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文化基金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際文化基金會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魏承思寫的 南懷瑾大學問 和黃石城許文堂林東璟的 權力無私:我的從政建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老古 和遠流所出版 。

輔仁大學 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鄭志明所指導 高慶禮的 中和無上大道院「鴻鈞老祖」的信仰研究 (2020),提出國際文化基金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無上大道院、鴻鈞老祖、封神演義、終極生命、靈修模式。

而第二篇論文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文學碩士班-靈性諮商組 黃友音所指導 蔡泇錤的 信仰進入我心-一位第一代基督徒母親的親子教養歷程 (2019),提出因為有 基督信仰、第一代基督徒、教養、生命敘事、母職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際文化基金會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際文化基金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南懷瑾大學問

為了解決國際文化基金會的問題,作者魏承思 這樣論述:

  讀南懷瑾的書,首先要瞭解南懷瑾這個人。   南老師一生行跡奇特,學問兼及儒、佛、道三家,在精研中國文化之外,還吸取了西方文明的精華。由於特殊的人生經歷和治學方法,使他不同於當代一般學者,而能出入於儒、佛、道之間。準確地說,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弘揚者。然而想要準確通盤地讀懂他的著作、瞭解他的思想,實非易事。   本書共一百篇文章,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南老師的人生之路講起,瞭解一個大師是如何煉成的;第二部分介紹南老師的學問之道,幫助大家認識他治學講學的特點。第三部分是南老師主要著作的解析與導讀,引導大家掌握其對中國文化方方面面的見解和觀點;第四部分則介紹南老師對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及人

生修養等方面的獨特看法。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期能透過這一百篇文章,伴隨大家一起逐步深入到南懷瑾的世界。 作者簡介 魏承思   魏承思博士,香港佛學研究協會主席,南懷瑾大師創辦太湖大學堂唯一專任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博士,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和華東師範大學碩士。早年曾任教於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1990年代起先後擔任香港《亞洲週刊》和《明報》主筆、亞洲電視新聞總監、《成報》總編輯和星克爾出版公司董事長。近年分別在南方科技大學,中歐管理學院,國家會計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講授國學和佛學。在太湖大學堂講授「國學經典導讀」以及和南懷瑾一

起講授「經史合參--資治通鑒」。   魏承思博士主要著作有《荀子解讀》、《中庸解讀》、《管子解讀》、《魏承思國學講演錄》、《緣來佛教》、《中國知識份子的浮沉》、《中國佛教史論稿》、《佛教的現代啟示》等,發表佛學和國學論文數十篇,並分別應邀為《南懷瑾全集》、《星雲大師佛學精選》以及趙樸初、日本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先生的著作撰寫序言。 第一篇 帶你認識南懷瑾   1 發刊詞: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弘揚者 2 少年南懷瑾:有學問無學歷 3 走出老家闖天下 4 湖邊奇遇:由儒入道 5 南懷瑾入川:尋找劍仙 6 由道入佛:從袁煥仙學禪 7 護國法會:拜虛雲和貢噶活佛為師 8 峨眉閉關:能行難行,能忍難

忍 9 出川入台:動盪的歲月 10 初到臺灣:中國文化命若懸絲 11 為保衛民族文化而戰 12 不要虛名,桃李滿天下 13 著作等身,創辦十方書院 14 洋弟子: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 15 遠走美國:為中國改革把脈 16 南懷瑾的飯桌:在香港迎回歸 17 兩岸密會一線牽 18 金溫鐵路:為家鄉建設盡一份力 19 兒童讀經:振興文化從孩子抓起 20 太湖大學堂:最後的日子 第二篇 南懷瑾的學問 21 貫通儒釋道,出入百家言 22 經史合參,以經解經 23 深入淺出,廣徵博引,貫通古今 24 南懷瑾談為己之學 25 中國文化必讀書 第三篇 南懷瑾著作導讀 26 我讀南懷瑾:哪些著作最重要

儒家 27《論語別裁》別出心裁 28 為孔子平反昭雪 29 還《論語》的本來面貌 30《論語》究竟說什麼 31 正本清源說《大學》 32 七證:內養功夫的順序 33 自欺、欺人、被人欺 34 外用以修身為本 35 廣徵博引講《孟子》 36 「仁政」與義利之辯 37 浩然之氣是我們的民族精神 38 孟子的性善論 39 南懷瑾講〈離婁〉與〈萬章〉 40 修身立命在「盡心」 41《中庸》:解開儒家心法的奧祕 42 什麼樣的人是強者? 43 五大道和三達德 44《易經雜說》:學易入門 45《易經繫傳別講》:學易經,看人生 道家 46《中國道教發展史略述》 47《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祕學》 48 《老子

他說》:他說老子 49 老子說「道」 50 老子的法寶 51 道家養生的原則和方法 52 做人處世學道家 53 《莊子諵譁》:探究生命的意義 54 莊子說逍遙人生 55 南懷瑾講《莊子》內六篇 56《列子臆說》:寓言裡有哲理 57 聽列子講故事,悟人生大道理 58《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59《我說參同契》:難懂能懂 60 氣脈真通和假通 佛家 61《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佛法、佛教和佛學 62 佛教的中國化 63 學點常識進寺廟 64《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65《定慧初修》:禪學與禪淨雙修 66 南懷瑾說《心經》 67《如何修證佛法》 68《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靜以養生 69 南懷瑾

教七支坐法 70 細說靜坐的身心反應 71《金剛經說什麼》:善護念 72 應無所住,如如不動 73 無所住,不著相 74《藥師經的濟世觀》:救人濟世的大乘精神 75 大乘佛教精神的實踐 76《花雨滿天 維摩說法》:在入世中出世 77 大乘菩薩的見地 78 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 79《圓覺經略說》:一念一清淨 80 十二菩薩問,佛法精要 81《楞伽大義今釋》 82 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 83《楞嚴經》的宇宙觀與人生觀 84 根塵解脫與二十五圓通 85 教理行果 86《禪與道概論》 87《禪海蠡測》是正本清源之作 88 禪宗與教理 89 頓悟與漸悟 90 撥亂反正之作 第四篇 南懷瑾

還說了些什麼 91 南懷瑾談謀略學 92 南懷瑾談歷史 93 南懷瑾談教育 94 南懷瑾談中國文化 95 南懷瑾談文學和詩 96 南懷瑾談商道 97 南懷瑾談養生之道 98 南懷瑾談生死 99 南懷瑾談待人處世 100 跟懷師學做人 發刊詞 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弘揚者   這些年來,在臺灣海峽兩岸以及海外的中國人社會裡有一種說法:當代人不讀南懷瑾,就不知道何為中國文化。南懷瑾一生中著述無數,已經出版的就有數十種。現在很多人都在讀南懷瑾的書。可以說南老師的書容易讀;也可以說不容易讀。一方面,他的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另一方面,他的書又博大精深,包羅萬象。也許你以為讀懂了,其實只是一知半解

,或者是抓一漏萬。因此,希望通過這本書,我們一起來全面掌握南懷瑾著作的核心菁華。   讀南懷瑾的書,首先要瞭解南懷瑾這個人。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讀研究生,開始接觸到南懷瑾的著作,當時還以為他是一個古人。因為他的學問淵博,各種著作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這和當代專攻一門學問的專家學者很不同。後來因緣際會,我不僅認識了南老師,而且能經常親聆他的教誨,還有整整兩年多的時間在太湖大學堂朝夕相處,對他的瞭解才步步深入。   南懷瑾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南老師一生行跡奇特,年少時就廣泛涉獵經史子集,禮義具備,詩文皆精,在老家以神童聞名,並學習各門派武術,畢業於浙江國術館。早年曾鑽研道家

,青年時代發心學佛,在四川峨眉山大坪寺閉關三年,遍閱大藏經三藏十二部。出關下山後,深入康藏地區參訪密宗上師,經白教貢噶上師及黃教、紅教、花教上師陸續印證為密宗上師。因而,有人稱他為國學大師、易學大師,有人稱他為佛學大師、禪宗大師、密宗上師,也有人稱他為當代道家或現代隱士。這些頭銜似是而非,因為每一種說法都只涉及了南懷瑾學問人生的一個側面,他也從未以此自居。   2000年,有人打算出版南懷瑾全集,南老師指定我來寫前言。動筆之前,最難的是:究竟如何給南懷瑾定位?我把他已經出版的著作全部重讀一遍,認識到南懷瑾的學問兼及儒、佛、道三家,在精研中國文化之外,還吸取了西方文明的精華。因此,很難說南老師

的學問究竟是偏於儒家、佛家,還是道家。準確地說,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弘揚者。   那為什麼說南懷瑾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弘揚者呢?南老師做這些事情的現實背景是什麼呢?這一點,我們先要搞清楚。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輝煌燦爛。然而,近代中國在經濟、科技和軍事等許多方面都落後於西方國家,遭受西方列強的欺負和侵略。一些知識分子尋找中國貧窮落後的原因,結果把賬算到了傳統文化頭上。他們以為是舊的文化、尤其是孔子的儒家學說禁錮了中國人的思想,拖累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五四」前後的一班人,為了使中國走向現代化,提出打倒「孔家店」,推翻舊文化的口號。他們分不清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甚麼是經過幾千年考驗積累起來的精華,甚

麼是後人穿鑿附會、肆意曲解,加進去的糟粕,結果把精華與糟粕一起拋棄,就像倒洗澡水把澡盆裡的小孩一起倒掉了。舊文化被拋棄了,新的中國文化是甚麼卻沒有人知道。甚至有人更提出「全盤西化」的主張,要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的民族,像個乞丐一樣,向西方討文化的飯吃。他們就這樣把文化傳統攔腰砍斷,致使近百年來的中國文化傳統不絕如縷、命如懸絲。   甚麼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呢?南老師說:中國在秦漢以前,儒、墨、道三家幾乎涵蓋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魏晉南北朝以後,換了一家,儒、佛、道三家成為文化主流。因此,一個人必須深入儒、佛、道三家的學問,由博返約,融會貫通,才能掌握中國文化的精義。如今的學者所受的都是西式教

育,大多將人類文化知識分門別類,成為專攻一門的專家。因此,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往往是支離破碎的。由於特殊的人生經歷和治學方法,使南懷瑾不同於當代的一般學者,而能出入於儒、佛、道之間。可以說,沒有南老師這樣的學養,實在很難擔負起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南懷瑾不是一個死讀書、讀死書的書呆子。他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不是停留在咬文嚼字上,也不是成天叫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口號。對他來說,不僅要坐而論道,而且要起而行之。   南懷瑾從青年時代起就一心以弘揚中國文化為己任。近一個世紀以來,從中國大陸到臺灣,從美國到香港,漂泊天涯,四海為家,但一直苦心孤詣地在為重建中國文化奔走、

呼號。上世紀四十年代末,他到臺灣以後,一面擔任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等校教授。同時,先後創立「東西文化精華協會」、「老古文化事業公司」、「十方書院」等文化機構。一九八五年,南老師離台赴美客居,直至一九八八年到香港定居。在此期間,先後創辦美國弗吉尼亞州東西文化學院、華盛頓大學南懷瑾學院、加拿大多倫多中國文化書院和香港國際文化基金會等文化教育機構。九十年代末,他在世界各地華人社會推廣兒童誦讀東西方經典的文化運動。本世紀初開始,南懷瑾在江蘇蘇州創辦了太湖大學堂,在最後的歲月裡依然孜孜不倦地傳播中國文化。南老師教學數十年,門生弟子無數,並曾到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各國講學。   無論是在著作中、講

堂上,還是在與學生或友人的言談中,南老師都表達了對民族文化發展命運的深切關懷。因為南老師始終認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這就淪為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因為沒有自己的文化,一個民族就不會有凝聚力,始終像一盤散沙;沒有自己的文化,一個民族就不會有創造力,只會跟在外國人屁股後面模仿;沒有自己的文化,一個民族就不會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   我可以說:南懷瑾一生都是在為延續中國文化傳統的命脈而奔波。因此,毫無疑問,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弘揚者。對於這樣一個人生定位,南老師是認可的。當我寫成上萬字的《南懷瑾全集前言》,送給他審閱時

。他一字未改地囑咐送交付印。   現在南老師離開了我們。如果有人將他當作一個「文化學者」、「國學大師」,那是貶低了南懷瑾。如果搞出一個「現代造神」運動,將他神化成一個「宗教人士」的話,那是曲解了南懷瑾。至於社會上有些不肖之徒對他進行攻擊、誣衊或質疑,說他是「江湖術士」、或者在數千萬言著作中挑幾處瑕疵質疑他的學問。南老師生前就從來微微一笑,不置一詞。這就是他的不同凡響之處。「鷹有時比雞飛得低,但雞永遠飛不了鷹那麼高」,這些抱殘守闕的人永遠無法理解南懷瑾。只要認真讀了南懷瑾的著作,種種誤解和疑問都會迎刃而解。   這本書總共一百講,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帶你認識南懷瑾」,共二十篇,介紹南老師的

人生之路,使大家瞭解一個大師是如何煉成的。第二部分「南懷瑾的學問」,共五篇,介紹南老師的學問之道,幫助大家認識南老師治學講學的特點。第三部分「南懷瑾著作導讀」,共六十五篇,逐本逐本地解析南老師的主要著作,如《論語別裁》、《金剛經說甚麼》、《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老子他說》等等,為大家一一講解,目的是引導大家掌握南老師對中國文化方方面面的見解和觀點,學習他如何發掘儒家、佛家、道家學說裡的文化價值和現代意義。最後一部分「南懷瑾還說了些什麼」,共十篇,概括性地介紹南老師對中國歷史文化、對教育、對人生修養等方面的獨特看法。我希望通過這一百篇的文章,伴隨大家一起逐步深入到南懷瑾的世界。 文/魏承

國際文化基金會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青埔#桃園陽光劇場#書法藝術館

桃園市長鄭文燦於2021年8月20日上午,前往大園區視察,桃園流行音樂露天劇場,新建工程竣工,這座劇場斥資6.32億元興建,採多元使用設計,適合舉辦演唱會、露營野餐、原民祭典、文創市集和露天電影等,可容納1.5萬人,現正式名為桃園陽光劇場,且文化局籌備的鐵玫瑰音樂節,也將12月耶誕節移師此處,舉辦開幕啟用音樂會。

所以我們可見先前原本位於原住民基金會永久會址,堆積的兩層樓高的土方,已經快要移除完畢,而國際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新建工程,目前工程進度已達百分之17,預計2022年9月完工。

書法藝術館的大園尖山遺址展示區,則有可能近期會先行啟用,至於大家關心的青園國小進度,則是固定式圍牆快要搭建完畢,部分雜樹正進行砍除工作中。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山水畫家的藝術」頻道推薦播放清單:

梁震明水墨作品賞析: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9nXm38PQcabEIbffxyp-h

梁震明水墨創作介紹: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TfktfF0G6o3zCLipJvc-n

水墨藝術材料介紹: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s1alttOymTOkXl3IhRW04

紓壓療癒輕音樂空拍影片: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CrrHknKxWuwRy8UIh6EnUQ

台灣海景空拍影片分享: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471Ieo4YaalS5yvbDAIyu

4K畫質空拍影片分享: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72YQD4vgRR9NaI-brI-4Q

桃園青埔特區記錄: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BSI3tWDXsgQUuzgKzRSGxY

新北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fbQybqr__G4cLGrtVugsl

桃園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BweKa4jfWGZW39J9ASipD7

新竹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k7e3AvAuU6IWQsbvn49e6

宜蘭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CnNCun9gC5UM3In0ztXDG_

#DJI #dronefootage #dronevideo #dronephotography #dronestagram #drones #fpv #djiglobal #photography #pro #aerialphotography #dronepilot #travel #nature #dronefly #fpvfreestyle #quadcopter #dronevideo

中和無上大道院「鴻鈞老祖」的信仰研究

為了解決國際文化基金會的問題,作者高慶禮 這樣論述:

摘 要 鴻鈞老祖是臺灣民間信仰的至上神,普遍遵奉為大道主宰與萬教之主。鴻鈞本做鴻均講,最早出現於西漢王褒的《四子講德論》一書,原文為「夫鴻均之世,何物不樂?」也就是天下太平,大道之世的意思。後出現於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中,盤古與鴻鈞道人之間是以一氣相承,稟氣而生,道隨而傳。鴻鈞道人因而成為天地萬物秩序的主宰者。近代胡崇峻主編,《神農架〈黑暗傳〉多種版本彙編》,透過神話人物角色的變換,可以看出民間對鴻鈞老祖的重視程度。鴻鈞老祖世人尊稱之名稱甚多,諸如:無極老祖、玄玄上人、元始天王等等。 無上大道院於民國107年(2018)農曆12月正式成立於新北市中和區,乃研究者於「耳順」之

年奉無極老祖(即鴻鈞老祖)之指示而成立。供奉神明鴻鈞老祖(無極老祖)、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東王公、西王母、地母至尊、瑤池金母、九天道母、準提佛母、驪山老母、無上麒麟玄童、無上金光玉皇上帝、王天君、不動明王、太乙救苦天尊、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等神明。道院以「自然無為」為修道目標。 本論文,研究者以田野調查參訪臺灣以鴻鈞老祖為主祀神的宮廟共計十幾家分析整理記錄鴻鈞老祖的信仰活動和信仰特色了解其發展的狀況。無上大道院是屬於臺灣民間信仰中靈修模式的道場,以靈修、會靈山、靈山復古收圓為主要任務。以完成靈修者所應完成之個人使命。亦即如何去開創復古收圓的使命及成就自我終極生命的圓

滿道路。鴻鈞老祖的靈修模式如何在當代社會科學掛帥和瞬息萬變的生活中,除了需安頓信眾的心靈,更需具有社會教化之功能,來面對信眾在宗教上尋求生命安定與自我定位,進而達成自我圓滿之回歸。關鍵字:無上大道院、鴻鈞老祖、封神演義、終極生命、靈修模式。

權力無私:我的從政建言

為了解決國際文化基金會的問題,作者黃石城許文堂林東璟 這樣論述:

  「我過去當阿兵哥時,早晨跑三公里就很吃力,現在年老了,跑五公里猶感到不足,這完全是觀念和耐力的問題。」──黃石城   不過每日要跑五公里,如無相當的毅力和耐力,實在很難持續下去。   黃石城從政二十多年,擔任過八年的彰化縣長又在中央擔任十多年的特任官,卻一直未加入任何政黨,始終以無黨籍身分在台灣政壇闖蕩,這在今日非藍即綠的台灣政壇十分難得,尤其在台灣黨派強勢對立下始終能保持無黨籍超然中立的立場,其中需要有高度的政治智慧與勇氣。   本書,黃石城先生以自身的從政經驗對當今政局提出建言,黃先生對於自己一生處世為人、從商從政的理念、見解非常清楚堅定,言之有力,獨具一格,對於當前藍綠惡鬥之時局亦多

振聾發聵之語,在價值崩解的台灣政壇,確實足以讓當今政壇人物作為借鏡。 作者簡介 許文堂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東璟   東吳大學政治系碩士班畢,碩士論文《以色列總理選舉制度的變遷》(秀威資訊出版),曾與多位關注本土文化與社會發展的青年撰寫合輯《焦土之春:2004備忘錄》(正中書局出版)。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黃石城   台灣省彰化縣人。東吳大學法律系畢業,美國康乃迪克州橋港大學人文學榮譽博士。曾任律師,第九、第十屆彰化縣縣長,國是會議籌備委員及出席委員,行政院政務委員,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祕書長、副會長,世界華文作家

協會會長,行政院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行政院顧問,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理事長,財團法人環宇國際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受訪者的話∕黃石城 -第一章-我的成長經歷  一、農村子弟  二、學校教育    大村國民小學    永靖初級農業學校    員林高級農業學校    東吳大學法律系  三、搶救父親  四、結婚成家  五、經商是從政之本  六、創辦雜誌,宣揚民主  七、律師應有正義感  八、服務旅北鄉親  九、窮人做善事 -第二章-擔任彰化縣長  一、初次參選  二、再度參選  三、地方政治生態  四、主持彰化縣政的原則    主政者的基本素養    政治立場    平凡縣政的幾個做

法和想法  五、從地方派系中突圍  六、論國民黨地方黨部的作風  七、為政者應有氣度  八、提昇行政效率    為民服務    第一流的政府    最討厭應酬    消除紅包    手不可插在褲袋裡    不做好路給壞人走    單槍匹馬接近縣民  九、善用村里民大會    了解民意,消除民怨    維護人民的尊嚴    發掘問題,解決問題    直銷式民主    宣揚民主政治    提倡倫理道德    維護善良風俗  十、縣政建設    無形建設    有形建設 十一、縣長連任 十二、在任不紅,卸任才紅 -第三章-縣長卸任後的政治際遇  一、兩岸對談與兩岸關係    與楊尚昆對話    第二

次對談──香港    第三次對談──曼谷    以誠意溝通    評對岸領導人  二、兩岸關係中的台灣    反分裂法    連戰、宋楚瑜訪問中國    台灣的國統會問題    台獨與統一    王永慶的海滄計劃    農產品銷往大陸  三、台灣的國際關係    國際關係    台日關係 -第四章-行政院政務委員任內  一、行政院政務委員    籌辦國是會議    關心民進黨的發展    災害防治法的催生    主持「文化建設方案」    化解農權會的抗爭    解決棘手的高爾夫球場問題 -第五章-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  一、民主的選舉機制    絕對公正的立場    不投票即投票  二、主

辦的重要選舉    第一次台灣省長及院轄市長選舉    二○○○年總統大選    二○○四年公投與總統大選合併舉行    對中選會主委產生倦意    國民大會虛級化的內幕 -第六章-推動文化  一、國家文化總會  二、世界華文作家協會 -第七章-時局的觀察與評論  一、賄選盛行    賄選與走路工    如何杜絕賄選  二、對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看法    單一選區    兩票制  三、搓圓仔湯式的民主選舉    金錢式搓圓仔湯    官位式搓圓仔湯  四、轉檯式的黨員結構  五、談政治乞丐  六、無黨籍的空間  七、密室政治與大和解    扁宋會    大和解 -第八章-政治哲學與形塑典範  一

、實際政治問題的體認    解讀政治問題的進程    從政首要為「無私」    獨特的政治理念  二、從政者的作為與期許    政治人物的本質    領導者要有同理心    領導者一定要謙卑    為公不為私    誠信原則    不黨不派、公私分明、不當西瓜  三、政治典範的建立    領導者應有的條件    樹立典範    無是非就無歷史、無歷史就無國家    讀書人從政    政務官與事務官    執政要解決問題    台灣主體優先    提昇台灣的民主    民主選舉的缺失    反對政治酬庸    無為而治    政治道德與善的治理    割稻與種稻    敗根之樹    我的座右銘

-第九章-政治有感抒懷  一、我的政治觀察與看法    政府有四種    權力使人起肖    從水患看治國    國營事業民營化    從根改善治安問題    政府應嚴格取締違法    注重根本問題    政客掏空人民的心靈  二、政治人物應嚴守分際    當權者不可以罵人    後任不可清算前任    誰收錢誰負責    總統應寡言慎言  三、政黨政治在台灣    政黨政治與朝野分際    在野與執政的角色    政治不可清算報復    談國民黨    談民進黨    化解政黨對立    無黨籍的希望與困境  四、台灣的願景    第三勢力    媒體問題    改變功利化社會    人心

浮動    轉化台灣    台灣需要全民總統 -第十章-文化與價值  一、規範性文化與非規範性文化  二、宗教功利化    政治介入宗教    利用宗教吸金    殘障的神    廟前脫衣舞秀  三、重視道德的國家通常都是典範    新加坡    德國    日本  四、形成有系統的思想  五、真實意識的形成  六、生命的鮮度  七、價值治國與價格治國 -第十一章-公益與休閒生活  一、參與公益活動    中華民國足球協會    中國國際尊親會    其他公益團體  二、旅遊休閒生活    慢跑    登山    滑雪    童子軍的生活    旅遊生活 黃石城大事記

信仰進入我心-一位第一代基督徒母親的親子教養歷程

為了解決國際文化基金會的問題,作者蔡泇錤 這樣論述:

本研究從母親述說自身經歷出發,由孩子出生到青少年時期,一路上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她用如何的方式去因應和面對,從與訪談者中觀察而得的心得與自我反思,完成本次生命敘事研究,成就這篇生命敘事。在研究過程中,與研究參與者的透過三次面對面訪談與四次線上訪談整理成訪談逐字稿、研究者訪談札記作為分析資料。以基督信仰觀點出發分析研究參與者的生命歷程與生命重要經驗。透過研究參與者對生命重要經驗的自我解讀,讓研究參與者從意義事件中看見觀點的轉化,加以分析與歸納研究參與者的教養歷程統整情形。本研究了解研究參與者教養上的歷程與重要經驗,以及研究參與者如何在信仰中解讀和轉化經驗與統整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