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印機紙張厚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影印機紙張厚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子製紙寫的 紙的百知識:發明、製造、應用、再生,100個關於紙的知識考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2022最新推薦十大影印紙排行榜 - mybest也說明:而紙張的規格尺寸亦分為A4、B4、B5等大小,甚至是紙的厚度、白度及價格 ... 精選十款在通路深受好評的影印用紙,像是Double A、PAPEROne 以及印表機大 ...

國立清華大學 動力機械工程學系 蕭德瑛所指導 紀偉祥的 新型分紙機構之設計與分析 (1999),提出影印機紙張厚度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取紙、送紙、印表機、挫屈、紙張。

最後網站印刷- 紙張的認識... - 省大特殊印刷品有限公司則補充:(1) 塗佈紙. 銅版紙類( 70P~300P)表面經過塗佈壓光處理,平滑光亮,不起毛,紙白,光線反射率高,紙張伸縮性低,最適於彩色印刷。厚度大的,可用作封面,或用來印製考究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影印機紙張厚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紙的百知識:發明、製造、應用、再生,100個關於紙的知識考

為了解決影印機紙張厚度的問題,作者王子製紙 這樣論述:

  ◎第一本從上游到下游、從歷史到科學、從製造到再生,一手掌握紙品基礎知識的百科之書   ◎AmazonJP五顆星推薦,全方位探索關於紙的歷史、種類、特徵、原料、永續利用   ◎日本百年紙廠帶你穿梭古今,深度探究「紙」的前世今生,找出「紙」的未來潛力      藉著紙,我們支撐起文明。      在精神和物質層面,紙都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工具。   長久以來,我們用紙記事、著述、創作、溝通——   紙是最重要的載體,保存人類心智思索的軌跡;   另一方面,我們也依賴紙而生活:   鈔票、包裝盒、紙杯盤、衛生紙……生活與工作中各式各樣的紙製產品,   確保了方便安全的現代社會。      然而,現代

人對紙所知甚少,   其實除了「東漢蔡倫造紙」、「造紙及印刷術促進文藝復興」之外,   千百年來,紙在製造與應用的技術上不停與時俱進,   至今累積了非常豐厚的成果。   本書由日本百年製紙大廠——王子製紙所撰,   從紙的歷史娓娓道來,   詳實地介紹紙的種類、特徵、原料、製程,   並說明紙品的回收及永續利用,   帶領讀者全方位地理解「紙」——   原來,紙不僅美麗、細緻、充滿人文溫度,   製造過程也蘊含著尖端的工藝與科技應用,   它的未來,更是能夠與環境生態共存共榮的優良媒材。      昨日之紙,今日之紙      說起人類史上最重要的發明,「紙」一定名列前茅!   你可知道紙還

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各式各樣的紙又如何為我們帶來便利的生活?      發明:   紙的發明,如何左右了三國時期魏、蜀、吳爭霸的最後命運?   為什麼「瓦楞紙」能造成全世界的物流革命,因此被稱為劃時代的發明?   製造:   為什麼使用「紙藥」進行的「流漉」抄紙法,可以讓日本的和紙那麼細緻動人?   滑石、碳酸鈣、二氧化鈦、矽酸粉……加入這些添加物,改善了紙的哪些品質?   應用:   為什麼影印機可以將碳粉轉印到紙上,碳粉卻不會脫落?   阻燃紙、複寫紙、陶紙、硫酸紙……這些特殊紙背後的科學原理是什麼?   再生:   要幫助環境永續經營,你該買的是「環保紙」而不只是「再生紙」?  

 回收免洗筷,為什麼也可以幫助減低造紙的環境衝擊?      紙的明天      進入數位時代,電子載具與網路發達,大家常以為「紙」是過時的產物,但紙其實早就深入現代生活的肌理,人們一日離不開它。未來,紙在製造與應用上仍會與時俱進,繼續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深遠的影響力。      現在,請隨著本書,一同深入紙的紋理,探究紙的美麗與神奇!    作者簡介 王子製紙   初代王子製紙成立於一八七三年,創辦人德川昭武曾參與「岩倉使節團」,歸國後於東京都王子地區創建現代化紙業。其後合併其他紙業,全盛時期擁有全日本八成以上的市占率。二戰後,日本政府推行解散大型財閥,王子製紙解散為三家較小的製

紙公司。二○一二年王子製紙重新整併為製紙集團,現總公司位於銀座,於日本全國擁有五處工廠,主要生產報紙用紙、印刷用紙、感熱紙、影印用紙等。並於中國江蘇省有一子公司「江蘇王子製紙」。 譯者簡介 李漢庭   一九七九年生,國立海洋大學電機系畢業,自學日文。二〇〇三年進入專利事務所從事翻譯工作,二〇〇六年開始從事書本翻譯。領域從電機專利文件乃至於生活醫學、科技等中日對譯,目前嘗試將觸角延伸到特殊造型與影像創作。作品有《這樣讀出你的最高分》、《來自新世界》、《台上台下都吸引人的說話整理術》、《鏑木毅越野跑訓練全書:日本越野跑第一人的私攻略,從各地形跑步技巧、體能升級計畫、心智管理到裝備完賽全知識》

等書。 一 前言 1 生活中的紙張 8 2 紙從何而來 10 3 從紙類的生產量與消費量看全球經濟 12 二 紙的歷史 4 紙的起源 16 5 發明紙所造成的影響 18 6 近代造紙技術的發明與傳播 20 7 傳統和紙 22 8 紙曾經是貴重物品 24 9 古代的紙價 26 10 報紙的歷史—報紙用紙的技術革新 28 三 各式各樣的紙 11 我們周遭的紙張種類 32 12 各式各樣的紙—印刷用紙 塗佈紙化了大濃妝(塗佈紙與非塗佈紙) 34 13 各式各樣的紙—影印用紙 36 14 各式各樣的紙—發色用紙(非碳紙) 38 15 各式各樣的紙—報紙用紙 40 16 各式各樣的紙—包裝紙 4

2 17 各式各樣的紙—瓦楞紙,厚紙板 44 18 瓦楞紙是偉大的發明 46 19 瓦楞紙也有許多種類 48 20 更加了解瓦楞紙 50 21 從紙張到包裝 52 22 你有注意到包裝的巧思嗎? 54 23 包裝與時俱進 56 24 生活必需品:家庭用紙 58 25 如塑膠一般可成型的紙 60 26 可防潮的紙? 62 27 還有許多特殊紙 64 28 紙製品(立體構造) 66 四 紙的特徵 29 為何可以在紙上寫字 70 30 為何可以在紙上印刷 72 31 用顯微鏡觀察紙張 74 32 紙能吸多少水? 76 33 氫鍵與紙的關係 78 34 為什麼紙會變黃 80 35 為什麼紙會腐爛 8

2 36 紙的縱橫方向與製書 84 37 紙的厚度與韌性 86 38 紙張是否好翻 88 39 紙的特性與評估方法 90 40 視覺上的白 92 41 紙張光澤與顏色的關係 94 42 紙張正反差與平滑性 96 43 紙張簡單小分析(1)撕看看 98 44 紙張簡單小分析(2)用水沾濕看看 100 45 紙張簡單小分析(3)用火燒看看 102 五 紙的原料與製法 46 紙的原料「紙漿」是什麼? 106 47 紙漿的種類(1)化學紙漿與機械紙漿的製法 108 48 紙漿的種類(2)廢紙紙漿製法 110 49 紙的添加物與添加效果(1) 112 50 紙的添加物與添加效果(2) 114 51 製

紙方法(1)前置工作(調配工程) 116 52 製紙方法(2)紙漿打薄(抄紙工程) 118 53 製紙方法(3)表面化妝(塗佈工程) 120 54 製紙方法(4)最後修飾(超壓光工程) 122 55 瓦楞紙與厚紙板的製法 124 56 從瓦楞紙到紙箱 126 57 面紙與衛生紙的製法 128 六 紙的原料 木材 58 哪種木材可以造紙? 132 59 木片專用船改變了木材原料史 134 60 人造林與天然林 136 61 產業造林的必要性 138 62 產業造林的環境考量 140 63 防治違法砍伐 142 64 何謂森林認證? 144 65 何謂森林認證木材額度? 146 66 造紙產業與

森林經營 148 67 造紙業的海外造林 150 68 製紙公司環保造林的國際貢獻 152 69 造林研究 154 70 油加利樹能在惡劣環境下生長 156 71 CSR調度 158 72 日本國內林業現況與未來的課題 160 七 紙的原料 廢紙 73 推廣廢紙回收 164 74 紙張回收流程 166 75 廢紙利用率目標百分之六十二 168 76 回收紙流通 170 77 家庭與辦公室廢紙的分類方法 172 78 向大量生產回收紙的對象回收廢紙 174 79 廢紙為何需要分類? 176 80 牛奶紙盒的使用狀況 178 81 不應使用碎紙機? 180 82 地方政府的努力——再生紙誕生的故

事 182 83 全世界的再生紙情勢 184 84 歐洲的再生紙情勢 186 85 日本何時開始利用再生紙 188 86 江戶時代的廢紙回收 190 87 廢紙紙漿的比例很重要 192 八 永續用紙的努力 88 購買環保紙 196 89 紙的LCA(生命週期評估) 198 90 造紙業是生質能源模範生 200 91 廢棄物如何成為優秀燃料? 202 92 造紙工廠的廢水排放 204 93 回收免洗筷對社會的貢獻 206 94 透過造林進行CDM(綠色開發機制) 208 95 森林如何防止溫室效應 210 96 何謂生物多樣性? 212 97 海外造林地的社會貢獻 214 98 我們當下能為將

來做些什麼? 216 99 森林與紙張回收 218 100 造紙工廠是什麼樣的地方? 220 4 紙的起源 人類製造、使用紙張大約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在紙張成為繪畫或書寫的「記錄媒材」之前,人們使用的主要是石片、黏土板、木簡、竹簡、獸皮與獸骨等。 公元前三世紀左右的埃及,曾經將莎草的莖切成薄片來畫圖寫字,莎草(papyrus)就是英文的紙(paper)的字源,但是莎草紙的製法與後來的紙不同,因此不能算是紙張正式的起源。所謂的紙,一般的說法是「萃取植物纖維,將纖維平均分散在水中,接著濾掉水分,再用纖維交織出來的平平薄薄的東西」。 那麼,紙究竟是什麼時候問世的呢? 從中國西漢時期(公元前一七九年

左右)的遺蹟中,發現了以麻的纖維製成的紙,據信這種麻紙是全球最古老的紙。這種麻紙在當時主要用來包裹貴重物品,而書寫上仍使用木簡、竹簡、絲綢等媒材。這些媒材有些缺點,例如木簡與竹簡的體積太大,不適於保存,絲綢又因昂貴而無法大量使用。後來到了東漢時期(公元一○五年左右),在宮中當宦官的蔡倫大幅提升了造紙技術,這些發展都記載於中國史書《後漢書》中。蔡倫利用廢棄的麻製品與樹皮等富含纖維的材料,做出適於書寫的紙,因此這種紙有「蔡侯紙」之稱。「蔡侯紙」往西經由絲路傳到伊斯蘭國家與歐洲,往東也透過海路傳到了日本。 那麼,日本是何時開始造紙的呢? 根據《日本書紀》記載,公元六一○年時,一位名叫曇徵的和尚自高句

麗帶來了造紙之法。另外,據說公元六○○年左右,日本的當政者聖德太子也曾鼓勵種植楮樹以造紙,並且做出了四種楮紙。不過,在那之前的彌生時代,日本已經與亞洲大陸頻繁接觸;漢朝在朝鮮半島設置的樂浪郡,也已在公元三一三年被高句麗消滅,應該早有很多漢人搬到日本居住。綜合以上,造紙技術可能在公元六○○年以前就傳到日本了。日本究竟是何時開始造紙的,目前尚無定論。 日本史上明確記載的最早造紙紀錄,是保存於奈良正倉院的戶籍用紙。公元七○○年左右,美濃、筑前、豐前等地就是使用這種和紙來記錄戶籍,顯示和紙的製造方法在奈良時代就已經流傳到全日本。但當時紙張還是貴重物品,即使在平城京,一般的文件都還是使用木簡做為載體。 

進入平安時代後,平安京設置了官營的造紙工廠,稱作「紙屋院」。在那裡生產出來的和紙稱為「紙屋紙」,是深受歡迎的高級和紙。但因為紙屋紙依然珍貴,一般庶民似乎無法取得。

新型分紙機構之設計與分析

為了解決影印機紙張厚度的問題,作者紀偉祥 這樣論述:

電腦日益普及,深入企業,家庭及個人生活,處理運算各種資料及文件,己大幅改變人類的生活習慣,而電腦資料的輸出工具中,最重要的就是印表機,當然現今科技己走向列印、影印、掃瞄、傳真 四機合一的多功產品,但光就印表機這項功能,其性能的展現不只單單是列印速度及列印品質,更包括它的穩定性及可靠度。印表機之動作包含三大部分:取紙(分紙) 、送紙、列印。就取紙功能,其穩定性及可靠度的好壞取決於取紙是否成功,取紙失敗可以以下面兩個情形來說明: (1)一次取了二張以上的紙,造成印表機會容易卡紙。 (2)取不出紙,使得印表機判定紙匣沒紙。 兩種情形都

會使列印工作停擺,因此如何能設計好的取紙機構是相當重要的,本研究之研究動機即是研究利用紙張挫屈原理來取紙的取紙機構,希望設計一個較為穩定且可靠的取紙器,使得當紙的表面性質,紙的磅數等性質有所改變時仍能有可以接受的取紙成功率。尤其是針對使用普遍的A4紙。並利用對紙張力學之分析,找出取紙器最佳化之設計。 如果設計一個N值可以逐漸增加的機構,即fmax = Nμs可以逐漸增加,使得取紙力F增加時最大摩擦力fmax也增加,一直保持fmax 大於等於 F的環境,即第1區的情形,這樣一來取紙滾輪施加的取紙力F有多大紙張受到的力就有多大,沒有空轉打滑的情形。 為了解

本文設計的新型取紙器該如何擺放是最為適當,必須對取紙器的位置和挫屈力間有何關係進行了解與研究,我們採用彈性力學的能量法來求挫屈發生時的情形,首先以平板理論建立二維的紙張模型,配合邊界條件,找出其形狀函數,並將取紙滾輪施加在紙張上的力視為點作用力,以無限平板受點作用力的公式為理論基礎,求得應力的分佈情形,再代入能量法的統制方程式求取特徵值,即可得到紙張所需的挫屈力。 歸納結果如下: 1.a和b都是愈接近中間的地方,挫屈力愈大,愈接近紙張兩端挫屈力 愈小。 2.H值愈大,挫屈力愈小。 3.ν(蒲松比)愈大,挫屈力

愈小。 4.h(厚度)愈大,挫屈力愈大。 為了確定和理論分析的結果可以比較,所以實驗也是施點作用力在紙張上,在紙張上用針穿洞,用細線穿過後以小圓珠固定在紙的一端,另一端則繫上砝碼,利用砝碼施力在細線上,來模擬點作用力,慢慢增加砝碼重量直到紙張發生挫屈,則此時砝碼重量即是紙張的挫屈力。 討論與建議: 一.實驗誤差: 紙張在製造出廠時,本身即不可能是完美,一張紙上會有厚有薄,不是整張都是一樣厚度,加上紙張也不是完美的平坦,由理論知道平坦度愈差的紙,其實驗值和理論值相差愈大,參見圖 5-1挫屈曲線圖,

重點是實驗紙張的厚度相當薄,即使只是稍微的凹凸起伏,其物理量都可能是紙張厚度的倍數,所以每一次實驗所用的紙張即使是同一個廠製造,同一批生產,同一包裝中,平坦度和厚薄情形也都不一樣,實驗最大的誤差在此。 二. 理論上紙張的楊氏係數會因濕度增加而變小,而不大受溫度影響,但實驗過程發現,濕度增加時,有時挫屈力值卻會增加,這應是因為溼度會使紙張與紙匣間的的黏滯力增加,而且我們知道摩擦係數有三大因素,(1) 表面性質、(2)熱的情形 、(3)摩擦的速度。其中濕度影響(1),溫度影響(2),所以改變溫度、濕度也會因而改變紙張和紙匣間的摩擦係數,間接地改變了挫屈力,且水氣本身也會增加紙張

重量。所以改變溫度、濕度後,挫屈力會增或是會減,是E值、黏滯力、摩擦力這三個因素綜合的結果。 三. 由上面結果,並從實驗過程中觀察,紙張與紙匣兩側接觸的部分可能是影響主因,我們建議在設計紙匣的兩側擋板時,可以考慮設計成肋條式而不是整面式,且紙匣表面部分除了會與滾輪接觸的區域外,也可以設計成交叉的肋條,如此即可達到支撐紙張的目地,並藉著降低與紙張的接觸面積,減少摩擦、黏滯性質變化時對挫屈力的影響。 四. 如果實驗紙張與紙匣間還放有紙張的話,即多張疊放,則結果會更無規則,因為濕度高時不但會產生皺褶,水份還會使兩張紙容易黏在一起,不易分開,造成很難利用挫屈使兩

張紙分開,來達到取紙的目地,也就是說濕度大時會降低送紙的成功率,濕度低時可以得到較好的送紙的成功率。 五. 摩擦和黏滯造成的影響,其程度難以量測區分,不過都是會提高挫屈力的大小,而溫度對挫屈的影響則可能是由改變水份滲入紙張纖維的程度來影響挫屈力。 六. 如果挫屈裝置的位置己選定,則取紙滾輪靠近紙的側邊,即離挫屈裝置遠處,紙之挫屈力較小,但是會造成送出去的紙張有歪斜現象,所以還是挫屈裝置和取紙滾輪對放,兩者一起靠近紙的兩端,並拉大H值,來降低挫屈力,減低力對紙張的傷害,並防止紙張有歪斜現象,我們設計的新型取紙器相較於LEXMARK的優點即是在有限空間內其H

值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