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的意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垂直的意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瀧ヶ平悠史寫的 小學數學這樣學:招招破解數學課本難題!理解力瞬間爆發的數學漫畫 和unknow的 數學想想三年級上學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垂直解释和意思---词语也說明:当两直线所成的角为直角时,称它们互相垂直。这一概念也可推广到两平面间或直线与平面间的情况。 分解解释:. 垂, (chuí,)垂 chuí 东西一头挂下:垂杨柳。垂钓。垂直。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小熊出版 和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所出版 。

東海大學 法律學系 范姜真媺所指導 郭晴維的 中央與地方自治立法權限之劃分及其爭議 —以空氣汙染防制法為例 (2021),提出垂直的意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地方制度法、中央與地方自治團體之權限劃分、地方自治立法權、環境治理、空氣污染防制法。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醫學大學 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班 梁志鳴、譚慶鼎所指導 劉旭華的 遠距醫療資訊安全法制之比較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遠距醫療、資訊安全、資通安全管理法、個人資料保護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垂直的意思的解答。

最後網站vertical中文(繁體)翻譯:劍橋詞典則補充:vertical翻譯:豎直的;垂直的;立式的, 垂直線;垂直面;豎直位置。了解更多。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垂直的意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小學數學這樣學:招招破解數學課本難題!理解力瞬間爆發的數學漫畫

為了解決垂直的意思的問題,作者瀧ヶ平悠史 這樣論述:

  ★符合108課綱數學領域的學習精神。   ★提升數學素養,有效培養數感,增進解決生活問題的判斷能力。   ★顛覆對數學的固有邏輯,重新思考算式的運用,大腦靈活轉換,學習數學更快速。   ★由臺灣職棒統一獅隊吉祥物創作者Rucola Nicola繪製超可愛的登場人物。   老師教的數學聽不懂,你就放棄了嗎?   揪出數學的枯燥與無趣,抓出大家討厭數學的心情!   漫畫情境+算式操作+圖示解說+數學遊戲   小學生禮央的數學成績老是不上不下,「要是數學能更有趣,應該就能考好吧……」禮央懷著誠摯的心意對算術神社裡的神明祈求。數學之神聽到了禮央的祈禱,決定派出處理數字計算

和圖形問題能力一把罩的數學捕快算太郎和他的小弟算次郎,從古代來到現代,用他最靈敏的鼻子,嗅出數學讓人感到無聊的原因,再運用算術神社世代珍藏的數學祕笈,揪出數學課本裡的沉悶與無聊。   你和禮央一樣,對數學有著單調、沒意思的印象嗎?還是對數學抱著天真又煩悶的想法呢?快和算太郎一起,拋開種種對數學的錯誤概念,不然……小心被他逮捕!   ▲學習重點:加法和減法、乘法、直式和橫式算式、角度和垂直、分數和長度、形狀、除法、基數和序數、周長和面積、位值和進位、統計曲線圖、面積公式   ☆適合閱讀對象:   ‧對數學不感興趣的你   數學課本上滿滿的數字總讓你提不起勁?   閱讀有趣的漫畫情節,跟著主

角禮央慢慢學,一定能從漫畫中重新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對數學感到苦惱的你   課堂上的算式和數字,讓你頭昏眼花想睡覺?   跟著數學捕快算太郎的解法,腦筋轉啊轉,試著用不同的角度重新理解,算式一點就通!   ‧喜歡數學解題的你   數學、圖形運算好好玩,挑戰難題讓你覺得超有成就感!   顛覆學校教法的邏輯,數學學習方法不再一成不變,找出更多趣味,數學能力超速前進!   登場人物   禮央   雖然不討厭數學但也說不上喜歡,總覺得自己就像數學一樣,既無聊又乏味。最大的心願是數學能考100分,受到班上女生的崇拜。   翔   禮央的弟弟。個性有點高傲,看不見數學捕快和他的同伴。   算

術神社   歷史悠久且相當靈驗的神社。神社裡的數學之神將數學捕快算太郎和算次郎從古代送到了現代。   數學捕快──算太郎   坐鎮算術神社前的狛犬。受神明指示從古代來到現代,目的是找出覺得數學無趣的人,向他傳達數學的樂趣。   數學捕快的小弟──算次郎   坐鎮算術神社前的狛犬。帶著神社世代珍藏、裡頭寫滿數學有趣之法的祕笈。 本書特色   ‧透過精采的漫畫,輕鬆有趣學數學   穿越古代與現代的漫畫情境,就算是對數學苦惱的小學生,也能在閱讀故事中,感受數學的趣味。   ‧精選12個概念,重新釐清數學思維   內容扣合學校教學,不僅複習課本知識,透過不同角度的思考,更能幫助數學知識的通盤了

解。   ‧搭配遊戲和故事,數學真正融入生活   數學遊戲的延伸,讓數學不再只是無趣的課本知識,融合日常生活的學習,數學變得好實用。 名人推薦   專業審訂‧強力推薦   ‧房昔梅(臺北市國小數學領域輔導團榮譽輔導員)   ‧林福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洪萬生(臺灣數學史教育學會理事長)   ‧徐任宏∕維尼老師(數學科普作家、吳大猷科普獎得主)   ‧許大偉(新北市北新國小數學老師)   ‧劉輝龍∕龍老(臺北市麗湖國小資優班老師)   ‧蘇恭弘(臺南市新興國中校長暨數學輔導團副召集人)   (依首字筆畫排列) 推薦與回響   這是一本可以輕鬆閱讀

的數學漫畫,打破孩子們長久以來「數學就是一直算、一直算」的刻板印象,兼具知識性及趣味性。透過生動的圖解說明及實例,深入淺出的介紹數學知識,補充課本中未能詳細敘述的知識和原理,幫助孩子們澄清容易混淆的數學概念,為孩子們的數學學習打開另一扇窗。除了各種學習祕笈,還提供有趣的數學遊戲讓親子共學。不僅適合小學生作為輔助學習的課外讀物,更適合家長及老師們閱讀。──房昔梅(臺北市國小數學領域輔導團榮譽輔導員)   在數學的學習上,釐清「定義」是非常重要的事,孩子學不好數學的一個原因就在於無法確實了解數學名詞或原理的真正意涵,導致在觀念上模糊不清,並造成實際解題上的困難。本書作者非常用心的引導孩子重視定義

的問題,比方「直角、90°、垂直」有何不同?同樣是「1」,在不同時機點上代表的意義竟然不一樣?孩子養成釐清定義的敏感度,對於數學學習必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數學發展了數千年,但在很多基礎領域上,全世界並沒有統一,比方小學生常用的直式除法,或是對於數目的讀法等,作者特別提出這些現象,除了可以拓展孩子的數學視野,同時也能提高學習的興趣。整體而言,在同類型的數學漫畫中,本書的取材與作者的關注方向相當特別,相信可以讓孩子對於數學有更多不同的想法與閱讀的樂趣。──徐任宏∕維尼老師(數學科普作家、吳大猷科普獎得主)   一直想找一本有趣、內容又正確的數學童書,但總找不到適合的,有些很有趣但內容與現行國小教

材的連結性不足;而能與教材呼應的,又多是在講如何解題!但當我翻到《小學數學這樣學》這本數學漫畫時,我的心裡響起了歡呼聲,這不就是我找尋已久的數學寶典嗎?所有的巧算、解釋,都是從正確的數學概念出發。利用有趣的情境,開展容易理解的學習內容與脈絡,讓孩子藉由閱讀培養「數感」。再加上書中有介紹其他國家在相同數學概念上,不同的書寫、計算方式,更拓展了孩子的眼界。現在的教學目標是要培養孩子對生活周遭事物的數學素養,而不是像過去的學習,把孩子教成計算器!如果您期待您的孩子愛數學、覺得數學有用、有趣,誠摯推薦,一定要讀這本書,保證您的孩子對數學會有不同的見解,並且愛上數學!──許大偉(新北市北新國小數學老師)

  選擇困難的你,不知道如何找到有趣又實用的數學漫畫嗎?歡迎來看看《小學數學這樣學》。作者本身是日本小學的老師,以貼近小學生學習的需求,搭配深入淺出的趣味漫畫,加上激發思考的數學遊戲,你一定可以重新找回數學學習的樂趣。不用懷疑,就讓我們跟著算太郎的12個數學祕笈,翻轉你心中枯燥的數學吧!──劉輝龍∕龍老(臺北市麗湖國小資優班老師)   本書透過數學捕快算太郎來說明小學課程中數學內容的本質,讓小讀者能有不同角度的思考,破除死記死背的習慣,更試圖將不同主題化繁為簡的進行解說,讓人有「啊哈!原來如此」的驚喜。「除法中的餘數如何表示?」,「基數與序數的差別」、「長方形周長與面積間的關係」、「平行

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關係」等,都是學習較感困難的地方,書中提出數個迷思的破解,很值得孩子與父母共同思考。書中還有個很棒的安排──算太郎數學遊戲,它的設計圍繞著「數」這個主題,例如拿石頭、翻黑白棋子、四則運算後變成10……當小讀者掌握到重點,或許會成為班上競賽時的達人呢! ──蘇恭弘(臺南市新興國中校長暨數學輔導團副召集人)   算太郎教我好多有趣的數學解法!我好像有一點點喜歡上數學了。──肉包(小學四年級男生)   和同學一起討論《小學數學這樣學》和數學課本裡不一樣的數學算法,希望也可以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獨特算法」。──小鍋鍋(小學五年級女生)   孩子現在所學的數學教法和我們求

學時有很大的不同,不僅常常被孩子的疑問考倒,有時還得花費好大的精力才能看懂數學課本在寫些什麼。這本書透過輕鬆的漫畫與說明,不但釐清了孩子在數學課堂上的疑問,也解答了很多我對現今數學教法上的迷思。──曾經是數學小老師的困惑媽媽(臺灣讀者)   「數學只有一種解法嗎?」、「只能按照數學課本上的算式作答嗎?」這本書給了我們完全不一樣的思考方向,原來數學課本上教的是「大多數人常用的方法」,但只要深入了解數學的原理與脈絡,就能找出專屬於自己的解法!──恍然大悟的麥斯(臺灣讀者)   書中的內容並不難,即使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其中帶來的樂趣,而對於正在學習乘法、除法和面積的學生則是大有幫助。─

─river1031(日本讀者)   這本書從一個又一個令人驚訝的角度讓你重新看待已習得的數學概念,對於那些不擅長數學但對各種事物感到興趣的孩子來說,是一本很有幫助的書!──日本讀者   這是一本玩數學、享受數學和修正舊有數學概念的書。在數學課本熟悉的內容中,獲得更多有趣的想法和更多理解的技巧,讓你更擅長數學!適合5歲以上的小學生。──日本讀者  

垂直的意思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0:00 今天我們要來介紹如何用選擇權的價差策略
來達到長期穩定獲利的方法

1:28 為什麼要做價差
a.已知最大風險,不會因為黑天鵝而被抬出場
期貨有可能會因為跳空,而出現無法預期的虧損
甚至不用談到跳空,有的時候你可能只是去忙一下
回來一看卻發現,怎麼豬羊變色了

但是垂直價差策略在你一開始建立好的時候
就已經知道最大虧損最大獲利是多少
以及損益兩平點在什麼位置
你可以抱著價差安心上班,安心睡覺
但如果是做期貨,你可能就三不五時會想要打開來看現在指數在哪

b.比起期貨,選擇權價差更能增加你的勝率
撇開技術分析不談(因為要談的話其實對期貨對選擇權都是同樣的影響)
期貨在進場之後,上漲下跌機率其實就50%50%
但是價差可以透過履約價的調整,來增加你的勝率
舉例來說,指數17000
期貨多單進場之後,就是以此為分水嶺,上漲賺錢下跌賠錢
但選擇權價差可以選
例如我作16800-16900看多價差,我會有一百點空間
結算在16900之上我都是獲利的

也就是說即使指數是下跌,但我最後也是獲利的
當然這個不能下跌太多啦,下跌太多跌破我看多價差做的履約價的話也還是會受傷的

當然,有一好沒兩好
選擇權也不是萬能的
如果我們要選擇更高勝率的履約價,最大獲利就會降低
反之,如果我們想要最大獲利高一些,勝率也就會低一些
(例如現在指數在17000,我想做多,
選擇16900這個履約價去做看多價差,我會有比較好的獲利,但勝率低
選擇16800這個履約價去做看多價差,獲利會比較差,但勝率高)

不過我這邊想要跟大家分享一個觀念
你先求穩,再求多(先求有,再求好)
意思是如果你要做的話我會建議你先做勝率高的組合
雖然他最大獲利低,但你積少成多慢慢累積資金
後面慢慢增加你做的組數,整體獲利也會往上升

c.保證金比期貨低,可有效運用你的資金
小台的保證金要四萬多
但我們選擇權做價差,一組的保證金最低只要2500
因為他的保證金計算方式是用兩個不同的履約價之間的差去乘以50元
也就是說如果我今天做一組16850跟16900的價差
那我的保證金就要(16900-16850)*50=2500

不過通常我建議去做100點價差的組合,所以保證金要5000元
再高一點的150點價差或200點價差也可以,但相對來說保證金就會變貴
如果需要的保證金太高,小資族要去操作的話會比較難受一點
這樣對你後續部位的調整可能會比較沒有彈性空間

7:32 如何做價差
a.他其實就像是替賣方部位加一個保險
舉例來說,今天我認為指數不會跌破16900
那我就會在履約價16900的位置賣出賣權(不認為會下跌)
但畢竟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未來
如果接下來跌破16900,我會有很大的風險
所以我在16900之下的履約價加買一個賣權
例如我在16800這個履約價買進賣權
那麼當指數下跌的時候
這個16800買進賣權的部位會獲利,也就會幫我cover我原本的虧損
以上的舉例把它們組合起來,就會變成是一個看多價差

b.看多價差與看空價差的組法
那其實你要組看多價差或看空價差呀,用買權或賣權都是可行的
重點在於你做的履約價
今天如果你想做看多價差,只要你買低履約價賣高履約價
就會成為看多價差
反之,如果你買高履約價賣低履約價,就會變成看空價差

不過今天介紹的這套方法,你做價差的話
我會建議用賣權去組看多價差
用買權去組看空價差
原因是流動性的問題,我們要挑選成交量大的履約價去做
不然理論上買權還是賣權組其實是沒有差異
詳細的細節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關於價差的文章或影片
在我的頻道裡面有一個關於選擇權策略,一系列的影片
其中有詳細介紹關於履約價對於價差策略流動性問題的部分
在這邊我們就不多贅述了

前面有提到,我會建議各位先求穩再求多
所以我會建議這種價差組合你要去做賺賠比低於1的
因為通常賺賠比低,也意味著他的勝率是比較高的
賺賠比就是最大獲利除以最大損失
通常我習慣做賺賠比0.1~0.3的組合
因為通常這樣的勝率其實蠻高的
而獲利嘛,雖然你可能會覺得一組5000元保證金只能賺幾百~一千多,感覺很少
但實際上我們把它換算成年報酬,你會發現這種東西的報酬率是高於其他投資工具的

c.要記得做複式單,或之後合併(保證金優化)
各位要記得,如果你要做這樣的策略
一開始要以複式單的形式進場

因為如果你是一個買方部位跟一個賣方部位分開下單的話
那個賣方部位會需要很多很多保證金
如果這樣的話就沒有我們一開始說的"有效運用你的資金"這個優勢

那如果你本來就是先做一口買方之後因情勢變化才多做一口賣方的話
我會建議你去把這兩口單合併成一組價差
保證金會從好幾萬變成只要幾千元,這樣能夠節省你的保證金

13:51 具體行動
以上大概介紹了一些你在做價差時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事項
那如果對於價差或者選擇權其他相關知識不瞭解的部分
可以參考我的YouTube頻道或者Blog文章
裡面有很多關於選擇權的知識補充

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個策略
是你大部分的情況下都可以使用的策略
而且做法並不難,你只需要懂均線,會看支撐壓力表
這樣其實就足夠了

指數走勢長期是多頭,在月選做看多價差
如果你要我去猜下一秒指數是漲是跌,我會跟你說我不知道
我猜中的機率大概跟丟硬幣差不多
可是如果時間拉長一點,我就可以提升我猜對的機率
為甚麼?因為股市有所謂的趨勢
當股市趨勢是處於多頭趨勢的時候,要我猜明天是漲還是跌,我會選擇猜漲
也許不是100%穩贏,但至少也是贏多輸少
反之,在空頭趨勢,要我去猜明天漲跌,那我會猜明天下跌
打開K線圖來看你就會發現,在多頭趨勢看到的是紅多綠少,對吧

因此,我們要跟著趨勢去做,因為這樣的話勝率是站在我們這邊的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發現股市的走勢長期來說是多頭趨勢
那我們的基本目標就出來了:
長期來看我們要做多頭價差
至於選擇權要做周選還是月選,我們要用月選來做多頭價差(周選存續時間太短)
利用均線作為基準,支撐壓力表作為輔助
所以打開K線圖,你會發現我們簡單用大家常看的5、10、20MA就能辨別趨勢
當現在是多頭排列時,股市為呈現多頭走勢
反之,變成空頭排列時,往往都是處於空頭走勢
所以我們在多頭走勢的情況之下
把我們多頭價差的履約價,建立在20MA的位置
也就完成了我們該做的事情

這邊可以看一下這三張圖
上面這張是多頭排列的樣子
下面這張是空頭排列的樣子
有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出現糾結的狀況
像中間下面這張

但有時候也會遇到一個問題
就是指數可能離20MA太遠,這時候做的價差可能最大獲利太低
低到如果算上手續費跟稅,你可能還倒賠
那我們可以做一些修正
去看看當時的支撐壓力表的支撐在哪裡
並且以此作為基準去抓我們可以做的位置
下一張投影片我們來看一下支撐壓力表

支撐壓力表是一項很好用的工具,它可以幫助不會畫線抓支撐壓力的新手
找到現在市場上大家認定的支撐與壓力
解讀支撐壓力表,我們要站在賣方的角度去思考
因為賣方留倉會有壓力,但買方沒有
所以你看買權與賣權變化量最大的地方,搭配賣方角度思考
舉例來說
你看到買權是17650變化量最大,賣權17000變化量最大
搭配賣方角度思考
賣出買權在17650,表示市場上的大眾認為不會漲破17650
賣出賣權在17000,表示市場上的大眾認為不會跌破17000
那這樣我們的月選看多價差,就可以建立一個16900-17000的看多價差

這裡補充一下,雖然我們是去做月選看多價差
但支撐壓力表我們還是觀察該周的支撐壓力表,而不是該月的支撐壓力表
除非到第三個星期三

(當然,偶爾會有特別的例子,例如之前日誌影片中有提到
當兩大法人都在做買進賣權的時候,支撐壓力表的支撐其實就沒有支撐效果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2bwQXrZOPI)

偶爾會有回檔,在周選做看空價差
但股市也是有時晴有時雨
總是會有回檔下跌的時候
這時我們可以利用短均線5MA來作為判斷基準
如果指數跌破五日均線
那我們就可以在這個時候做空頭價差
履約價可以抓前面的高點作為參考基準
另外,由於我們是判斷回檔
所以不需要把這個空頭價差做在比較長期的月選
而是做在比較短期的周選
如此一來這個空頭價差就能替我們月選多頭價差沖銷方向上的風險

其實如果你對選擇權已經有接觸過的話
你應該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變形的兀鷹
只是兀鷹策略會做在同個時間的契約裡面
又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當作是時間價差或者對角價差
但上述兩者會有裸賣部位
但我們這個策略在周選與月選都是價差,風險是有保障的

26:02 總結
這裡我們就給明確定義

a.在均線多頭排列時,做這樣的策略
每個禮拜固定做一組看多價差,我推薦星期五做
而在做這樣策略期間,如果遇到空頭排列,看多價差要停損出場
(空頭排列:5MA,10MA,20MA)
如果均線糾結在一起,則暫停動作(10MA,5MA,20MA,or 20MA,5MA,10MA)

b.做月選多頭價差,位置做20MA
若獲利空間不大(指數位置離20MA太遠),參考支撐壓力表的支撐
(to新手:如果要談技術分析的話,支撐通常會是前面的低點)

c.跌破5MA,在周選做看空價差,位置選在跌破五日均線前的高點
(這裡注意,不是做在5MA喔!是做在前面的高點)

補充:
a.新手的話我建議本金5萬來做這樣的策略
雖然說你其實不需要這麼多資金,但至少你一開始輸的話
比較不會有壓力

b.逆向的月選看空價差,周選看多價差這種做法並不建議
因為空頭走勢又急又兇
這樣做可能討不到甜頭,倒不如直接做買進賣權

▼凱文的選擇權課程,適合新手、小資族,讓你瞭解如何運用選擇權獲利!▼
https://optionplayerkevin.teachable.com/

▼歡迎加入會員▼
小額贊助,可以在留言區使用特別的專屬貼圖
鐵粉會員,除了貼圖,每天我會與你分享我對盤勢的想法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2JKimITPdd37tEzJrHPAg/join

▼底下有各種資訊,歡迎點開參考▼
✅選擇權討論社團: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groupkevin
✅IG: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instagramkevin
✅FB: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facebookkevin
✅line社群:https://lihi.tv/YcKVl

這個頻道專注在選擇權的話題上
股票、期貨、基金也歡迎大家來討論
希望大家都能變得更有錢,邁向財務自由

本集節目由蝦皮贊助播出
https://shp.ee/2dues3k
----------
***重要申明:影片主要為分享我個人的想法,並非投資建議,請觀眾在操作前仍需三思。***

中央與地方自治立法權限之劃分及其爭議 —以空氣汙染防制法為例

為了解決垂直的意思的問題,作者郭晴維 這樣論述:

我國地方制度法於民國 88 年制定,並隨著時代的變遷與民主化之進步陸續為修正,已成為現行我國保障地方自治制度最重要之法律依據。然而,該法雖就憲法對於地方自治之制度性保障精神加以明文、明確化,但就是實務運作上,仍存在許多相關法制層面上之缺失及不足待釐清與探討。 地方自治之本旨在於各地方自治團體能以自己名義,就其法律上所保障以及實質上屬自治事務之事項,得自為立法負責並以自己之意思實現執行之。若欲真正落實地方自治精神,最重要的便是重新界定地方立法權限之範圍,並賦予地方自治團體足夠的立法自由與空間,以釐清國家與地方自治團體間之權責關係,始能確立地方自治團體於整體國家法秩序中之地位。本文期盼中央與地

方間能夠達真正的夥伴、平等關係,並將過往的衝突對立轉變成理性監督制衡與合作協調機制,使憲法所保障之「地方自治制度」名副其實。 此外,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氣候暖化與各式環境污染嚴重,環境治理議題已成為現今社會受到許多關注之公共事務議題之一,身為現代工業化國家的台灣,亦無法避免去面臨環境汙染問題。就空氣汙染而言,其不僅對於人民的身體健康權以及生存權有所危害,更就整體環境之永續發展有重大影響,實不容忽視,且該汙染具跨國、跨域性,非僅由國家或是單一地方自治團體進行管理可控制或改善,須綜合整體國家社會、各地方區域及公私領域等各類專業部分,全方面互相配合、協調管制。因此,希望能藉由本文之研究,重新檢視並評

估我國空氣汙染政策與實際實行之結果、對於環境治理議題中央與地方權責劃分之現況與法規增修之更進,以此謀求我國人民之最大福祉。

數學想想三年級上學期

為了解決垂直的意思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1以「視覺」幫助孩子建立「量感」   2用「情境」瞭解算式的意義   3有趣推理,分辨奇偶不會忘   4從意義著手,幫孩子容易記得乘法表   5蛀蟲吃掉了什麼數?帶孩子提前探索未知數   6輕鬆掌握除法中的難題   7帶孩子跨入「證明」的世界,為國中數學舖下好道路  

遠距醫療資訊安全法制之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垂直的意思的問題,作者劉旭華 這樣論述:

遠距醫療在臺灣已經發展20多年,過去主要是為了解決山地、離島及偏遠地區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而後由於國人就醫習慣以及城市就醫的便利性,一直未被廣泛使用。正如提出論文構想時的預期,民眾對遠距醫療視訊診療的需求會隨著COVID-19疫情延燒而大幅提升,為因應疫情增加了遠距醫療運用的不只我國,包括美國、英國及鄰近的日本,都有條件的核准可以使用一般通訊或社交軟體進行遠距醫療視訊診療服務。由於此類社交或通訊軟體以及相關遠距醫療的軟硬體設備,都存在著駭客入侵、資料被竊、資訊外流及影響醫療進行等等資安疑慮,因此不得不重視遠距醫療資訊安全的課題。本論文著重於目前社會上的重要議題,隨著COVID-19疫情在全世

界蔓延,非接觸式的醫療照護成為醫療模式中備受矚目的焦點。本文目的是希望針對我國遠距醫療過程中資訊安全的威脅點,藉由不同國家的資訊安全管制模式進行分析,期能找出合適我國、清楚且能夠施行之資訊安全管理規範,透過遠距醫療資訊安全管理規範,以確保能同時兼顧病人的醫療安全與資訊安全。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係使用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以及訪談法,從國內外重要的文獻進行分析,再加上國內包括醫療資訊、資訊安全、法律專業與業界等專家訪談的意見彙整。結果顯示在美國雖沒有遠距醫療的聯邦法律,但每個州都有該州關於遠距醫療的規範,隨著 COVID-19 疫情延燒,美國醫學會制定及發布遠距醫療實施手冊,協助醫療機構更

快速導入遠距醫療。美國《健康保險可攜與責任法》(HIPAA Act) 即針對個人醫療健康資訊進行相關規範,其中資安規則 (Security Rule) 係為對個人醫療資訊安全管理的主要架構,受管轄或被涵蓋的機構除了應符合合理的資訊安全維護之要求外,同時也應具備資訊安全維護措施的能力及執行風險分析和危害管理的能力。在英國,個人資料保護與資訊安全防護係基於2018 年英國《通用資料保護法》(UK GDPR) 的一般原則、《資料保護法》(DPA) 之資料保護原則以及《網路和資訊系統管理條例》 (NIS) 所規範。英國醫療的資訊安全規範主要是由國民保健署 (NHS) 轄下之NHS Digital負責;

NHS Digital 要求醫療機構的資訊或資訊管理部門應提供資訊安全保證,並要求有權訪問 NHS 病人資料和系統的組織,皆應符合國家資訊安全標準及實施資訊安全管理。日本遠距醫療的照護指南,首先是由日本醫學會製作及公佈,而後再由主管機關厚生勞動省進一步修訂及公告出《遠距醫療適切指南》;《遠距醫療適切指南》將遠距醫療區分為有與醫療院所的醫療資訊系統介接或未有與醫療資訊系統介接兩種方向,來進行不同程度的管制模式。 在遠距醫療的過程中,從在地的病人端一直到遠端的醫療院所,包括病人或家屬用於傳輸資料的裝置、家用的網路和網路閘道器設備、網際網路與4G/5G、遠距醫療平台、醫療院所內的網路和網路閘道

器設備、醫療從業人員、遠距醫療平台業者等,都各自有相關的資安威脅及資安風險,因此,本文建議在病人端的資訊安全防護可參酌國外之經驗,適切的使用加密技術及身分驗證機制,並設計簡單的定型化契約,約束病人端不進行可能違反資訊安全的行為。在遠距醫療的設備與平台的資訊安全防護中,若使用的平台係由政府提供,應該會較具公信力也比較安全,但可能會限制了產業競爭與發展;因此,從角色上思考,建議由主管機關訂出遠距醫療平台認證的標準及管制規範,並訂定平台資料儲存、傳輸之管理規範,若有違規情形主管機關就有明確之依據可以要求進行改善。此外,也建議醫療機構在選擇遠距醫療平台時,應選任合適的廠商與之簽署合作契約,同時醫療機構

也要「監督」其資訊安全維護情形,並要求出具符合資安之證明,以維護病人個人資料安全、資訊安全及病人安全。在網路安全、網路閘道器設備及傳輸協訂中,建議應限制使用安全的網路進行訪問,同時應使用傳輸協定及進行未授權訪問之預防措施,同時也應進行身份管理、訪問管理及漏洞管理,並佈署防火牆、入侵偵測與入侵預防系統,以進行網路及傳輸安全維護。 遠距醫療有望成為未來新醫療常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持續性及整合性的醫療照護模式,在兼顧安全與效率的要求下,本文不僅提出對於遠距資訊安全管理規範的建議,同時也提出相關法規範修改之建議,期能對提升遠距醫療之效率與安全略盡棉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