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稱呼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太太稱呼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麗蘭寫的 印尼語,一學就上手!(第一冊)QR Code版(隨書附標準印尼語發音+朗讀音檔QR Code) 和瑞克.斯特拉斯曼的 DMT:靈性分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瑞蘭國際 和新雨所出版 。

靜宜大學 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 吳惠如所指導 楊詩婷的 三位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面對壓迫的經驗 (2015),提出太太稱呼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移民女性、壓迫、生命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多元文化研究所 莊勝義所指導 劉芝良的 原漢族群共存學校實施原住民族教育之個案研究 (2003),提出因為有 多族群共存學校(或原漢族群共存學校)、原住民教育、個案研究的重點而找出了 太太稱呼英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太太稱呼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印尼語,一學就上手!(第一冊)QR Code版(隨書附標準印尼語發音+朗讀音檔QR Code)

為了解決太太稱呼英文的問題,作者王麗蘭 這樣論述:

《印尼語,一學就上手!(第一冊)》佳評如潮, 史上最強的印尼語學習書,暢銷升級QR Code版,全新上市!   臺灣大學、臺北科技大學印尼語名師王麗蘭, 為華人學習者量身打造,上課和自學均適用, 保證印尼語,一學就上手!     ※適讀程度:印尼語程度相當於CEFR A1之班級或自學者     ★本書是專為華語學習者量身打造,全方位的印尼語學習書!     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王麗蘭老師特別為印尼語的初學者規劃三大部分,同時結合練習、課堂活動與小遊戲,打造最適合華語學習者的印尼語學習教材。本書三大部分:     .PART 1 發音 CHAPTER

1~2   印尼語是由羅馬字母所組成的拼音文字,和英文一樣是26個字母,其中有5個母音、21個子音,所以學習印尼語,首先要從認識它的字母讀音開始。本書從發音開始,循序漸進,待學習者完全熟悉發音和文字之後,再進入十課正課。     .PART 2 正課 CHAPTER 3~12   在學習發音之後,進入正式課程。從打招呼、自我介紹、與別人的日常溝通、數字、到時間等,完全沒有基礎的學習者可以從詳細的句型解說、例句、重點生字、對話中,由淺入深,有系統性地學習並學會印尼語,聽、說、讀、寫的實力就在扎扎實實地學習中逐步累積。每課皆由11種學習架構組成:     1.句型說明:根據每

課主題列出主要句型,再依句型做詳細解說。   例如:   印尼語的簡單句型中,光是人稱代名詞就可以形成很多類型的句子,所以第一步,就先從人稱代名詞開始學起吧!     印尼語單數人稱代名詞的說法(第一人稱)   Saya  我   Aku (~ku)  我   Gue / Gua / Gw  我(口語)     2.例句:主要句型均有大量例句,幫助記憶並熟練句型。   例如:   (1)主詞+動詞   .Saya makan. 我吃。   .Kamu minum. 你喝。      3.重點生字:從例句裡挑出還未學過的重要單字,可針對

重點生字特別記憶。   例如:   makan 吃   minum 喝     4.對話:依照課程學習主軸,每課皆有模擬情境會話,不僅應用所學句型套用至實境,而且內容生動有趣,不像一般教科書一樣枯燥無趣,學習者會發現,原來使用印尼語交談一點也不難!    例如:   Irianto : Selamat sore.  午安(下午安)。   Susi : Selamat sore.  午安(下午安)。   Irianto : Bolehkah saya masuk?  我可以進來嗎?   Susi : Silakan masuk. Permisi, pak.

Nama Bapak siapa?  請進。不好意思,先生。您的名字是什麼?   Irianto : Nama saya Irianto. Nama Ibu siapa?  我的名字是Irianto。女士(您)的名字是什麼?   Susi : Nama saya Susi.  我的名字是Susi。     5.小提醒:提醒學習當下該注意的要點。   例如:   小提醒:   (1)在公開場合要表達「各位先生女士」時,可以將saudara(兄弟)、saudari(姊妹)、bapak(先生)或ibu(女士)重複,就有複數的意思。例如saudara-saudara(先生

們、各位兄弟)、saudari-saudari(女士們、各位姊妹)、bapak-bapak(先生們)、ibu-ibu(女士們)。     6.練習一下:在學習一個段落的時候,立即就有小測驗可以練習,隨時跟上學習步調。   例如:   練習一下:請將下列各種包含人稱代名詞的句子,翻譯成印尼語。   (1)我喜歡你。   (2)你不喜歡他。     7.總整理:每課最後都有當課的總整理,可讓學習者再次複習每課的學習內容。   例如:   (1)人稱代名詞中最常見的是saya(我)、kamu(你)、dia(他)、kita(我們,包含聽話者)、kami(我們,不

包含聽話者)、kalian(你們)、mereka(他們)。     8.學習總複習:每一課的最後,皆有學習總複習。此總複習搭配課程,幫助學習者融會貫通課程內容,了解自我學習成效,日積月累下,實力已經養成!   例如:   請將下列對話翻譯成印尼語。   (1)先生(您)的名字是什麼?    我的名字是Jokowi。     9.文法真簡單:針對當課主題與句型,重點說明主要文法。   例如:   陳述句的句型:   1. 主詞+動詞   .Saya+makan     我    吃        10.課堂活動:除了讀和寫之外,利用課堂

活動加強聽、說練習,活潑有趣的活動更能帶動學習的興趣。   例如:   (1)請同學複習A~Z的唸法、r的顫音、輕濁音。   (2)複習各種尾音:將不同尾音的字寫在黑板上,請同學唸出來。     11.不可不知的印知識:除了學會聽、說、讀、寫印尼語之外,也要認識印尼文化。每課均有「不可不知的印知識」以及有趣好玩的「你知道嗎?」,讓您能更深入了解印尼。   例如:   印尼人的名字      關於印尼人的名字,首先我們先有個前提:印尼由很多不同的島嶼、族群所構成,所以沒有統一命名的規則。 單名制:只使用一個名字,例如Soekarno或Suharto。很多印

尼人沒有姓氏,所以很多時候在國外的官方文件上,只能把名字重複填寫在表格的姓氏欄位上。     雙名、多名制:例如第六任印尼總統Susilo Bambang Yudhoyono(蘇希洛.龐邦.尤多約諾)。     除了以上11種學習架構之外,每課並提供印尼俚語「生活智慧」,讓大家認識印尼古人的智慧。而針對日常生活口說,另外設計了「開口說說看」、「你說,我聽」、「你說什麼呀!?」小專欄,學習印尼語不只要會說,要說得更道地。此外,「好歌大家聽」精心挑選印尼人耳熟能詳的歌曲,一邊聽、一邊唱,學習印尼語就是這麼輕鬆有趣!     .PART 3 附錄   系統整理印尼語介係詞、

疑問代名詞、連接詞、副詞、動詞、以及形容詞,不但可當作學習輔助,也能當作重點複習。   本書特色     ★本書學習6大特色,讓您輕鬆學會印尼語!     特色1 教學循序漸進,打好印尼語基礎   從最基本的發音開始,每一課都有「學習重點」→「句型說明」→→「例句」→「單字」→「練習」→「會話」→「總整理」→「學習總複習」→「文法真簡單」→「不可不知的印知識」,學習循序漸進,逐步累積印尼語實力!     特色2 基礎印尼語字彙與文法解說,清晰易懂有系統   配合各課主題,學習最基礎的實用單字;系統整理初級印尼語文法,包含基本句型中一定會用到的連接詞、介係詞、疑

問代名詞等,讓學習者能更清楚地了解句型或單字的使用原則。除了在課文中有詳細的解說之外,也置於附錄中,讓學習者更能一目了然,也有助於複習。     特色3 口說練習豐富實用,學習最道地的印尼語   「開口說說看」、「你說我聽」等小專欄,讓學習者可以迅速累積常用生活句子,並隨時反覆練習。由於正式印尼語和一般印尼語口語有些差距,因此本書特別規劃了「你說什麼呀!?」的小專欄,以最常見的印尼語日常口語為主,讓學習者掌握道地口語。     特色4 豐富的會話、閱讀、聽力練習,強化全面實力   提供了全印尼語的對話練習、聽力訓練以及短文閱讀的範例文章,讓學習者奠定了穩固的印尼語基礎之後,

能夠實際閱讀短文或聆聽相關對話,讓學習者更有印尼語的環境。     特色5 了解印尼,學習更深入   每堂課之後均有「不可不知的印知識」,讓學習者不只學習了語言,也更能瞭解印尼多元的文化。此外,還有一個小專欄「你知道嗎?」提供印尼有趣又玩味的小知識,讓學習者輕鬆認識印尼;「生活智慧」中,則提供印尼俚語,讓大家認識印尼古人的智慧。     特色6 朗讀音檔搭配使用,聽說讀寫面面俱到   掃描QR Code下載朗讀音檔學習,印尼語發音最清晰標準,不僅配合課文、單字朗讀,更有充分的聽力練習,讓您扎實打下「聽、說、讀、寫」基礎!由作者王麗蘭老師親自率領印尼籍老師一起錄音的朗讀音檔,

讓您聽見最標準的印尼語發音,帶您說出更正確的印尼語單字、會話。

太太稱呼英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主題:型男字典裡沒這個字?!那些老外無法翻的中文
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https://goo.gl/wiAF1L
來賓:蔣偉文、貝童彤、夏語心
各國型男:杜力、韋佳德、佩德羅、湯姆士、尼可、熊介

語言文化大不同,有些中文字,老外竟然沒辦法簡單解釋?!孝順、講義氣、坐月子,英文有字卻搔不到癢處?!中文的麻煩你、請多指教,義大利人和西班牙人覺得這些空話好難翻?!緣深緣淺怎麼解釋,原來要推給上帝才高明?!中文已經有夠難,中文流行語更是考倒一堆老外,囧和嚇到吃手手,到底要怎麼跟外國人說清楚?當外國根本沒有這個概念時,型男急中生智該怎麼說明?精彩內容請鎖定晚間11:00《二分之一強》!

#外國人 #老外 #解釋 #翻譯 #語言 #囧 #中文 #字典 #孝順 #義氣 #坐月子 #緣分

★訂閱【東森超視】Youtube►►http://bit.ly/2yMxdIa
★最新【媽媽好神】►►https://goo.gl/EopUEf
★最新【醫師好辣】►►https://goo.gl/wZQixm
★最新【太太狠犀利】►►https://goo.gl/cSCkoa
★特別推薦【請你跟我這樣過】►►https://goo.gl/ykjgk8
★訂閱【太太狠犀利】Youtube►►http://bit.ly/2lbI3z5
★關注【2分之一強】粉絲團►►http://bit.ly/2mrp432

三位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面對壓迫的經驗

為了解決太太稱呼英文的問題,作者楊詩婷 這樣論述:

近二十年來,台灣藉由跨國婚姻移入的女性人口日益增多,更在家庭與社會中引發出不同挑戰,使台灣社會不管在文化、經濟或是生活型態上都面臨急遽的轉變。新移民女性對台灣社會的貢獻,超乎我們想像,但官方政府與傳播媒體間的相互呼應,將一種理所當然的排他意識,不著痕跡地深植於社會大眾心中,使新移民女性在角色定位與普遍觀點上都處於更加劣勢的狀態。當新移民被以負面形象鑲嵌於主流社會當中,凸顯出不對等的差異對待與權力關係,隱含在主流社會中的壓迫情形也就逐漸顯露出來。當台灣宣稱自己為多元文化社會的同時,我們卻很少有機會,聽見新移民女性述說自己在台的生活歷程。本研究以生命史的研究方法,透過三位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的生命

經驗,看見她們確實是被壓迫的一群人。不管在個人、文化與結構層面,壓迫以各種不同形式反覆交錯的進行著,小至日常生活中的稱呼,大至法令政策的規劃,台灣社會充斥著以性別、種族、階級等面向來區分的壓迫行為,而其中又以家庭內的壓迫更為嚴重。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不但被阻礙了自我發展以及表現能力的機會,她們的想法、感覺以及需要也經常被忽視,更被指派為社會中次等層級的一群人。

DMT:靈性分子

為了解決太太稱呼英文的問題,作者瑞克.斯特拉斯曼 這樣論述:

墮地獄或升雲霄 君需一撮啟靈藥     實現形上學的終極啟靈藥──DMT,   或許是這星球所有生物的共振語言。     自二十世紀以來對神秘化學物質的精神和知覺效果最廣泛的研究。   生活在一個多維度的宇宙裡,我們有機會更深刻地物我兩忘,   進入思想、哲學、現實的本質與靈性。   一起登陸瑰麗烏托邦,看到危險,看到希望。     準備,起飛。D•M•T   樂活精神科診所/郭家穎醫師審訂   致幻收錄:〈介於魔幻寫實與迷幻真實之間的精神分子DMT〉──羅永清教授   橫掃全球暢銷書榜──普及精神病藥物學心理學、瀕死體驗、醫用精神病藥理學類   華文世界首度問世.獨家收錄作者寫給華文讀者的一

封信   各界好評     「可讀性強、耐人尋味、發人深省……一本充滿智慧和勇氣的書……對研究人員、臨床醫生以及門外漢都很受用。」──《美國精神病學雜誌》,二〇〇二年(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2)     瑞克.斯特拉斯曼對亞馬遜印第安人使用的致幻藥物DMT的開創性研究,提出了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有關於經驗的神經化學基礎,以及在大學醫學中心用改變思想的藥物進行人體研究的可行性。真是一本大膽的圖書!──安德魯.韋伊,《自愈力》作者,醫學博士(Andrew Weil, M.D., author of Spontaneous Healing)     《

DMT:精神分子》為擺脫當前對「藥物濫用」僵局指出了一條明路。──喬納森.奧特,《宗教致幻劑時代與北美致幻植物》作者(Jonathan Ott, author of The Age of Entheogens and Hallucinogenic Plants of North America) 作者簡介   瑞克.斯特拉斯曼 Rick Strassman     瑞克.斯特拉斯曼來自洛杉磯,在史丹佛大學獲得生物科學學士學位,後在葉史瓦(Yeshiva)大學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他在位於薩克拉門托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學習普通精神病學,之後又取得了加州大學聖地亞

哥分校的臨床精神藥理學研究的獎學金。一九八四年,加入新墨西哥州大學,並開始研究人類松果體褪黑激素的功能,並證明了內源性褪黑激素的首個已知功能。一九九〇至一九九五年期間,進行了美國時隔一代人首次啟靈藥的臨床研究,主要是DMT,還有賽洛西賓,並受到了聯邦政府和私人的資助。他參與或獨自撰寫了近五十篇同行審評論文,擔任十多家科學期刊的客座編輯和審稿人,並為多個政府、非盈利和盈利性機構擔任顧問。其著作《DMT:精神分子》(2001)賣出了近二十萬本,被翻譯成十二種語言,後以此書為基礎拍攝了一部由他共同製作的成功獨立紀錄片。此外,他還是《通往外太空的心靈之路 Inner Paths to Outer Sp

ace》(2007)的合著者、《DMT與預言之魂 DMT and the Soul of Prophecy》(2004)的作者、《約瑟夫·列維死裡逃生 Joseph Levy Escapes Death》(2019)的作者。目前他是新墨西哥州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病學臨床副教授。   譯者簡介   齊健翔     迷幻文化愛好者推廣者,降落北京返回宇宙ing。[email protected]   魚老闆     地球人,果殼物種日歷特約作者,公眾號「植夢書」作者。在民族植物學、原生藝術、人類學、神經科學領域只顧自己鑽研,毫無建樹。[email protected]   校譯者簡介   安豬.謝     自

由譯者/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生   除了關注各類流行文化與政治議題外 ,也頻繁地參與台灣獨立音樂與地下派對場景 ,同時也是個超級鋼彈宅ε٩(๑> ₃   [email protected]   審訂者簡介   郭家穎     精神科醫師、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生,碩士論文題目《拼裝K他命:台灣K他命使用者的用藥軌跡與風險知覺》、電子音樂DJ 推薦序 文/郭家穎 介於魔幻寫實與迷幻真實之間的靈性分子DMT 文/羅永清 寫給華文讀者的一封信 文/瑞克‧斯特拉斯曼 引言 序幕: 第一批測試 第一部:基礎知識 一、啟靈藥物:科學與社會 二、什麼是DMT? 三、

松果體:初識靈性腺體 四、啟靈松果體 第二部:醞釀與誕生 五、編號89-001 六、迷宮 第三部:心境、環境和DMT 七、成為志願受試者 八、接受DMT 九、藥效 第四部:案例報告 十、案例報告 十一、感受與思考 十二、 看不見的世界 十三、穿越次元的接觸 十四、穿越次元的接觸2 十五、死亡與瀕死 十六、神秘狀態 十七、痛苦和恐懼 第五部:暫停 十八、既如此,又如何? 十九、逐漸停止 二十、怒犯天條 二十一、未來與展望 (上) 二十二、未來與展望 (下) 結語 註釋 譯後記 文/齊健翔 推薦序   介於魔幻寫實與迷幻真實之間的靈性分子DMT 羅永清/荷蘭萊登大學文化人類暨社會發展博

/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健康休閒與文化產業專班助理教授                                                                                             通常我看書都先挑我想看的章節,然後才從頭看,這樣有個好處就是找到跟作者不同的想法或者找到自己被說服的地方。Rick Strassman的《Dmt : the Spririt Molecule》一書,我先跳看到了第二十一章:      「持續讓我嘖嘖稱奇的是,像DMT這樣簡單的化學物質竟然能提供如此豐富多樣的體驗,從最不引人注目的體驗到最難以想像的驚天動地的體驗。

從心理學的洞見到與外星人的邂逅。從可憐的恐懼到幾乎無法承受的幸福。瀕死和重生。開悟。所有這些都來自於血清素的天然化學表親,一種廣泛存在且必不可少的腦神經遞質。」     的確,從外太空到地球、從心理學到生理化學、從自己到宇宙都透過DMT綜攝起來,這是甚麼現象,這是甚麼混亂,精神與物質如何區分,肉體與靈魂如何區分,我與他者如何不分界,這些問題的解釋我曾經在南美洲的魔幻寫實文學中發現過,有一年由我和我太太及兩歲的兒子組成的魔幻科學探索隊真的到了秘魯,兩個月期間也發現了Srassman教授說所說的DMT,他說這是「靈性份子」,我完全贊同,我透過印加人使用的一種爬藤植物做的湯發現另外一種縱攝所有二元對

立的魔幻寫實,今天出版社要我為這本書寫序,惶恐之餘,我由衷地推薦各位必須探索DMT,因為我覺得這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新境界,可以回到同宇宙自然身心結合的開始,於是我要跟諸位述說我們一家三口在秘魯的魔幻寫實之旅:     我與太太及一歲半小兒,因原住民族委員會的夢想支助計劃到秘魯生活兩個月,旅途中驚喜連連,其中巧遇眾多迷幻植物,與多位自西方來學致幻術的巫師。他們說:植物會跟你說話,成巫過程必須控制飲食茹素,而茹素的植物來源必須是「植物來跟你溝通決定的」,如果得到植物之王Ayahuasca(靈魂之藤)的應允與溝通, 你就可以成為植物導師或薩滿。我苦思是否要成為巫師,是否要先服用?     話說我們來到

印加古都庫斯科旁的Pisac小鎮,小鎮只有幾條街,應該幾個小時就可以逛完,於是去東邊商戶較少的區域走走。隨著人煙稀少,我們開始感覺小鎮的靜謐,群山環繞,有大黑鳥在空中盤旋…………我想起《印加王室評述》一書中描寫、有印第安臉的山脈,應該就是這裡吧?裡面的印加古道通往西班牙殖民者不知的聖城,使這個山谷成為人們口中的聖谷流域。在群山間尋覓時,我太太看到對街一位亞洲面孔的女性,身著近似藏傳佛教的赭土色裙,頭髮極短,仙風道骨,但有些像「台灣人」的優雅氣質。我心想,我和太太還有孩子大概是這小鎮首批台灣旅客吧!怎麼會有台灣人以當地人的樣貌在路上走著呢!我倆窸窸窣窣,她大概聽到我們的台灣口音,竟然回頭問候我們

。他鄉遇到鄉親,聊了起來,原來她已來秘魯快半年了。     她說Pisac這個小鎮風景秀麗,靈性稟賦,因此有很多人在前往聖城馬丘比丘的路上,會在此停留,也有許多人來此靈修打坐、練瑜伽或行吟,近年來匯聚眾多各國「靈界」人士。難怪我們在路上看到很多瑜伽修行、哲理探討甚至易經闡釋的課程或活動,也難怪這裡外國人好像暴多。她還提到這裡有許多人使用一種植物做身心靈的醫療。一說到植物真的就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竟然還有醫療的效用,我的民族植物學興趣馬上上身。     她說的植物叫做Ayahuasca (Banisteriopsis caapi) 阿雅滑絲卡(暫時音譯),是生長在秘魯北方亞馬遜叢林的一種藤類(vi

ne)植物。當地印第安原住民的奎丘語(Quechua)稱「aya」 為靈魂之意,而「huasca」 則意味藤,有纏繞捆綁靈魂之意,另一說則是「死去一些」,似乎透過此死亡之藤,可以釋放身心靈該死的部分。這個邏輯真是令人驚豔!我繼續追問「死一些藤」,她說自己在Pisa小鎮已經經歷過四次「死亡一些」之洗禮:在當地有經驗的薩滿巫師(shamans引用原話) 的帶領下,服用死亡藤湯,將會「看到」許多意象或幻象。每個人感受不同,除了嘔吐,大部份人會看到許多屬於現在、過去與未來的自己或環境樣態。     我開玩笑說是「觀落陰」嗎?她說某程度而言可以這麼說,因為在幻境中可能可以與某些人超時空溝通。除此之外,透

過死亡之藤,可以讓自己越來越看清楚自己,也可以將自己的隳壞的部分去除掉,因此可以漸漸地明心見性,因此有人往往一試再試,漸漸通達。我google 了一下中文資料,也許因為這草藥在華人世界是違法的「毒品」吧,很少有敘述,倒發現有位香港人士,寫了在秘魯雨林裡嘗試此藤的感受,與這位小姐所描述的差不多,姑且借用一下。他回憶一次retreat的儀式場合,亦即「喝湯」儀式裡的經驗:     到底Ayahuasca的味道如何呢?我只能說那是我喝過世界上最難喝的東西,由於在黑暗中,所以我看不見它的顏色,感覺好像是喝下一整碗的用煙蒂熬煮的湯,要不是捏著鼻子一口氣喝下,我可能沒有勇氣喝完它,喝下後我立刻後悔了。  

  澳洲男生先喝,我是第二個。每一碗Ayahuasca的「準備」約需二十分鐘,所以當我喝完後沒多久,澳洲男生的藥效開始發作,他嚴重地嘔吐起來,雖然看不到,但那聲音非常令人難受。沒多久我開始覺得頭很重,突然一陣噁心抓起臉盆就嘩啦嘩啦的吐,完全不受控制。第一次大吐後,覺得身體變得輕鬆,但我再也不能保持坐姿而臥倒在地上,原本亢奮的朗誦聲轉變為低沉的單音調在我耳邊:「沙沙、沙沙、沙沙、沙沙……」的低吟。     沙沙、沙沙、沙沙……是幻覺嗎?我覺得自己正穿梭於草叢中,沙沙的草聲不斷,忽然一隻鷹從草叢中飛出,在我的上方盤旋,漸漸地越飛越遠,眼見牠快要消失在空中,我「感」到一個聲音在對我說:「一切都結束

了,let it go……let it go……」。     是幻覺嗎?一陣嘔吐又把我拉回臉盆前,沒有草叢也沒有老鷹,我很不舒服地想清醒過來,卻一直不斷地吐,大概是身體中所有能吐的東西都出來了吧。沒有力氣的又倒下,雖然可以感覺到身體的每一部分卻連手指也無法動一下。就在這樣半昏迷半幻覺的狀態下,我看到「未來」的自己!我知道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但就只有秒分之一的時間,我看到二個屬於未來的畫面。(見網路連結 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25 )     這南美洲有名的致幻植物一直都是雨林地區原住民使用的聖藥。之所以稱為聖藥,是因為人們有病都會先找薩滿醫治

,薩滿有時使用這種植物療病,療程會讓病者從過去、現在、未來的「我」裡所看到的奇幻意象之中,獲得療癒,以身心靈社會的綜合面向,即社會的整體面向來看待疾病時,就會有這種全貌式的醫療方法,「配合其他草藥,死亡之藤成為雨林的導師」。     什麼?「植物是導師?植物會跟人說話?」台灣修行女孩,跟我這樣說。我追問:植物如何跟人說話溝通呢?薩滿如何成為其中的媒介呢?真令人好奇。她說她的法國男友比較清楚,也許可以直接問他。她邀請我們三人到她家坐坐聊聊,路上我開始幻想,他們家會不會像個「道壇」,有我從電影裡看來的巫毒教巫師的樣子,有美洲豹、仙人掌還有月亮以及叢林蛇樹等等的……在好奇心驅使之下,我會不會就嘗試了

這種植物呢?     等一下,我有家庭小孩,還能做這種事嗎?但我既然來了,也遇到了,沒有嘗試,卻只帶回一些常識,我會後悔的吧。加上這回秘魯行,就是希望能發現南美植物的民族學關係,如今這台灣女孩為我引介的植物,竟然能與人溝通,似乎打破了我對於植物只是客體,人是主體,主客兩分的思維,不但可以互為主體而且植物會成為主體來媒介你的天地人關係,這不是太令人驚豔了嗎?我該怎麼辦?我心裡禱告了一陣,看看我的妻子兒子,看看台灣來的先行者,我決定到她家裡再說。     為了了解植物如何與人溝通,一家三口來到台灣女與法國男的家,原來位於一家秘魯傳統麵包店的樓上,女主人先為我介紹了麵包店的特色,有機的噢,讓我對於她

家的環境有了一個溫馨的底蘊。從旋轉鐵梯徐徐爬上位於二樓的閣樓,他們的房子就是一間房而已,兼作客廳與臥房還有「禪房」。地上鋪著一大張素雅的草蓆,配上三面採光灑進的陽光,這溫馨的房間讓我們一家三口輕鬆自在。     羅大牌非常喜歡,四處探尋,男主人竟然拿出一籃玩具給他玩,我才發現一歲半的兒子開始與「物」之間有寄託關係了,能用玩具控制他,我們輕鬆了一點。      法國人叫Bebe,剛好也同音於西班牙文「嬰兒」一詞。真有意思,一切都好親切,就直接把他當baby了。Bebe也是超短頭髮,面色白晰,但大概因為長年在高原,臉上也有蘋果紅腮,眉毛寬正,兩耳上各打了三個耳洞,鑲有各三顆紅寶暖,鑽石閃、銀色溫的

寶石,彼此距離整齊,兩耳對稱呼應,使得他的五官透著正氣,凜然卻又可愛可親。      我直接趴下就著地上的「草」蓆摸來摸去並且開門見山問他,這是什麼草,他摸摸頭說不太知道,我順著繼續問,聽說你會跟植物溝通?是怎麼著?他馬上糾正我,不是的,是植物來跟我溝通。霹靂!我心中念:「見鬼了,如果我見鬼了,也不是鬼來看我,最多是我以為我見到鬼了,在晚上我特別有這種經驗。」植物來見你並且跟你說話。是這樣嗎?對!他說,尤其當我們想成為薩滿巫師,成為一個阿雅滑絲卡的導師時,我們必須擁有與植物溝通的能力,否則我們只是平常人,只能透過巫師理解植物的能力。      我問他如何獲得植物的訊息呢?他說是必須踏上diet

的路程,他所謂diet的意思大概是吃素,絕不吃葷,也不能有男女關係或複雜社會事物之紛擾,必須靜靜的一個人,常冥想,常靜坐,但最重要的是:吃的素食(植物)(vege)並不是靠自己喜好挑選的,而是植物來挑選你。又一個霹靂!我問:如果植物都不來現身,哪你不是沒得吃?!他說,他沒有發生這種事,他五年以來進出雨林師事叢林導師,在導師的帶領下,獲得大約十四種植物的現身,茹素如儀。      我插著問他,難道是植物跑來跟你說,「吃我!」「吃我!」?他笑著說,不是這樣,茹素期間,夢境會有許多意像,其中會有植物,一旦有植物,就要跟導師討論,就會成為自己的食物,常常是唯一的食物。換句話說,是植物來找你,透過吃食進

肚,來和你溝通嗎?我問。他說,差不多。我腦袋忽然擠出一個英文incarnation,就是化身合一,通常指神或精靈等超自然力量,通過某種方式,以人類或動物的形態,實體化出現在人類世界之中。但植物卻是與薩滿直接合一。這真是薩滿啊!但也讓我想到倪匡小說中的,好像是《植物人》一書吧,有個怪人晚上會行光合作用,誒~光合作用是與光合一嗎?我腦袋轉啊轉,拉丁美洲的魔幻寫實,在我眼前真正的出現了,原來拉美的魔幻寫實是有社會與文化的基礎的。     生活中其實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因果之間,如果我們很仔細地去追問,其實常常是經過一個類似於「魔術」的過程,但是你看不清楚其中手法,只能怪自己「幻」之,但如果我們把這「幻

」的過程,當作真實的,並且以理性的方式納入這個因素,魔幻寫實其實是一種重要的理性。與其說幻,不如說「換」好了。因為自己的不足,不知名的他者或目前尚未有能力辨識的他者,幻象地「換」給你一個不同於科學理性的「理由」。一旦你從日常生活中接受並承認這種知識論,你就很「拉美」囉。哈!如果有興趣,《百年孤寂》一書,就是令我至今都讓我有點幻聽幻想地實際的奇書。      這一陣子,我發覺,魔幻寫實法對於夫妻感情特別有用。比如說她就是要喝到咖啡,我想大概是咖啡樹,而且是某種咖啡樹硬是要和她合一,我就因此不會認為她是「上癮」而嫌棄她,或無趣地勸她少喝。尤其在我肚子餓想吃飯,她卻想找咖啡的時候,我就轉念想:有咖啡

樹要找她了,那我也就積極地陪她找咖啡,常常也有一杯可以喝,不是很好?而且有好咖啡喝的地方,環境與人都會很好,這不就是咖啡樹靈的指引嗎?還好,秘魯咖啡又好又價廉,我想莎莎早已成為coffee置換師了 ,至於會不會致幻,我不知道,但是咖啡卻提神,誒~      回到Pisac小鎮,一路上看到幾乎都是外國人之歐美人士,因此我可以看到法國男與台灣女還有眾委內瑞拉美女等,在夢幻般的客棧裏,有著英國腔的女主人及安第斯原住民「服侍」著你,而牆上與路上到處都是服幻藥、參禪、打坐、修煉的傳單與外國人士,可是這個「產業」幾乎都與當地人無關。顯然這個Pisac城是個「飛地」,如果不告訴你經緯度,你會以為在歐美的某個

小鎮,「夢幻飛地之城:Pisac (我們心中給他的命名與地位)」,因此這裡可以有所謂師事亞馬孫叢林薩滿的法國籍巫師候選人。      這裡的喝藥致幻儀式每週兩場,儘管所費不貲,幾乎場場爆滿,有人說有些場合幾乎百人以上。我問了一個住在Pisac已經四年半的美國人,他講著CNN似的英文說:這裡的喝藥儀式已經商業化了,一兩個導師怎麼服務一百個人?還要「全方位」(holistic)地照顧每一個人的身心靈!我們有了一個共同結論:the road to ayahuasca is sometimes holy but very often very commercial. 一旦商業化,神聖的真實面貌就越來越

難辨了,我再一次延用剛才的比喻:神聖的程度像是霧一般,要有耐性等他散去。哈! 感謝我桌旁這兩位戰後嬰兒潮世代出生,曾深度「兮皮」的「湯姆」與「哈克」以睿智的眼光與語氣跟我討論了這些,我竟然看到他倆小時候,小小無猜的頑童歷險記。我們聊完,一起看著來這裡的許多外國年青人,有追尋的面孔,有虛無頹廢的面孔,有天真無邪的面孔。而這位住了四年半的美國大叔湯姆說他四年前試過幾次,結論是:「你是真的,就會遇到真的,你是假的,就會遇到假的。」我問他身邊來探訪他的美國朋友哈克有沒有試過,他說,「我曾經試過『所有』,但我依然是鑽井工人」。他看看他身邊這位已經來此四年多的朋友哈克,兩個人一起給我一個眼神,充滿歷盡滄桑

的睿智似乎告訴我,「過去現在未來都需要,但是當下最重要」,於是他們一直跟我談中國人的「當下」觀。我臭蓋之間發覺,迷幻的程度,只是要知道你能多清醒。      至於法國薩滿候選人,他說他在等ayahuasca 來告訴他,與他「合一」,這樣他就可以成為「正式」的薩滿來服務人群了,但他已等了兩年多囉,我鼓勵並要求他說,當你成為之時,請告知我,我想成為你的學生。我們以歐式的頰吻告別,我想我們已是朋友,希望這些緣分能再續。關於致幻植物之種種,剛好好友Petra Wu修女在 facebook引述一句話,抄來作為我的代結論:      若你不是已經找到祂,你便不會去找祂。(Pascal)      遊記說到

這裡,再引述本書第二十一章要請讀者進入一個「介於迷幻與魔幻」的世界:      思考為什麼大自然或上帝創造了DMT同樣令人著迷。各種各樣的植物和人類的身體合成靈性份子,在生物學或進化上有什麼優勢?如果DMT確實是在我們生活中極度緊張的時刻釋放的,這是一個巧合還是有意的?如果是有意的,目的是什麼? 二、什麼是DMT? 一九五〇年代,匈牙利化學家和精神科醫師史蒂芬‧撒拉(Stephen Szara)讀到關於LSD和麥司卡林具有轉變心智的深遠效果後,便向山德士化學公司(Sandoz Laboratories)訂購了一些LSD,打算開始進行自己的研究以探索意識狀態的化學作用;然而由於匈牙利是

位於鐵幕後的國家,瑞士的山德士藥廠不願冒險讓具有威力的LSD落入共產主義者手中,因此拒絕了他的採購要求。不屈不撓的撒拉隨後發現了有論文在描述DMT存在於亞馬遜的致幻鼻煙中,隨即於一九五五年在他布達佩斯的實驗室裡合成DMT。  撒拉口服下的DMT劑量越來越高,但是仍然沒有任何感覺;他曾嘗試過口服整整一克的DMT,比LSD的活性劑量要高出數十萬倍。他開始懷疑是否是他腸胃系統中的某些物質抑制了口服下去的DMT發揮作用,或許DMT需要透過注射到身體內才能產生效果。他的預感是對的,後來的研究發現人體的腸胃系統存在一種作用機制:DMT一旦口服下去就會立刻被分解,而南美洲原住民早在幾千年前就發現避開這種機制

的方法了。 遵循「研究者先試」的精神,撒拉在一九五六年對自己進行了DMT的肌肉注射。他用了我們現在已知能產生「完全」迷幻效果劑量的一半: 三到四分鐘時,我開始感覺到視覺在起變化,和我讀過霍夫曼關於LSD的描述以及赫胥黎關於麥司卡林的描述十分相似……我感到異常興奮。很明顯地,這就是秘密所在。 之後他又加倍了劑量,他這樣寫道: 身體的一些徵象開始顯現,例如刺痛感、顫抖、輕微噁心、瞳孔放大、血壓和心率上升。同時,極其清晰的現象,如看到的物體殘影、視覺上的錯覺、假性視幻覺,隨後出現真的視幻覺。這些幻覺由移動著的炫彩東方風格圖形所組成,接著我看到美妙的場景迅速地變化著。人們的臉看起來仿佛像是面具一般。我

的情緒狀態提升,有時到了狂喜的程度。我的意識完全被視幻覺佔據了,而我的注意力完全被它們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我根本不知道周圍的環境發生了什麼。四十五分鐘到一小時後,這些徵象消失了,我可以描述剛剛發生的事了。

原漢族群共存學校實施原住民族教育之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太太稱呼英文的問題,作者劉芝良 這樣論述: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記錄並分析一原漢族群共存之學校,如何推展和建構學校原住民族教育之歷程;其次,探討其所推動之原住民族教育和社區文化資源的關聯性;最後,經由蒐集到的資料,進一步分析個案學校在推動原住民族教育上所獲得的助力和面臨到的困境與阻力。 為達此目的,本研究以深度訪談、參與觀察和文件分析的方式蒐集相關資料,藉由參與學校活動,並訪談十五位實際推動原住民族教育的校內外教師,再針對不同面向的原住民族教育做資料的蒐集和相互校正。 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有以下六點: 一、能察覺「文化差異」並不一定可以完善的落實原住民族教

育。 二、「涵化」的教育期許中,未能落實文化傳承,反而以漢人的思維,來思考原住民族教育的走向。 三、多族群共存學校之形式,在原住民族教育的規劃上必須突破單一族群原住民族教育規劃的迷思,並以多數人受益唯依歸。 四、文化知能的具備,才得以將「文化回應」的概念融入在教學中。 五、能以多元文化視野推行教育工作者,則可順利轉化知識,成為邊界的跨越者。 六、原住民族教育不僅需要學校草根式的改革,尚需教育行政機關的政策配合。 關鍵字:多族群共存學校(或原漢族群共存學校)、原住民教育、個案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