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動物中心平面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成大動物中心平面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華樂麗‧L‧溫斯羅寫的 古典藝用人體解剖學:描繪人體形態、比例及動作的必備工具 和竹村公太郎的 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2冊套書):從地理解開日本史的謎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大英博物館也說明:廠房平面圖. 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 ... 成大動物中心管理系統. 杜麗娘. ... 大本鐘. 化痰藥bromhexine. In china or at china. 台南糕餅. 2018 端午節天氣.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楓書坊 和遠足文化所出版 。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研究所 魏主榮所指導 丁嘉廷的 敘事力的鯨豚標本展示設計之發展-以台江鯨豚標本館改建設計為例 (2020),提出成大動物中心平面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鯨豚標本、展示設計、敘事力架構、台江國家公園。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博士班 王俊雄所指導 黃冠智的 白冷會公東高工教堂建築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現代教堂、建築現象學、建築精神、公東高工、達興登的重點而找出了 成大動物中心平面圖的解答。

最後網站成大動物醫院】2022年評價、地址電話則補充:成大動物醫院(地址:43650台灣台中市清水區臨港路五段658巷27號|電話:0908 198 ... 動物中心課程:成大動物中心收費:成大醫學院:成大動物中心職缺:成大動物中心平面圖,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成大動物中心平面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古典藝用人體解剖學:描繪人體形態、比例及動作的必備工具

為了解決成大動物中心平面圖的問題,作者華樂麗‧L‧溫斯羅 這樣論述:

~描繪人體形態、比例及動作的必備工具~     ★亞馬遜讀者4.7星至高好評   ★實用、專業、經典於一體的古典藝用人體解剖學傑作   ★CCH概念設計工作室創辦人 簡志嘉 審定     「有了解剖學的概念,不只強化了活體素描、彩繪及雕塑的技巧,連沒有模特兒在場,需要藉由回憶素描人體的能力也會有大幅的進步。賦予你在創作時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選擇。」——華樂麗‧L‧溫斯羅     藝術家對於人體解剖的認知程度,   會對具象藝術的創作和風格產生巨大影響。   解剖學是非常寶貴的工具,不但解開人體的奧祕,   更賦予作者在創作時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選擇性。   不論是哪種藝術家,使用的是什麼媒介、技

巧、風格,   增進描繪人形能力的前提,都是對人體解剖學的理解。     本書致力將解剖這一嚴肅的題材,以「友善」且「藝術」的方式呈現,   同時確保書中內容與醫學界確立的知識一致。   書中將以圖文相搭的方式解說解剖學的專有名詞,   消減初學者對藝用解剖學的門檻。     第一章將解析拉丁文、希臘文語源,   針對解剖學基本術語的定義做出闡明,   可謂譯解這些字詞的密碼破解祕笈。   第二至七章針對人體的各個部位分區探討,   介紹各區基本的骨骼與肌肉構造。   個別肌肉的移動方式也會在此一併介紹,   這對於與活動中的人體合作的藝術家特別有幫助。     最後一章著重於人體的綜觀,  

 並特別強調構建、占比解析、人體形態的律動(勻稱性)及描繪姿勢的動力學。   書末附有解剖學術語參考指南和詞彙表,   將全書涵蓋的資訊做一統整與闡明,其中不乏添加更多資訊的條目。     學習解剖學並不是要依照人體原貌描繪,否定創作的自由,   事實上,依據個人的鑑賞力,   將所見人物戲劇化、簡化、美化再重新詮釋,便是藝術的靈魂所在。   本書為作者教授40年繪畫的斬獲,   願讀者能以此書為基,發現與運用人體的現實之美。   本書特色     ◎以平面圖指出解剖構造的名稱。   ◎列出構造名的英文發音,並提出拉丁語或希臘語字源解釋。   ◎列出同一構造的其他常用同義詞列表。   ◎描述肌

肉、骨骼等其他部位構造的物理及關鍵特徵。   ◎肌肉的小節添加描繪肌肉動作的專欄。   ◎提供肌肉附著於骨骼或其他構造起端/止端的簡圖。   ◎收錄以真人模特兒為對象所畫的習作圖。 作者簡介   華樂麗‧L‧溫斯羅(Valerie L. Winslow)     從事專業人體繪畫已將近四十年,也是具象藝術領域的專家。她是《古典人體解剖學》的作者兼繪者,該書曾獲《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稱讚為「藝術參考書目中的鉅著」。這本新書則延續了她對於人體運動的解剖學探索。自1979年以來,溫斯羅任教的知名單位,包括了帕莎蒂納(Pasadena)的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Cente

r College of Design);加州藝術學院(CalArts);以及皮克斯工作室。溫斯羅現為舊金山藝術大學(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的專任教師,暨解剖學召集人。她的作品廣受私人收藏,也多次獲頒美術館獎項。她現居加州聖塔羅莎市(Santa Rosa)。 欲得知繪者的更多資訊、或是閱覽她的作品選輯,請上網站valerielwinslow.com。   審定者簡介   簡志嘉(Chester Chien)     美國巴莎迪那藝術中心設計學院插畫系畢業。CCH概念設計工作室創辦人,現任玄奘大學藝術創意系專任助理教授。專攻於人體及動物速寫。工作室從2011年成立至

今每週不間斷地舉辦人體寫生研習營來推廣人體速寫。在繪畫的理念上首重由內而外的觀察並通透理解事物的本質畫出其內涵和外表。工作上是個專業的動畫美術概念設計師,平時也熱衷於戶外風景寫生及旅行。從小熱愛自然,因為它總是帶來驚喜。     官網:www.cchdesignstudio.com   FB: Chester Chien   Email: [email protected]   譯者簡介   郭品纖     畢業於中興大學外文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讀翻譯暨口譯研究所。英美文學重度愛好者,熱愛翻譯,曾於英國各地法院、警察局與大小醫療機構擔任口譯。現於國立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共衛生研究所

進修。 .致謝 .序 .導論:解剖學與具像藝術之間   .第一章:解剖學用語 .本書架構 .解剖學命名法的演變 .解剖學專有名詞釋義 .解剖體位 .正中線 .解剖平面 .矢狀面 .冠狀面 .橫平面 .解剖定向/定位 .解剖運動方式之專有名詞 矢狀面上的運動方式 冠狀面上的運動方式 橫平面上的運動方式 涵蓋三大平面的運動方式 特殊解剖運動方式 .結締組織 軟骨 韌帶 肌腱 腱膜 筋膜 皮下脂肪 .骨骼系統 骨骼的構造、表面形態及活動方式 骨的組織 中軸骨 附肢骨 依形狀區分的骨骼類型 骨的表面特徵 關節 .肌肉系統 肌肉的結構 肌肉的名稱 肌肉的附著部位——起端與止端 肌纖維的類型 骨骼肌促成

活動的方式   .第二章:頭部、臉部、頸部 .頭顱 .頭顱的骨塊 顱骨的骨塊 顏面骨 牙齒 脖子的頸椎 .頭、臉部及頸部的肌肉 嚼肌 顳肌 額肌 降眉間肌 眼輪匝肌 鼻肌 提上唇鼻翼肌 口輪匝肌 提上唇肌 顴大肌和顴小肌 降口角肌 降下唇肌 頦肌 頰肌 下頜舌骨肌和二腹肌 胸鎖乳突肌 .頭、臉、頸的結構與表面形態 頭部的中央軸線 頭部的各個位面 頭部的比例 頸部的結構與形態 .臉部容貌 眼睛 鼻子 嘴唇和口部區域 耳朵   .第三章:軀幹 .軀幹的骨塊 脊柱 胸廓/肋廓 胸骨 鎖骨 肩胛骨 肩帶 骨盆 .軀幹的肌肉 骶棘肌 胸大肌 三角肌 斜方肌 腹直肌 腹外斜肌 前鋸肌 闊背肌 大菱形肌和小

菱形肌 肩胛骨肌群 .軀幹的結構與表面形態 軀幹的軸線 軀幹的比例尺 軀幹的設置方式 自轉狀態的軀幹 腋部(腋窩)   .第四章:臂部 .上臂與下臂的骨塊 肱骨 尺骨 橈骨 肘關節——基本形態 .上臂與下臂的肌肉 .上臂的肌肉 肱二頭肌 肱肌 肱撓肌 肱三頭肌與肘肌 .下臂的肌肉 下臂的屈肌群 橈側屈腕肌 掌長肌 尺側屈腕肌 旋前圓肌 下臂的伸腕長肌 橈側伸腕長肌 橈側伸腕短肌 伸指肌 尺側伸腕肌 拇指的肌群 .臂部的結構及表面形態 臂部的比例 肘窩 解剖鼻煙盒 上肢的橈骨肌群   .第五章:手部 .手部的骨塊 腕骨 掌骨 指骨 手部的關節 .手部的三大肌群 魚際肌群 小魚際肌群 骨間肌群 .

手部的結構與表面形態 .手部的比例 .手指的特徵 .手部皮膚的特徵 .指甲 .手握力法   .第六章:腿部 .腿部的骨塊 股骨 脛骨和腓骨 膝關節 .大腿與小腿的肌肉 .大腿的肌肉 股四頭肌群 縫匠肌 內收肌群 膕旁肌群 臀肌群 .小腿的肌肉 脛骨前肌 伸趾長肌 伸拇趾長肌 腓腸肌與比目魚肌 腓骨長肌與腓骨短肌 .腿部的結構及表面形態 腿部的比例尺 腿部的角位及勻稱性 膝部 鵝足 膕窩   .第七章:足部 .足部的骨塊 跗骨 蹠骨 趾骨 .足弓 .足部的肌肉 伸趾短肌 外展拇趾肌 外展小趾肌 屈趾短肌 足部肌肉的動作 .足部的結構及表面形態 腳蹠和足部脂肪墊 足部的基本形態 足部的位面 足部的

比例 腳趾的特徵與勻稱性   .第八章:人體全貌 .人體姿態速寫/動態繪圖 .人體全身的結構 .人體全身的比例 學習比例系統的目的什麼? 標準理想人體比例原則 八頭身比例系統 七頭半身比例系統 劃分成等分的比例系統 臂部和腿部的比例解析 人體部位的寬度 .身高與體型 .人體素描中形態的勻稱性 .解剖學術語參考指南 .詞彙表 .推薦延伸讀物 前言     曾有好幾世紀解剖學都被視為藝術家極難學好的科目之一。傳統具象藝術家的養成,大多視解剖學為學美術不可或缺的重要學門,尤其對於想要畫好人形者,解剖學更是必學。     進入二十世紀時,藝術界對於這門學科的態度開始有所改變,逐漸認為為藝術而學解剖不

旦多此一舉,且是個老掉牙的古板作法。慢慢地,教導解剖學的美術學系於學院逐一遞減,以至於只剩寥寥可數的幾間美術工作室、私人美術學校繼續開課傳授這門複雜的學科。     然而近幾年,藝用解剖學卻又逐漸開始受到重視。傳統美術畫家與雕塑家、插畫家與動畫片製作者、高科技數位影像製作者等各類藝術家都再度意識到解剖學的重要性。不論是哪種藝術家、使用的是哪種媒介、技巧、風格,具備解剖學的知識都有助於增進描繪人形的能力。     本人對於解剖學的興趣緣起於學生時代發現的一本皮革裝訂的大型繪本,書中內含103幅米開朗基羅畫作的摹本。深深著迷於書中精美的解剖圖像的我深受啟發,踏上了鑽研這門學問之途。記得在早期的培訓

階段中,具象藝術老師往往欠缺對解剖學的知識(或興趣),實在令我倍感懊惱沮喪。太多藝術家因為這個科目不再是藝術培訓中的必修課而避而遠之,使得我難以找到能夠教導我人體肌肉與骨骼結構的人,以滿足我日益增強的學習興致。     這個情況一直到從師於以硬邊繪畫聞名、身為後超現實主義畫家的傑出老師羅茲·菲特爾森,才有所改變。羅茲的人體畫有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光強與力量,他成了我摯愛的良師益友,並鼓勵我更深入地研究解剖學。在羅茲的教導下,加上努力自修習作,我愈來愈瞭解解剖學對於具象藝術的創作又多麼大的影響。自專職從事美術創作以來,我依然不斷學習解剖學,我的作品也在在顯示了對解剖學瞭解加深的成果。我將所學的知識

日益加倍地應用在人體素描上,在具象畫作上則是更加有節制地應用。時至今日,解剖學一直都是我創作的關鍵要素。     我利用本身對於古典人體素描的專精以及自身所具備的解剖學知識來幫助藝術家,用有助於發展個人藝術視野的技巧來瞭解、描繪人體。有時我會遇到認為學習解剖學會阻礙創造力的學生,然而一旦他們瞭解了基礎的解剖形態,就會立即發現學習了這門學科後,創作時不再需要胡亂亂猜,反而增進了繪畫的信心與技術。有了解剖學的概念,不只強化了活體素描、彩繪及雕塑的技巧,連沒有模特兒在場,需要藉由回憶素描人體的能力也會有大幅的進步。學了解剖學,在創作時不僅可以選擇較為傳統的創作方向,也可以選擇脫離現實的侷限,去探索其

他詮釋人體的方式。     我撰寫這本書的其中一個目的,是希望能夠將這複雜的題材以「藝術友善」的方式呈現,同時也確保書中內容與醫學界確立的解剖學知識一致。除此之外,我也希望能夠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解剖學的專有名詞,減低初學者對藝用解剖學的畏懼感。藝術家學習人體解剖學的目的與醫療專業人士相差甚遠,但無論從事的是哪一行,解剖學的術語卻是相同的(其中絕大多數都源自於希臘語和拉丁語)。本書第一章可謂譯解這些字詞的密碼破解秘笈。     從第二章開始可隨個人需要跳閱,不需遵循既定的順序閱讀。第二至七章針對人體的各個部位分區探討,介紹各區基本的骨骼與肌肉構造。個別肌肉的移動方式也會在此一併介紹,這對於與活

動中的人體合作的藝術家特別有幫助。最後一章著重於人體的綜觀,並特別強調構建、占比解析、人體形態的律動(勻稱性)及描繪姿勢的動力學。書末附有解剖學術語參考指南和詞彙表,將全書涵蓋的資訊做一統整與闡明,其中不乏添加更多資訊的條目。     在杜撰與繪製本書的過程中,我從各式醫學與藝用解剖學書籍中採集了極大量的研究材料,並利用活體模特兒和大體及其骨骼做了上千個研究。《古典藝用人體解剖學》呈現給各位的是據我認為藝用解剖學最基礎的要素。無論是專職藝術家或是學生,都歡迎根據自己藝術上所欲達成的目標,選讀有關的章節。這本書就是為了幫助您達成目標而生。

敘事力的鯨豚標本展示設計之發展-以台江鯨豚標本館改建設計為例

為了解決成大動物中心平面圖的問題,作者丁嘉廷 這樣論述: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四面環海,在地理位置上離海洋非常接近,而在心理上卻是非常遙遠,對於我們周遭海洋發生的一切我們一無所知,而這座島與鯨豚一直有個深厚的故事,在台灣海域就統計了將近30幾種種類的鯨豚,將近佔了全世界80幾種的三分之一。台南的台江國家公園內有著,由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小組,成立的台江鯨豚緊急救護站,這座救護站貢獻了許多海洋生物與鯨豚專業知識的各項研究,這個區域具備了鯨豚救護的深度知識。 博物館的展示最早可追溯到15世紀,當時的博物館是皇家貴族展現權力地位的媒介,到了現在進而演變成傳遞歷史知識的核心場所。鯨豚標本的展示也從19世紀的展現人類捕鯨的光榮時期,轉變成了近代強調自

然生態保育理念的傳達。博物館展示開始介入一般民眾的休閒娛樂,要求的品質也越來越高。將鯨豚歷史及保育的概念結合展示設計裡,是本研究的重要任務之一。 本研究探討,鯨豚在各個世紀中扮演的角色,進而發展成台灣鯨豚故事的標本展示館,並以分析各案例的展示手法,萃取其中展示之原則作為參考,以敘事力作為生態展示館的展示方法,套用敘事力之架構,策畫展示空間中的空間劇本,延伸出「死亡的呈現,生命的理解」之概念,探索未來鯨豚標本的展示方針。

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2冊套書):從地理解開日本史的謎團

為了解決成大動物中心平面圖的問題,作者竹村公太郎 這樣論述:

當我們聚焦在「地形」上, 便能看到歷史全新的一面 。   歷史是人類行為的積累,環境對人類的行為具有一定的影響。   這是一本令人興味盎然的書,從地理的角度來審視歷史,日本歷史的奧秘可透過「地形」來解答,進而推翻固有的歷史概念。   ◎蒙古軍失敗的真正原因是「泥質土讓」   ◎信長打從心地畏懼「比叡山的地形」   ◎家康最大的敵人是「利根川」   ◎忠臣藏是德川幕府設計的龐大復仇劇   ◎吉原遊郭搬遷是為了隅田川的治水   ◎江戶無血開城的真正主角是「船」   作者竹村公太郎自日本東北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畢業後,擔任過日本建設省、國土交通省等機關首長,負責水壩、河川等基礎工程的建設。因

為工作的關係,他走遍日本全國,深知日本各地的河川、地形、氣候、環境及水利工程等基礎建設,加上他對日本歷史的喜愛,以及對江戶、東京地理地形的熟悉,從2005年起陸續發表以「地形」為主軸,探討「歷史、文明、文化」的文章與書籍。他不僅是江戶、東京歷史與地形地理的研究迷,也是江戶時代後期浮世繪名畫家歌川廣重的死忠粉絲,廣重的浮世繪因此常成為他解讀江戶歷史地景的重要史料。   「當我們將視線轉移到地形上,即可得出顛覆歷史定論的答案。」   他仔細觀察地形後,發現了歷史全新的面貌。這份驚訝成為他重新觀察日本地形和氣象的原動力。這是一份需要勇氣的工作,因為以地形和氣象為中心來解讀歷史,有時得出的結果與以

往大家所熟知的歷史定論有所出入。他認為,從人文社會的角度來闡述歷史事件或解釋人類的行為,是沒有一定標準。一個人物有許多面向,如果只聚焦於某一面,自然會忽略另一個面向。因此,人文社會領域的討論不僅差異性大,也經常沒有結論。如果從地形、氣象這些支撐人類社會的下層結構來思考,可以提供我們理解歷史的新角度,所產生的研究結果也比較客觀。   每篇文章章名以「為何……?」作為標題,作者先提出對於日本歷史事件質疑的謎題或謎團,再試圖從其專業的地形、地理、氣候、環境等面向來尋找答案,並配合古地圖、浮世繪及現地觀察調查的方法來解開謎團。這樣的撰寫方式類似推理偵探小說如《名偵探柯南》的懸疑手法,先述說殺人事件,

再提出凶手會是誰的疑問,最後邏輯性地找出答案。他以「地形」為主,加上地理、氣候、環境、基礎建設等資料來破解歷史謎團,不但手法新穎,也為歷史思考提供了另一扇門。   無論是對日本歷史或其他歷史,或對地形、地理、環境科學、都市計劃,甚或對推理偵探小說有興趣的讀者,都不可錯過這本有別於一般日本歷史的有趣書籍。 本書特色   ★日文版出版後暢銷至今,廣受讀者喜愛。   ★作者從地形、地理、氣候、環境等面向尋找歷史的答案,並配合古地圖、浮世繪及現地觀察調查的方法來解開謎團。文字通俗有趣,而且條理分明。   ★全書搭配數十張地圖、繪畫和數據資料等,做為調查和解謎的證據。   ★作者精通日本全國

的「地形」,以不同於歷史學者人文社會學的視角來解開日本史上的各種謎團,為歷史思考提供另一扇門。讀者從本書可體驗到推翻固有歷史概念的興奮與解謎的快感。 名人推薦   《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從地理解開日本史的謎團》   蔡錦堂∣前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蔡亦竹∣實踐大學應用日文系助理教授   涂豐恩∣「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創辦人   李拓梓∣「自由評論網」人氣專欄「政治的日常」專欄作家   《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文明.文化篇):從地理解開日本史的謎團》   蔡錦堂∣前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李拓梓∣《自由評論網》人氣專欄「政治的日常」專欄作家 推薦記錄   「

以資料數據為基礎,推翻固有的歷史常識。正因為如此,這本書不但有趣,又令人心服。」──養老孟司(東京大學榮譽教授、評論家、暢銷作家)   「大部分的日本國土是由人打造的。因此,解讀國土就可以解開日本史的謎團。」──荒俁宏(翻譯家、評論家、作家)   作者簡介 竹村公太郎   1945年生於橫濱。1970年取得東北大學工學部土木工學科碩士學位後,進入建設省工作,主要負責水壩及河川事務。歷任近畿地方建設局長、河川局長等職位,2002年從國土交通省退休。現任Japan River Front Research Center理事代表及Japan Water Forum事務局長。他以評論家的身分

討論社會資本的整備而活躍於論壇,也透過地形、氣象、下部結構(基礎建設)的視角來討論日本和世界的歷史和文明,而受到矚目。著有《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文明.文化篇)》、《解開日本文明之謎》、《土地的文明》、《幸福的文明》、《看穿本質的力量:環境、食料、能源》(與養老孟司合著)等書。 譯者簡介 劉和佳   台北市人,畢業於政大歷史系,目前就讀於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專攻為中國近代思想史。閒暇之餘喜歡關注體育賽事和外匯市場,未來的夢想是到非洲投資礦山。 曾新福   新北市人。成大建築系、東京大學工學系研究科建築專攻修士課程畢業。本業是建築,兼職日文翻譯,喜好龐雜的各種

故事與知識、喜歡旅行和攝影。目前在宜蘭工作,努力成為更好的建築人與譯者。   《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從地理解開日本史的謎團》 推薦序   提供歷史思考的另一扇門/蔡錦堂 江戶時代最大的謎團「忠臣藏」/德川幕府的百年復仇/織田信長與石山本願寺的十年戰爭/提供歷史思考的另一扇門 前言 傲慢的態度/下層結構的視角/信長、秀吉、家康奢望的易守難攻地形/將視線轉移到地形上,即得出顛覆歷史定論的答案 第1章 關原之戰勝利後,家康為何立即返回江戶?(與巨大敵人的另一場戰鬥) 德川的家臣對「轉封到江戶的命令」感到如此憤怒的理由/兩個關東平原/關東「平原」本來是關東「濕地」/家康初來乍見的江戶景象/

家康走遍關東發現的「寶物」/改變日本歷史的工程動工了/家康重返江戶之謎/日本史上最偉大的國土規劃者 第2章 信長為何要火燒比叡山延曆寺?(地形所傳達出的真正理由) 讓人備感壓力的逢坂山隧道/長岡京的「鬼門」/「頸動脈」的地形/桓武天皇的恐懼/火燒比叡山延曆寺/地形所見的歷史/信長對地形的恐懼/比叡山的僧兵 第3章 賴朝為何將幕府設在鐮倉?(日本史上最狹小的首都) 一個關於鐮倉的疑問/伊豆的小島/往來於海上的賴朝/銅牆鐵壁般的鐮倉/足不出戶的賴朝/忐忑不安的賴朝/平安京的祕密/名為傳染病的敵人/賴朝遭到謀殺 第4章 蒙古軍真正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拯救日本的「爛泥」土壤) 沒有輪式車輛文明發

展的日本/視牛馬為家族一份子的日本/駕馭牛馬的民族/大陸的暴力/動彈不得的蒙古軍/布滿「泥」和「綠」的國土/東海道是條海路/泥濘的濃尾平原/八世紀前處於同一陣線的日本和越南 第5章 半藏門真的是後門嗎?(德川幕府的百年復仇①) 既視感/一幅廣重的畫/從半藏門外出的天皇陛下/半藏門之謎/半藏門的土丘/半藏門真的是後門嗎?/因地圖而產生的錯覺/甲州街道/家康發現的「易守難攻地形」/遭歷史掩蓋的真相 第6章 赤穗浪士為何能成功復仇?(德川幕府的百年復仇②) 麴町之謎/平河天滿宮之謎/赤穗浪士埋伏之地/密探時代/潛伏於麴町之謎/吉良家的宅邸遷往本所/吉良家宅邸搬遷的祕密/忠臣藏的最後一幕 第7章

德川幕府為何要消滅吉良家?(德川幕府的百年復仇③) 矢作川河口的古地圖/圍繞著矢作川的爭執/消磨生命的耗鬥/源氏的名門──吉良家/苦等至一六○五年的家康/三年的空窗期/世襲的征夷大將軍/百年間的忍辱負重/復仇的能量 第8章 赤穗四十七浪士為何被埋葬在泉岳寺?(德川幕府的百年復仇④) 從高輪大木戶到泉岳寺/泉岳寺的立牌/興建泉岳寺的人/站在泉岳寺的交叉口/在高輪大木戶和品川宿之間的泉岳寺/名為泉岳寺的主題公園/萌生日本人自我認同的一則故事/高輪大木戶搬遷之謎/德川幕府最後的陰謀 第9章 家康進入江戶後,為何立即開鑿小名木川?(關東壓制作戰和高速「水」路) 「鹽路」小名木川/關於小名木川的謎

題/從謎題到謎團/為了運鹽開鑿的河川?/一幅小名木川的圖/一五九○年統一天下/關東濕地/高速「水」路/佃島的祕密 第10章 江戶為何能確保一百萬居民的飲用水?(被遺忘的水庫「溜池」) 廣重的《虎之門外的葵坂》/「溜池」/在玉川引水渠完成之前/江戶的都市建設/支撐著江戶文明的堤防/消失的水庫/搶奪水資源的東京/東京人失去的「基礎建設」和「日本人的精神」 第11章 吉原遊郭為何要搬遷?(一個關於江戶治水的故事) 淺草寺的緣起繪/江戶的中心──淺草/荒川的治水工程是江戶繁榮的關鍵/江戶的治水工程/最安全的淺草/「振袖大火」後的都市改造/守護著江戶的防洪系統/如何維護堤防?/吉原遊郭的搬遷/守護著

文化的基礎建設 第12章 誰是最後一位真正的「征夷大將軍」?(最後一群「狩獵者」) 舊約聖經/農耕民族壓迫遊牧民族的證據/日本列島上稻作共同體/來自稻作共同體的侵略/最後一群「獵人」/山海環繞的中國地方/身為狩獵民族的物證/毛利家的轉變/餘燼猶存的「攘夷」 第13章 江戶的無血開城為何能夠實現?(船形塑了日本人心中的一體感) 廣重的《神奈川.台之景》/了無生趣的「東海道五十三次」/被忽略的部分/廣重的驚嘆/共享物資的日本人/土地被截斷的日本列島/物資即情報/大政奉還/勝海舟與西鄉隆盛的會談/「船」培育出日本人的自我認同 第14章 京都為何能成為首都?(都市繁榮的絕對條件) 赤坂見附/「交

流」是文明的重心/模擬「日本定都的過程」/日本列島的中心/追溯至京都/「處在交流軸上的都市便會繁榮」/人的交流就是情報的交流 第15章 誕生日本文明的奈良為何會衰退?(交流軸與都市的盛衰) 箱根驛傳最終路線的變更/旅館的客房數全國墊底的奈良/突發奇想/奈良人口數量的變遷/曾經捨棄的問題/日本文明的誕生/千年沉睡/奈良的覺醒 第16章 大阪為何缺乏綠地?(權力者的町與庶民的町) 德黑蘭的綠地/巴勒維王朝的遺產/北京的綠地/東京的地下鐵地圖/掌權者創造的綠地/缺乏綠地的大阪/與權力對峙的「堺市」/自然的守護者 第17章 地質脆弱的福岡為何會發展成大都市?(漂流者最後的棲身之所) 成為解謎契機

的書/飢人地藏/發展不自然的福岡/危險環伺的福岡/缺乏糧食和能源的福岡/調水/B型肝炎病毒亞種的分布/垃圾洋流分布圖/大量情報匯聚而成的大交流軸 第18章 為何有「兩次遷都」?(首都必須搬遷的時刻) 文明的存續/日本的兩次遷都/充滿謎團的平安遷都/奈良盆地成為首都的必然/地貌變遷後的奈良盆地/濕地環繞、開發艱鉅的江戶/厭惡關西的家康/不切實際的東京遷都/合乎現實的北京遷都 《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文明.文化篇):從地理解開日本史的謎團》 推薦序/李拓梓(《自由評論網》人氣專欄「政治的日常」專欄作家) 前言 混沌的學生時代/《文明生態史觀》的衝擊/說明地形與氣象/文明的結構模型/從地形與氣

象推翻歷史與文化的既有理論/挑戰世界最高峰的「金字塔」謎團 第1章 日本為何沒有淪為歐美列強的殖民地?(從地形與氣象的角度檢視) 從地形與氣象看歷史/貪婪的歐美列強/歐美列強前進日本/一無所有的日本/災害頻仍的日本列島/薩英戰爭與下關戰爭/不敗的地形 第2章 日本為何沒有淪為歐美列強的殖民地?(日本第一條奔馳於「海上」的鐵道) 日本近代化之謎/行駛於海上的蒸汽火車/為何要行駛於海上?/由地形撐起的江戶封建社會/從封建轉向中央集權/鐵道帶來的衝擊 第3章 誰讓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呈V字形成長?(代表生命泉源的自來水與大正十年之謎) 平均壽命呈V字形大逆轉/嬰幼兒死亡率下降之謎/解開「大正十年之

謎」/為何自來水沒有殺菌?/俄國革命與液氯/究竟是誰?/原來是後藤新平! 第4章 家康為何讓「利根川」向東彎曲?(另一種假說) 家康放鷹狩獵/關東的地形調查/天然要塞關東平原/江戶的盲點──關宿/東日本的玄關──上總/家康的戰術/利根川東遷的另一個假說 第5章 江戶為何能成為世界最大的都市?①(由「地方」撐起的都市發展) 仰賴地方資金與勞力而誕生的江戶/何謂參勤交代?/參勤交代造就了江戶的繁榮/現代東京的參勤交代/東京居民所不知道的事實 第6章 江戶為何能成為世界最大的都市?②(一座吞食能量的大都市) 廣重的代表作/江戶的油船/關西的毀壞與尚未開發的關東/江戶幕府的全國能源戰略/江戶的匯

集制度 第7章 江戶為何能成為世界最大的都市?③(廣重《東海道五十三次》之謎) 廣重的記錄/東海道五十三次.二川/荒涼的東海道山巒/江戶的燃料/江戶的森林採伐/日本列島森林的全面性枯竭/遇上化石能源 第8章 貧困的橫濱村落為何能成為近代日本的玄關都市?(家康事先準備好的近代) 橫濱的發展/沒有大河的港口/橫濱的近代下水道/空白的歲月/二領用水/被忽略的橫濱/借水/不可思議的橫濱/神奈川的水 第9章 未經歷「彌生時代」的北海道如何從事稻作?(自由的大地解救了未來的日本) 自由的北海道/石狩川物語/恐怖的平面圖/石狩平原的妖魔/惡夢般的泥灰層/滿腹怨念的截彎取直/沒有歷史的北海道/希望的大地

.北海道 第10章 上野的西鄉隆盛像為何建在「那個地方」?(樺山資紀的心意) 明治的小小謎團/長相的問題?服裝的問題?/彰義隊/大村益次郎的討伐戰役/黑門與山王台的激戰/西鄉銅像的除幕典禮/江戶唯一的戰場「山王台」/高村光太郎的回顧/樺山資紀的指示/西鄉銅像的位置 第11章 信長為何只差臨門一腳就統一天下?(弱者才具有的創造性) 難以理解的信長/孤僻的武將.信長/不惜一死的信長/本隊變身為特攻隊/卑鄙小人的戰役/石山本願寺之謎/絕對的上町台地/世界海戰史上首次採用的戰術/孱弱的天才 第12章 日本人為何如此擅長「小型化」?(「縮減志向」之謎) 七十八公里的健行大會/禁帶iPod/「縮減」

志向的日本人/縮減的日本人/為何要縮減?/行走的旅人/走遍日本列島/縮減的樂趣 第13章 日本將棋為何可以使用「持駒」?(地形孕育的奇妙遊戲) 坂上之雲/賭博將棋/不可思議的日本將棋/西洋棋的傳播與日本將棋的誕生/木村九段之說──傳播與進化/為何就這樣變成了平面型?/背負行囊徒步行走的日本人/屬於庶民的日本將棋物語/必然的日本將棋 第14章 日本國旗為何是「太陽」的圖案?(氣象決定性格) 國旗/在熱帶生活的原則/痛苦的勞動/令人欣喜的勞動/與太陽的距離感/令人目眩的日本氣象/沒道理的日本列島/「永恆」/「無限」與「絕對」/氣象創造出來的文明 第15章 日本人為何會覺得「好浪費」?(丟棄和

不丟棄的人們) 開羅中央車站的廢棄物/開羅機場裡的廢棄物/丟棄之人/移動的民族/不移動的民族/好浪費/地形創造出來的性格 第16章 日本文明能存續下去嗎?(格拉漢姆.貝爾的預言) 三一一之後/貝爾的預言/太陽能的水力/不建造水壩/改變既有水壩的運用/模式/增加既有水壩的高度/增強分散型九三○萬kw 第17章 【番外篇】埃及人為何建造了金字塔?(尼羅河的堤防) 充滿謎團的金字塔/已經解開的謎團/為何要建造金字塔?/金字塔只聚集在尼羅河西岸/尼羅河西岸之謎/消波塊/尼羅河西岸的「消波塊」金字塔群/剩下的謎團 第18章 【番外篇】埃及人為何建造了金字塔?(吉薩三座巨大金字塔之謎) 大廈的反射/

吉薩的金字塔之謎/出現在尼羅河口的淺灘沙洲/壯大的三角洲地標/三座金字塔 前言   《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文明.文化篇):從地理解開日本史的謎團》   混沌的學生時代   我在仙台度過六年的大學生活,那是我第一次離開父母及兒時的朋友獨自生活。大一適逢東京奧運,整個社會蓬勃發展與成長,學生運動也開始蔚為風潮。   在如此激烈變動的社會中,我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人,被許多從未想像過的事件搞得暈頭轉向。我一一思考這些難以理解的人事物,邊煩惱邊向前邁進。   為了搞懂這個令我暈頭轉向的龐大社會,我閱讀了許多書籍,和朋友們不斷討論,但在這個過程中,卻只是一再發現這個社會如此龐大且令人無從掌握

,最後我唯一理解到的,就只有自己思考的界限所在以及知識不足而已。   就這樣,我懷抱著無法釐清的混沌情緒離開大學,進入了社會。   《文明生態史觀》的衝擊   進入建設省約二十年來,我以水壩技術員的身分在川治水壩、大川水壩、宮瀨水壩等建設工地,不斷地與地形、氣候搏鬥。之後又調職前往日本各地,從事與治理河川、保護國土相關的行政工作。   三十歲左右,我在會津若松市的水壩工地閱讀了梅棹忠夫教授的《¬文明的生態史觀》,讓我備感震驚。不過比起書中的內容,更讓我吃驚的是,一位動物學起家的理科生態學者竟然能夠論述人類的文明。   梅棹教授的研究方法讓我學習到:「要理解人類創造的這個社會,也就是文

明,不僅能透過哲學、社會經濟學等人文領域,即使是理科的生態學,也能找到攀登文明這座高山的路徑。」   說明地形與氣象   之後,我離開建設現場,從事解說公共事業的相關工作。   解釋公共事業其實相當困難。因為基礎建築作為社會的底層結構,總是難以被一般大眾看見和理解。   若以舞台劇來比喻,基礎建設就是支撐舞台的支架,而主角永遠是舞台上演出的演員。他們不會注意到舞台下的支架。不,應該說,他們毋需注意,只需以美好的演技在舞台上演繹人生即可。   現實社會也是如此。主角是努力走在人生道路上的眾人,宛如支架的基礎建設則支撐著眾人的生活。不過,人們卻看不到這些基礎建設。看不到的東西本來就難以理解

,所以要解釋這些看不見的基礎建設,是非常困難的事。   自從我察覺到這一點之後,便不再針對基礎建設進行說明,而是開始解釋基礎建築所置身的地形與氣象。   說明地形與氣象相當簡單。畢竟數十年來我都在和地形與氣象搏鬥,因此對它們瞭若指掌。   文明的結構模型   不過,說明地形與氣象時,不能只說到地形與氣象,還要自然而然地提到矗立於地形與氣象上的基礎建設。接著,提及作為基礎建設的底層結構之後,再提到各種在其上方運作的人類活動。   不知從何時開始,人類社會也就是文明的模型,似乎有了固定且鮮明的印象。   文明是由底層結構與上層結構所組成,底層結構支撐著上層結構,而此底層結構又奠基於地形與

氣象之上。只要底層結構紮實可靠,上層結構就能開花結果;底層結構若衰弱無力,上層結構也會跟著衰竭。   然而,社會的底層結構並非只是單純的土木建設。   底層結構由「安全」、「糧食」、「能源」、「交流」四個機能所組成。   從地形與氣象推翻歷史與文化的既有理論   不知不覺中,我在不斷說明地形與氣象的同時,也開始把關注的視線轉向人類,也就是在舞台上演繹人生的演員。   令人吃驚的是,原來在舞台上演繹的演員,其演技發揮都受制於舞台本身。不,應該說,正是舞台的限制,規範了演技的發揮。   自從察覺到此一現象後,我便開始刻意將焦點從底層支架轉向台上的演員。意即,我開始將重點從各地的地形與氣象,

轉向住在當地的居民。   一旦將焦點從地形、氣象轉向眾人,便會發現諸多與至今習得的歷史文化概念截然不同之處。我便把這些令人吃驚的歧異寫成了文章。   在二○一三年十月發行的《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日本史の謎は「地形」で解ける)中,我記錄了諸多關於歷史的新發現及其令人訝異之處。   例如,織田信長火燒比叡山延曆寺的原因,其實並非當今廣為流傳的說法,「因為僧侶支持淺井氏」、「為了庇護天主教」、「為了將寺廟勢力下的商業權利據為己有」,而是在從滋賀翻山越嶺前往京都時,「逢坂一帶的地形」令織田信長畏懼不已。   過去,織田信長本人曾在桶狹間的山上擊敗擁有壓倒性龐大軍力的今川軍。而今,織田軍在相反

的情勢下,則害怕從比叡山緊盯逢坂山岳地帶的僧侶會故技重施,因此決定藉著火燒山來徹底擊敗比叡山。   挑戰世界最高峰的「金字塔」謎團   從地形與氣象的角度看歷史,會產生一連串的驚喜與新發現。將這些新發現與驚喜撰寫成冊時,彷彿也形成了一條攀登文明之山的明路。   這條地形與氣象的山道上尚無人跡,盡是一片新雪。學生時代時,由於社會與文明龐大的規模,我一度放棄攀登這座文明之山。四十年後,我利用在土木工程現場習得的地形與氣象知識,再次挑戰這座文明之山。   不過,文明依舊如此龐大,而走在山道上也才發現,處處被濃霧包圍,因而難以行走;又或者是迷失在樹海中,然後從未知的出口走出。或許不該說自己是在

攀登文明之山,目前只是呈現在山麓間來回遊走的狀態罷了。   本書不只說到歷史,話題還擴及日本人的心情、勤勉性以及日本人發明的將棋等,多虧PHP文庫的中村康教先生,煞費苦心地將這些越來越看不到統一性的文稿編輯、整合成「文明.文化篇」。   此外,我在番外篇更挑戰了世界最高峰的謎團:「為什麼要建造金字塔?」   在某個國際會議上,我闡述了本書第十七、十八章的金字塔理論。當時,一名與會的初老男性舉起了手,慢慢站了起來。   「我是埃及開羅大學的教授。」   我頓時繃緊了神經。他繼續說:「我聽聞過許多金字塔論,直到今天才第一次聽到關於金字塔建設的合理見解。」我在放心的同時,喜悅也從內心泉湧而出。

  《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從地理解開日本史的謎團》 第1章關原之戰勝利後,家康為何立即返回江戶?──與巨大敵人的另一場戰鬥 一六○○年,德川家康在決定天下大勢的關原之戰中獲勝。三年後,出任征夷大將軍的家康急忙地回到江戶,從此開啟江戶幕府時代。毫無疑問地,江戶幕府開府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事實,但這個歷史事實卻存在著一個巨大的謎團。 雖然家康從天皇手中接下「征夷大將軍」的稱號,但此時他還稱不上統一天下。當時擔任豐臣家家主的秀賴與在一旁呵護他的淀君,仍坐擁大阪城。此外,向豐臣家效忠的大名,及其他虎視眈眈企圖奪取天下的大名,也雄踞各地。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何家康不把自己的根據地設在能實際掌握天

下的京都或名古屋?為何要特地跨越箱根,返回與京都相距五百公里、位於東方窮鄉僻壤的江戶? 歷史學家選擇用人文社會的角度來解釋江戶開府,但我選擇以地理和地形來詮釋這段歷史,在這樣的視角之下,江戶開府的故事便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面貌。 德川的家臣對「轉封到江戶的命令」感到如此憤怒的理由 一五九○年,在豐臣秀吉的命令下,德川家康轉封到江戶。這是發生在關原之戰十年前的事。即使家康的一生備嘗辛酸,但轉封江戶仍然是一件讓他感到極度痛苦的事情。 一五八三年,家康開始打造甲府城,卻在一五九○年幾乎快要完工之際,收到派往江戶的命令。當時甲府是連結西日本和東日本,及東海地區靜岡之間的一個重要節點。秀吉將家康趕出甲府後

,隨即任命織田信長的遺子,也是自己的養子──羽柴秀勝為此地的負責人。往後的江戶時代,德川幕府也將甲府設為直轄地。由此可知,甲府確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 家康被轉封到江戶的名義,是因為他要擔任討伐北條氏的先鋒,自然得被派往關東六國。據說家康的家臣對這道命令氣憤難平。轉封江戶真的是這麼過分的待遇嗎?為何德川的家臣會如此憤怒?針對上述問題有一種說法是,由於關東長期處於北條氏的支配下,要統治這個地區相當困難。 但我個人卻抱持不一樣的看法。我認為「江戶是一塊非常貧窮、沒有希望的土地」。

白冷會公東高工教堂建築之研究

為了解決成大動物中心平面圖的問題,作者黃冠智 這樣論述:

本文探討台東白冷會的公東高工教堂,以其與真實世界之間所交織而成的脈絡,呈現公東高工教堂的建築意義,以及公東高工教堂對台灣建築的意義。公東高工教堂的形成,是白冷會(業主)、達興登(建築師)與營造單位之間協力合作之下的產物,三者的建築觀在各自的世界之中成形,對建築各自懷抱著不同的意圖與想像,這些不同觀念之間從概念到實體的轉譯,成為公東高工教堂最後的實體呈現。為文首先將公東高工教堂放入台灣天主教教堂建築的發展脈絡中,以詮釋公東高工教堂對台灣建築的重要意義。其次,梳理瑞士現代教堂的發展過程、白冷會的教堂理念,以及達興登的建築觀,以現代教堂空間觀的演變作為脈絡背景,詮釋公東高工教堂的建築意義,並比較白

冷會對教堂建築的想像與達興登設計意圖的異同。最後從營造單位對施工圖的調整與適應,解釋公東高工教堂最後呈現的實質樣貌。本文的研究發現如下。首先,公東高工教堂在台東的落地生根,將歐洲在二十世紀初現代教堂發展的高峰帶到台灣,讓台東成為二戰後建築國際交流的重要場域之一。一群來自瑞士天主教的白冷會傳教士,在大時代的歷史洪流中,輾轉來到了台東,並帶來白冷會樸素務實的建築觀。其次,達興登在公東高工教堂設計中,與白冷會的教堂建築觀並不完全相同。白冷會早期的現代教堂中,接受瑞士簡約的現代建築觀,並沒有受到現代藝術動態平衡的影響,謙遜質樸是白冷會重要的物質精神。達興登則在公東高工校園設計中,實踐他在《現代建築發展

與定位》這本博士論文中提出的「衍生形、動態平衡、相對的創意」等的建築原則,並以知覺性與情緒性的建築語言,顯現他對於建築精神性的追求。達興登在公東高工教堂中繼承廊香教堂的設計手法,加上他對於天主教的禮儀改革運動的認識,將瑞士中部山區的場所精神轉化到他的設計,以戲劇化的光線、質樸的噴凝土材料、動態平衡的空間配置,以及祭壇為核心的空間佈局,塑造現代教堂的神聖氛圍。達興登的建築思想受到德日進的泛心論、海德格的存在現象學、格式塔心理學與榮格精神分析的影響,而這些觀念在青年達興登的公東高工教堂中已經可以看到端倪。最後,公東高工教堂的建築實體,是二戰後初期台東現代營建技術的呈現,營造單位面對台東的氣候與環境

對原始設計做了局部的調整。為了抵禦颱風的侵襲,調整了門窗的構造形式,卻在無意中影響了達興登的設計意圖。當時台東的建築匠師還在努力克服新的技術,對於構築的詮釋能力還有待提升。達興登認為每一種類型的現代建築,都有其相應的精神性,而教堂作為現代建築的一種類型,現代教堂的精神性就是教堂的神聖性。白冷會公東高工教堂默默的矗立在台東50多年,台灣也已經逐漸脫離僅僅維持基本生存的社會狀況,有能力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在這個時候重新理解這棟教堂,將對台灣建築未來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公東高工教堂並不只是教堂,它是引導我們認識現代建築的精神性與空間感動力最有效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