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金屬分析儀價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 王和源所指導 江曉秈的 衛生掩埋場移除活化之探討 (2020),提出手持式金屬分析儀價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掩埋場移除活化、掩埋場整治、廢棄物篩選分類、水洗、酸洗。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資源工程研究所 余炳盛所指導 楊凱程的 利用田口法規劃製備錳基觸媒於 低溫下進行選擇性催化氧化氨氣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選擇性催化氧化氨氣、稀土元素、田口法、錳基觸媒的重點而找出了 手持式金屬分析儀價格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手持式金屬分析儀價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衛生掩埋場移除活化之探討

為了解決手持式金屬分析儀價格的問題,作者江曉秈 這樣論述:

臺灣地狹人稠寸土寸金,蓋垃圾掩埋場已幾乎不可能,且隨著人民環保意識抬頭,民眾都不願意與掩埋場為鄰的前提下,環保署提出「垃圾掩埋場挖除活化」政策,掩埋場透過移除活化方式,將早期未分類回收就掩埋之生活垃圾挖除,藉由篩分機械設備包含:人工撿拾輸送機、單層圓篩機(滾筒篩)、懸吊式磁選機及鼓風機(風選機)等篩分程序,將廢棄物依照特性重新分類、回收、再利用,以達到掩埋場的土地空間活化再利用。廢棄物開挖分選後分為四類:焚化處理類、區內回填類、再利用處理類及有害廢棄物處理類;整治後掩埋場土石類重金屬超過管制標準時,大部分都採取與客土混拌稀釋或將較高濃度之土石類採固化處理,由於混拌稀釋方式無法將重金屬去除,如

用固化處理,因土石類數量龐大,固化處理費用價格昂貴。本研究將探討土石類重金屬污染利用水洗或酸洗方式之可行性,以期能作為日後掩埋場整治之參考;土石類清洗工法顯示:以水洗方式,分為五個粒徑級距,砂類(粗、中、細、極細)總和佔46.89%,坋黏土佔53.11%,各粒徑物料之重金屬濃度,無論砂類或坋黏土,均呈現高濃度的銅(Cu)及鉻(Cr),其中銅(Cu)濃度829~3,661 mg/kg,鉻(Cr)濃度958~1,692 mg/kg,篩分出的粗顆粒或細顆粒物料,重金屬濃度皆偏高,無法分離出富集重金屬細顆粒,而達成洗淨粗顆粒的目的。土石類以酸洗方式,各級粒料中的標的污染物銅(Cu)及鉻(Cr)濃度仍多

高達1,000mg/kg以上,銅(Cu)的去除率介於-85~27%,而鉻(Cr)的去除率介於5~20%,去除率負值顯示顆粒中重金屬均質性不佳。以清洗工法(水洗及酸洗)皆無法達成任何洗淨或減量的目的。

利用田口法規劃製備錳基觸媒於 低溫下進行選擇性催化氧化氨氣之研究

為了解決手持式金屬分析儀價格的問題,作者楊凱程 這樣論述:

拋光製程所使用的稀土拋光粉中通常含有50%的氧化鈰、20%的氧化鑭及其他化合物,而拋光後會產生大量的拋光粉廢料,由於拋光粉大多以掩埋或焚燒作為處理方式,若無再利用亦形成資源浪費,因此回收再利用拋光粉中的鑭與鈰元素,能降低企業成本並資源再循環再利用。現今催化NH3的觸媒大多使用過渡金屬觸媒,來取代成本較昂貴的貴金屬觸媒,而過渡金屬觸媒中,錳基觸媒具有價格便宜、催化能力佳、低溫高活性、可回收再利用等優點,是近年來工業界與學術界廣泛研究的觸媒材料之一。而本研究利用GNP燃燒法(Glycine-Nitrate Process)混合不同元素的氧化物製備錳基觸媒,並回收廢棄稀土拋光粉作為製備觸媒的原料。

透過田口法直交表L12(211)及L18(21x37)進行規劃,以錳基添加La、Sr、Co、Fe、Mg、Cu、Ni、Ce、Ti及Mo元素,再利用GNP燃燒合成法合成錳基觸媒,探討觸媒對NH3催化效率再透過手持式偵測器進行NH3濃度檢測,並探討各元素對於觸媒催化效率之影響後,挑選出最佳配比,進行製備最高催化效率及最高活性壽命之觸媒,結果顯示,透過酸溶拋光汙泥後之溶出液所製備之觸媒具有一定催化效率,故可以取代部分藥品,成功將稀土元素回收進行再利用,而經由田口變異分析最佳化之觸媒,平均最高催化效率88.35%;平均最低活性衰退率為17.21%,與田口規劃實驗中的其他組比較,催化效率及活性壽命明顯提升

,故在本研究規劃之範圍內,達到提升觸媒最佳催化效率及高活性壽命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