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口普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戶口普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鄧津華寫的 歐亞混血:美國、香港與中國的雙族裔認同(1842-1943) 和鶴間和幸的 始皇帝的遺產:秦漢帝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書也說明: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書: 普查日: 中華民國四十五年九月十六日 · From inside the book · Common terms and phrases ·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和臺灣商務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所 張瑋琦所指導 李秋雲的 蘭嶼達悟族的米食接觸歷程 (2021),提出戶口普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蘭嶼(紅頭嶼)、達悟(雅美)、白米、飲食選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應用藝術研究所 許峻誠所指導 蘇品儒的 懷舊體驗與情緒感受研究-以虛擬眷村懷舊體驗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懷舊體驗、懷舊傾向、懷舊情緒、虛擬實境、眷村的重點而找出了 戶口普查的解答。

最後網站人口及住宅普查則補充:人口及住宅普查 · 10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專區 · 簡介 · 統計分析 · 三大普查統計資料平台查詢系統 · 三大普查動態查詢系統(原三大普查進階查詢系統) · 統計表 · 答客問 · 聯絡資訊.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戶口普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歐亞混血:美國、香港與中國的雙族裔認同(1842-1943)

為了解決戶口普查的問題,作者鄧津華 這樣論述:

  在這些以單一族裔身分為常規,   異族通婚被投以猜疑甚至敵意的社會裡,   跨國、跨種族家庭要如何協商其身分認同?     當今新的「雙族裔」時尚蔚為風潮,「歐亞混血」成為跨國資本主義體制的典範。混種主體的形象發揮隱喻作用,象徵全球化時代各種文化、語言和資本之間的交流日盛。然而回溯至一百多年前的時空,卻非如此。     十九世紀後半,貿易、帝國擴張、傳教運動、全球勞工遷徙和海外留學,使中國與西方的接觸空前密切。縱橫交錯的跨國移動引發各種跨文化邂逅,從而產生跨種族家庭,然而這些家庭的故事多不見於世。在那段跨種族婚姻是禁忌,「歐亞混血」甚至為貶抑之詞的時期,他們如何掙扎著自我認同?    

 本書闡述眾多這樣的歷程,以檢視在更早的全球化年代,各種關於種族與文化混融的觀念。這些觀念可分兩類:認為種族融合有害,衍生出雜種退化與畸變;相對地,認為異種交配符合優生學的想法,則衍生出雜種優勢和種族改良。

戶口普查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訂閱 「舞秋風」頻道可收到更多消息喔:https://www.youtube.com/user/MrChesterccj?sub_confirmation=1

========更多影片========
近期連載遊戲:https://www.youtube.com/user/MrChesterccj/playlists?shelf_id=18&view=50&sort=dd

========相關連結========
舞秋風直播頻道(直播存檔):https://www.youtube.com/user/MrChesterccjLive

若有任問題,歡迎寫信至秋風信箱
[email protected]

蘭嶼達悟族的米食接觸歷程

為了解決戶口普查的問題,作者李秋雲 這樣論述:

本文聚焦於達悟族如何適應「白米」這個外來食材,取代芋頭成為日常主食。本文分作三個時期進行討論:「不食白米期(1895年以前)」、「米食引入期(1895-1945 年)」以及「米食盛行期(1945 年至今)」。本研究第二章進行地圖分析及歷史資料分析,1895年雖曾有西班牙人、荷蘭人、美國人、漢人、巴丹島人的登島紀錄,但幾乎沒有白米交流的事實,族人仍沒有食用白米,可稱作「不食白米期」。第三章著重於分析日治時期相關史料,1895至1945 年期間日本軍方及學者對蘭嶼展開多項研究,與族人有比較緊密的接觸,除了給予工作者白米作為酬勞,亦將族人帶往臺灣大島進行觀光。這時期雖與白米有接觸但生活中依然沒有依

賴白米,可稱作「米食引入期」。第四章進行多方面的資料統合,因1945 年後大量外移人員及宗教進駐、族人前往臺灣大島工作、現代化發展及國家政策的影響,白米在族人的生活中奠定成為「必需食材」基礎。此時,全島通電、電冰箱的運入、交通運輸便利、餐廳設立更為激烈,白米與族人的關係越加密不可分,可稱作「米食盛行期」。第四章最後一節透過民族誌書寫以呈現現今族人的飲食方式及影響飲食選擇的因素。本研究結論是:大部分達悟族長輩仍以芋頭地瓜為主食,接受長照照護者或年長無法到田裡農務的會隨家人食米。若同住家庭仍種植芋頭,回流的族人縱然依舊懷著旅台時的食米經驗,亦會日常食用芋頭,而家中無種植芋頭或未與原生家庭同住的回流

族人則趨向食用白米飯。本研究發現家庭對食用芋頭支持度較弱,將促使孩童直接選擇食米。學校開發民族教育教導傳統文化之餘,營養午餐亦儘量安排每周一次的食用傳統飲食,以提升孩童恢復食用芋頭。白米造成達悟族的飲食變遷並非一朝一夕所成,需從歷史脈絡去追尋族人的身體經驗,無法單憑檢討現在重不重視芋頭文化來解釋之。達悟族對白米的適應歷程雖不長,但族人食用白米是經過了飲食的選擇,而人口流動對飲食的改變往往超過自然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以白米為主食」在年輕的達悟族人生活當中早已根深蒂固。

始皇帝的遺產:秦漢帝國

為了解決戶口普查的問題,作者鶴間和幸 這樣論述:

深埋兩千年,歷史現場的千年直擊, 絕佳精采的「秦漢帝國史」!   「里耶秦簡」、「走馬樓漢簡」等史料的相繼出土,   重塑《史記》與《漢書》中的秦漢帝國,   讓秦漢時代史邁向新里程,   讓我們看到更豐富、更具象的歷史現場,   彷彿感受得到歷史的呼吸。   本書嘗試根據出土文物去重新解釋文字的歷史,不僅讓讀者更加重視文物,藉此反思原先所知的歷史;更引導讀者將歷史情境化,不再只是讀到文獻表面,還能具體推敲歷史現場。《始皇帝的遺產》所揭示的精彩歷史情境,讓讀者在大快朵頤之際,進而建構出更深入的歷史情境,歷史情境於焉不斷更新,我們對歷史的認識也就更加豐富。   秦漢帝國為什麼是始皇帝的

遺產?   秦始皇的遺產,不論好的還是壞的,都由漢朝所繼承,因此漢朝才能屹立四百年。劉邦、漢武帝、王莽、光武帝等人皆是一方面繼承秦始皇的遺產,一方面又希望成為另一種全新面貌的「始皇帝」。西楚霸王項羽雖然沒有成為皇帝,但應該也有資格加入他們的行列。這些希望成為「始皇帝」的人,以豪情之志捲起了什麼樣的風雲?   原本只是小國的秦國、漢國經由不斷吞併他國,終於成為治理天下的大秦、大漢。在這兩個國家成為大秦、大漢之前,小小的秦國與漢國是如何在區域集團鬥爭中脫穎而出,逐漸擴張秦人集團、漢人集團的勢力範圍?   本書中我們將回顧這段四百多年的歷史。   作者鶴間和幸教授對秦漢時期的遺址進行了長年的

調查,對文獻史料有深入的研究,他藉由文獻辨析和實地勘察重新構建出秦漢四百年的興衰史。在本書中,他拋開華夷思想,注意到地域多樣性,並嘗試從世界古代史的角度來認識中國歷史。鶴間教授文筆流暢,深入淺出的內容,讓我們輕鬆展讀秦漢帝國四百年的歷史。  

懷舊體驗與情緒感受研究-以虛擬眷村懷舊體驗為例

為了解決戶口普查的問題,作者蘇品儒 這樣論述:

歷史上「懷舊」一詞源於1688年Hoffer醫生解釋歐洲士兵「思鄉病」的症狀,經歷不同學派學者的研究,懷舊已不再單指一種疾病,每個人都需要透過懷舊,使人可以達到心裡平靜,消化痛苦。過去的懷舊體驗多為靜態照片懷舊、走訪定點古蹟等,基於古物、空間維護等限制,較無法完整重現過去懷舊空間。然而,對一場景或地方依戀 (place attachment)也是個體對於特殊地點產生的歸屬感,是個體親身體驗後感受到自己與地點的結合程度及對於此地點所衍生出的情緒(Williams, Patterson, Roggenbuck, & Watson, 1992)。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懷舊以虛擬實境作為媒介時,體

驗者於虛擬眷村懷舊體驗後的情緒反應,體現虛擬實境作為懷舊體驗的可能性。探討懷舊體驗後體驗者是否呈現正向情緒,並比較不同懷舊傾向的人群在懷舊體驗後是否有情緒上的差異,以眷村印象裡「可見」的歷史,切入懷舊體驗情緒感受的分析與探討。研究方法首先,將透過八位眷村居住經驗者之半結構式訪談,以親合圖分析法統整出「具眷村的懷舊的刺激物」導入場景的設計與建構,藉由3D建模與Unity遊戲引擎重現眷村印象歷史場景;第二階段,以Holbrook(1993)制訂的懷舊傾向量表,採用李克特七點尺度進行衡量,針對58位有效受測者進行測試,前測實驗結果得知體驗者之懷舊傾向,而後測實驗於虛擬眷村懷舊體驗後,使用PAD情緒模

組量表(Mehrabian and Russell, 1974)測量懷舊體驗後情緒,利用集群分析法將資料進行構念與分群定義,分為「懷念過去,悲觀未來群集」、「無感懷舊,看好未來群集」、「不拘過去,放眼未來群集」三組,測量體驗者於懷舊體驗後的情緒反應,並以MANOVA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與單一樣本t檢定比較不同類型懷舊傾向群集在懷舊體驗後情緒是否具顯著差異。綜合上述研究與分析,本研究初步結論為體驗者在三組群集樣本對於愉悅(Pleasure)此一構念皆表現出「顯著正向情緒」,而三群集間懷舊體驗後情緒則並無顯著差異。以虛擬實境做為歷史場景設計的數位媒介,不僅能有效解決空間與實際資源維護上的負擔,體驗者沈

浸在歷史虛擬真實中的氛圍,更能增加體驗互動性與體驗歷程完整度,並進一步使體驗者在懷舊體驗中獲得愉悅感受,達到懷舊體驗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