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用加熱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工業用加熱爐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俊璋寫的 安心吃、放心用,權威環境毒物專家教你輕鬆打造無毒生活:毒雞蛋、毒澱粉、塑化劑……生活中隱藏著各種不能吃、不能用的秘密,環境毒物權威教你輕輕鬆鬆一次全破解! 和陳樹輝等的 化工廠系統設計(第三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電加熱器 - 世鴻工業也說明:鰭管式熱交換器 · 氣冷式冷卻器 · 殼管式熱交換器 · 鍋爐 · 壓力容器 · 電加熱器 · 電廠、焚化爐用 · 氣對氣熱交換器 · 熱管式熱交換器 · 塘瓷式熱交換器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平安文化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陳貴琳所指導 林銘賢的 雷射光汽化有機廢棄物環保創新之應用 (2021),提出工業用加熱爐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雷射光汽化、有機廢棄物、環保、田口方法、灰關聯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林怡利所指導 林煒修的 微波共焙燒廢棄生質物與廢食用油以產製生物炭並減緩環境衝擊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生質物、廢食用油、微波加熱、共焙燒、能源投報率、環境衝擊減緩的重點而找出了 工業用加熱爐的解答。

最後網站碧鋒實業有限公司工業用設備碧鋒實業有限公司實驗室專用灰化 ...則補充: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工業用加熱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安心吃、放心用,權威環境毒物專家教你輕鬆打造無毒生活:毒雞蛋、毒澱粉、塑化劑……生活中隱藏著各種不能吃、不能用的秘密,環境毒物權威教你輕輕鬆鬆一次全破解!

為了解決工業用加熱爐的問題,作者李俊璋 這樣論述:

抗菌衣物反而會影響身體健康? 防蟎制菌清潔劑反而造成過敏不減反增? 生活中隱藏著各式各樣不能吃、不能用的秘密, 究竟該如何拒絕黑心商品、嚴防毒物近身? 環境毒物權威教你輕輕鬆鬆一次全破解!   你的身體有多「毒」?   □ 每週都會喝手搖杯、寶特瓶或鋁箔包飲料。   □ 經常吃碗裝泡麵,並且直接用附的保麗龍碗沖泡。   □ 幾乎每天都到便利商店或咖啡店買紙杯裝的咖啡。   □ 每週外食三次以上,習慣用店家提供的紙餐具、免洗筷。   □ 經常使用微波爐烹調塑膠容器盛裝的食物。   □ 習慣使用保鮮膜包覆剩菜,再用微波爐或電鍋加熱。   □ 每天都使用保養品或化妝品。   □ 以機車做為代步

工具。   □ 家裡會使用塑膠地墊。   □ 喜歡用木質材料及家具做裝潢。   打勾越多,你「中毒」的機率就越高!   食安問題連環爆,也一再喚醒我們內心的恐懼,但其實毒雞蛋、毒澱粉、塑化劑、瘦肉精……從未消失,仍日復一日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更讓人感到心驚的是,除了吃下肚的東西不安全,就連生活中大量使用的物品,也或多或少都含有有毒物質,正不斷侵蝕著我們的身體,對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恐怖的環境毒物不但會導致乳癌、不孕症、性早熟,還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造成第二型糖尿病,引發內分泌異常等各種問題。環境毒物專家李俊璋教授從事相關研究多年,對於一般民眾可能早已「中毒」卻不自知的情況,提出

了嚴正的警告。他並從理論與實證經驗出發,進一步針對生活中食衣住行難以避免的毒素,提供全面性的「避毒」、「排毒」建議,讓你從此可以安安心心地生活! 名家推薦   【食療養生專家】王明勇、【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孫璐西、【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郭育良、【國立成功大學校長∕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蘇慧貞 專業推薦!●依姓名筆畫序排列  

雷射光汽化有機廢棄物環保創新之應用

為了解決工業用加熱爐的問題,作者林銘賢 這樣論述:

現今雷射雕刻技術日益茁壯,以往大多應用在工業製造方面,如機台編碼、工件切割或雷射焊接…等應用,相對的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則較為稀罕,但隨著時代演變,雷射相關的科技快速進步,也漸漸地衍伸出許多相關應用,而國內的雷射產業經過不斷的蓬勃發展,逐漸走向智慧化和標準化的新式設計理念;小至生活中的雷射印表機、大至工業用的雷射切割機,都能看見雷射技術的影子。面對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資源逐漸稀少的現今,國際間的環保意識高漲,除了不少組織紛紛為了改善環境汙染誕生以外,更有許多企業逐漸將「友善環境、永續經營」納入策略,在營利的同時也為愛護地球盡一份心力,而對於一些傳統產業,也逐漸試著以環保為主軸,結合雷射技術進行產

業轉型,煥發新的生機。在「氣候暖化、節能減碳」追求永續經營的宗旨下,有機廢棄物的再利用成為當今的重要課題,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會產生大量有機廢棄物,例如:動物殘體、漁業的養殖廢棄物及畜牧業的動物糞便…等,若處理不當,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及人體的健康危害,而其中又以流感禽畜、動物殘體回收處理較為困難,一旦處理不當將對環境產生嚴重的污染,故通常採用先焚燒再掩埋進行處理,但這樣卻又會衍伸出焚燒費用、氣體排放物及含毒灰渣,可能還有爐管破裂、管路侵蝕造成焚化爐坍塌的風險,在最壞的情況下,例如:英國的狂牛症,其中骨頭蘊含的毒性是無法被焚燒、掩埋所處理的。本研究協助合作廠商進行研究:「雷射生物光汽化系統開發」,以「

有機廢棄物的環保」為出發點,驗證光汽化處理有機廢棄物之可行性,是否能藉由雷射高度集中、高穿透性的特點,對物體產生汽化反應,達成和焚燒相同的處理效果,若是光汽化可行,該如何在此基礎之上,縮短處理時間及降低廢棄物殘餘量?最終緩解焚燒帶來的種種汙染。而雷射與焚燒最大的不同是,雷射僅需以電力做為供應,無需多餘的能源消耗,因為雷射能量的高穿透性,能處理的材料範圍也較廣泛,故希望能將合作廠商之創新研究作為契機,研究該如何以雷射對物體產生汽化,試圖減緩焚燒的汙染、耗能及長時間運作的風險,也期望未來能將雷射光汽化技術發展成熟,進而輔佐殯葬業及寵物殯葬…等有關焚化的產業轉型,亦或是透過不同種類的雷射,對其他領域

進行創新之環保應用。本研究著眼於雷射光汽化技術於有機廢棄物處理的實驗,以田口方法進行分析,並透過田口特有的品質特性、控制因子及水準…等,導入直交表進行參數設計,探討各參數對單一品質特性的影響程度及最佳參數組合。此外將田口與灰關聯分析結合,探討實務問題中面對多重品質特性時的最佳參數組合,並找出各參數對多重品質特性的影響程度,最後進行確認性實驗,並與焚燒進行驗證及比較,幫助合作廠商在達成光汽化的目標下,同時兼顧多項合作廠商要求之品質特性。

化工廠系統設計(第三版)

為了解決工業用加熱爐的問題,作者陳樹輝等 這樣論述:

本書在第二版的基礎上增加了材料介紹、尋找系統故障以及作者見證過的嚴重錯誤案例等內容,並且對化工單元設備管道儀表流程圖和有關計算也進行了補充,使其更加完善、系統化,實用性和系統性更強。本書對在工廠直接操作生產的人員有很大幫助,也可指導化工、石油化工、醫藥、發電、環保等行業的設計人員進行工廠設計,還可作為大學化工專業即將畢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輔助閱讀資料。蔡爾輔,長期從事化工廠的設計工作,退休前曾在中國、美國、日本和加拿大的多個工程公司從事化工廠的工程設計,曾任中美合資華福工程公司副總經理,北京石化工程公司技術部部長1979-1982年作為訪問學者在Lummus工程公司工作過三年。

代號索引第1章 引言 111.1 系統工程的定義111.2 基本知識和熟練要求121.3 系統設計的重要性12第2章 管道儀表流程圖的圖面布置和制圖要求 132.1 圖面布置132.1.1 工藝管道儀表流程圖132.1.2 公用工程發生管道儀表流程圖142.1.3 公用工程分配管道儀表流程圖142.1.4 輔助系統管道儀表流程圖142.2 管道儀表流程圖的圖號編制142.3 管道儀表流程圖的制圖要求142.4 管道儀表流程圖的設計內容212.4.1 設備212.4.2 配管222.4.3 儀表和儀表配管232.5 管線號的編制252.5.1 需要編號的管線252.5.2 不必編號的管線2

52.5.3 管線編號原則252.5.4 管線表262.5.5 管線表填寫原則282.5.6 管線表內容28參考文獻29第3章 化工裝置建造材料選用 30參考文獻33第4章 配管 344.1 工業用管和管件344.1.1 工業用管344.1.2 管件394.1.3 法蘭394.2 閥門414.2.1 閥門種類414.2.2 閥門的選用424.3 管道設計考慮要點424.3.1 管道424.3.2 切斷措施464.3.3 控制閥474.3.4 放空和放凈484.3.5 取樣50參考文獻50第5章 儀表和控制 525.1 基本控制方案525.2 工藝測量用儀表595.2.1 壓力儀表595.2.2

溫度儀表605.2.3 流量儀表615.2.4 液面儀表645.2.5 分析儀655.2.6 其他檢測儀表675.2.7 傳感器和變送器685.2.8 控制閥及其附件685.3 聯鎖和可編程序控制器(PLC)735.4 集中分散控制系統(DCS)74參考文獻74第6章 供電和電動機 766.1 化工廠的供電766.2 不間斷電源(UPS)和備用電源766.3 電動機的運行77參考文獻78第7章 工藝設備 797.1 泵797.1.1 動力泵807.1.2 容積式泵937.2 風機和鼓風機987.2.1 離心式風機和鼓風機997.2.2 容積式鼓風機1077.3 壓縮機1097.3.1 離心式

壓縮機1097.3.2 往復式壓縮機1257.4 真空設備1357.5 蒸汽透平1447.6 壓力容器1497.7 塔1597.7.1 蒸餾塔1597.7.2 吸收、汽提和急冷塔1727.8 儲罐1797.8.1 常壓儲存1797.8.2 壓力儲存1827.9 換熱器1887.9.1 管殼式換熱器1937.9.2 螺旋板換熱器1987.9.3 板式換熱器1997.9.4 空冷器2017.10 加熱爐和蒸汽鍋爐2067.10.1 加熱爐2067.10.2 蒸汽鍋爐2327.11 過濾器2377.12 輸送機2477.13 其他設備252參考文獻255第8章 環境保護和生產人員的健康及安全 259

8.1 環境保護2598.2 生產人員的健康和安全261參考文獻263第9章 操作 2649.1 工廠的組織架構和運行2649.2 設計和生產人員的立場和觀點的不同265第10章 安全 26710.1 安全設計理念26710.2 安全分析方法27010.3 壓力泄放裝置的選擇與應用27610.3.1 有關壓力泄放裝置的專業名詞27610.3.2 壓力泄放設施的組合結構及分類27810.3.3 制定壓力泄放裝置需要泄放量和考慮要點28210.3.4 選用壓力泄放裝置考慮要點28810.3.5 安全閥泄放能力的計算29010.3.6 安全閥計算實例29710.3.7 安全閥的安裝29910.3.8

安全閥規格書的填寫304參考文獻311第11章 公用工程系統設計 31311.1 水系統、水處理和分配31311.1.1 生水系統31311.1.2 生活用水系統31411.1.3 雜用水系統31411.1.4 冷卻水系統31511.1.5 消防水系統31811.2 蒸汽分配、鍋爐給水和蒸汽冷凝水系統32211.2.1 蒸汽分配系統32211.2.2 鍋爐給水系統32411.2.3 蒸汽冷凝水系統32811.3 雜用壓縮空氣和儀表壓縮空氣系統33111.4 惰性氣體和氮封33611.5 燃料的分配34111.5.1 燃料油系統34111.5.2 燃料氣系統34211.6 乙二醇系統34311

.7 火炬系統345參考文獻347第12章 水力計算 34912.1 流體物理特性和水力計算基本概念34912.2 基本管道尺寸和壓降的計算方法35512.2.1 流速法35512.2.2 壓降法35612.3 特殊管線的水力計算36312.3.1 重力流36312.3.2 長距離氣體輸送管線36512.3.3 真空管線36512.3.4 安全閥的進口和出口管道的尺寸計算36512.3.5 氣液兩相流管線36712.3.6 蒸汽冷凝水管線的壓降36812.3.7 熱虹吸再沸器的水力計算37012.3.8 加熱爐的傳輸管線37112.3.9 泵凈正吸入壓頭NPSH的計算37212.4 控制閥的選

用原則37312.5 泵的計算37812.6 壓縮機的計算388參考文獻397第13章 管道儀表流程圖的設計 39813.1 管道儀表流程圖設計步驟39813.1.1 管道儀表流程圖初步分析考慮要點39813.1.2 繪制初步管道儀表流程圖40113.1.3 初步的水力計算40313.1.4 工藝流程圖的危險和操作分析(HAZOP)40413.1.5 確定設計壓力、設計溫度、最高溫度、最低設計溫度40413.1.6 管道儀表流程圖的設計41613.1.7 管道儀表流程圖安全性的詳細分析41813.1.8 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FMEA)復查42113.2 工程設計中的管道儀表流程圖開展的實踐42

213.2.1 管道儀表流程圖的初步條件版42213.2.2 管道儀表流程圖的內部審核版42213.2.3 管道儀表流程圖的供安全分析版42313.2.4 管道儀表流程圖的供建設單位批准版42313.2.5 管道儀表流程圖的設計版42413.2.6 管道儀表流程圖的施工版42413.2.7 管道儀表流程圖的竣工版42513.2.8 管道儀表流程圖的修改管理425參考文獻426第14章 管道儀表流程圖的設計實例 42714.1 設計實例(一)——油田氣凝液儲罐設施42714.1.1 裝置工藝流程說明42714.1.2 工藝管道儀表流程圖42814.1.3 公用工程分配系統管道儀表流程圖43614

.2 設計實例(二)——原油減壓分餾塔43814.2.1 減壓分餾系統簡單的流程說明43814.2.2 減壓分餾系統的操作44014.2.3 管道儀表流程圖的設計441參考文獻509第15章 尋找系統故障 51015.1 熟練人員的短缺51015.2 尋找故障的過程51115.3 一個尋找系統故障的個案512參考文獻514第16章 嚴重錯誤個案 51516.1 乙烯塔現場退火處理51516.2 熱空氣注入已運行的燃料氣和火炬系統51516.3 大型冷卻水泵氣蝕51716.4 減壓塔壓力達不到設計指標51816.5 壓縮機系統重大設計錯誤519參考文獻525附錄 526附錄1 設計常用的圖表52

6附表1 流水穿越Sch.40壁厚鋼管526附表2 飽和水和飽和蒸汽的特性(壓力)528附表3 過熱蒸汽的特性529附圖1 烴類的蒸氣壓力(摘自API技術數據手冊,1977.9)531附圖2 水在鋼管內流動的流速和壓頭損失532附圖3 水的比定壓熱容值533附圖4 混合物組分分子摩爾分數和質量分數的計算533附錄2 英制/SI制計算單位對換表534結束語538 幾十年的時間很快便過去了,本書兩位作者亦先后步入退休之齡。退休后有充裕的時間,故趁此機會回顧及總結過往,歸納自第二版以來積累的經驗,對本書內容做出更新和整理。對第二版中不妥之處,缺少解釋及講得不夠清楚、詳細的地方都在

第三版重新修改及做出補充;盡量讓經驗較淺的讀者也能明白一切內容,從而獲得正確的設計概念,以及在看過本書后可開始參與系統設計工作。本書所涉及范圍很廣,即使對從事化工行業多年、有相當經驗的人員來說也不是一本容易閱讀的書籍。書中很多內容都不是立刻可消化的;不少設計概念和專業名詞等在前面章節提到,但要到后面章節才有詳細解釋。經驗較淺的讀者可能要前后反復多閱讀幾次才能理解和領略。

微波共焙燒廢棄生質物與廢食用油以產製生物炭並減緩環境衝擊之研究

為了解決工業用加熱爐的問題,作者林煒修 這樣論述:

近來全球各地出現缺電與化石燃料飆漲的能源危機,促使各國迫切尋求替代的能源,再生能源成為各國重視的問題之一,其中最廣泛應用的為生質能。以務農為主的南台灣,每日皆會產生大量之體積大、含水率高、熱值低的農業廢棄物,其處置及再利用等問題是我們所關注的議題。對此,本研究選用臺南市特有及種植面積最廣、產量最大的作物所產生的農業廢棄物,以酪梨籽、龍眼廢棄物(籽與殼)、及柚子枝作為材料,搭配實驗設計進行微波加熱焙燒(torrefaction),同時,混配臺灣各餐廳、速食店、及食品加工業大量產出且相對高熱值的廢食用油,以克服生質物對微波(microwave)吸收力弱及微波加熱不均等問題,期望可同時處理並資源化

不同類型的廢棄物,以產製能源、環境、經濟有效益的替代能源。對此,本研究以田口方法進行實驗設計,實驗因子包含焙燒溫度(250-350 ℃)、持溫時間(5-15 min)、含油量(0-15%)、及含水率(3-12%),並評估微波焙燒後產物的物化特性與品質,以找出產製優良生物炭的最適化操作參數與組合。接著,評估焙燒前後的熱解機制、點燃及燃燼溫度,並將生物炭與標準規範進行比較,另外,討論產製生物炭的能源效益、環境衝擊減緩及成本效益。研究結果發現,以三種生質廢棄物與廢食用油微波共焙燒,產製之生物炭的熱值(22-24 MJ/kg)及固定碳含量(27-34 wt%)大幅提升,且固體產率及能量產率皆可高於70

%以上,而能量密度介於1.1-1.2。此外,三種原料以田口法進行實驗設計,並以「熱值」作為品質目標,發現各原料因子對實驗的影響,都是溫度、含油量影響最大;接續,發現實驗設計最適化的條件均在焙燒溫度為350 ℃、含油量為15%、最低含水率為3%,其中各材料最佳的持續時間不同(酪梨籽為5 min、龍眼廢棄物及柚子枝則為15 min)。經元素分析結果,發現共焙燒後生物炭的碳化程度增加,且加劇脫氧程度。三種生質原料與廢食用油共焙燒後均發生H/C及O/C比下降的情況,且性質趨近於煤炭。由微觀結構(SEM)分析,發現共焙燒後生物炭的表面結構被破壞,且表面被廢食用油吸附包覆,呈現油脂狀結構。經熱重分析(TG

A)結果,得知共焙燒後生物炭的熱穩定性明顯提高,而在一階的動力反應參數下,共焙燒後生物炭的活化能(Ea)提升,頻率因子(A)降低,加入廢食用油會使活化能升高,生物炭的活化能在脫揮發分及炭化階段較高,具高線性相關(R2>0.9)。由燃燒特性結果,得知共焙燒後生物炭的燃料比(FR)雖略低於煙煤的FR(1.5-2.5),但將10%-20%生物炭混配煙煤進行混燒,將有利於其燃燒特性,使生物炭可燃性提高。生物炭的點燃及燃燼溫度均往高溫移動,表示產製的生物炭具有較佳的燃燒效率,且穩定性、安全性較高。與台電購煤標準相比,生物炭均可達到一般煙煤的標準,其中龍眼廢棄物與廢食用油共焙燒後生物炭可達高熱值煙煤的標準

。在能源效益方面,三種生質原料與廢食用油微波共焙燒後生物炭的能源投報率(EROI=3-23)可大於社會可持續穩定發展的最低(EROI=3)值。在環境衝擊方面,以實驗室規模模擬燃煤電廠混燒,將10%-20%生物炭混配煙煤進行混燒,可減少6%-16%的CO2排放。在成本效益方面,假設實廠處理1噸生質廢棄物,本技術處理所花費的成本可低於焚化處理方式,減少最多75%的成本,且將產製的生物炭作為生質燃料進行販售可淨賺2,820-2,888元。經上述驗證,本研究以「微波共焙燒廢棄生質物與廢食用油以產製生物炭」,是一種可行的處理技術,且可減緩環境衝擊同時資源化不同廢棄物,達成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同時提高能源自主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