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潮水廣東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愛如潮水廣東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雪莉楊智強陳怡靜余志偉陳朗熹劉貳龍寫的 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隨書附贈《爆眼少女》手繪海報) 和李雨夢的 島嶼.浮城:15則香港人在台灣的生活札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左岸文化 和南十字星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愛如潮水廣東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隨書附贈《爆眼少女》手繪海報)

為了解決愛如潮水廣東話的問題,作者李雪莉楊智強陳怡靜余志偉陳朗熹劉貳龍 這樣論述:

強權與反撲.絕望與希望   香港人,返來了。一國兩制的快速崩解,讓游離在無力和沮喪的香港人,重新找到自我定義的方法。這場仗,跨世代發出對強權的怒吼,不只是香港這塊土地的存亡之戰,也是世代浪潮在絕望中的奮力掙扎。不舍晝夜,綿延不絕。   ★台灣媒體《報導者》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第一手紀實   ★28篇專文+38張彩色照片+23個關鍵詞+反送中大事記   ★吳叡人(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17000字重磅訪談〈致一場未完的革命〉   ★隨書附贈62*42CM 香港漫畫家柳廣成《爆眼少女》手繪海報   在2019年夏天尚未結束前,沒有人會想到:一個貌似單純的逃犯條例修訂案居然可以成為延燒半年的反送

中運動。百萬香港人在沒有大台的領導下,穿著黑衣、戴著口罩上街頭和理非,要求特首林鄭撤回修例草案。但林鄭態度強硬,堅持不修。港人於是加大力道、每個週末都上街頭: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過程中有反抗者絕望地結束自己的生命,林鄭雖在龐大壓力下宣布撤回修例,但港警獲得中國官方的支持,反制抗爭者的行動愈趨暴力,逼使抗爭者從和理非快速轉向勇武派。以full-gear的年輕人為主的勇武派,被設備精良的港警丟催淚彈、用警棍打、用實彈射擊、逮捕、群毆、性侵、疑似被自殺。原本Be water的游擊策略到了11月,甚至演變成進入中大、理大、浸大、城市大的陣地戰。   烈火黑潮背後,是回歸22年的情結積累,反修

例的6個月催化了反中的心結。歷經四任特首,中國治理方式全然改變,共產黨透過第二支線以中聯辦治港;在香港的菁英階層分化為民主派和親中派;港警在此次運動中更看出不再只聽令於港府。香港全城演變為支持建制派的藍區以及支持民主派的黃區,雙方在1124的區議會選舉決一勝負,民主派在超高投票率之下囊括了85%的議席,無疑給定性香港抗爭者為「暴民」的林鄭、建制派和中國政府丟了一枚震撼彈。   從回歸前出於文化差異和經濟發展對中國的優越感,到近年對中的憎惡感,這樣的差異讓香港人在2012年反國教運動、2014年傘運和2015年的魚蛋革命中,不斷地重新界定自己的身分,要區別自己與中國。這場運動在香港本地是建制與

民主的對抗,區議會的選舉只是中場,中國與香港的認同之爭,才正要開始。   隨書折頁海報   品名:香港漫畫家柳廣成《爆眼少女》手繪海報   規格:62*42CM/雙面印刷   內容簡介:海報正面為29歲漫畫家柳廣成為「反送中運動」畫下的第一張漫畫,記錄一名女性急救員遭彈擊爆眼的時刻;海報反面是報導者團隊精心整理的「反送中運動」23則關鍵詞與大事記。 作者簡介 李雪莉   《報導者》總編輯、台大新聞所兼任助理教授,曾任《天下雜誌》副總編輯與影視中心總製作人。加拿大McGill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人。台灣卓越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卓越新聞(SOPA)獎、香港人權新聞獎得主。

著有《血淚漁場》、《廢墟少年》。以記者為志業。   楊智強   《報導者》記者,主要負責國際、人權與能源等相關議題。長期關注羅興亞難民、緬甸內部族群衝突以及韓國社會等題目。第43屆金鼎獎專題報導獎得主。著有《最陌生的鄰居:韓國》一書。 陳怡靜   新聞工作十餘年,曾任職《鏡週刊》人物組、《中國時報》調查採訪室、《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等媒體。目前為獨立撰稿人、《報導者》特約記者。不敢奢望以文字改變世界,只希望,那是安靜的傾聽、貼近的觀察,而不是獵奇的書寫。 攝影者簡介 余志偉   「跟攝影一起死去。」投身新聞攝影工作十七餘年,拿下臺灣新聞攝影大賽2015及2018年度最佳攝影記者

,現任《報導者》攝影主任,拓展新聞攝影邊界和教育,嘗試建立新時代影像敘事的論述和實踐,進而改變產業生態和運作模式。 陳朗熹   《報導者》駐香港特約攝影記者。大學時期修讀社會政策,畢業後成為攝影記者,並為不同海外媒體工作,曾獲多個香港及國際攝影獎項。現為獨立攝影師,專注記錄社會現況並開展個人攝影計劃。 劉貳龍   《報導者》駐香港特約攝影記者,過去曾作為學生組織成員,積極參與雨傘運動。大學時期接觸新聞和紀實攝影,現在致力記錄香港社會及政治運動,希望以影像關注社會問題。 主編序 獻給在絕望中抵抗的人們──李雪莉 導讀 致一場未完的革命──吳叡人   CHAPTER1水火

相交──跨世代示威者群像 一、中學生、水電工、劏房戶──三代港人反送中群像 二、十八歲就迎來「我城終局之戰」,香港少年少女的絕望與希望 三、反送中的騷動之夏,香港年輕人如何返校? 四、走入遊行的「港漂」──參與運動承擔的恐懼,是你們無法想像的 五、當暴力無限循環,中大、理大的年輕勇武者在守什麼? 六、從接管食堂、校巴到校內設備管理──記錄香港中大校園七十二小時的獨立自治 七、反抗者何韻詩──有些事情逼到身邊,由不得你不去發聲 八、佔中運動發起人戴耀廷──香港在打一場世界級抗爭   CHAPTER2全城烽火──從反修例到反中,香港移交後劇變 一、香港反送中,揭開共產黨直接治港新模式 二、從律師靜

默遊行,看民主派困境與親中派進化 三、警察、黑幫、藍絲全方位圍城,香港已成孤島 四、離職港警──在警察學院裡教的是,當你武力可以控制那人時,就要停止! 五、民調反映的港獨、攬炒、移民趨勢——專訪香港中大教授李立峯 六、在瘋掉的時代,更要報導事實——專訪香港反送中前線記者譚蕙芸   CHAPTER3我們反抗,我們存在——香港人集體意識的誕生 一、大狀、教師、紀錄片工作者──傾城之際,他們目睹的香港變貌 二、銀幕內外映照的香港未來──這些影片,為逆權黑夜帶來抒發與啟發 三、「反送中」遍地開花的視覺進化──藝術家如何記錄和影響運動? 四、從爆眼少女到太子警暴,柳廣成用漫畫提問:二〇二八年會是什麼模樣

? 五、消費就是價值選擇──反送中運動如何改變香港人日常生活? 六、區議會選舉──政治素人與社運者加入,首度無「白區」 七、區議會選舉──遇襲、被捕、電話騷擾,他們為何堅持選到底? 八、區議會選舉結果──寫下歷史紀錄也向國際傳達港人意志   CHAPTER4等待黎明——成為一個新香港人 一、香港歷史分水嶺——街頭路線到議會路線  二、「香港人」是誰值得擁有的身分?專訪中國新移民、香港教育大學講師黎明 三、台港同盟——從平行到共享命運 四、大後方撐故鄉的在台港人──他們在台灣反送中 五、失根的在台「旅行者」──他們為香港而戰,卻回不了香港 六、城市戰爭體感的政治犯世代──香港年輕人未來何去何從?

  主編跋 兩場選舉,一個意志   ◎反送中大事記 ◎香港反送中,你需要知道的23個關鍵詞 ◎圖片故事 主編序 獻給在絕望中抵抗的人們   想到香港,你聯想到什麼?喧雜生猛的旺角、頭角崢嶸的中環、仗義的市井文化、超速競爭的國際都會,抑或是被中國的資本與人流逐漸淘洗的城市?   觀察過去三十年台灣媒體對香港的報導,幾乎都站在一個相當遙遠的距離。除了一九九七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前後,曾吸引世界包括台灣在內媒體的密切關注,但就像浮光掠影,一閃即逝。   香港移交過了二十二載,台灣媒體報導的框架大致不脫三個視角:一是仰望視角,從取經的角度看香港如何在英國殖民下,讓華人世界能出現一個法治和金

融秩序傲視全球的城市;第二是共同在經濟賽局裡競爭的視角,以東亞「亞洲四小龍」的框架看待台港之間的競合關係;第三則是流行文化視角,透過梅艷芳、周潤發、周星馳、劉德華的香江文化符碼,理解小城香港如何向亞洲輸出強勢流行文化。   對於這個只距離我們七百公里的鄰居,我們一直是用「無關於己」的角度遠距觀察,偶爾以消費者的姿態關注,因而也不那麼接地。   但這幾個主流認識的框架,過時已久,不敷使用。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我曾為《天下雜誌》寫過許多香港與中國的專題,結束兩年派駐北京的工作後,二〇一二年底來到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人,當時已強烈感受到,香港人曾在北京奧運期間達到高峰的

中國認同,已跌至谷底。那些年,中國客帶動了經濟、炒高了房價、破壞了本地原有特色文化:名牌店取代茶館、普通話漸漸取代了廣東話、中國產婦和雙非嬰兒擠壓了生產和教育資源、元朗和上水充滿搶奶粉的中國客,而這些都讓港人苦惱,忿忿於自己無能劃定生活方式、資源分配的各種疆界。   撇不掉主權移交的事實,心中又有許多悶氣的香港人,一如他們文化裡的務實和彈性,只能用「強國人」語彙揶揄他們與口中內地中國人的差異。   不久後,二〇一二年香港年輕人上街反國教洗腦,二〇一四年為了爭取雙普選而有了佔領中環運動,一直到二〇一九年,因為《逃犯條例》修例而爆發了扭轉歷史軸線的反送中運動。一個台灣人毫不熟悉的香港,用震耳欲

聾的方式向世界、向台灣展開自我。   ■危機中的城邦   二〇一九年六月九日反送中運動發生的當下,《報導者》採訪團隊在第一刻選擇進入香港採訪與記錄,運動的變化實在太快太強,從六月份開始認識和理解運動,到七、八月升高到進入城市戰爭的體感,之後的九月到十一月則見證學生、年輕人與警方的武裝對峙。   許多影像在我們心中揮之不去,像是穿著制服早晨上學時就串起人鏈呼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中學生;辦公室裡和家裡各自有一套豬嘴、面罩、頭盔,隨時做好抗爭備的白領工作者;在陋巷裡協助手足躲避警方水柱車的前線衝衝子,在街邊社區裡給示威者掩護的管理員老伯;冒著被捕風險也要緊跟示威者的社工,拿著水為被催淚彈

弄傷者洗眼的救護員。     我記得在香港東區裁判法院聽義務律師為一群被檢控者申辯,挺立站著的是極年輕的面孔;我也記得與摘下面罩口罩的勇武派訪談,罩後是清秀的臉龐,他的後背包裡放著護照和遺書;和勇武派告別時,我問他「港府持續不回應,而你們這麼疲憊了,為何堅持著」,他的回答絲亳沒有任何浪漫可言,他說:「我相信沒有人能承受那麼重(暴動罪)的後果,但我想問上一代,過去香港從英國轉給中國統治時,你們在做什麼?我不想下一代在二〇四七年問我,你們在當時做什麼東西?我們希望留一個更加好的香港。不是為了自己。」   我也記得訪問了一位一九八九年出生,三十歲的年輕護理師,她個性安穩,九年來在同一個公立醫院工作

,願望是結婚養小孩,在繁榮香港平安生活,很少上街抗爭的她也在此次上到中前線擔任救護員工作;她描繪道:「香港人有時連切菜切傷也會好驚慌,但這次走上前的示威者好年輕……受傷的人好害怕,怕的不是去前線,怕的是進公立醫院 ,怕被警方調查。」   即便曾經在香港短暫生活,在記者生涯二十年間做過多次香港深度的專題,我都無法一時半刻勾勒和解釋香港的現貌。怎麼理解反送中運動半年來的現象背後,怎麼認識此刻隨時處於對峙狀態下的這座城市,我想對台灣而言,是一份遲來卻必要的功課。   ■重新閱讀香港的時刻到了   首先,是香港對抗強權的這門課。   台港雖各自長期面對中共幽靈的糾纏,但我們從未共同分享與反思自

己在面對中國威權體制的經驗。中共近年在香港從無聲的淘洗到有形開挖和刨根的過程,連香港的中學生都已感受到並說出,「深圳河以北沒有自由」。究竟從英殖民到中國殖民再到習近平領導下的強權,這塊土地經歷了怎樣有形與無形的入侵?   其次,香港面對難題時如何自處的這門課。   此次的運動,透過對香港的熱愛,香港人快速建構了公民意識和公共性。這次香港的運動之所以匯集前所未有的能量,是因為和理非與勇武派的交融、協作、分工、理解,而這集結的源頭來自於對香港的認同。無論是抗爭者被圍城時,中產階級挺身而出的「義載」,或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物資和心理協助,都體現一個共同體存續最重要的物質底氣和精神力量。   

第三,香港是如何號召出快速反省、應變、面對世界能力的這門課。   很多人遺忘了近代香港其實遭遇持續的險惡。一九四一年曾在日本侵略與殘酷統治下過了三年八個月,而二戰後香港前途持續動盪,受到國際杯葛,並持續仰息於英國與中國強權間。香港人的適應力強,過去數波中國渡港的移民奮力離開中國邊界,進入九龍,成為香港移民,在險惡的環境下淬鍊出強大的靭性,但也因為長年跟外來者打交道,香港人也很懂得在國際現實中找到槓桿。   不論是歌手何韻詩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言、年輕的政治運動者周庭與黃之鋒分別以流暢日語和英語向世界意見領袖演說,以及大量有機知識份子透過藝術、法律、新聞等各自的專業介入運動,要世界關注邊陲,

向世界說出香港人的訴求等等,在在顯見香港面對變局的能力。   香港人與其城邦一路走來,巔崖峻谷的歷程,需要被好好梳理;習近平政權領導下,中共強力地輸出天朝意識,擴張影響力,讓香港首當其衝。當不少台灣人仍對「一國兩制」抱有幻想之際,這是一門我們都必須閱讀的香港課。   二〇一九年六月九日,《報導者》從反送中運動發生的第一時刻選擇進入運動裡採訪與記錄,這是一場長達半年以上(而且仍持續中)的新聞戰,從新聞強度到動員的人力與規模,都超出我們的預期。高強度高頻率的跨國報導下,我們集結了一群對兩岸三地有長期關注香港的台、港、中的寫手和攝影記者共同協作 。   這個團隊是一群充滿記者魂的結合,大家在見

證歷史的過程中,無間斷地報導了近七個月,對所有人都是一場體力、意志力、判斷力的大考驗。一方面記者暴露在辣椒水、實體流彈的威脅,而在遍地開花的衝突中,還要快速反應、梳理脈絡;香港特約攝影陳朗熹曾在僅有五公尺的近距離中,被水砲車的水柱衝擊後被撞翻,腳骨受傷;攝影劉貳龍在理大圍城的事件裡,足足在內待了近六十小時;到過現場的記者都吃過催淚煙,都閃躲過警方的盾牌和棍棒。這也是我們第一次要為記者們準備防彈背心、安排保險與律師,才能比較放心讓他們上前線採訪。   或許是貼得夠緊夠近,半年間我們產出了二十萬字的深度報導、數千張深刻的影像,其中不乏擲地有聲的文章和照片,透過網路向各地廣傳。當不少台灣和香港讀者

開始鎖定《報導者》來理解香港這場運動時,我們決定將此系列「強權與反抗、絕望與希望」裡的文章,從更為系統和後設的角度,重新編輯成書,帶給讀者幾種理解香港的視角。   這本書之所以取名為《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是因為火焰是香港此次運動的重要意象,火魔法師在街頭在港鐵裡燃起的熊熊烈火,是憤怒是恐怖也是宣示;而黑潮則是指一身穿著黑衣戴著黑罩,如潮水般在大街在陋巷在校園甚至向山頭湧動的人龍。不論是烈火或黑潮,都與這場運動「be water」的策略一樣,柔軟又剛強,流動而堅定,隨時爆發、隨處聚合。   此刻在城市戰地裡的港人,就像滾熱的烈火、源源不絕的黑潮,抱著不願散去的意念。   此書分

四個章節,為了讓讀者感受這場運動在當時的脈絡,我們選擇忠實呈現當時現場的狀態,沒有改動太多。第一章呈現的是跨世代示威者的群像,帶讀者明白這場運動如何讓三百萬港人走出來並捲動整個香港。第二章則梳理香港在過去二十二年間,從英殖民到移交中國的過程中,港府各機構、四任特首、政商菁英,是怎麼一步步成為中共意志的管理者。第三章描繪運動中後期,香港市民是怎麼在抗爭中活出日常,怎麼透過選票與鈔票,實踐他們對香港願景的想像。第四章則是香港共同體的變貌,他們怎麼自我辨證,怎麼思考何謂「新香港人」的身分認同,以及香港和台灣在哪些層面深深交織和互動。   此書另一個重要特色是透過大事記、香港運動中的關鍵詞、即時感的

視覺影像,讓可能不那麼熟悉運動始末的讀者,也能輕鬆閱讀。但對已緊跟香港議題的讀者,我則推薦由中研院台史所吳叡人老師為此書所做的香港導讀。叡人在二〇一四年傘運開始對港做深度研究,過去半年他經常為香港發生的事夜不成眠,但作為一個具前瞻視野、有厚實歷史縱深的政治學比較研究者,同時也是對命運共同體與民族自決有實踐熱情的倡議者,他長期被視為「危險人物」,進不了香港。但因為用功甚深,他反而能跳脫此刻的紛擾,提供我們一個理解香港變貌,甚至為「想像未來香港」提供理論框架。對於本土認同快速擴大,開始提出自決、自治、獨立等口號的香港朋友來說,我相信他的思索非常值得參考。   這不只是香港的變動,香港的故事,跨世

代的香港人正牽動和影響台灣。   謹以此書獻給在絕望中抵抗的香港人。 李雪莉

島嶼.浮城:15則香港人在台灣的生活札記

為了解決愛如潮水廣東話的問題,作者李雨夢 這樣論述:

  二○一四年的初春,李雨夢第一次踏足台灣,並計畫於此地停留半年。在充斥著「小確幸」的寶島,我不知道到底會遇上甚麼事、甚麼人,又會經歷到些什麼。於是,帶著種種的未知,抱著諸多的問號,還有渴望一嘗在異地生活的滋味,她來到了這片距離香港八百五十公里的土地上。機緣巧合下,展開了一個與在台港人交流的訪談計畫,嘗試了解這樣一個群體的生活狀況。     跨越在島嶼與浮城之間,李雨夢透過這一本書,十五篇採訪記錄,追尋流動在兩地的生命故事,包括她自己。 本書特色     在島嶼的人們,除了選擇土地,原來也選擇成為自己所期許的,更好的人。     ◎本書收錄15則香港人在台灣的生活故

事,從咖啡店主人、牛雜湯老闆、到音樂創作人,蒐羅在列。讀者可以索驥閱讀,閱讀多元香港移居台灣圖像。   ◎以「說故事」的方式,讓你看完本書,依然記得這家店、這位香港人,並深刻記下他們生活在台灣,最動人的故事。   ◎這本書的故事,不只是說台灣故事,也是說香港的故事。台港互為對照,呈現兩地正在發生的歷史。   名人推薦     「微妙的時代困境和背景,讓台灣成為香港最接近的溫暖異地,從那兒汲取的生活案例,成功和失敗與否,都像一絲遠方美好的極光,光明地放亮。」──劉克襄(作家)     「『台灣』是多數香港人嚮往的夢想天堂,台灣好山好水好有人情味,只是背後還有好多需要

克服的問題或是困難,你了解台灣有多少呢?究竟是選擇逃離香港還是愛上台灣呢?」──爵爵&貓叔(在香港生活的台灣插畫家)     「李雨夢的《島嶼•浮城》,採訪了十五個在台灣的香港人故事,正是提供了這一種眼光,從他人看向自己的雙城記、兩地書。」──房慧真(作家)     「『城內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期盼台灣朋友閱讀異鄉人的二三事,亦能對香港有多些的了解。」──吳蚊蚊(一舊雲旅行雜貨店長、寫作人)     「《島嶼․浮城》記錄了二十一世紀的香港人怎樣跟台灣談戀愛的故事,從相識、交往、以至計畫白頭偕老的生活歷練實證;淡淡的,卻充滿戲劇性之真人真事。」──Ali(香港插

畫家) 作者簡介   李雨夢     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畢業,曾為香港獨立媒體記者。二十二歲那年休學,在東南亞旅行與實習,並旅居台灣半年,一嘗獨立生活的心願。對世界的未知與好奇,讓她不斷思索如何在陌生的異地,將自身與當地連結的方法。這是《島嶼.浮城》誕生的由來,希望透過記錄香港人在台灣生活的故事,從他方經驗回看我城,讀出種種改變的可能與盼望。   推薦序/從他人眼中看見自己  房慧真 推薦序/我們選擇樂土,也選擇成為怎樣的人  吳蚊蚊 自序/生活在他方   Story 1 遠在他方的香港小食:士林夜市裡的十三座牛雜 Story 2 槍!在我們

的肩膀上:CY的阿兵哥日記 Story 3 追夢者的奏鳴曲:Canopy Café & Lifestyle Story 4 香港的大仁哥:古斌的台灣演藝生活 Story 5 聲音與憤怒:陳民官的音樂與人生 Story 6 六個完美的藝術家:當Artista Perfetto成為一種潮流 Story 7 以有涯隨無涯:政大教授蘇偉業 Story 8 漫活的創業家:林維源與台北漫步旅店 Story 9 飄洋過海的愛情:香港人妻Rositor Story 10 打狗上的香江風情:我愛香港茶餐廳 Story 11 島國半生緣:李勉之的漫畫人生 Story 12 

國境之南:我們退休到後灣開民宿 Story 13 在島嶼上的放肆輕狂:紅眼的台灣求學與寫作 Story 14 巷弄中的青春夢:黑熊港式食閣 Story 15 離開是為了回來:自由工作者陳瑄   推薦序   從他人眼中看見自己 房慧真     雨傘運動期間,旺角街頭,藍絲帶挑釁,黑警打人,情勢最緊張的那幾天,在一個夜晚,我隨著李雨夢深入險地。     知道我一個異鄉人孤身到旺角,李雨夢臨時約我同行,我們約在旺角地鐵站口,來到亞皆老街、彌敦道的交會處,人群如海潮,一下就把我們淹沒。我們被捲入浪潮裡,忽而左擺,忽而右擺,黏膩而緊密的身體感,是在金鐘感覺不到的

。激情的身體其實都暗暗期待衝撞,一發覺藍絲的蹤跡,便團團湧上,還沒有開始唱起生日快樂歌,圍上了頂多反唇相譏,高舉手機錄下「證據」。和台灣318運動最大的差別是,這裡沒有要人守秩序的糾察隊,都是群眾自發,卻能懸崖勒馬,止於衝突前的臨界點。     我並非一張白紙,我帶著半年前記憶猶新的抗爭記憶而來,眼光裡時時帶著對照。二○一四年,歲次甲午,香港和台灣,藉由兩場民主運動,第一次這麼緊密相依。這年夏天也是李雨夢從大學休學,在外旅行一年的終點,她走過中南半島的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並非只是遊覽,她在異地觀察大選,在馬來西亞的獨立媒體實習,最後來到台灣住下半年,正好目擊了三月台灣的太陽花運動

,「跟隨著一個又一個年輕人,沿著梯子爬進被佔領的立法院內,自以為有種見證的責任。」我記得在那個夜晚,她問了我許多對於太陽花學運的想法,眼前疊映的是雨傘現場,什麼經驗可以學習,什麼錯誤可以避免。我們在十月深秋的旺角,共同回憶起台北濟南路,三月早春的那場騷動。     不知從何時開始,在台北觀光區的街頭,在捷運裡,在咖啡店,在誠品書店,甚至在東部花蓮的民宿,南部墾丁的沙灘,耳邊傳來的時常是廣東話。搭飛機一個小時就到的台灣,成了中港矛盾下,香港人喘口氣的他方,或者像何韻詩所說的「後花園」。這幾年也常聽香港朋友說,想要移民台灣,台灣的房租低廉,但工資奇低,讓他們卻步。這座當初在荷蘭人眼中驚豔不

已的婆娑之島「福爾摩沙」,如今政治紛擾,社會問題頻傳,台灣人時常以「鬼島」稱呼,為什麼還有人想來?比台灣更具國際化現代化的香港,如何反身過來,想像台灣?李雨夢的《島嶼.浮城》,採訪了十五個在台灣的香港人故事,正是提供了這一種眼光,從他人看向自己的雙城記、兩地書。     在閱讀《島嶼.浮城》的過程中,浮想連翩,頻頻招喚在「我城」裡其實一直存在的香港人,早在中港矛盾之前,他們就已前來。我讀中學時,同學間已經不耐於媽媽愛去的家庭美容院之老土,我們習慣存零用錢,去裝潢新潮的店找香港設計師剪頭髮。香港師傅語言不通,動作俐落,把我削了短髮,像王靖雯剛出道唱〈天空〉的樣子,後遺症是那年夏天,我常被

叫做小弟,在進入女廁時被投以白眼。這樣以香港設計師為賣點的髮型屋,也就是李雨夢書中所寫的湯建業,他的出香港記前後有兩波,第一波經營美容美髮生意,在台灣擁有好幾家美容分店。那是一九八七年前後的事,台灣解嚴前後,社會最有活力,也是經濟蓬勃發展的年代。湯建業卻生意失敗,毅然走進台灣工地,當起苦力揹水泥爬鷹架。     生活在他方,從來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然後,便來到了一九八九,大限過後,富一點的移民美加紐澳,小康一些的就近落腳台灣。港式燒臘店鑽進街巷,成為台灣的庶民吃食。每間學校附近一定會有一間燒臘店,門口掛著雞鴨肝腸,師傅大多穿著一件白汗衫,拿起菜刀剁鴨腿、片叉燒,有模

有樣,鋪在白飯上,配上酸菜,桌上一定有一壺粗茶。從前總不能明瞭,為什麼白飯那麼多,沒有其他配菜,後來到香港,才知道這是給勞工苦力吃的「碟頭飯」,飯量多其來有自。在八九前後第一波大舉移民的香港人,學會一手燒臘手藝渡海而來,幫忙跑堂的通常也是一家人,店裡水清無魚,沒有太多裝潢,做點小生意,過上小日子,不知不覺間,安家落戶二十五年過去,當時的夫妻生一個孩子,如今都大學畢業了。     上髮型屋給香港師傅設計造型,上燒臘店外帶一個三寶便當,這是八九前後的第一波移民風景。那麼李雨夢書中的第二波「出香港記」,則大多不是因為單純的恐懼共產黨而遠離。第二波,是對於香港高度發展下的資本主義競逐,感到厭惡

,希望尋求另一種生活的可能。從謀生到尋夢,所以偏安一偶,沒有太大野心,經營咖啡館、開民宿的多了,學藝術做設計,讀文學寫小說的多了,尋求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可能性。     還是那句話,生活在他方,從來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在墾丁後灣開民宿的年輕夫妻,原本想要逃離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香港,卻才發覺,資本主義無所不在,在靜好之地等著他們的是具有爭議性的大型開發案。與高牆妥協?或者與雞蛋站在一起,或者乾脆置身事外?反正本來就是一個外人?然而在土地上栽下一朵花,就有連結,就有感情。Kiky和Jacky選擇參加當地居民的自救會,一起阻擋怪手的到來。     真正的生活在他

方,就不是無憂的烏托邦。剛開幕的牛雜店碰到食安危機,來台灣體驗軍營生活的,遭遇洪仲丘案,即使只是開一間咖啡店,都沒有那麼簡單,生意清淡,工讀生工作態度不佳,台灣慢活、小確幸的另一面是不敬業、生產力遲滯。從他人眼中看見自己,看到台灣的保護主義,本地法規對於移民的不友善,不管是幫傭做工的東南亞人,還是創業自己當老闆的香港人,租房子要找擔保人,也要多付押金,且不能分期付款,要一次付清。在他人眼中看見自己,同時也看到,玩獨立音樂的香港僑生,只要一碗三十元的滷肉飯就能飽肚,三十元在香港要填飽肚子,無異於天方夜譚。在台灣,總還存留著一點點可能,給他的夢想。     雨傘運動之際,香港有難,因此書中

的受訪者,時常被質疑一個問題:此時選擇移民台灣,等於逃離和背棄嗎?     這讓我想起書裡有一間咖啡店,店名取為「Canopy」,用香港話指的是「罩蓬」,也就是中文的「婆娑」。咖啡店主人是這麼說的:「Canopy是我們在香港讀地理時,熱帶雨林樹冠的意思,我們叫它Canopy是因為《阿飛正傳》裡張國榮死前一幕,熱帶雨林的畫面,也是樹影婆娑的來源。叫Canopy,是因為想在樹冠上看美好的風光。」     在熱帶雨林的樹冠上,隨著樹枝搖曳擺盪,一覽最美好的風光。有了這個開闊的視野,與無邊的想像,也許,已經不需要答案了。   推薦序   我們選擇樂土,也選擇成為怎樣的人 吳

蚊蚊     晚上騎單車去清粥小菜店吃個宵夜也想來去吃個糖水冰,點了幾樣菜,要不是收銀櫃檯的媽媽講了幾句我聽不懂的台語,才發現我並非本地人。「你國語說得很標準呢!幾乎沒有什麼口音。」     一如眾多港人,我對台灣也同樣有著無以名狀的情結。滿城的咖啡香與弄巷書香,慢生活與人情味;年前因為出版首本書的緣起與這片土地結緣,不只曾住上三百六十五個日與夜,現在因工作亦常於兩地浮游。     初到台灣生活,在離公館捷運站步行十五分鐘的一幢四層古舊老房,跟編輯和她的兩個室友同住。三個女生分住大約八百呎(約二十四坪)的空間,儘管台北的房價愈來愈高,可幸在城市的邊緣地帶,仍能找到合理而

能負擔的棲身之所。在這青春的女生宿舍,交錯而真實的生活點滴,旅居的經歷不只有趣而更在地。比如每日一聽到巨大的音樂聲響,便要瘋狂奔跑追趕垃圾車;又比如盂蘭節,可以過得如此幽默,超級市場的超尺度貞子廣告和高掛的半價招牌,叫大家放心去「餵飽好兄弟」。     和這書裡的幾位受訪者是朋友,青年旅舍的熱血老闆,越洋當兵的古怪青年,還有來尋咖啡夢的其中兩位咖啡師;都曾經相聚在他們那間裝潢素白與摩登的咖啡館裡。這個序言,卻是良久未能動筆。以為帶著距離與作為旅人的自來自去,總希望對兩地可以有著比較客觀的看法。因為熟悉,因為喜愛,想說的太多竟變得不知從何說起。     近年港人移民台灣的話題炒得

更為熱哄,甚至無限發酵,膨脹。謝謝李雨夢的書寫和她筆下一個個努力在島嶼打拚的身影,在主流媒體的吹捧以外,讓嚮往與欲窺視異國生活的人們,得以有較為全面而多元的表述與參考。他方的人們各有不同的事業,有音樂人,教授,寫作人,和經營青旅的,咖啡館的,港式食店的創業者……。在追尋理想的片面歌頌,美好的旅遊包裝紙下,台灣亦面對不少問題。政治,貪污,薪資過低等,在小確幸之下,令人羨慕的風景潛藏著困境。     「城內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人們娓娓道出故事,並非要比較兩地優劣,去爭奪誰比誰更好。而是希望在熱潮之下,城外的人別過分浪漫化與聽信單一口徑,一頭煙的便衝進城裡去。期盼台灣朋友閱讀異鄉人

的二三事,亦能對香港有多些的了解。     《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Overbooked:The Exploding Business of Travel and Tourism),所探討隱藏在光鮮亮麗的觀光產業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與黑暗面,放諸移民這個議題上一樣適用。每個人都有移居的自由, 只是以後的日子真的會如想像中美好?我們又會否將樂土變成當地人的不樂土?     書中十五個故事的主角,至少他們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任,身體力行走自己的路,實驗各種可能性。也為所在的土地負責,努力融入為其中一份子,不做他們口中只會奪取他人成果的人。生活其實在於尋找與實踐屬於

自己的答案與理想,不為自己好好思考而隨波俗流的人,或許到哪裡都不會有多快樂。     我與雨夢各自在台灣生活過一段時間,其實也算半個在島嶼打拚的港人一員吧。年前我們曾經相約在書內所提到,六個香港大男生所經營的咖啡館見面。我曾為香港網媒報導二十二萬人於凱達格蘭大道的示威,雨夢則投身參與太陽花運動。回想台港兩地多少人們哭著看新聞,更有香港人飛到台灣立法院聲援。沒想到有天到香港自身的雨傘運動,我們不只身在其中,與世界一同見證這個里程碑;今次,輪到彼岸的人來支持。而我所認識,很多在台灣或外地留學工作的港人亦特意回港參與。一場運動,叫人們重新定義何處是家,也重新思考自己與土地的關係。  

  就像運動中一直發聲、在台港都有發展,剛宣布成為獨立歌手的何韻詩,她說:香港曾經令她失望而想遠離,雨傘運動卻讓她與香港重新「re-friend」。台港兩地的公民意識與民主發展,變得更密不可分,兩者作為命運共同體,彼此砥礪、支持,帶來參考與借鏡。我們對於自己城市的想像也不再被動,意識到原來可以爭取更多的自主與話語權。那麼在來與去之間,不只以土地為界,有更多深層的意義和討論。     去過台灣的人總說忘不了她的人情味,好像台灣巴士司機都會習慣跟乘客打招呼,說再見。回到香港,雖是一樣的擠擁,下車時我想,台灣司機既然給了不少乘客窩心的記憶,那麼,吸收了不少正能量的人們可以學習像他們傳遞溫熱

吧。為自己生活的城市帶來喜歡的風景,而不只口裡說說自己有多珍重這些情。下車時我先跟司機大聲說謝謝,他們都會揮手來回應。     在島嶼的人們,除了選擇土地,原來也選擇成為自己所期許的,更好的人。   二○一五年四月四日寫於伊朗旅途之上。   自序   生活在他方     「在浮城生活,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還要靠意志和信心。」——〈浮城誌異〉西西     二○一四年的初春,人生第一次踏足台灣,並計畫於此地停留半年。在充斥著「小確幸」的寶島,我不知道到底會遇上什麼事、什麼人,又會經歷到些什麼。於是,帶著種種的未知,抱著諸多的問號,還有渴望一嘗在異地生活的滋

味,我來到了這片距離香港八五○公里的土地上。機緣巧合下,我展開了一個與在台港人交流的訪談計畫,嘗試了解這樣一個群體的生活狀況。     一直以為,異地最吸引人之處並非壯麗的風光,美景看得太多終究會出現審美疲勞,唯有那些在途上遇見的人,如同囈語又或認真的對話,才能印在記憶的最深處。所謂旅行的意義,大抵如此。     法國詩人韓波說過:「在富於詩意的夢幻想像中,周遭的生活是多麼平庸而死寂,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     我開始揣想,在台灣生活的香港人,究竟如何閱讀台灣?是否與浮城裡的居民般,只是念茲在茲想要逃離這一座監獄的枷鎖。接觸到形形色色居住在台灣的香港人,他/她們之

間的故事既相似,也截然不同,讓我得以聽見媒體以外的聲音。文字有時是匱乏的,再多的言說與補充,甚至用上一本書的篇幅,也許並不足以描寫出他/她們生命的重量。但我衷心希望,能夠誠實且更為立體地把這些人的故事呈現出來。     這群香港人中,有人在台北開咖啡店,實行在香港未竟的理想;有人來台灣開設青年旅舍,希望能夠擺脫急促的步調,宣揚慢活的精神;有人在巷弄販賣香港小食,傳承著香港的道地特色;有人因婚姻留在台灣,然而心裡頭的家之所在,仍然是香港;有人當起自由工作者,只因台灣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令她可以專心致志做喜歡的工作;有人在台灣玩獨立音樂,並深刻地體驗到香港對於文化產業的扼殺與摧毀……透過這

些故事,拼湊出一張張香港人在台灣生活的斑駁圖像。     「為何會來台灣?」、「未來還會留在台灣嗎?」我總是會在每次的採訪中,提出這兩個問題,得來種種不同的答案。     大多數於近年移居台灣的港人,心裡不免裝載著一個浪漫的理想,他們渴望追求一個能夠容納更多可能的空間。尤其是開店的人,客觀條件如創業成本及風險,都是他們在選擇時重要的考慮因素。像是Artista Perfetto的六個大男孩,選擇在高人氣的信義區開咖啡店,租金不過是香港的四分之一。又或是自由工作者陳瑄,家便是工作室,八坪的空間,不過八千元(約二千元港幣)。     如今香港的樓市被大型地產商壟斷,不斷上升

的租金,高度資本化所造成的「地產霸權」,導致為數不少的特色小店無奈結業。取而代之的是如倒模般印製出來的大型連鎖店,無差別地分布在香港各地,加上公共空間不斷萎縮,城市的模樣與生活方式愈趨單一。在這個被視為發達城市的社會中,物質看似充裕,卻產生了二十一世紀式的迫人生活,基層市民變得更難以存活。     進入千禧年後,香港大大小小的保育運動此起彼落,從十年前保育灣仔的「囍帖街」,到要求保留具有歷史價值的天星皇后碼頭。近年,新界鄉村亦處處是紛爭,各處因發展之名而被拆遷及徵收的土地,導致村民流離失所,並強行打散一個社區的連結。於是,關於「保育」跟「發展」的討論在社會中一直僵持不下,兩者被推至一個

對立的位置,看似不能相容。很多年後的現在,我們才漸漸懂得慨嘆事物消逝之快速,才會反思「發展是硬道理」這一回事。     同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台灣,近年來在經濟方面陷入泥沼。面對隔鄰的中國在經濟與政治方面所施加的雙重壓力,台灣倍感迷惘與失落。金錢與生活、經濟與主權,兩者間應該如何抉擇,台灣似乎相較於香港更有意識,且更為深層地去思考這個問題。在反服貿運動爆發後,五十萬個台灣人站上街頭,也算是為這道難解的習題,印下了重要的註腳。難忘台灣民主先行者鄭南榕曾經寫下︰「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     然而,台灣不是世外桃源,也非烏托邦。政策向著資本家及大財團傾斜的現象同樣屢見

不鮮,林林總總的都市更新議案、現代圈地運動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準備在墾丁後灣開設民宿的年輕夫婦Kiky及Jacky,最初不過是被後灣的寧靜所吸引,卻沒料到這片祥和之地最後也逃不過大財團的眈視,「後灣開發案」使兩人與當地村民建立起一種另類的情誼,雖未至於全力投身於抗爭中,但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忙。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     聽著由李雙澤所寫成的《美麗島》,歌詞中流露出對於這座美麗島嶼的強烈情感,旋律把我的思緒帶回印尼的峇里島,當時在反世貿行動中遇上台灣的行動者,他們獻唱此曲給來自世界各地

的人。毛管不禁一豎,亦暗自感動,台灣人那份對於土地的熱愛,彷彿是自然而然遺傳在骨子裡的。或者他們並不如香港那般現代化及國際化,但對於鄉土的一份情感,卻是純樸而實在的。     台灣的民主與自由,尤其是能夠民選自己的總統一事,總令港人心生羨慕。然而,台灣過去的民主化道路極其艱辛,卻也更能堅定地迎向光明。或許很多人已然忘記,在過去仍未有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的戒嚴時代裡,香港曾經是台灣所追求的自由之地。漫畫家李勉之在台灣解嚴前夕來到台灣,在校園裡頭見識到國民黨對於管制「政治正確」思想最後的迴光返照。解嚴至今不過二十多年,當我們還為了爭取普選而作出不同的抗爭之時,台灣的民主化道路已經邁向另一個里

程,從前被人揶揄為「台灣式的民主」,成為了香港今天的他山之石,儘管台灣代議民主至今仍然存在千瘡百孔的問題,但那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全民共同學習而累積下來的漫漫長路。     時至今日,兩地公民社會之間的連結愈來愈緊密,台灣的反服貿運動爆發後,「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成為了一道響亮的口號。當時我身在台灣,跟隨著一個又一個年輕人,沿著梯子爬進被佔領的立法院內,自以為有種見證的責任。這場運動,不只震撼了台灣人,也深深影響著對岸的香港人。     朋友曾經戲言,我走到哪裡,當地的社會都會出狀況。離開台灣後,七月回到香港,由於「佔領中環」的醞釀,導致了十月那場波瀾壯闊的雨傘運動出現,歷時兩個

多月。運動開始之時,心裡暗暗感動,覺得我們終於走在以自己的力量去爭取民主的路上了,並不倚賴他人,自己的香港自己救。一幕幕激勵人心的畫面,導致在台灣留學的香港朋友忍不住回家,例如陳民官,他跟我一樣,同時目睹了兩場運動的發生。     或許「今日XX,明日XX」終究是個簡化的口號。然而,雙方渴望互相了解彼此的意願卻是愈來愈強烈。台灣朋友曾跟我說過︰「如果台灣的佔領立法院給了香港雨傘運動很大的啟示,那麼我們在九合一選舉中的藍天變綠地,某程度上都跟你們的這場運動有所關連,不要灰心,香港總有看得見真正民主的一天。」     把台灣的九合一選舉看在眼裡,百般滋味在心頭,我們最後的一哩路,好

像還長著呢!     台灣就像一面鏡子,映照香港的美麗與哀愁。想起他們爭取民主的歷史所充滿的血與淚,一代一代人前仆後繼所付出過的犧牲,那是以生命換取自由的道路。路途雖曲折遙遠,卻是教懂我不可輕言放棄的一課。     跨越在島嶼與浮城之間,我想用這一本書,十五篇採訪記錄,追尋流動在兩地的生命故事。包括我自己。 Story 1 遠在他方的香港小食:士林夜市裡的十三座牛雜台北的冬季多雨,陰陰細細,帶給人一種黏膩的感覺。來台灣生活之前,早有朋友提醒過我,台北比香港多雨、潮濕,但真正面臨雨季時,才知道衣服永遠曬不乾的苦惱。劉以鬯在《酒徒》曾說:﹁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若是如此,記憶如

潮水,我在台北的雨季裡便留下了滿滿的回憶。台灣人總覺得香港的都會氣息濃厚,具有國際觀,連距離天空也比較近一點。在香港生活就像在世界的中心,能看到更多不一樣的世界。相反的,香港人也熱愛台灣,總覺得少了一股銅臭味,可換來更多生活品質與水準。兩地人民對於他者的浪漫化,呈現出自身位置的困境,不安現狀既是一種欲望的投射,也是為了追求理想生活的冀盼。在光影的交錯之間,造就了兩地觀光發展的蓬勃以及移民熱潮的吹捧。「牛雜」,庶民小吃的代表那個陰暗的下雨天,我走到了香港人最為熟悉的士林夜市,不為觀光,只為採訪十三座牛雜店的老闆湯建業。在香港,湯老闆是個名人,除了他的牛雜在香港首屈一指之外,同時他也上遍了大大小小

的電視節目與平面媒體,在許多的旅遊美食書裡,都會提及他的牛雜店。「十三座」可以稱得上是香港牛雜的代名詞,是家喻戶曉的小食代表,一點也沒有誇張。「十三座」一詞,來自於湯老闆父親早年在柴灣第十三座公屋下的小販生意,為了傳承或紀念逝去的老時光,故以此為牛雜店的名字。十三座牛雜並非數十年的老店,他在父親身上承接過來的,不是實體的店鋪,而是一種容易失傳的手藝。湯生的父親賣過粥,也賣過飲品,沒料到,最受食客歡迎的是滷牛雜,一道便宜的小食,讓光顧過的客人念念不忘。然而,他的父親滷牛雜雖是一絕,但他卻拒絕自己的小孩接手牛雜的生意,更警告千萬不能開牛雜店。他自己說到這段時,不免感慨:「父親曾告誡我,什麼行業都可

以做,就是不要賣牛雜。」湯爸爸的憂慮不是沒有原因的,牛雜的製作流程繁複又耗工費時,往往需要花上兩三天的時間做準備,一百斤的牛雜,經過清潔、處理、汆燙、滷製的過程,最後剩下的只有三十斤,成本相當高昂。賣牛雜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前置工作時間非常漫長,不像咖哩魚蛋、雞蛋仔、煎釀三寶般,既容易準備,也較容易被市場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