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 PMI指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大陸 PMI指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台經院)寫的 2021台灣各產業景氣趨勢調查報告 和工商時報的 2014產經趨勢總覽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 和商訊所出版 。

逢甲大學 金融博士學位學程 江耕南所指導 吳明義的 股票市場與總體經濟變數之關聯性研究 -以亞洲四小龍與中國為例 (2017),提出大陸 PMI指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採購經理人指數、總體經濟、交易所買賣基金 (ETF)、VAR Granger因果關係、VAR向量自我迴歸模型、衝擊反應分析、預測誤差變異數分解。

而第二篇論文大葉大學 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賴文魁所指導 吳忠訊的 日本311大地震前後,台灣及大陸之羽毛 產品出口至日本與總體經濟因子 之時間序列分析 (2014),提出因為有 匯率、WPI、MPI、CPI、時間序列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陸 PMI指數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陸 PMI指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21台灣各產業景氣趨勢調查報告

為了解決大陸 PMI指數的問題,作者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台經院) 這樣論述:

  國內外經濟預測及各產業未來的發展動向,對企業而言,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資訊,台灣經濟研究院為協助業界對於國內外暨大陸總體經濟的最新動態,及各產業未來的發展動向,除了每年定期對外舉辦景氣研討會外,亦出版景氣動向調查報告。為因應新的經濟情勢以及各界需求,「2021台灣各產業景氣趨勢調查報告」不僅對2020年國內外重要國家總體經濟現況有詳盡報導,亦提供台灣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之未來總體發展願景分析;針對二十多項重要中分業於2021年產業景氣趨勢,提供各項統計數據、景氣調查與前瞻分析。此外,新興產業篇以未來具有潛力之新興產業為主,提供產業趨勢,以及推動方向與發展策略。   

「2021台灣各產業景氣趨勢調查報告」訂於2021年1月出版,該調查報告從國內外經濟到產業,由現況至未來經濟展望,所涵蓋範圍之廣泛,收錄內容之豐富,只要一書在手,對於國內外各產業經濟即可瞭若指掌。歡迎各界踴躍洽詢訂購!  

大陸 PMI指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昨日杜指下跌200多點,是受到人民幣迅速下跌,震散了全世界的匯市及股市。所有新興國家的貨幣也大跌,人民幣跌也會令他們跌,他們的下跌又會令人民幣再跌。今日人民幣又再跌。兩日已跌了3%,場外跌得更加厲害。
首先,人民幣下跌是因為經濟岌岌可危。如果人民幣下跌,短期內會令出口好一點,但是幅度是否足夠呢?第二,這個令到持人民幣的人在國外的消費減少。這是最敏感。大家看看為何那麼人去日本,便可知。這也會吸引多一些人走到中國,但是這樣也有後果。這令入口的東西貴了。這又會不會引起通脹﹗原理上是不會的,因為國內PMI指數不停下跌,即是話生產物價指數不停下跌,在生產過剩的時候,舉世都是通縮的情況下,那是非常難有通脹。

有人話人民幣下跌是增強彈性機制﹐作為進入IMF的SDR的準備。這是荒謬的言論,那些人不知自己講甚麼。人民幣下跌已是失去了成為SDR (special drawing rights)的可能性。大陸過去半年仍然頂住人民幣,令到外匯大幅流失,因為一放人民幣下跌,美國就覺得他操控貨幣。而美國對於能加入成為SDR是有否決權的。美國一票已經可以否決,而美國已開聲話中國不負責,令人民幣下跌,令全世界貨幣陷入競爭跌價。

實際的影響,第一是會令到美國敢不敢加息,如果人民幣下跌,而美國加息,美元便會獨強。當人民幣、新興貨幣和歐羅都下跌,美國是沒有通脹的。因為入口貨物很便宜。中國經濟放緩和人民幣下跌是會阻止到美國今年加息。我不是話一定會阻止到,但機會很大了。

第二,我斷言大陸的經濟已硬著陸。去過北面的人都知道情況很嚴重,這不是跌幾個百分點可以解決到的。當決定人民幣貶值的時候,已放棄了暫時進入IMF成為SDR,所以連跌3-4%。如果要挽救經濟,那要止著物價,然後跌兩至三成,但大陸敢不敢跌兩三成呢?其實這樣的作用也不大,其實那即是全國一齊減人工,然後再和人競爭。而第二個大危機是如果現在人民幣下跌,我估計他們只敢跌6-7%左右,跌太過少沒有作用,跌太過多也沒有作用,因為別人都跟著減,結果成了貨幣戰爭,大家在鬥減。我估計大陸迅速跌6-7%,希望能夠跌定。那最大的危險是甚麼,就是錢會外逃,因為害怕會再貶值。人民幣升勢已十年,一旦反逆轉也會是一個長期的趨勢。香港人在大陸也有一萬億的人民幣存款,這一萬億幾個月內便會跌至二三千億,那會蝕本。

第二,香港金融體系會非常危險。要保護金融體系就不借錢給人買樓,其實香港買樓只有六千多億。香港超過十萬億的存款,其中三萬億是借了給大陸。人民幣貶值,這些公司立即很危險。如果是借港元,那他們要還多很多錢,如果用人民幣借,便到香港銀行蝕本。這裏有近三萬多億。那會不會引起香港金融體系收縮信貸,變到香港都通縮。所以我早幾日也跟大家講,我是擔心香港半年至九個月後,會踏入自從2003年以來的經濟衰退。所以生意和樓要全面收縮,否則到時無能力去買任何東西,及作應變。去到這裏,我覺得半年至九個月後會出現經濟衰退的機會非常大。經濟衰退,樓價是不能不跌的。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股票市場與總體經濟變數之關聯性研究 -以亞洲四小龍與中國為例

為了解決大陸 PMI指數的問題,作者吳明義 這樣論述:

由於現在經濟體系逐漸趨向國際化,股市的波動也受到國外其他地區景氣的影響,因此我們將亞洲主要國家 (中國、香港、台灣、韓國及新加坡) 作為對象,以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總體經濟指標,滬深300指數、香港恒生指數、iShares安碩MSCI台灣ETF、iShares安碩MSCI韓國ETF及iShares安碩MSCI新加坡ETF作為股市指標,研究亞洲股票市場與總體經濟現況之關聯性。本研究以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間之亞洲主要國家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 的月資料與滬深300指數、香港恒生指數及iShares安碩MSCI台灣ETF

、iShares安碩MSCI韓國ETF、iShares安碩MSCI新加坡ETF的月收盤價為樣本資料,並使用PP單根檢定、VAR向量自我迴歸模型估計、VAR 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衝擊反應分析、預測誤差變異數分解等方法做分析及檢定。研究結果顯示:在亞洲四小龍的PMI及股價指數、ETF分析中,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影響韓國、新加坡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但是香港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卻反而是影響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加入中國因素後,此關係卻改變為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影響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及香港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香港PMI不影響香港ETF;滬深300指數具有獨立性;在亞洲四小龍

的PMI及ETF分析中,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對iShares安碩MSCI臺灣ETF有正向領先的影響;但是,加入中國因素後,此關係卻消失,而且,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也取代香港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對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存在領先正向的影響。

2014產經趨勢總覽

為了解決大陸 PMI指數的問題,作者工商時報 這樣論述:

  探討國內外過去一年的產業經濟發展現況及未來一年的產經趨勢,涵括全球經濟前景及國內外股市展望、投資方向,以及大陸經濟、科技業前景、產業現況、房地產景氣等等。  

日本311大地震前後,台灣及大陸之羽毛 產品出口至日本與總體經濟因子 之時間序列分析

為了解決大陸 PMI指數的問題,作者吳忠訊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探討日本311地震前後,臺灣與中國之羽毛相關產品出口至日本的出口總值與總體經濟因子之時間序列分析。研究期間為2004年3月至2014年3月之月平均資料,藉由單根檢定、向量自我迴歸模型、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共整合檢定及向量誤差自我修正模型等方法來分析出口總值與各變數間的因果關係及長短均衡關係。 研究結果:一、由向量自我迴歸模型檢定結果可知影響臺灣羽毛出口日本之出口總值的因素有出口價格、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及勞動力成本;影響中國羽毛出口日本之出口總值的因素有實質匯率及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二、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一)臺灣:(1)與出口總值為雙向因果關係的有地震

前後的實質匯率及日本CPI、地震後的出口價格、地震前後和地震前的勞動力成本(2)單向落後出口總值的有地震前後和地震前的出口價格。(二)中國:(1)單向落後出口總值的有地震前後及地震前的實質匯率、地震後的出口價格、地震前後的日本CPI、地震前的中國MPI及地震前後和地震前的日本WPI。三、與出口總值具有共整合關係的變數包括:(一)臺灣:(1)地震前後及之前的實質匯率;(2)出口價格;(3)日本CPI;(4)勞動力成本。(二)中國:(1)地震前後及之前的實質匯率;(2)地震之前及之後的出口價格;(3)地震前後的日本CPI;(4)地震之後的中國MPI;(5)地震前後的日本WPI。最後,根據研究結果,

本研究亦進一步提出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