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設置條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110年尹析老師的行政法觀念課--圖解、時事、思惟導引也說明: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國防部 103.4.16設置條例施行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科技部 ... 條例施行文化內容策進院文化部 108.2.12設置條例施行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文化部 ...

國立政治大學 俄羅斯研究所 趙竹成所指導 吳思恩的 千禧年後俄國電影工業政策之研究 (2021),提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設置條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俄國電影、電影工業、電影政策、普丁、俄羅斯。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于國華所指導 陳姿穎的 界限內的自主:以賦權理論探討準政府組織與政府之權責關係—以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賦權理論、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行政法人、公設財團法人、準政府組織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設置條例的解答。

最後網站[新聞] 國家影視聽中心:片庫空間不足盼立委支持預算- 看板movie則補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董事長藍祖蔚16日展示已酸化凝固,如同一塊大餅的電影膠卷, 他說,這些底片再也無法起死回生。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攝110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設置條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千禧年後俄國電影工業政策之研究

為了解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設置條例的問題,作者吳思恩 這樣論述:

蘇聯電影在世界電影史上佔了重要的地位,蘇聯政府亦將電影視為文化戰略的一環,大力資助電影拍攝,同時也對電影題材有諸多限制。蘇聯解體後,電影題材百花齊放,但由於1990年代的俄羅斯經濟狀況低靡,國家無法提供大量資金進入電影產業,使得俄羅斯電影進入嚴重衰退,直至2000年普丁上任才改變了這個狀況。普丁將電影視為團結當時的俄羅斯的重要工具,簽署多項法案,投入電影產業的資金也逐年提高,保護國產電影的發展。電影作為文化傳播及形塑意識形態的重要媒介,一直都是許多國家推廣自身文化以及傳遞本國視角的重要文化產業。本文欲透過檢視俄國電影工業政策及俄國電影產業發展的情況,評估俄國政府在電影產銷的過程中是否扮演積極

且正面的角色,了解俄國電影於世界電影場域的重要性為何。

界限內的自主:以賦權理論探討準政府組織與政府之權責關係—以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為例

為了解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設置條例的問題,作者陳姿穎 這樣論述:

公設財團法人或行政法人,係政府為執行特定公共任務,於國家及地方自治團體之外設立的組織,其具備運用公共支出、實現公共職能以及獨立於政府機關的特性,符合準政府組織(QUANGOs)的特徵。同樣皆為準政府組織,政府與公設財團法人或行政法人的權責關係為何?組織採用不同的制度運作,對於公共任務的影響或差異為何?本研究以我國第一個從公設財團法人轉型為行政法人的組織—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下稱國影中心)為研究個案,採個案研究法及訪談法,運用賦權理論進行分析,探討其轉型前後,與主管/監督機關文化部的權責關係。另外,分析國影中心在不同制度運作下,對於公共任務執行的影響與差異。研究發現國影中心轉型之後,以公法

人身分運作,對其在影視聽資產的徵集上更具正當性,且能合法使用國有資產,對於國影中心在公共任務的執行上確實有所助益。此外,政府給予國影中心的權力相較過往來得多,對於公共任務承擔更大的責任,但國影中心得以自主的程度,仍有部分受制於政府的預算撥給。若從組織營運目標、組織定位等方向來看,可以發現國影中心轉型前後,該組織的權跟責都是政府所界定。亦即政府在此界限範圍內,給予組織執行公共任務的權力與自主空間。由此帶出本研究結論,行政法人或公設財團法人,其所具有的權責、界限大小,以及在界限內的權力與自主空間,係取決於政府,不因組織採行行政法人,就會有較大的界限或自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