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關台北港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基隆關台北港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戴寶村寫的 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東華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林美容所指導 楊金源的 宜蘭「文化立縣」的經驗及其民俗過程 (2017),提出基隆關台北港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民俗過程   、文化立縣、宜蘭經驗、文化政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蔡宗珍所指導 蔡惠方的 遺址保存之法制架構與實踐 (2013),提出因為有 文化資產保存法、遺址保存的重點而找出了 基隆關台北港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基隆關台北港,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

為了解決基隆關台北港的問題,作者戴寶村 這樣論述:

「過鹹水」是台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所有的台灣人都是海洋之子。   身處廣闊海洋中的台灣島,不但形成過程與海洋密切相關,居住在島上的各個不同族群,也都有海洋活動的歷史經驗,部分史前族群和平埔族人駕駛側翼板的船隻配合洋流、季風遠航,東海岸的卑南族有海祭祭典,蘭嶼島上的達悟人更是典型的海洋民族。清帝國治台期間,漢人冒險渡過黑水溝前來台灣,其冒險、奮鬥、打拚、追求「出頭天」的精神,成為台灣強韌生命力的根源,而一九四九年另一批橫越台灣海峽移入台灣的新住民,則增加了台灣社群構成的多樣性。   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就移民歷史特質而言,「過鹹水」是台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所有的台灣人都是海洋之子。因此

,從海洋的角度觀看台灣的歷史與文化,可以發現各族群間的共同點,進而型塑新世代的民族特質,建立新的主體文化與共同價值。 本書特色   1.從海洋誕生的台灣島、駕獨木舟漂流的南島語族、艱險橫渡黑水溝的漢人、大航海時代台灣地位的重要、清代時期的沿岸航運與東西對渡、日治時期的日台航線與南進基地、現代海運的發展與貨櫃船王國的建立,以及全球化下的跨海新住民與縱橫四海的台商,完全從海洋的觀點,闡述台灣的歷史與文化,在在顯示台灣與海洋的密切關係。   2.金鼎獎優良圖書推薦《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一書的作者戴寶村教授,再次從海洋出發闡述台灣的歷史,但文字更簡潔,脈絡更清晰,適合一般大眾閱讀。

作者簡介 戴寶村   一九五四年出生於北海岸一個偏遠的散鄉(窮鄉)——三芝鄉,早年初到台北讀書,還被人戲謔地稱作「三枝香」,尤其是當地址寫到「新庄村番社後」時,跟那些住在仁愛路、中正路等的同學相比,總覺得頗為自卑。   後來三芝出了李登輝總統,更有江文也、杜聰明、盧修一等名人,尤其在「脫漢入番」的趨勢下,加上林媽利醫師在他的DNA檢驗報告中註上「父系有非漢人的東南亞血緣」後,從此尋回自信,還以老家「番社後」的地名感到「自慢」。   濱海生長的背景,使得在潮間帶撿拾蚌貝、石滬摸蝦抓魚、牽罟分魚,以及採石花菜換學用品等,都是他年少時代的回憶,而在家中就可約略聽到的浪濤聲,則已成為深層的身心脈動共鳴

。從三芝到台北唸書的必經之地淡水,其山河海交會與豐富的歷史元素,更是讓他印象深刻,也成為走上學術道路的感性動機與理性動力。   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且出版成書的《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奠定他的海洋史研究走向,而博士論文〈近代台灣港口市鎮發展〉,則代表更大空間的開展,至於跨世紀之年的《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玉山社出版)著作,則象徵學海壯航,並獲得金鼎獎優良圖書推薦。至此,海洋史的研究成為他的學術主航道。   他不確定海洋的壯闊深沉與自由多變,是否影響了他的性格,但可以確定的是,他除了將海洋史作為學術重點之外,並不願意只拘泥於比較單一鑽研的領域,所以也有其他的學術關懷與投入,包

括通史類書籍、區域史、家族史、客家族群史、縣市鄉鎮志書、諺語文化等。   然而,台灣海洋歷史文化始終是他最關注的課題,台灣的海島條件、海洋子民、海洋經貿、海洋文化等是台灣立國的要件,脫陸入海是台灣開闊的生路,他堅信海洋台灣到海洋國家是歷史必然的航向,希望藉由這本《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的出版,讓國人能知海、親海、入海、護海,進而「快樂出航」。

宜蘭「文化立縣」的經驗及其民俗過程

為了解決基隆關台北港的問題,作者楊金源 這樣論述:

本研究聚焦宜蘭復振與應用民俗元素,建構「文化立縣」經驗的民俗過程為中心。以公共民俗學及本土人類學等綜融研究取徑,設定台灣解除戒嚴令前夕,陳定南在宜蘭以本土價值及地方主義,開創政治抵抗與文化轉向的階段為背景舖陳;進而深入揭露1989年12月以降,游錫堃承續地方自主路線膺任宜蘭縣長後,以民俗主義為中心的地方文化重建過程與文化治理邏輯,藉以探討地方社會的可能範式。1980年代以降,宜蘭的發展路徑與特質有了與台灣社會殊異的發展理路,研究從游錫堃運用政治資源,旗幟昂揚的經由民俗資本的轉化應用,力推「開蘭195週年紀念」定義宜蘭生日,開拓文化政治場域的「文化立縣」傳統的策略脈絡展開,探討其以民俗作為本土

化、地方化重建經驗模型的新民俗屬性與結構紋理。本研究架構,從第二章宜蘭地方主義的興起與「文化立縣」經驗的形成背景入題,溯尋陳定南所啟動的新政治風格、新治理思維的本土化策略基礎,再以第三、四、五、六章正式進入本研究的核心主題,探討宜蘭如何經由傳統節日的復振,重塑地方集體記憶;如何透過空間記憶與再詮釋,形塑地方認同;如何承續傳統戲曲,成為地方識別符碼;如何重修地方史及動員社區基層社會,進行社區鄉土化的營造等文化治理政策。實徵研究成果歸納,宜蘭「文化立縣」經驗,主要係藉由民俗資本通過民俗過程發展新文化,形成抵抗政治的發展邏輯與社會特質。這地方性的建構,是一個體制外而體制內的文化穿透過程;是掌握地方文

化領導權的黨外菁英,循著特定的價值策略,展開民俗資本採擇、干預與創造的民俗過程。這漸進演繹的價值策略,有力形構了屬於宜蘭的地方知識、地方意義系統與地方情感。

遺址保存之法制架構與實踐

為了解決基隆關台北港的問題,作者蔡惠方 這樣論述:

本論文以遺址保存法制化為中心,在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的體系之下,討論遺址保存的法制架構,以及現行文資法施行以來,遺址保存規制的實踐現況。有鑑於遺址在我國法定文化資產項目中,是較不為人所熟悉的一項,因此,在本文的第一章與第二章之中,對於遺址的意涵做基本解說,包括其內容、價值、做為文化資產的意義、與其他文化資產的差異特質以及保存規範應注意的重點。在對遺址有初步了解的基礎之上,再繼續探討遺址的法制化過程。第三章則自文資保存的憲法依據出發,簡介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整體架構,接著試以釋義學的方法,解析文資法中遺址保存法制之架構,尤其針對遺址保存之規範內涵,從法定遺址本身、遺址因定著於土地的特質,而法制規範如

何安排遺址之保存權利與土地權能者之間的衝突。在解構法制體系之後,藉由因遺址而生爭議的案例,從法定遺址的認定、遺址與其所定著土地之間所生的權利紛爭,包括遺址發掘致土地所有權人的損失、土地之權能者對於遺址的破壞,以及對應此破壞的公權力行使方式,透過案例更具體化遺址法制保存的特質。遺址保存最佳的方式就是現地保存,但是在與土地開發權能有所衝突時,於衡量輕重後,遺址保存不得不讓步之下,尚有發掘記錄的保存方式,然而遺址發掘卻又致使土地權能人支出額外的成本。參考日本及法國的法制安排後,毋寧還是從考古發掘著手,解決方式乃是將考古發掘國家化,亦即由國家擔負遺址發掘工作,使土地所有權人受到遺址保存土地管制之最小衝

擊,而遺址仍能得到最底線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