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建築生命週期碳排放比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際建築生命週期碳排放比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MarciaBjornerud寫的 地質學家的記時錄:從山脈、大氣的悠遠演變,思索氣候變遷與地球的未來 和PaulBogard的 夜的盡頭:在燈火通明的年代,找回對大自然失落的感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101 年度環境永續學院專題研究計畫低碳永續管理與綠色產業 ...也說明:念,研擬包裝材料生命週期各階段環境問題之改善策略,特別是溫室氣體排放及能源的 ... 溫室氣體排放量推估,其中CO2 排放量推估之含碳比例,引用各焚化廠垃圾性質分析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出版 和時報出版所出版 。

朝陽科技大學 建築系建築及都市設計碩士班 郭柏巖所指導 陳旻婕的 集合住宅能源計算基準與標示之研究 (2021),提出國際建築生命週期碳排放比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集合住宅、單位面積耗電量、建築能源模擬、建築能效、建築碳排密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申永順、胡憲倫所指導 張簡健利的 我國2050淨零政策下電動自用小客車發展對減碳及環境衝擊之影響 (2021),提出因為有 淨零排放、電動汽車、減碳效益、系統動力學、動態生命週期評估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際建築生命週期碳排放比例的解答。

最後網站加快建立建筑碳排放核算体系统筹推动建筑全生命周期降碳减排則補充:目前,来自建筑和建筑施工行业的碳排放比例为17%,年均复合增长5%,预估到2030年达到21亿吨。加大建筑节能和打造绿色低碳建筑、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際建築生命週期碳排放比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地質學家的記時錄:從山脈、大氣的悠遠演變,思索氣候變遷與地球的未來

為了解決國際建築生命週期碳排放比例的問題,作者MarciaBjornerud 這樣論述:

榮獲2019年美國出版商協會大眾科學與數學類散文獎、201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年度傑出學術寫作作品、2018 EcoLit Books最佳環境寫作選書 入圍2019年美國筆會/E.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初選、《洛杉磯時報》科學暨科技圖書獎決選、美國大學優等生聯誼會(Phi Beta Kappa)科學圖書獎決選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主任 李元希‖臺大地質學系教授 陳文山‖作家 番紅花‖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貞祥‖科普作家、《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潘昌志(阿樹老師)‖EarthWed成長社群、中山大學附中地科老師 謝隆欽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劃序) 經過億萬年時

間洗禮的靜默岩層,訴說著地球驚心動魄的過往與未來。 鮮少有人明白,地球源遠流長的歷史,橫跨了極其廣闊的時間範疇,而狹隘的時間觀,造成許多難以彌補的環境問題。一滴水停留在地球大氣層的時間通常是九天,這是能夠輕易理解的時間概念。但二氧化碳分子滯留在大氣層的時間長達數百年之久,這就趨近我們理解的極限了。我們現今的日常生活面貌,是由早在人類出現前便已運作億萬年的各種過程所形塑,而人類生活習慣所造成的後果,也將在我們逝去後,延續好幾個世代。 透過貝約內魯的文字,我們將能夠了解地球在其漫長過往中的脈動,並以地質學家的思維來看待時間,讓我們以嶄新的角度省思人類在時間軸中所處的位置,思索如何因應當今的環境變

遷問題,打造永續的未來。 各界好評 此書讓我們進行一場高速的地球時空旅行,可以看到從古到今地球的演化、生物的滅絕、大氣的演化與環境的變遷,對於地質和全球環境變遷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宏觀的視野,能以更開闊的心胸來看待現在的事物。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主任 李元希 本書文辭生動,對於地球科學觀點敘述清晰深入,內容引述三百年來的許多科學史料,非常引人入勝;尤其對於地球環境的關懷。 ——臺灣大學地質學系教授 陳文山 在書中,對地質學死心塌地的貝約內魯,提供我們大量地質科學的知識,有幾章她不吝寫出大量的專業知識,讓我們認識到地質學知識大廈是如何在優秀的地質學家手中打造出來。 ——清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貞祥 本書的作者,也是位說故事界的佼佼者,無論是演說或是撰文,不只引經據典,也擅用流行文化來為事物作出最貼切的譬喻。讓人同時認識地球歷史,也了解了地質學家如何研究地球。 ——科普作家、《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潘昌志(阿樹老師) 本書作者瑪希婭.貝約內魯是一位優雅的地質學家,在這本暢談地質時間的書中列舉了地質學上眾多經典生動的實例,深入淺出地引領大家「以地質學家的思維來看待時間」。 ——EarthWed成長社群、中山大學附中地科老師 謝隆欽 在貝約內魯的筆觸下,岩石以溫婉的聲音述說著我們這個美麗星球的故事。《地質學家的記時錄》內容引人入勝、論述清晰流暢,

其提醒我們,當下這一刻,只是過去與未來之間的連結,但當今的世界過於關注眼下的一切,往往輕忽了這個事實。 ——露絲.迪佛萊斯(Ruth DeFries),《趨動成長的巨輪:人類如何化自然危機為轉機》(The Big Ratchet: How Humanity Thrives in the Face of Natural Crisis)作者 以熱切的口吻適時呼籲建立「地質素養」(geo-literacy)的急迫性。 ——大衛.蒙哥馬利(David R. Montgomery),《泥土:文明的侵蝕》(Dirt: The Erosion of Civilizations)與《培植革命:讓我們的土壤重

獲新生》(Growing a Revolution: Bringing Our Soil Back to Life)作者 本書為精湛之作,行文縝密,詳確引介最新科學理念。書中以地質觀點探討現代氣候的變遷,並有力呼籲世人起身採取行動。《地質學家的記時錄》是我讀過最棒的科學書籍之一。  ——詹姆斯.勞倫斯.包爾(James Lawrence Powell),《地球科學的四大革新:從異端到真理》(Four Revolutions in the Earth Sciences: From Heresy to Truth)作者 本書言簡意賅,寓意隽永,從約四十五億年前地球的誕生,以至人類引發的氣候變遷

問題,細細講述地球的歷史。貝約內魯想傳達的訊息是,我們必須瞭解地質時間的意義,才能意識到我們現下對地球造成的影響,並採取因應之道。 ——賽門.蘭博(Simon Lamb),《山上的惡魔:尋找安地斯山脈的起源》(Devil in the Mountain: A Search for the Origin of the Andes)作者  

集合住宅能源計算基準與標示之研究

為了解決國際建築生命週期碳排放比例的問題,作者陳旻婕 這樣論述:

近年來社會大眾對於減碳議題及綠建築相關內容有所關注。2020年經濟部能源局統計我國住宅部門電力消費佔18.5%僅次於工業部門55.6%,顯示住宅部門耗電及節能對於台灣的重要性。歐盟在2002年率先實施建築能效標示制度(EPBD),而我國也為了推動建築能源效率認證,於2020年發展出台灣建築能效評估系統TBERS(Taiwan 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本研究在TBERS架構下之R-BERS系統(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做為住宅

類建築評估使用,對新建住宅制訂建築能效認證制度,可達到有效管理建築節約能源,並與世界各國的發展趨勢接軌。本研究因集合住宅設計多樣化,且評估案件面積規模不同,因應不同集合住宅評估案,量身制定該評估案之R-BERS評分尺度基準,所以必須擬出R-BERS照明及空調耗電密度基準,供不同集合住宅,住宅專用分區評估案使用,運用建築動態耗能分析eQUEST軟體,進行集合住宅住戶專用分區之全年耗能模擬,共進行45種不同參數設定之研究,其模擬成果與近年住宅耗能統計資料接近,具有一定之信賴度,也發現其模擬不同格局一房到五房之EUI分布皆呈現右偏分佈。最終選擇集合住宅三房型的空調與照明EUI基準,作為台灣R-BER

S評估法中的「非透天集合住宅」住戶專用分區之評量尺標。本研究挑選14個近年拿到綠建築標章及候選綠建築之集合住宅或社會住宅案例進行R-BERS評估,在這14個案例中R-BERS評估等級皆可達4級以上,並探討其建築規模與碳排總量關係,也為了了解目前建商提供住戶以毛胚屋形式的照明EL空調EAC皆=0.9時,公共區域照明及空調進行評估,可拿到評估1級的方式,以Case8為例原設計評估等級2級,設定15種不同方案之住宅及公共分區固定式設備進行評估,方案6配合住戶烹飪習慣以瓦斯爐台進行設定,先暫且不考量高層建築消防廚房防火區劃的問題,加上一般普遍建商提供的公共區域固定式設備,以瓦斯爐台1級、瓦斯熱水器2級

、有保溫材之熱水管設定、地下室採用有標章風機及使用動力回生的永磁馬達電梯,此時評估等級可達1級。而假使要提升評估等級到1+級,以現有的住戶照明、空調採毛胚屋形式是無法達成的,必須在住戶內提供能效等級佳的空調設備,才有機會拿到評估1+級。以上15個方案設定,主要是為了提升建築節能及減碳的效果,可供未來新建社會住宅與集合住宅評估時,政府單位或建商挑選相關設備挑選時有所參考。

夜的盡頭:在燈火通明的年代,找回對大自然失落的感動

為了解決國際建築生命週期碳排放比例的問題,作者PaulBogard 這樣論述:

一趟自然寫作之旅 開啟零光害新生活運動 尋回失落的感動與敬畏   第一本融合自然寫作、燈光史與天文的科普書   亞馬遜讀者★★★★★感動推薦   亞馬遜2013年非文學類7月最佳書籍   知名科技網站Gizmodo 2013年度選書   一個世紀以來,人工照明已徹底改變城市夜晚的樣貌,創造了新的生活方式,卻讓我們失去對滿天星斗的想像。   難道這都是愛迪生惹的禍?   當年他點亮第一個燈泡時,人們大為驚嘆,但時至今日,過度的人工照明卻使夜晚亮如白晝,小星星不再滿天亮晶晶,夜行動物、昆蟲難以繁衍後代,揮霍用電讓地球愈來愈熱,炫亮的光線更引發失眠、神經衰弱與致癌危機。   我們

要如何面對過度的人工照明與光害?   本書作者波嘉德(Paul Bogard)教授,為此走訪全球各地從事田野調查,他經過地表最明亮的拉斯維加斯樂蜀酒店的天際星光(Luxor Beam),穿越沙漠深處看見星空如雪花般光輝,也走過《湖濱散記》的瓦爾登湖(Walden Pond),亦曾在地球另一端臥視猶如下凡的星光。波嘉德歷經一趟從滿街燈泡到滿天星斗之後出版了《夜的盡頭》,本書以自然寫作的筆法、詩意盎然的記述,首創融合燈光史、自然史、健康議題、科學新知與民俗傳說。   他認為,人工照明有其美感,但踰越的城市照明將傷害自然夜空,當天空變得愈來愈亮,表示天空被汙染了,不管汙染源是什麼,最終一定會汙染

其他天然資源。其實光害是可以控制的環境汙染。我們應該學習崇敬黑夜而不是感到恐懼,若對夜晚愈來愈感到疏離,愈來愈不懷抱宗教的情懷與詩意的情緒,終將喪失深入探索內在人性的途徑。   透過《夜的盡頭》,我們將了解世間萬物依照日夜週期生養休息的規律,是數千萬年演化而來的成果,一旦這個穩定的循環被打破了,千萬別以為人類不會因此受到牽連,因此我們有更好的理由,就從今晚開始關掉電燈,抬頭欣賞千變萬化的夜空。 本書特色   ★第一本融合自然寫作、燈光史與天文的科普書   ★書寫風格詩意盎然,宛如一部壯闊的黑夜星空史詩   ★第一本光害田野調查,涵蓋歐美兩洲   ★內容含括自然歷史、健康議題、科學新知與民

俗傳說 讚譽如潮:   亞馬遜讀者5顆星感動推薦   亞馬遜2013年非文學類7月最佳書籍   知名科技網站Gizmodo 2013年度選書   超過16家國際知名媒體撰文推崇   ★    書中有12幅珍貴照片 讚譽推薦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汪中和作序推薦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孫維新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畢恆達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   《衛報》(The Guardian)   《蘇格蘭人報》(The

Scotsman)   《哥倫布報》(Columbus Dispatch)   《拉斯維加斯城市生活》週報(Las Vegas CityLife)   《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   《電訊報》(Telegraph)   《自然》期刊(Nature)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科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書商》雜誌(The Bookseller)   《瓊斯媽媽》雜誌(Mother Jones)   《威爾遜季刊》(Wilson Quarterly)   《

書單》期刊(Booklist)   「《夜的盡頭》是當代人很需要的一本好書,它教導我們如何在繁華絢麗的世代,找回對大自然失落的感動,以及對造物主真誠的敬畏。」──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媒體高度評價   「非常引人入勝!《夜的盡頭》對我們過度暴露在人工照明的世界,提出強而有力的評論。」──《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我們的目的是,在有益生活環境的自然光與現代化人照光之間取得平衡,而《夜的盡頭》為此做出很大的貢獻。」──《衛報》(The Guardian)   「如詩般的記述筆法,探討的主題深微遠大,《夜的盡頭》宛如一部自然文

學書寫。」──《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全書呈現流暢、詩意、多角度,讓讀者身臨其境、令人深思。真讓人贊嘆!」──《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一趟自然寫作之旅,對消失的暗黑禮讚。這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籍,閱讀後,你會想拯救暗夜天空,甚而再次從天宇間獲得啟蒙。」──《自然》(Nature)期刊 名人驚艷推薦   「現代社會最珍貴的,大概是寧靜、孤寂和黑暗,而在這三項稀有的特質中,真正黑暗的環境恐怕是最可遇而不可求。感謝波嘉德為我們探尋真正黑暗的地點,讓我們還來得及好好珍惜它。」──麥克基班(Bill McKibben),著有《大自然的

末日》(The End of Nature)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失去了黑暗。波嘉德為我們呈現耀眼奪目的照明史,大聲疾呼不應該對夜晚的瀕死狀態不聞不問。」──史崔夫(Bill Streever),著有《冷》(Cold)、《熱》(Heat)   「以前,天空是上帝專屬的領域,但現在,凡夫俗子動動手指,撥動電燈開關就可以抹去黑夜,徹底改變自然運作的韻律。本書用一段美妙又重要的旅程,帶我們一探現代社會即將消失的奇蹟:陪伴我們入睡的滿天星光。」──哈斯凱爾(David George Haskell),南方大學生物學教授,著有《看不見的森林》(The Forest Unseen)   「波嘉

德在書裡告訴我們,長期將自己囚禁在光亮的世界會有什麼損失,會如何疏離宇宙神祕的美感。波嘉德還告訴我們,該如何重回大自然原始黑暗的懷抱。」──桑德斯(Scott Russell Sanders),著有《一位環保份子的宣言》(A Conservationist Manifesto)   「字字珠璣!本書非常適合作為現代社會的警世書,讓我們看清楚大自然環境如何在人為外力下土崩瓦解,看清楚大自然崩壞後的嚴重後果。」──貝時(Rick Bass),著有《荒野之冬》(Winter: Notes from Montana)

我國2050淨零政策下電動自用小客車發展對減碳及環境衝擊之影響

為了解決國際建築生命週期碳排放比例的問題,作者張簡健利 這樣論述:

為因應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臺灣已於2022年3月正式公告國家淨零轉型路徑圖,推動能源、產業、生活及社會四大轉型策略,並提出十二項關鍵策略,其中第七項即為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然而電動汽車之減排效果在國內尚未獲致完整的論述,因此本研究將依據油井到車輪 (Well-to-Wheel, WTW) 理論,針對以電動汽車取代燃油車並進行生命週期評估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之探討。雖然 LCA 是常用的環境衝擊評估工具,但時間因素一直是其發展的挑戰與限制,而系統動力學 (System Dynamics, SD) 能用來模擬具時間變化且複雜性的問題,因此本研究將結合S

D與LCA,以動態生命週期評估法來推估以電動汽車取代燃油車至2050年之減排潛力及降低之環境衝擊。本研究以能源局公告之能源平衡熱值表 (2020) 及溫室氣體排放係數管理表 (6.0.4版) ,計算出臺灣各發電廠之排放係數,以非核家園政策及國家淨零排放路徑據以推估2050年前我國之能源結構變化,並推估出各年度之電力排放係數,進行電動汽車取代燃油車減碳及環境衝擊之計算。在數據蒐集與預測部分是使用系統動力學軟體STELLA來建構系統動力學模型,以推估未來用電量及用油量之變化,配合前述本研究推估之電力排放係數,以及環保署碳足跡資料平台之燃料係數及SimaPro之環境衝擊係數,計算電動汽車之減排潛力及

環境衝擊,並使用openLCA進行蒙地卡羅分析,對其結果進行不確定性分析。此外,本研究亦比較不同再生能源,以及碳捕獲儲存及再利用(CCUS)技術發展情境與結構,探討各情境之減排潛力及環境衝擊。本研究結果顯示,依據我國淨零排放路徑圖之規劃以及本研究能源結構改變之推估,電力排放係數至2050年會下降至0.139 kg CO2e/kWh,較目前0.504 kg CO2e/kWh,顯著下降72%。推動電動汽車有助於臺灣減少碳排放,自2039年後電動汽車的GHG排放量將會隨電力排放係數之降低而逐年降低,總自小客車(含燃油車及電動車)GHG排放將逐年下降,由2020年的1.45×107 tCO2e降至20

50的1.97×106 tCO2e,下降約86%。經本研究生命週期衝擊評估計算得知,電力環境衝擊係數會從2020年的20.2 mPt/kWh降至2050年的5.67 mPt/kWh,減少約72%,但因電動車數量增加而使電力使用量增加之電力環境衝擊會從2020年的1.67×107 Pt提高至2050的2.6×107 Pt,提高約55%。根據不確定性分析結果,在95%信賴區間內,2050年時電動汽車的GHG排放量介於6.359×105 ~ 1.068×106 tCO2e,燃油汽車的GHG排放量介於1.441×106 ~ 3.36×106 tCO2e,電動汽車之減排潛力則介於1.925×106 ~

8.433×106 tCO2e。在本研究以再生能源 (30%~70%) 及CCUS (5%~25%)比例為主要變數之能源情境假設中發現,對環境衝擊最大之情境為再生能源30%且CCUS 5%。當再生能源70%且 CCUS 在25%時電力排放係數最低,所計算出之電動汽車GHG排放亦為最低,減排潛力最大。在總環境衝擊部分,最佳情境為再生能源60%且CCUS 25%。本研究針對電動汽車取代燃油車減碳及環境衝擊之研究結果,可提供國內政府機關、電動車業者及利害關係人,未來制定相關政策、商業決策及研究方向等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