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翻土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小型翻土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熊一蘋寫的 我們的搖滾樂 和大泉一貫本間正義森川博之山下一仁八田達夫青山浩子的 2025 農業關鍵字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戰豹801微鬆土機中耕機 - YouTube也說明: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游擊文化 和財團法人豐年社附設部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蔡如音所指導 林廷燁的 台日韓的多聲連線:台式職棒應援聲響的建構 (2021),提出小型翻土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職棒應援、聲響與聲景、文化混雜挪用、應援團、台式文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吳瑪悧所指導 王安的 旗鼓祭-次文化音樂活動之獨立實踐 (2018),提出因為有 音樂祭、獨立音樂、次文化、獨立樂團的重點而找出了 小型翻土機的解答。

最後網站小型鬆土機- 人氣推薦- 2021年12月 - 露天拍賣則補充:共有7494個搜尋結果- 露天拍賣從價格、銷量、評價綜合考量,為您精選和小型鬆土機相關的商品.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小型翻土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們的搖滾樂

為了解決小型翻土機的問題,作者熊一蘋 這樣論述:

以歷史之眼、文學之心,重返大時代下年輕世代的生命世界 再現他們一心追求自由、以音樂為抵抗的跌撞顛簸故事   「讀著六十年前的青少年如何爭取玩團和聽歌的機會時,我在心裡浮現了非常強烈的感觸。我以為在臺灣聽搖滾樂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此時此刻的我依然在這塊土地上聽著搖滾樂,這件事本身就是奇蹟。」   這是一本講述一九五○到一九八○年間,搖滾樂在臺灣如何發展的故事書。在那個橫跨三十年的不自由年代裡,故事的時空場景是由日本、中國、美國等世界大國,以及二戰、韓戰、越戰等國際戰事,交錯搭建而成的。彼時,島嶼上各式異質空間應運而生,諸如中華商場、美軍俱樂部、夜總會、舞廳及西餐廳等,而各種

時代產物也先後在島上出現,像是西洋電影、美軍電臺、翻版唱片、長髮禁令及歌曲審查制度等。這些都是搖滾樂故事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書中的人物以他們的行動串連起故事裡的繽紛元素,包括緊貼收音機聆聽海外電臺放送排行榜歌曲的苦悶外省青少年、見過上海風華而想在戰後臺灣開墾文化沙漠的音樂雜誌創辦人、開闢副刊音樂專欄及電臺音樂節目的時代先行者、用克難樂器登臺獻唱的玩團先驅、突破關卡限制籌辦熱門演唱會的幕後推手、流連中華商場收集翻版唱片的熱門樂迷、在地下場所幻想美國的愛樂青年、以政治敏銳感對搖滾樂先褒後貶的文學家、激昂爭辯何謂「我們的歌」的熱血知青、在大學校園唱出年輕人心聲的民歌手、創作及演唱「歪歌」的音

樂人等。這些先後登上歷史舞臺的男男女女,共演了這齣以「搖滾樂」為主題的時代劇。   「搖滾樂在臺灣」的故事,是一個世代追尋渴求自由的故事。臺灣的年輕人透過搖滾樂接觸自由、學習自由,最後在爭取自由時意識到當時的臺灣有多麼不自由。現在很多人會說搖滾的精神是反抗,但其實這個故事似乎要更拙稚一點。「搖滾樂在臺灣」的故事,也充分體現出臺灣人吸收和轉化的能耐。臺灣經歷過太多強勢文化的洗禮,每一種都帶來新的束縛,也成為新的養分。現在我們享受到的一切,都是前人吸收了各種養分、掙脫各種束縛後,孕育出的臺灣文化。希望本書能將這些感想傳達給大家。 名人推薦   簡妙如∣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流行文化、獨立音樂

及獨立次文化的愛好者及研究者   何東洪∣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主編 好評推薦   「熱愛搖滾音樂有許多種方式——熊一蘋的方式,是寫好看的臺灣搖滾音樂史。這是一本好看如小說、但扎實如史書的非虛構作品。   熊一蘋想知道,現在臺灣撩動青春心靈、自目叛逆、本土熱血的獨立創作音樂,是怎麼來的?我們都知道,戰後二十年間的統治當局,不僅抑壓本土傳統的歌仔戲、日治流行的臺語歌,其實也在抑壓所謂「靡靡之音」的西方搖滾。然而熊一蘋卻說故事起於1950年代,那時怎麼可能容許本土熱血反叛?所以案情不單純,破口頗為離奇,過程有違常理,所以說歷史如小說一般。   熊一蘋,

本來就寫小說的,得過文學大獎,筆法酷酷,讀起來冷靜到想哭的那種。他的性格真的很文學,心對世界很熾熱,外形卻是腼腆,以至於設法讀進他的內在,悸動才會一波波湧上來。   萬勿以為這本音樂史是穿越式的創作品,這些故事,每一段都是他從報刊文獻一筆筆耙出來寫。他在臺大臺文所有嚴密的文史研究訓練,查集史料、讀文獻,是蹲馬的基本功。這本書更猛的,是拆解史料、展現史觀的冷靜腦袋。   熱門音樂到搖滾世代,並不是自始就吞服「本土反叛」的丹藥一路挺到底。在巨量資料中,熊一蘋比對省籍、世代、商業的各種利益糾葛,看到音樂人三十年間在閃躲妥協之中蜿蜒前行,在敵友關係之間曖昧推進。如此歷史曲折,讀來才是揪心的所在。

  難得熊一蘋有熱血也有慧眼,挑出臺灣文化史這麼歧出詭異的故事。臺灣人唱自己的歌、做自己的音樂,真的不容易。」——蘇碩斌(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臺大臺文所教授)   「如果二戰後的歷史變遷有配樂,那必然是搖滾樂。搖滾樂跨出自身的音樂範疇,將大至社會文化、小至情感遭遇的種種,都壓縮在幾分鐘的詞曲樂句。於是搖滾樂逐漸蛻變成一面大旗,不斷召喚著一代代年輕的聲音,吶喊出自己的模樣。熊一蘋這本書寫的正是搖滾樂旅行到台灣的踏查記。他穿行在史料密林,重建台灣如何接觸、挪移和化用搖滾樂的歷程。從唱別人的歌到學會唱自己的歌,搖滾樂在台灣慢慢演化出混血特有種的分支。這是本讓我們聽見過去的搖滾故事,也是探究當前樂

團身世的物種起源。」——黃崇凱(作家)   「書寫流行娛樂文化的歷史,尤其是觸及其始源,一向是困難的任務:一方面,它總是被嚴肅的菁英們認為難登大雅之堂而加以忽視,另一方面,在還沒有產業化、體制化之前,它往往也只是小眾、較私密的興趣,個人有個人的喜好、見解和系譜,卻缺少巨觀、能看見全局的視角。熊信淵《我們的搖滾樂》恰巧能替我們補上這塊空缺。有了這樣相對制高點的視角,我們才會發現搖滾樂在臺灣,不單純是憤怒與反叛,更多的是種種勢力交織、妥協、互相影響或利用,並在狹縫中尋找出路的過程;我們也才會發現,在戒嚴時代的國家機器監控底下,人們在壓抑與自由、興趣與避禍之間依違,竟意外創造出熱門音樂、搖滾樂、民

歌運動等臺灣專屬的脈絡。更重要的是,在這段歷史故事的敘述裡,你完全可以讀到一位喜愛地下樂團與搖滾樂的樂迷的深深的愛。」——盛浩偉(作家)   「熊身上有種奇異的素質,他年輕,又老派,虛無到骨子裡,但又超級熱血。稱讚熊說故事的能力是廢話了,《我們的搖滾樂》最吸引我的,並不是『台灣第一部搖滾樂史』,或『戰後台灣年輕人的精神史』(當然這兩點也夠迷人了),而是——一個九○年代出生的聽團少年,對所愛所忍之事,既頹廢又正經,既嚴肅又寬容的回望。   台灣明明這麼多人為搖滾樂癡狂,卻只有熊寫下這段歷史。他很清楚自己跟搖滾樂相處的姿態,因而捨棄「筆者」式的假客觀,使用一種主觀到近於「俗」的語言寫作——這是

最高的讚美。   在《我們的搖滾樂》裡,熊探索了三個維度:權力作為歷史本身、人與權力相處,以及後之來者如何看歷史中人與權力相處——這個問題在當下的台灣仍然有效:你能原諒,選擇權力,而非正義的人嗎?」——楊婕(作家)   「現階段的我,聆聽音樂時最害怕的,是自己無意識地在感受聲音之前、先將歌曲與某種意識形態作連結。從前的我沒有察覺,甚至可能無法相信,知識確實會成為感官的成見,某些想法會像是耳朵的濾鏡一樣,讓即便同一首曲子也因為『被思考的過程』的不同,造成聽覺上的質變。某些聲音細節會因為『意識到了某些事』而被身體(有意無意地)注意或忽略,甚至不自覺地加諸評價。我在情感上避免自己自動進入這個狀態

,但在理性上,我知道這個狀態是不可逆的。我們再也無法不知道某些事。我們在這種無法停下的方向性之中聽著音樂。   正因如此,我才會重複地閱讀《我們的搖滾樂》——為了拆除自己獨自聆聽音樂時所累積的、阻塞了某些聽覺的先見之明。為什麼台灣沒有迷幻搖滾?什麼叫做『我們自己的歌』?每個人都有根據自己的聆聽史而推導的結論,但那些結論如果沒有依歸,只是平白干擾自己的鼓膜罷了。《我們的搖滾樂》是寫給聆聽者心靈的流言終結者。當你閱讀它,你其實在清洗自己的雙耳。」——蕭詒徽(作家)

台日韓的多聲連線:台式職棒應援聲響的建構

為了解決小型翻土機的問題,作者林廷燁 這樣論述:

中華職棒(CPBL)五支球隊,近年來各自打造出專屬的應援文化。隨著時空背景的演變,職棒應援經歷跨國元素的挪用與混雜,讓外界想像出多元的「台式」文化框架。1990年至2012年時期,台灣職棒的應援文化承襲日式樂隊演奏聲響,由應援團團長和成員以吹奏喇叭小號和敲鑼打鼓,加上現場球迷之口號喊聲和應援道具的運用,呈現出帶有氣勢震撼的本地應援聲響;2013年Lamigo桃猿(現名為樂天桃猿)於桃園主場創造「猿風加油」,從中添加源於韓國職棒應援的電音聲響。桃猿隊的應援創新,也逐年帶動其他球隊走向主場全電音的應援趨勢,建構含有台日韓元素的新型「台式」職棒應援文化。 本研究採用兩種質性研究方法。

第一種為應援影片文本分析,從YouTube影音平台蒐集職棒四支球隊比賽應援相關影片,並分成主場、客場和國際賽三種情境來觀察代表性球員的應援曲以及球隊進攻嗆司曲。研究分析中觀察到隨著比賽情境的差異,體現多聲聲響的台式應援文化。第二種以訪談樂天桃猿、中信兄弟和味全龍三隊的應援主團長,除了築構球隊各自的應援特色為何,也嘗試建構跨世代對於職棒應援文化的「台式」想像框架。研究者盼能以影片文本分析加上訪談的質性研究方法,提供學界對於台灣職棒應援聲響文化的認識。

2025 農業關鍵字

為了解決小型翻土機的問題,作者大泉一貫本間正義森川博之山下一仁八田達夫青山浩子 這樣論述:

  本書是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聯)旗下的公共政策智庫——21世紀政策研究所主導的研究會「開創新型態農產業」的研究成果結晶。學者群將原本的報告的內容加以修正增補,再由講談社的現代新書系列出版成書。書中具體且翔實地探討了5年甚至10年後的日本農業樣貌。   長期仰賴農政單位、農協主導的日本農業,目前正逐漸脫胎換骨,農企業也陸續地在日本各地出現。研究會除了走訪日本國內各地實際發展「新型態農業」的農企業,實際走訪荷蘭及丹麥等農業出口大國,針對日本農業的未來,進行了多方的考察與評估。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作者群從農業政策及現行制度的觀點出發,勾勒出日本未來應邁向的「新型態農業」樣貌。   

在少子高齡化趨勢急速深化之下,日本的經濟、社會都面臨了重大的變革,農業也不例外。日本國內飲食相關的市場需求前景看淡,農家因高齡化而無法再從事農務,農地則出現了廢耕地增加,或變更為住宅及太陽能發電用地的情況。這些現象,讓日本農業看似步步邁向夕陽產業,但其實它正一點一滴地在改變。   本書就以這些變革的萌芽為主軸,深入探討日本該如何茁壯成實力堅強的農業出口大國。   增田寬也的《地方消滅》裡描述:日本國內人口集中三大都市圈,其他地區高齡化、少子化加劇,預估2040年日本49.8%市區町村面臨滅絕。其中,日本農業區挑戰特別嚴峻,日本農業後繼無人。   臺灣「地方消滅」的速度也緊追日本。國家發展

委員會推估,2025年臺灣人口達高峰後,成長曲線就會反轉下滑。人口外流、高齡化與少子化的浪潮,加上極端氣候帶來的高溫與旱澇,對臺灣農業、農村、農民會帶來嚴峻挑戰。   「2025年,是臺灣農業轉型關鍵時刻。」轉型成功,臺灣農村將有望像歐洲適宜人居;轉型失敗,可能步上落後國家處境,基礎建設崩壞,垃圾與廢棄物橫流。因此,每一步都得謹慎踏穩。   「社會5.0」概念,將發展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大數據……可解決高齡化、少子化、環境與能源等社會課題,農業亦如是。農業隨附在新科技身邊,將華麗變臉,成為全新型態的明星產業。 本書特色   ‧一群關心日本農業學者,針對日本農業經過多年現地採訪所發

表的論文集結。是關切農業發展的第一手資料。   ‧臺灣的主客觀因素都與日本相仿,近年來一樣也受到人口萎縮與國際自由貿易的衝擊,臺灣農業與日本一樣仍有機會。本書即在探究「機會在哪?」   ‧「從心態到政策都要大刀闊斧地改變」,這是作者群的結論,日本經驗則是臺灣「已經發生的未來」。   ‧本書也收錄專章來討論臺灣農業目前的困境,缺工、極端氣候、人口結構改變已經出現在臺灣。   作者簡介 大泉一貫   1949年生,宮城大學榮譽教授、農業經營管理學者,著有《充滿希望的日本農業論》(希望の日本農業論)等書。 本間正義   1951年生,東京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教授、農業經濟學者,著有

《現代日本農業的政策形成過程》(現代日本農業の政策過程)等。 森川博之   1965年生,東京大學尖端科技研究中心教授,資訊網絡專家。 山下一仁   1955年生,佳能全球策略研究所研究主幹,農業政策分析專家,著有《是誰摧毀了日本農業?》(日本の農業を破壊したのは誰か)等書。 八田達夫   1943年生,亞洲成長研究所所長,經濟同友會政策分析中心所長,經濟學者,著有《日本的農林水產業》(日本の農林水産業)等書。 青山浩子   農業媒體工作者,著有《打造強而有力的農業》(強い農業をつくる)等書。 編者簡介 21世紀政策研究所   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聯)旗下的公共政策智

庫。 譯者簡介 張嘉芬   日本法政大學日本文學碩士,現為專職日文翻譯。   擅長不動產、餐飲、長照、經營管理等領域之口、筆譯。   興趣是在日本渡假務農。   譯稿指教:[email protected]   1 邁向農業出口大國之道 日本究竟欠缺什麼? 國土狹小一樣能成為「農業大國」 農業國家的三種類型 「食」與「農」已是密不可分的融合產業 批發市場消失的荷蘭 從「容易種植」到「市場需要」 資訊化是運銷革命的必備條件 丹麥的市場導向農業 最佳品類策略 以「產業聚落」推動農業革命 資訊產業化的園藝 支持農業與食品產業發展的「知識樞紐」 阻礙日本農業發展的因素 邁向農業出口大國之道

與歐洲大相逕庭的日本農協 必須擴增大型農家的理由 法國透過離農政策推動結構改革 日本農業應先以何為目標? 2 自由貿易是良機 國產品與進口品至少還能分庭抗禮的理由 「川普衝擊」殺死了自由貿易? 日本的農業並不弱 國產米和進口米,價差其實並不如關稅數字 日本米的價格約為美國米的2倍 即使零關稅,還是有農家能與外國米抗衡 不必「插秧」的劃時代技術 用ICT來管理整合後的農地 符合日本人口味的小麥,有機會反敗為勝 足與世界抗衡的牛肉 養豬業也能自力救濟開創活路 酪農與乳製品面臨運銷模式重整 競爭力薄弱的甜味作物 確立「中級品牌」是農業起飛的關鍵 物力、人力、技術的整套外銷 將日本農業塑造成亞洲農業

的典範 3 數位農業的時代 用大數據和雲端技術改變農業 數位農業的時代 運用數據提高生產力 運用ICT找出歉收原因 「健康與食物的關係」也更明確 築起預防糧食損失的防線 「農業共生型」智慧城市 化危機為商機 產官合作,公開所有數據 4 修正農業政策上的錯誤 日本農業必將成長 「日本農產品無法與全球競爭」的謊言 輸贏不是只看「規模」 日本的農地是優質沃土 日本農業保護政策上的重大謬誤 補貼政策的歷史脈絡 美國、歐盟廢除休耕政策的原因 日本也有「直接給付」制度 「高米價」政策究竟誰得利? 日本人飲食習慣的變化 生產者不喜加工和業務用農產品 業態一變,需求也跟著改變 從生產導向到市場導向 農業重

大問題:農業與食品產業的關係疏遠 食品產業紛紛逃往海外 與紐西蘭合作,生乳外銷中國 5 在農業的岩層法規中開創新局 結構改革的關鍵在「國家戰略特區」 結構改革才是成長策略的基礎 日本農業結構改革的歷史脈絡 「岩層法規」為何不退場? 「中央主導」正是國家戰略特區的優勢 比「規制改革會議」時代更迅速 最早在特區鬆綁的法令 農業特區的開路先鋒是兩大都會圈 以「地方創生」為目標的特區來接棒 不向反對論調屈服,帶領農業躋身成長產業 6 日本農業將出現轉變 邁向新型態農業先進國家的發展進程 從「生產過剩→生產調節」轉為「生產過剩→出口外銷」 「新型態農產業」的9種類型 市場導向的機制與「食品鏈農業」

其實也有「先進的」產品導向農業 「食品鏈農業」的五種類型 蔬菜的契約耕作與供貨契約 稻米業界因業務用米供給量不足所產生的變化 稻米契作與食品鏈農業 福原農場的案例 營農銷售公司與食品鏈農業 「農商工」的合作型態 外食餐飲企業、食品加工業者跨足農業與6級產業化 仍在發展中的日本食品鏈農業 躋身成長產業,農業要從運銷改革開始 打造企業易於投入的農業環境 企業投入與農地持有 專欄|開啟嶄新農業 商務模式的先鋒 1 丹麥農業/小小農業大國的祕密 2 金子牧場/期以「健育牛」品牌進軍全球市場 3 inochio集團/提供「新農業」建議方案的綜合輔導業 4 伊賀之里mokumoku手作農場/農業主題樂園

界之王 5 田中農場/不仰賴補助款的稻作生產 6 內田農場/「100%接單生產」的農業 PLUS|2025年,臺灣農業轉捩點 1 農業缺工主因?勞動人口減少才是隱憂 推動數位服務加乘農業 2 人口結構與膳食型態轉變影響糧食供需   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避免蔬果過剩並提升雜糧自給率 3 經驗法則遇見「忽冷忽熱」   氣候不可逆,提升農業調適力 4 模擬未來氣候,考驗農業韌性   實測作物產量變化,順應自然為調適策略 5 資源開發,轉為生態調節   導入生態系統服務,檢視永續資源庫存 6 今日農業如何順應極端氣候?   「作物溫度逆境模擬試驗平台」體驗危機,篩選抗逆種原   作者序

  從現在起到2030年,在日本經營農業的農家(販賣型農家1、經營主體2)數量究竟會大減至何種水準?這兩張圖表,是我的研究室團隊所進行的模擬試算結果。在2015年時,原本還有約138萬戶的農家,僅10年後,也就是2025年時,就會縮減近半,降到72萬戶;而在15年後,也就是2030年時,農家數量將銳減至3成以下,也就是減少到僅剩40萬戶。   從事稻作的農家,銳減的速度更是驚人。目前,日本的農家約有69%是稻作農家,但到了2025年,原本約有95.2萬戶的稻作農家,將減少到37.7萬戶;2030年更只剩下10.7萬戶。單就數字上來看,現在的農家,屆時10戶中有9戶都會消失。   這些數

值是以近年的農家戶數變遷為基礎,列出在統計上最有可能發生的數值,當然它們都只是預測值,實際的數字變化,應會介於圖表上所呈現的直線和曲線之間。我觀察農業就業人口數的變化、農業人口老化率和新進農民人數的比例,認為實際數字變化應會更趨近圖中的直線。   「農家減少7成,稻作農家減少9成」看到這樣的預測,很多人或許會對於日本農業的未來發展感到悲觀。然而,若再稍加仔細觀察「農家減少」的實際內涵,就可從中看出不同的趨勢變化。   大型農家漸增   我們依每一戶農家的農產品銷售金額,將農家分為「低於1,000萬日幣(小型)」、「1,000日幣~未達5,000萬日幣(中型)」、「5,000萬日幣以上(大

型)」這3類,預估每一類的戶數,以及它們在農家總數中的占比。   5,000萬日幣以上的大型農家,其實多半已像企業組織,與其說是「農家」,稱它們為「經營主體」會來得更貼切。此外,我們又將小型農家分為「低於300萬日幣」和「300萬~1,000萬日幣」,發現小型農家有85%都低於300萬日幣(約合新台幣84萬3,000元)。   若將前面所提到的「農家戶數驟減」這項預測,套用到上述3種規模來看,就會呈現出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實:小型農家從2015年的125萬戶,驟減到2030年的30萬戶;中型農家也從10萬9,000戶減少到7萬5,000戶;反之,大型農家(經營主體)則由1萬7,000戶增加到約

2萬1,500戶,中型農家當中,銷售金額3,000~5,000萬,也就是接近大型等級的農家,預測戶數也將會增加。   換言之,所謂的農家戶數驟減,事實上減少的是小型、微型的農家,大型農家或經營主體,反而將逐漸增加。   接著,我們再將「小型」、「中型」、「大型」農家(經營主體)的農產品總銷售金額分別在整體銷售金額當中的占比,以圖表0-4來呈現。小型農家的總銷售金額占比,從2015年的26%下降到2030年的1.5%,減少的金額約達2兆2,000億日幣(約新台幣6,182億);另一方面,大型農家(經營主體)的總銷售金額則從41%上升到74%,若以目前的銷售額來換算,約相當於增加6兆5,000

億日幣。屆時農家結構將出現轉變,因小型農家退出市場所造成的損失,用大型農家及經營主體增加的部分來彌補,還綽綽有餘。   日本國內這種「小型農家減少=部分農家大型化」的現象,究竟應該視為危機?還是讓日本農業脫胎換骨的良機呢?其實,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關鍵。   讓農業再度躋身成長產業   包括我個人在內,本書作者群的每一位成員,都站在支持後者的立場。更準確地說,我們認為:若能改善過時且弊病叢生的農業政策與制度,依循全球化時代的新趨勢,重新建構經營主體的商業模式,日本的農業必能復甦,並再度躋身成長產業之列。為了扶植日本成為農業出口大國,我們要翻土整地,建立符合自由貿易時代需求的制度;運用大數據

與資通訊(ICT)等最新科技,構築新型態農產業的發展模式,提高農業生產力。為此,學者專家和媒體人從各自關注的領域出發,提供深入淺出的建言,探討農業究竟該從何著手、如何改變,並將內容集結成本書。     本書在結構安排上,第1章談「日本與國外(農業出口大國)的比較(日本缺乏的究竟是什麼)」,第2章分析「自由貿易為何是日本農業的良機」,第3章勾勒「科技改變農業的未來」,第4章論「為什麼日本的農業政策必須調整」,第5章探討「運用國家戰略特區,為日本農業掀起結構改革的遠景」等個別面向的議題,第6章再以「日本農業勢不可免的未來想像(食品鏈農業)」總結。在各章之間另設有專欄,聚焦觀察幾個率先導入嶄新農業型

態的農業經營主體。   重要的是,今後總數不到10萬戶的「中型農家」和「大型農業經營主體」,會支撐起整個日本的農業發展。目前這兩者的農產品年營業額合計約為8兆8,000萬日幣,但它們所創造的商業模式,將可望在未來10、15年內,成長到9兆、10兆日幣的規模。   對「15公頃極限說」存疑   剛才我提到:「若能改善過時且弊病叢生的農業政策與制度,依循全球化時代的新趨勢,重新建構農家的商業模式,日本的農業必能復甦,並再度躋身成長產業之列。」關於這個論點,作者群也想先表明我們的立場。   如前所述,在現今的日本農村當中,銷售額介於5,000萬至1億日幣規模的農業經營主體正逐漸增加,極具商業

概念的經營者也開始在全國各地嶄露頭角。以稻作規模而言,這些經營主體經營的耕地面積約為100公頃,年營收總計約為1億日幣。   離奇的是,在農業領域當中,其實直到最近都還普遍認為這種大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出現,只不過是痴人說夢。   「再怎麼擴大生產規模,稻作能有成本撙節效果的上限就是10公頃,之後就算規模再大,成本都不會下降。因此,即使發揮再多創意巧思,在日本從事稻作經營最理想的規模,應該就是15~20公頃左右了。」   這是某位學者的論述。然而,不僅農業學者,連農政官員和農協1,也就是整個農業界都支持這一套堪稱為「15公頃極限說」的論調。   實際上,在農林水產省2辦理的稻穀生產費用統計

調查當中,將耕地規模低於15公頃者分為7個等級,並仔細計算出了每個等級所需的生產成本;但15公頃以上者,全都歸類在「15公頃以上」這一個等級。即使日本農業的發展性,就潛藏在這些「15公頃以上」的農家,情況亦然。   在日本的農業界當中,還有很多類似這一套「15公頃極限說」的「通俗見解」,立論根據薄弱。例如「不論再怎麼努力,日本農業終究難與美國或澳洲匹敵」、「對於缺乏競爭力的日本農業而言,外銷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的選項」、「一旦取消關稅,日本的農業就會瓦解」、「一級產業終將走向凋零的命運」……   以往,農水省官員或農協不時都會抬出諸如此類的論述,以正當化他們所主張的「保護微型農家」這個名目。

部分主張「15公頃極限說」的學者,立場偏向保護小農、維護兼業農家,甚至還有些學者是因為反對以推動自由貿易為宗旨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所以才主張這個論述,要用它來當作一項立論根據。   「守護微型農家」、「保護小農」等論調,乍聽之下似乎言之成理,然而,守護微型農家、保護小農等作為,是否真能促進日本農家與農業的成長,進而維護日本的國家利益?   本書要深入探討這個禁忌。   轉「守」為「攻」   日本農業的各項重大變革,正一點一滴地摧毀前面談到的這些通俗見解。   自2013年起,日本政府祭出「攻擊型農林水產業」施政方針,推動

相關的農業政策。這項方針,是要讓農政從「保護農業」轉為「輔導農業躋身成長產業」,以期擴大外銷,並增加法人型態的農業經營。目前政府已著手推動幾項主要課題的因應措施,包括廢止生產調節、農協改革等,在政策執行上的確逐步向前邁進。而當初政府所訂定的關鍵績效指標(KPI)究竟有沒有可能達成呢?現階段看來還需要再加把勁。本書的作者群,或多或少都與「攻擊型農林水產業」的農業政策有些關聯。   過去那種以維持稻米價格、維護兼業農家為主軸的保護型農政,我稱之為「偏重稻作的農政」。對於長期在這個框架下從事農業的人來說,即使聽到「輔導農業躋身成長產業」、「成長型農業」的論述,恐怕也很難理解。在農村裡,那些呼應既往

保護型農政的輿論,至今仍根深柢固,在推動新的農業政策之際,同時必須對抗這些農村輿論,有時甚至還會出現政治上的傾軋角力。   另一方面,本書後續要介紹的這些有別於傳統形象、具備商業概念的人才,在農業領域裡勢必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進而成為農村社會的主流。在這樣的轉型過程中,學者錯估農業情勢變化,或甚至趕不上變化的情形,更會一如既往地層出不窮。以往學者認為對農家有益才推行的作法,到頭來反而拖累了農業的發展;昔日學者曾大聲撻伐的事項,到頭來才發現它們其實是對的……諸如此類的現象,仍會不時出現。   現今日本正處於農業大變革的起步階段。此刻,我們須以今後10年、15年內必將發生的事項為根據,來思考未

來的農業,而不是再用過去的經驗,去預測農業的未來。   本書書名訂為《2025 農業關鍵字》,就是因為我們對農業懷抱著上述這樣的想法,同時也蘊含了我們對農業的期待。 2017年2月 21世紀政策研究所研究會「開創新型態農產業」 研究主幹  大泉一貫 日本農業缺乏國際競爭力? 日本農業界一直有個既定的說法,認為「日本農業缺乏國際競爭力」。 「日本農產品無法與全球競爭」的謊言 包括農林水產省、農協、農林派議員、大學農學院等業界相關人士,多半都認同這種說法。他們的論調,是「美、澳等國的農業採取大規模種植,價格便宜。日本農業再怎麼比,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這些農業界人士積極強調「日本的農業很弱小

」的觀念,向各界訴求高關稅等農業保護政策應予以延續。然而,在現今這個人口不斷減少的時代,一味地在日本國內市場裡故步自封,當然無法為農業開創任何新局。和這些人談日本農業在10年、20年後的遠景,也是枉然。 安倍政府在2013年時,針對農林水產品和食品的出口總額定出了政策目標:要將當時僅有5,000億日幣左右的規模,在2020年之前擴大到1兆日幣。然而,這些內容,與第一次安倍內閣在2007年所提出的目標如出一轍,而當時是宣稱要在2013年之前達到1兆日幣的目標。此外,2010年時,民主黨也曾訂立過相同的目標。 以往,農林水產省還不止是訂出了擴大外銷的目標,還以擴大外銷的名義,投入了龐大的預算與人力

。令人遺憾的是,截至2013年為止,日本的農產品出口總額持續呈現不增反降的局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在日本的農產品缺乏「價格競爭力」。2014年的出口總額得以回升,是因為日幣走貶的影響;到了2016年時,日幣轉強,使得日本農產品又再次失去了外銷競爭力。 日本既往的農業政策,是對進口農產品課徵高關稅,以固守國內市場。然而,所謂的國內市場,未來將會因為高齡化和人口減少而逐漸萎縮。長此以往,日本農業就只能坐以待斃。若想扭轉這樣的命運,就必須仰賴出口,開拓海外市場。 日本農業究竟能否生存下去,端看它能否轉型為「可供外銷的農業」、「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換言之,就是要從鎖國型產業,蛻變成開放型產業

。 輸贏不是只看「規模」 追根究柢,這種「日本農業比美、澳的規模小,成本高,無法與全球競爭(所以要對進口品課徵高關稅來加以保護)」的主張,究竟是否合宜? 若以日本每一戶農家的農地面積為1,那麼歐盟的農家就是6,美國是75,澳洲則是1,309。這樣看來,日本的農地規模的確偏小。而農地規模愈大,營農成本就愈低,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旗鼓祭-次文化音樂活動之獨立實踐

為了解決小型翻土機的問題,作者王安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旗鼓祭主辦人的執行角色,在樂團產業化、文創商品化的大環境下,摸索出一條屬於獨立精神的道路。研究目的是實踐一個音樂祭場景的多元性,以次文化的多樣性豐富音樂祭的面貌。主要問題意識是如何以「獨立精神」取代風格化的「獨立感」作為號召,來凝聚旗鼓祭的所屬族群。探討圍繞著以下幾個層面進行:一、聽眾,從阿多諾對於聽眾接受音樂方式的分析以及他對大眾文化的批評,梳理出一般認知中主流與非主流之間的相對社會關係,說明作為抗拒流行音樂的獨立樂團聽眾所身處的矛盾。二、音樂祭,透過案例回顧分析B-Fest與與困難生活節兩個主打反資本、反主流的活動各層面的實踐。三、次文化,以台灣Psy Trance派對文化為「地

下模式」的借鏡,在產業化經營之外尋找次文化活動的更多可能性,並反思研究者與次文化的相對位置與再現的意圖,作為旗鼓祭執行上的根據。操作上分為三個實驗階段,每個階段各舉辦一場活動,以「實驗-修正-再實驗」的三步驟逐漸推進計畫。第一階段以搖滾音樂祭呈現,以社區型態的小型舞台呈現有別於大型音樂祭策展套路的形式,並觀察觀眾的屬性作為下一階段的參考。第二階段將修正前一階段的操作,研究重點聚焦於所屬族群的變動如何打破獨立音樂既有的舞台框架。第三階段則是透過修正,重新找到理想所屬族群的再次實驗。結論透過兩個層面討論計畫成果,第一部分站在音樂祭主辦人的角度,說明族人意象凝聚的究竟是「哪一族」,談主流文化與次文化

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進一步解釋為什麼與其討論「獨立是什麼」不如聚焦於獨立「不是什麼」。第二部份則回到筆者樂團主唱的角色,思考文化活動能夠縫合的社會裂縫與無法改變的現實世界之間的(尚未付諸實踐的)各種可能性,說明音樂作為一種行動的技術必須回到「音樂本身」,作為旗鼓祭實驗計畫的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