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選幼兒園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如何挑選幼兒園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姝伶余怡菁寫的 教出這樣的好孩子:幼教博士陳姝伶的媽媽經 和林靜容的 餅乾男孩:一個自閉兒的成長歷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哈佛人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王淳民所指導 林佳慧的 以繪本教學融入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 —以國民小學一年級為例 (2021),提出如何挑選幼兒園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品格教育、繪本、行動研究、低年級。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 范丙林、俞齊山所指導 林家稜的 同儕互動影響幼兒語言能力之行動研究-以桌上遊戲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幼兒、語言能力、桌上遊戲的重點而找出了 如何挑選幼兒園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如何挑選幼兒園,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教出這樣的好孩子:幼教博士陳姝伶的媽媽經

為了解決如何挑選幼兒園的問題,作者陳姝伶余怡菁 這樣論述:

  兩位作者在美國長期累積專業和個人經驗;陳姝伶是親職教育專家,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十六年實務經驗,不僅教出人人稱羨的一雙兒女,更經常在舊金山灣區演講、上課,為數以百計的父母解答教養上的難題;余怡菁則是資深媒體工作者及作家,擅長從讀者角度切入,與大眾對話。   本書不談教養理論,而是談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姝伶教小孩子不浪費,身體力行,每餐碗裡不剩一點食物;她教孩子誠實,超市少算了一把蔥的錢,她帶著兩個稚兒回到服務台去補錢。真正的教養,就是透過生活中的點滴,去體現價值觀,否則將只淪為說教。   這本書除了記載姝伶和孩子之間發生的故事,也是許多媽媽共同經驗的呈現。對於育兒技窮的爸爸媽媽們,將可以在

書中找到一些實際可行的方法;遇到挫折時,也可以在書中找到堅持的鼓勵。 作者簡介 陳姝伶     台大社會系、社會研究所畢業,奧瑞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幼兒教育系博士,專攻幼兒認知發展及親職教育。1991年在舊金山灣區成立親子樂園,義務解答華人父母在教養上的疑惑,近年並應邀在灣區各處演講,帶領讀書會和父母成長班。與余怡菁合著有《教出這樣的好孩子》(天下文化出版)。 余怡菁     台大外文系畢業,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新聞和大眾傳播碩士。曾於美國有線電視網CNN實習,並在紐約從事記者工作五年,報導作品散見各大媒體。著有《與藝術相遇

在紐約—華人藝術家訪談錄》、《杜黑傳》(以上皆為時報文化出版)、《教出這樣的好孩子》(合著,天下文化出版)。目前定居矽谷,任職於美國非營利事業,專長於家庭教養資源。 來自媽媽們的推薦 自序: 以孩子為中心的教養法 -陳姝伶 自序: 教養的完全實踐  -余怡菁 1.別讓孩子失去自主力 媽媽抱抱 可怕的兩歲 孩子的無敵鐵金剛時期 有理說不清 數到多少,可以輪到哥哥? 什麼是救火車? 害羞的孩子 2.自信心,從與父母的親密關係開始 包容是愛孩子的第一課 你是我的無價之寶 爸爸真偉大! 魔鏡,魔鏡,我是什麼樣的小孩? 尊重四部曲 老大難為 3.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培養情緒智商三

步驟 快樂選擇權 到底該怪誰? 我最大的缺點,是我最小的優點 我可以和別人不一樣 4.自動自發學習樂 孩子的興趣,最好的指標  每個孩子的學習路不同  做功課的快樂原則  在遊戲中學中文  粗心大意怎麼辦?  不是媽媽要我學的! 陪孩子一起看電視 5.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受用一生  謙虛,聰明孩子的第一課  兩毛五就換到一個祝福 誠實,就從兩把蔥開始 貓頭鷹的故事  愛地球從小開始  可不可以吃洋芋片? 6.當孩子犯錯時,別急著罵!  允許孩子犯錯 乖,不一定是好事  孩子說謊時  獎賞與讚美打孩子,有用嗎? 頂嘴不是壞事 序 以孩子為中心的教養法   去年母親節收到姪女傳來的一篇

作者不詳的英文小品的簡訊,題目是「媽媽的愛」。內容大致是這樣:「一歲時,媽媽辛勞餵飯、洗澡,你回給她一夜的哭鬧。二歲時,媽媽教你走路,你用跑離回應她的呼喚。三歲時,媽媽用愛烹煮三餐,你回給她滿地食物。……九歲時,她繳了鋼琴學費,你卻練也不練一下。……十一歲時,她帶你和你的朋友去看電影,你叫她坐到另一排。……二十歲時,她問你有沒有異性朋友,你回答不關你的事。三十歲時,她打電話提供照顧嬰兒的忠告,你告訴她時代不同了。四十歲,她提醒你親人的生日,你答說我很忙。五十歲,她說她病了,需要你的照顧,你讀了一段老人如何變成子女負擔的文章回應她。然後,有一天,她悄悄的走了,一切你没能為她做的事,像雷電般敲擊著

你的心!」我把這篇短文傳給兩個孩子。隔天,兒子對我說:「媽媽那篇文章我讀了,很感動!」又補了一句:「我五十歲時,絕不會那樣對你的。」這回輪到我感動了。   在陪伴一雙兒女成長的過程,我對他們當然也有所期待。打從兒子五歲時,我對他們的將來提出三個條件,希望他們以後做的事是:自己真正喜歡的、可以充分發揮自己長處,以及對他人有益的。十幾年來,我們一直共同探索的是他們真正的興趣,協助孩子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也不斷討論「對他人有益」的各種涵義和可能性。兒子高二時,當別人都搶著修很多AP(大學先修課)課,以利未來大學申請時,他卻選擇修一門生化實驗課,我舉雙手贊成。因為他很喜歡化學,打算走生化研究的路,但不

確定自己對實驗室是不是真的有興趣。結果,他發現自己非常適合,今年高三更成了那門課的助教,肯定了未來的方向。讀著他大學申請表裡寫的:「對大學我已準備好了……任何的挑戰都難不倒我……。」他是準備好展翅高飛了,而我卻有萬分不捨,十七年來的點點滴滴盡浮上心頭。   兒子成了實驗品   兒子一歲半時,我拿到博士學位,深感幼兒階段的重要,決定當個專職媽媽。兒童發展理論幫我了解孩子成長的過程,但並沒有教我怎麽當媽媽,也沒有提及媽媽是二十四小時的工作,需要無限的耐心和精力。一路走來,兒子自然成了實驗品,我也不斷的從錯誤中學習。最嚴重的一次錯誤發生在兒子五歲時。有整整那麼一星期,我像吃錯藥似的,每天挑剔兒子

的毛病,讓兒子每天都很不快樂,我也非常的沮喪。第七天時,我反問自己對孩子的吹毛求疵合理嗎?五歲的孩子會和其他小朋友跑上跑下,會丟小枕頭,真的那麼不能忍受嗎?我的同理心到哪兒去了?然後,我醒悟到,原來是自己那顆在乎別人覺得我「理論說得頭頭是道,孩子卻教不好」的心在作祟。由於旅居美國,有感於有許多和我處境相同的新手媽媽在異地孤軍奮鬥,兒子一歲半時,我組了「親子樂園」,把自己所學和其他人分享。在團體裡,自己一直扮演「顧問」的角色,在聚會時,無形中期望兒子表現得體,以不辜負「專家」的盛名。結果,我把自己的壓力加諸在孩子的身上。認清了是我的問題之後,我向兒子道歉。兒子搞不清媽媽内心的變化,但很大方的原諒

了我。   這件事對我最大的領悟是:養育孩子一場,等孩子長大了離開我們,維繫彼此之間的不就只是親子間的關係嗎?為了滿足別人心目中的媽媽形象,對孩子施加不必要的壓力,犧牲了關係,那是最不值得的事。別人認為你是不是成功的父母不重要,你的孩子覺得你是好爸爸、好媽媽,喜歡與你親近,那才是真正的成功。想通了這一點,讓我日後的教養之路輕鬆不少。   這本書除了記載我和孩子之間發生的故事,也是許多媽媽共同經驗的呈現。書中提到給予孩子自主性、尊重孩子、允許孩子重複犯錯、鼓勵孩子自動自發、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等等教養觀念,都是「以孩子為中心」(child-centered)出發。這和父母自身成長過程中是「以大人

為中心」(adult-centered)取向的教養觀念很不相同。   細水長流的教養工作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以大人為中心」的教養是較容易看到成果的做法,如打一頓,孩子就乖乖的,但缺點是孩子會失去自我,而不想失去自我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會反叛。「以孩子為中心」的理念養育孩子是件細水長流的工作,守護的是孩子的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希望孩子以自己獨一無二的自我快樂成長。以孩子取向的教養方法對很多父母是件極具挑戰的事情。因為自身的成長經驗,加上文化裡根深蒂固的權威主義,父母在採用站在孩子立場的方式養育子女時,除了常常出現的疑慮之外,有些情形也往往令人十分沮喪,如想要尊重孩子,卻忍不住使用了

命令、威脅的口氣;想要包容孩子的錯誤,情急之下,卻大聲斥罵。若有此情形父母請不必自責,要突破原生家庭的模式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也是本書誕生的主因。希望此書,可以提供爸媽們在育兒技窮時一些其他可行的方法;也扮演著提醒的功能,在爸媽們遇到挫折時,可以在書中找到堅持的鼓勵。採用「以孩子為中心」的教養方式另一挑戰是如何拿捏,因為一不小心可能就會產生溺愛的情形。例如,孩子把不喜歡吃的東西吐出來是可以接受的行為,教他把吐出的東西放在桌上是尊重;而若允許他把吐出的東西亂扔到地上,就是放縱。如何在幫孩子保有天生的自主性和自動自發的精神的同時,不流於放任、寵愛,是本書的另一目的。   過去一年多來,每週一

次,怡菁用她記者的專業本色,對我提出了許多育兒的問題。譬如,有關幼兒,哪些問題是爸媽們最困擾的?父母最關心的學習問題該如何看待?情感智商(EQ)應如何教導?管教孩子要注意那些事情?加上我常演講的内容,得出了本書的架構。而靠著怡菁卓越的文筆,讓文章更具可讀性。我只能說這本書是在她的催生下誕生的。把我所學和經驗,和更多没有機會碰面的爸爸媽媽們分享,是我的夢想,謝謝怡菁,幫我實現它。   最後要感謝一直支持我的先生,他常對人說:「我們家有一份收入,一份事業。我有收入,太太有事業,因為她做的事很有意義。」還要感謝兩個孩子,慷慨地讓媽媽把他們的故事公諸於世。 陳姝伶 序 教養的完全實踐  

 認識姝伶時,老大只有三歲,老二一歲半,那時我推著一個雙人座的嬰兒推車,去參加「親子樂園」的聚會。每月一次或兩次的聚會,媽媽們互相交換訊息,孩子們可以玩在一塊兒,身為創辦人的姝伶還為我們解答各種育兒上的疑難雜症。   那原是我在家帶孩子歲月中,最困頓挫折的日子,「親子樂園」成為我主要的精神支柱。在這裡我認識了很多媽媽,彼此扶持幫忙,成為好朋友;而收獲最大的是,從姝伶身上學到很多觀念和方法,成為我在教養孩子上最寶貴的資源。   老二上幼稚園後,我重回職場。為了兼顧孩子,我在社區的社服機構找了一份兼職工作,負責提供有幼兒的家庭各種生活和教養上的訊息。在社區中,我接觸到很多第一代移民父母,因為成

長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在親職教育上面臨很大的挑戰,不知道去哪裡尋找援助,親職教育講座的構想於是應運而生。因為我居住的庫比提諾城華人眾多,我也在服務的機構中爭取到辦中文講座。當時經費有限,我央請姝伶幫忙,她慷慨地答應免費為我們主講。   欲罷不能的講座   二○○四年開春,我們以「如何挑選幼兒園」為題,分中文、英文、西班牙三種語言,辦了五場講座。中文講座來了五十多位家長,結束時,家長欲罷不能,圍著姝伶問問題,到九點鐘,因為場地時間的限制,我們只好清場,家長們圍著姝伶在走廊又講了半小時。很多家長耐心地等了半小時,只為問一個屬於自己孩子的問題。同時,我們幾個好朋友有感於孩子雖然上小學,但仍有很多親

職功課要學,所以找來姝伶成立了媽媽讀書會,每月兩次,一起研讀中英文的親職教育書籍,由姝伶指導。   後來我在工作上,又陸續請姝伶主講多場講座,每場都叫好又叫座。有次和卡拉巴薩圖書館(San Jose Public Library –Calabazas branch)合辦,合作的資深華人館員雪倫(Sharon)看著家長們圍著姝伶問問題,很感慨地說:「這些媽媽好幸福!我們當初在這裡帶孩子,沒有人告訴我們這些,也沒有人可以問問題。」回家的路上,想著雪倫的話,我突然想到,那我不是更幸福嗎?我有幸可以在姝伶旁邊學習、請益,解決我在教養孩子上的疑難雜症,我應該把這樣的幸運與福份和更多的人分享!   拉

拉雜雜的一段背景,只不過要說明這本書的源起。姝伶聽說我出過兩本書,很早就詢問過我一起寫書的構想,但我總覺得工作加上家庭,好像自顧不暇。很多人生的決定其實僅在一念之間,我一轉念之後,覺得這是因緣,這是該做的事情,就沒有什麼好猶豫的。這本書寫了兩年多,因為自己的工作,以及姝伶有八個媽媽團體和讀書會的指導工作,所以進度很慢,直到今年初我設立了部落格,開始貼上一篇篇文章,以部落格來催進度,慢慢看到書的雛型。   回頭看,我很慶幸自己做了這個決定。因為兩年多以來,和姝伶整理她的演講稿,一遍遍再推敲,把父母可能有的疑點和問題一一澄清,發現收獲最大的是自己。原本以為自己累積了很多親職的知識和經驗,但其實還

是不及格,還有好多功課要學。   真正的教育   我在姝伶身上,看到的不是理論,而是完全的實踐。她教小孩子不浪費,身體力行,每餐碗裡不剩一點食物;她教孩子誠實,超市少算了一把蔥的錢,她帶著兩個稚兒回到服務台去補錢。我那時心裡想,真麻煩!拖著兩個小小孩,再跑去多付五毛錢,這太折磨人了!但我慢慢了解這其中的差別。真正的教育,是透過生活中的點滴,去體現價值觀。就如姝伶所說,就是因為帶著兩個孩子,所以一定要去補少算的錢。真正的教育,是教化;很多時候,我們只教,沒有經過「化」的過程,於是淪為說教。   很高興這些年下來,我終於開竅了!這麼簡單的道理,其實人人都知道,但唯有通過驗證,你才會真正的相信

,而唯有相信,才能成為你的相信系統(believe system),成為自己的價值觀。教育孩子不也同理嗎?我們做父母的,能做的就是提供機會和情境,讓孩子自己去經驗,透過他自己的驗證,而建構他的價值觀。我想這應該是姝伶這本書最主要的精神。   感謝有這樣的機緣,可以和姝伶合作,從她身上學習到做父母的功課,最難得的是,她提供了一個示範,讓我看到原來自動自發、快樂自信的孩子,是如何教養出來的。另外要強調的,這本書是姝伶十多年來專業和經驗的累積,我只是個催生者,有幸利用我的專長協助這本書問世,讓更多的父母可以在教養的路上多一份支持,多一份工具。 余怡菁 做功課的快樂原則很多父母不喜歡陪孩子做

功課,視之為苦差事;有些父母則是興致勃勃地陪孩子做功課,卻因為過度糾正,或是孩子怎麼都教不會,於是忍不住動氣發火,甚至責罵孩子,弄得最後不歡而散。古時候有所謂的「易子而教」,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往往會有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恨鐵不成鋼」的期待心理,因此父母常不能保持理性而心平氣和的態度。如果每一次陪孩子做功課,都是氣急敗壞地結束,長期下來,不僅破壞親子關係,孩子也會失去信心,對做功課和學習的動機,自然會愈來愈少。一定要快樂的結束陪孩子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快樂原則。假使過程中不小心發脾氣,也一定要快樂的結束。千萬不要在盛怒之下離開,好像你放棄了孩子一樣,這樣孩子會覺得

自己是沒有能力學習,無可救藥的。舉個例子,教孩子做數學,孩子同樣的問題一錯再錯,你忍不住罵了孩子一頓,孩子開始大哭。在這種情形時,應該自己先冷靜下來,找幾題孩子以前會做的題目讓他練習一下,全部都做對了,就誇他做得很好,高高興興的結束這一段做功課的時間。你可以隔天再教孩子一次,如果孩子還是教不會,此時就要檢討你教授的方法是不是需要修正,但每次仍然要堅持快樂原則。我們常說,在孩子成長過程,父母要積極參與。但積極參與,並不只是每天跟在孩子後面,問他功課做完了沒?而是分享孩子學習的東西,和他們討論,讓他們體會學習的內容是有趣,有意義的。有些父母雖然很注重孩子的功課,但對孩子學習的內容卻沒有興趣,或是因

為其他因素,動不動就對孩子說:「我聽不懂,不要和我講這個!」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和你分享他的學習。

如何挑選幼兒園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開啟與小孩的對談 #畫畫心理學 #居家防疫小遊戲

*此影片在居家防疫期間拍攝❗

一打三的居家日子終於熬過了😭

想必大家應該也跟茜茜一樣也把小孩送回去學校了,居家期間非常想念老師,現在把小孩送回幼兒園反而有點懷念跟孩子多點時光相處的時間(但真的就是偶爾而已😂)

茜茜在居家期間跟孩子玩了一個小遊戲「透過畫畫的方式,更認識孩子的視角」

其實孩子在幼兒園階段還不太會用精準的詞彙表達自己的情緒跟需求,透過畫畫的方式更能讓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藉此了解他們心理層面的需求。

聽到屁寶說:「媽咪!我第一個畫妳喔!」
(孩子第一個畫的人,可能就是在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人)

內心著實的感動,看來我沒有白生這個兒子💪
大家也來試試看,讓孩子天馬行空的創作,或許可以變成彼此溝通的橋樑😀

#雙子女兒真的很做自己❗
#貼心又會說話的雙魚屁寶❗
#建立有趣的親子關係❗

/

想要看更多育兒經驗,請訂閱【茜茜與人夫謙】的YT頻道:https://ababa.tw/BnwOb/bf210306
(記得按下『訂閱』,開啟『小鈴鐺』喔!)

/

接下來茜茜會持續的拍攝Vlog更新自己的育兒資訊,有什麼值得分享給大家的育兒經驗與注意事項。請大家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記得開啟小鈴鐺,讓茜茜更有動力分享更多!

如果喜歡茜茜家的影片也記得按下『訂閱』開啟『小鈴鐺』喔!
喔!對了!記得追蹤instagram和Facebook喔!

#親子關係 #媽媽 #新生兒照護 #神隊友 #爸媽觀念 #親子教養 #小孩畫畫
----------------------------------------

■ 茜茜家影片 持續更新■

【人夫謙Vlog.9】寶寶動作引導訣竅|抬、翻、爬、坐、站|新生兒動作發展|新手爸媽必看系列
這裏看:https://ababa.tw/kNRSV

【懷孕的茜EP.1】懷孕初期產檢|八週聽見寶寶的心跳聲
這裏看:https://ababa.tw/a7zkz/yt210514

【懷孕的茜EP.2】懷孕初期8種症狀|3款孕期必備APP分享
這裏看:https://ababa.tw/sO9rI/yt210514

【懷孕的茜EP.4】懷孕初期緩解孕吐五種方法|茜茜舒緩孕吐的小撇步
這裏看:https://ababa.tw/k7L2f/yt210514

【懷孕的茜EP.5】寶寶性別公布|禾馨產檢日常
這裏看:https://ababa.tw/Lw5q6/yt210514

【懷孕的茜EP.9】跟肚子中的寶寶見面|高層次超音波
這裏看:https://ababa.tw/F5y9C/yt210514

【懷孕的茜EP.10】10大不後悔育兒好物|育嬰必備神物
這裏看:https://ababa.tw/oQOww/yt210514

【懷孕的茜EP.12】待產包必備清單|準3寶媽經驗分享
這裏看:https://ababa.tw/lX7HN/yt210514

【懷孕的茜EP.13】茜茜生產全記錄|三寶順利出生啦!
這裏看:https://ababa.tw/Gu4ef/yt210514

【懷孕的茜EP.14】剖腹產VS.自然產|五寶媽VS.三寶媽真實經驗談
這裏看:https://ababa.tw/dhUe9/yt210514

【懷孕的茜EP.15】茜茜也曾小產過|懂妳們的難過|期許我們把寶寶生回來
這裏看:https://ababa.tw/E79ci/yt210514

【懷孕的茜EP.16】開箱壹壹產後護理之家|台北頂級月子中心
這裏看:https://ababa.tw/hqR6d/yt210514

【懷孕的茜EP.17】親餵V.S.瓶餵|電動吸乳器分享|奶瓶選購分享
這裏看:https://ababa.tw/UmUrD/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8】新生兒哄睡實測|哄睡技巧大公開|新手爸媽必看
這裏看:https://ababa.tw/PlbHv/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開箱!Gogoro 3 Delight優缺點坦白說|告別18年的小奔騰|男人的浪漫
這裏看:https://ababa.tw/2apPH/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4】帶老公體驗生產|痛到懷疑人生|絕對要把老公都騙去
這裏看:https://ababa.tw/TtKzU/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8】兒童房的佈置|生了三寶該如何規劃房間|iloom傢俱開箱
這裏看:https://ababa.tw/b0VBj/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9】為什麼租房而不選擇買房?5年換了4間房!
這裏看:https://ababa.tw/4htvh/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0】月子中心該怎麼選擇?居家月嫂比較方便嗎?
這裏看:https://ababa.tw/hQDmT/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2】老公老婆擇偶條件公開|結婚對象會怎麼做挑選?
這裏看:https://ababa.tw/U1Vo4/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3】月入七萬可以生小孩嗎?養小孩要花多少錢?茜茜家公開養小孩生活開支
這裏看:https://ababa.tw/34PrG/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5】0-3個月新生兒衣服挑選|新手爸媽選衣指南(上集)
這裏看:https://ababa.tw/9nODD/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7】8種育嬰省時省力激推好物|0歲開始用的成長餐椅|嬰兒車界的Rimowa
這裏看:https://ababa.tw/RBND3/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9】8種副食品好用工具|超輕鬆準備零壓力|7天份食材一次備齊
這裏看:https://ababa.tw/TDxWk/yt210514

【人夫謙Vlog.6】8個NG育嬰方式|育兒路上你做錯了幾項?
這裏看:https://ababa.tw/FbRrv/yt210514

-

■ 這裡可以找到茜茜一家■

茜茜的心血結晶|每一篇文都認真用心
官方Web ▶️ https://ababa.tw/iTd0F/yt4

茜茜的大本營|分享給妳親子生活中各種所需
FB ▶️ https://ababa.tw/YnJuI/yt4

窺探茜茜家的日常生活|最真實的呈現
IG ▶️ https://ababa.tw/Cg54c/yt4

無所不在的茜茜|跟你一對一談天說地的好地方
LINE@ ▶️ https://ababa.tw/1fifW/yt4

茜茜揪團瘋好物|生活&育兒好物獨家團購優惠都在這
FB社團 ▶️ https://ababa.tw/cUbzA/yt4

茜茜的三點營業|不踩雷的選品,負責到底的服務,值得信賴的店鋪
FB社團 ▶️ https://ababa.tw/dZt8w/yt4

茜茜的工作信箱|關於各種合作邀約歡迎來信
信箱 ▶️ [email protected]

以繪本教學融入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 —以國民小學一年級為例

為了解決如何挑選幼兒園的問題,作者林佳慧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繪本教學融入品格教育之運作歷程與實施成效,研究者透過文獻探討了解到品格教育之重要性,更於實際教學現場發現多數學生有品格方面的相關問題,且一年級的學生處於他律逐漸邁向自律的階段,因此研究者希望學生能從小扎根,及早推動品格教育,期望孩子能達到知善,進而能愛善,最終能行善。  本研究擬藉由繪本教學方式,發展出適合國小一年級學生學習之課程,期望能提升學生之品格教育,且藉由教學活動之實施來觀察繪本教學提升品格教育之實施成效,並探討本研究過程中學生與教師所獲得之成長,相關研究問題如下:  (一)使用繪本進行品格教育對國小一年級學童的困難為何?  (二)探討以繪本教學融入品格教育所遇困

難之解決策略為何?  (三)使用繪本進行品格教育的學習成效與教學影響為何?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為行動研究法,研究問題源於研究者任教之三好國小一年甲班(化名)的學生,研究者根據教學現場所遇到之實際問題,研擬解決問題之方法與策略。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歸納本研究之結論,所述如下:(一)配合實際問題:可以根據實際教學現場所遇到之問題,挑選相關之品格教育內涵繪本,繪本教學融入品格教育教學之設計應多元,讓學生能透過不同的教學過程中,獲得成長與改變。(二)設計多元活動:本研究透過文本導讀、討論活動、還有延伸問題討論、實作活動、角色扮演等延伸活動,再配合成果分享、賞析與評價,最後透過統整

歸納,利用教學前、中、後的多元活動來進行繪本教學融入品格教育。(三)良好成效與影響: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發現繪本進行品格教育對國小一年級學童有良好的成效與影響,除了品格教育方面的提升之外,使用繪本進行品格教育對於國小一年級學童的創造力也有明顯的改變,且學生在口語表達,以及閱讀習慣方面皆有所成長。實施繪本教學融入品格教育教學後,研究者在此過程中也有所收穫與成長,研究者感受到自己在教學上變得更有耐心,也更能省思自己的教學與班級經營,在此過程中,研究者也反思自己在教學中不足的部分,而藉由協同教師的回饋也了解到自己的優點。  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論,提出幾點繪本教學融入品格教育教學之課程設計與實施

之建議,如下:(一)可於校本課程規劃繪本教學相關課程,並根據不同年段設計相關教材,使品格教育與創造力教學能持續推展,成為學生的基本能力;(二)設計多元的課程活動,給予學生多方面的練習機會,並根據不同年級設定不同目標;(三)教師應在與教學相關之各方面自我精進、充實品格教育相關內涵,使得在進行品格教育時更能切中品格核心價值且更加流暢;(四)透過親師溝通合作,建立完善的品格教育學習環境。而對未來研究之建議如下:(一)有長期推動品格教育或創造力教學之教師,可透過自我敘說的方式進行分享;(二)比較品格教育融入不同學習領域和專門設計相關課程來實施品格教育之成效差距;(三)透過有信效度之創造力測驗,了解實施

繪本教學融入品格教育,是否確實能提升學生之創造力;(四)觀察品格教育與家庭教育做結合,是否更能幫助學生建立完整、正確的品格教育核心價值。

餅乾男孩:一個自閉兒的成長歷程

為了解決如何挑選幼兒園的問題,作者林靜容 這樣論述:

該如何挑選幼兒園?小學轉銜階段如何安排?家有自閉兒該考慮生老二嗎?如何幫助其他手足面對自閉症?如何挑選適合的餐廳?照顧各個家庭成員的需求?如何提升自閉兒的語言和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的兒子出生時模樣清秀,除了身形較小之外,其他和一般嬰兒沒什麼不同。但這個嬰孩四個月大時出現異常抖動,被診斷為癲癇患者。孩子經過持續復健,終在一歲七個月時踏出人生的第一步,正當作者以為孩子的狀況會漸入佳境,他卻在兩歲時被醫生鑑定孩子為自閉症患者。   讓人震驚的打擊一度使得作者失去希望,但對她來說,放棄孩子比接受孩子的殘缺要更加困難,篤信上帝的她相信只要自己拚命對抗自閉症,上帝必定會照顧這個孩子的生命和未來。因

此作者和家人一起從震驚到接受事實,共同面對這個天生不完美的孩子。   但是「自閉症是什麼?」「早期療育和特殊教育又是什麼?」這些接踵而來的疑惑讓作者不時感到徬徨與無助。試了許多治療方式,但成效往往令人沮喪。此外,自閉兒招致的異樣眼光和不平等對待,也讓作者淬鍊出面對困境的韌性,也因此她願意與有相同處境的家庭分享她和孩子一路走來的歷程。   作者忠實記錄在孩子每個階段面臨到的難題、心情和解決對策,希望給有同樣遭遇的家長實用的建議和正向鼓勵,也期許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了解自閉兒。 本書特色:   這是一趟看似苦難,卻包含著無限祝福的旅程  家有自閉兒的父母,可從中得到積極面對的樂觀態度  讀者可藉由本

書認識自閉症,給予特殊兒童更多關懷! 作者簡介 林靜容   曾任職於銀行證券業,目前在大專院校教授財金相關課程。自從老大兩歲時被診斷患有自閉症,生活重心和步調便完全改變,大部分的心力和時間都花在育兒和關注特教領域。現在她不僅持續在家修特教學分,更在生活周遭搭建起特教人力資源網,和需要的朋友共享。

同儕互動影響幼兒語言能力之行動研究-以桌上遊戲為例

為了解決如何挑選幼兒園的問題,作者林家稜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與同儕透過桌上遊戲進行互動後其語言能力的影響。本研究所使用的桌遊為「時間到!-兒童版」、「交換禮物」及「故事骰」,並透過學前幼兒語文評量進行前後測,研究過程中亦搭配學習單、繪本、教學紀錄、觀察記錄等,以了解及分析幼兒語言能力的變化。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幼兒園的三位幼兒,研究者先為全班幼兒進行「學前幼兒語文評量(網路版)」CLAMP之前測,挑選出語言能力為中等之幼兒,並與搭班老師溝通及討論出其中同儕互動能力優、中、劣的三位幼兒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而其他幼兒亦接受相同的課程。課程為期四週,分別進行三款桌遊及自製桌遊的課程,課程結束後進行學前幼兒語文評量後測,得出結論。透過學前幼兒

語文評量、教學紀錄、觀察記錄等資料進行分析及整理後,歸納出結果:學前幼兒語文評量結果顯示,三位幼兒的PR值皆有提升,意謂著幼兒語文能力皆有進步;桌上遊戲深受幼兒喜愛,有效提高幼兒互動意願;融入教學後有效提高幼兒學習動機、提升幼兒語言能力;透過同儕互動有助於提升幼兒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