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定期壽險試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金融資訊系 姜林杰祐所指導 吳苡萱的 以生命週期風險分析法為基礎建構保險規劃機器人與商業模式 (2021),提出富邦定期壽險試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保險規劃、金融科技、保險科技。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 洪明欽所指導 郭虹盈的 變額萬能壽險與變額年金保單之比較 (2010),提出因為有 變額萬能壽險、變額年金、通貨膨脹。的重點而找出了 富邦定期壽險試算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富邦定期壽險試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生命週期風險分析法為基礎建構保險規劃機器人與商業模式

為了解決富邦定期壽險試算的問題,作者吳苡萱 這樣論述:

金融科技(FinTech)跳脫傳統金融服務模式,結合金融與科技,形成破壞式創新的商業模式,其透過行動裝置、配戴式裝置、物聯網…等創新技術,大幅提升金融服務的即時性與便利性,不再被時間與空間綑綁。在新的創新模式下,受到影響最大的便是保險業,這樣的科技創新將可能導致對被保險人風險評估的改變;預期金融業中創新最為遲緩的保險業將有大幅的變動,我國金管會已於2021年底確定開放純網路保險。本研究擬改善現有網路投保系統不足的地方,將需求保障的規畫改為以生命週期法進行風險分析,此外亦將討論純網路保險的商業模式。研究先針對生命週期進行規劃,根據人的生老病死不同階段,定期分析保障缺口,提出最適切的客製保單規劃

。商品資料庫建立採取富邦人壽、臺銀人壽、台灣人壽三家壽險公司之一年期定期保險商品,透過不同的演算法為使用者配置出剩餘缺口最小,且總保費金額最低、最符合使用者可接受保費金額之組合;未來可擴大至更多保險公司的商品分析。在完成演算法設計後,以此為基礎發展網路投保系統,並以系統作為發展網路投保商業模式的核心。本研究將目前系統設計上仍無法滿足的地方在商業模式中提出,由於純網路保險在我國才剛開始起步,因此提出將業務人員從傳統通路移轉至線上作業,保留業務員的存在,只做轉型而非取代的做法;況且透過線上作業可讓業務員與客戶溝通的過程在系統中留下數位足跡,降低日後保險服務爭議的可能性。

變額萬能壽險與變額年金保單之比較

為了解決富邦定期壽險試算的問題,作者郭虹盈 這樣論述:

行政院衛生署(99)統計,台灣人口平均壽命男性為75.9 歲,女性為82.5歲,假設在65 歲退休,大約還有10~20 年的退休生活是沒有收入的,再加上台灣出生率自2001 年到2008 年呈現快速下滑的狀況,甚至到2009 年的總體出生率比日本還要低,以及台灣的存款利率及通貨膨脹不斷的上升,因此,退休規劃已成為現在人們重要的課題。在眾多的理財商品中,本研究是以投資型保險作為理財及退休規劃的理財商品,主要是投資型保單兼具「理財」及「保障」雙重功能,其中又以金融機構銷售之變額萬能壽險和變額年金保險為探討及比較的重點。變額萬能壽險是壽險保障加理財投資雙效合一;壽險保障部份,除擁有低保費高保障的特

性外,更可依人生階段彈性調整保障額度,投資部份可以定期定額或單筆投資來資產配置因應景氣循環波動。本研究是探討五家保險公司發行之保單比較,結果顯示:第一金人壽富貴人生保單不論是在費用率、帳戶價值累積效果、帳戶價值提領效果,在投資報酬率為6%、1%或-6%時,皆較其它保險公司之保單具有投資優勢。變額年金最大的特色是,累積期間除可運用靈活的投資策略創造穩健報酬外,當累積期滿時可選擇一次請領帳戶價值或選擇年金化逐年領取退休金,除了活的愈久領的愈多之外,若投資報酬率佳的話,更有對抗通貨膨脹避免退休金縮水的優點。本研究探討五家保險公司發行之變額年金保單之比iii較,結果顯示:第一金人壽精英人生保單不論是在

費用率、帳戶價值累積效果、帳戶價值提領效果在投資報酬率為6%、1%或-6%時,皆較其它保險具有投資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