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區郵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安南區郵局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恭祿寫的 中國近代史 和陳恭祿的 中國近代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臺南安南郵局 - 中華郵政全球資訊網也說明:局號 003136-1; 局名 臺南安南郵局(臺南36支); 郵務局號 704036 ... 傳真 郵務: (06)246-3901 儲匯:(06)246-3901; 地址 臺南市安南區安中路三段106號; 郵遞區號 709020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香港中和 和中國工人所出版 。

國立臺南大學 台灣文化研究所教學碩士班 賴志彰所指導 林春美的 台南市安南區聚落的發展與變遷 (2008),提出安南區郵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嘉南大圳、曾文溪、安順庄、台江內海、聚落、安南區。

最後網站臺南郵局- 週六提供服務郵局 - 中華郵政全球資訊網則補充:局名 服務電話 局址 營業時間 關廟郵局; (臺南59支) (06)595‑0850 臺南市關廟區中央路222號‎ 09:00‑12:00 新營郵局; (臺南65支) (06)632‑3613 臺南市新營區中山路126號‎ 09:00‑12:00 鹽水郵局; (臺南72支) (06)652‑1170 臺南市鹽水區中山路6號‎ 09:00‑12:00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安南區郵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國近代史

為了解決安南區郵局的問題,作者陳恭祿 這樣論述:

  ‧傳統史家功夫與西方新史學方法,共同熔鑄而成的誠摯史著   ‧以中國政治演變為軸心,政治史為經,事件史為緯,中國近代史研究興起時的代表品   ‧1930年代一紙風行,被譽為民國時期關於中國近代史的最高學術水準著作,入選大學叢書的暢銷書。   「吾人今欲明瞭已往之事跡,現時所處之地位,即將來建設之途徑,非有信實之歷史,敘述近代政治、外交、社會、經濟嬗變之經過,則不可能。」—陳恭祿   陳恭祿所著《中國近代史》,被譽為民國時期關於中國近代史的最高學術水準著作。本書範圍起自鴉片戰爭,迄於作者寫作本書的1930年代初,凡六十餘萬字,分十九章書寫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主題: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捻

苗回亂、同光時期的內政外交、甲午戰爭、維新變法、義和拳之亂、清末的改革與革命、北洋政府、軍閥混戰、北伐戰爭,等等。   作者著作本書,旨在幫助讀者了解近代中國的政治嬗變、國際地位、外交趨勢、社會的動蕩、經濟狀況、人口問題,并認識其交相影響的結果,分析其經過,討論成功或失敗的原因,辨別歷史事件發生後的得失利弊。   既有大量資料的考辨及引徵,又證以時人的議論,敘述為主,分析議論為輔,文筆深切。1934年初版,兩年之內接連再版五次,被選為大學必讀書。 作者簡介 陳恭祿(1900—1966)   著名歷史學家。1900年生於江蘇省丹徒縣高資鎮。早年於私塾就學啟蒙。1916年,考入美國教會

所辦揚州美漢中學。1921年考入教會所辦金陵大學,先學化學,後轉農科,後又轉歷史系。1926年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撰寫《日本全史》、《印度通史大綱》。畢業後任教南京明德中學一年,1928年任金陵大學歷史系助教,講授中國近百年史,於《大公報》連續發表晚清史研究文章。1933年8月任教武漢大學,教授中國通史、中國近代史、專史研究(日本史、印度史)等課程。1934年完成了巨著《中國近代史》。1936年回金陵大學任職教授。1952年院系調整,任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南京市第二、第三屆政協委員,南京歷史學會理事。1966年10月8日病逝。   主要著作有《中國上古史史料之評論》、《甲午戰後庚子亂前

中國變法運動之研究》、《近代中國史料評論》、《曾國藩與海軍》、《中國近代史》、《中國通史》、《日本全史》、《中國近百年史》、《中國近代史資料概述》等。 四版自序 自序 上卷 第一篇  鴉片戰前之中國 地理上之影響 中國民族 清帝之入主中國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政治上之積弊 財政之情狀 人口激增與生計困難 秘密會社之活動 叛亂之迭起 對外之觀念 古代中西之交通 中國所受外國之影響(物產、思想、文學、科學、美術等) 閉關思想之成立 葡萄牙人之東下 耶穌會教士 西荷諸國人之相繼來華 中俄之交涉 國際貿易之情狀 管理外人之方法 法律問題 困難之癥結 第二篇  中英衝突及鴉片戰

爭 律勞卑之來粵 平等待遇之爭執 交涉之惡化 困難之癥結 緘默期內之大事 商欠 鴉片之略史 鴉片暢銷之主因 煙禁之議 林則徐之禁煙 義律繳交鴉片之經過 禁煙之希望 林維喜案之嚴重 清廷之主戰 英國之宣戰 軍備之比較 定海陷後朝旨之中變 琦善和戰之兩難 道光再主用兵 廣州之屈服 英艦之北上 浙蘇戰守之失敗 國內紛擾之情狀 和議之經過 南京條約 和議之評論 戰敗之原因 政治上之弱點 第三篇  戰後外交之形勢及英法聯軍之役 中英善後交涉 中美訂約 中法交涉 條約中之要款 基督教之弛禁 香港澳門與中國之關係 五口開放後之情狀 鴉片輸入之激增 對外思想之不變 青浦案件之解決 廣州入城爭執之嚴重 三國修

約之失敗 海盜與亞羅事件 混戰與報復 西林教案 聯軍來華 廣州陷後之情狀 四國公使之通牒 和議之情狀 四國天津條約之成立 朝廷挽回津約之失敗 條約中之要款 換約之起釁 戰事之責任 朝旨之中變 聯軍第二次北上 和議困難之癥結 巴夏禮捕後之交涉 咸豐之決心議和 和議之條件 清代外交之評論 中國對俄所受之損失 第四篇  太平天國及捻苗回亂 黃河改道及其影響 人口激增 秘密會社之活動 財政之困難 政治之腐敗 廣西之情狀 洪秀全之略傳 上帝會與團練 洪秀全之起兵 起兵後之時機 攻擾六省之經過 太平軍中之思想 文化之摧殘 戰勝之主因 洪軍、清軍、人民、迷信、種族思想、女子、軍械 清廷應付之方略 洪秀全之

失策 北伐軍之失敗 江蘇境內二軍之相持 太平軍之西征 曾國藩練勇之困難 討賊之檄文 檄文之批評 湘軍出征之戰績 湘軍戰勝之原因 江北、江南大營之敗潰 全國紛擾情狀之一斑 經濟制度之紊亂 人民所受之痛苦 餉糈之榨取 太平天國與外國之關係 第五篇  太平天國及捻苗回亂(續前) 洪秀全之宗教思想 三字經 洪秀全之天國 上下階級之森嚴 朝廷情狀之一斑 軍政與嚴刑 公田之計劃 天曆 天國中之婦女 消極之禁令 內訌及其影響 太平軍之戰績 湘軍克復安慶 陳玉成之敗死 常勝軍之成立 太平天國末年之情狀 外人之觀察 淮軍之起 湘軍近逼南京 華爾死後之常勝軍 戈登之戰績 蘇州殺降之事件 太平軍之餘支 湘軍攻陷南

京 太平餘眾之命運 捻匪之大起 平捻 清廷治苗之失策 湘軍平定苗亂 雲南之回亂 西北回亂之平定 戰爭期內人民所受痛苦之一斑 人口減少之估計 內亂之評論 第六篇  內政外交 清季之政治情狀 咸豐死後之政變 同治家庭之慘劇 承繼大統之問題 慈禧之專政 光緒、慈禧之關係 宦官之亂政 朝廷之情狀 地方長官之權重 仕途之冗雜 軍隊之腐敗 財政之困難 曾左二氏之失望 李鴻章之觀察 台諫之積弊 漢族之移民 人口之問題 總理衙門之創立 外國使臣之地位 駐外公使之派遣 大臣對外知識之幼稚 外交上之主要問題 海關之改組 香港、澳門漏稅之解決 海軍之創設 機器局與陸軍 招商局之成立 鐵路之興築 電報、電話及郵局之

設立 新教育之失敗 第七篇  內政外交(續前) 覲見之爭執 外使之入覲 遣使之困難 斌椿遊歷之失敗 蒲安臣之出使 駐外使館之成立 修約 滇案之交涉 煙台會議 交涉之評論 中德修約之交涉 外商之貪心 反對教士之傳說 教案之迭起 天津教案之嚴重 藩屬之觀察 新疆叛亂之平定 伊犁之交涉 中日之關係 中國對於安南之失策 和議之失敗 戰爭之經過 和議之成立 交涉之評論 緬甸之喪失 西藏交涉之開始 帕米爾之交涉 外人之贊助中國 華工販運之慘史 國際貿易之發達 輸出輸入之物品 國內情狀之不變 第八篇  中日交涉 清初中日之關係 商約之成立 副島種臣之來聘 日本之出兵台灣 台案之解決 日本兼併琉球 琉案交

涉之失敗 朝鮮之概狀 日韓之爭 朝鮮之訂約通商 中國對韓之政策 朝鮮之政變 中日天津條約 二國合作之計劃 修約之失敗 袁世凱之活動 朝鮮政治之腐敗 中日軍備之比較 二國出兵朝鮮 改革韓政之爭論 戰事之責任 清兵之敗出朝鮮 海上戰爭 朝廷之情況 奉天境內之戰 北洋艦隊之消滅 最初議和之失敗 李鴻章之渡日議和 和約之成立 朝臣之議論 三國干涉 換約 割台之始末 交涉之總論 第九篇  戰後中國之危機 外交上之新形勢 外債 中國借款之困難 法國之野心 俄國侵略之計劃 中俄密約之成立 俄國經營之東省鐵路 關稅之交涉 鐵路借款之爭執 德租膠州灣 俄租旅順、大連 法租廣州灣 英國對華之政策 英租威海衛、九

龍 日意二國之要求 列強在華之鐵路承辦權 中國損失之綜計 門戶開放政策之成立 下卷 第十篇  變法運動 國內之積弊 變法之阻礙 教士之影響 士大夫之思想 變法者之辯護 變法之動機 康有為之活動 變法之鼓吹 政府之籌餉練兵 新事業之創辦 慈禧、光緒之疑忌 康有為變法之計劃 光緒詔定國是 新黨之進用 新政 反對變法之主因 反對者之議論 新法推行之困難 變法志士之大無畏精神 太后之阻撓新政 袁世凱之變節 康梁之出險 變法志士之受禍 舊制之恢復 廢立之隱謀 結論 第十一篇  義和團之擾亂 反對外人之心理 教案困難之分析 人民生計之困苦 財政之窘狀 練兵 秘密會社之活動 國內之紛擾 義和拳之略史

山東拳匪之勢熾 朝廷之態度 直隸拳匪之情狀 拳匪之罪惡 外兵入京保衛使館 主戰派之氣焰 拳匪入京後之騷擾 塘沽炮台陷後之混戰 御前會議 宣戰詔書 宣戰後之北京 北方之慘殺 教士 第十二篇  義和團之擾亂(續前) 五大臣之遇害 朝旨之中變 護送公使出京之平議 劉坤一之保境安民 天津之陷失 聯軍入京之經過 車駕出京之情狀 北京之紛擾 京外人民所受痛苦之一斑 天津都統衙門之威權 德俄之野心 下詔罪己 李鴻章之失策 懲辦禍首之交涉 和議進行之困難 條約中之要款 結論—中國之屈服 第十三篇  改革與革命附外交 變法之傾向與主張 改革之困難 預備立憲 朋黨之排擠 言官之地位 人民覺悟之表現 政治改革—

官制、軍政、法律 新教育之創辦 盲然獎學之流弊 實業之獎進 廢八股 滿漢平等 諭放腳 嚴禁鴉片 帝及太后之病死 親貴大臣之重用 諮議局與資政院 秘密會社之活動 興中會及同盟會 光復會等 會黨活動之方法 國有鐵路政策之決定 川路爭議之嚴重 第十四篇  改革與革命附外交(續前) 武昌革命之經過 清廷應付之策略 各地之響應 革命之勢力 建設之精神 清廷驚惶失措之窘狀 鄂寧兩軍之戰 臨時政府成立之經過 和議之進行 袁世凱之陰謀 清帝之遜位 國內之政治問題 清季外交之趨勢 亂後之善後問題 三國商約 英日同盟 滿洲問題之嚴重 日俄戰爭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 中日交涉之困難 懸案之解決 中美德同盟之議

國際鐵路計劃之失敗 中俄交涉 領荒移民之開始 借款築路 列強對於革命之態度 外蒙獨立 英謀西藏 經營西藏之失敗 外交損失之總論 第十五篇  政治社會情狀 君權之發達 宮廷生活之情狀 大臣之無權 疆吏之恭順 州縣官之困難地位 貪墨之一斑 刑罰之嚴酷 官儀之盛 學塾之生活 童試 生員考試 鄉會試等 闈中情狀之一斑 中試者之地位 八股文之說明 文學之趨勢 思想與學藝 土地之分配 田稅 農民生活之情狀 工人 商人 家庭生活 宗教思想 經濟狀況 自治組織 結論 第十六篇  民國以來之內政外交 善後問題 首都之爭執 臨時約法 政黨之紛擾 責任內閣之失敗 政治實狀 國會之召集 地方政府之情狀 武人之跋扈

第二次革命 革命後之政治問題 官制之迭更 帝制運動之始末 割據之形勢 政治失敗之主因 外交問題 外蒙西藏之交涉 中日交涉 府院之爭 復辟之失敗 第十七篇  民國以來之內政外交(續前) 南北戰爭 北方情形 南方黨爭 和議之失敗 國內之擾亂 省憲運動 直奉戰爭 廣東政變 法統下之紛擾 國會之劣跡 反直戰爭 歐戰之影響 中俄問題 中俄條約成立之經過 華盛頓會議 北方之混戰 中國之新覺悟 國民黨之改組 廣東之統一 北伐軍之勝利 寧漢分裂 共產黨之失敗 北方情狀 北伐完成 統一代價之一斑 五院之創設 戰爭之迭起 最近政治狀況 外交之新趨勢 最近外交問題 第十八篇  結論(國內問題之分析及建設之途徑

) 政治情狀 中央財政狀況 各省稅收 軍隊 鄉村匪患 國際貿易 列強投資 人口問題 節制生育 農工商業 交通 教育 公共衛生 結論 第十九篇  史料評論 新史料之印行 政書 碑傳 文集 信件 日記 年譜 時人記載 其他 研究之途徑 年曆對照表 四版自序   於今書業不景氣之時期,《中國近代史》居然於發行後四個月內重版兩次,又為讀書競進會選為大學組必讀之書。社會上之意外歡迎,出於著者意料之外,中心愉悅,自不待言,一面表示感謝,一面則常自責。心尤不安者,無過於誤植之多。其造成之原因雖多,固不能盡諉過於人,著者蓋有相當責任。書於三月出售,著者讀完一遍,發現不少之誤植,即於四月函告出版人謂書

再版,望挖正後付印,而出版人覆稱再版現已印成,唯有附印勘誤表之辦法。近者更有發現,並知平裝本將即付印,當能一一挖正。改正多為誤植,亦間有一二敘述之史蹟。   書稿於去年夏寄出,一年之後,再讀此書,感覺尚有一二應改之處,顧改文稿牽及紙版能否再用,且為時太久,而社會上需要此書甚殷,故暫作罷。今可於此說明者,共有三事。一、袁昶、許景澄奏疏實不足信,不如刪去。二、景善日記著者初未能得原文,書中譯文,當改用原文。三、政府廢兩,計量改用公擔,而書仍用舊制。讀者當知關銀一兩抵一點五五八元,一公擔抵一點六五四擔。他如論者謂書敘述外交太多,關於學術者太少,則所見不同,著者自有立場也。倘有修正,亦當俟諸將來。

  余授武大史學系一年級中國近世史,採用此書為教本。誤植亦有學生告知者,深為感謝,並誌於此。 陳恭祿序於半山廬 民國二十四年六月 自序   一國現狀之造成,一由於地理之影響,一由於古代之遺傳,一由於社會上之勢力,一由於領袖之指導。四者之中,就人事而言,歷史上之遺傳,常佔重要之地位,中國古代嬗變之史蹟,頗足以資證明。及至近代,實用科學大有進步,世界上之交通日趨便利,國際上之關係,以商業政治之促進,大為密切。外來之影響,乃為造成中國現狀基本勢力之一。中國以悠久之歷史,傾向於保守;領袖之思想,民眾之觀念,均其極端之表現。政治家不能認識其所處之新環境,而能斷然有適當之處置。列強或欲適用西法於中

國,或謀商業之利益,或求政治上之勢力,或存兼併領土之野心,而中國本於固有之心理與慣例,應付新時代之問題,莫不失敗。中西衝突遂為近代中國史上之大事。吾人今欲明瞭已往之事跡,現時所處之地位,及將來建設之途徑,非有信實之歷史,敘述近代政治外交社會經濟嬗變之經過,則不可能。社會科學失其贊助,將或多無根據。近代史之著作,久為國內知識界之急切需要。   余自識字以來,頗留心於故事,及入中學大學,深知吾人歷史知識之淺陋。關於社會科學之理論,多應外國近世環境而生,或不切合於中國之社會,運用之時,嘗或難於辨別輕重緩急,教育之價值與效力,為之減低。不幸迨今近代中國史之著作,仍在失望之中。民國十五年,著者萌有著作

之志願,會以人事環境之變遷,未能積極進行,十七年,於金大擔任教職,知其需要之殷,勉力進行,二十一年春,完成十三篇,決定分卷出書,由新月書店印行,初不知其營業失敗也。雙方議定至遲冬季出書,書店遲至次年五月,上冊排校方始完畢,定於六月發行,忽又擱置數月,據稱新月併於商務,歸其印行,而書仍未出售,並置去函不覆,本年二月,始與當事人相見,收回原稿。著者以全書文稿已成,望其迅速印成,最後決定,歸商務印行。   全書共十九篇,內容可略見於目錄,初擬命名《中國近百年史》,而坊間書用此名者甚多,免相混亂,改稱《中國近代史》。近代二字,本無確定界說(史期區分,原極牽強,不過因其便利而已),史家劃分史期,常不相

同。愚意近百年內,中國國際關係根本改變,思想、學術、政治制度、社會經濟莫不受外影響,其事跡迥異於前古,作一時期似較便利,且書內容不限於百年內之史蹟,故定名曰《中國近代史》。著者著書之目的,深願贊助讀者明瞭現時中國國際上之地位,政治上之嬗變,外交上之趨勢,社會上之不安,經濟之狀況,人口之問題;認識其交相影響之結果,分析其造成經過之事跡,討論其成功或失敗之原因,辨別事後之得失利弊。吾人處於今日議論古人,原非難事。著者之論斷,專欲讀者了解當日之背景環境,及其失策與責任,非別有好惡也。綜之,近代史範圍之廣大,事跡之繁賾,制度之劇變,生活情狀之改易,開中國曠古以來未有之奇局。其材料之多,浩如煙海,第十九

篇略論史料之種類與價值,事跡之繁,固不能一一敘述也。   古今史之性質不同,方法亦各迥異。古史之存於今者,或為編年,或為問答,或為傳體,或為紀事本末,或為文獻,名目不一,要多因陳抄襲。其材料或不問來自何方,編纂者或不辨其真偽,書中或為諛墓毀墓文字,或為按年列舉之政令大事,或不問其是否實行及行後之利弊,雜然抄入。其一部分誠所謂“斷爛朝報”,或“流水賬目”也。吾人讀之,殊難明瞭整個社會之情狀。今日編著歷史之方法,簡單言之,首先搜集原料,及時人紀錄,辨別著作人之目的,有無作用,及其與史蹟之關係,比較各種紀錄之內容,考證其真偽。其有證明者,始能定為事實,證以時人之議論,辨析其利害。然後綜合所有之事實

,將其縝密選擇,先後貫通,說明史蹟造成之背景,促成之各種勢力,經過之始末,事後之影響,時人之觀察,現時之評論,而以深切美麗之文寫成。此史學者不易養成之原因,而固吾人今日之正鵠也。著者編著此書,不過自信未入於歧途,於試驗之中,不肯放棄責任而已。   書中論斷,著者非詆毀時人,或為之辯護,不過以公平之態度,說明其立場。讀者之意見,或同或異於結論,著者固無強人從己之意,且書非宣傳作品,讀者多為成年之人,當可根據事實,自由表示意見也。更當說明於此者,外交上之事件,尤易引起爭論。蓋人類之普遍心理,嚴於責人而寬於責己,對其家庭國家無不如此,詆毀外國,國人固少反對,且有愛國之名。此種畸形褊狹之心理,徒為害

於國家。著者之目的,既非為片面之宣傳,又非為造成國際間之仇恨,惟願平心靜氣,根據事實,敘述外交上之史蹟,討論其問題,研究其經過,對於侵略之罪惡,決不為之稍諱,庶可成為認識列強責任之信史也。   近百年來,內政外交交相影響,中國以不平等條約之束縛,主權減削,內政往往深受外國之影響,外交之篇幅頗難預定,乃聽材料自行決定。書中地名以政府之變更,改易舊名,此種習慣,原為專制帝王改制之餘毒,對於吾人則頗增加困難。著者敘述過去之史蹟,自當仍用前名,但為便利讀者起見,常或附註今名。關於地圖,著者知其重要,不幸不能繪畫,插入書中。事無奈何,唯願讀者自備地圖參看。   人名亦有困難,君主避諱不名,徽號字數贅

多,廟號繁雜,均不便於記憶,民間用其年號,清帝除太宗而外,未嘗改元,舉其年號,人皆略知其事業,今仍照用,代替其名。大臣之見於史料者,或稱姓名,或稱字號,或稱官名,或用地名,或稱謚號,變化繁雜,著者為便利之計,多用姓名。外人名稱,以譯音之故,常不一律,作者將其劃一,且多附註原名。國名載於舊檔者,或先後迥異,或交相雜用,如英或稱佛郎機,或稱大西洋,或稱紅毛,非外國書籍證明,殆難辨別。葡萄牙則稱大西洋,美稱米,法稱佛等,書中均改用今名。   年代舊用皇帝年號,或用甲子,近時或以孔子誕辰,或以民國成立之年為紀元。自今觀之,多不適用,清帝於嗣位之次年,詔改年號,其先,帝多改元,積時既久,推算困難,如咸

豐元年,讀者或不能即知其距今若干年也。甲子計算,亦常不便於用。新法紀年如孔子誕辰,尚未通行全國,效仿西法,徒為增加困難,清代史蹟,用民國紀元前計算,頗感不便,對於吾人亦無所得。著者為便利讀者起見,多註明公元。英人葛麟瑞(Charles Kline)所著之《中西年曆合考》,及陳垣之《中西回史日曆》等書均極便於檢查,更附道光以後之年曆對照表於書後。至於年表,說者謂為史書所必備,實則不然,史跡絕非年表所能形容,且表非詳細說明,多無益於讀者。吾人固不必墨守古代之體例也。   此書編著之初,頗賴友人章誠忘等之贊助,又蒙親友抄寫,皆深感謝。書中所敘之事實與議論,與任何人無關,著者一人負責而已。書為著者關

於中國史有統系之第一作品,深願讀者有所指導,並書於此。 陳恭祿自序於峈?山 民國二十三年五月 第六篇 內政外交 清帝自康熙後,傳至咸豐,凡一百三十八年(一七二三—一八六一),均年長嗣位,乃自咸豐而後,皆於沖齡即位,其君有三,一曰同治,二曰光緒,三曰宣統。同治初由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大婚後方親理政,而忽病死,其族弟光緒繼之,仍由兩宮聽政。一八八一年,東宮慈安猝死,西宮慈禧獨攬政權。其後光緒年長,太后不肯歸政,干涉變法,光緒生命幾致不保。一九○八年,光緒、慈禧相繼病死,宣統嗣位,其生父載灃攝政,大事決於隆裕太后。清季太后既專政權,因其所處地位之困難,重用親王宦官。清初,親王曾居要職,雍正慘殺與其

爭位之兄弟,始不之用,漸為慣例,嘉慶曾命親王入直軍機處,而以格於故事,即罷免之。咸豐始用其弟恭親王奕訢及遠支親王,然當亂時,固非常例。及兩宮太后聽政,任命奕訢為議政王大臣。慈安死後,光緒生父醇親王奕譞用事,禮親王世鐸、端郡王載漪、慶親王奕劻等次第執政。宦官亂政,為女主垂簾嘗難避免之結果(其事詳言於後)。總之,皇帝衝幼,太后專政,親貴用事,宦官亂政,實清季政治上重要之變遷也。其時國內於大亂死亡之後,人口銳減,生活稍易於前,對外則於敗辱之下,外人之勢力銳進,正宜研究外國政治之情形,海陸軍之實力,工商業之進步,而可有所比較,取其所長,矯正固有之弱點。不幸朝廷上無富於經驗、剛毅果決之皇帝,強有力之政府

,而能有所改革與建設也。李鴻章欲築鐵路,曾入京覲見,言其利益於恭親王,王謂其事重大,雖兩宮太后亦不能決定。處於世界交通便利之世,列強競爭市場於海外,而圖恢復昔日閉關之情狀,事實上既不可能,其一二因時制宜之官制,均非徹底之改革,乃粉飾苟安,貧弱如故,外交依然失敗,終遂敗於日本。其間三十餘年之內政外交,兹分言之於下。

台南市安南區聚落的發展與變遷

為了解決安南區郵局的問題,作者林春美 這樣論述:

本文以位處台南市邊隅的安南區為研究區域,在研究時間的分段上,則分出台江浮覆前(前期發展)、台江浮覆後至曾文溪河道穩定前(清領、日治初期)、曾文溪河道穩定後至戰前(日治中後期)、戰後初期與納入台南市都市計畫範圍後至今。從政治、經濟、空間、文化等四個面向切入,探討安南區在不同時期的拓墾情形,以及在這片土地上,人群與空間的互動情形,藉以建構安南區的發展脈絡。道光3 年之前,本區除了濱海沙汕北線尾島之外,盡是汪洋一片,因曾文溪下游氾濫改道,使台江內海浮覆,造就了安南區的土地,也吸引了來自各方的二次移民,應墾首招佃進入拓墾。移民在初浮覆的鹽分地上搭寮聚居,拓墾荒蕪,形成許多以「寮」為名的聚落。日治昭和

5 年嘉南大圳興建通水,本區原本土質惡劣的鹽分地,因為有圳水的沖刷洗淡,一改旱田為水田,稻米的產量大為提升,替代了甘蔗的地位。昭和13 年曾文溪堤防完成,曾文溪下游河道固定不再變動,本區的生活環境隨之趨於穩定,原分屬兩個行政區管轄的區域也才合而為一,同屬新豐郡安順庄轄下。戰後劃歸台南市,改稱安南區。初期還維持著傳統的農漁景觀,民國60 年代末期,台南市區的工商發展逐漸飽和,乃擴展至本區交通便利且鄰近市區之處,民國68 年12月,安南區正式納入台南市都市計畫範圍,逐漸打開工業化、都市化的大門,然因交通與距離市區遠近等因素,呈現南北不同調的發展特性,南部鄰近台南市區且交通便利之處,已有都市化的景觀

;北部遠離市區、交通不便之處,則依舊維持傳統的農漁活動,發展緩慢。現行的安南區主要計畫,以發展「生態、產業、學術的現代化安南區」為願景,然而台南縣市合併升格之後,原本就處於台南市邊陲地帶的安南區,是否會被推移到更不受注意的角落?台南科技工業區、台江國家公園、台灣歷史博物館等重大建設的帶動,將會是一大關鍵。

中國近代史

為了解決安南區郵局的問題,作者陳恭祿 這樣論述:

《中國近代史》是陳恭祿著作中影響最大的,時至今日,仍被公認為代表民國時代最高學術水準的中國近代史著作,是代表該時期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獨立立場和觀點的著作。本書19章,近70萬字,以敘述為主,分析輔之。本書根據近代以來發生的大事,分為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民國以來狀況等幾大主題,為中國近代史架構了基本的敘述輪廓。尤為令人稱道的是陳恭祿嘗試以一種公正的態度對待歷史,他認為“本書論斷,著者非詆毀時人,或為之辯護,不過以公平之態度,說明其立場”,比如在討論中外沖突及中外關系等問題時,“對于侵略之罪惡,決不為之稍諱”,但更要以事實為根據,不能一味詆毀。由于本書持論公

允,資料翔實,詳略得當,成為當時中國近代史最完善的教材。   陳恭祿(1900—1966)著名歷史學家。1900年生于江蘇省丹徒縣。1916年考入美國教會辦的揚州美漢中學,1921年考入金陵大學,先習化學,再轉農科,後入歷史系學習,大學期間撰寫《日本全史》、《印度通史大綱》,深受歡迎。1933年到武漢大學任教,1934年完成巨著《中國近代史》,數月內售至四版,被列為當時大學叢書之一,其後又重印再版多次,在當時的學界影響極大。1952年院系調整後任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1966年10月8日病逝。   主要著作有︰《中國上古史史料之評論》、《甲午戰後庚子亂前中國變法運動之研究》、《近代中國史料

評論》、《曾國藩與海軍》、《中國近代史》、《中國通史》、《日本全史》、《中國近百年史》、《中國近代史資料概述》等。   陳恭祿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學術為職業的中國近代史研究者,是一個典型的學院知識分子,他試圖站在學者的立場上客觀地敘述中國近代史,以著作來表白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以學術來影響中國現代政治的發展。主觀上他不傍依于任何黨派,在客觀上卻代表了這一時期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政治觀點和政治立場。 上卷 推薦序 郭世佑 四版自序 自序 第一篇 鴉片戰前之中國  地理上之影響  中國民族  清帝之入主中國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政治上之積弊  財政之情狀  

人口激增與生計困難  秘密會社之活動  叛亂之迭起  對外之觀念  古代中西之交通  中國所受外國之影響(物產、思想、文學、科學、美術等)  閉關思想之成立  葡萄牙人之東下  耶穌會教士  西荷諸國人之相繼來華  中俄之交涉  國際貿易之情狀  管理外人之方法  法律問題  困難之癥結 第二篇 中英沖突及鴉片戰爭  律勞卑之來  平等待遇之爭執  交涉之惡化  困難之癥結  緘默期內之大事  商欠  鴉片之略史  鴉片暢銷之主因  煙禁之議  林則徐之禁煙  義律繳交鴉片之經過  禁煙之希望  林維喜案之嚴重  清廷之主戰  英國之宣戰  軍備之比較  定海陷後朝旨之中變  琦善和戰之兩難

 道光再主用兵  廣州之屈服  英艦之北上  浙蘇戰守之失敗  國內紛擾之情狀  和議之經過  南京條約  和議之評論  戰敗之原因  政治上之弱點 第三篇 戰後外交之形勢及英法聯軍之役  中英善後交涉  中美訂約  中法交涉  條約中之要款  耶穌教之弛禁  香港澳門與中國之關系  五口開放後之情狀  鴉片輸入之激增  對外思想之不變  青浦案件之解決  廣州入城爭執之嚴重  三國修約之失敗  海盜與亞羅事件  混戰與報復  西林教案  聯軍來華  廣州陷後之情狀  四國公使之通牒  和議之情狀  四國天津條約之成立  朝廷挽回津約之失敗  條約中之要款  換約之起釁  戰事之責任  朝

旨之中變  聯軍第二次北上  和議困難之癥結  巴夏禮捕後之交涉  咸豐之決心議和  和議之條件  清代外交之評論  中國對俄所受之損失  中國近代史  目錄 第四篇 太平天國及捻苗亂  黃河改道及其影響  人口激增  秘密會社之活動  財政之困難  政治之腐敗  廣西之情狀  洪秀全之略傳  上帝會與團練  洪秀全之起兵  起兵後之時機  攻擾六省之經過  太平軍中之思想  文化之摧殘  戰勝之主因  太平軍、清軍、人民、迷信、種族思想、女子、軍械  清廷應付之方略  洪秀全之失策  北伐軍之失敗  江蘇境內二軍之相持  太平軍之西征  曾國藩練勇之困難  討賊之檄文  檄文之批評  湘軍

出征之戰績  湘軍戰勝之原因  江北、江南大營之敗潰  全國紛擾情狀之一斑  經濟制度之紊亂  人民所受之痛苦  餉糈之榨取  太平天國與外國之關系 第五篇 太平天國及捻苗亂(續前)  洪秀全之宗教思想  三字經  洪秀全之天國  上下階級之森嚴  朝廷情狀之一斑  軍政與嚴刑  公田之計劃  天歷  天國中之婦女  消極之禁令  內訌及其影響  太平軍之戰績  湘軍克復安慶  陳玉成之敗死  常勝軍之成立  太平天國末年之情狀  外人之觀察  淮軍之起  湘軍近逼南京  華爾死後之常勝軍  戈登之戰績  蘇州殺降之事件  太平軍之余支  湘軍攻陷南京  太平余眾之命運  捻軍之大起  平捻

 清廷治苗之失策  湘軍平定苗亂  戰爭期內人民所受痛苦之一斑  人口減少之估計  內亂之評論 第六篇 內政外交  清季之政治情狀  咸豐死之政變  同治家庭之慘劇  承繼大統之問題  慈禧之專政  光緒、慈禧之關系  宦官之亂政  朝廷之情狀  地方長官之權重  仕途之冗雜  軍隊之腐敗  財政之困難  曾左二氏之失望  李鴻章之觀察  台諫之積弊  漢族之移民  人口之問題  總理衙門之創立  外國使臣之地位  駐外公使之派遣  大臣對外智識之幼稚  外交上之主要問題  海關之改組  香港、澳門漏稅之解決  海軍之創設  機器局與陸軍  招商局之成立  鐵路之興築  電報、電話及郵局之

設立  新教育之失敗 第七篇 內政外交(續前)  覲見之爭執  外使之入覲  遣使之困難  斌椿游歷之失敗  蒲安臣之出使  駐外使館之成立  條約  滇案之交涉  煙台會議  交涉之評論  中德修約之交涉  外商之貪心  反對教士之傳說  教案之迭起  天津教案之嚴重  藩屬之觀察  新疆叛亂之平定  伊犁之交涉  中日之關系  中國對于安南之失策  和議之失敗  戰爭之經過  和議之成立  交涉之評論  緬甸之喪失  西藏交涉之開始  帕米爾之交涉  外人之贊助中國  華工販運之慘史  國際貿易之發達  輸出輸入之物品  國內情狀之不變 第八篇 中日交涉  清初中日之關系  商約之成立

 副島種臣之來聘  日本之出兵台灣  台案之解決  日本兼並琉球  琉案交涉之失敗  朝鮮之概狀  日韓之爭  朝鮮之訂約通商  中國對韓之政策  朝鮮之政變  中日天津條約  二國合作之計劃  修約之失敗  袁世凱之活動  朝鮮政治之腐敗  中日軍備之比較  二國出兵朝鮮  改革韓政之爭論  戰事之責任  清兵之敗出朝鮮  海上戰爭  朝廷之情況  奉天境內之戰  北洋艦隊之消滅  最初議和之失敗  李鴻章之渡日議和  和約之成立  朝臣之議論  三國干涉  換約  割台之始末  交涉之總論 第九篇 後中國之危機  外交上之新形勢  外債  中國借款之困難  法國之野心  俄國侵略之計劃

 中俄密約之成立  俄國經營之東省鐵路  關稅之交涉  鐵路借款之爭執  德租膠州灣  俄租旅順、大連  法租廣州灣  英國對華之政策  英租威海衛等  日意二國之要求  列強在華之鐵路承辦權  中國損失之綜計  門戶開放政策之成立 下卷 第十篇  變法運動  國內之積弊  變法之阻礙  教士之影響  士大夫之思想  變法者之辯護  變法之動機  康有為之活動  變法之鼓吹  政府之籌餉練兵  新事業之創辦  慈禧、光緒之疑忌  康有為變法之計劃  光緒詔定國是  新黨之進用  新政  反對變法之主因  反對者之議論  新法推行之困難  變法志士之大無畏精神  太後之阻撓新政  袁世凱之變

節  康梁之出險  變法志士之受禍  舊制之恢復  廢立之隱謀  結論 第十一篇  義和團之擾亂  反對外人之心理  教案困難之分析  人民生計之困苦  財政之窘狀  練兵  秘密會社之活動  國內之紛擾  義和拳之略史  山東拳亂之勢熾  朝廷之態度  直隸拳亂之情狀  外兵入京保衛使館  主戰派之氣焰  拳民入京後之情狀  塘沽炮台陷後之混戰  御前會議  宣戰詔書  宣戰後之北京  北方之慘殺  教士 第十二篇  義和團之擾亂(續前)  五大臣之遇害  朝旨之中變  護送公使出京之平議  劉坤一之保境安民  天津之陷失  聯軍入京之經過  車駕出京之情狀  北京之紛擾  京外人民所受

痛苦之一斑  天津都統衙門之威權  德俄之野心  下詔罪己  李鴻章之失策  懲辦禍首之交涉  和議進行之困難  條約中之要款結論  中國之屈服 第十三篇  改革與革命附外交  變法之傾向與主張  改革之困難  預備立憲  朋黨之排擠  言官之地位  人民覺悟之表現  政治改革  官制軍政法律  新教育之創辦  盲然獎學之流弊  實業之獎進  廢八股  滿漢平等  諭放腳  嚴禁鴉片  帝及太後之病死  親貴大臣之重用  咨議局與資政院  秘密會社之活動  興中會及同盟會  光復會等  會黨活動之方法  國有鐵路政策之決定  川路爭議之嚴重 第十四篇  改革與革命附外交(續前)  武昌革命

之經過  清廷應付之策略  各地之響應  革命之勢力  建設之精神  清廷驚惶失措之窘狀  鄂寧兩軍之戰  臨時政府成立之經過  和議之進行  袁世凱之陰謀  清帝之遜位  國內之政治問題  清季外交之趨勢  亂後之善後問題  三國商約  英日同盟  滿洲問題之嚴重  日俄戰爭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  中日交涉之困難  懸案之解決  中美德同盟之議  國際鐵路計劃之失敗  中俄交涉  領荒移民之開始  借款築路  列強對于革命之態度  外蒙獨立  英謀西藏  經營西藏之失敗  外交損失之總論 第十五篇  政治社會情狀  君權之發達  宮廷生活之情狀  大臣之無權  疆吏之恭順  州縣官之

困難地位  貪墨之一斑  刑罰之嚴酷  官儀之盛  學塾之生活  童試  生員考試  鄉會試等  闈中情狀之一斑  中試者之地位  八股文之說明  文學之趨勢  思想與學藝  土地之分配  田稅  農民生活之情狀  工人  商人  家庭生活  宗教思想  經濟狀況  自治組織  結論 第十六篇  民國以來之內政外交  善後問題  首都之爭執  臨時約法  政黨之紛擾  責任內閣之失敗  政治實狀  國會之召集  地方政府之情狀  武人之跋扈 第二次革命  革命後之政治問題  官制之迭更  帝制運動之始末  割據之形勢  政治失敗之主因  外交問題  外蒙西藏之交涉  中日交涉  府院之爭  

復闢之失敗 第十七篇  民國以來之內政外交(續前)  南北戰爭  北方情形  南方黨爭  和議之失敗  國內之擾亂  省憲運動  直奉戰爭  廣東政變  法統下之紛擾  國會之劣跡  反直戰爭  歐戰之影響  中俄問題  中俄條約成立之經過  華盛頓會議  北方之混戰  中國之新覺悟  國民黨之改組  廣東之統一  北伐軍之勝利  寧漢分裂  北方情狀  北伐完成  統一代價之一斑  五院之創設  戰爭之迭起  最近政治狀況  外交之新趨勢  最近外交問題 第十八篇  結論(國內問題之分析及建設之途徑)  政治情狀  中央財政狀況  各省稅收  軍隊  鄉村匪患  國際貿易  列強投資  

人口問題  節制生育  農工商業  交通  教育  公共衛生  結論 第十九篇  史料評論  新史料之印行  政書  碑傳  文集  信件  日記  年譜  時人記載  其他  研究之途徑 年歷對照表 一國現狀之造成,一由于地理之影響,一由于古代之遺傳,一由于社會上之勢力,一由于領袖之指導。四者之中,就人事而言,歷史上之遺傳,常佔重要之地位,中國古代嬗變之史跡,頗足以資證明。及至近代,實用科學大有進步,世界上之交通日趨便利,國際上之關系,以商業政治之促進,大為密切。外來之影響,乃為造成中國現狀基本勢力之一。中國以悠久之歷史,傾向于保守;領袖之思想,民眾之觀念,均其

極端之表現。政治家不能認識其所處之新環境,而能斷然有適當之處置。列強或欲適用西法于中國,或謀商業之利益,或求政治上之勢力,或存兼並領土之野心,而中國本于固有之心理與慣例,應付新時代之問題,莫不失敗。中西沖突遂為近代中國史上之大事。吾人今欲明了已往之事跡,現時所處之地位,廈將來建設之途徑,非有信實之歷史,敘述近代政治外交社會經濟嬗變之經過,則不可能。社會科學失其贊助,將或多無根據。近代史之著作,久為國內知識界之急切需要。 余自識字以來,頗留心于故事,及入中學大學,深知吾人歷史知識之淺陋。關于社會科學之理論,多應外國近世環境而生,或不切合于中國之社會,運用之時,嘗或難于辨別輕重緩急,教育

之價值與效力,為之減低。不幸追令近代中國史之著作,仍在失望之中。民國十五年,著者萌有著作之志願,會以人事環境之變遷,未能積極進行,十七年,于金大擔任教職,知其需要之殷,勉力進行,二十一年春,完成十三篇,決定分卷出書,由新月書店印行,初不知其營業失敗也。雙方議定至遲冬季出書,書店遲至次年五月,上冊排校方始完畢,定于六月發行,忽又擱置數月,據稱新月並于商務,歸其印行,而書仍未出售,並置去函不復,本年二月,始與當事人相見,收回原稿。著者以全書文稿已成,望其迅速印成,最後決定,歸商務印行。 全書共十九篇,內容可略見于目錄,初擬命名《中國近百年史》,而坊間書用此名者甚多,免相混亂,改稱《中國近

代史》。近代二字,本無確定界說(史期區分,原極牽強,不過因其便利而已),史家劃分史期,常不相同。愚意近百年內,中國國際關系根本改變,思想、學術、政治制度、社會經濟莫不受外影響,其事跡迥異于前古,作一時期似較便利,且書內容不限于百年內之史跡,故定名日《中國近代史》。著者著書之目的,深願贊助讀者明了現時中國國際上之地位,政治上之嬗變,外交上之趨勢,社會上之不安,經濟之狀況,人口之問題;認識其交相影響之結果,分析其造成經過之事跡,討論其成功或失敗之原因,辨別事後之得失利弊。吾人處于今日議論古人,原非難事。著者之論斷,專欲讀者了解當日之背景環境,及其失簑與責任,非別有好惡也。綜之,近代史範圍之廣大,事

跡之繁賾,制度之劇變,生活情狀之改易,開中國曠古以來未有之奇局。其材料之多,浩如煙海,第十九篇略論史料之種類與價值,事跡之繁,固不能一一敘述也。 古今史之性質不同,方法亦各迥異。古史之存于今者,或為編年,或為問答,或為傳體,或為紀事本末,或為文獻,名目不一,要多因陳抄襲。其材料或不問來自何方,編纂者或不辨其真偽,書中或為諛墓毀墓文字,或為按年列舉之政令大事,或不問其是否實行及行後之利弊,雜然抄八。其一部分誠所謂“斷爛朝報”,或“流水賬目”也。吾人讀之,殊難明了整個社會之情狀。夸日編著歷史之方法,簡單言之,首先搜集原料,及時人紀錄,辨別著作人之目的,有無作用,及其與史跡之關系,比較各種

紀錄之內容,考證其真偽。其有證明者,始能定為事實,證以時人之議論,辨析其利害。然後綜合所有之事實,將其縝密選擇,先後貫通,說明史跡造成之背景,促成之各種勢力,經過之始末,事後之影響,時人之觀察,現時之評論,而以深切美麗之文寫成。此史學者不易養成之原因,而固吾人今日之正鵠也。著者編著此書,不過自信未入于歧途,于試驗之中,不肯放棄責任而已。 書中論斷,著者非詆毀時人,或為之辯護,不過以公平之態度,說明其立場。讀者之意見,或同或異于結論,著者固無強人從己之意,且書非宣傳作品,讀者多為成年之人,當可根據事實,自由表示意見也。更當說明于此者,外交上之事件,尤易引起爭論。蓋人類之普遍心理,嚴于責

人而寬于責己,對其家庭國家無不如此,詆毀外國。國人固少反對,且有愛國之名。此種畸形褊狹之心理,徒為害于國家。著者之目的,既非為片面之宣傳,又非為造成國際間之仇恨,惟願平心靜氣,根據事實,敘述外交上之史跡,討論其問題,研究其經過,對于侵略之罪惡,決不為之稍諱,庶可成為認識列強責任之信史也。 近百年來,內政外交變相影響,中國以不平等條約之束縛,主權減削,內政往往深受外國之影響,外交之篇幅頗難預定,乃听材料自行決定。書中地名以政府之變更,改易舊名,此種習慣,原為專制帝王改制之余毒,對于吾人則頗增加困難。著者敘述過去之史跡,自當仍用前名,但為便利讀者起見,常或附注今名。關于地圖,著者知其重要

,不幸不能繪畫,插入書中。事無奈何,唯願讀者自備地圖參看。 人名亦有困難,君主避諱不名,徽號字數贅多,廟號繁雜,均不便于記憶,民間用其年號,清帝除太宗而外,未曾改元,舉其年號,人皆略知其事業,今仍照用,代替其名。大臣之見于史料者,或稱姓名,或稱字號,或稱官名,或用地名,或稱謚號,變化繁雜,著者為便利之計,多用姓名。外人名稱,以譯音之故,常不一律,作者將其劃一,且多附注原名。國名載于舊檔者,或先後(�向)異,或交相雜用,如英或稱佛郎機,或稱大西洋,或稱紅毛,非外國書籍證明,殆難辨別。葡萄牙則稱大西洋,美稱米,法稱佛等,書中均改用今名。 年代舊用皇帝年號,或用甲子,近時或以孔子

誕辰,或以民國成立之年為紀元。自令觀之,多不適用,清帝于嗣位之次年,詔改年號,其先,帝多改元,積時既久,推算困難,如咸豐元年,讀者或不能即知其距今若干年也。甲子計算,亦常不便于用。新法紀年如孔子誕辰,尚未通行全國,效仿西法,徒為增加困難,清代史跡,用民國紀元前計算,頗感不便,對于吾人亦無所得。著者為便利讀者起見,多注明公元。英人葛麟瑞(Charles Kline)所著之《中西年歷合考》,度陳垣之《中西回史日歷》等書均極便于檢查,更附道光以後之年歷對照表于書後。至于年表,說者謂為史書所必備,實則不然,史跡絕非年表所能形容,且表非詳細說明,多無益于讀者。吾人固不必墨守古代之體例也。 此書

編著之初,頗賴友人章誠忘等之贊助,又蒙親友抄寫,皆深感謝。書中所敘之事實與議論,與任何人無關,著者一人負責而已。書為著者關于中國史有系統之第一作品,深願讀者有所指導,並書于此。 陳恭祿自序于珞珈山 一九三四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