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關 MP1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羅烈師所指導 陳玉蟾的 從社造到社運: 美里庄環境保育聯盟反118關西外環道事件研究 (2014),提出報關 MP1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關西、外環道、社會運動、美里庄。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報關 MP1,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從社造到社運: 美里庄環境保育聯盟反118關西外環道事件研究

為了解決報關 MP1的問題,作者陳玉蟾 這樣論述:

位於新竹縣東北隅的關西鎮地形地貌多樣,是屬於「內山開發」的客家小鎮。新竹縣第二大河鳳山溪流經街區南邊,此區鳳山溪河谷沖積平原經客家先民蓽路藍縷辛勤拓墾,成為最肥沃大面積的美麗田園,並有豐富的客家文化地景。新竹縣政府為改善交通,擬於鳳山溪沿岸河谷平原興建「118線關西外環道」。「美里庄環境保育聯盟」認為闢建外環道代價高效益低,且對關西鎮肥沃良田、美好景觀以及文化地景造成不可回復之負面影響;公開呼籲政府停建外環道並採取公民行動,經過二年的努力,118外環道工程計畫擱置。作者以「行動主義者」精神,持續關心外環道工程四年,號召並參與組織行動二年。故本論文乃一個事件當事人回望反思為主,參酌中外社運理論

檢視與分析為輔。本研究提出三點結論:對於關西發展的願景鎮民意見分歧,反外環道事件只是凸顯分歧事實;「美里庄」的勝利,其實是政治人物審酌現實環境的策略考量而獲得;反對「發展性建設」,採取社會運動途徑代價高,難以獲得持一般「發展觀」鎮民認同,應循公民參與的途徑較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