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自由行治安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希臘自由行治安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Otto羅奧道寫的 一生必上的美國66號公路 和DAVIDABULAFIA的 偉大的海:地中海世界人文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雅典市區散步路線- Synatagma 與Monastiraki 二站間最熱鬧地段也說明:越南嫁來希臘,已經住了20 多年了,也會講中文,來希臘不知道買什麼當紀念品問她就對嘍。 ... 路上許多亂塗亂噴的塗鴨,讓人感覺治安不大好的感受。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朵琳整合行銷公司 和廣場出版所出版 。

中央警察大學 外事警察研究所 劉進福所指導 劉昱廷的 論馬來西亞、柬埔寨之觀光警察制度─兼論我國觀光警察設置之芻議與展望 (2014),提出希臘自由行治安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觀光發展、治安維護、觀光安全、專業觀光警察。

而第二篇論文東海大學 法律學系 張麗卿所指導 王紀軒的 罪刑均衡與實質正義 (2011),提出因為有 人性、正義、刑罰、罪責、均衡正義、動態平衡、罪刑均衡的重點而找出了 希臘自由行治安的解答。

最後網站[2018東歐] 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12天自助行程規劃+花費總 ...則補充:老唐玩回來之後一直宣傳克國+斯國比希臘還要好玩XD ... 治安也不錯,食物在歐洲內算好吃(但到後來還是很想念滷肉飯XD),車子很好開很適合自駕,推薦給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希臘自由行治安,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生必上的美國66號公路

為了解決希臘自由行治安的問題,作者Otto羅奧道 這樣論述:

  作者Otto Lo羅奧道在2016年四月,踏上了美洲大陸,展開數千公里的自駕遊之旅。從第一天離開洛杉磯,進入Mojave 大沙漠,向遼闊又一望無際的科羅拉多高原挺進,面對眼前雄偉壯麗的景觀,震撼內心的療癒,當下立定志向在未來的15年裡,深入傳統白人的領域,要把自己最後的時間,投入在美國、加拿大公路旅遊研究。   美加自駕遊的風潮近十年在全世界蓬勃發展,尤其是前往中西部小鎮,中部國家公園及州立公園的遊客,每年都有15 % 的驚人成長,但以歐洲遊客居多,亞洲遊客少,且以日,韓,中國大陸為主; 然而,美加最著名的國家公園,大多在中西部及中北部,台灣旅客自駕者在此寥寥可數;如蒙大拿州,懷俄明州,

密西根州,伊利諾州,密蘇里,堪薩斯,新墨西哥州,亞伯達省,魁北克省,加拿大北方三島,都是歐洲白人的天下,幾乎不見台灣人的蹤影。這些景觀壯麗,民風保守,純樸可親的地方,不是一般旅遊團行程,反而成為筆者最推薦的私房景點。   體驗海外國家的自駕遊,是一種融合智慧,經驗,耐力及品味的綜合藝術;讀者可以享受一個人的旅行,也可以與摯愛的親友同行;只要妥善準備及事前詳細規畫,就能創造出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深度之旅。過程中,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尤其是與美加當地小鎮人民的互動,交流與學習,才是自駕遊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最寶貴的精神。   時至今日,Otto Lo羅奧道是台灣唯一出書且最最專業從事美加自駕遊的車

導;從法語魁北克,新英格蘭到洛杉磯,五大湖到蒙大拿,207天,24個州,58000公里的里程數,筆者將自己兩年多來的心血付諸實現,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本旅遊著作,「 美國66號公路自駕遊 」,希望藉此帶動台灣遊客赴美自駕遊的風潮,學習,接觸,瞭解美國加拿大傳統中心思想的旅遊勝境。   Otto透過本書為讀者打造獨一無二的自駕行程   透過書中精采圖文,讀者可以充分體驗海外國家的自駕遊,是一種融合智慧,經驗,耐力及品味的綜合藝術;讀者可以享受一個人的旅行,也可以與摯愛的親友同行;只要妥善準備及事前詳細規畫,就能創造出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深度之旅。過程中,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尤其是與美加當地小鎮人

民的互動,交流與學習,才是自駕遊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最寶貴的經驗。   1.66號公路,是一條涵蓋歷史、人文、世界級景觀及景點,北美自駕游的入門路線,只要順利走完這條路,在美國加拿大的公路旅遊,都能自由自在,暢行無阻!   2 不跟隨一般旅遊團的景點,去探索美國的美麗小鎮,美國正中心從小鎮到大城市的傳統人文與建築。   3 從大城芝加哥,密蘇里的農莊,再到新墨西哥科羅拉多高原,加州的莫哈維大沙漠,想像從1938年到1984年,幾千萬美國人,靠著它翻山越嶺,擕家帶眷前往美西移居淘金,這段輝煌年代,成就美國成爲跨世紀強國。   4 你平日所看到的好萊塢電影絕對不能代表現在的美國。透過自駕遊用

心用雙眼探索美國中部文化,就會感到賓至如歸!   5 旅遊不再是旅行團廣告上的行程;而是自己手握方向盤,親自去探索內心渴望的自由美麗境界! 名人推薦   “海外自駕遊,是亞洲未來十年,高端年輕旅遊市場的趨勢~”-聯合出版發行總經理 林建仲   “66號公路是自駕遊的入門路線,走過這條路,你就可以走遍全美國!若你跟我一樣期待未知的旅程,請翻開這本書”-資深總編輯 滕家瑤   聯合推薦   作者簡介   羅奧道Otto Lo     1965年高雄左營出生,台北市人(祖籍:廣東省興寧縣)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今世新大學)   1988年~2002年,從事廣告、公關 、行銷、

服裝造型工作   2003年~2008年,從事大陸人士來台參訪旅遊業務   2008年~2015年,從事歐美人士來台自由行業務   2015年~2018 年,從事美國加拿大公路旅遊研究,主攻美加自駕遊     專攻路線:   1. 美國66號公路之旅 ( 洛杉磯,大峽谷,聖多納,聖塔菲 ,芝加哥 )   2. 五大湖區伊利諾州,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紐約州旅遊賞楓   3. 加拿大魁北克省, 新布倫維克省 ( 蒙特婁,魁北克,法語GASPESIE半島 )   4. 科羅拉多高原,猶他州五大國家公園之旅   5. 愛達荷州,蒙大拿州,懷俄明州 ( 大提頓 ,黃石, 冰川國家公園之旅 )   6.

加拿大亞伯達省 ,英屬哥倫比亞省 ( 班夫 ,嘉士伯 ,優鶴, 冰川七大國家公園之旅 )     扉頁 Road Trip Guide in US & CAN 一生必上的美國66號公路 作者序 你就是旅行的方向盤 推薦序 理性開闊的視野 目錄頁面   第一章My Road Trip Research (我的公路旅遊研究)  Road Trip 就是公路旅遊,Driver Guide 就是車導 (司機兼導遊) 做好功課 "是旅行的基本功 , 安全的駕駛觀念,一絲不苟,貫徹執行 Public Security & Crime Rate ( 當地治安) 享受美食 享受性價比 入

境隨俗合乎禮節能行萬里路 掌握天氣變化是公路旅遊的基本要素 公路旅遊注意Dress Code 平日鍛鍊體魄,長途旅行中戰勝疲勞 善用超市,速食店,加油站,Shopping Mall 來大飽口福 掌握預算與時效,為旅遊品質加分 要有” 投保全險 “ 的觀念,益己利他 快樂駕駛 ,平安回家,是完美旅程的另一個起點   第二章 美國精神的66號公路US Route 66   第三章 出發! Start off 現代與傳統交織、富裕的伊利諾州 ( Illnois ) 芝加哥Chicago 先從體會藝術,領略建築之美的芝加哥開始 格蘭特公園及以南Burnham Harbor 碼頭區加上中國城China

Town 格蘭特公園以西往北到芝加哥河南畔 芝加哥河北岸 Oak Park 橡樹公園 ( 草原學派建築 ) 及其他 Otto看芝加哥 時光隧道中的 66 號公路:伊利諾州裘莉亞市 ( JULIET ILLINOIS ) 伊利諾州威靈頓 伊利諾州布萊伍德 伊利諾州加德納 伊利諾州德懷特 伊利諾州歐黛爾 伊利諾州龐帝亞克 伊利諾州布盧明頓 伊利諾州亞特蘭大 伊利諾州林肯 伊利諾州威廉斯威爾 伊利諾春田市 密蘇里州 ( Missouri ) 密蘇里州聖路易市 密蘇里州古巴鎮 密蘇里州魔鬼肘鎮 密蘇里州春田市 堪薩斯州 ( Kansas ) 密蘇里州 喬普林市 奧克拉荷馬州 ( Oklahoma )

奧克拉荷馬州雀爾喜 奧克拉荷馬州卡杜沙 奧克拉荷馬州土爾沙 奧克拉荷馬州阿卡帝亞 奧克拉荷馬州奧克拉荷馬市 奧克拉荷馬州魏勒佛 奧克拉荷馬州克靈頓 奧克拉荷馬州馴鹿鎮 德克薩斯州 ( Texas ) 德克薩斯州三葉草鎮 德克薩斯州麥克蓮 德克薩斯州葛萊姆 德克薩斯州艾瑪里洛 德克薩斯州艾德林 Otto之德州花絮   第四章 : 實戰66號公路西段 新墨西哥州 ( New Mexico ) 新墨西哥州圖坎凱里 新墨西哥州聖塔羅沙 新墨西哥州莫里亞提 新墨西哥州亞伯柯吉 值得造訪的Santa Fe and Taos 聖塔菲 Santa Fe 陶思Taos  愛爾普拉多 El Prado 亞利桑那州

( Arizana ) 亞利桑那州霍爾布魯克 亞利桑那州溫斯洛 亞利桑那州旗桿市 特別報導 : Sedona Arizona 亞利桑那州威廉斯 亞利桑那州大峽谷 亞利桑那州薩利格曼 亞利桑那州金門市 加利福尼亞州 ( California ) 加利福尼亞州巴士頓 加利福尼亞州葉爾摩鎮 加利福尼亞州維克多維爾 加利福尼亞州歐洛葛蘭德 加利福尼亞州道尼 加利福尼亞州聖塔摩尼卡 加州花絮 : 加利福尼亞州拉荷拉   第五章 : 香港~旅程的終點也是起始   附錄1: 美國小鎮的萬聖節 附錄2:  Otto推薦行程   序 你,就是旅行的方向盤   美國66號公路是一座歷史的橋梁,連繫著從世

界各地的遊客前來一窺20世紀初,美國移民大遷徙的遺跡。這些父祖字輩源於英、德、法、義、荷 、葡、西與希臘的歐洲後裔,踏上滾滾紅塵之路從遙遠的新英格蘭,開著貨車經芝加哥漫漫長路抵達洛杉磯,展開他們西部拓荒生活的掏金之旅,如今這條路已經在1985年被美國政府從地圖上除名,改為 “ 國家歷史名勝 “ 。反而因為如此,更多追隨祖先腳步,不分年紀的歐洲人,讓我在這條路上見證他們對近代歷史的熱愛,對懷舊的追隨。要知道美國百年來的發展史,就要知道Route 66。美國人驕傲地說:沒走過66號公路,就不算來過美國!   自駕遊是一種縱合各種技術的藝術,無限想像放逐自我於奢華天地的美景之間。才能夠親身計劃行程

,體會自駕旅遊的高度樂趣;一個人的旅行或與家人親友同行,考驗你的智慧,膽識,應變,勇氣,體能,耐性及適應力到。達別人所不能及,看到別人所不能見   所謂 Road Trip  “ 公路旅遊 “,必須有相當的距離,不會在幾小時或是一兩天就結束,所以使用各種在地面行駛的交通工具,高鐵,火車、巴士、小客車、摩托車、自行車、運用各種組合,甚至於全程徒步都算是公路旅遊的一部分。     我的美國加拿大自駕遊,經歷三58,200 多公里,從城市到荒漠,從高山下濱海,從東岸晃西岸,從五大湖穿梭美加兩國邊境,深刻感受小鎮居民的純樸友善,熱情體貼樂於助人。初秋的蒙特婁、遼闊的魁北克,獨自開車進入鄉間小徑,看

著漸淡枯黃的森林原野幾頭小鹿啃食著青草,一塊塊黃色綠色的廣大牧場,像調色盤般的搭配種著整片紅色秋英花,停下車來站在路邊望著前方,猶如置身另一個國度的南法。   之前在大峽谷巧遇近在咫尺的母馴鹿;在新墨西哥州的Sante Fe 看到陸戰隊老兵哈雷機車高速編隊成壯觀的分列式 ;在聖地牙哥Children’s Pool La Jolla海豹媽媽獨排眾議現場實況轉播順利產下海豹寶寶;在克里夫蘭騎士隊的門口拍到LeBron James 比我身體大20倍的背影,紐約洋基隊的主場看到貝比魯斯魔咒,這段期間我用雙眼用雙腳走遍美國所點滴累積的24,000多張照片,終於成就了我這第一本旅行實錄 “ 美國66號公

路旅遊“!   2018。04。30 清晨於台北三芝 羅奧道

論馬來西亞、柬埔寨之觀光警察制度─兼論我國觀光警察設置之芻議與展望

為了解決希臘自由行治安的問題,作者劉昱廷 這樣論述:

在資訊發達,科技日益進步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地球村(Global Village)時代下,「觀光產業」已然成為國家重要之無煙囪工業及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一環,臺灣地區亦不例外。惟在觀光事業蓬勃發展的背後,大量遊客的湧入,除為當地帶來經濟發展外,伴隨而來的也劇烈影響了當地的環境、居民生活方式與產生相關的社會治安問題。 邇來許多以觀光產業為重要國家發展產業之國家如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印尼等國家,為提升觀光滿意度與落實觀光安全,均有設置提供諮詢服務、保護觀光旅客與維護觀光地區治安之觀光警察制度。在當今國際社會均朝向發展觀光產業之趨勢下,各國紛紛導入或正式編制有「專業」觀

光警察,如何在符合我國國情、法治制度與人民情感的情況下,導入合適於我國之「專業」觀光警察,實乃當前重要課題。 臺灣之觀光產業在政府的推動與號召之下,日益蓬勃發展;在此同時,如何有效「保護」與「服務」外來之大量遊客,為我國警政機關當前重要之議題。觀光警察之主要任務係保護與服務觀光旅客,俾提升國家之觀光形象。惟就我國國內而言,目前尚未有「專業」觀光警察組織之編制。 東南亞各國中,馬來西亞自1980年代中葉發展觀光旅遊產業迄今,發展已相當成熟,而柬埔寨由於其境內暹粒省之世界文化遺產使其觀光產業蓬勃發展;兩國為維持國內觀光旅遊之安全品質暨提升相關國際旅遊形象,均設置有「專業」之觀光警察制度

,相關制度行之有年,可謂已有小成,值得作為我國設置「專業」觀光警察制度之重要參考。 本研究以探討馬來西亞與柬埔寨「專業」觀光警察與我國現有部分縣市警察局以任務編組方式兼任觀光客的安全與諮詢服務工作之制度,將兩者做一有系統之比較,藉此研析我國現有觀光警政制度實務運作上對於治安維護的不足之處與其未來可能之新面向,並探究我國成立「專業」觀光警察之可行性,以因應現代觀光蓬勃發展下所衍生之旅遊犯罪等相關觀光治安問題。

偉大的海:地中海世界人文史

為了解決希臘自由行治安的問題,作者DAVIDABULAFIA 這樣論述:

Mountbatten Literary Award 2011年英國國家學院傑出成就獎 《星期日泰晤士報》2011年年度選書歷史著作榜首   這裡是著孕育古代文明的海洋,也是信仰衝突、種族衝突之海   ----在我們這個藍色星球上,社會交流最為活潑的地區或許就是地中海;這片大海在孕育人類文明史扮演的角色,遠非其他海洋所能企及。   繼1949年布勞岱爾的《地中海史》之後,最重要的一部關於地中海史的作品。「地中海」不只是早期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也是最複雜的海域,其中有航海做生意的商人、打劫維生的海盜、有虔誠的朝聖者與騎士團、冒險深入異域的旅行家。有城邦類型的共和國,也有領土型的帝國,例如

羅馬、鄂圖曼土耳其、西班牙,雅典、斯巴達、狄洛斯、腓尼基、迦太基、羅馬、君士坦丁堡、伊比利半島、亞歷山卓、泰爾、阿卡、羅德島、西西里島、克里特島、馬爾他島、阿瑪菲、比薩、熱那亞、威尼斯、亞拉岡、加泰隆尼亞、瓦倫西亞等等地中海沿岸城市接連在歷史扮演角色,有如你方唱罷我登場。   地中海周邊的城市要是拿得到基本民生物資或是其他重要物產,就有機會壯大,上古時期不論科林斯、雅典或是羅馬,中古時期不論熱諾亞、威尼斯還是巴塞隆納,無不如此。但是,這些城市──許多其他城市也一樣──萬一遭到敵人封鎖,拿不到基本的民生物資,可就會像是活遭扼殺了。維護海域安全因此成了政府重要的職責。像古羅馬人用的手法,便是發動

一連串戰役,極力壓制海盜的勢力,然後巡行海域維持治安。要是沒有哪一方有實力在大片水域稱雄,商船船隊就可以要求武裝船隊護航,像威尼斯人的「護航艦隊」。擁有地中海的控制權,說的是擁有穿行過地中海的重要航道控制權。要握有這樣的控制權,就一定要建立幾處基地,既供船隻有地方可以補給新鮮的飲水和食物,也供巡航的戰艦有地方駐紥可以出海追擊海盜暨其他闖入海域的外船。地中海的歷史也是周邊港市的歷史。各處的港市政治效忠的對象形形色色,在所多有;聚居、往來的商旅和民眾,也來自地中海區內、外四面八方。有一座港市,在書中便一次又一次成為要角:埃及的亞歷山卓。亞歷山卓從建城之初,有的便是薈萃雜處的性格,而且始終如此,直到

二十世紀後半葉才告消失,因為這時國族主義勃興,摧毀了地中海區的國際大家庭。地中海的各處港市也形同思想傳播的媒介,宗教信仰也包括在內,所以希臘的神祇因此得以來到伊特魯利亞的塔奎尼亞;之後很久,又再變成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向外傳播的中心,而教這三支宗教同在地中海周邊陸地的諸多社會,留下格外深刻的烙印。   異域來的商人在中古時代的地中海世界隨目可見,而且出現教人稱奇的現象:限居猶太區的商人隨意進出伊斯蘭或是拜占庭的領土,而伊斯蘭或是拜占庭的領土又是劃定在一家小客棧或是商館當中,這樣的客棧或是商館,同時也充當他們的倉庫、教堂、烘焙作坊、澡堂,每一支人多勢眾的「民族」各有自己的客棧:熱諾亞人、威尼

斯人、加泰隆尼亞人,依以類推。由於埃及還是會擔心異邦來的商人可能污染在地的宗教信仰,進行政治顛覆,所以,入夜便鎖上這類客棧的門戶,不准進出(鑰匙交由外面的穆斯林保管)。這樣卻只教這一群商人更加團結,同病相憐的感覺更加強烈,同時卻也襯托出分別來自義大利、加泰隆尼亞各地的一支支族群,彼此分歧的地方;他們所在之處,對立為敵的幾位穆斯林大公競相爭雄,但他們有一身周旋游走的功力,自然也就左右逢源。十二世紀期間,拜占庭一樣把城內的義大利半島來的商人集中在一處大宅院,建起高牆圍住,再加上煽動仇外情緒,終至於引爆醜陋的反拉丁人大屠殺。既然將特定的族群隔離在高牆之內不是新鮮的事,亞拉崗國王在西元1300年前後首

度將馬約卡島的猶太人和其他居民隔離開來,也就不算稀奇了。再到1516年,威尼斯官方將猶太人隔離在「新猶太區」的時候,甚至算是相當有面子的事。這樣的商人社區為猶太區提供了很有用的模範。住在高牆圍起來的區域裡面,不論是猶太人還是歐洲商人都是有一些特權的,像是自治權、宗教禮拜的自由權、稅賦減免等等;不過,還是會因為有束縛而抵銷掉不少,例如自由行動受限,必須仰賴好惡多變的官府保護。   要是把地中海說成是「信徒之海」就必須考慮地中海的水面穿行的人群不僅是貧窮、無名的朝聖客而已,另外也有傳教士,渾身散發強烈的感召力。例如拉蒙‧柳利,他在1316年逝世之前寫下好幾百本書籍、小冊,向世人說明帶領穆斯林、猶

太人、希臘人皈依真正的信仰應該用怎樣的手法──在此必須一提,他生前其實沒有真的讓誰皈依天主教的基督信仰的。不過,柳利的生平事蹟倒可以提醒我們,宗教的摩擦和衝突只是全貌的枝節。他學伊斯蘭蘇非教派的詩歌寫文章,也不避諱和[猶太教]卡巴拉學者把酒言歡。他一度熱衷傳教,也亟力傳揚老派的伊比利亞和平共存思想,認為三支亞伯拉罕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信奉的是同一位神。西班牙為了鞏固國家的天主教性格,境內的異教徒自1492年起大舉遭到驅逐或是強迫改宗,這些人──馬拉諾人、摩里斯科人、猶太人、穆斯林──他們心裡的和平共存,可就是不同的意思了;他們於外最好要有信奉天主教的樣子,但於內,卻也未必一定信奉祖上

傳下來的宗教。西法拉猶太人於現代初期在地中海縱橫天下,在好幾方面都教眾人自歎弗如:他們可以拿身份作變裝,要穿要脫隨心所欲,以「葡萄牙」的身份到伊比利亞半島,以猶太人的身份定居利佛諾或是安科納;他們跨過文化、宗教、政治界線的能耐,恰似六百年前開羅的老祖先,書閣商人。把地中海的範圍拉大,這般多重身份轉換使用算是極端的情況:有的地方是不同文化在交會融合,有的人則是不同的身份在交會融合,往往還混得不太好。  

罪刑均衡與實質正義

為了解決希臘自由行治安的問題,作者王紀軒 這樣論述:

  本文從正義出發,試圖探索罪刑關係之間的正義。本文相信,罪刑關係之間的實質正義就在於「罪刑均衡」,其應可作為刑事政策的方向,並且對刑罰的種類、制定及調節等,產生正面影響。對於正義的概念,學說上有各式各樣的見解。本文對正義的描述是「合乎人性,正當且和諧的價值」。人性是正義的源頭,理性與感性俱備,單論其一,人將不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是主體,吾人相信人性尊嚴及向善的價值。  如果從小我延伸至大我,可以發現正義就在人、人與人、人與社會、社會裡面。當正義在人或社會之中時,是以主體之中的正義呈現;若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時,則是主體之間的正義。主體之中的正義,偏向正當的人性價值;主體之間的正

義,傾向和諧的人性價值,用以維繫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共生共榮。犯罪與刑罰的關係,存在於人與社會之間,必須符合主體之間的正義,也就是偏向合乎人性的和諧價值。  制度形成,必須有政策作為指引。本文認為,刑事政策引導刑事法體系,且由罪刑關係出發,衍生為刑事實體法、程序法與執行法等。刑事政策以罪刑關係為核心,刑事政策的目的就是刑罰的目的。刑罰目的有應報與預防二大說,當前學理通說已不各執一詞,將二者綜合運用;但是,若從正義角度視之,刑罰目的應該在於「回復和諧」,也就是回復因犯罪而破壞的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以恢復正義的原初狀態;而能夠回復和諧的方法,在刑事政策上就是「罪刑均衡」。罪刑均衡不是應報,不是靜

態的對等,而是動態的平衡,必須對於罪犯已生的惡進行公評,同時展望未來如何促使其改過遷善,使其重返社會。為了回復和諧,罪刑均衡是國家不間斷的努力,第一次罪刑均衡體現於立法上的刑罰制定,第二次罪刑均衡體現於司法上的刑罰量定;第三次罪刑均衡則體現在刑罰的執行。  在刑罰制度上,必須確立各種刑罰合乎正義。自由刑應徹底發揮教化罪犯的功能,並且完善短期自由刑的缺失。罰金刑必須公平,日額罰金制應該是值得努力的方向。於此同時,廢止無助於罪犯與社會回復和諧的資格刑;立法者可以考慮設計勞動刑,同樣利用日額制,與罰金刑一起建構輕罪的制裁,並且便利罰金刑與勞動刑之間的易刑。至於生命刑,在臺灣仍存有高度爭議,是否廢止仍

宜取得全民共識,目前國家應當制定審慎的政策。  刑法制定時,法定刑是否與所對應之罪處於應然的均衡狀態,不能憑空想像,立法者應檢驗犯罪與刑罰質量之間的關係。法定刑的編制排序、攀比檢證,應該是檢驗法定刑是否接近罪刑均衡理想的方法。本文將普通刑法的刑罰分列五級,共六十二等,再經由普通刑法內,以及普通刑法與特別刑法、附屬刑法間的攀比發現,法定刑仍有諸多亟待檢討的空間。刑罰最終必須落實在個案上,司法者在法定刑的範疇內量定刑罰,促進罪刑均衡的真正實現,於實然面創造正義。致力促進罪刑均衡,以期實質正義的實現,應當是刑事法學人及實務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