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哥倫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好望角哥倫布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日)增田義郎寫的 黃金的世界史 和房仲甫 李二和的 與鄭和相遇海上:人類「大航海」先驅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祭(1405--2005)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哥倫布日 - 歡慶美國節日也說明:哥倫布 (Christopher Columbus)的義大利人勇敢地將自己的信念付諸於行動,他四處 ... 他們通常向南航行經過非洲,繞過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後再繼續向東方航行。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南京大學 和同心出版社所出版 。

最後網站既然哥伦布认为他发现的是印度,那他为什么当时不绕过好望角 ...則補充:哥伦布 一开始就是为了帮助西班牙开拓绕开葡萄牙控制的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线 ... 哥伦布心想:条条航路通印度,既然地球是圆的,葡萄牙往东走,咱们西班牙往西走也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好望角哥倫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黃金的世界史

為了解決好望角哥倫布的問題,作者(日)增田義郎 這樣論述:

這是一部以黃金為中心的人類發展史的通俗讀本。全書共6章,第1章古代的黃金;第2章地中海世界與印度洋世界;第3章世界大貿易時代;第4章從地中海到大西洋;第5章大西洋時代;第6章近代的黃金。增田義郎,1928年出生於東京都。日本文化人類學家。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研究領域為拉丁美洲史、大航海時代。代表性著作有:《印加帝國探險記——文化與滅亡的歷史》(中央公論社,1961年)、《墨西哥革命——近代化之戰》(中央公論社,1968年)、《新世界的理想國》(研究社,1971年)、《哥倫布》(岩波書店,1979年)、《大航海者的世界》(原書房。1993年)、《物語拉丁美洲的歷史》(中央公論社,1998年)等。

序言 探求黃金的文化發現圖特卡蒙國王墓印加的黃金征服埃爾·多拉多第一章 古代的黃金前言黃金的魔力黃金是太陽《聖經》中的黃金太陽神殿與黃金庭院古代東方的黃金工藝古代埃及的黃金工藝埃及的黃金產地美索不達米亞的黃金供給地美索不達米亞與埃及不死的思想和木乃伊商業都市國家美索不達米亞不同的環境通商與貨幣埃及是如何獲得資源的漢謨拉比法典大麥是價值標准美索不達米亞商人的特性古代貨幣的出現與海上貿易新勢力的興起海洋貿易與騎馬民族古代貨幣的出現雇佣兵與貨幣海上貿易與貨幣的利用金幣與銀幣古代美洲的黃金文化中央安第斯的黃金文化希坎的發現印加的黃金墨西哥的黃金文化第二章 地中海地區與印度洋世界前言

掠奪的時代黃金的移動亞述的滅亡波斯帝國的興衰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大帝的遠征從希臘時代到羅馬時代通往亞洲、印度洋之路通往亞洲的三條路托勒密王朝的印度洋貿易中國與羅馬激烈動盪的公元前3世紀羅馬與印度洋羅馬人航海到中國中國與南海羅馬與中國的黃金狀況羅馬的貨幣羅馬金銀的流失中國與印度第三章 世界貿易的擴張時代序言唐朝和伊斯蘭拜占庭帝國的貨幣制度伊斯蘭的登場伊斯蘭獲得黃金唐朝的建立中國的貨幣制度宋元時代經濟的高度成長宋朝的繁榮海上帝國蒙古東西貿易的發展印度洋—中國南海貿易圈歐亞經濟帶穿越撒哈拉沙漠西歐和日本中世紀的西歐日耳曼人的活躍日本的黃金傳說黃金國度日本大洋洲和美國第四章 從地中海到大西洋序言西非的

黃金伊斯蘭的金銀和貨幣東西非洲的黃金柏柏爾人和加納王國啞巴交易蘇丹的黃金意大利人的活動威尼斯和熱那亞意大利商人的活力中世紀歐洲的金和銀大航海時代的曙光葡萄牙的發展航海西非的目的葡萄牙和熱那亞人第五章 大西洋時代前言哥倫布與黃金熱那亞人哥倫布哥倫布的亞洲航海計划發現好望角哥倫布遠航日本國日本國的黃金瓦斯科·達·伽馬開辟印度新航線哥倫布的世界圖像美洲的黃金哥倫布的追隨者從太平洋到印加帝國中南美各地白銀時代波托西銀山的發現白銀的去向墨西哥白銀的流通日本所起的作用金銀用途的變化和葡萄牙人的生絲貿易荷蘭的生絲貿易日本的金銀出口豐臣秀吉和黃金第六章 近代黃金前言巴西的黃金巴西和葡萄牙人巴西的淘金熱在米納斯

·吉拉斯發現沙金巴西的輝煌時代金本位制的出現黃金的流向英國的三角貿易拉普拉塔地區的白銀英國對亞洲的貿易英國的金本位制度世界市場網淘金熱加利福尼亞的淘金熱加利福尼亞的發展澳大利亞的淘金熱俄國的黃金新淘金熱終章 現代的黃金圍繞金本位制尼克松沖擊回顧黃金的歷史黃金不可思議的力量學術文庫版后記譯者后記

與鄭和相遇海上:人類「大航海」先驅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祭(1405--2005)

為了解決好望角哥倫布的問題,作者房仲甫 李二和 這樣論述:

繞過好望角世界第一人,揭開人類「大航海」時代的序幕,開辟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破解鄭和船隊之謎。人類「大航海」先驅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祭(1405-2005)!「既是一部彌足珍貴的學術著作,又是一部語言精美的文學讀物,更是一部弘揚我國古代文明的極好教材!」 房仲甫,中國太平洋歷史學會副秘書長,1922年生於陝西耀縣,祖籍山東萊蕪。畢業於上海法學院,曾任《東北海員》、《北洋海員》、《中國海員報》、《人民航運報》,山西人民出版社編輯等。主要著作有《中國銅鼓之海外傳播》、《美洲的古代中國文化》、《中國水運史》、《海上七千年》等。 讀《與鄭和相遇海上》,是在傾聽兩位海洋文化學者細說鄭和與他的寶船隊故

事。   600年前,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領寶船隊七下西洋,拉開人類「大航海」時代的序幕。今天,中國海洋文化學者房仲甫、李二和歷經數載,披閱古籍,尋訪遺跡,重新梳理這段輝煌歷史,講述有關鄭和航海鮮為人知的故事。   《與鄭和相遇海上》作者以史料、事實為據,披露研究鄭和的最新成果,融史料性、可讀性為一體,又配有30余幅相關歷史圖片,揭開了關於鄭和航海的諸多歷史謎團。   中國鄭和、葡萄牙亨利、意大利哥倫布等都因航海探險聞名於世,而誰最先繞過好望角?在該書的第一部分,作者開宗明義:人類有過以探險為中心的「大航海」時代,這個時代橫跨了15至17三個世紀。中國明朝鄭和與他的寶船隊拉開航海探險序幕。

稍后出現的航海探險家中,葡萄牙的亨利航海比鄭和晚15年,意大利的哥倫布則晚87年。明朝的鄭和之所以能成為人類航海第一人,這與明朝的「朝貢貿易」關系密切。還有,古代中國人就有乘筏漂渡到西洋的,鄭和是繼承和發揚了他們的精神,實現了他兒時就想下洋探海的夢想。作者用大量事實證明,世界上一些航海著作記述中國人「不習於航海」是不正確的。中國是海洋文化的發祥地,鄭和是世界航海第一人。   作者運用大量史料論述,鄭和船隊遠洋探險與后來其他國家的航海探險船隊有本質上的區別。鄭和下西洋,船隊最多時達200余艘,人員27000余人。船舶種類有寶船、馬船、坐船、戰船、水船等。最大的是寶船。人們說鄭和的船隊去「入海探寶

」,寶船的名字就因此而來。不過,寶船出海所載的是中國的瓷器、絲綢等國粹,歸來帶的是香料、珍稀動物等,明朝廷的「朝貢貿易」和「宣德化而柔遠人」外交策略,由鄭和船隊廣布世界。於是,才有了來訪的使節「不絕於途」,有了專管海上貿易的部門「市舶司」。明代永樂時期的對外貿易發展迅速。貿易是互利互惠的。鄭和船隊打通「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的青花瓷制作工藝流向西洋,西洋的吹制玻璃工藝傳入中國。船隊對世界文化的影響還包括佛教、伊斯蘭教及道教。鄭和船隊下西洋航海探險活動,增強了世界各國的聯系和和睦友好關系。渤泥國王攜家眷及隨從150人來中國朝貢,這在當時也是轟動天下的大事。國王不幸染疾病死在南京,大明皇「輟朝三日」

,厚葬國王於南京。夷人感激明朝特使鄭和,坐落在大洋彼岸的「三寶廟」就是又一明證。把人類航海探險推向峰巔的明朝海運事業,為何突然止步?因此,閱讀此書對於我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一定借鑒意義。   作者不吝筆墨,采用全景掃描的手法描述:鄭和船隊航行在無垠的大海上,用測水的方法確定船位,用「牽星定位」和磁針指路來判定船行方向,用觀察天象的方法巧借季風加快航程等等。證明中國明代的航海技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鄭和七次航海經驗繪就的《鄭和航海圖》,其實用價值和學術價值都是難以估量的,是人類航海史上的一份寶貴遺產,它極大地豐富了人類地理學著作。題圖為鄭和寶船復原圖。 「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鄭和船隊最早繞過好望角哥倫布航海探險晚於鄭和87年「朝貢貿易」與「入海探寶」海洋文化的發祥地鄭和和夢想鄭和七下西洋——人類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明成祖朱棣的心願開辟橫渡印度洋新航線連接三大洋的探險活動橫空出世的遠洋寶船空前的明代造船業寶船來自何方「舟行巨浪若游龍」的鄭和船隊先進的航海技術「牽星定向」與磁針指南修正風壓差與流壓差神秘的天象觀測最早的航海圖《鄭和航海圖》《鄭和航海圖》的實用價值《鄭和航海圖》的學術價值鄭和開辟的實際航線鄭和下西洋的貿易亞非貿易網的建立市舶司與進出口貨物鄭和下西洋的外交對亞非各國的訪問三寶廟:睦鄰友好的見證友好使節不絕於途與東南亞各國的友好關系鄭和下西洋對世界文化的影響鄭

和的宗教信仰浡泥國王墓、墓碑及兩國交往史鄭和船隊后裔之謎附錄1 《明史·鄭和傳》2 鄭和年表3 鄭和與歷史上歐洲航海家航海規模比較表4 中國水運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