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立克柱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多立克柱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法)羅伯特•杜歇寫的 風格的特徵 和菲力普.威金森的 細看建築:深度欣賞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傑作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多立克柱式 - 阿摩線上測驗也說明:希臘人發明了多利克柱式﹝Doric Order﹞、愛奧尼亞柱式﹝Ionic Order﹞與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三種基本柱式..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和大石國際文化所出版 。

長榮大學 台灣研究所 温振華所指導 歐明津的 二仁溪中下游臺灣民宅中的希臘建築柱式分析 (2015),提出多立克柱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二仁溪、希臘柱式、傳統漢式建築。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建築所 宋玉真所指導 吳昇峰的 日治時期森山松之助州廳建築之空間形式研究 (2010),提出因為有 空間形式、日治時期、森山松之助、形狀文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多立克柱式的解答。

最後網站古希腊三大建筑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 - 排行榜123网則補充:古希腊三大建筑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 ... 导语:古希腊建筑是欧洲早期诞生的一种建筑风格,算是对欧洲影响最深远的建筑风格之一。一般来说古希腊建筑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多立克柱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風格的特徵

為了解決多立克柱式的問題,作者(法)羅伯特•杜歇 這樣論述:

風格,就在一個個細節之中。古埃及的蓮花式柱頭、中世紀的火焰式彩窗、瑪麗-安托瓦內特的金色書房、拿破崙皇后的穿衣鏡……幾千年來審美潮流的變遷,正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裝飾實例得以展現。本書通過專家精練的文字,配以數百張的插圖,捕捉歐洲及相關文明中各種流行風格的風貌特徵。 藝術與文化總是複雜有如迷宮,書中這一簡而精的形式,猶如鋪設了一條清晰的道路,引領人暢遊於美的花園而不會迷失方向。本書自1944年首版以來,長銷不衰。本次中文版由Flammarion2014年版譯出,該版增加了兩次世界大戰至今裝飾潮流的演變,並對在法國以外地區發展起來的西方風格予以更多篇幅的介紹。 前言 引言 埃

及藝術 裝飾要素 建築 希臘藝術 多立克柱式 愛奧尼亞柱式 裝飾 羅馬藝術 建築 裝飾 希臘-羅馬藝術 壁畫、灰墁飾、傢俱 拜占庭藝術 羅曼藝術 建築要素 裝飾要素 早期階段 第二時期的建築 第二時期的雕刻裝飾 哥特藝術 建築構件 結構的演變 扶拱垛 窗子和圓花飾 裝飾要素 輻射風格 火焰風格 傳播與變異 民用建築和傢俱 軍事建築 義大利的文藝復興 裝飾要素 15世紀的建築 16世紀的建築 矯飾主義和反宗教改革運動 裝飾和傢俱 法國的文藝復興 早期的裝飾要素 早期的建築要素 早期的建築 楓丹白露派 二期的裝飾要素 二期的建築 傢俱 佛蘭德斯的文藝復興 德意志的文藝復興 英國的文藝復興 建築

多立克柱式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建築之美與歷史

  第10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入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由館方館說員 #陳信鈞,帶著大家認識此館的建築與整個國立臺灣博物館成立的歷史。

  國立臺灣博物館成立於1908年,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當時的日本和西方國家,對於博物館的想像經常是從殖產興業的展示作為出發點,這也是為何臺博館一開始是由總督府工商部門或殖產部門負責的背景。1908年臺博館前身「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以下簡稱總督府博物館)的成立,是為了慶祝本島交通大動脈縱貫鐵路之南北全線通車,做為一系列空前盛大的通車儀式活動之一,準備透過展覽大力宣傳與介紹臺灣的建設。這部份的工作就交給殖產局,計畫展出臺灣本島各項產業的縮影,讓來賓對臺灣的概況能夠一目瞭然。一開始就參與整個展覽會和博物館籌劃工作的森丑之助就直接點明:「縱貫鐵路的全線開通,才是產生這座博物館的唯一動機。」

  在展覽活動積極籌備過程中,臺灣總督府有一棟正在興建中的建築,準備作為彩票局辦公之用,其地點位於當時尚未完成的總督府建築基地(1919年完成)隔街後方,即今天的國防部大樓所在地。台灣總督府原來就有發行彩票,曾經造成日本國內購買潮,而引起一些輿論反對,最後使得日本議會取消了彩票法令,這座興建中的彩票場因此失去使用目的。起初總督府將之借給殖產局商工課使用,準備在鐵路全線通車慶祝活動中作為臨時性的產業展覽場地,當時也有期待未來可以做為殖產局的常設標本室。原計畫中的「產業標本展覽會」就這樣移入彩票局館舍,成為「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原來只為慶祝縱貫鐵路通車典禮的臨時展覽會,變成了永久性的博物館陳列展示。「博物館」的名稱、概念、空間和體制,就這樣有些預料之外地在臺北誕生。

  國立臺灣博物館現在的建築主體,係當時日本政府為了紀念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遂設計建造一座足以代表殖民成績的紀念館。
1913年,強制拆除於臺北新公園中清代舊天后宮之後動工,館舍於1915年落成,捐給總督府作為博物館使用,成為當今臺灣少數且具代表性的日據時期仿西洋古典式建築。

  博物館建築是一座揉合了多種古典西洋建築元素的建築體,整體建築平面配置呈「一」字形,正面朝北面對館前路,南面面向二二八和平公園,使博物館可以收攬到園內最多的自然景觀。

  此外,臺灣夏季氣候炎熱,南北一字形的座向,可以減少西曬的面積,充分顯現建築師配合都市計劃和反映氣候的考量。博物館的主要入口和大廳位於中央,兩翼的展覽室以中央大廳為基準,左右對稱,型式簡潔有力。

  博物館外部造型採希臘復古樣式,入口正面為希臘神廟式的建築式樣,逐級而上的階梯、巨大的多立克柱式和飾有華麗花葉紋飾的山牆為主要的特徵,搭配頂端的羅馬圓頂,塑造出莊嚴神聖的權威意象。

  中央大廳是博物館建築精華所在。大廳四周環繞有三十二根高聳的柯林斯式柱式,柱頭上有精緻的芼茛葉與漩渦狀裝飾。

  站在大廳中央,抬頭仰望,圓頂之下是一面彩繪玻璃天窗,除了濃厚的裝飾意味外,彩繪玻璃兼具採光的效果,日光能間接穿過彩繪玻璃,向大廳地面投射出炫麗奪目的光彩,營造出高貴華麗的氣氛。 大廳兩側的壁龕原來分別立著當時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二人的銅像,同時並採用兒玉與後藤兩家家徽的組合圖案作為一樓主樓梯柱基的雕刻裝飾,由此可見當時建館的目的。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二仁溪中下游臺灣民宅中的希臘建築柱式分析

為了解決多立克柱式的問題,作者歐明津 這樣論述:

本篇論文主要針對二仁溪中、下游區域的傳統臺灣民宅為主,調查西洋希臘三柱式在傳統臺灣民宅(一條龍、單伸手、三合院、四合院)的分布情形及因素,在傳統漢式建築之中,柱子無非是沒有造型的純屬支柱之角色,往往在傳統的民宅並無柱子存在或特別的裝飾及柱式的變化。由於日治時期,有一批從日本至西方學習的建築師回國之後,他們想在日本國土中仿效西方的建築形式,在種種的因素限制之下,於日本本土內不被接受,轉而到臺灣發展,臺灣當時是日本的殖民國,因而在臺灣可以看到清楚西洋形式的官方建築,如臺南地方法院、文學館等,其建築中的希臘三大柱式元素:多立克柱式、愛奧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的傳入之後,慢慢的蔓延遍布至民間傳統建築,

在傳統閩式建築的建築師與工匠間興起模仿的風氣,許多傳統漢式建築的柱子也開始有許多的變化。本研究主要是以區域研究為主,透過田野調查二仁溪中、下游區域之傳統漢式建築,逐一登錄相關的西洋柱式的漢式建築,再經過訪談的口述中瞭解其主要仿效之原因,及西洋建築柱式在民間的影響力,最後進行整理有系統之分類。由於相關區域研究的建築文獻不多,本研究將整理相關文獻區域研究結合實地田野調查,再經過整理後而產生此論文研究,藉由此研究可延伸至不同區域的西洋柱式在臺灣區域之發展狀況。

細看建築:深度欣賞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傑作

為了解決多立克柱式的問題,作者菲力普.威金森 這樣論述:

  從神祕的埃及金字塔到精緻的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再到凡爾賽宮的輝煌宮殿和法蘭克・洛伊・萊特在賓州優雅的落水山莊,《細看建築》探索世界最令人驚嘆的建築和其他代表性建築,帶領你展開一趟精采絕倫的視覺之旅。 本書重點   走進迷人的世界建築史課堂.熱愛建築的你必須收藏的經典之作   地表最強50座偉大建築   ․深入探討歷史上50座偉大建築,從壯觀的古埃及金字塔到21世紀閃耀的摩天大樓   ․世界偉大建築背後的故事:這些建築為何而建、為誰而建、又是如何建造?   ․透過視覺導覽分析建築細節:精緻的3D模型與豐富的細部圖   ․告訴你如何「鑑賞」一座建築:深度剖析建築特色與元素   作者

簡介 菲利普‧威金森(Philip Wilkinson)   撰寫過許多領域的書籍,包括歷史、建築或藝術等。曾經獲得Amazing Buildings獎項及具開創性的英文建築書獎項,此外也負責審查幾個電視節目,例如BBC的主要系列《恢復》。   擅長歷史、藝術、宗教和建築,共有四十多本著作。   觀看建築 6 大金字塔 16 埃及,吉薩 帕德嫩神廟 20 希臘,雅典 大競技場 24 義大利,羅馬 萬神廟 28 義大利,羅馬 聖索菲亞大教堂 32 土耳其,伊斯坦堡 碑銘神廟 38 墨西哥,帕倫克 佛國寺 42 南韓,進峴洞 巴拉汀禮拜堂 46 德國,亞琛 婆羅浮屠 50

印尼,爪哇馬格朗 吳哥窟 56 柬埔寨,吳哥 聖瑪德蓮修道院 60 法國,韋茲萊 騎士堡 64 敘利亞,靠近霍姆斯 博爾貢木板教堂 68 挪威,萊達爾 沙特爾主教座堂 72 法國,沙特爾 布格豪森城堡 78 德國,布格豪森 聖母百花大教堂 82 義大利,佛羅倫斯 阿罕布拉宮 88 西班牙,格拉納達 總督府 94 義大利,威尼斯 天壇 98 中國,北京 國王學院禮拜堂 102 英國,劍橋 烏比諾公爵宮 106 義大利,烏比諾 貝倫塔 112 葡萄牙,里斯本 香波爾城堡 116 法國,羅亞爾河谷 聖巴西爾大教堂 120 俄羅斯,莫斯科 圓廳別墅 124 義大利,維辰札 姬路城 128 日本,姬路

國王清真寺 132 伊朗,伊斯法罕 泰姬瑪哈陵 136 印度,阿格拉 阿姆斯特丹王宮 142 荷蘭,阿姆斯特丹 凡爾賽宮 146 法國,巴黎 梅爾克修道院 154 奧地利,梅爾克 布倫海姆宮 158 英國,伍德斯托克 阿美琳堡狩獵小屋 164 德國,寧芬堡 蒙地塞羅府邸 168 美國,夏洛特鎮 國會大廈 172 英國,倫敦 新天鵝堡 176 德國,巴伐利亞 聖家堂 180 西班牙,巴塞隆納 塔塞爾公館 186 比利時,布魯塞爾 巴黎大皇宮 188 法國,巴黎 克萊斯勒大廈 194 美國,紐約市 薩伏伊別墅 198 法國,普瓦西鎮 落水山莊 202 美國,賓州 雪梨歌劇院 208 澳洲,雪梨

巴西利亞大教堂 212 巴西,巴西利亞 龐畢度藝術中心 216 法國,巴黎 加拿大國家美術館 220 加拿大,渥太華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222 西班牙,畢爾包 棲包屋原住民文化中心 226 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 金茂大廈 230 中國,上海 西雅圖中央圖書館 236 美國,西雅圖 藝術科學城 238 西班牙,瓦倫西亞 21世紀國家藝術博物館 240 義大利,羅馬 檮原木橋博物館 244 日本,高知縣 名詞解釋 246 索引 250 謝誌 255   序 觀看建築   建築是人類創造的結構物中規模最大、也最普遍的一類。除了農業之外,所有的人類活動就屬建築對地貌的改變程度最大。世界各

地都有不同時代的建築,有的可追溯到數千年前。建築的式樣多得迷人,有簡單的木造教堂,也有華麗的哥德式主教座堂;有宏偉的宮殿,也有極簡的現代別墅。   建築的驚人多樣性,有部分源於世界各地發展出來的不同文化傳統。西方建築歷經古典式到哥德式的風格演變,是最主要的建築傳統之一,影響十分廣泛。而其他文明的建築──如中國、日本、伊斯蘭──也同樣精采。本書將深入介紹這些不同傳統中最具特色的建築,此外也會探索20和21世紀的創新建築──它們的建築師跳脫了傳統,跨國合作。   觀賞建築是一種個人體驗,但豐富的知識能為這種體驗增色不少──你對建築愈是了解,就會看得愈仔細,注意到的細節和得到的樂趣也就愈多。這本

書就像你的隨行解說員,帶著你遊覽53座世界偉大建築,每一座都是某個時代或風格最典型的傑出範例。本書建議你透過這樣一套方式來看每一棟建築:先看過整體的樣子,接著從外部慢慢瀏覽一圈,再進到裡面,探索內部空間並觀察細節。我們以這個方式來強調建築的空間感,例如在細心管理、幾乎像劇場一樣的鄉間別墅中,房間之間的動線格局是怎麼樣的。或者在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有機建築中,一個空間如何完美融入另外一個空間。這有助你了解佛寺如何利用空間來體現信仰的本質,當代建築師如何規畫藝廊或辦公大樓的內部空間。了解了建築的組成部分,你就能把建築當成整體來欣賞,包括建築的歷史、目的、空間

與形式的利用,以及讓它顯得獨一無二的那些迷人細節,進而對創造出這些偉大建築的建築師、工人與工匠的精湛技藝,發出由衷的讚嘆。   帕德嫩神廟公元前447-438年    神廟    希臘,雅典建築師:卡利克拉提斯與伊克提諾斯公元前5世紀中葉,雅典是希臘最強大的城市,也是古代世界主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公元前447年,希臘人開始重建雅典山丘衛城(Acropolis)上的神殿,這些建築在波希戰爭期間被嚴重毀損。最大型的新建築是祭拜雅典守護神雅典娜的帕德嫩神廟(Parthenon)。建築的核心是象牙和黃金打造的龐大女神像,位於人稱內殿(cella)的神龕之內。帕德嫩神廟的完美比例和豐富的雕刻裝飾,讓這

裡迅速成為最有名的希臘神殿,建築設計備受推崇和模仿。建築師卡利克拉提斯(Kallikrates)和伊克提諾斯(Iktinos)修改了希臘最簡單的多立克柱式(Doric,見23頁),在建築周圍加上有雕刻的橫帶結構,這在希臘的多立克式建築中很不尋常。他們也運用了視覺技巧,讓建築的比例看起來十分完美。神廟所立的平台微微凸起,柱子微微傾斜──據說這兩種作法都有欺騙眼睛的效果,讓人覺得建築物是完美筆直的。帕德嫩神廟並非一直都被當成神廟使用。1687年,當時統治希臘的土耳其人在跟威尼斯打仗期間把它用來存放軍火。威尼斯人攻擊並炸毀了這座神廟,還搶走了建築物中的一些雕塑。19世紀早期,英國大使額爾金伯爵(Lo

rd Elgin)買下了其他許多雕塑,至今仍收藏在大英博物館中,但希臘已經建好一座新的博物館,期待有朝一日能讓這些雕刻作品物歸原主。即使已經成為廢墟,帕德嫩神廟仍然是世界上最令人稱奇的建築之一。關於地點關於地點在帕德嫩神廟落成之前,衛城(Acropolis)有大概1000年的時間都是很重要的宗教地點。除了氣勢凌人的帕德嫩神廟,希臘人在公元前5世紀還建了其他三座重要的建築,分別為伊瑞克提翁神廟(Erechtheion)和尼基神廟(Temple of Athena Nike)兩座宗教建築,以及一座大型的儀式用入口──山門(Propylaea)。這些建築位於希臘歷史和神話的中心,許多遭波斯人摧毀的古

老建築殘跡仍保留在原地。而根據傳說,雅典娜和波賽頓當年就是在伊瑞克提翁神廟的所在地點互相較勁、搶著擔任雅典的守護神。

日治時期森山松之助州廳建築之空間形式研究

為了解決多立克柱式的問題,作者吳昇峰 這樣論述:

日治時期對臺灣建築發展史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過程。日本建築師將其所學的西方建築經驗,以臺灣建設當作一個試驗場,開始採用大量的西洋古典建築語彙,進行各種建築風格的實驗計畫。自民居、公共建築、學校建築到官署建築都是試驗的對象,在這時期到處充斥著混合西洋式的建築表情,造就臺灣多元的建築風貌。其中最主要的官署建築為1920年行政改革後於州治城市所興建之州廳建築,本研究主要研究對象為日治時期的臺中州廳、臺北州廳、臺南州廳三棟為保存良好與使用中的州廳建築;主要探討其歷史文化背景與空間形式,並以形狀文法探討各州廳建築平面空間與立面形態組成,運用形狀文法建立的規則來檢視州廳建築形式與歷史文化背景之關聯性。內容

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主題的確立。資料蒐集與文獻回顧,並對各州廳建築空間形式做初步的實地勘查,以確立研究對象、研究範圍的界定等等。第二階段,研究觀點建立。確立研究重點與研究方法,研究重點在探討州廳的起源、形式、建築語彙關係;運用形狀文法的形態分析執行研究過程,瞭解平、立面的構成規則。第三階段,形式操作與案例分析。透過平面文法分析各州廳平面空間組成;運用平面文法再衍生出立面文法,探討州廳間立面元素組成之關係。第四階段,結論。經由平面與立面的規則操作,顯現出森山松之助對州廳建築的設計手法是相仿。州廳平面空間皆自大廳向兩翼生成空間,依序為大廳、衛塔、塔樓、翼樓,主要空間內容為單側與雙側走廊、辦公

空間、主管辦公空間與其他附屬空間。而立面文法分析出州廳的立面設計手法;主要利用基座、窗飾、柱式、山牆、曼薩爾屋頂與老虎窗等建構出森山松之助的州廳建築。本研究主要在呈現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之州廳建築設計及其對於臺灣州廳建築發展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