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牌電風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際牌電風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鄭秋霜寫的 大家的國際牌—洪建全的事業志業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10款智能DC電風扇推薦 - Udn買東西也說明:DC節能風扇成市場主流,10款DC風扇推薦品牌,國際牌、SHARP、Dyson、艾美特、奇美、富士電通、三菱電機、DOSHISHA、聲寶、 東元DC電風扇推薦品牌,不論是立扇、大廈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林顯群所指導 左浩儒的 立地式電風扇之數值與實驗整合研究 (2014),提出國際牌電風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立地式電風扇、氣動特性量測、噪音量測。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歷史研究所 傅大為、吳泉源所指導 秦先玉的 「蒸煮」幸福:台灣戰後廚房電氣化發展,1945-1970 (2010),提出因為有 家電(業)範疇、電鍋技術、婦女炊煮技術、美援技術轉移、幸福電化家庭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際牌電風扇的解答。

最後網站[開箱] 國際牌DC直流電風扇F-H14/16 CND系列 - Mobile01則補充:國際牌 DC扇因為爬了一下文新款9葉的這款好像只有討論沒有多少人有開箱 ... 改變我還沒感覺出來再來另一個特別的功能大概就是一般電扇沒有的遙控(左右)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際牌電風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家的國際牌—洪建全的事業志業

為了解決國際牌電風扇的問題,作者鄭秋霜 這樣論述:

  「台灣家電拓荒者」洪建全先生已經辭世二十年。他白手起家、胼手胝足,打造台灣「國際牌」家電品牌,在因緣際會下,與「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合作,成立「台灣松下」,以國產品的親切感,舶來品的高品質,從五○年代起,提升台灣的生活水準,不論是「金龍電視機」、「合歡冷氣機」、「花束電冰箱」、「海龍洗衣機」,或者「松風電風扇」等產品,「國際牌」這個名字一路忠實地與許多民眾一起成長。   本書詳述台灣第一代企業家洪建全的一生,礦工之子努力出頭的奮鬥史,首度揭露台日合資企業模範生的經營心法。他開風氣之先,早在三十五年前便由企業贊助成立「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設立「洪建全視聽圖書館」,發行雜誌,引

發民歌風潮,舉辦兒童文學獎,長期關注及贊助文化發展,不僅回饋社會,也建立起志業傳承的良善家風。洪建全教出了四個「總經理兒子」,更是台灣早期少數重視「女力」的企業家,與妻子洪游勉攜手打造「國際牌」值得信賴的品牌形象,要求媳婦參與家族事業經營,為了公益,洪家還出現了「台灣最會花錢的豪門媳婦」!   洪建全一生「把事業當作志業來奉獻,把志業當事業來經營」,他樹立企業家的典範,擁有志業家的胸懷,「洪建全就是國際牌」,這個記憶仍深植在許多人的心中。 本書特色 1.台灣第一代本土企業家洪建全微寒出身、白手起家創立「國際牌」的奮鬥故事。 2..臺灣企業家與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相交半世紀,公私情誼深厚第一人

。 3.洪建全養育出四個「總經理兒子」,均為商界名人,第二代、第三代傳承事業與志業。 4.台灣最早期由企業贊助的基金會「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成立屆滿三十五年。 5.「洪建全基金會」長期關注藝文,灌溉台灣成文化綠洲。 6.洪建全重視「女力」,豪門媳婦受信賴、掌大局。 作者簡介 鄭秋霜   經濟日報記者,目前主跑文化創意產業路線,英國城市 大學碩士,著有,曾獲宗教文學獎新詩獎、台北文學獎新詩獎,並曾與同仁共同獲得花旗財經新聞獎首獎。

立地式電風扇之數值與實驗整合研究

為了解決國際牌電風扇的問題,作者左浩儒 這樣論述:

電風扇在家庭中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電器產品,隨著科技進步與技術上的蓬勃發展,人們對於生活品質要求也有所提升,對於家電產品性能也特別重視;另因工業過度發展,使得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暖化,因此人們更加注重節能減碳,另外對於節能也可減少成本開銷。電風扇發展至今,鮮少有針對立地式電風扇之性能及氣流特性進行分析研究,市面上大都使用相似外型來進行販售,僅以改變馬達性能來達到節能之效用,另外對於扇葉保護罩僅以安全性為主要訴求,較少對於氣流場走勢及變化進行探討;因此,本研究將透過數值模擬方式進行流場分析,利用有系統的參數化設計來進行研究,並將最適化設計製作出實體化模型,利用模型來進行實驗量測,希望能用數值模擬來探討

各設計參數之影響效益以及實驗與數值結果之可靠度。首先,本研究將分扇葉單體及保護罩兩部份進行設計分析,扇葉單體本身對於電風扇性能影響較大,因此先針對扇葉單體進行研究探討,在此藉由CFD數值模擬軟體FLUENT,針對扇葉之安裝角、扭轉角及傾角等參數分析評估,並且觀察其流場情況及性能預測之差異;接著扇葉保護罩將搭配最適化扇葉進行研究分析,利用改變保護罩之距離、肋條外型及角度等參數進行改良,最後令兩者之最適化結果做整合,再將此最適化設計利用CNC加工製作模型,並進行相關氣動性能與噪音量測,以相互驗證實驗結果與數值模擬之準確性及可靠度。氣動特性量測系根據能源之星(ENERGY STAR)吊扇量測規範及國

家標準CNS 2061立地電扇量測標準,將兩者整合並建立一測試方式,測試得到之實驗數據與數值模擬相互比較後,顯示出不論是競品與最適化電風扇,得到實驗值與模擬值之性能趨勢結果一致,兩者的數值差異在10~14%之可接受範圍內,證實數值模擬方法具有一定的準確度。在性能之實驗測試上,最適化電風扇與競品電風扇之性能比較,結果顯示本設計電風扇在氣動特性表現上優於競品電風扇,其最大流量提升54%且氣流場分佈也較均勻廣闊,整體流場速度對於人體之影響也感到較為舒適。綜合上述之研究成果顯示,本文所研究之立地式電風扇已達到提升性能之目標,因此其設計流程、測試方式及相關參數應用可供後續業界作為研究開發參考。

「蒸煮」幸福:台灣戰後廚房電氣化發展,1945-1970

為了解決國際牌電風扇的問題,作者秦先玉 這樣論述:

摘要 本論文主題是1945-70年代的廚房電氣化發展。1960-70年代台灣的家庭與廚房生活正經歷著一場物質革命,過程中,廚房電器日漸主導家庭生活節奏。經由分析家庭電氣化文化意涵演變、電鍋四階段發展史、以及諦造家用電器消費社會的技術,本論文嘗試釐清國家、技術、性別文化,如何相互交織出現代化家庭的面貌之一,同時,論文也嘗試分析這個過程對於家庭與社會的影響。 透過本論文研究,得到以下結論:(一)首先是日治到1960年代家庭電氣化文化意涵的轉變:概念上,當代慣稱的「家用電器業」、「家用電器」,從日治到1950年代末期仍未成為一產業分類、或是大量使用的指稱;產業上,戰後電工業發展則以國防軍需、電

力建設等為主,民生日用電器仍未成為重點。1960年代初期,電工業者從建構家用電氣器具/業論說,到成立家電部門組織等,逐步全面性轉換了日常生活電器與電氣器具產業意涵,使之承載著性別與家庭意涵。(二)間熱式電鍋,既是電工業者推動廚房電氣化的試金石,同時,它的誕生過程,更是具體呈現上述戰後電工業發展方向。依據政府協助民營工業方式,呈現出國家並未計畫式發展廚房電器。技術轉移方面,雖然大同電鍋TAC-6與日本東芝ER-4自動電器釜「類似」,但是,兩者誕生的炊煮文化、產業技術與社會脈絡不同,台灣電工業者勢必需要針對轉移的技術進行調整。加工技術、電力政策與飲食文化等因素,共同形塑了電鍋的在地化發展,這些在地

化技術並呈現出技術後進國工程師、黑手、女工、女性職員、同仁眷屬、以及女性家政專家的變更、改進等技術能力。另一方面,男性主導的工程師職場文化、美援家政學課程規畫以及科學廚房意識形態,這些因素既侷限女性家政專家參與廚房測試的程度,又間接強化廚房科技朝向適合家戶使用方向發展。(三) 論文重現1960年代電氣與氣體炊煮系統競爭過程,並以之為背景,解釋當時電鍋多功能料理敘事持續更新、電爐「失敗」等現象。使用上,鄉村地區農戶與城市地區非農戶不同的電力設備、經濟能力、家庭結構與飲食文化,造成電鍋多功能料理敘事與實際使用情形各行其事。依據職業與族群因素,城市外省中上階層軍公教家庭是第一波電鍋使用者之一;從「工

作過程」概念分析1960年代煮飯、電鍋料理家務,上述核心家庭主婦仍須扮演總籌者角色。對比之下,直到1969年鄉村地區農戶家庭的電鍋使用延緩現象,則與家庭型態、飲食文化與炊煮家務性別分工相關,最後,廚房電鍋化的影響也表現在貶抑婦女的炊煮技術。(四)廚房電氣化推動過程,電工業者面對種種不利實況,包括國民所得不高、有限內銷市場、工業發展為重的電力政策、工業發展優先的節約消費主張、以及不熟悉家用電器的使用者等,電工業者首先從意識形態著手,將日常生活電器「奢侈品」形象除魅,繼之,採用「第一次生產力運動」期間,自美、日轉移的廣義市場行銷技術,電工業者大量「製造」了一套性別化的「廣義技術」,諦造了家電器具消

費社會,以利廚房電氣化推動。關鍵字:家電(業)範疇、電鍋、婦女炊煮技術、美援技術轉移、幸福電化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