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龍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尼龍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山白朝子(乙一)寫的 如果我的腦袋正常的話… 和(英)詹姆斯·奧爾德雷德的 樹上人生:BBC野外攝影師的攀樹之旅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Paracord ——隱身在日常生活的超強機能 - 戶外風格誌也說明:說到Paracord,一般人可能還會想一下自己好像在哪裡聽過,但提起求生手環,身為戶外人的讀者就恍然大悟了吧! paracord 是一種編織尼龍繩,以其的多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皇冠 和雲南人民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 沈茂松、張志誠所指導 吳致穎的 太陽能電滲在浮木卵石地質改良工法之研究 (2020),提出尼龍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太陽能電滲、垂直浮木卵石地質改良工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 林智強所指導 鄭淑惠的 運用拉拔測試儀分析不同安全母索 耐用性及穩定度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安全母索、耐用性、穩定度、繩索材質、繩索尺寸的重點而找出了 尼龍繩的解答。

最後網站繩索 - 創友春網業有限公司則補充:紗線扭在一起成一股,三股或多股再經製繩機加強扭合成繩。 材質: PE ,PP ,POY 特多龍, 尼龍 規格: 依客戶訂製. 創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尼龍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如果我的腦袋正常的話…

為了解決尼龍繩的問題,作者山白朝子(乙一) 這樣論述:

不正常的究竟是我, 還是這個世界? 我們生命縫隙裡,秘密攀附的恐怖、悲傷、惆悵,與溫暖。 8篇關於「失去」的物語,山白朝子寫給大人的現代怪談。   突然見鬼而失去日常生活的夫妻;失去頭部卻仍苟延殘喘的怪雞;   失去記憶而能夠預知未來的情侶;失去創作熱情的小說家;   失去對女兒的愛的母親;害怕失去珍貴回憶的男子;   因前夫報復而失去愛女的女子;海難意外失去性命的少女……   山白朝子讓悲慟的人得以慰藉,絕望的人仍有救贖,   散失的靈光得以歸返,沉沒的記憶再次浮現──   在幾乎要吞噬一切的黑暗深淵中,   仍有人,有燈,有念念不忘,有溫暖的火光。   〈全世界最短的小說〉   

我和妻子同時在家裡看見了鬼魂,   那是一個穿著鼠灰色西裝的男子。   他的輪廓模糊,背有點駝,後腦的形狀怪異地凹陷下去。   我們決定追查被鬼附身的原因,   卻也想起,我們未出世便夭折的孩子……   〈無頭雞夜間漫步〉   轉學到鄉下學校的我,發現同樣被孤立的風子的秘密:   她偷偷養著一隻「無頭雞」。   我們變得無話不談,但我漸漸把雞的身影和風子重疊在一起,   頭被砍掉,只剩下身體,   就像風子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看,僅僅只是活著……   〈酩酊科幻〉   「喝得酩酊大醉的女人時間感發生混亂,可以看見混濁的過去和未來。」   學弟想把這個點子寫成小說,並讓主角用這種能力賺大錢。

  我建議他可以寫買馬券致富的故事,半年後他果然靠買馬券一夜暴富。   他向我坦承,他的女友正是擁有奇妙能力的人,但不久後他卻向我求救。   因為喝醉的女友說,「看見」他血淋淋地倒在地上……   〈被窩裡的小宇宙〉   陷入寫作瓶頸的作家,某天卻在文藝雜誌發表新作品。   身為寫作同業的我向他請教脫離低潮的秘訣。   他說,一切都要感謝那床二手店的被褥。   他躺在被褥裡,感覺到有東西闖進來,腳尖像是探進某個未知的場所。   於是他開始想像被褥深處的異世界,並因此文思泉湧……   〈溺死孩子〉   我的高中同學殺死了嬰兒。   不久,另一個朋友也殺了嬰兒,   然後又有一個朋友殺死了自己

的骨肉。   我們四個人曾一起霸凌過一個名叫賴子的女生,    她割腕數次,最後上吊自殺。   本以為她們只是產後憂鬱症,   但才剛奉子結婚的我卻收到一封朋友的信:   小心妳的孩子也會長出一張越來越像賴子的臉……   〈對講機〉   在三一一大地震引發的海嘯中,   我失去了摯愛的妻子和兒子小光,還有我買給他的玩具對講機。   我活得如同行屍走肉,每天只能拚命灌酒麻痺自己。   然而那一天,從半毀的住家回收的另一台玩具對講機中,   竟傳出了小光的聲音:「過來這裡嘛!一起玩嘛!」   我無法抗拒這個甜蜜的誘惑,拿出了尼龍繩……   〈如果我的腦袋正常的話〉   我帶著女兒和因家暴離婚的

前夫見面時,   他拖著女兒去撞卡車,雙雙身亡。   我多次自殺未遂,好不容易才漸漸穩定下來。   然而,某天到河堤散步時,我聽見小女孩叫著:   「媽媽,救我……媽媽……」   如果這是我的幻聽,那只是我的腦袋有問題;   但如果我的腦袋正常的話,   就表示真的有小女孩發出了求救……   〈晚安,孩子們〉   參加大型郵輪兒童旅行團的我,發生海難身亡,     臨死前的走馬燈卻和自己的人生完全不一樣。   「負責帶領將死之人的天使」伊莎貝兒適時現身,   以幫忙救回數秒後即將從救生艇落海的小孩為條件,   請我幫忙找走馬燈影片。   但卻發現根本就沒有我的走馬燈,也沒有天使剪輯的紀錄。

  原來,我的身邊不只沒有守護天使,   連我自己,都可能不是人類……

尼龍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越南最近疫情大爆發,政府祭出封鎖令,嚴格限制居民的行動。首都河內除了有官方設立的路障,民眾也自己用尼龍繩、竹竿和啤酒箱,圍起大大小小的隔離區,阻止陌生人進入社區。有人形容就像住在監獄裡一樣。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350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太陽能電滲在浮木卵石地質改良工法之研究

為了解決尼龍繩的問題,作者吳致穎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太陽能電滲改良垂直浮木卵石之軟弱黏土,再以實際載重試驗驗證其承載力的變化。含水量ω大於液性限度(LL)的飽和軟弱沉泥(ML), 20公分×20公分載重板承載力為0.0175(kg/〖cm〗^2),經太陽能電滲14天,承載應力為0.275(kg/〖cm〗^2)。飽和軟弱沉泥經插入垂直浮木卵石,受2KW太陽能電滲14天承載力增加至0.1825(kg/cm^2)。 本研究得知軟弱土壤經過電誘滲透改良之後,十字片剪試驗之剪力強度Su由原本平均0~2kPa(0.0204 kg/cm^2)提升至70kPa(0.7138 kg/cm^2)~90kPa(0.9177 kg/cm^2)以上,表示

土壤經過電滲壓密作用與土中水分子被引導至負極並經由抽水移除,可以增加承載力。本研究發現,土壤在加同樣含水量插竹子卵石的土槽,20公分×20公分的木板原可承受0.978( kg/cm^2)的載重,但在插竹子卵石區外,插入電極鈑經太陽能電滲時,木板可承受應力達0.1825kg/cm^2。依試驗得知,垂直浮木卵石地質改良工法(其承載應力為0.0978 kg/〖cm〗^2)改良效果比太陽能電滲改良工法(其承載應力為0.1825kg/〖cm〗^2)承載力低一點,軟弱土壤經過電誘滲透,十字片剪強度增加約35~45倍,承載應力也提升0.0175(kg/cm^2)增至0.275(kg/〖cm〗^2),但垂直浮

木卵石在軟弱黏土之2KW太陽能電滲電極棒的配置在竹陣外圍,提升的承載力0.1825(kg/cm^2)比純土壤電滲後承載力0.275(kg/cm^2)小,但比無電滲垂直浮木卵石改良工法多1.87倍,此為相同2KW電力陰陽極電離子擴散數量相同下,因竹子中空,電滲離子在土壤的傳遞路徑被延長,電離子固結路徑較長電離子密度較鬆散強度較低,不像純土壤內電離子為直線逸出電滲固結路徑較短電離子密度較濃、固結力強故改良土強度較大,所以太陽能電的效能比較低。

樹上人生:BBC野外攝影師的攀樹之旅

為了解決尼龍繩的問題,作者(英)詹姆斯·奧爾德雷德 這樣論述:

樹木常被人們用來度量逝去的年月,是時間長河平凡而偉大的象徵,人們會將自己的記憶投射到樹的身上。本書就介紹了以攀樹為生的野外攝影師的叢林奇遇。 作者詹姆斯是與BBC自然歷史部門和《國家地理》合作的野生動植物攝影師。他經常流連於世界各地的叢林深處,經歷無數尋路與攀爬,只為記錄眼前每分每秒流逝的光景:無花果樹成熟後引來紅毛猩猩摘食、大猩猩在晨曦中閃閃發亮的寬闊脊背、巴西栗橘子瓣一樣誘人的果莢、角雕媽媽無限溫柔地餵食雛鳥……然而美好背後也不乏正面遭遇碩大的成年公象、被膚蠅產卵皮下而瘧疾發作、蜂群狂湧而來又窮追不捨等危機時刻。儘管如此,詹姆斯仍迷戀于樹木幫他擺脫現代社會的自然庇護感,遠離紛擾,重新呼吸

、思考,並從中恢復。 精彩紛呈的述說,闖入異境的奇談,書中十個篇章好似十集紀錄片。一個攀樹人穿梭在枝丫間,把迷人的故事說給全世界聆聽。   第一章  尋訪巨人“歌利亞”——英格蘭 / 1 第二章  雨霧中的“雷霆”——婆羅洲 / 19 第三章  永懷大猩猩“阿波羅”——剛果 / 41 第四章  “生命之樹”上的空中王國——哥斯大黎加 / 69 第五章  巴西栗寶藏的故事——秘魯 / 87 第六章  “怒吼梅格”的寂滅重生——澳大利亞 / 107 第七章  巴花樹屋建造記——加蓬 / 129 第八章  鐵木與柯洛威戰士——印尼巴布亞省 / 151 第九章  守衛“堡壘”的兇

悍角雕——委內瑞拉 / 171 第十章  自然複育的北非雪松——摩洛哥 / 195 後記 / 211 致謝 / 221   導語 我的攀樹之路 一股突如其來的向下氣流輕輕搖動吊床,驚醒了我。我側身躺著,睡眼蒙矓,驚訝地盯著剛剛落在身旁的那只史前動物似的巨鳥。眼下是在婆羅洲的一棵大樹頂上,距地面200 英尺,而我以前從未如此近距離地看過一隻馬來犀鳥。它還沒注意到我,正用長嘴梳理胸前的羽毛。一塊色彩鮮豔的巨大盔突如一只豔麗的土耳其拖鞋般從它的頭頂蜷起,火一般的紅色和黃色在拂曉的微光裡閃閃發亮。我看得入了迷。 一會兒後,它停止了動作,揚起翼龍似的頭,用一隻深紅色的眼睛打量著我

,接著離開樹枝,飛向空中。它張開巨大的黑色翅膀,騰身而去,很快隱沒在清晨的濃霧裡。 我轉過身,仰面朝天,盯著上方的巨大樹枝。真是漫長的一夜。昨天攀爬時流出的汗早已凝結,我渾身貼了一層黏糊糊的污垢。撕破了的衣服陰涼潮濕,沾著泥沙,我的身上爬滿叮人的螞蟻。胸前一塊火辣辣的疹子,也不知從何而來。半夜某個時候,一隻夜行的黃蜂在我臉上蜇了兩下。不過這一切都值得。遇上那樣一隻犀鳥就夠了。我沉浸在由彌漫著的霧氣和神話動物構成的個人幻想世界裡,想不出還有比這更好的地方。 太陽還沒升起。自從到達婆羅洲以來,我第一次感覺到冷,不過相對于雨林通常的悶熱,這是個喜人的變化。日出不會太遠了,但是現在,我還是很愜意地

仰躺著,看著一顆顆水滴飄過。它們在肉眼可見的氣流中打著旋兒,在攀登裝備的金屬上凝結成閃亮的水珠。遠遠的下方是另一個世界,繩子是我與它唯一的直接聯繫。我將安全帶系在繩子上,睡了一夜。 昨天的攀登不過是一次例行公事。婆羅洲養育了這個世界上最高的熱帶雨林,許多硬木樹的高度遠遠超過了250英尺,而且樹幹下部有至少150英尺都是光禿禿的,基本沒有什麼樹枝。高大、筆直的樹幹支撐著高高在上的枝條巨傘。光是將繩子送上去看起來就不太可能。 經驗告訴我,我的彈弓可以將一隻200克的拋袋投到170英尺的高度。但一次又一次,拋袋還沒夠到目標樹枝就落下來,它拖著細線飄下來,鬆鬆垮垮,死氣沉沉地纏在下層矮生植被裡。那

根樹枝顯然比我的估算高得多。我氣急並失去了耐心,將彈弓綁在一根10英尺高的杆子頂端,借助體重,將嘎吱作響的皮筋一拉到地。我蹲下身,瞄準高高在上的樹枝,肌肉緊張得發抖。我鬆開手,彈弓上的皮筋像鞭子一般劈啪爆響,接著纏成一團鬆軟的皮圈。用完彈弓,我把它放到地上。拋袋向上沖過濃密的下層矮生植被的空隙,從目標樹枝上方僅僅幾英寸處掠過。接著拋袋落下,越傳越快的引繩發出尖銳的嘯叫,直到拋袋砰的一聲埋到落葉裡。一切複歸沉寂。透過模糊的望遠鏡,我仰頭吃力地追蹤那條襯在明亮的熱帶天空背景上的細線。這一次終於射中了。 我用引繩將攀登繩拉過樹枝上方,再拉回地面,繞著旁邊一棵樹的底部系牢。 攀登這樣一棵參天大樹的

開始階段總是緩慢而費力的。攀樹人的大部分力氣都會被一根長繩的彈性消耗殆盡。這個系統的繩長約400英尺,因此,隨著尼龍繩的伸縮,我也不規律地上彈下落。這個過程中,我無法不倒向巨大的板狀根,直爬到老高,雙腳才能撐到樹幹,也由此開始加快上升。我用兩隻上升器(又叫鳩瑪爾式上升器),沿著細細的尼龍線,一寸一寸地向上爬。節奏是攀登的關鍵,使自身節奏與主繩的自然回彈保持同步可以省下不少氣力。儘管如此,這依然是一次漫長的攀升。將繩子掛上去的這番掙扎一上來就把我的胳膊累癱了,因此我雙腿用力向上蹬爬,儘量不再讓肱二頭肌吃重。 下一個挑戰是向上穿過林子裡亂成一團的下層矮生植被。藤蔓如觸手般絆著我,葉子拂過我汗濕的

臉,灰塵和苔蘚落到我眼睛和耳朵裡。滯留在下層的有機物的殘骸數量多得令人難以置信。幾十年來累積的灰塵、枯枝和腐爛植物都掛在那兒,纏在一張張葉子織成的網裡,等著獲得解脫。首段50英尺是一場骯髒的搏鬥。碎片如微型雪崩般紛紛落下,黏在我汗透的衣服上,而繩索的每一次顫動又把上方細碎的黑色堆肥抖落到我頭上。但我沒有別的路可走,只有這條筆直的繩索。到我冒出頭,進入上方的開闊空間時,全身已經罩上一層灰。 雖然已近傍晚,但我的頭一鑽出下層植被,一輪熱帶驕陽立即向我釋放出它的全部威力。除了開闊的空間和身旁光禿禿的樹幹外,接下來100英尺的攀爬過程裡什麼都沒有。這段沒有樹枝的區域是一個奇怪的方外世界,攀樹人完全暴

露,危險地吊在一根高掛半空的尼龍繩上。我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片狀斑駁的棕色樹皮上,慢慢爬向樹冠層的庇護所。 整個過程有10層樓高,而我才爬到一半,樹幹直徑仍為5英尺。這些婆羅洲大樹的尺寸等級不同於世上任何其他硬木樹。我這才轉身環顧四周景色。是的,我把這一刻留到自己高出下層植被上方很遠,且可以一覽無餘的地方。但一路爬上來,我一直感覺這風景就躲在我身後,幾乎察覺到它在打量我,似乎上千雙隱藏的眼睛正在周圍的叢林裡盯著我。 我轉過身來,迎面是平生所見的最動人心魄的一幅景色。濃密的雨林從我身下延伸開去,陡峭地落下山脊,融入下方遠處一幅由巨樹繪成的蔥翠畫面。好幾英里外的地平線上,林海再次升起,翻過由高聳

崎嶇的山岡連成的一道山脊。一汪人跡罕至的原始叢林的海洋。那些大樹上會隱藏著什麼樣的奇跡?  

運用拉拔測試儀分析不同安全母索 耐用性及穩定度之研究

為了解決尼龍繩的問題,作者鄭淑惠 這樣論述:

針對歷年來重大職業災害的發生率來看,目前以營造業列為各行業的發生率之冠,而職業災害又以墜落危害佔營造業的災害比為第一順位,而造成墜落的因素主要是於工作環境的開口處、工作動線邊緣處或是工作台等因身體支撐不穩滑到絆倒而導致災害的發生。根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簡稱:職安署)統計資料顯示,以2018年為例,營造業的死亡千人率統計為0.113,遠遠高於全產業別的0.024和製造業的0.020,這數據顯示營造業的施工風險遠高於其他行業別,但又以其中的「墜落」、「感電」、「物體倒榻、崩塌」等災害類型最多,其有效的防護措施應包括:樓板開口防護、護欄固定設置、樓板地面防護、防墜系統設置(安全母索、背負式安全

帶)與安全網。本研究將進行現場使用之防墜繩索的使用強度方向進行研究,依不同的繩索材質及尺寸大小,是否於現場提供施工人員使用時會適當的產生防墜功能的效應,而降低墜落危害的災害比,而安全母索正確地設置可有效的預防墜落之發生,因此針對繩索新的材料測試外,另外將另一組材料樣品進行曝曬測試,找出繩索的最佳使用防墜成效,確認安全母索的強度及性能,進而達到施工安全上的品質,而降低墜落災害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