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法規及行政指導彙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法規及行政指導彙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寫的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法規及行政指導彙編[二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黑龙江省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也說明: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医疗(含中西医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等)、疾控、教育、科研机构,生物制品、药品企业等机构设置的与人体健康 ...

長榮大學 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陳秋蓉所指導 黃淑娟的 空間消毒技術於生物危害作業環境之應用 (2020),提出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法規及行政指導彙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空間消毒技術、生物性危害、消毒劑、指示劑。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學程 方啟泰所指導 王小棋的 感染性生物材料簽審通關作業現況分析與探討-以疾病管制署臺北區管制中心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感染性生物材料、簽審系統、滿意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法規及行政指導彙編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華民國104年度決算 -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則補充:(5)完成印製抗生素管理手冊、中心導管組合式照護工作手冊、實驗. 室生物安全管理法規及行政指導彙編。 (6)完成辦理手部衛生活動及守護臺灣記者會,並協助手部衛生接力.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法規及行政指導彙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法規及行政指導彙編[二版]

為了解決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法規及行政指導彙編的問題,作者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這樣論述:

  「衛生福利部感染性生物材料管理作業要點」於2015年進行增修,包括疫苗株之危險群等級、P620包裝運輸之傳染病陽性檢體管理,以及生物毒素之實驗室生物安全操作要求等,故進行本彙編之改版。主要更新歷年實驗室生物安全相關管理規定、指導及問答集等資料,俾利實驗室相關工作人員,得以了解我國實驗室生物安全相關管理規定。

空間消毒技術於生物危害作業環境之應用

為了解決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法規及行政指導彙編的問題,作者黃淑娟 這樣論述:

生物性危害之作業場所需要透過空間消毒技術以維持環境品質與人員安全。目前市面上各類消毒技術選擇,都是因應各場域需求差異性,預定達成的目的用途而有不同。但對於其適用條件、藥劑種類、操作細節與確效過程卻極少有完整參考資料,致使有所需求之產業界難以選擇兼顧效率、成本與安全性之產品。本研究於實際具生物危害之作業場所,以國內自行開發之空間消毒技術進行施放測試,並以環境微生物存活狀態作為實際確效之指標,藉此探討其實場空間消毒效果,並與國外現有商售技術進行效率比較。本研究所使用之國內自行開發消毒技術,針對作業場所特性選用兼具安全性、有效性、時效性均符合之高層次化學消毒劑,包含過氧化氫與二氧化氯等,並透過粒子

化設備進行空間施放,藉此探討施放設備產生之粒子形式、擴散性、循環時間等條件與參數。本研究同時也針對消毒用指示劑之其適用性空間擺放位置適合性進行測試與探討。本研究之實地場所空間消毒測試結果顯示,國內自行開發之消毒技術與國外商售產品之效率相近;消毒過程中所需時間及作業流程步驟亦無其他特殊之差異。未來產業界建議以安全性、有效性、時效性作為選擇空間消毒技術的依據。

感染性生物材料簽審通關作業現況分析與探討-以疾病管制署臺北區管制中心為例

為了解決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法規及行政指導彙編的問題,作者王小棋 這樣論述:

背景及目的:近年來生技醫療產業發展快速,向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申請感染性生物材料輸出(入)之審查案件逐年增加,其中以臺北區管制中心受理審查案件佔50-60%為多,然而常見申請者對於輸出(入)感染性生物材料申請流程及文件出現錯誤且多有抱怨,故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臺北區管制中心辦理相關案件常見錯誤樣態與導致錯誤的相關影響因素。方法:本研究先以疾管署「感染性生物材料簽審通關系統」與「電子公文系統」資料庫,分析比對2015年至2017年臺北區管制中心感染性生物材料輸出(入)申請案件,以頻率次數統計常見申請錯誤樣態等。接著,採用問卷調查法對曾向疾管署申請者發送電子問卷,內容包含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申辦經驗

及滿意度,以及對相關規定認知程度。結果:臺北區管制中心2015年至2017年共辦理2,164件感染性生物材料輸出(入)申請案,每案所需辦理天數最小值為半天,最大值為12天半,平均天數為5.9天。簽審系統線上申請書最常出錯的欄位為「特性說明」,函文與隨函檢附佐證等紙本錯誤多為文件內容不一致、不完整、字跡不清楚或文件不齊全等,最常要求補正的文件為貨品/產品說明佐證資料。2,042核准案中,感染性生物材料輸出(入)國別以美國占60.0%(n=1,220)為最大宗,新加坡占17.5%(n=358)次之;核准品項則以RG1、RG2等級之病原微生物及其培養物(液)最多。122案件退文原因包含送件品項非疾管

署業管、檢附文件不足或錯誤、違反一件函文僅能申請一來源/目的單位之規定、不符合申請單位設置或實驗室安全等級規定等。問卷調查結果方面,81.0%(n=245)填答者學歷為碩、博士,辦理相關作業年資以1-3年佔26.4%(n=80)或5年以上佔25.4%(n=77)為多,多任職於生技醫藥儀器公司、大專院校、醫院或政府單位,43.0%(n=130)使用者約一年以上使用一次簽審系統。約八至九成受試者對於相關申請規定及輸出項目一覽表之內容易讀性,表示同意或普通。在簽審系統滿意度的部分,多半給予同意或普通的中等評價。認知程度分析顯示,74.5%(n=225)的受訪者達及格標準,惟部分答對總分高者仍有少數題

目答錯,再加上現況是審查者每天至少接到5通以上電話是協助申請者設定系統相容性或是處理申請文件補正等問題,顯示實務上使用者的認知與疾管署相關規定說明有差距,因此在簽審系統與說明文件之可讀性與協助性仍有進步空間。結論及建議:生醫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面對多樣性新興複合式生物材料,簽審系統也應與時俱進,未來該系統改版時建議可參考台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IRB)申請暨審查系統,或疾管署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資訊系統之架構及模式修訂,並考量將管理規範融入簽審系統使用介面,讓使用者無須花過多時間摸索,即可透過友善使用介面的引導正確完成申請流程,以降低因認知差異造成的錯誤;希望配合國內實驗室生安管理機制,建議RG1

等級微生物輸出入申請及審查能簡化為線上申辦及系統下載許可書;同時,亦須加強簽審系統轉知相關單位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海關關港貿窗口之功能,以增加跨部門橫向聯繫;在長遠規劃上,期待生安資訊系統及簽審系統能有良好的整合,強化數位化審查與管理,使國內生物材料流通及安全管理更臻完善,更有助於帶動產業的推展及提升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