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檔案轉換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影片檔案轉換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水木居士寫的 零基礎學After Effects CC 2018 全視頻教學版 和鄧文淵,文淵閣工作室的 手機應用程式設計超簡單:App Inventor 2小專題特訓班(附影音/範例/完整程式拼塊PDF)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線上影片轉檔】免安裝、免費的轉檔軟體推薦《2023》也說明:目錄 · 線上影片轉檔(一):HitPaw Video Converter · 線上影片轉檔(二):Online Convert · 線上影片轉檔(三):FreeConvert · 線上影片轉檔(四):CloudConvert · 線上影片轉檔(五)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碁峰所出版 。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葉基固所指導 李展輝的 UHD(Ultra High Definition)影像後期製程之技術報告—以東森電視《台灣1001個故事》為例 (2020),提出影片檔案轉換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UHD、影像後期製程、台灣1001個故事、電視影像規格。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法教分處 法律學研究所 蔡明誠所指導 蘇儀騰的 攝影著作之研究 (2002),提出因為有 攝影、著作、著作人格權、著作財產權、數位攝影的重點而找出了 影片檔案轉換器的解答。

最後網站Free Video Converter - 免費轉換視訊格式 - Freemake則補充:Freemake Video Converter 接受任何視訊檔案作為輸入: AVI, MP4, MKV, WMV, MPG, 3GP, ... Freemake 是唯一的免費視訊轉換器,透過從Facebook, Vimeo, Dailymotion,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影片檔案轉換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零基礎學After Effects CC 2018 全視頻教學版

為了解決影片檔案轉換器的問題,作者水木居士 這樣論述:

本書針對零基礎讀者編寫,在基礎講解中插入實例應用,是為想在較短時間內學習並掌握AfterEffectsCC2018軟體的讀者量身打造的一本從入門到精通的教程。 全書分為4篇,入門篇包括第1~2章,主要講解AfterEffectsCC2018速覽入門和合成的新建與素材設置;提高篇包括第3~5章,主要講解層及層動畫製作、關鍵幀及文字動畫、蒙版與遮罩;精通篇包括第6~8章,主要講解摳像及類比特效、內置視頻特效、動畫的渲染與輸出;實戰篇包括第9~12章,主要講解自然特效動畫設計、移動UI動效設計、動漫與遊戲動畫設計、商業欄目包裝動畫設計等內容,通過大量實戰案例,鞏固前面的知識,並掌握AfterEff

ectsCC2018的核心技術。 隨書提供所有實例的工程檔和線上教學視頻。讀者可以邊學習邊練習,提高效率。 本書可作為欲從事影視製作、欄目包裝、手機UI動效、電視廣告、後期編緝與合成的廣大初、中級學習者的自學教材,也可作為社會培訓學校、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或上機實踐指導用書。 王紅衛,水木居士,畢業於鄭州大學電腦專業。 在北京理工大學百事特電腦教育部做講師6年。創立水木風雲工作室,以教材及店銷書籍編寫為主,從事編輯與廣告、企業系列海報等設計工作。 第1篇 入門篇 第 1 章 After Effects CC 2018 速覽入門 1.1 認識

操作介面14 1.1.1 啟動After Effects CC 2018 14 1.1.2 預設工作介面 14 重點練習1-1 自訂工作介面15 1.2 面板、視窗及工具列介紹16 重點1.2.1 “專案”面板  16 重點1.2.2 “時間線”面板  17 重點1.2.3 “合成”視窗  17 重點1.2.4 “效果和預設”面板 17 重點1.2.5 “效果控制項”面板 17 1.2.6 “字元”面板18 1.2.7 “對齊”面板18 1.2.8 “信息”面板18 1.2.9 “預覽”面板 18 1.2.10 “圖層”窗口 18 難點1.2.11 工具列  19 1.3 使用協助工具 19

重點練習1-2 應用縮放功能 19 重點1.3.1 安全框 20 1.3.2 網格的使用 20 1.3.3 輔助線 21 重點練習1-3 尺規的使用 22 1.3.4 快照 22 1.3.5 顯示通道22 1.3.6 解析度解析23 重點1.3.7 設置目的地區域預覽 23 重點1.3.8 設置不同視圖 23 1.4 知識總結 23 1.5 拓展訓練 24 訓練1-1 “項目”面板24 訓練1-2 “時間軸”面板24   第 2 章 合成的新建與素材設置 2.1 項目與合成的新建 26 重點練習2-1 創建專案及合成檔 26 重點練習2-2 保存專案檔案 26 難點練習2-3 合成的嵌套 27

2.2 導入素材文件 27 重點練習2-4 JPG格式靜態圖片的導入 28 練習2-5 序列素材的導入 28 重點練習2-6 PSD分層格式素材的導入 29 2.3 管理素材 30 重點2.3.1 使用資料夾歸類管理 30 重點2.3.2 重命名資料夾 31 2.3.3 添加素材 31 2.3.4 查看素材32 2.3.5 移動素材32 2.3.6 設置入點和出點32 重點練習2-7 設置入點和出點 33 2.4 知識總結 34 2.5 拓展訓練 34 訓練2-1 使用資料夾歸類管理34 訓練2-2 重命名資料夾34   第2篇 提高篇 第 3 章 層及層動畫製作 3.1 層的基本操作 36

重點3.1.1 創建層 36 重點3.1.2 選擇層 36 重點3.1.3 刪除層 36 3.1.4 層的順序36 3.1.5 層的複製與粘貼37 難點3.1.6 序列層 37 3.2 認識層屬性 38 重點3.2.1 層的基本屬性 38 重點3.2.2 層的高級屬性 38 練習3-1 利用三維層製作旋轉立方體39 3.3 層基礎動畫屬性41 3.3.1 層列表 41 重點3.3.2 錨點 41 練習3-2 文字位元移動畫 42 重點3.3.3 位置 42 練習3-3 位置動畫 43 重點3.3.4 縮放 44 練習3-4 基礎縮放動畫 45 重點3.3.5 旋轉 45 練習3-5 基礎旋轉

動畫 46 重點3.3.6 不透明度 47 練習3-6 利用不透明度制作畫中畫 47 3.4 知識總結 48 3.5 拓展訓練 48 訓練3-1 行駛的汽車 48 訓練3-2 舞臺拉幕動畫49   第 4 章 關鍵幀及文字動畫 4.1 創建及查看關鍵幀51 重點4.1.1 創建關鍵幀  51 重點4.1.2 查看關鍵幀 51 4.2 編輯關鍵幀 52 重點4.2.1 選擇關鍵幀 52 4.2.2 移動關鍵幀53 4.2.3 刪除關鍵幀53 難點練習4-1 製作卷軸動畫 53 4.3 瞭解文字工具 54 重點4.3.1 創建文字 54 4.3.2 字元和段落面板54 4.4 文字的設置 55 4

.4.1 動畫55 難點練習4-2 文字隨機透明動畫 55 難點4.4.2 路徑 57 重點練習4-3 跳動的路徑文字  58 重點練習4-4 變色字 60 重點練習4-5 機打字效果  61 4.5 知識總結61 4.6 拓展訓練 62 訓練4-1 聚散文字62 訓練4-2 卡片翻轉文字62 訓練4-3 清新文字62   第 5 章 蒙版與遮罩 5.1 蒙版的原理 64 5.2 創建蒙版 64 重點練習5-1 利用“矩形工具”創建矩形蒙版 64 難點練習5-2 利用形狀層製作生長動畫 65 重點練習5-3 利用“橢圓工具”創建橢圓形蒙版 67 重點練習5-4 利用“鋼筆工具”創建自由蒙版 6

7 5.3 蒙版形狀的修改 68 重點5.3.1 節點的選擇  68 5.3.2 節點的移動 68 5.3.3 添加/刪除節點 68 重點5.3.4 節點的轉換 69 5.4 蒙版屬性的修改 69 5.4.1 蒙版的混合模式69 重點5.4.2 修改蒙版的大小 70 5.4.3 蒙版的鎖定 71 重點練習5-5 利用軌道遮罩製作掃光文字效果  71 重點 練習5-6 利用“矩形工具”製作文字倒影 72 5.5 知識總結 73 5.6 拓展訓練 73 訓練5-1 製作軌道遮罩炫酷掃光文字73 訓練5-2 利用蒙版擴展製作電視螢幕效果74   第3篇 精通篇 第 6 章 摳像及模擬特效 6.1 摳

像 76 重點6.1.1 CC Simple Wire Removal(CC擦鋼絲) 76 重點6.1.2 Keylight 1.2(摳像1.2) 76 重點練習6-1 利用“摳像1.2”製作水墨動畫 76 6.1.3 內部/外部鍵77 6.1.4 差值遮罩77 6.1.5 提取77 6.1.6 線性顏色鍵 78 6.1.7 顏色範圍 78 6.1.8 顏色差值鍵 78 6.2 模擬 78 6.2.1 焦散79 重點6.2.2 卡片動畫79 重點練習6-2 利用“卡片動畫”製作夢幻彙集效果79 6.2.3 CC Ball Action(CC 滾珠操作) 80 重點6.2.4 CC Bubble

s(CC 吹泡泡)  80 重點練習6-3 利用“CC 吹泡泡”製作泡泡上升動畫 80 重點6.2.5 CC Drizzle(CC 細雨滴) 81 重點練習6-4 利用“CC 細雨滴”製作水波紋效果 81 6.2.6 CC Hair(CC 毛髮) 81 6.2.7 CC Mr. Mercury(CC 水銀滴落) 81 重點練習6-5 利用“CC 水銀滴落”製作水珠滴落效果 82 6.2.8 CC Particle SystemsⅡ(CC 粒子模擬系統II) 83 6.2.9 CC Particle World(CC 粒子模擬世界)83 重點練習6-6 利用“CC 粒子模擬世界”製作飛舞的小球效

果 83 6.2.10 CC Pixel Polly(CC 圖元多邊形)84 重點練習6-7 利用“CC圖元多邊形”製作風沙彙集效果  84 6.2.11 CC Rainfall(CC 下雨) 85 重點 練習6-8 利用“CC 下雨”製作下雨效果  85 6.2.12 CC Scatterize(CC 散射)  85 6.2.13 CC Snowfall(CC 下雪)86 重點 練習6-9 利用“CC下雪”製作下雪效果  86 6.2.14 CC Star Burst(CC 星爆) 86 6.2.15 泡沫 86 6.2.16 碎片 87 6.2.17 粒子運動場 87 6.3 知識總結 8

7 6.4 拓展訓練 87 訓練6-1 利用“碎片”製作破碎的球體效果 87 訓練6-2 利用“CC 滾珠操作”製作三維立體球效果 88   第 7 章 內置視頻特效 7.1 視頻特效的使用方法 90 7.2 視頻特效的編輯技巧 90 重點7.2.1 特效參數的調整 90 重點7.2.2 特效的複製與粘貼  91 7.3 3D通道特效組91 7.3.1 3D通道提取92 7.3.2 場深度92 7.3.3 EXtractoR(提取)92 7.3.4 ID遮罩92 7.3.5 IDentifier(識別字)92 7.3.6 深度遮罩92 7.3.7 霧3D  92 7.4 實用工具特效組 93

7.4.1 範圍擴散93 7.4.2 CC Overbrights(CC亮度信息)93 7.4.3 Cineon轉換器93 7.4.4 HDR壓縮擴展器93 7.4.5 HDR高光壓縮93 7.5 扭曲特效組 94 7.5.1 球面化94 7.5.2 貝茲曲線變形94 7.5.3 漩渦條紋94 7.5.4 改變形狀94 7.5.5 放大  94 7.5.6 鏡像  95 7.5.7 CC Bend It(CC 2點彎曲 ) 95 7.5.8 CC Bender(CC 彎曲) 95 7.5.9 CC Blobbylize(CC 融化)  95 7.5.10 CC Flo Motion(CC 液化

流動) 95 7.5.11 CC Griddler(CC 網格變形) 95 7.5.12 CC Lens(CC 鏡頭) 96 7.5.13 CC Page Turn(CC 卷頁)96 7.5.14 CC Power Pin(CC 四角縮放)96 7.5.15 CC Ripple Pulse(CC 波紋擴散) 96 7.5.16 CC Slant(CC 傾斜) 96 7.5.17 CC Smear(CC 塗抹)97 7.5.18 CC Split(CC 分裂)97 7.5.19 CC Split 2(CC 分裂 2)97 7.5.20 CC Tiler(CC 拼貼)97 7.5.21 光學補償9

7 7.5.22 湍流置換97 7.5.23 置換圖 97 7.5.24 偏移98 7.5.25 網格變形 98 7.5.26 凸出98 7.5.27 變形98 7.5.28 變換98 7.5.29 變形穩定器VFX 99 7.5.30 旋轉扭曲99 7.5.31 極座標99 7.5.32 波形變形99 7.5.33 波紋 99 7.5.34 液化 99 7.5.35 邊角定位100 7.6 文本特效組 100 7.6.1 編號 100 重點練習7-1 利用“編號”製作進度動畫100 7.6.2 時間碼 102 7.7 時間特效組 102 7.7.1 CC Force Motion Blur(

CC 強力運動模糊) 102 7.7.2 CC Wide Time(CC 時間工具)102 重點7.7.3 殘影 103 7.7.4 色調分離時間 103 7.7.5 時差 103 7.7.6 時間置換103 7.8 雜色和顆粒特效組104 7.8.1 分形雜色104 7.8.2 中間值 104 7.8.3 匹配顆粒104 7.8.4 雜色 104 7.8.5 雜色Alpha 104 7.8.6 雜色HLS  105 7.8.7 雜色HLS自動 105 7.8.8 湍流雜色105 7.8.9 添加顆粒105 7.8.10 移除顆粒105 7.8.11 蒙塵與劃痕 105 7.9 模糊和銳化特效

組106 7.9.1 複合模糊106 7.9.2 銳化 106 7.9.3 通道模糊106 7.9.4 CC Cross Blur(CC交叉模糊) 106 7.9.5 CC Radial Blur(CC 放射模糊)106 7.9.6 CC Radial Fast Blur(CC 快速放射模糊) 107 7.9.7 CC Vector Blur(CC向量模糊)107 7.9.8 攝像機鏡頭模糊 107 7.9.9 智能模糊107 7.9.10 雙向模糊107 7.9.11 定向模糊 107 7.9.12 徑向模糊107 7.9.13 快速方框模糊 108 7.9.14 鈍化蒙版108 7.9.1

5 高斯模糊108 7.10 生成特效組108 7.10.1 圓形 108 7.10.2 分形 109 7.10.3 橢圓 109 7.10.4 吸管填充109 7.10.5 鏡頭光暈109 7.10.6 CC Glue Gun(CC 噴膠器)109 7.10.7 CC Light Burst 2.5(CC 光線爆裂 2.5)109 7.10.8 CC Light Rays(CC 光芒放射)110 7.10.9 CC Light Sweep(CC 掃光效果)110 重點練習7-2 利用“CC 掃光效果”製作爆炸文字動畫 110 7.10.10 CC Threads(CC 線狀穿梭)113 7.

10.11 光束113 7.10.12 填充113 7.10.13 網格113 7.10.14 儲存格圖案 113 7.10.15 寫入 114 7.10.16 勾畫 114 重點練習7-3 利用“勾畫”製作曲線動畫 114 7.10.17 四色漸變 116 7.10.18 描邊 116 7.10.19 無線電波 116 7.10.20 梯度漸變 116 7.10.21 棋盤116 7.10.22 油漆桶116 7.10.23 塗寫 116 重點練習7-4 利用“塗寫”製作手繪效果 117 7.10.24 音訊波形118 重點練習7-5 利用“音訊波形”製作電光線效果 118 7.10.25

音頻頻譜118 7.10.26 高級閃電118 7.11 過時特效組119 7.11.1 亮度鍵 119 7.11.2 減少交錯閃爍119 7.11.3 基本3D 119 7.11.4 基本文字 119 7.11.5 快速模糊(舊版) 119 7.11.6 溢出抑制 120 7.11.7 路徑文本 120 7.11.8 閃光120 7.11.9 顏色鍵120 7.12 過渡特效組120 7.12.1 漸變擦除 121 7.12.2 卡片擦除121 重點練習7-6 利用“卡片擦除”製作拼合效果  121 7.12.3 CC Glass Wipe(CC玻璃擦除)122 7.12.4 CC Grid

Wipe(CC 網格擦除)122 7.12.5 CC Image Wipe(CC圖像擦除)123 7.12.6 CC Jaws(CC 鋸齒) 123 7.12.7 CC Light Wipe(CC 光線擦除)123 重點練習7-7利用“CC 光線擦除”製作過渡轉場 123 7.12.8 CC Line Sweep(CC線掃描)124 7.12.9 CC Radial ScaleWipe(CC徑向縮放擦除)124 重點練習7-8利用“CC徑向縮放擦除”製作動畫轉場124 7.12.10 CC Scale Wipe(CC 縮放擦除) 125 7.12.11 CC Twister(CC 扭曲) 1

25 7.12.12 CC WarpoMatic(CC 溶解)125 7.12.13 光圈擦除 125 7.12.14 塊溶解125 7.12.15 百葉窗125 7.12.16 徑向擦除 125 7.12.17 線性擦除 126 7.13 透視特效組 126 7.13.1 3D眼鏡 126 7.13.2 CC Cylinder(CC 圓柱體)126 7.13.3 CC Sphere(CC 球體) 126 重點練習7-9利用“CC 球體”製作球體轉動動畫 126 7.13.4 CC Spotlight(CC 聚光燈)127 7.13.5 徑向陰影128 7.13.6 投影 128 7.13.7

斜面Alpha 128 7.13.8 邊緣斜面128 7.14 通道特效組128 7.14.1 最小/最大128 7.14.2 複合運算129 7.14.3 通道合成器 129 7.14.4 CC Composite(CC 合成) 129 7.14.5 轉換通道129 7.14.6 反轉 129 7.14.7 固態層合成 129 7.14.8 混合 130 7.14.9 移除顏色遮罩 130 7.14.10 算術 130 7.14.11 計算130 7.14.12 設置通道 130 7.14.13 設置遮罩 131 7.15 遮罩特效組131 7.15.1 調整實邊遮罩131 7.15.2

調整柔和遮罩 131 7.15.3 mocha shape(摩卡形狀) 132 7.15.4 簡單阻塞工具 132 7.15.5 遮罩阻塞工具 132 7.16 音訊特效組132 7.16.1 調製器132 7.16.2 倒放 132 7.16.3 低音和高音 132 7.16.4 參數均衡133 7.16.5 變調與合聲 133 7.16.6 延遲 133 7.16.7 混響 133 7.16.8 身歷聲混合器 133 7.16.9 音調 133 7.16.10 高通/低通134 7.17 顏色校正特效組134 7.17.1 三色調134 7.17.2 通道混合器 134 7.17.3 陰影

/高光 134 7.17.4 CC Color Offset(CC色彩偏移)134 7.17.5 CC Toner(CC調色)135 7.17.6 照片濾鏡135 7.17.7 PS任意映射 135 7.17.8 灰度係數/基值/增益135 7.17.9 色調 135 7.17.10 色調均化 135 7.17.11 色階135 重點練習7-10利用“色階”校正顏色 136 7.17.12 色階(單獨控制項) 136 7.17.13 色光 136 7.17.14 色相/飽和度136 7.17.15 廣播顏色 137 7.17.16 亮度和對比度137 7.17.17 保留顏色 137 7.17

.18 可選顏色 137 7.17.19 曝光度137 7.17.20 曲線 137 7.17.21 更改為顏色 137 重點練習7-11利用“更改為顏色”改變影片顏色138 7.17.22 更改顏色138 7.17.23 自然飽和度 138 7.17.24 自動色階138 7.17.25 自動對比度 138 7.17.26 自動顏色139 7.17.27 顏色穩定器 139 7.17.28 顏色平衡139 7.17.29 顏色平衡(HLS)139 7.17.30 顏色連結139 7.17.31 黑色和白色 139 重點練習7-12利用“黑色和白色”製作黑白圖像 140 7.18 風格化特效組

140 7.18.1 閾值140 7.18.2 畫筆描邊140 7.18.3 卡通 140 7.18.4 散佈 141 7.18.5 CC Burn Film(CC 燃燒效果)141 7.18.6 CC Glass(CC 玻璃)141 7.18.7 CC Kaleida(CC 萬花筒)141 重點練習7-13利用“CC 萬花筒”製作萬花筒效果 141 7.18.8 CC Mr.Smoothie(CC 平滑)142 7.18.9 CC RepeTile(CC 邊緣拼貼)142 7.18.10 CC Threshold(CC 閾值) 142 7.18.11 CC Threshold RGB(CC

閾值RGB)142 7.18.12 彩色浮雕 142 7.18.13 馬賽克143 7.18.14 浮雕 143 7.18.15 色調分離 143 7.18.16 動態拼貼 143 7.18.17 發光 143 7.18.18 查找邊緣143 重點練習7-14利用“查找邊緣”製作水墨畫143 7.18.19 毛邊 144 7.18.20 紋理化145 7.18.21 閃光燈145 7.19 知識總結 145 7.20 拓展訓練145 訓練7-1利用“CC 鏡頭”製作水晶球 145 訓練7-2利用“CC 卷頁”製作卷頁效果146 訓練7-3利用“徑向擦除”製作筆觸擦除動畫146   第 8 章

動畫的渲染與輸出 8.1 認識數位視訊的壓縮148 8.1.1 壓縮的類別 148 8.1.2 壓縮的方式 148 8.2 常見圖像格式149 8.2.1 靜態圖像格式 149 8.2.2 視頻格式150 8.2.3 音訊的格式150 8.3 渲染工作區的設置150 重點8.3.1 手動調整渲染工作區  151 重點8.3.2 利用快速鍵調整渲染工作區 151 8.4 渲染佇列視窗的啟用  151 8.5 渲染佇列視窗參數詳解152 8.5.1 當前渲染 152 8.5.2 渲染組 153 8.5.3 所有渲染154 8.6 設置渲染範本154 重點8.6.1 更改渲染範本 154 難點8.

6.2 渲染設置155 8.6.3 創建渲染範本 156 8.6.4 創建輸出模組範本157 8.7 常見視頻格式的輸出 157 重點練習8-1 輸出AVI格式檔158 重點練習8-2 輸出單幀圖像159 重點練習8-3 輸出序列圖片159 8.8 知識總結160 8.9 拓展訓練160 訓練8-1 渲染工作區的設置  161 訓練8-2 輸出音訊檔 161   第4篇 實戰篇 第 9 章 自然特效動畫設計 9.1 自然清新動畫設計 163 9.1.1 打造背景動畫163 9.1.2 製作太陽動畫 164 9.1.3 添加文字動畫 166 9.2 花瓣標誌開場動畫設計167 9.2.1 製作花

瓣剪影動畫 168 9.2.2 調出花瓣動畫 169 9.2.3 將花瓣及文字動畫融合 171 9.2.4 調整動畫視角 172 9.3 碎片出字動畫設計173 9.3.1 調出碎片效果 174 9.3.2 製作文字動畫 176 9.3.3 添加光效動畫 177 9.3.4 製作完整動畫 178 9.4 知識總結180 9.5 拓展訓練180 訓練9-1 寶劍刻字特效設計 180 訓練9-2 流星雨效果 181   第 10 章 移動UI動效設計 10.1 收藏動效設計 183 10.2 錶盤介面動效設計 185 10.3 旅行圖示動效設計 186 10.4 購票介面動效設計 188 10.4

.1 製作主題介面動效.189 10.4.2 調整動畫細節 191 10.5 系統載入動效設計 192 10.5.1 繪製圓形路徑 192 10.5.2 添加細節動畫 194 10.6 知識總結 194 10.7 拓展訓練 195 訓練10-1 確認按鈕動效設計 195 訓練10-2 卡通載入動效設計 195 訓練10-3 撥號介面動效設計 196   第 11 章 動漫與遊戲動畫設計 11.1 戰機大戰動畫設計198 11.1.1 繪製特效圖像 198 11.1.2 製作爆炸特效 200 11.2 西域巨魔遊戲開場設計 201 11.2.1 製作開場背景 201 11.2.2 添加文字效果

203 11.2.3 添加光效裝飾 205 11.3 星際遊戲開場片頭設計 208 11.3.1 製作開場背景 208 11.3.2 打造粒子特效 209 11.3.3 製作主題文字 211 11.3.4 製作光效動畫 212 11.4 知識總結 214 11.5 拓展訓練 214 訓練11-1 滴血文字 214 訓練11-2 星光之源 215   第 12 章 商業欄目包裝動畫設計 12.1 動感手機宣傳動畫設計 217 12.1.1 製作手機出場動畫 217 12.1.2 調出裝飾圖形動畫 218 12.1.3 製作完整圖形動畫 220 12.1.4 添加文字資訊 221 12.2 旅遊宣

傳片設計  222 12.2.1 打造畫面動畫  223 12.2.2 製作主題背景 225 12.2.3 製作文字動畫 227 12.2.4 調出文字動畫細節  230 12.2.5 製作裝飾條動畫  233 12.2.6 添加高光裝飾動畫 234 12.3 電影頻道標誌動畫設計 235 12.3.1 製作膠片素材  236 12.3.2 打造滾動膠片動畫 237 12.3.3 製作轉圈膠片1  238 12.3.4 製作轉圈膠片2  240 12.3.5 添加陰影動畫元素 243 12.3.6 打造膠片字動畫  244 12.3.7 調整場景色彩 246 12.4 知識總結 247 12.

5 拓展訓練 247 訓練12-1 《理財指南》電視片頭  247 訓練12-2 《Music頻道》ID演繹 248   附錄A After Effects CC 2018默認快速鍵 表A.1 工具列  249 表A.2 專案視窗 249 表A.3 合成窗口 250 表A.4 文字操作 250 表A.5 預覽設置(時間軸視窗) 251 表A.6 層操作(合成視窗和時間軸視窗) 251 表A.7 查看層屬性(時間軸視窗) 253 表A.8 工作區設置(時間軸視窗)  254 表A.9 時間和關鍵幀設置(時間軸視窗)  254 表A.10 精確操作(合成視窗和時間軸視窗) 255 表A.11 效果

控制項視窗  255 表A.12 蒙版操作(合成視窗和層) 256 表A.13 顯示視窗和麵板  256

影片檔案轉換器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近日KKBOX更新推出無損音質,其實高清、無損音源推行了好幾年,本地樂壇新貴MIRROR、林家謙、Serrini等出歌都有高清版,相信歌迷們是時候要了解一下,各大串流音樂平台的新動向,學聽高清好歌撐歌手。
音源質素分三級制
KKBOX的無損音質採用了16bit/48kHz CD以及24bit/192kHz Hi-Res取樣率,相信一般用家看到這些術語和數字頭都大,今次就由耳機專家Cato Mak為大家解釋一下,他表示,目前串流音樂平台的音源可以簡單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級:有損壓縮技術音源
聲音訊號儲存時會重新編碼和壓縮,過程中有損壓縮技術,檔案資訊會有所流失。如果見到320kbps或以下的數字,就代表它是有損壓縮音源,理論上kbps這個單位的數字越低,音訊資訊量越低。Spotify最高音質採用320kbps AAC格式,Apple Music和YouTube Music則最高對應256kbps AAC,三者都沒有提供無損音源。

第二級:CD級別
播放數碼音樂要將數碼檔案解讀為音波訊號,過程稱為「取樣」(Sampling),取樣率會用bit和Hz兩個單位表達,實體CD採用16bit/44,100Hz,串流平台常用16bit/48kHz的音源。bit影響音樂的動態範圍和音壓,後面以kHz是取樣頻率。 Cato指和相機的像素原理差不多,「取樣次數越高,跟模擬訊號(analog)的聲音曲線就越相像,除了聲質更細緻,Hz數越高可支援更闊的頻率響應。」兩個數字相乘再因為兩聲道加倍,得出的就是位元率(bitrate),以CD為例,16×44,100×2就是1,411kbps,和之前所說的320kbps有損格式差很多,理論上bitrate越高,音樂檔案能夠保存的資訊量越多。
第三級:高清Hi-Res級別
比16bit/44,100Hz這兩組數字更高的,就是Hi-Res高清級別。常見的有24bit/96kHz,bitrate達4,608kbps,理論上音質可以比CD更高。不過Cato表示音響界有不同意見,「理論上Hi-Res音源的頻率可以去到更闊,但CD的高頻聲音大概可達20Khz,已經是大部份人可以聽到的極限,也有人會質疑再高頻的意義。玩音響很個人,有人玩新的Hi-Res,也有人鍾情聽CD。」
第二和第三級皆可稱為無損音源,目前TIDAL、MOOV、KKBOX都提供CD和Hi-Res級別的音源,各自有不同叫法,例如Hi-Fi、Master,或直接用16bit、24bit顯示,三個平台都是用藍色代表CD級,用金黃色代表Hi-Res級,哪首歌有哪種格式都一目了然。

iPhone聽好歌駁上駁
搞清音源,是不是插個耳機就聽到分別?Cato表示,用電話插上中價位、千元左右的耳機應該已能聽到CD級和有損音源的分別。想進一步玩Hi-Res的話,近年的電話、電腦已對應Hi-Res音源,不過單靠主機的解碼能力不夠好,會有其他電子干擾,玩Hi-Res的朋友多數會接駁外置DAC(數位類比轉換器)提高音質。
電腦和Android用家可以直駁USB DAC,但Cato就提醒iPhone要聽24bit Hi-Res要用秘技,「iOS的輸出有限制,用Lightning插口或原裝轉換線都只能對應16bit/48kHz音源,奇怪的是用相機套件的USB輸出就可以避開這個限制。」iPhone要先駁相機套件,再駁DAC再駁耳機才可突破限制。如果用藍牙耳機的話,iPhone目前的藍牙編碼未支援高清格式,Android就可以留意aptX Adaptive和LDAC這些藍牙編碼技術,兩種技術都對應24bit/96kHz。
KKBOX新歌上架快
那麼多串流平台應該怎選擇好呢?如果你用入門級一般耳機聽的話,就算你已用KKBOX和MOOV,其實都毋須急着升級,兩個平台聽高清都要加錢。一般用家看音樂庫選擇就可以,目前大部份串流平台都有免費試用時間,而Spotify、Apple Music、KKBOX歌曲較多。
如果熟音響,又喜歡本地或日韓音樂,可以選用KKBOX或MOOV。實測KKBOX的高清音檔比較多,三大唱片公司Sony Music、環球唱片、華納唱片都有提供Hi-Res音源,沒有唱片公司的林家謙在KKBOX有24bit,MOOV只有16bit。KKBOX新歌反應也較快,例如大熱的Billie Eilish《Your Power》,截稿前都未登陸MOOV。至於TIDAL,歐美歌曲比較齊全,也有更多發燒級功能,有比24bit/96kHz更高級別的音源,也對應音響界很火熱的播放軟件Roon,玩無線音響、Multi Room功能等都有很多發揮空間,但中文歌少之餘介面也不太好用,很難找。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Mirror #姜濤 #Jer #林家謙 #KKBox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UHD(Ultra High Definition)影像後期製程之技術報告—以東森電視《台灣1001個故事》為例

為了解決影片檔案轉換器的問題,作者李展輝 這樣論述:

論文摘要超高畫質節目的影像後期製作與拍攝他們一樣具有高度挑戰性,這或許是因為超高解析度的定義,是由一群不同於1941年制定原始類比訊號的技術專家,於2009年數位轉換趨勢下所提出的。想要追求更佳畫質就如亞伯罕、馬斯洛所提出人們會渴望滿足更高層次需求一樣的自然。本論文以東森電視《台灣1001個故事》為UHD影像後期製程研究標的,參考國際標準ITU-R BT.2020、BT.2100等,從UHD影像規格定義選定、製程規劃設計,到最後實際執行產出UHD規格節目。研究檢討在現行HD製作播出環境下,UHD製作的畫面品質與製程效率能否兼顧HD播出必要條件,並提出建議供日後UHD影像後期製程作參考。

手機應用程式設計超簡單:App Inventor 2小專題特訓班(附影音/範例/完整程式拼塊PDF)

為了解決影片檔案轉換器的問題,作者鄧文淵,文淵閣工作室 這樣論述:

  附書光碟DVD*1   ★App Inventor暢銷系列最新代表作★   1小時完成App,活化運算思維,快速打造專案開發力!   App Inventor學習與應用新視野!   從專案實作領略運算與邏輯思維,掌握App快速開發的秘訣!   Google實驗室設計,由麻省理工學院(MIT)行動學習中心維護的App Inventor,風靡無數App開發者、一般App玩家,以及學校師生,從簡單的圖像拼塊拖曳中就能享受App開發的樂趣與成就感。App Inventor 2簡化了手機應用程式設計的開發流程,功能愈來愈加強大,更可以結合當紅的硬體裝置,成為實踐STEM(科學、技術、工程及

數學)的最佳應用工具。   ■適用想直接開發App專題,由專案實作入門者。   ■培養運算思維與問題解決力,從專題內容中發現問題、找出規律、歸納原則,並進而解決問題。   ■精心設計每個專題,將許多困難技術拆解成能夠輕易實作的小單元,學習者能在詳細引導的步驟中快速學會每個重要的環節。   ■以14個豐富的專題內容帶來多元的創意發想,藉由實作學會App實務開發應用的技能,並發揮在個人作品中。無論是多媒體互動的相機、音樂、即時翻譯與電子書製作,或是運算使用的計算機、遊戲、機率與元件互動開發,更包含了方向、時間、GPS、計步器、QR Code與地圖等手機感測器主題應用,以及公開資料的資料庫運

用等。   ■超值提供搭配每個專題的影音教學,藉由影音即時輔助學習,快速吸收所有App專案開發的重要精髓。   超值DVD內容:   專題範例檔/618分鐘專題影音教學/「專題完整程式拼塊」PDF/「Google Play上架全攻略」PDF/「App Inventor 2環境建置說明」PDF/「App Inventor 2單機版與伺服器架設」PDF

攝影著作之研究

為了解決影片檔案轉換器的問題,作者蘇儀騰 這樣論述:

何謂攝影,有兩種定義: 1.利用光或相關的輻射作用,以照相機或暗箱以及一定的感光材料為工具,捕捉畫面、顯現影像的過程或方法。 2.利用攝影機之類的工具所拍攝出來一連串不間斷、連續性的畫面的過程或方法。 一、攝影的流程:光線透過透鏡,經過張開的光圈及快門,投射在軟片上以達成曝光,將此曝光後的軟片經過顯影程序即成為一負片或正片,若將此負片再經過顯像程序即成一相片。 二、攝影著作的定義 1.攝影:利用光或相關的輻射作用,以照相機或暗箱以及一定的感光材料為工具,捕捉畫面、顯現影像的過程。

2.著作: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人類精神智慧產物。(有一般的著作及著作權法上的著作兩種說法) 3.攝影著作:過程或方法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此乃思想與表達區分原則,故必須呈現於媒介上的成果才可該當於著作權法上的攝影著作。 三、攝影著作的保護類型 1.單獨一類:日本及我國 2.歸於他類:英美。 3.分成攝影著作及攝影鄰接權:德國、義大利 四、攝影著作的保護要件 1.美國 A.固著:需永久且穩定的表現於媒介之上,但MAI v. Peak一案

則將RAM中對電腦程式的儲存認為以符合固著此要件,而這其實應未達到永久且穩定。 B.原創性:只要獨立創作非抄襲他人即可,縱使前後兩著作實質及形式上皆相同,不需達到專利法的新穎性。不過Feist v. Rural一案則加上了「需具備最低程度的創意」(創作性)才可符合原創性。 2.英國:原創性,此應包含創作性。 3.德國 A.攝影著作權 B.攝影鄰接權 4.我國 A.原創性:學說與實務說法相當多,可分成廣義與狹義,實務上尚有「個性或獨特性」、「精神作用」等詞語

,但參考國外的立法例,應可認為採廣義說,即包含獨立創作及創作性兩要件。 B.需具有一定的外部表現形式 C.需屬於文學、科學、藝術或其他學術範圍 D.需非不得為著作權標的之著作 五、攝影著作的主體:著作權法第11條及第12條,基本上是以從事創作之人為著作人,但雇用人或出資人可享有著作財產權或著作之利用權,不過雙方可以以契約約定其權利歸屬。 六、攝影著作的客體:依「著作權法第五條第一項各款著作內容例示」,其客體有照片、幻燈片、及其他以攝影之製作方法所創作之著作。其中照片乃正片或負片經過顯像過程所得到

的結果,依著作權法的保護要件來看,正片或負片應即為攝影著作,照片則為其重製物。 七、著作人格權:著作人格權在伯恩公約上的保護只有姓名表示權及同一性保持權,在以經濟利益為著作權法基本目的的國家,如英、美,就只符合伯恩公約最低的要求而只就姓名表示權及同一性保持權為規定。 八、姓名表示權理論上應有三種權能;承認權:著作人可以本名、筆名或匿名的方式表名。禁止錯誤表名的權利:不將他人的姓名表示在著作人所創作的著作上。虛偽表名:將著作人的姓名表示在非著作人所創作的著作上,或雖為其創作但以非得其同意的方式更改的著作上。 九、同一性保持權:規定在第1

7條,條文已改為以「致損害其名譽」為要件,避免些微內容的更改即認為侵害此權利。 十、肖像權:在攝影著作中,若被攝客體為人物者,則有肖像權的問題;而且被攝人的肖像權常會與著作人的著作人格權相衝突。 十一、著作財產權 十二、重製權 1.新興問題:網際網路上的應用行為,如數位化永久儲存、上傳或下載、轉貼、轉寄、黏貼或列印、伺服器上的重製、代理主機上的重製、RAM上的重製、超連結。 2.國內僅討論將美術著作或圖形著作的立體及平面形式互轉是否構成重製,但卻未見對攝影著作的討論。將攝影著作之內容以他種型態重

現者,國外認為屬於改作權的範疇。Rogers v. Koons一案即是。 十三、公開傳播權:規定於第24條及第3條第一項第七款。傳統的公開傳播只限於同時同地同一內容的接收,但網路上的互動傳輸(可隨時隨意選取內容)及對公眾提供則有疑問;有兩種說法,第一、此不屬於傳統的公開傳播,應修法增訂之,第二、條文中的公開播送權本就含括有線及無線,公開播送的定義亦未限縮於同一時間,因此,應可將之解釋為包含網路上的互動傳輸。新版的草案則於第三條第一項第十款增訂公開傳輸的定義,並於第26條之一增訂公開傳輸權。 十四、公開展示權:依第27條乃限於未發行的美術及攝影著作,包括原

件及複製物。 十五、改作權:規定於第28條。 十六、編輯權:規定於第28條 十七、出租權:需與散布權及輸入權同時討論。散布權乃只將著作之原件或重製物提供公眾或使之流通之權,輸入權則有廣狹二義,廣義之輸入權包含禁止合法及非法的重製物輸入。第一次銷售原則,又稱耗盡原則,是在著作財產權人與著作物所有人之間取得一個平衡,使著作財產權人在獲得一定報酬之後,限制其獨佔之地位,以使著作物可以充分利用,我國現階段只有出租權,故只有出租權之耗盡原則(第60條)。新版的修正草案已於第28條之一增訂散布權之規定,並於第59條之一增訂散布權之耗盡原則。至於出

借及出售,本是物之所有權所含括的權利,著作物之所有人自可以出借或出售。 十八、著作財產權的變動有三種情形,即移轉、行使及消滅。 1.移轉:分成讓與與繼承 2.行使:分成授權與設質。授權的條文規定在第37條,依現行條文可分成: A.在90年11月13日之前 B.在90年11月14日之後 C.再為授權:專屬授權可再為授權,非專屬授權則不可。但新版修正草案已將「經公證人作成公證書後」刪除。 3.消滅:由於著作權有其社會目的,所以著作權就獨佔地位的著作財產權設有存

續期間的限制,以免因著作財產權的時間過長而影響他人利用著作的權利,進而造成社會文化的遲滯。 十九、著作財產權之合理使用:此合理使用是在平衡著作權法上的立法目的,為鼓勵著作人創作,賦予其獨佔的市場地位以提供經濟上誘因,但另一方面因著作或多或少皆是根據先前的著作所創造,故本身具有公共財的特性,因此需顧及社會大眾使用著作的權利,再者,促進國家、社會文化的發展為著作權法最高的目的,這三個立法目的融合之下,便有合理使用的規定產生。 二十、數位化時代的攝影 1.數位攝影的流程: A.潛影階段:光線照射在被攝物體上後反射至CCD

上(CCD有三層,第一層為增光鏡片,用來吸收光線,第二層為色塊網格,用來過濾經過的光線,第三層為感應線路,將透過的光線轉換成電流),CCD將光線轉換成電流後,需經過數位類比轉換器(ADC)將電流轉換為數位的符碼,再經過數位影像處理器(DSP)將此符碼排列成特定的編碼,然後才儲存於記憶體上。介紹畫素與像素或影像質點的不同。 B.顯影:利用軟體在電腦上處理儲存在記憶體上的數位化影像資料,以PhotoShop為例,其基本的功能有相當多種。 2.顯像:印表機的列印技術可分成噴墨技術(熱氣泡式、壓電式、靜電式)、熱轉印式(熱轉印式、熱昇華式、熱蠟轉印式)、雷射技術

。 3.著作權法的問題:由於數位化後的影像編碼是儲存在記憶體內,雖然此特定編碼人類無法直接感知,但可透過機器或一定設備而使人類瞭解其內容為何,故記憶體應為攝影著作;至於CCD,則只是將光線轉化成電流並儲存起來,此電流在未轉化為數位符碼之前,並無法使人類瞭解其內容為何。 4.數位影像的管理:有照片儲存組織(stock photography)及集中控管系統兩種。集中控管系統則要求統一化的權利金收取,有兩種標準的模式:CCC變動定價模式及音樂產業模式。比較攝影著作的特性後,CCC模式應是較可行的方式,因為其會因不同的照片價值而有不同的收費。

二十一、數位攝影與視聽著作 1.由影像到影片 2.由影片到影像 二十二、著作人格權之侵害:一般侵權行為所必須具備的要件,如需有侵害行為、需有損害、行為為不法、行為與損害間有因果關係、需有權利受損,行為人具備責任能力等皆須具備。 二十三、著作財產權的侵害亦是需具備侵權行為的所有要件,較有問題的是侵害行為應如何認定。 二十四、著作權侵害的救濟:可分成民事救濟、刑事救濟與行政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