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採購驗收紀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國立臺東專科學校(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作業標準作業程序也說明:驗收程序. 核判. 逾10萬元. 核銷. 製作驗收紀錄、. 結算驗收證明書. 1.需求單位上電子採購網 ... 項別財物、勞務-採購、驗收程序目別10 萬元以下小額採購.

世新大學 行政管理學研究所(含博、碩專班) 黃榮護所指導 蔡明晃的 公務員對於執行公共工程驗收程序認知與法訂程序之間落差問題之研究 (2019),提出小額採購驗收紀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務員、公共工程、驗收、認知、落差。

而第二篇論文開南大學 人文社會學院公共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張惠堂博士所指導 葉永南的 提升國立大學採購人員工作績效之研究-以中央大學為例 (2014),提出因為有 採購人員工作績效的重點而找出了 小額採購驗收紀錄的解答。

最後網站dgpa/files/201612/b960158e-2409-431c-aff6-6108b40ff9d6 ...則補充:小額採購 得由請購單位自行辦理驗收。 ... (二)購案須辦理會驗時,應作驗收紀錄,詳列交貨日期、抽驗項目及結果、缺失紀錄等項目,並訂定缺失改善期限,擇期再驗,直至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小額採購驗收紀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公務員對於執行公共工程驗收程序認知與法訂程序之間落差問題之研究

為了解決小額採購驗收紀錄的問題,作者蔡明晃 這樣論述:

公務員依政府採購法參與公共工程驗收,負責執行實地監視或書面審查職務,因而對於機關驗收人員、營造廠商及監造廠商之法定公共工程驗收程序負有實地監視及書面審查之義務。公共工程經驗收通過後,公務員執行實地監視及書面審查職務後製作之驗收紀錄資料,將作為主辦機關結算工程款項予營造廠商之依據,因而發生法律因果關係。如公務員不瞭解公共工程之法定驗收程序,致未能確實依法針對機關驗收人員、營造廠商及監造廠商應踐行之法定程序進行實地監視或書面審查,甚或便宜行事違背法定程序執行驗收工作,導致未發現公共工程品質不良,而發生公安事故時,易遭質疑有故意違背法定程序驗收放水圖利廠商之嫌疑,而被列為調查範圍。因此,公務員執行

公共工程驗收應瞭解之法定程序有哪些?目前公務員實務上執行公共工程之程序與法定程序間是否有落差?造成落差之原因為何?及應以何行政管理方法解決前開落差等問題,即是本研究之重點。也期等能藉本研究之「執行公共工程驗收應注意法令(或契約)程序參考表(監造廠商部分)」(表5-1)及「執行公共工程驗收應注意法令(或契約)程序參考表(承造廠商部分)」(表5-2)表格之內容,能作為集合現職公務員對於探索執行公共工程驗收程序心得大成之出發點,使更多新進公務員能迅速吸收公共工程驗收知識或經驗,順利協助機關執行驗收工作。

提升國立大學採購人員工作績效之研究-以中央大學為例

為了解決小額採購驗收紀錄的問題,作者葉永南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立大學採購人員工作績效,研究目的為瞭解影響國立大學採購人員工作績效之相關因素及提升採購人員之績效指標與模式。本研究採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方法,並以立意選樣方式,針對取得政府採購專業人員基礎証證照之採購人員、監辦人員、請購人員及承攬廠商等四方面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所得之結論如下:1、 預算執行率只是評估準則的其中一項指標,不能完全表示預算執行完就是績效良好,應該佐以考慮機關之業務性並加以衡量其他非財務面之業務表現為恰當。2、 異議及申訴不僅是給廠商提出對採購案的救濟,同時並保障廠商應有的權益,另一方面也間接監督了採購單位是否依據工程會之相關規定及程序辦理採購。3、 採購作業

流程中,招標文件中之資料錯誤為採購人員最易發生之錯誤態樣應予以簡化,而需求單位亦應了解所制定的規格需求和交易條件等資訊,便於驗收程序進行。4、 各機關間應提供互為參考之介面以利查詢如採購招標、履約與驗收等相關資訊,並將政府採購資訊與學校的主計系統連結,以減少公文會辦時間及提升工作效能。5、 採購專業人員訓練計畫課程,著重以理論說明和法規面解釋,未來應加入實際案例討論或實作授課,並將容易造成誤解之部份加以提醒說明,以減少錯誤的發生。最後,根據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學校採購人員以及未來研究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