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碳循環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地球碳循環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日鑫 李成學 主編寫的 綠色環保型腐植酸磷肥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中興大學 生命科學系所 黃介辰所指導 楊佳慈的 黑翅土白蟻腸道之微生物菌相解析及其固氮菌與木質纖維素分解菌之功能性分析 (2012),提出地球碳循環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生質燃料、黑翅土白蟻、微生物族群、木質纖維素分解菌固氮、共代謝。

而第二篇論文崑山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研究所 陳恕行所指導 陳誌成的 由生物體內碳循環探討生物鈣化的促進 (2008),提出因為有 碳循環、酸鹼平衡、生物鈣化、鹼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地球碳循環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地球碳循環,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綠色環保型腐植酸磷肥

為了解決地球碳循環的問題,作者王日鑫 李成學 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在回顧總結我國磷肥工業發展歷史的基礎上,系統闡述了腐植酸與土壤肥力關系及腐植酸對土壤磷素的作用機理,進一步詳細介紹了綠色環保型腐植酸磷肥的生產工藝、技術及其應用效果研究。   本書可供從事農業、腐植酸、肥料及科技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閱讀,也可供大專院校農學、生物、肥料等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第1章 緒論  1.1 土壤、肥料與環境  1.2 生態環境變化和生態農業建設  1.3 從土壤的磷素營養到人類健康   1.3.1 現代農業發展與人類健康   1.3.2 土壤健康及評價   1.3.3 磷肥對土壤、作物及農業生態環境的影響    1.3.4 磷肥污染對農產品及人體健

康的影響  1.4 發展綠色環保型腐植酸磷肥的意義和前景 第2章 腐植酸與土壤肥力的關系  2.1 腐植酸資源的性狀   2.1.1 腐植酸的主要來源   2.1.2 腐植酸類物質的組成與結構  2.2 我國腐植酸資源的概況及農業應用   2.2.1 我國腐植酸資源的概況   2.2.2 我國腐植酸農業應用的歷史   2.2.3 我國腐植酸農業應用的發展前景  2.3 腐植酸類物質在改良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2.3.1 鹽堿土的改良   2.3.2 白漿土的改良   2.3.3紅壤的改良 第3章 植物的磷素營養與磷肥  3.1 植物的磷素營養  3.2 我國土壤磷素的基本狀況  3.3 磷肥的

種類及性質   3.3.1 磷肥的種類   3.3.2 不同磷肥的性質及施用  3.4 磷肥的合理施用   3.4.1 施用磷肥的必要性   3.4.2 作物吸磷特點   3.4.3 合理選擇磷肥的品種   3.4.4 選擇適當的施用技術 第4章 腐植酸改造磷肥產業  4.1 磷肥工業的歷史與現狀  4.2 我國磷肥工業的發展狀況   4.2.1 我國磷礦資源的分布特點   4.2.2 我國磷礦資源的利用簡況  4.3 磷肥用量增加帶來的問題與對策   4.3.1 磷肥對土壤的污染   4.3.2 水體富營養化   4.3.3 解決磷肥污染的方法與對策  4.4 新型腐植酸磷肥的開發應用前景

第5章 腐植酸對土壤磷素的作用機理  5.1 磷肥在土壤中的轉化   5.1.1 土壤磷的吸附與解吸過程   5.1.2 土壤磷的溶解與沉澱過程   5.1.3 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的轉化特點   5.1.4 磷肥在水稻土中的轉化特點  5.2 腐植酸與磷素關系的研究   5.2.1 有機酸對土壤吸附磷的影響   5.2.2 有機酸對磷的解吸和釋放  5.3 腐植酸對磷肥的影響研究   5.3.1 腐植酸與磷肥結合對磷有效性的影響   5.3.2 腐植酸與速效磷肥作用後磷酸鹽形態的變化 第6章 腐植酸磷肥——新型綠色環保磷肥  6.1 綠色環保型腐植酸磷肥的構建   6.1.1 綠色環保型腐植酸

磷肥的含義   6.1.2 腐植酸與磷肥作用的化學基礎   6.1.3 腐植酸磷肥的發展歷史  6.2 腐植酸磷肥的分類  6.3 綠色環保型腐植酸磷肥的作用特點   6.3.1 腐植酸磷肥的作用機理   6.3.2 腐植酸類磷肥提高磷素利用率的作用   6.3.3 腐植酸類磷肥的增產作用   6.3.4 腐植酸類磷肥提高農產品品質的作用   6.3.5 腐植酸類磷肥的環保作用  6.4 腐植酸磷土壤改良劑的種類與作用   6.4.1 腐植酸磷土壤活化劑   6.4.2 腐植酸磷土壤活化劑作用效果 第7章 腐植酸磷(復)肥的生產技術  7.1 腐植酸磷(復)肥產業化的條件  7.2 腐植酸磷肥

的生產技術   7.2.1 腐植酸磷肥生產對腐植酸的要求及加工方法    7.2.2 腐植酸磷肥(HA—P)的工藝路線  7.3 腐植酸磷復肥的生產工藝技術   7.3.1 以泥炭為原料的生產工藝   7.3.2 以煤炭腐植酸為原料的生產工藝  7.4 含磷腐植酸葉面肥的生產技術   7.4.1 葉面肥料作用機理   7.4.2 含腐植酸葉面肥生產技術 第8章 腐植酸磷肥的應用效果研究  8.1 新型腐植酸磷肥的應用效果   8.1.1 HA—P的生物效應和應用效果   8.1.2 HA—P的開發概況  8.2 腐植酸磷(復)肥的應用研究   8.2.1 腐植酸磷肥在玉米上的對比試驗   8.

2.2 腐植酸磷肥在大豆上的對比試驗   8.2.3 腐植酸磷肥在綠豆上的對比試驗   8.2.4 腐植酸磷肥在馬鈴薯上的對比試驗  8.3 新型腐植酸磷(復)肥的開發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縱觀汪洋書海,腐植酸類圖書甚少。在已出過的腐植酸類圖書中,唯鄭平先生主編的《煤炭腐植酸的生產和應用》 (1991年出版)一直在業內獨享清教,這與博大精深的腐植酸類物質的客觀存在極不相稱。 在浩瀚廣袤的地球生物圈里,蘊藏著一種不引人注目的暗色有機物,這就是腐植酸類物質。腐植酸是天然高分子有機化合物,廣布于土壤、江河、湖泊、沼澤、森林等自然界中,是地球碳循環的

重要組成部分,亦是“維持生命的貯庫和生物圈的保護者”。 人類真正認識腐植酸,自1786年德國Achard首次從泥炭中提取腐植酸後,德國Vauquelin和Thomson分別于1797年、1807年用堿液從腐解植物殘體和土壤中提取出腐植酸,距今只有ZZI年。如果以我國“藥聖”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著作中編人的“烏金散”(國家中醫藥保護品種,“烏金”系指腐植酸)為個例的話,說明我國腐植酸的應用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歷史。 自1957年3月起,我國開始煤炭腐植酸的研究、生產和應用,走過了從理論到實踐、從論證到創新、從示範到推廣的過程,取得了由量變到質變的一系列重要成果,確

立了腐植酸對國民經濟一、二、三產業有益補充的歷史地位。50年中,我國腐植酸產業先後經歷了基礎研究的“開拓期”(1957~1966年)、 “文革”時期的“間歇期”(1966~1974年)、國家推動的“黃金期”(1974~1985年)和市場化發展的“自然生育期(1985~2006年)”四個階段。現在,伴隨著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終于迎來了市場成長的最好時期。人類從土壤、水體等中獲取腐植酸原料幾乎不可能,而煤炭腐植酸的開發利用則成為必然。工業利用的腐植酸,主要從富含腐植酸的礦源(褐煤、風化煤、泥煤)中提取。我國煤炭腐植酸資源豐富,已知的褐煤約1265億噸,風化煤約1000億噸,泥炭約125億噸,

價值高達人民幣百萬億元。20世紀60年代初,–我國開始煤炭腐植酸生產,至今已形成工業化規模,主要有腐植酸、硝基腐植酸、腐植酸鹽等三大類數以百計的產品。這些原創產品由最初在農業開發中的應用,逐步滲人工業、礦業、醫藥、保健乃至環境治理等眾多應用領域,並已在綠色環保產業中彰顯出獨有魅力。而且,中國腐植酸產品種類之多、應用範圍之廣,均居世界前列。 20世紀90年代初,“生物腐植酸”脫穎而出,這是我國科技工作者師法自然而取得的一項重要成果。“生物腐植酸”稱謂緣于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原料均系生物質,二是產物依靠生物發酵,兩者可不斷優化和再生利用。生物腐植酸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目前,在大農業各領域中

均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如腐植酸可降解液態地膜、腐植酸水產健康養殖、腐植酸植物康復制劑等新品新秀。 人類認識腐植酸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我國計劃經濟條件下,腐植酸在國民經濟分類中只是一個小類,產品多以穩定劑、調節劑、助劑等形式存在,只是經濟發展中“公益性”的“潤滑劑”。當人類在工業領域極盡擴張,大量消耗初級資源,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直至民生安全受到威脅時,腐植酸的作用和地位才得以凸顯出來。 腐植酸與環境和諧共生的天然本色,必將造就腐植酸成為關懷人類的新產業。毫不夸張地說,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壤、水體、空氣、動植物、有益微生物等環境因子,不可回避地都要牽涉到腐植酸類物質;人們生產生活使用

的肥料、農藥、處理劑、吸附劑、化學品和醫藥保健品等,凡是涉及綠色環保和食品安全產業鏈上的要素,無不把注意力轉向腐植酸的開發應用上來。正如世界知名土壤化學家M.斯尼茨爾教授所說︰“腐植酸類物質廣泛分布于地球表面,直接或間接地控制著許多反應,影響著這個星球上人類的生存,並繼續地向許多久經考驗的科學家的好奇心和智慧發起挑戰。” ……

地球碳循環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斷食 #生酮飲食 #糖尿病
本影片內容為與家醫科李思賢醫師討論分享,若想嘗試斷食,請先詢問醫療與營養專業人士。
李醫師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dr.neillee/
------------------------------
本集贊助:【聯邦銀行 綠卡】
*電動汽機車充換電10%回饋
*共享汽機車10%回饋
*蔬食餐廳/生機超市10%回饋
*生活代扣繳0.5%回饋無上限
活動詳情:https://card.ubot.com.tw/ECARD/ACTIVITY/2021GreenCard/
立即申辦:https://card.ubot.com.tw/eCard/dspCardOnLineApply.aspx?GID=64&IDE=A&strID=2008060014&PJN=HLF&UTC=TKstory

謹慎理財信用至上
• 循環信用利率5%~15%;循環利率之基準日為104年9月1日
• 預借現金手續費為預借金額x3.5%+100元
• 詳細活動內容及相關費率請洽聯邦銀行信用卡網站https://card.ubot.com.tw
------------------------------
➡請「加入」台客劇場會員,支持我們創作並記錄更多值得被看見的人事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hPiQIi_uyjF1YHKj-FhGw/join

台客帶你一起體驗! Carpe the hell out of this Diem!!!
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實驗,不管成功失敗,對或錯,總是想帶來美好的改變...
Enlightening points of view about culture, consumerism, social issues and well-being. We are proud to be Taiwanese.

➡看更多
📷#這位台客 https://reurl.cc/NXkMWx
📷#台客環保 https://reurl.cc/5o6xjG
📷#台客社會觀察系列 https://reurl.cc/nn93a8
📷#台客生活實驗 https://reurl.cc/MA84MW

Director:Al K Lin 林冠廷導演
Producer: Azuma Chang 東風 製作
-----------------------------------------------------------------------------------
商業合作請洽 [email protected]
-----------------------------------------------------------------------------------
台客劇場 IG & FB:
https://www.instagram.com/taikestory/
https://www.facebook.com/taikestory/

台客劇場也正在尋找更多有故事的台客🔎
歡迎加入「這位台客」FB社團跟我們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aikestory

黑翅土白蟻腸道之微生物菌相解析及其固氮菌與木質纖維素分解菌之功能性分析

為了解決地球碳循環的問題,作者楊佳慈 這樣論述:

人類大量煉製石油作為能源替社會帶來快速的繁榮發展與便利,但燃燒石油的同時也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含量上升,造成地球暖化問題等環境問題已不容忽視,因此各國致力發展生質燃料(biofuel)以代替石油使用。由於第一代生質燃料存在與糧食作物重疊的缺點,第二代生質燃料則發展用稻草、蔗渣、莖桿、木材等廢棄物之木質纖維素(lignocellulose)作為煉製醇類來源,成為未來綠色能源的重要目標。白蟻(termite)能利用木頭、枯枝、落葉等木質纖維素作為營養來源,是地球碳循環中重要的分解者,因此是研究第二代生質燃料的良好生物模型。本研究選擇台灣地區常見之黑翅土白蟻(Odontotermes fo

rmosanus)工蟻作為研究材料,探討黑翅土白蟻的腸道微生物在分解植物木質纖維素以及缺乏氮源的營養條件下,如何提供白蟻生長所需要之碳源及氮源。實驗第一部份先分析黑翅土白蟻腸道之微生物菌相與優勢菌種的功能,使用非培養法(culture- independent methods),把擴增的黑翅土白蟻腸道微生物之16S rDNA,利用變性梯度膠體電泳(DGGE)技術將不同微生物的序列分離進行比對鑑定。依照微生物序列的相同度(identify)可將黑翅土白蟻的腸道微生物歸納成四個目(oder)分別為:Enterobacteriales, Bacteroidales, Clostridiales, S

pirochaetales。為更一步探討腸道微生物的功能,因此實驗第二部分以培養法(culture-dependent methods)進行菌種篩選。分別設計天然性基質(芒果樹粉、狼尾草)以及人工性基質(carboxymethyl cellulose, xylan, pectin)四種添加不同碳源並且無氮源的選擇性培養基,注入黑翅土白蟻工蟻的腸道微生物進行培養分離。從不同培養基篩選之分離菌株鑑定結果有Enterobacteriales、Lactobacillales、Bacillales、Actinomycetales四種目之微生物。實驗第三部分則測試分離菌株分解木質纖維素的醣類水解酶活性,以

及固氮酶基因nifH及氨氮(NH3+)釋出之能力的能力。結果顯示分離菌株Paenibacillus wclg4可分泌纖維素酶及半纖維素酶水解纖維素與半纖維素,而Klebsiella wccg12菌種在缺乏氮源的培養基中固定氮氣生長產生約41mg/L氨氮。非培養法與培養法的結果均可鑑定到腸桿菌目(Enterobacteriale)之Klebsiella sp.,推測白蟻在攝取木質纖維素缺乏氮源的營養條件下,Klebsiella sp.有固定氮源及發酵醣類產生醇類的功能,並且釋出氮源及醇類給予分解菌及其他微生物利用。而木質纖維素分解菌參與分解木質纖維素的過程,可釋出的醣類給予固氮菌等微生物利用。因

此實驗第四部分以共培養分離菌株Klebsiella wccg12與Paenibacillus wclg4在添加人工纖維素且無氮源的培養基中測試兩者是否有共代謝(cometabolism)的合作關係。雖然實際微生物族群與環境及代謝作用複雜許多,從本研究共培養白蟻腸道微生物的方法,讓我們能探討微生物在白蟻的消化系統運中扮演的功能,未來或許可借鏡白蟻分解植物纖維的方式,發展更簡便有效率的生物反應器生產生質能源。

由生物體內碳循環探討生物鈣化的促進

為了解決地球碳循環的問題,作者陳誌成 這樣論述:

地球碳循環中碳以不同的型式傳遞於儲存槽間,以進行能量傳遞或酸鹼平衡。海洋為地表上最大的碳儲存槽,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高時,海水中碳酸根離子轉成氫碳酸根使海水不致變酸。其實每一生物體內都有個小型的碳循環,也負責酸鹼平衡。生物的酵素只能在很窄的pH範圍內工作,保持酸鹼平衡是很重要的。本研究的構想就是要從生物體內的碳循環來檢視碳儲存槽的構造,以便對促進生物鈣化貢獻。研究以貝類為對象,它們在海洋碳循環中負責將氫碳酸根轉回碳酸根,然後以碳酸鈣方式儲存。觀察收集到的樣品可以知道貝殼內的碳酸鈣儲存是會變動的,而生物製造的有機物可以控制碳酸鈣的結晶。例如在貝殼中含有碳酸酐酶,其主要作用就是加速碳的轉換。有機物

層的結構也會因環境條件而異,原本已適應某種環境條件的有機層,可能在環境條件突然改變時失去效用。近海區域海水的鹼度因石化燃料燃燒及汙染已明顯下降,這對鈣化生物造成的影響是我們要探討的方向,鹼度代表酸鹼緩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