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樂 一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寶貝樂 一通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Fiona(糖霜與西裝)寫的 給沒有夢想的人!邊走邊想職涯探險指南 和顏瑜的 老年維特的煩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方智 和釀出版所出版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黃忠慎所指導 郭芳雯的 生死手記-蘇偉貞《時光隊伍》研究 (2011),提出寶貝樂 一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蘇偉貞、悼亡、死亡書寫、靈性關懷、臨終的尊嚴。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康義勇所指導 劉原池的 阮籍莊學思想研究 (1999),提出因為有 魏晉時期、阮籍、達莊論、大人先生傳、齊物、逍遙的重點而找出了 寶貝樂 一通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寶貝樂 一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給沒有夢想的人!邊走邊想職涯探險指南

為了解決寶貝樂 一通的問題,作者Fiona(糖霜與西裝) 這樣論述:

給胸無大志的你── 沒有夢想,也能閃耀職場! 人生沒有目標路更廣,不論你往哪走,都是向前走! ★湯明哲、徐嘉利、矽谷阿雅、蘇盈如、何則文,好評推薦!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人因夢想而偉大」「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分別?」……   那麼,沒有夢想的人呢?難道就注定一事無成?   一輩子找不到夢想的過來人Fiona,請你放寬心走上職涯實驗之路:   「不用強迫自己當個夢想家,只要做好自己人生的探險家!」   Fiona身邊的許多人都擁有夢想:有人想當金融家,有人想創立改變社會的公司,有人想當音樂家。可她偏偏是個「沒有夢想的人」。從小寫過這麼多「我的志願」作文,難道每篇都是寫

假的?對,都是假的;當真沒有夢想?對,到目前為止,還真心沒有。   每一本教你如何成功的書都告訴你要「找到自己的天賦與熱情」「訂下職涯與人生目標」,但,沒有夢想也找不到目標的人該怎麼辦?連自己都不知道想去哪裡,該怎麼決定跳上哪班車?   Fiona想跟與她有相同困境的人分享:「沒有夢想,那就像我一樣到處探險吧!」她自己大學畢業後,從臺灣跨海闖蕩美國金融業、顧問業、科技業,多年探索的經歷讓她領悟到,沒有夢想,照樣能活得充實飽滿。她也發現,沒有夢想沒有不好,只是原廠設定不一樣,追求職涯發展的心態跟方式也不同:   就算無法用目的地作為支點,你也絕對有辦法策略性地做好職業規劃;   不必盲從各

種「成功學」勵志標語或方法,迷惘時管理好自己,就是你最大的成功!   參考Fiona在書中提供的職涯初階、進階、高階探索策略,盤點自己的資源和能力(你或許沒夢想,但一定有某些資源和能力)。有一天回過頭來,你會發現,沒有夢想的人生,一樣很美。     ★沒有夢想的過來人   職場人生真心話/邊走邊想闖蕩終極指南:   ◎初階職涯策略:   給沒有夢想的菜鳥──那就探險吧!   ‧我就是找不到天賦與熱情,怎麼辦?   →把自己成功做到某件事的過程,一一拆解,思考自己在每個環節用上了什麼能力。   ‧我做的事沒什麼特別的,大家都會呀!   →就算你做過的事只是「整理資料」,再平凡無奇,也能從中

看出你的價值。   ◎進階職涯策略:   沒有夢想也不得不面對──求職大魔王   ‧如何讓我的履歷被看見?   →投履歷是場爭奪面試官注意力的比賽,只要用心布局就能抓住眼球!   ‧如何提高面試勝率?   →面試的主導者不是面試官,而是你。你不僅可以表現得淋漓盡致,甚至能「挖坑給面試官跳」。   ‧眼前有好多條路可以走,找不到方向怎麼辦?   →利用點線面體分析、資源策略和「帶走力工具箱」法則,做出更好的選擇,聰明開上職涯快車道。   ◎高階職涯策略:   給沒有夢想的資深探險家   ──到了這個年紀,沒有夢想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同梯的都升職了,我還在原地踏步。   →從加入核心

部門到自我注意力管理的職涯爬升7大法則!   ‧職業倦怠,好厭世……   →設計一套專屬於你的「能量系統」身心使用指南。 好評推薦   湯明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現任長庚大學校長,曾任臺灣大學副校長和國際企業系教授   徐嘉利/臺灣大學管理學院生涯發展服務中心執行長   矽谷阿雅/前臉書產品經理、《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作者   蘇盈如(Sandy Su)/國際獵頭職涯規劃師   何則文/作家、職涯教練   在書中可以看到Fiona這個臺灣嬌嬌女如何在美國白人為主流的社會中力爭上游,從暑期打工找到顧問公司,再轉到數據財務公司的奮鬥過程,相信讀者看完書後,會發現成功沒有僥倖,只有挫折相陪。如

果只要小成就,就會碰到小挫折,如果要大成就,就會碰到大挫折。年輕人習慣挫折後,這一輩子就學會以韌性對付挫折。這是我看這本書最大的收穫。──湯明哲   Fiona在大學生的知名度相當高,特別是她的履歷幾乎已經成為經典範例了。今天能將自己的真實經歷,透過系統化方式分享給學弟妹,這是她一直以來的心願與目標,恭喜 Fiona。──徐嘉利   常常有人問我:「毫無頭緒的職涯規劃該如何下手?」我建議大家在嘗試中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向!   這本書的作者記錄了屬於自己邊走邊看的發現。每個人的發現都會不一樣,但是如果你是一個不知道該如何開始第一步的人,建議你參考作者的做法,慢慢幫助自己拼出一張屬於自己的圖。─

─蘇盈如   人生可以沒有夢想,但不能沒有方向。Fiona用她的人生告訴你,只要用對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燦爛。把自己當公司好好管理,你就能衝破迷網的束縛!──何則文  

寶貝樂 一通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凌子楚最清楚#一日店家#遊love園親子館#609
今天,我們來到西市場二樓16號,遊love(樂)園親子館,一個替現代爸媽,用復古的方法,抓週成年禮,記錄孩子滿週歲,生日快樂的平安喜樂。
聯絡直播的過程中,就被翁小姐,從電話那頭傳來的娃娃音所吸引,像一個長不大的小女孩,有滿滿的單純和善良。
她臉上始終掛著甜甜的笑容,和她的聲音一樣,有一種魔力,讓人進到童話故事的世界裡。
在這裡,她將傳統滿週歲的抓週禮,和現代遊戲空間結合,讓年輕的爸媽,不用大費周章,讓阿公阿嬤也可以輕鬆的循古禮,為孫子準備一場平安長大的抓週典禮,生日舞會。
一通電話,預約一段專屬的時空,享受屬於你們自己一家人的美好。
當你看到爸媽專注的眼神,無怨無悔,不求回報,和小寶貝無憂無慮的笑容,四目相接,目不轉睛的瞬間,彷彿所有辛苦,都化成甜蜜,透過影像,被真實的記錄下來。
剎那變永恆,讓親子間的甜蜜,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
祝福所有依然保有夢想的人,祝福每一個幸福家庭,祝福每一個可愛的小寶貝,健康平安,幸福久久。

生死手記-蘇偉貞《時光隊伍》研究

為了解決寶貝樂 一通的問題,作者郭芳雯 這樣論述:

檢視蘇偉貞歷年的創作題材,其中對於愛情、婚姻、女性的心路歷程、眷村生活、軍人生涯的刻劃著墨最多。前人對於蘇偉貞作品的研究,也大多聚焦於她對男女情愛糾葛及眷村小說書寫的研究,然由於蘇偉貞筆耕不輟,目前的學位論文尚無全面性深入探究後期出版關於生死方面的小說作品,因此本論文將透過《時光隊伍》文本的分析與詮釋,及其他相關文獻資料的參考,期於情愛及眷村書寫外,探究蘇偉貞作品中生死的意向,思考在世存有的議題,努力地跨越生死的鴻溝,去發掘生命不同的價值,促使生命經驗向上提升,再次深入思索人生的真諦、透視生命的終極意義。在論文的架構安排上,本論文共分成六章,首章的緒論說明研究的背景與動機、前人的研究成果評論

、分析與比較,和論文的研究目的與方法的說明。其餘各章主題分別以《時光隊伍》的流浪者族譜、醫療情境之反思、生命的觀照與死亡反思等各面向,作為探索蘇偉貞《時光隊伍》文本的研究方向。作者經由個人的生命記與眷村族群的歷史經驗,塑造了以張德模為本的流浪者一族,永不停歇的飄泊與流浪是他們最終的宿命。而在臨終面對生的不堪之際,癌末病患處於醫療專業體制下,仍希望保有生的尊嚴,強調的是醫病關係是處於相互平等的情況。此外,病患家屬的臨終陪伴過程,在失落事實之下如何重建新生活,真正接受失落或死亡的事實,亦值得重視。第六章結論,則說明研究的成果、心得與發現。希望透過《時光隊伍》之文本,以詮釋為媒介,洞察種種幽微的真相

,以另一種方式更貼近生命,藉此反思人生哲學中生死的深度與意涵,思索生命的終極意義與價值,最終對生死有更深入的思考與審美的觀照。

老年維特的煩惱

為了解決寶貝樂 一通的問題,作者顏瑜 這樣論述:

  他必須找到這趟旅程的意義,找到繼續下去的理由,這樣他才能明白他的餘生該怎麼散發餘熱地過──   「自己的人生,自己來定義。覺得什麼有意思就去做吧,那可比存錢買房子有趣多了!」     ★退休照護X老人詐欺,刻劃臺灣長輩家庭煩惱的寫實娛樂小說,誰說過氣老頭就好欺負。《一路玩到掛》的新生之旅──熱血啟程!     林金德、劉淑蓮夫婦辛苦打拚半生,退休後想著總該享點清福了。   花了半年規劃的歐洲之旅,卻因為兒子的一通電話,只好退掉機票又當起孫子的免費保母。     在友人的提醒下,金德意識到已過耳順之年的夫妻還能靠健康雙腳出去走走的時間也不多了,年輕時犧牲玩樂地不停工作,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拔

大,難道現在還要再重複一遍把屎把尿的人生嗎?我們30歲時可沒有父母來幫忙帶小孩啊!偶然得知媳婦竟然不是在忙而是在家休假,更讓金德心中火起,做下衝動的決定,把孫子丟回媳婦家,拉著淑蓮趕向機場。     然而他們遺漏了醫師證明與藥袋,帶著打胰島素的針頭沒辦法上飛機,硬是被海關擋了下來。鬱悶的金德改成開車趴趴走,打算至少拿原本要帶出國的八萬元來血拚消費……卻被一個20歲小伙子矇騙,掏出八萬元買下生前契約與納骨塔位後,才發現根本沒有那塊墓園。為發洩被騙的痛苦,飆車的金德又被警察逮捕,簡直是有生以來最倒楣的一趟旅行!     危機就是轉機,雖然鬧得灰頭土臉,但感情不睦的媳婦娟妤前來協助後,逐漸讓金德發現

許多過去沒有意識到的事情。世界很寬,那些「老年」維特的煩惱並不存在。他打算與詐騙集團決一勝負,除了奪回尊嚴與那筆錢,更要好好面對愛兒,解開彼此橫跨多年的心結──

阮籍莊學思想研究

為了解決寶貝樂 一通的問題,作者劉原池 這樣論述:

第一章 緒論 先定義何謂莊學及阮籍莊學的意涵?再說明了研究動機為何?並進一步檢討與阮籍莊學思想有關的舊有說法,然後提出研究方法。 第二章 阮籍之生平事跡與時代背景 本章分為三節探討阮籍的生平與任誕行為,及其所處的時代背景。阮籍生於東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卒於魏常道鄉公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曾任尚書郎、從事中郎、關內侯、散騎常侍、東平相。就目前所能輯刊於世的阮籍著作來看,能代表其思想的大致有:〈樂論〉、〈通易論〉、〈通老論〉、〈達莊論〉和〈大人先生傳〉等。此外,阮籍的辭賦、散文以及八十幾首〈詠懷詩〉,不僅寄託了

其政治抱負、人格理想,而且也標誌著其在文學方面的造詣。阮籍的生活態度或行為之所以縱任不拘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反對禮教之虛偽,而故作狂態,以示消極的抗議,以及為了確保生命之安全,而不得不採取的自衛手段。阮籍所處的時代正是一個詭譎多變的時代。在政治上,是一個險惡殘酷的年代,文人名士無不渴望從政治迫害中解脫而出;在學術上,是一個儒學變質與玄風飆起的年代,文人無不思從荒誕的儒術中跳脫而出;在道德上,是一個禮法敗壞的年代,人們都希求自禮法的桎梏中掙脫而出;在思想上,是一個人性覺醒的年代,人們力求從倫理化生活的枷鎖中擺脫而出;在社會上,是一個隱逸盛行的年代,人們希冀自恐怖的現實環境中出走。

第三章 阮籍思想轉變之歷程 本章分為二部份探討阮籍哲學著作所呈現的不同思想傾向,以及阮籍思想轉變之分期。阮籍〈樂論〉與〈通易論〉之思想基本上是傾向儒家。雖然阮籍〈樂論〉的音樂觀也強調順應「自然之道」,將音樂視為是依據自然的秩序而制定的,所謂聖人音樂之「和」,就是體現著天地之「和」。然而,他在〈樂論〉中所提到的「自然」並非指形而上的宇宙本體,而是指宇宙整體的結構;「道」也不是超越萬物的絕對,而是以之描述宇宙整體和諧的表徵,或是指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此道家思想截然不同。至於其〈通易論〉雖然也提出了道家無為而治的主張,但阮籍並未將「無為」的觀念貫串於自己的思想體系

之中。阮籍主張統治者應當依據「自然」而行動,如此,即可消除「德法乖易,上陵下替,君臣不制」的社會失序狀態,達到「子尊其父,臣承其君」,「在上而不凌乎下,處卑而不犯乎貴」,君臣垂拱而天下治的目的。因此,阮籍強調的不是「無為」,而是「有為」,著重的是名教禮法和等級結構。這正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阮籍〈通老論〉的思想傾向是儒道兼綜。阮籍在〈通老論〉提及的「天人之理」,事實上就是玄學中之自然與名教的關係問題。阮籍認為,宇宙之道是自然無為的,由於「天理」與「人理」是統一的,因此,統治者應該「法自然而化」,順應自然的原則,施行「君臣垂拱」之無為而治的政策。如此,就可達到「萬物自化」的目的,從而使社會實現「

百姓熙洽,保性命之和」的和諧狀態。阮籍〈達莊論〉、〈大人先生傳〉、〈答服義書〉的思鄉則傾向莊子思想。在這三篇著作之中,阮籍對於名教禮法之倫理規範和君臣之分、尊卑之別的等級制度,採取了全盤地貶斥和否定的激烈態度,主張無君制度,試圖在主觀意識上透過「齊物」的方式超越一切的差別,擺脫現實的種種羈絆,追求一種主觀精神上的絕對自由或「逍遙」,透顯出相當濃厚的莊學思想。阮籍思想之分期,可分為三個階段,兩次重大的轉變。正始之前,阮籍無著作傳世,因出身於儒學世家,幼承庭訓,其思想傾向於儒家。正始初年,阮籍有引老入儒,以老解儒的傾向,然而其思想或理論仍未突破儒家的窠臼,其理解的「自然」以及「自然」與「名教」的關

係仍舊屬於儒家傳統之見,〈樂論〉與〈通易論〉當是儒學之作。此即為阮籍思想演變過程的第一階段。正始三年至十年期間,阮籍試圖調和儒道思想,將「自然」與「名教」統一起來,實現了思想上的第一次轉變,〈通老論〉當屬於玄學之作。此乃阮籍思想演變過程的第二階段。正始時期以後,阮籍棄絕禮法,反抗名教,追求個體的精神絕對自由,將「自然」與「名教」對立起來,致力於闡揚莊學的精神,實現了思想上的第二次轉變,〈達莊論〉與〈大人先生傳〉以及〈答伏義書〉是此一思想旨趣下之作。此即為阮籍思想演變過程的第三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 第四章 阮籍之齊物思想 本章分為二節探討阮籍之

齊物思想。「萬物一體」的觀念,就其自身的內容來說,既是阮籍所理解和規定的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混一不分,同為一體」的無差別的渾沌的宇宙整體,又是阮籍主觀精神上所要追求與獲得的一種渾沌境界,同時也是為了達到這一種精神境界的必經的途徑。「萬物一體」作為「齊物」的理論基礎,乃是一種宇宙觀;作為「齊物」的途徑,乃是一種方法;作為主體意識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乃是一種主觀精神狀態或精神境界。審視阮籍的邏輯思路,主要是通過「齊物」的方法抹除萬物之間的差別和對立,達到精神上的超脫。「萬物一體」是阮籍的最基本命題。「齊生死」與「齊是非」所要「齊一」的是對象世界的某一個具體方面,而「萬物一體」所要

「齊」的是以「天地」、「萬類」為內容的對象世界的總體,因此,後者不論在邏輯上,或是在內容上,都可以包含前兩者。 第五章 阮籍之逍遙思想 本章分為三節探討阮籍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修養方法、處世態度。阮籍之理想人格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一種「與造物者同體,天地並生,逍遙浮世,與道俱成」、「飄颻於天地之外,與造化者為友」、「變化遷易,與道周始」、「逍遙以永年」、「漂逍遙以遠遊,尊大路之無窮」以及「從容與道同逌,逍遙與日月並流」的精神絕對自由的境界。「通自然」、「泯是非」、「一死生」是阮籍理想人格的修養方法。阮籍認為,通往「逍遙」的途徑,首要之務乃在於主觀意

識上泯除一切差別。然而,「士君子」不通於自然之理,坐制禮法,藏智自神,以致於有亡國、戮君、潰敗之禍;而「隱者」認為,人不可與為儔,不若與木石為鄰;視己之歸隱山林為是,處於現實社會為非,惡彼而好我,自是而非人,未能泯除是非。至於「薪者」雖已體悟到「無窮之死,猶一朝之生。身之多少,又何足營?」然此也僅限於自我和社會層面的超越,尚未能全面超越整個宇宙時空。只有「大人先生」能通達自然、泯除是非、齊一生死,因此,其精神境界才是最高的精神境界。儘管阮籍理想人格的處世態度或精神境界有超世、遁世、順世等之不同,然而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卻是一致的。在本質上,阮籍追求的自由精神境界就是對自然的返歸。因此,阮籍理想人

格處世態度之精神境界的一致性,除了表示蘊涵著相同的自由寧靜的心境外,還透顯出其以自然觀念為基礎,抗拒和否定著現實社會環境。阮籍的處世態度,不論是以何種形式表現出來,都有一個共同的邏輯思路,即以自然為精神追求的起點,通過對險惡的現實社會環境的審視,而歸宿到個人精神自由的獲得或生命的保障。 第六章 阮籍莊學思想之理論意義及其缺陷 本章分為二節,探討阮籍莊學思想之理論意義,及其理論上的缺失。就阮籍莊學理論的功能層面而言,儘管他發表了一些玄遠之談,然而,它卻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讓人的精神有所寄託,為人在險惡的現實環境中提供一席安身立命之地。而其莊學理論體

系雖不及王弼玄學理論體系那樣嚴密,但由於他突顯出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問題,豐富了玄學的內容和深化了自然與名教之辨的主題。至於其所理解的自然,已經不只是單純地用來表述道之自然而然的狀態,而是將它提高到與「道」一樣同具有本體的地位。阮籍主要是以「自然」概念和「自然之道」來說明宇宙的本體及其功用問題,也就是說,他除了以自然本體的概念說明現象世界的客觀存在之外,並進而以之論證人的個體人格的獨立存在和人的精神自由的游心無窮。「自然」此一概念是阮籍思想體系的中心,它包括天地萬物而構成有機的整體,它和諧統一而變化無窮。關於阮籍學說之缺陷,在於其嚴重割裂了名教與自然的關係,以及間接否定了越名教而認自然的論調。在

本體論哲學中,現象與本體是不能脫離開來而單獨存在的。若從本體論的角度,視「名教」、「自然」為「現象」、「本體」的關係,將可察覺到阮籍已嚴重割劣了「現象」與「本體」的關係。阮籍崇尚自然,期望從中找到一席安身立命之地,但是,自然是不可能脫離名教而單獨存在的。如果把自然與名教分成對立的兩個世界,自然即成為一個毫無根基的空中樓閣,變為一個毫無意義的虛懸之物。換言之,精神境界必須以現實生活為依據,脫離了現實生活的精神境界猶如海市蜃樓,虛而不實,自我意識在此一精神境界中也仍然得不到安頓。阮籍在〈達莊論〉說:「天地生於自然,萬物生於天地」,意指其視自然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既然他認為「萬物一體」或「自然一體」,

何以仍要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作為一種社會秩序或政治制度也屬於天地萬物之一,理應統攝於「萬物一體」之中,不能將其置於「自然」或「天地」之外。因此,阮籍「萬物一體」之說已間接地否認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論調。 第七章 阮籍之歷史地位及其莊學思想之影響 本章分為二節,探討後世對阮籍的評價,及其莊學思想之影響。後世對阮籍的評價存在者正、反兩極化的觀點。持否定意見者,或站在儒學的立場,批評阮籍崇尚老、莊道家思想,致使聖人之學淪喪;或站在維護禮教的立場,抨擊阮籍放蕩無羈,廢棄禮法,破壞了綱常名教;或站在經世致用的立場,批判阮籍及受其影響者,無所事事,缺乏對社

會國家的責任感,以致清談誤國等等。而持肯定意見者,則站在同情阮籍的角度,或為阮籍任誕不拘的生活態度辯護,或盛贊阮籍才識之高,人格之美;或讚揚其玄學思想超世脫俗,有止躁息欲,淨化人心,純化世風的作用等等。 阮籍莊學思想之影響,可分為「倡揚莊學之風潮」、「豐富玄學之內容」、「喚醒自我之意識」、「引發郭象之自生說」。兩漢時期,儒學獨尊,莊學之地位,不但不能與儒學相提並論,甚至也不能與黃老之學相比,幾乎衰微到瀕臨於絕學的邊緣。《莊子》真正受到士人的重視,且在思想界發生重大影響而蔚為一股潮流,是從以阮籍和嵇康為代表的竹林時期開始的。阮籍雖未為《莊子》作注,僅有〈達莊論〉和〈大人先生傳〉兩篇關於莊學的論文

。雖然就學術思想價值而言,阮籍此二篇莊學專著雖比不上向、郭的《莊子注》,但是,莊學作為一種學風,不止表現在學術和思想方面,而且也體現為一種達觀的生活情趣與曠放的行為,阮籍在此一方面的作用尤為突出。而玄學發展到了阮籍、嵇康的時候,其方向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也就是由對外在政治治亂和倫理秩序的關注轉向了對自我內在生命或精神的關注,自然與名教之辯轉換為感性與理性、個體與群體或個性與社會關係之辯,理想人格成為超越現實的純自然人格。在本質上正始哲學與自然論哲學不同,前者屬於政治哲學,而後者屬於人生哲學,是對個體自我生命意義所作的一種新的探索。所以,阮籍、嵇康的哲學作為玄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一環,其理論價值不僅

限於思維活動上,而且也表現在思想內容上,在深度和廣度方面極大地豐富了玄學思想。阮籍莊學理論或思想的創新之功,雖然不是特別的突出,但是他對傳統學術、思想和禮俗等舊事物的突破,似乎無人能出其右。其異於平常的大膽言論或思想,儘管充滿了憤激的情緒和冥想的性質,但卻不能不肯定其思想或意識是對所處的特定時代環境的一種覺醒。阮籍說宇宙本體,是以「自然」為本體,天地萬物皆是從此一「自然」變化而生的,皆具有自然之性,而郭象之「自然」雖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但是「本體」的思考並未取消,而是將本體的內容規定成「自然」。顯然地,郭象之「自然說」是淵源於阮籍的「自然觀」。從郭象注解《莊子》的文字:「天地者,萬物之總名也」

與「天也者,萬物之總名也」來看,「天」或「天地」都是對宇宙總體的稱呼,其內容包括宇宙中所有的事物;而從「天者,自然之謂也」可知,「天」或「天地」就是「自然」。因此,阮籍〈達莊論〉中所說的「天地生於自然,萬物生於天地。」就是郭象說的「天地者,萬物之總名也。天地以萬物為體,而萬物必以自然為正。」郭象對「自然」的理解顯然受到阮籍「自然觀」的影響,並引發其天地萬物「塊然自生」之「自生說」。 第八章 結論 總結前面幾章的內容,並歸納出研究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