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之 驕 女 夏娃 是誰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天 之 驕 女 夏娃 是誰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馬塞爾‧普魯斯特寫的 追憶似水年華(全新校訂書盒典藏版) 和張瓊慧的 藝術中的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出版公司 和藝術家所出版 。

世新大學 財務金融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吳翠鳳所指導 林昱德的 使用理財機器人的行為意圖之研究 (2022),提出天 之 驕 女 夏娃 是誰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UTAUT、理財機器人。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會計系 陳燕錫、楊忠城所指導 陳劍雄的 沙氏法對收益結構和績效之影響:臺灣會計師產業的證據 (2022),提出因為有 沙氏法、收益結構、績效、會計師產業、管制效應的重點而找出了 天 之 驕 女 夏娃 是誰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天 之 驕 女 夏娃 是誰,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追憶似水年華(全新校訂書盒典藏版)

為了解決天 之 驕 女 夏娃 是誰的問題,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 這樣論述:

全新校訂,書盒典藏收納版,全新閱讀!   馬塞爾‧普魯斯特,被譽為20世紀西方文學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代表作《追憶似水年華》(全7冊),被讚佩為西方文學經典、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現代文學史上最華麗的傳奇,影響後世名家無數   法國時尚設計大師伊夫‧聖羅蘭最喜歡的書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紀德曾說過,「我在普魯斯特的風格中尋找不到缺點。我尋找在風格中占主導地位的優點,也沒有找到。他有的不是這樣那樣的優點,而是無所不備的一切優點……他的風格靈動活潑,令人驚歎。任何另一種風格和他的風格相比,都顯得黯然失色、矯揉造作、缺乏生氣。」      小說家納博科夫更讚譽《追憶似水年華》:「經

過精心選擇,並由一連串圖景和形象表現出來的時刻去完成這一召喚。」   創作藝術的關鍵,在於重塑再造整個過程。普魯斯特精心計算出這一連串的意象和詞彙,在小說裡細緻描繪出某段時間,達到他想達成的藝術成就。《追憶似水年華》從第一句:「在很長一段時期裡,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開始布下敘述的情緒。因為追憶過往的描述,及強烈的藝術表現企圖,整部作品不停圍繞著「彷彿」。   《追憶似水年華》細膩刻畫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法國上流社會和文人雅士,從單純地描寫人類社會轉而分析人類心理情緒,開「意識流」小說之先河,成為現代文學史上新的文學形式發軔的標誌。小說整體結構是敘述者對所經歷的往事之回顧,而這種回顧

是和遺忘的一種抗爭。普魯斯特認為人的生活只有在回憶中才形成「真實的生活」,「回憶中的生活比當時當地的現實生活更為現實」;安德列‧莫羅亞在序中就提到:「唯一真實的樂園是人們失去的樂園」,而「幸福的歲月是逝去的歲月」。   當時巴黎社會各種角度的現實在這部巨作中精準呈現。普魯斯特的父親身為精神醫學專家,也讓他耳濡目染接受當時已經相當盛行的精神科學研究。整部小說中對人物的設計,幾乎可見當時所知的所有精神狀況。普魯斯特交遊廣闊,細微觀察社會各階層,對音樂、藝術、文學、花草、人物無不精深,使得作品中隨處可見相關的知識。所有人物描述都透過他人角度的破碎片段,組成人性的各種面向。 本書特色   之所以

成為小說藝術的巔峰經典,是因為它不是一部過去的描繪,而是對往日的召喚。   ‧出場人物:超過2000人   ‧冊數:共7冊   ‧頁數:超過3000頁   ‧字數:超過2,330,000字   ‧中文翻譯:15人   ‧劃下現代主義藝術表現的最高極致   ‧影響後世名家無數,包括維吉尼亞‧吳爾芙、詹姆斯‧喬埃斯、克勞德‧西蒙……等。 《追憶似水年華1:在斯萬家那邊》   馬塞爾畢生夜裡不容易入睡。熄燈之後,清宵細長,半夢似醒之間,所讀之書、所見之景、歷史事件、段段回憶,一一上心。   他將一小塊餅蘸茶吃,帶著點心屑的那勺茶一觸及他上顎,「頓時我渾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發生了非同小可的變

化」。原來,「一股舒坦的快感傳遍全身,我感到超塵脫俗」。   他苦思冥想,窮搜內外,終而遠溯到童年在貢布雷的類似吃餅經驗,由此一頁頁揭開往昔的內涵,在回憶與想像相輔相成之下穿透、克服並追回似水流逝的時間,重現他這一生及其經歷的周遭世界。   「一如空間有幾何學,時間有心理學。」以著名的〈斯萬之戀〉開卷,一絲一縫、一梁一柱,《追憶似水年華》這部時間巨廈於是奠基,已迄完成。 《追憶似水年華2:在少女們身旁》   斯萬與奧黛特結婚之前後,深入維爾迪蘭夫婦的資產階級圈子。拜訪上流朋友,斯萬則獨自前往。他的行事被視為荒謬可笑,時而有其悲劇性。夫婦的關係已發生微妙的轉變。   馬塞爾在巴黎再遇到

昔日在貢布雷看過的奧黛特女兒希爾貝特,與她成為玩伴,進而相戀,並且暗慕奧黛特,但他不堪自尊受傷,多方自解而斷掉這段青少年時代的戀情。   馬塞爾邂逅對他的作品風格影響甚深的貝戈特。   卷下,馬塞爾與外祖母前往海濱勝地巴爾貝克,在此遇見維爾巴里西斯夫人、德‧夏呂斯、畫家埃爾斯蒂爾,羅貝爾‧聖盧、少女阿爾貝蒂娜及其女友安德烈等人。其中牽涉的社會交際、友誼、同性與異性戀關係,為後來的複雜微妙發展埋下多線伏筆。 《追憶似水年華3:蓋爾芒特家那邊》   馬塞爾與聖盧成為知交,並前往其軍營拜訪,細寫軍中種種。他透過聖盧,會見當年在貢布雷遠望而不可即、後來暗戀跟蹤的蓋爾芒特夫人,周旋於她的巴黎上流

社交圈與藝文沙龍。   著名的德雷福斯案及其重審問題喧騰於貴族界。   馬塞爾外祖母的去世,讓馬塞爾看盡世態炎涼及他那些精明富裕朋友的偽善。   斯萬與交際花故態不改的奧黛特關係日變,他醒悟:「我把我最偉大的愛情給了一個我不喜歡,跟我也不一路的女人。」   阿爾貝蒂娜來到巴黎,成為馬塞爾的情婦。   德‧夏呂斯突然痛斥馬塞爾,形成又一高潮。 《追憶似水年華4:索多姆和戈摩爾》   一個偶然的場合,馬塞爾窺見德‧夏呂斯與裁縫絮比安的同性戀接觸。由此,以上流社會家族及其交際為背景,揭開一幕男同性戀大觀,對其複雜的心理狀態與行為方式觀察入微。卷名「索多姆與戈爾摩」,含義微妙。   續

寫斯萬及其夫人的沙龍,以及希爾貝特。   馬塞爾與阿爾貝蒂娜重遊巴爾貝克。他懷疑阿爾貝蒂娜是同性戀,觸目皆是疑點。他「只等一有機會便一刀兩斷」,而在她離去前、離去後,折磨依舊。 《追憶似水年華5:女囚》   阿爾貝蒂娜住在馬塞爾家,欲去不能,欲留難安,實如馬塞爾的女囚。他繼續反覆觀察、分析他對阿爾貝蒂娜的態度、他與她的愛情、他自己的欲望本質,以及他所懷疑於她與安德烈等其他女人的不正當關係。   馬塞爾多方用計套問阿爾貝蒂娜之際,有一次參加維爾迪蘭夫人的晚會,聽到作曲家凡德伊所作、德‧夏呂斯同性戀人莫雷爾表演的小提琴七重奏,心動神馳。   馬塞爾生平只能遙想愛情、親近即不能成事的特徵一

再流露。他正式與阿爾貝蒂娜談二人分手的事。有個早晨,她終於留書出走,一去不返。 《追憶似水年華6:女逃亡者》   阿爾貝蒂娜離去。她曾來信表示願意回來,但她騎馬出事而去世。他則託在巴爾貝克結識的埃梅打探阿爾貝蒂娜過去的行徑,並找安德烈對質。埃梅的來信報告、安德烈的交代,加上馬塞爾的臆測,構成一幅錯綜難理的圖像。   馬塞爾的文章獲刊於報紙。可能有一天「我的樂趣不是在社交活動,而是在文學創作之中」──一種「內在的、精神的、主動的樂趣」。   與母親同遊「像一本其大無比的聖經」的威尼斯,馬塞爾印證他對拉斯金(對他的觀念與風格影響甚大的英國思想家)的研究。 《追憶似水年華7:重現的時光》

  無限年光有限身。社交圈中人事代謝,第一次世界大戰風雲籠罩,聖盧戰死沙場,斯萬已逝,蓋爾芒特親王為財再娶,德‧夏呂斯老來昏庸。   在外地療養的馬塞爾返回巴黎出席蓋爾芒特沙龍,最後一次現身交際圈。他在書房中偶然取到童年母親在某個難忘的夜晚為他朗讀的喬治桑小說,耳邊響起昔年在貢布雷每次斯萬來訪告辭時都作響的鈴聲。他看見希爾貝特的女兒。那青春代表的時間意義,帶給他重大啟示。   我們自己在吃盡千辛萬苦中死去,以便青草長生,不是湮滅的,而是永恆生命的青草。   馬塞爾認為他的生命是值得一過的。他決定要完成他的大作,一部「真正的藝術品!」   但願寫出這樣一部作品的人得到幸福,他要做的工作

是多麼艱鉅啊!

使用理財機器人的行為意圖之研究

為了解決天 之 驕 女 夏娃 是誰的問題,作者林昱德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探討使用者使用理財機器人之使用行為相關研究,目的為探討使用者使用因素,提供未來後續業界之參考,以及找出現階段理財機器人使用者的描述性統計分析。本研究以有使用過銀行推出之理財機器人作為研究對象,於 2022年 7月 14日於網路進行正式問卷投放,回收後進行資料分析,經過問卷後台揭露,本次問卷研究投放人數為 4765 人,回收 490 份問卷,有效得 387份,有效回收率為 78.79%。研究架構以 UTAUT2 為基礎,並加入感知風險成為新的會影響使用意圖的因素。研究結果顯示,績效預期、社群影響、促進條件、價格價值以及習慣會對行為意圖產生顯著正向影響;努力預期以及感知風險對行為意圖則是

沒有影響;行為意圖以及習慣對使用行為有顯著正向影響;促進條件對使用意圖則無影響。希冀本研究可以作為相關單位的參考依據。

藝術中的貓

為了解決天 之 驕 女 夏娃 是誰的問題,作者張瓊慧 這樣論述:

  巴爾杜斯的照鏡貓、布欣與少女嬉玩的貓  盧梭夢境中的大貓、波納爾跳上桌的居家貓  洛克威爾追趕跑跳碰的寵物貓……  跟隨著藝術中貓的身影,捕捉貓的百種姿態。   貓大概是美術史中除了人類以外最常見的動物,或至少是描繪姿態最生動活潑的動物之一了,這個比其他動物都更能專擅藝術家想像力的毛茸茸小東西,可說既尋常也不尋常,其尋常是因為隨處可見,其不尋常則在於貓性飄忽不可捉摸,忽而撒嬌忽而冷淡,百變之際又執拗難馴,令人愛恨交加。   也許是這樣的性格特別能撥動藝術家的心弦,歷來藝術中的貓口浩繁,不可勝數。從埃及金字塔中的貓咪木乃伊,到繪畫和生活都長伴左右的巴爾杜斯的貓,數千年來,人類的畫筆跟著牠走過

被頂禮膜拜的風光時刻,飽嚐被目為妖孽的鄙夷眼光,再喵聲四起地走入家庭各個角落,芸芸眾貓的身影就如此結為一支越來越長的隊伍,形成一幅藝術中的眾貓相。   本書為「名畫饗宴100」系列的其中一本著作,此系列的規劃,是希望透過主題式的作品蒐羅,打開藝術史解述的無限可能,讓我們經由圍繞著與生活貼近的主題的100幅名畫,領略二千多年來的東西方藝術發展。   「名畫饗宴100」系列著作:  《藝術中的吃喝》  《藝術中的花卉》  《藝術中的孩子》  《藝術中的貓》 作者簡介 張瓊慧   生於台灣台北,英國伯明罕中央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England in Birming

ham)藝術教育碩士,長期從事藝術文化工作。1990年,應邀參與籌備暨執行主編《台灣美術全集》(藝術家出版社發行),編務長達數年。其他叢書編著包括:《台灣生活美學叢書》、《台灣十二生肖宴全集》(行政院文建會發行);《從傳統出發的文化創意產業叢書》、《傳統藝術叢書》(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發行)等。著有:《台灣美術家—江兆申》、《十位美術家的故事》等。文章散見媒體。2008-2011年擔任「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前 言|從圖像發現美的奧祕 何政廣序 文|貓的情事 莊伯和自 序|藝術賞析與貓 張瓊慧 第1 幅| 凡艾克《極美的馬利亞日課經本》〈 杜林手抄本插圖—施洗者約翰的誕生〉約14

22-24第2 幅| 達文西〈貓、龍習作〉 第3 幅| 丟勒〈亞當與夏娃〉1504 第4 幅| 丟勒〈書齋中的聖傑羅姆〉1513 第5 幅| 林布蘭特〈聖家族與貓〉1646 第6 幅| 布欣〈驚喜〉1730第7 幅| 布欣〈梳妝〉1742第8 幅| 布欣〈女帽商(早晨)〉1746 第9 幅| 福拉歌那〈手抱貓與狗的年輕女子〉 第10 幅| 福拉歌那〈男孩與貓〉 貓筆記之一 第11 幅| 哥雅〈相鬥的兩隻貓〉1786-87 第12 幅| 哥雅〈德.蘇尼加畫像〉1784-92第13 幅| 哥雅〈理性沉睡而衍生的怪物〉1797-98 第14 幅| 哥雅〈無禮的鏡子〉1797-98 第15 幅| 柯

洛〈酒神女祭司與花豹〉1860 第16 幅| 米勒〈搗乳的婦人〉1855-56 第17 幅| 米勒〈搗乳的婦人〉1870第18 幅| 米勒〈搗乳的婦人〉1868-70 第19 幅| 米勒〈等待〉1860-61 第20 幅| 庫爾貝〈女人與貓〉1864 貓筆記之二 第21 幅| 馬奈〈奧林匹亞速寫〉1863 第22 幅| 馬奈〈奧林匹亞〉1863 第23 幅| 馬奈〈畫室裡的午餐〉1868 第24 幅| 雷諾瓦〈年輕男孩與貓〉1868-69 第25 幅| 雷諾瓦〈抱著貓的女孩〉1880第26 幅| 雷諾瓦〈布爾塔紐庭院情景〉1886 第27 幅| 高更〈艾爾哈.奧希巴〉1896 第28 幅|

高更〈大溪地所見速寫〉1901 第29 幅| 席涅克 為〈星期天〉所作最後草圖1889 第30 幅| 席涅克〈星期天〉1888-90 貓筆記之三 第31 幅| 盧梭〈驚奇!〉1891 第32 幅| 盧梭〈一個女人的肖像〉1895-97第33 幅| 盧梭〈獵虎〉1895-1904 第34 幅| 盧梭〈睡眠中的吉普賽人〉1897 第35 幅| 盧梭〈法蘭西斯共和國的女神〉1904 第36 幅| 盧梭〈叢林中老虎的埋伏偷襲〉1904 第37 幅| 盧梭〈餓獅〉1905 第38 幅| 盧梭〈獅子的饗宴〉1907第39 幅| 盧梭〈夢幻〉1910第40 幅| 瓦拉東〈三隻貓〉1917貓筆記之四 第41

幅| 波納爾〈小女孩與貓〉1899 第42 幅| 波納爾〈男人與女人〉1900 第43 幅| 波納爾〈特拉塞一家〉1900 第44 幅| 波納爾〈午餐〉1906 第45 幅| 波納爾〈小孩與貓〉約1906第46 幅| 波納爾〈欄杆上的貓〉1909第47 幅| 威雅爾〈戴奧多爾.杜瑞在辦公室中〉1912第48 幅| 威雅爾〈女孩與貓〉約1892第49 幅| 德朗〈白披巾的德朗夫人〉1919-20第50 幅| 德朗〈畫家與家人〉1939 貓筆記之五 第51 幅| 克利〈貓與鳥〉1928 第52 幅| 克利〈馴獸師伊爾瑪.羅沙〉1918 第53 幅| 克利〈彩色餐點〉1925 第54 幅| 畢卡

索〈吃鳥的貓〉1939 第55 幅| 勒澤〈抱貓的女子〉1921第56 幅| 勒澤〈盛大的午餐〉(三女子)1921 第57 幅| 勒澤〈雜技人與夥伴〉1948第58 幅| 伍德〈打穀者的晚餐〉習作 1934 第59 幅| 伍德〈打穀者的晚餐〉1934 第60 幅| 伍德〈貓和老鼠〉 貓筆記之六 第61 幅| 夏卡爾〈詩人或是三時半〉1911-12 第62 幅| 夏卡爾〈窗外的巴黎風光〉1913 第63 幅| 米羅〈農婦〉1922-23 第64 幅| 米羅〈小丑的狂歡〉1924-25 第65 幅| 米羅〈荷蘭室內Ⅰ〉1928 第66 幅| 洛克威爾〈童子軍就是助人〉1941 第67 幅| 洛克

威爾〈馬路被擋〉1949 第68 幅| 洛克威爾〈農業推銷員〉1948 第69 幅| 洛克威爾〈新搬來的鄰居小孩〉1967 第70 幅| 洛克威爾〈註冊結婚〉1955 貓筆記之七 第71 幅| 巴爾杜斯〈咪畜插圖系列之一〉1916-18 第72 幅| 巴爾杜斯〈金魚〉1948第73 幅| 巴爾杜斯〈女孩與貓〉1937 第74 幅| 巴爾杜斯〈做夢的特蕾茲〉1938 第75 幅| 巴爾杜斯〈客廳〉1942 第76 幅| 巴爾杜斯〈貓王〉1935 第77 幅| 巴爾杜斯〈永遠不會來到的日子〉1949 第78 幅| 巴爾杜斯〈裸體與貓〉1949 第79 幅| 巴爾杜斯〈房間〉1952-54 第80

幅| 巴爾杜斯〈地中海的貓〉1949 貓筆記之八 第81 幅| 巴爾杜斯〈耐心牌〉1954-55 第82 幅| 巴爾杜斯〈三姊妹〉1964 第83 幅| 巴爾杜斯〈黃金的下午〉1957 第84 幅| 巴爾杜斯〈起床〉1975-78 第85 幅| 巴爾杜斯〈貓照鏡〉(一)1977-80 第86 幅| 巴爾杜斯〈貓照鏡〉(二)1986-89 第87 幅| 巴爾杜斯〈貓照鏡〉(三)1989-94 第88 幅| 馬格利特〈思鄉病〉1941 第89 幅| 達利〈醒前瞬間因一隻蜜蜂繞行石榴樹而做夢〉1944 第90 幅| 卡蘿〈戴著荊棘頸鍊與蜂鳥的自畫像〉1940 貓筆記之九 第91 幅| 林德涅〈集

會〉1953 第92 幅| 林德涅〈叫嘯〉1958 第93 幅| 林德涅〈向一隻貓致敬〉1950-52 第94 幅| 安迪.沃荷〈誰似貓一般瞻前顧後?〉約1960第95 幅| 安迪.沃荷〈各叫山姆的貓〉1954第96 幅| 安迪.沃荷〈貓〉約1954第97 幅| 安迪.沃荷〈貓戴花及羽毛〉約1954 第98 幅| 安迪.沃荷〈貓〉約1954 第99 幅| 安迪.沃荷〈貓〉約1954 第100 幅| 安迪.沃荷〈貓〉1976 參考書目 貓筆記之十 序言 藝術賞析與貓∕張瓊慧   本書是一項合作,由我跟小玉共同完成,小玉是我的摯愛,一隻阿比西尼亞,後來又加入黑貓墨寶。我們的觀察、知識、理論與

情感渾然一體,難以分辨那一部份是誰的獨立創作,除了執筆以外。這不是一本貓書,這真的是一部藝術賞析,我們相信任何以貓為名之事都不算小題大作。   人類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一直認為自己比其他動物在進化的道路上更優越一點,腳步更快一點?換成貓的角度來看,也許根本不是同一回事,牠們滿意自我的一切,根本不稀罕進化那一套;事實上,牠們生而完美,完全不需要改進。至少大部分的貓都同意這點。但是從人類歷史看貓命,卻也曾經大起大落,特別是透過歷代的繪畫作品來看,可謂貓毛畢現,事實如此明晰。每個時代的人貓關係,從需求與供應、崇拜與迫害、信仰與迷信、友誼與愛情等層面,在某種程度上彼此一直在改變互動關係,不過大概可以確定

的是,貓再也不打算和人類分手了。   在不同的時代,人與動物的關係往往反映出社會價值觀,特別是從人與貓的互動判斷,例如透過世界名畫,我們非常熟悉18 世紀歐洲貴族之間盛行畜養寵物風潮,此一流行說明了時人對自然與動物的態度,動物不但不再是野蠻無知的一環,隨著誇富風氣徹底滲透上流社會,寵物的待遇更超越了舒適所需。18 世紀法國畫壇代表人物布欣(1703-1770)的〈驚喜〉,畫裡閨中寵貓與半裸女主人相擁在床,共同聆聽僕人簡報,簡直滿紙春色。洛可可典型畫家福拉歌那(1732-1806)〈手抱貓與狗的年輕女子〉則屬於知性的情色表現,福拉歌那其女性肖像堪稱一絕,此作讓貓狗膩在女子裸胸之上嬉戲,不論寵物或

觀者幾乎都可聞得體香四溢。西班牙宮廷畫師哥雅(1746-1828)的〈曼紐爾.歐索里奧.桑尼卡〉,貴族小孩擁貓自重,但兩者其實都像成人的寵物,場面令人心驚。   寵字當頭,貓顯然比狗或其他動物受用,大概是貓被當成居家的一份子,狗則屬於戶外,再好命的狗也還得陪伴主人打打獵之類,少不了灰頭土臉的「粗活」,而讓精心打扮的絕色貓咪陪襯美人,加上各種奢華擺設齊聚一堂,最能具體勾勒暴發戶意欲透過名畫家之手誇示親友,甚至流傳後世的畫面。   年代稍早的荷蘭畫家林布蘭特(1606-1669)之〈聖家族與貓〉,畫下三百多年前有隻貓來到聖母子腳邊,伸長脖子想舔一舔剛餵過聖嬰的牛奶碗。聖母抱著聖嬰安詳在火爐旁取暖,

縱容貓咪享受餘香。此貓不富不驕,卻代表林布蘭特超越時代的情懷,所受禮遇比前述諸貓更為不凡。   巴爾杜斯(1908-2001)大概是西洋美術史上最愛貓的畫家,據說,最高紀錄他曾經和三十隻貓共同生活。生於巴黎的巴爾杜斯系出波蘭貴族,十三歲就發表了插圖集《咪畜》,以紀念他走失的愛貓,此書由著名德語詩人里爾克(1875-1926)親自作序。巴爾杜斯從此開啟與貓長相左右的創作生涯,貓與女子一直是他終身反覆探索的題材。例如〈貓照鏡〉系列創作的時間拉得很長,可見畫家多麼熱衷甚至享受這個組合。同樣是臥榻上的女孩、一隻貓與兩者中間的鏡子。女孩的裝扮從裸體到著衣不一,人格特質、身分背景也明顯有所不同,貓咪亦花色

姿勢各異,稱職扮演著關鍵性角色。畫面光線、靜物質感與光澤變化非常細緻,說明時光嬗替,鏡裡鏡外一般無常。   其實貓並非閨閣之輩,只是許多畫家習慣將牠置身室內,貓也是狩獵高手,甚至比狗更高明,然而貓對狩獵這檔事,完全我行我素,對獵物要殺要耍全憑貓說了算。現存倫敦大英博物館的〈狩獵圖〉壁畫,大約完成於西元前1400 年左右,是最著名的古埃及繪畫作品之一,畫上的貓左右開弓一口氣抓了好幾隻鳥兒,狀似志得意滿,貓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純屬私人享受,絕對不是在向主人邀功。古埃及是貓的全盛時代,幾乎所有出現在壁畫上的貓,看起來都充滿高貴氣息,那種凌駕一切的表情,從吾家母貓小玉臉上也時常看到,小玉是阿比西尼亞種,據

說系出法老王聖貓,姑且信之。   中世紀(約476-1453)以後,由於宗教迫害,貓運丕變,15 世紀末歐洲各地展開長達三百年的「獵巫運動」,貓更受到大舉牽連。等到中世紀上層文化的主導地位出現動搖,畫家之筆也開始觸及人間煙火,文藝復興時期許多畫家不甘教會束縛,對同樣桀驁不馴、飽受欺凌的貓產生了移情作用,出現在繪畫裡的群貓形象也有別於教會版本,貓生重見光明在望。   換個場景來看兩宋時期(960-1279),此期繪畫裡的貓異常活躍,優秀表現甚至超越任何時代。此時中國寫實繪畫到達巔峰,與山水、人物繪畫科目相比,雖然走獸地位並不特別,然而成就毫不遜色。畫家筆下的貓大約都是王公貴族所寵,例如〈富貴花狸

圖〉(佚名)以工筆精密描繪牡丹園中漫遊花間一隻黑白相間的長尾貓,脖子上還繫著紅色絲帶,從命題即可見何等嬌寵。〈貍貓圖〉(佚名),分別用赭墨、白粉絲毛,淡花青染貓眼,朱染鼻,細膩程度亦足見憐愛之深。如數巔峰之作,易元吉〈猴貓圖〉應無愧為貓畫裡經典中的經典了。易元吉,字慶之,生卒年不詳,北宋名家,尤以畫獐猿呼之欲出,名聞天下。此作猴子懷裡抱著搶來的小貓,故意兩眼朝天,不看畫面左邊氣急敗壞的母貓,也不管小貓多麼不情願,儘管自得其樂,三者表情張弛緩急恰到好處,令人跌足稱絕。網路上經常流傳猴子強抱小貓的照片,想必易原吉也曾同為此景發噱,從小貓擬人化的表情來看,畫家似乎有點為牠擔心呢。   米芾(1051

-1107)《畫史》裡注意到畫家黃筌(903-965)對貓驚人的觀察力:「黃筌畫狸貓顫薄荷,甚工。」此處的「薄荷」不知是否即為「貓薄荷」?為荊芥的一種,有些貓受其刺激會陷入短暫瘋狂,興奮翻滾或分泌大量唾液,中國也是產地之一。貓咪遇上貓薄荷竟然入了畫?黃筌實在太有創意。米芾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鑒定家、畫家與收藏家,卻顯然不是個愛貓人。《畫史》又有:「徐熙〈牡丹圖〉上有一貓兒,余惡畫貓,數欲剪去,後易硯與唐林夫。」徐熙(886-975)是五代時期著名花鳥畫家,獲得宋太祖高度肯定:「花果之妙,吾獨知有熙」,米芾惡貓而捨名作,真是夠任性的了。   由此可見,似乎有不少古代畫家喜愛畫貓,例如《宣和畫譜》

:唐刁光,有〈桃花戲貓圖〉、〈竹石戲貓圖〉、〈葯苗戲貓圖〉、〈子母貓圖〉、〈子母戲貓圖〉、〈群貓圖〉、〈貓竹圖〉、〈兒貓圖〉。又:韋無忝有〈山石戲貓圖〉、〈葵花戲貓圖〉。《宣和畫譜》:五代道士厲歸真,有〈貓竹圖〉。又:李靄之畫貓最工,世之畫貓者,必在於花下,而靄之獨在葯苗間。今御府所藏,有〈葯苗戲貓圖〉、〈醉貓圖〉、〈葯苗雛貓圖〉、〈子母貓圖〉、〈戲貓圖〉、〈小貓圖〉。   除了《宣和畫譜》所收錄宋代之前的畫家,徐渭(1521-1593)這位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與軍事家對貓也相當觀察入微、情有獨鍾,有:買得一貓雛,純黑而雄,戲詠「柳條不必穿魚聘,花徑馮教撲蝶行。從此牡丹需再畫,要看一線午時晴。」

之句。想來這隻小黑貓的出現,竟難得為徐渭慘澹生平寫下彩色的一頁。舍下黑色小公貓墨寶,一樣非常頑皮,親人可愛不遑多讓,而且是響應愛護動物團體呼籲「以領養代替購買」所得,比徐渭花錢買「純黑貓雛」還要經濟。   提到畫貓,日本貓畫家也令人印象深刻,以貓聞名的日裔法籍畫家藤田嗣治(1886-1968),其作品可謂貓影幢幢。浮世繪大家葛飾北齋(1760-1849)、安藤廣重(1797-1858)、歌川國芳(1798-1861)等也因畫貓備受注目。江戶時期(1603-1867)以後日本繪畫裡的貓不論寫實、寫意,較之西洋或中國古代繪畫都別有意境,形成日本繪畫史的一項特殊資產。雖然,日本文化史貓跡斑斑,但貓出

現在日本的年代卻不算久遠,據考證,日本原來無貓,第一枚踏上日本的貓腳印係出日本遣唐使從中國所攜回之貓。或許因此日本傳統繪畫只有偶然留下貓蹤,一直到江戶時代以後,藝術裡的貓口才逐漸旺盛起來,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包括招財貓到宮崎駿的《龍貓》、《魔女宅急便》與《貓之報恩》等,日本雅俗共賞的貓美術形象,幾乎無所不在,值得深入研究。   論及貓畫,歷代各國名家作品喵聲四起,本書圖版選擇以何政廣主編「世界名畫家全集」(藝術家出版社)為主要範疇。感謝藝術家出版社何政廣先生、王庭玫女士邀稿,並且耐心等候多年,不曾收回成命。   最後,也要感謝配合完成本書的兩位小夥伴—莊小玉與莊墨寶,沒有牠們,我可能沒有仔細推敲

世界名畫裡一百隻貓的動機,牠們是我的貓孩子、監督者、知心伴侶,以及中年以後重新發現世界的窗口。

沙氏法對收益結構和績效之影響:臺灣會計師產業的證據

為了解決天 之 驕 女 夏娃 是誰的問題,作者陳劍雄 這樣論述:

美國於2002年7月發布沙氏法案(The 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 SOX),SOX法案及其精神導致會計師產業發生重大變化。本文探討SOX與會計師產業收益結構和績效之關聯性,使用臺灣「1992-2019年會計師事務所服務業調查報告」的22,356筆觀察資料,透過收益函數來探討SOX對會計師產業之總收益、傳統服務份額、稅務服務份額和管理諮詢服務份額之影響。同時,本研究依樣本類型分為小型、中型、大型和國際型會計師事務所,從經濟管制理論(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 TER)的角度,考察SOX管制制度對會計師事務所績效之影響。我們運用會

計師產業的translog收益函數,並建立了迴歸方程式來檢驗我們的假說。本研究發現SOX法案對非國際型會計師事務所的收益產生了消極影響,但對國際型會計師事務所的收益產生了積極影響。SOX法案增加了非國際型會計師事務所的稅務服務份額,同時也增加了國際型會計師事務所的稅務服務份額。此外,我們還發現SOX法案對四種不同規模的會計師事務所的經營績效都存在正向影響。進一步的結果表明,在SOX管制之下,大型和國際型會計師事務所直接獲得了管制的利益(直接管制效應),小型和中型事務所間接獲得管制的利益(間接管制效應)。本研究有助於文獻研究,為監管機構完善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提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