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擴音座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手機擴音座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EduardoInfante寫的 街頭的哲學:29個熟悉的生活情境,看見每個決定背後的倫理和邏輯! 和茱麗葉.莫莉耶多里安.馬洛維克的 北韓一百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2021 手機擴音座推薦|十一月優惠比價 - LINE購物也說明:手機擴音座 哪裡便宜?整理小禮堂等各品牌/規格在Pinkoi - 設計購物網站、台灣樂天市場、生活市集...59筆平台及直營的比價結果及歷史價格,另有手機擴音座現貨及預購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漫遊者文化 和立緒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林漢裕所指導 雲淑芬的 手機擴音座之設計創作 (2019),提出手機擴音座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手機擴音座、環境保護、循環利用、木作、回收舊木料。

最後網站妞新聞niusnews|女孩的心動發現則補充:新奇、娛樂、可愛、時尚,妞新聞帶來你想知道、該知道卻還不知道的趣聞妙事!美人計、娛樂圈、私話題、愛玩妞、微文青盡在最新鮮有趣的女性生活平台妞新聞!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手機擴音座,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街頭的哲學:29個熟悉的生活情境,看見每個決定背後的倫理和邏輯!

為了解決手機擴音座的問題,作者EduardoInfante 這樣論述:

回答「我也是」等不等於「我愛你」?哲學來自於街頭巷尾的生活日常。 最適合年輕學子與現代公民的倫理話題,也是現代人每日必備的思考練習!   如何度過分手情傷?如何面對親人死亡?買多少東西才會快樂?回答「我也是」,是否等於「我愛你」?不小心出軌,應該跟對方坦白嗎?另一半偷看我的手機,有關係嗎?找資料能不能信任維基百科?男人應該成為女權主義者嗎?上不了理想志願怎麼辦?做人要低調合群,還是作自己?……   本書來自一位在高中教授哲學的老師,他深感今日哲學已經失去最初源於希臘街頭討論的開放傳統,而成為少數人象牙塔中的學問,離生活非常遙遠,而且不切實際。為此,他帶領學生走出戶外,到公園,到市集,到

商場,收集大眾生活中遇到切身相關的煩惱或困擾,作為哲學課的主題,逐一帶領學生討論和辯證。   這些討論過程完全沒有艱深的專業術語,也不刻意介紹梳理哲學流派,而是用最平常的話題和爆笑梗邀你打開心扉,想像腦洞大開的無限可能。你會發現,每個抉擇背後,都代表了一連串看不見的價值觀,以及你自以為是的理性判斷,而在各種現實衝突下,正在顛覆你對自我的認知。   本書收錄了29個來自真實生活、讓你超級有感的疑惑和煩惱,你可以看到康德、邊沁、黑格爾、梭羅、羅素、維根斯坦、笛卡爾、尼采等近百位哲學大師,他們在面對這些困境時,是如何打破框架,運用嚴密的邏輯,並透過多重觀點去思考、去顛覆,最後提出有理有據、令你心

服口服的解方。       本書也是資深影迷的必備讀物!每一章都大量列舉你我耳熟能詳的電影,如「駭客任務」「全面啟動」「黑色追緝令」「鐵達尼號」等,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劇情、場景和對話,來說明電影中埋藏的哲學思想和意識形態。這不但有助於你理解書中提到的哲學觀,更會讓你不得不承認:原來哲學無所不在,原來哲學一點也不難。 本書特色   話題度爆表!用新鮮的角度思考平凡日常。   用問題揭示選擇背後的倫理原則和現實衝突。   鼓勵打破框架並善用邏輯,找到適合自己的答案。   適合課堂引導互動,鍛鍊表達力和寫作論述技巧。 誠摯推薦   周威同(國立臺東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周維毅(公民教師

)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哲學新媒體           西班牙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好評   本書的寫作不涉及作者個人評斷,以各種生活情境,順勢帶入哲學家的思想,對剛接觸哲學的高中生非常有利。書中提問很有趣,如親友死亡、愛情對策非常適合青少年閱讀。解說起來淺顯易懂,毫不艱深。   書中的章節點出現代生活中的常見問題,非常實用。本書引發了我對哲學的興趣,讓我願意進一步閱讀專業的哲學書籍,理解哲學的大千世界。   我是一位語文教師,此書成功幫助我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式,並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

手機擴音座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可當手機座的紙製材質擴音喇叭,之後在華碩的手機設備上可能作為贈品直接送給消費者

手機擴音座之設計創作

為了解決手機擴音座的問題,作者雲淑芬 這樣論述:

摘要木質材料帶給人溫暖放鬆的感受,木頭天然材質可永續循環再利用,是對環境相當友善的材料,本設計融入環保議題,以個人蒐集來的舊檜木,淘汰木製課桌椅、風倒木、疏伐木等取代新購成材為材料發想商品,在結合現今人手一機的時代,設計不耗能免插電手機擴音座為此次創作的主題,而在創作的過程中木料的選擇,共鳴腔的大小,共鳴腔的形式等成了音色優美與否的考量因素,於是設計並創作三組共11個木質手機擴音座,第一組以木頭材質為單一變因,第二組改變共鳴腔體積較第一組大且材質與第一組其中2個相同,第三組以共鳴腔型式為單一變因,分別研究木料的選擇,共鳴腔的大小,共鳴腔的形式等是否對音質音色或擴大音量效果產生影響。研究方式採

取實際測量,試聽評分及專家訪談,交叉分析比對,結果顯示相同型式構造且共鳴腔體積相同,但不同的木材(木材硬度)製成的手機擴音座,音質音色上無顯著差異,相同的木頭材質及外形結構,但共鳴腔的體積大小不同,共鳴腔體積愈大其音量放大效果愈好,相同的木頭材質及外形結構和共鳴腔體積的大小相等的狀況下,不同的內部共鳴腔結構形狀,其音色表現給人的感受度有顯著的差異,經由上述的研究及比較之下,挑選出音質感受度最佳的一組手機擴音座音箱作為量產的參考。

北韓一百問

為了解決手機擴音座的問題,作者茱麗葉.莫莉耶多里安.馬洛維克 這樣論述:

  一百問揭開北韓之謎   透過國際媒體多年來所簡化、誇張的圖像,北韓向來被呈現為「殺人不眨眼的血腥獨裁政權」,而今,這個遠東的神祕國度正朝向「正常國家」發展,兀自走在自身別具一格的發展路徑上。   作為全球唯一的共產主義王朝,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歷經第一代的金日成、第二代的金正日,如今已傳到第三代的金正恩。一九九○年代北韓大飢荒爆發後,新社會悄然成形。現在的北韓逐步走向開放,限制逐一放寬,商業活動、交易買賣、投資及儲蓄越發熱絡。市場經濟已然出現,消費社會在成形。   儘管國際社會將北韓塑造為「一顆未爆彈」,但在北緯三十八度線以北的那一邊,一個「新紀元」已然揭開序幕。被媒

體評為「不可預測」的年輕領導人金正恩雄心勃勃,一面推行經濟改革,一面提升核武實力,他所企望達成的,正是為國家開創一番新氣象。   然而,就國際面向而言,誰都不敢直陳一個事實:中國、俄羅斯、美國、南韓和日本,個個都是隨著北韓的節拍起舞。隨著遠東局勢升溫,朝鮮半島和平協定的簽署之日仍遙遠,過去被視為核心問題的朝鮮半島統一願景,北緯三十八度線兩邊人民長久以來共有的美夢,如今儼然成為一個迷思。   北韓這道難題極其複雜,但越來越有破解的可能性。在這本《北韓一百問》中,作者有意呈現一個大眾所不知道的北韓。要了解現在的北韓,就要了解其歷史與文化內涵。本書從傳說中的古朝鮮開國君主檀君說起,一路講到現今把

國家帶向現代化的年輕領導人金正恩,不僅揭露北韓最聳人聽聞的事實,公開其核武和彈道飛彈計畫的內情,也企圖捕捉北韓社會的轉型樣貌。   本書是朝鮮學家暨兩韓關係專家與專跑中國線記者以各自專業、互補長短而成的成果,屏除所有專斷的教條主義與西方人思維的框架,不帶主觀的認知與想像,照實呈現一切的事實,以期能揭開這個兩千兩百萬人口小國的神祕面紗,將當地真實情況公諸於世。   兩位作者透過一百個問題,展現出一個大眾所不知道的北韓。書中取材來源包羅萬象,有書面資料,也有街頭隨機採訪和訪談的口語資料,所有採訪內容皆為第一手,由作者直接訪談取得。藉由本書,來破解北韓之謎。 作者簡介 茱麗葉.莫莉耶(Ju

liette Morillot)   法籍兩韓問題專家,曾任教於國立首爾大學,目前在巴黎戰爭學院主持兩韓關係講座。 多里安.馬洛維克(Dorian Malovic)   法籍中國問題專家,目前是《十字架報》(La Croix)亞洲版主編。 譯者簡介 張穎綺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法國巴黎第二大學法蘭西新聞傳播學院碩士。譯有《宛如希望之歌》、《女巫》、《藍色加薩》、《在莫斯科的那場誤會》、《柳橙園》、《重返革命現場: 1917年的聖彼得堡》(以上皆立緒出版)、《謝利》、《觀鳥大年》等書。 導言   歷史篇 1 韓國是如何誕生的? 2 北韓為什麼被稱為「隱士王國」? 3 韓國從來

不曾是自身命運的主人嗎? 4 日本殖民統治為什麼給韓國人民留下創傷? 5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是如何創建的? 6 誰挑起了韓戰(一九五○至一九五三年)? 7 韓戰是美國與蘇聯的代理人戰爭嗎? 8 韓戰可以劃分為哪三大階段? 9 法國派遣多少兵力參與韓戰? 10 中國如何出兵馳援北韓? 11 韓戰到底是誰打贏了? 12 北緯三十八度線真的是「非軍事區」嗎? 13 美軍陸軍中士詹金斯為什麼在北韓生活四十年?   政治篇 14 金日成是什麼人? 15 什麼是主體思想? 16 金日成時代的北韓是什麼樣子?出身北韓菁英家族的一名女性現身說法 17 誰是一九八七年大韓航空 KAL858 航班爆炸事件的罪魁

禍首? 18 北韓如何成為全球第一個共產王朝? 19 金正日是什麼人? 20 什麼是「先軍政治」? 21 北韓一九九五年前後的大饑荒中有多少人喪命? 22 文奶奶是怎麼從一九九五年前後的那場大饑荒倖存下來? 23 金正日如何籌劃接班人選? 24 北韓民眾在金正日葬禮時的哀痛悲泣,的確是真情流露嗎? 25 我們所知道的金正恩? 26 新領導人上台為政治結構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27 誰與金正恩一起統治北韓? 28 勞動黨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後,北韓就此邁向新紀元嗎? 29 第一夫人是官方宣傳策略的核心角色嗎? 30 金正恩為什麼要處決他的姑丈張成澤?   地緣政治篇 31 北韓核武計畫的源起為

何? 32 北韓的核武實力啟人疑竇嗎? 33 北韓彈道飛彈計畫的源起與實際進展為何? 34 北韓核武危機的源起與發展為何? 35 北韓發展核武的動機為何? 36 北韓領導人都是狂人嗎? 37 如何解讀北韓的政令宣導內容? 38 有必要怕北韓嗎? 39 北韓如何操控外交遊戲? 40 美國的外交策略遭遇挫敗嗎? 41 南韓在這場區域外交遊戲中可有置喙的餘地? 42 日本聽美國的命令行事嗎? 43 北韓綁架的日本公民是哪些人? 44 在日本的北韓人有多少? 45 俄羅斯普丁政府為什麼要與北韓走近? 46 中國是朝鮮半島能否和平的關鍵因素嗎? 47 聯合國能夠解決北韓問題嗎? 48 制裁為什麼絲毫不見

成效? 49 聯合國對北韓的制裁影響哪些人? 50 北韓的外交狀況為何? 51 法國與北韓有外交關係嗎?   事實篇 52 北韓的人權狀況如何? 53 勞改營現今的實際情況為何? 54 一位前勞改營囚犯如何描述營內的生活? 55 北韓人民為什麼不揭竿起義? 56 在北韓有反對派存在嗎? 57 有多少北韓人投奔南韓? 58 北韓人為什麼要逃離自己的國家? 59 北韓高階外交官太勇浩叛逃事件反映了什麼? 60 南韓以哪些措施幫助脫北者融入當地社會? 61 北韓和南韓使用相同語言嗎? 62 脫北者把南韓視為黃金國嗎? 63 脫北者為什麼要離開南韓? 64 靜姬為什麼不選美國,而是到德國生活? 65

「陽光政策」還留有遺緒嗎? 66 北韓的挑釁舉動有其週期性? 67 南韓關閉開城工業區的舉措是否終結南北韓合作交流的願望? 68 南北韓有望統一嗎?   經濟篇 69 北韓的經濟狀況如何? 70 北韓是否開始經濟改革了? 71 女性在北韓經濟中的角色? 72 市場經濟是否已在北韓萌芽? 73 私人銀行服務體系是否已在北韓初現雛形? 74 被送到海外工作的北韓勞工是奴隸嗎? 75 在西伯利亞當伐木工的閔平日生活狀況如何? 76 丹東市是中朝貿易與商業往來的門戶嗎? 77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夾在中朝之間左右為難? 78 北韓境內是否有經濟特區存在?   社會與文化篇 79 北韓社會結構如何組成? 8

0 北韓商人新階級的影響力如何? 81 北韓國內有少數族裔嗎? 82 北韓是種族主義國家嗎? 83 宗教在北韓社會中的地位為何? 84 北韓還存在巫教活動嗎? 85 北韓女性的地位如何? 86 北韓人怎麼談戀愛? 87 北韓人現在的生活情況如何? 88 智慧型手機和網際網路是北韓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嗎? 89 教育在北韓社會中佔據什麼樣的位置? 90 北韓的健康醫療系統概況? 91 淑熙怎麼回顧她在北韓時的作家生涯? 92 前北韓官方藝術家宋壁怎麼看待以前的生活?   政令宣傳篇 93 有關北韓的報導消息,我們應該照單全收嗎? 94 脫北者如何受到操控? 95 能相信脫北者的現身說法嗎

? 96 屢有美國人在北韓遭逮捕,他們是什麼人? 97 北韓人可以跟外國遊客交談嗎? 98 現在的北韓迎來了觀光熱潮? 99 北韓人對世界其餘地區瞭解多少? 100 好萊塢電影中的邪惡象徵已經從蘇聯轉為北韓嗎?   導言   北韓正朝向「正常國家」發展。向來被呈現為「殺人不眨眼、血腥獨裁政權」的這個國家從未力圖洗刷惡名,只是兀自走在自身別具一格的發展路徑上。北韓當局更藉此形象,大玩兩面手法,一邊對外大肆挑釁,一邊對內安撫民意。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美國兩強分別佔領朝鮮半島南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戰火方歇、血泊未乾的滿目瘡痍土地上誕生,再屢次從國家創傷災難中復原過來,挺立至今。

這個全球唯一的共產主義王朝,其最高領導人歷經第一代、第二代的金日成和金正日,已經傳到第三代的金正恩。然而,在韓戰《停戰協定》簽署已近六十五年的現在,理論上,北韓和南韓仍處於交戰狀態。兩韓兄弟的「冷戰」對立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雙方裂痕若稍有擴大、惡化,隨即會讓國際情勢陷入緊張。   關於這一個遠東國家,我們究竟瞭解多少?北臨中國與俄羅斯,南邊接壤美國撐腰的南韓,再過去是一洋之隔的日本,強鄰環伺的這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人們心中激起的恐懼與問號都一樣地多。西方人將它視為神祕國度,但比起國際媒體多年來簡化、誇張呈現的圖象,它是遠遠更深奧的謎團。正是因為無知才會任憑想像的事凌駕於實情。本書為一

位朝鮮 學家暨兩韓關係專家與一名專跑中國線記者以各自專業、互補長短的成果,期能揭開這個兩千 兩百萬人口小國的神祕面紗,將當地真實情況公諸於世。北韓已經坐實核武強國地位,每一天 都在全球政治版圖與媒體版面佔據更多一點位置。該是認識、瞭解及認真看待它的時候了。   這本《北韓一百問》是以筆者一九九○年代末期著手的調查研究為骨架,再予「添肉」擴 充內容的廣度與深度。當年北韓遭逢嚴重饑荒,超過一百萬人喪生,社會主義經濟體系面臨巨 大危機。成千上萬饑餓的北韓人逃往經濟蓬勃成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時候,筆者多次前往 北韓、南韓、中國和日本,面對面採訪那些苦難的饑民,全程皆以韓語或中文直接對談。我們 回來

後把那些現身說法匯集成書出版,那是法國讀者首度得以親聆北韓人民的心聲。該書記錄的大饑荒時期,我們如今退一步來看,可以將之解讀為北韓近代歷史進程中的一次根本性斷裂。   在北韓獨裁政權成立以前,居住於朝鮮半島的人民,已經是一支族群認同意識明確、自有 文化的民族。他們具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全心全意熱愛自己的國家。一九九○年代,北韓官 方稱為「苦難行軍」的大饑荒爆發之後,一個新社會悄然成形。二十年後的現在,北韓逐步走 向開放,限制逐一放寬,商業活動、交易買賣、投資及儲蓄愈發熱絡。市場經濟已然出現,消費社會在成形。我們在這本書中所描述的便是北韓的轉變過程,完全有別於坊間普遍流傳、時常謬誤不實的那些老

生常談。   自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以來,美國、南韓與日本的情報機構眼見管教不了北韓這個「流氓國家」,有志一同把它塑造為「一顆未爆彈」。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與現在的領導人金正恩, 時而被指為「不理性」,時而被指為「不可預測」,是隨時會「按下按鈕發射核彈」,持續存在的威脅。「全球陷入空前危機」、「北韓核武威脅」、「金正恩腦子裡在想什麼?」、「年輕獨裁狂人的畫像」——國際各大媒體不時以頭條頭版反覆傳遞這些訊息,諷刺漫畫裡的金正恩被妖魔化,頭上不是籠罩著核爆蕈狀雲,就是滿豎著一支支彈道飛彈,但北韓的真實情況從未被報導出來。   那些新聞標題和文章都是依從美國及其盟友們的「敘事」(storytelli

ng)角度,任誰讀到都會憂懼不安。北韓確實一直緊閉門戶,外界客人需要受到邀請才能夠入境,還得全程由「嚮導陪同」。不過,中國邊境手機基地台的覆蓋範圍超越國界,北韓內部消息可藉手機通訊流出, 再來,北韓有一群新的商人階級崛起,他們與中國人、俄羅斯人、南韓人做生意,隨時能分享親身見聞。筆者也再度前往中國、南韓、日本和俄羅斯,採訪住在那裡的北韓人,斬獲了大量新資訊。彙整、分析後的一些結論,以及直接引用的受訪者原話,使得本書內容益加充實。種種新情報明白地顯示,在北緯三十八度線以北的那一邊,一個「新紀元」已然揭開序幕。年輕領導人金正恩雄心勃勃一面推行經濟改革,一面提升核武實力,他所企望達成的,正是為國家開

創一番新氣象。在本書中,筆者不僅揭露北韓最聳人聽聞的事實,公開其核武和彈道飛彈計 畫的內情,也企圖捕捉北韓社會的轉型樣貌。這個轉變尚屬發軔階段,仍然脆弱不堪,但是, 只要明白它是在怎麼樣的一個國家體系下萌芽成形,任何人都會嘖嘖稱奇。   就國際面向而言,誰都不敢直陳一個事實:中國、俄羅斯、美國、南韓和日本,個個都是 隨著北韓的節拍起舞。並不是現在才如此,平壤二十餘年以來一直在蔑視玩弄這些國家。簡直 是由一個共產主義獨裁政權「對全世界實行恐怖統治」似的,但這種說法會冒犯到人。總之, 一個明擺的事實是,數十年以來,朝鮮半島的命運都聽任北韓的擺佈。為了遂行自身的目的, 金氏祖孫三代個個懂得見縫插針

,嫻熟地周旋在不同陣營之間。 因此,以下這一個問題就毫不唐突了:從二○○六年北韓第一次核試爆以來,聯合國究竟 做了什麼?全世界翹首等待的北韓政權「崩潰」,僅僅是一種可能性?反正不可預測?聯合國 與北韓的話術說詞迄今始終一模一樣,連一個逗號都沒增刪。在二○一七年九月時,北韓得意 宣布完成第六次、也是歷來威力最強大的核彈試爆,而聯合國就像巴甫洛夫(Pavlov)實驗裡聞 鈴聲就分泌唾液的狗,馬上反射性地發聲譴責。聯合國的軟弱無力實則是內部的分歧所致。如 同過去利用蘇聯與中國之間的矛盾借力使力,北韓現在巧妙操弄中美非敵非友的關係。面對中 國軍事力量的崛起,北韓的核武威脅其實弔詭地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為

如此一來,美國就有正 當理由增加對南韓及日本的軍事援助。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入主白宮已屆一年,但朝鮮 半島的局勢比以往更緊張,衝突有一觸即發之勢。在此情境下,朝鮮半島要達成終戰和平,似乎還是路迢遙。   隨著遠東局勢升溫,過去被視為核心問題的朝鮮半島統一願景,北緯三十八度線兩邊人民長久以來共有的這個美夢,如今儼然成為一個迷思。一個兩韓人民長期共同滋養出來的幻夢。現實條件毫不樂觀:自韓戰結束以來,南韓持續走向繁榮富裕,北韓卻在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後頓失依靠,從此陷入不振,與其比鄰的中國則已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冷戰時期的兩大集團已告解散,敵我分明的意識形態對立已趨緩和。時至今日

,儘管北韓從不安分守已,不時語出恫嚇,南韓老一輩人談起統一的期盼,依然會目泛淚光,至於他們的子孫輩,不是漠不關心就是抱持嘲諷。如果說朝鮮半島和平協定的簽署之日仍遙遠,非核化目標未必能實現,兩韓統一更不啻是烏托邦式願景。   在這本《北韓一百問》中,筆者有意要呈現一個大眾所不知道的北韓。北韓這道難題極其複雜,但越來越有破解的可能性。要瞭解現在的北韓,就要瞭解其歷史與文化內涵,我們從傳說中的古朝鮮開國君主檀君說起,一路講到現今把國家帶向現代化的年輕領導人金正恩,當然,也不忘細述半島幾乎無法主宰自身命運的過往。對於每一個問題,我們盡量重新從兩韓共同的歷史和文化脈絡去思考。北韓在世人眼裡之所以是個自

成一格的國家,正是由於它的許多反應、行為或特性都源自於鮮為人知的朝鮮民族性格。在全面深入剖析這個國家以前,不可不認識、理解其堅實的民族文明根基。要瞭解北韓想要什麼,就得先弄懂朝鮮民族組成的韓國。   為了做到不偏不倚,我們摒除所有專斷的教條主義與西方人思維的框條,絕不帶主觀的認知與想像,只是照實呈現一切的事實。不傲慢睥睨,也不企圖說教。這樣的立場從頭貫穿到 尾。本書針對讀者對北韓會有的種種疑問來解惑,我們尤其希望每一個問題都正中紅心。讓謎樣的北韓不再是個謎。 Q12 北緯三十八度線真的是「非軍事區」嗎?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點更名實不符了。自南北韓於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簽署《停戰協定

》以來,在整條三十八度線兩側被稱為「非軍事區」的緩衝地帶,迄今仍然部署了眾多軍人,處處有地雷與衛兵哨站,一旦戰事爆發,兩國陸軍隨時能發動攻擊。北韓有超過百萬名兵力,南韓有六十五萬軍人,駐南韓美軍約三萬七千人。 根據停戰協定的規定,雙方應從三十八度線(軍事分界線)各後退兩公里建立一「非軍事區」作為緩衝,西起漢江河口,東至金剛山的這塊區域全長達兩百四十九點四公里。北韓和南韓之間唯一接點在板門店,三十八度線上的這一個小村落,亦是持續兩年的韓戰停戰談判處。現今那裡的氣氛依然肅殺。儘管看似風平浪靜,但實際上爆發衝突的可能性一直存在。 直到今日,這條軍事分界線依然是禁區,一般人沒有特別許可並無法進入。昔日

的戰爭前線如今沿線豎立有黃色標示牌,朝南這邊以英文和韓文標示,朝北的則用韓文和中文。 儘管從一九五三年以來,這條邊界線上迭有緊張狀況和摩擦事件,雙方都用擴音器向對方做心戰喊話(一方喊反共口號,另一方喊反資本主義口號)、播放宣傳歌曲和音樂,但至今六 十多年期間並未爆發軍事衝突。不過,在聯合國軍劃定、北韓並未承認的黃海北方界線 (Northern Limit Line)海域,多年來頻仍發生激烈程度不一的交火事件。 「非軍事區」作為兩韓持續對立關係的象徵地,在南韓這邊每日都吸引數千名中國、南韓 和美國遊客到訪。他們皆是透過官方認可的旅行社申請進入,隨行導遊會介紹歷史背景,提醒 大家戰爭爆發的風險一直

都存在:「首爾距離這裡只有四十公里,就在北韓大砲的射程內。」 一輛輛遊覽車滿載著好奇遊客前來,他們可以用高倍數望遠鏡遠眺北韓領土,親身走過戰爭歷 史遺址,以及參觀「北韓敵人」為南侵而祕密挖掘的地道。若趁著悠閒的週末前往,保證帶給 你強大的戰慄感受。北韓那邊只有面無表情的士兵拿著望遠鏡在觀察南韓側的熙攘遊客。如果 兩韓局勢不是如此緊繃,十足超現實、宛如另一個世界的「非軍事區」景況,幾乎要令人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