具有成功的管理模式。但就是這個工廠,總經理和人力資源經理對棉紡織部門的情況卻感到十分困擾。其他部門一年工人流動率一般的預估都是在五%~六%,但是棉紡織部門的流動率竟然高達二五○%。換句話說,如果工廠要維持四十個工作職位,每年招募人數就要達到一百人。工廠工期繁重的時候,這種人員匱乏的狀況更明顯。   他們曾經針對這種情況專門聘請效率提升方面的專業諮詢公司,這些公司針對這個問題制定四個薪資激勵計畫。但是這些計畫無一倖免都失敗了,不僅工人流動率沒有降低,生產率也無法

提升。最後,工廠管理者沒有辦法,只好尋求大學的資源來謀求解決。雖然這個區域的其他紡織工廠已經承認對棉紡織部門工人效率的降低無能為力,但是這個工廠的總經理卻不相信這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第一次現場考察的時候,棉紡織部門的工作情況看來與其他部門的工作情況大致相同。工廠已經實行一段週六休息日的制度,一個星期工作五天,每天十個小時,共計五十個小時。每天分成兩班,每班五個小時,在兩班之間有四十五分鐘吃飯時間。棉紡機的操作工人被稱為接線工,他們的職責就是在一條大約三十碼長的狹長走廊中來回巡視,走廊兩旁是正在紡紗的紗架。這些紡紗架前後活動,把棉紗從梳刷機中拉出來,加以扭轉,捲上繞在紡錘上的線團。這部機

器上大概有十~十四個紗架,接線工必須隨時注視紗線的狀況,這些紗線經常斷掉,如果斷掉就要接上。這條走廊上通常容納二~三個接線工,具體人數視紡織的類型而定。在旁觀者看來,這項工作是單調乏味的,全部工作就是在走廊上來回巡視,續接線頭。工作中唯一的變化,就是在更換紗管的時候機器短暫的停歇。   從這個階段開始到後來,我們都受益於賓州大學醫學研究所的神經精神病學教授魯德姆醫生的幫助。他派一個護士作為我們團隊的成員,她使工廠中的診所與費城的綜合性醫院之間建立聯繫。嚴重的疾病轉送到醫院,割傷或刺傷等問題由她自己處理。對於這個安排似乎不用多加解釋,工人們對這個護士和去醫院進行診療服務很滿意,這些服務也容易被

大家所理解。從一開始,棉紡織部門的工人就佔按時到工廠診所去尋求護士服務的工人中相當大的比例,他們在診所和工作現場都可以和我們團隊的成員自由地交流。當然,大家都明白,我們不會將與他們溝通的任何內容洩露給其他的工廠成員。   這些工人開始與我們交流以後,我們發現情況已經與我們最初觀察的時候所發現的截然不同。我們發現幾乎所有接線工都有不同類型的腳部疾病,他們顯然不知道怎麼進行有效的治療。其中,有很多人也對我們說,他們的臂部、肩部、腿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發炎的症狀。除了這些器質性疾病以外,更嚴重的事實是:這些工人在工作的時候,明顯感覺到悲觀沮喪。毫無例外地,這些工人都存在這種情緒。他們對於自己的工作

也非常輕視,甚至比工廠其他部門對他們的評價更低。我們在觀察中也發現這種工作讓人感到十分孤獨,雖然一條走廊上有三個工人,但是他們幾乎整天都不交流。一個接線工在這邊接線,另一個可能在二十碼之外。唯一停頓的換軸工序,間歇時間也很短,工人們很少有交流的機會。在他們之中,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也有五十多歲的中年人,但是他們都說工作之後十分疲憊,根本不願意參加晚上的娛樂活動。一個工人可能突然毫無理由地大發雷霆,然後拂袖而去,再也不回來工作。 霍桑工廠和西方電器公司 我們不能認為這幾章所選取的供我們討論的案例是哈佛大學工業研究所全部研究成果的報告1。在未來,和我一起從事這項研究的同事將會提出更多的相關研究

報告,這些報告的論述將會比現在的敘述更讓人信服。我們之所以選取某個案例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們從這個具體工業領域的經驗中獲得更深刻的認識;這裡將會提出的一些調查研究,都是曾經對我們研究所的研究發展產生明顯的作用。在這些調查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能是與西方電器公司的霍桑工廠的職員們一起合作五年多的試驗調查。在費城,我們幸運地找到一位陸軍上校出身的總經理,他勇於推進那些具有決定性影響的試驗,而且在試驗以後,也不懼怕對試驗的結果進行果斷的執行,更重要的是:他的行動在工人們看來,是為了他們的利益。更具體的是指:他認為控制工人們的休息時間是合理的,並且因此贏得工人們對於他和他代表的公司自發的忠誠。可以說,我們

在霍桑工廠遇到同樣一類工程師,儘管他們是應用科學和工作管理方面一流的專家,但是他們仍然願意探究為什麼人際合作關係不能由管理者嚴格地科學規定的原因。 在敘述此後工業研究的過程之前,我必須在這裡簡要描述霍桑工廠的基本情況。假如按照工人的意見和工廠對工人真實福利的關心程度來排名,西部電器公司肯定名列前茅。與同行相比,西部電器公司工作時間比較短,薪資比較高;工廠設有員工餐廳,飯菜可口,價格便宜;外來客人總是被行政管理人員帶到這個餐廳用餐,讓他們嘗嘗為工人們準備的食物;還有一所裝備良好的醫院,設備齊全,醫務人員資質很高;人事部門盡心盡力,引導工人們在工廠就業,統計數字顯示他們做得極為成功;二十多年以來,

這裡從來沒有罷工或是嚴重不滿。毫無疑問,這裡的整體士氣不管用什麼標準來衡量都是高昂的,公司在員工心目中很有威信。更不用說,公司為員工們制定各種儲蓄和投資計畫還有休假制度,以及許多諸如此類的措施,足以顯示其決定最大限度實現人性化管理的意圖。要說起這些事情,用一章的篇幅是不夠的,需要一本書才可以,這樣就會偏離我的主題。

吸音係數量測標準作業程序及不確定度之研究

為了解決接線頭的問題,作者吳嘉雄 這樣論述:

實驗室為了使量測結果的報告具備公信力與提昇服務作業品質,通過認證可說是最公正之選擇。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實驗室認證處,依據ISO/IEC 17025實驗室認證標準為進行認證的工作,其中對於實驗室有管理及技術的要求。技術要求方面其中包含了申請項目的「標準作業程序」及「量測不確定度評估數據資料」,本文針對此兩者以吸音係數量測項目為例,探討建立量測程序與不確定度評估的研究,期望作為國內音響實驗室對於以提昇材料檢測之品質為目標的參考範本。 本研究以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音響實驗室為例,依據ISO 354規範量測材料吸音係數與建立標準作業程序,不確定度評估則依循ISO GUM規範。結果發現對

限制實驗室量測條件,將使受測結果趨近於真值或一定的合理範圍內;量測過程中保持系統的穩定,便不會有太大的隨機變異產生;分析的等價吸音面積不確定度,於高頻有較多的不確定度值,分量中以空間聲場不確定度的貢獻度最多,並且在低頻與高頻帶發生較大的變化,約為0.25∼0.5㎡之間;吸音係數在95%信賴水準下的擴充不確定度範圍為0.03∼0.11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