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規模營業人行動支付補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正大學 國際經濟學碩士在職專班 周登陽所指導 洪翠絃的 事件因素對小規模營業人導入行動支付之影響-以某區國稅局為例 (2021),提出小規模營業人行動支付補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小規模營業人、行動支付、租稅優惠、T檢定。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資訊與財金管理EMBA專班 鄭辰仰所指導 林綉娟的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小規模營業人使用行動支付意願 (2021),提出因為有 行動支付、科技接受模式、小規模營業人、層級分析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小規模營業人行動支付補助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小規模營業人行動支付補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事件因素對小規模營業人導入行動支付之影響-以某區國稅局為例

為了解決小規模營業人行動支付補助的問題,作者洪翠絃 這樣論述:

配合我國2025年整體行動支付達90%目標,政府鼓勵小規模營業人加入行動支付行列,本研究探討事件因素時點,含公告行動支付租稅優惠期限延長至2025年底、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實質影響、提升全國疫情三級警戒及經濟部數位轉型補助(數位五倍券商機),對小規模營業人導入行動支付之影響,採用敘述性統計及獨立樣本T檢定等方法進行各項假設檢定,以某區國稅局2018年至2022年3月導入家數與相關數據,按所轄縣市及行業別分析事件因素時點前後期之累積家數成長率變化,探討小規模營業人導入行動支付政策之執行誘因與效果。經本研究歸納分析後發現,某區國稅局小規模營業人對於政策之響應僅為暫時性短期效果,

長期而言並不符合財政部施政預期,另受疫情影響之效果均為無效,建議政府應以店家實際需求及業務發展趨勢,將導入過程中所遭遇之有形與無形成本列入評估,並滾動式檢討及修正相關法規。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小規模營業人使用行動支付意願

為了解決小規模營業人行動支付補助的問題,作者林綉娟 這樣論述:

近年來因網際網路發達及智慧型手機普及,交易型態開始由傳統現金方式朝向行動支付發展,臺灣因金融環境友善便利,間接影響行動支付發展,2014年起金管會展開一連串的數位金融政策,藉以加速行動支付使用普及,在2020年1月起的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及2021年5月疫情嚴峻臺灣進入三級警戒,推升這種無接觸式、無現金式的支付方式使用增長。有導入行動支付的特約店家中,目前多數為以中、大型店家為主,反而最貼近民生需求的小店家如傳統市場、小吃店,還是以現金為主要交易方式,對於收款方式導入行動支付工具作為收款方式呈現炯異現象,是什麼因素很值得去深入探討?而唯有使用場域普遍方能有效提升行動支付在國內的使用率,本研究將以

科技接受模式來探討影響小規模人營業人使用因素,並透過層級分析法來找出各因素影響重要程度,知其痛點在哪?知其重要性程度?才能針對問題去規劃並建構行動支付的有效發展策略。本研究結果時發現金流手續費是整體構面中權重佔比最高的,排序第二為使用介面簡單,排序第三為節省時間,在租稅優惠、行政補助等政策面因素則顯示較低權重,另在個別群體權重分析裡,已使用行動支付小店家及未使用行動支付小店家的整體構面權重佔比中排序最高皆為金流手續費,未使用過行動支付小店家在安全性因素上表現的重要程度高於已使用行動支付的小店家很多,次為能提高整體營收消費的影響因素。建議針對金流手續費部份,初期推展給予免手續費或政策面補貼策略,

在使用介面簡單、節單時間部份,共通平台建置推行或是系統優化,以增加便利性,而在安全性因素上,因使用經驗值會正增強對使用安全性的認同,可透過體驗教學及免費適用三個月的方式,來增加使用信心,另在能提高整體營收消費上,則可透過支付平台提供電子優惠券、投放廣告、提供線上購方式來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