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折疊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多功能折疊桌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華特.艾薩克森寫的 破解基因碼的人:諾貝爾獎得主珍妮佛.道納、基因編輯,以及人類的未來 和陳根的 傢俱設計看這本就夠了(全彩升級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飯店設施更新的理論與實務 - 第 17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西餐宴會一般爲長桌式布置,規模大時可採用 U 形、口形布置,主桌在長軸中央。 ... 多功能廳( Funtion Room)大型旅館的多功能廳應具有宴會、會議、展覽、展演、教學、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出版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遠東科技大學 創新商品設計與創業管理系碩士班 陳玉崗所指導 賴金益的 嬰幼童成長型餐椅之研究與設計 (2021),提出多功能折疊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餐椅、成長型、嬰幼童、兒童、親子關係。

而第二篇論文東方設計大學 流行商品設計系 陳皇誠、林明宏所指導 黃毓雯的 應用感性工學與立體派意象於客製化陶瓷調色盤創作 (2020),提出因為有 感性工學、陶瓷調色盤、立體派風格、陶藝創作的重點而找出了 多功能折疊桌的解答。

最後網站多功能折疊桌- 人氣推薦- 家具 - 露天拍賣則補充:共有20396個搜尋結果- 露天拍賣從價格、銷量、評價綜合考量,為您精選和多功能折疊桌相關的商品.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多功能折疊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破解基因碼的人:諾貝爾獎得主珍妮佛.道納、基因編輯,以及人類的未來

為了解決多功能折疊桌的問題,作者華特.艾薩克森 這樣論述:

一出版就空降《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1名 亞馬遜書店2021年3月選書 亞馬遜書店四千多則評價,平均4.7 顆星 Goodreads七千多則讀者評價,平均4.4顆星 《賈伯斯傳》、《達文西傳》作者最新力作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珍妮佛.道納傳記,她的研究足以改變人類歷史! 「今年的大獎與生命密碼的改寫有關。這些基因剪刀把生命科學帶入一個新紀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聲明 華特.艾薩克森再次以其生花妙筆,引領讀者進入生物科學界奇才、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珍妮佛.道納的世界。 這個世界有合作也有競爭,有學術研究也有商業競合,有專利大戰也有科研人的情誼…… 足以改

變人類世界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不僅充滿基因治療與未來醫學的機會,也饒富各種生物技術應用的商機。 基因編輯極可能改變人類歷史,所有人都應該一讀! 小學六年級的珍妮佛.道納,有天放學回家時,發現父親在她床上放了一本書名為《雙螺旋》的平裝書。她把書往旁邊一擺,想著這大概又是一本自己熱愛的偵探小說。等到某個下著雨的週六開始看這本書後,她知道,從某個角度來說,自己猜對了。隨著書頁的翻動,書中競相發現生命密碼競賽背後的高潮跌起劇情,讓道納愈發入迷。後來就算她的高中輔導老師告訴她女孩子不會成為科學家,她依然決定朝著科學家之路勇往直前。 想要瞭解大自然運作方式的渴望以及希望把發現轉為發明的熱情,一

路驅使道納向前走,並邁入了《雙螺旋》作者詹姆斯.華生所告訴她的,繼他與其他人共同發現DNA結構之後的最重要生物學進程當中。她與合作者將自然界的一個奇特現象,改造成了一項可以改變人類的發明──可以編輯DNA的簡易工具。被眾人稱為CRISPR的這項工具,開啟了一個帶來醫藥奇蹟的美麗新世界,但同時也引發了諸多道德問題。 在CRISPR的研發過程中,道納與共同獲得諾貝爾獎的夏彭蒂耶之間的友誼和競合關係、道納與其研究室夥伴的相互支持、道納與其他研究CRISPR科學家間的論文發表時間賽跑……,各種人性的考驗與科學家間的良性與惡性競爭逐漸浮上檯面,也造成了日後的專利大戰、生技公司商業競爭、基因編輯寶寶的道

德議題,這究竟是生物科學之幸或不幸?協助發現了基因剪刀後,道納成了道德議題角力的主導人物之一,同時也在2020年與她的合作夥伴埃瑪紐埃爾.夏彭蒂耶共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新冠疫情蔓延全球,於是CRISPR被迅速轉為應用來抵禦病毒、研發疫苗,道納也肩負起領頭羊的責任,召集相關研究科學家,大家摒棄成見,並肩合作,共享智慧財產權,一起為抗疫努力! CRISPR的發展以及與新冠病毒賽跑,希望創製出疫苗的努力,必然會縮短我們進入下一個偉大創新革命的過渡時期。過去半個世紀一直是奠基於微晶片、電腦與網路的數位時代。現在,我們正要跨入一個生命科學的革命風暴。學習數位編碼的孩子身邊,很快將有學習基因編碼的孩

子並肩前行。 珍妮佛.道納的故事有如一則扣人心弦的偵探故事,故事中有著從生命起源到人類物種未來的最深奧自然驚奇。 〈好評推薦〉 臺大生命科學院副院長、生命科學系教授 丁照棣 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特聘教授、《科學人》總編輯 李家維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凌嘉鴻博士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鄭國威 (依姓氏筆畫序) 《破解基因碼的人》大部分的篇幅呈現了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發展中,各個研究團隊既競爭又合作的面向,從學術發表的期程、申請專利的競爭、第一個基因編輯人類胚胎的誕生、到冠狀病毒檢測,作者的生動筆觸牽引著我的每一個神經細胞,我如同閱讀偵探小說般無法中斷。──臺大生

命科學院副院長、生命科學系教授 丁照棣 雖然過去已有許多關於CRISPR的報導和書籍,但都不及本書作者 Walter Isaacson精彩的真實筆錄,完整描繪出雲霄飛車般的CRISPR 開發心路歷程。本書如同時光機一般,彷彿把我帶回到當年 Dr. Jennifer Doudna 的實驗室,回到CRISPR 這台瘋狂飛車的起點。我還敢再次上車嗎?當然會!──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凌嘉鴻博士(Dr. Steven Lin,曾於道納博士實驗室工作) 一部非同凡響的作品,探究我們時代最具開創性的生物科技之一,也深入瞭解協助了這項科技問世的創造者。這本極其出色的書,絕對是我們這個紀元的必

讀作品。──《萬病之王》、《基因》作者、美國腫瘤科醫師、生物學家與作家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   艾薩克森對於科學程序的捕捉,極其出色,連機率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都不曾錯過。……《破解基因碼的人》描述一支隨著時間的音樂翩然起跳的舞蹈,自達爾文與孟德爾以降的所有科學程序,全都被編入舞步當中,而且絲毫不見舞終人散的跡象。──《經濟學人》   因為艾薩克森的生花妙筆,這個故事保證讓人手不釋卷。──《衛報》   關於下一件科學大事的重要作品,也是艾薩克森另一本巔峰的傳記之作。──《科克斯書評》(星級推薦)   在艾薩克森精彩的冒險故事中,看偉大的科學如何運作,看好奇與創

意、發明與創新、執念與強烈的個人特質、競爭與合作,也看自然所有的美麗如何發光發亮。──《書單》雜誌(星級推薦) 艾薩克森的《賈伯斯傳》和《達文西傳》讓他聲名大噪,所以像《破解基因碼的人》這樣的書名,可能意味著一本與不那麼重要人物有關的不那麼重要的書。但是發展出了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珍妮佛.道納,是一位憑藉自己實力站起來的巨人。CRISPR很可能將開創出本世紀一些最偉大的機會,以及帶來一些最令人困擾且不知所措的議題。所有的這些,都在本書完整的故事中一一揭露。──克里斯.舒洛普,亞馬遜書店書評 艾薩克森這次生動敘述的是一個令人無法放手的偵探故事,也是一幅令人難以

忘懷的肖像之作。他刻畫的是一位在少女階段,被告知女孩子不可以從事科學的革命思想家。──《歐普拉雜誌》網站 《破解基因碼的人》是完美作者、完美主題與完美時機的匯聚。結果當然也絕對是今年最重要的一本書。」──《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論壇報》 艾薩克森以他一貫明晰的散文風格,把一切都攤在大家眼前;整本書明快、令人信服,甚至有趣。閤上書時,我們對科學本身以及科學成果如何而來——包括過程中出現的惡作劇,都會有更深刻的瞭解。──《華盛頓郵報》 《破解基因碼的人》揭露了一則迷人的偵探故事。野心與夙怨、實驗室與會議、諾貝爾獎得主與自學而成的特立獨行俠,都是故事的爆點。這本書探究我們共有的人性,但對於科學在智識

性與複雜性上的規格,卻沒有一絲妥協,這是艾薩克森在紙上展現才賦的實證。」──《O雜誌》 筆觸靈巧地講述了CRISPR的歷史,同時也探討了更大的主題:發現的本質、生物科技的發展,以及成為許多科學家動力來源的競合之間的平衡。」──《紐約書評》 《破解基因碼的人》,從某一個角度來說,是我們2020疫情年的一份通報。」──《紐約時報》 華特.艾薩克森是我們的文藝復興傳記作家,也是一位擁有非凡眼界與深度的作者,他曾經探索天才們的生活,闡明攸關人性本質的根本真理。從《達文西傳》到《賈伯斯傳》,從《班傑明.富蘭克林》到《愛因斯坦》,艾薩克森給了我們一種無人可望其項背的作品標準,他記述了我們一路走到當下

生活方式的過程。現在,在一本優秀、引人入勝,又百分之百原創的著作中,他的注意力轉到了下一個邊境,那是基因編輯與科學在重塑生命本質過程中所可能扮演的角色。這是一個重要、冷靜、易懂,而且整體而言,極其傑出的一個成就。」──美國歷史學家與傳記作家喬恩.米查姆(Jon Meacham) 當一位偉大的傳記作家把自己對科學的著迷,結合了他優異的敘事風格時,結果必然帶有魔力。這本重要且強而有力的作品,循著《雙螺旋》的傳統而成,跟著書中精彩的故事,我們不僅看到了一位傑出且具啟發性的科學家,如何參與激烈的競爭,我們自己也可以經歷到自然的神妙與發現的喜悅。」──美國歷史學家與傳記作家陶樂絲.卡恩斯米.古德溫(D

oris Kearns Goodwin) 他又做到了。《破解基因碼的人》是華特.艾薩克森另一本必讀之作。這一次的作品中,有名留青史的女主角、有選手陣容遍及全球的優秀且競爭激烈的科學家,還有一連串將比蘋果手機所帶來的生活變化更大的發現。故事引人入勝。意涵發人深省。──外科醫師與作家阿圖爾.葛溫德(Atul Gawande)   對於自然的美麗以及科學研究的重要性,我們現在的感激之情應該要更勝以往;這本書與珍妮佛.道納的職涯,都讓我們看到了瞭解生命如何運作,可能會多麼扣人心弦。──美國腫瘤科醫師蘇.戴斯蒙—海爾曼(Sue Desmond-Hellmann) 一本以格外詳盡的內容揭露科學進步與競

爭故事的作品,並在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要我們與大眾拉開距離、維持神秘感的當下,讓讀者有機會走到科學過程的幕後一探究竟。這本書也為我們上了好多堂內容豐富度遠遠超過故事本身的科學說明課。──《科學雜誌》 通往我們已經邁入的美麗……新世界的一個絕對必要的指引。──《匹茲堡新聞郵報》 暢銷書《達文西傳》與《賈伯斯傳》的普立茲獎作者艾薩克森,推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他針對這個可以拯救生命的極其重要科學進展,提出了極具洞察力的觀點,也深刻描繪了道納這位因為自己發明所引發的嚴肅道德問題,而陷入了慎重思考與謹慎斟酌的傑出科學家的故事。為人父母者應該利用這項科技來量身訂做自己的寶寶,讓他們成為運動家或愛因斯

坦嗎?誰的基因可以改變?誰的生命可以被拯救?為什麼?──美國退休協會(AARP) 精彩又迷人的作品。書中有太多可以引述的瑰寶之言,但我從後記中選了一句話,不但可以當成道納的縮影,也能夠將艾薩克森概括在內。他的書最後以一段帶有忠告意味的主張,點出了CRISPR必然將影響人類這個物種的未來:「若想引導我們前進,我們不僅需要科學家,也需要人文主義者。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能在這兩個世界都感覺自在的人,就像珍妮佛.道納。──《政策雜誌》 艾薩克森先生是一位偉大的說故事者和國寶——就像賈伯斯、愛因斯坦,當然,還有他最新的主題珍妮佛.道納。──《東漢普頓星報》 講述達文西與賈伯斯人生故事的記者,帶著2

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珍妮佛.道納博士的傳記強勢回歸,正合時宜。這本書中以明快的節奏講述道納博士身為CRISPR技術的開創性科學家人生——也為我們分析,基因編輯可能會如何改變我們對生命的所有認知。──Medium 這個具挑戰性、引人入勝的故事,檢視道納的背景,也挖掘當她的發明為科學進步開啟了愈來愈多的通道後,她所要盡力解決的道德困境。──《Elle》 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揭露了我們駭入演化的新能力,將會如何很快地開始為我們帶來一個接一個的驚奇與難題。──《新科學家》 (一個)迷人的故事……(艾薩克森)以說故事大師的身分,用獨特的寫作技巧,講述數百年來的科學發展。這個故事不僅教育了和他同

為嬰兒潮世代的人們,也為後來的世代增長了知識,協助各個年齡層、各種不同背景的大眾,穿過迤邐的道路,走向瞭解生命如何運作之路。──《華盛頓獨立報書評》 (一本)令人驚豔的傳記……艾薩克森透過充滿動能又強而有力的風格,解釋了一趟導致發現這項工具的長長科學旅程,以及後續令人興奮的發展……艾薩克森是位真正可以讓讀者身歷其境的導遊,將TED演講的活力與一系列爐邊對談的親密進行完美交揉……想要瞭解生物科技革命的各種彎彎角角與細微差異的讀者,天底下沒有比《破解基因碼的人》更適合的歸處了。──《書頁》 艾薩克森熟練地探索了圍繞在這個新科技周圍的模糊地帶。──《科學人》 一趟跨越生物化學、結構生物學,以及

學術政治的遠征之旅,精彩無比,超越了傳統的科學偵探故事,也鮮活地捕捉到了像道納與她同僚這樣仍活躍在自己領域的先驅,渾身散發出來沒有絲毫修飾的神奇熱情。──《紐約圖書期刊》 艾薩克森感覺到了對手間更具合作意圖的一種精神,勢必可以讓我們在下一次疾病大流行時收割股利……《破解基因碼的人》是一本真正讚揚科學與科學家的作品,就連他們所有的缺點與嫉妒心都是值得歌頌的題材。──《自然雜誌評論:化學》

多功能折疊桌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阿湯從去年 10 月就開始露營,這期間我們隨著每次的露營買了不同的東西,也蠻推薦大家可以先租用品試看看露營後再開始添購,這樣比較知道什麼東西真的有需要,或什麼東西好用,才不會白花錢又踩雷,今天來分享一下我們一家二大一小用了什麼樣的桌子,其實桌子這東西真的見人見智,我們適用不等於你們,但就參考參考吧。


有興趣可以搜尋「KZM IMS多功能鋼網燒烤桌」




-----
背景音樂來源:Audio Jungle
影片剪輯軟體:Final Cut Pro X
錄影設備:Fujifilm X-S10、Saramonic Blink500
-----
喜歡我的影片別忘了按讚、訂閱還有開啟鈴鐺
你也可以在以下地方找到我:
-----
► Email:[email protected]
► 部落格:https://steachs.com/
​​​► FB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teachs​

嬰幼童成長型餐椅之研究與設計

為了解決多功能折疊桌的問題,作者賴金益 這樣論述:

近年來由於嬰幼童營養充足,生長發育良好,使得用嬰幼童的商品汰換率增高,相關的家庭用品也會不斷的增加堆疊,造成家裡的活動空間縮小,家裡的支出費用隨之增加。如何能減少嬰幼童用品的替換率,並且展現多功能,以增加室內活動空間,延長商品使用期,是本研究規劃思考的方向。本研究設計一種適合嬰幼童成長階段的多功能用椅。透過市場調查和專利檢索與分析結果,設計一種從嬰幼兒餵食階段開始直到兒童期的讀書、嬉戲及休息等等都可使用的椅子,同時也便於攜帶及收納,具有多功能的成長型餐椅。本設計可以快速方便餐椅展開和收合,且餐盤安裝容易。前後腳架高低可分段調整,三階段多功能成長使用。放在成人座椅上,可做為餐桌旁高腳餐椅使用,

方便嬰幼童與家人同桌共餐,增進親子互動親密關係,方便父母照顧嬰幼童。本研究製作一項「嬰幼童成長型餐椅」原型機模型,經測試結果均能符合本研究的設計目標。

傢俱設計看這本就夠了(全彩升級版)

為了解決多功能折疊桌的問題,作者陳根 這樣論述:

本書緊扣當今傢俱設計學的熱點、難點與重點,主要涵蓋了廣義傢俱設計所包括的傢俱設計概論、世界現代傢俱設計簡史及代表性作品、傢俱設計的相關理念、傢俱造型設計、傢俱的材質設計、傢俱的裝飾設計、傢俱的結構設計、傢俱的色彩設計、傢俱的工藝設計、傢俱的設計流程、人機工程學、傢俱與環境共12個方面的內容,全面介紹了傢俱設計及相關學科所需掌握的專業技能,知識體系相輔相成。 在本書的各個章節中精選了很多與理論緊密相關的圖片和案例,增加了內容的生動性、可讀性和趣味性,易於理解和接受。本書對於如何提升傢俱產品附加值、增強傢俱設計及製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等具有借鑒和參考作用。本書可作為傢俱設計從業人

員的學習和培訓用書,還可作為高等院校傢俱設計、傢俱設計管理、傢俱行銷等專業的教材和參考書。 陳根 知名科技作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波士頓大學博士後,北京大學特邀課程教授,南京航空航太大學客座教授,北京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華東理工大學創新創業導師。時任人民日報、CCTV、第一財經、新浪、網易等多家媒體的特約評論員與專欄作家。出版專著80餘本,涉及設計、金融、科技、地產、醫療等多個領域。 曾承擔多項國家部委委託課題及相關專案評審,研究內容涉及金融、科技、醫療、地產等多個領域;多次參與有關政策的制定討論,內容涉及房地產調控、金融監管、醫療改革、智慧製

造、資本市場改革等多個領域。既有厚重的理論功底,又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曾任央視大型紀錄片《大國重器》特邀策劃,承擔過三星集團的五年戰略規劃制定工作和國家三峽二期機櫃設計規劃專案;曾協助多家企業成功IPO,順利解決境內外融資等事項,也幫助多家大型企業成功處理重大危機事件。曾任多家上市公司顧問,在戰略規劃、企業轉型、經營管理和資本運作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01傢俱設計概論 1.1 傢俱的概念 002 1.2 傢俱設計分類 004 1.2.1 按用材分類 004 案例 法國經典的Tolix金屬椅 005 案例 義大利公司Marsotto Edizioni大理石傢俱 006 1.2.2

 按功能分類 007 1.2.3 按風格分類 009 案例 HAY傢俱 015 1.2.4 按環境分類 017 案例 Wanderm?bel公共座椅 018 1.3 傢俱設計的內容 019 02世界現代傢俱設計簡史及代表性作品 2.1 1900—1910年 021 2.2 1911—1920年 022 2.3 1921—1930年 023 2.4 1931—1940年 025 2.5 1941—1950年 026 2.6 1951—1960年 028 2.7 1961—1970年 031 2.8 1971—1980年 033 2.9 1981—1990年 035 2.10 1991—2000

年 036 2.11 2001年至今 038 03傢俱設計的相關理念 3.1 設計原則 044 3.1.1 實用性原則 044 案例 超實用的數碼收納台 044 3.1.2 美觀性原則 045 案例 盆景板凳 045 3.1.3 經濟性原則 046 3.1.4 綠色化原則 046 3.2 設計理念 047 3.2.1 通用性設計 047 案例 多功能傢俱系統 048 3.2.2 無障礙設計 048 案例 “cradle”(搖籃)系列立體鬆緊織物傢俱 049 3.2.3 可持續設計 050 案例 用洗衣機做成的傢俱 052 3.2.4 情感化設計 052 案例 巴西Fetiche工作室的“熱帶

主義運動”傢俱 054 3.2.5 體驗設計 055 案例 Rafa-Kids K形桌 057 3.2.6 模組化設計 057 案例 智能節省空間的辦公桌Ergon 059 3.2.7 仿生設計 060 案例 殼椅 061 04傢俱的造型設計 4.1 傢俱造型基礎元素 063 4.1.1 點 064 案例 讓人產生空間錯覺的金屬書架 064 4.1.2 線 065 案例 長“鬍鬚”的長椅 066 4.1.3 面 066 案例 “風”屏風設計 067 4.1.4 體 068 案例 搖擺轉椅 068 4.1.5 質感和肌理 069 案例 岩層插合椅 069 4.2 造型方法 071 4.2.1 

抽象理性造型法 071 案例 RaFa-Kids兒童傢俱F型雙層床 072 4.2.2 有機感性造型法 072 案例 三宅一生的影子燈:時裝設計和燈具設計的混搭 073 4.2.3 傳統造型法 074 案例 中國明式圈椅的創新應用 074 4.3 形式法則 075 4.3.1 運動與靜止 076 4.3.2 統一與變化 077 案例 Sitskie曲線木制長椅 080 4.3.3 對稱和均衡 080 案例 Seron邊桌 081 4.3.4 穩定和輕巧 082 4.3.5 韻律和圖案 082 案例 “深海”餐桌 083 4.3.6 尺度和比例 083 4.3.7 仿生與模擬 086 案例 “L

ou Read”扶手椅 088 05傢俱的材質設計 5.1 材料與形態 090 5.1.1 材料的表面性能基本決定了傢俱的質感和肌理特徵 090 5.1.2 材料的物理性能與傢俱的形狀特徵具有必然的關係 090 案例 Pipo椅 090 5.1.3 材質的加工特性決定了傢俱的現實形態 091 案例 融合自行車傳統手工藝的椅子 092 5.1.4 材料的裝飾特性影響了傢俱的裝飾形態 092 5.2 常用材質 093 5.2.1 木材 093 案例 Forêt桌 096 5.2.2 塑膠 097 案例 透明椅 097 5.2.3 金屬 098 案例 Lofty單椅 099 5.2.4 竹藤 10

0 案例 竹篾椅子 100 案例 藤條凳子 101 5.2.5 玻璃 101 案例 Dinuovo玻璃製品 102 5.2.6 織物 102 案例 軟墊沙發 103 5.2.7 紙板 104 案例 用瓦楞紙做成的紙老虎板凳 105 5.2.8 陶瓷 105 案例 三頭怪檯燈 106 5.2.9 石材 107 案例 2018年義大利米蘭傢俱展——現代創新設計喚醒1.5億歲的大理石 107 5.2.10 皮革 109 案例 皮革座椅 109 5.3 材質的組合應用 110 5.3.1 木材+金屬——冷與暖的調和 110 5.3.2 紡織品+木材——家的味道 111 5.3.3 木材+水泥——當大自

然邂逅城市 111 5.3.4 塑膠+木材——清新自然的夏日感覺 112 5.3.5 陶瓷+木材——治癒系組合 112 5.3.6 水泥+金屬——冰冷的優雅 113 5.3.7 塑膠+金屬——科技與品質的融合 113 5.3.8 紡織品+金屬——營造高品質的震撼視覺 114 5.4 傢俱材質的創新發展案例 114 5.4.1 麻與有機黏合劑製成傢俱 114 5.4.2 由回收材料打造而成的AXYL傢俱系列 115 5.4.3 雕塑式現代風格餐桌 116 5.4.4 用磁力創造的座椅和花瓶 116 5.4.5 零浪費的Zero Per Stool凳 117 06傢俱的裝飾設計 6.1 裝飾概述

119 6.2 傢俱的裝飾類型 120 6.2.1 功能性裝飾 120 案例 如雲朵的床Kulle Daybed 121 6.2.2 審美性裝飾 124 案例 翻轉城市(Wave City)咖啡桌 125 07傢俱的結構設計 7.1 板式結構 129 7.2 框架結構 130 案例 魯班鎖凳子 130 7.3 彎曲結構 131 案例 平面扭曲的網格椅子 132 7.4 折疊結構 132 案例 Butterfly椅子 133 7.5 充氣結構 134 案例 便攜快速充氣沙發巢穴 134 7.6 薄殼結構 135 7.7 整體成型結構 135 08傢俱的色彩設計 8.1 色彩的概念及基本特性

137 8.1.1 色彩的本質 137 8.1.2 色彩的屬性 138 8.2 色彩的心理感受 140 8.2.1 色彩的溫度感 140 8.2.2 色彩的輕重感 141 案例 為兒童設計的模組化雙層床 142 8.2.3 色彩的軟硬感 142 8.2.4 色彩的距離感 143 8.2.5 色彩的強弱感 143 8.2.6 色彩的舒適感與疲勞感 144 8.2.7 色彩的沉靜感與興奮感 145 案例 Jamirang椅子 145 8.2.8 色彩的明快感與憂鬱感 145 8.2.9 色彩的華麗感與樸素感 146 8.2.10 色彩的積極感與消極感 147 8.2.11 色彩的味覺感 147

案例 馬卡龍凳子 148 8.3 傢俱色彩設計要點 149 8.3.1 配色的基本原則 149 8.3.2 傢俱整體色調 149 8.3.3 按傢俱的物質功能進行配色 149 8.3.4 人機協調的要求 149 8.3.5 色彩的時代感要求 150 案例 充滿活力的色彩DIDI椅子 150 8.3.6 色彩的民族差異 151 8.4 傢俱的色彩搭配 153 8.4.1 配色的層次 153 8.4.2 配色的節奏 154 8.4.3 配色的基本技法 154 案例 有趣又繽紛多彩的“Toadstool”系列傢俱 155 09傢俱的工藝設計 9.1 切削 157 9.2 連接 160 案例 八角形

椅子 161 案例 Le Bambole沙發 163 9.3 模塑 164 案例 用聚酯纖維做的苔蘚書架和珊瑚凳 164 9.4 鑄造 167 9.5 成型 170 案例 用舊雜誌澆鑄成的傢俱 174 9.6 表面處理 175 案例 多格鬥櫃Secret Cupboard 176 9.7 3D列印 177 案例 “墮落”3D列印凳子 177 10傢俱的設計流程 10.1 設計計畫 179 案例 動起來能為手機充電的moov椅子 180 10.2 制訂方案 181 10.3 設計深化 183 10.4 繪畫製圖 183 10.4.1 效果圖 183 10.4.2 結構裝配圖 185 10.4.

3 零、部件圖 186 10.4.4 繪製制作圖 187 10.5 合同談判 187 10.6 原型和測試 188 10.7 產品生產 190 10.8 配送安裝 191 案例 一種材料引發的項目探究 191 11人機工程學 11.1 人機關係確定原則 195 11.2 坐臥類傢俱的尺度設計 196 11.2.1 坐具的尺寸設計 196 11.2.2 臥具的尺寸設計 198 11.3 憑倚類傢俱的尺度設計 199 11.4 儲存類傢俱的尺度設計 200 11.5 常用的傢俱功能尺寸 201 案例 久坐一族需要的W椅子 204 12傢俱與環境 12.1 傢俱在室內環境中的作用 207 12.

1.1 組織空間 207 12.1.2 分割空間 208 12.1.3 填補空間 208 12.1.4 擴大空間 209 12.1.5 調節色彩 210 12.1.6 營造氛圍 211 12.1.7 陶冶情趣 212 12.2 不同家居風格下的傢俱陳設 212 12.2.1 傳統中式風格 212 12.2.2 新中式風格 213 案例 極具古韻的桌面收納方盒 215 12.2.3 歐式風格 217 12.2.4 地中海風格 218 12.2.5 東南亞風格 219 12.2.6 現代簡約風格 219 案例 收納式梳粧檯 220 12.2.7 美式田園風格 221 參考文獻 222

應用感性工學與立體派意象於客製化陶瓷調色盤創作

為了解決多功能折疊桌的問題,作者黃毓雯 這樣論述:

市面上一般調色盤的種類以及材質眾多,常常都是塑膠而且不具美感,而現代人時常尋求各式各樣的產品、造型以及氣氛來滿足個人身、心靈及視覺感受。陶藝美學是生活品質與消費文化品質重要指標之一,如何設計才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亦是本創作的動機。本研究期望提供未來陶瓷文化產業永續發展及提升人類生活品質、文化質感、設計形態與藝術層次。本論文以感性工學理論為基礎,進行陶瓷調色盤產品設計,邀請7位專家進行評析,首先以感性工學及5W1H定義陶瓷調色盤與市面上一般調色盤的差異取出特徵語彙並進行強弱排序,接著請專家評估特徵語彙彼此之間的關聯性,建立ISM鄰接矩陣後經過計算獲得ISM階層圖,發展出4個重要設計路徑,最後再透

過專家評選路徑後,將設計路徑的重要度排序進行計算,路徑結果排序分別為路徑1.「感性設計」、2.「功能設計」、3.「創意設計」,最後為4.「創新設計」,每條路徑規劃皆進行2個作品創作,再將立體派風格套用於陶瓷調色盤為創作的理念,客製化的陶瓷調色盤造型外觀獨特及具有特殊的釉料變化,使創作者在使用後會有不同的紋理效果產生,並且創作出獨一無二的調色盤。本研究創作應用5W1H、ISM、以及AHP的結果作為產品設計前創作思考,透過文獻探討整理出市面產品設計上相關的應用及立體派風格的特色,運用天然礦石陶瓷材質製作出其風格特色的調色盤。結果,以畢卡索的立體派風格作為參考,做出八款不同風格及功能的立體派風格調色

盤,最後以4個路徑各分兩款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