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廳工作 心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咖啡廳工作 心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千田琢哉寫的 就算很討厭,也要勇敢結交的5種人:你會從這種人身上,得到意想不到的正面能量 和本田直之的 北歐式的自由生活提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是文化 和聯經出版公司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咖啡廳工作 心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就算很討厭,也要勇敢結交的5種人:你會從這種人身上,得到意想不到的正面能量

為了解決咖啡廳工作 心得的問題,作者千田琢哉 這樣論述:

  人,都想遇到貴人;但成功的人最感謝的,卻是那些很討厭的人,   讓你覺得「煩死了!怎麼會有這種人?」、「太倒楣了,居然遇到這種人」……   事實上,比起讓你有好感的人,那些折磨你、令你發火、恨得想掐死的人,才是讓你快速成功的關鍵。   在日本引爆「言葉風潮」、百萬暢銷書作家千田琢哉全新力作。   這次要告訴你,在工作、戀愛、人生中,   有五種人就算很討厭,也要勇敢結交: 第一種老是把我比下去、讓我生氣的人,別疏遠   ‧有些人天生就有某種才能,我這輩子甭想趕上:   了解自己在某件事上的確程度不如人,就會心甘情願的認輸,並且趁早改變目標。   ‧馬屁拍得恰到好處的傢伙。   這

種人有至少五種優點值得你學習,為什麼?好好想想。   ‧讓你氣到想掐死他的同事:   想在工作上更上一層樓,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耐性,所以那些總是擺爛的同事,就是你培養耐性(同時表現自己)最好的機會。 第二種生活中最常遇到的幾類討厭鬼,你也要結交   ‧糾纏不休的推銷員   ‧臭臉的計程車司機   ‧高級店裡頭的跩服務生………還有   ‧這種小事也做到極致,有必要嗎?   觀察力越敏銳,自然能注意到許多其他人忽略的細節,避免不必要的失誤。   而且,觀察敏銳的人都是高階主管,甚至是老闆,他們總是躲在暗處觀察「瑣事」,藉此找出誰是他在等待的人才……   ‧私底下愛說別人壞話的人   聽聽別

人的壞話,不是什麼壞事,你會更了解社會運作的方式,只要不同聲附和就好。   或許你會從他的批評中發現自己也有相同的缺點——你不愛聽,他就不會說。 第三種老是引起我負面情緒的熟人(其實最能幫我建立正面心態)   ‧老愛跟你唱反調的人,別疏遠   朋友通常不忍心拂逆你,反而導致你自我感覺良好。愛跟你唱反調的人提出的觀點,很可能是你絞盡腦汁也想不到的方向,但他只用一句話,就能輕易突破盲點。   ‧有事找你商量,卻總是不聽你的   這種人的目的只是「找人商量」,而不是「做出決定」。你贊成他的想法他就猶豫,你反對他的想法他偏偏背道而馳。糟糕的是,他還占用你好多寶貴時間。   你身邊一定有這種人,

找出來,千萬別變成這種永遠無法做出決定的人。   還有更多種人,你一定要問,我怎麼還沒有認識?   ‧就算車廂很擠,也能渾身散發魅力的人   ‧「氣死人,他這麼不起眼卻這麼受歡迎!」   ‧運氣背到不忍卒睹、他還笑得出來的衰人   ‧絕世大美女,哎,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總之去認識一個美女吧,好處你會知道。   ‧我行我素卻很有人緣的人   ‧還有五類人,不在你的世界中,因為他們與你根本是兩個世界的人,但你如果認為「道不同不相為謀」而不想認識,你會後悔一輩子……(趕快看看目錄吧,不然你一定後悔一輩子)   現在與什麼人相遇,決定了你的未來   認識一個真正對你生命有幫助的人,   不是取決於

你或他現在有多少收入、是什麼職業或長相。   而是把這些人的特質,變成自己的強項。 各界推薦   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何啟聖   國際演說家暨人際關係達人吳娟瑜 作者簡介 千田琢哉(Senda Takuya)   出生於愛知縣犬山市,在岐阜縣各務原市長大。東北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系畢業,在日系產險公司、大型經營顧問公司工作後自行創業。   在顧問公司工作期間,擔任各種行業的大型專案負責人,曾經接觸超過三千三百位企業主管和一萬名商務人士。他利用在競爭激烈的經營顧問業界所累積的豐富經驗和智慧,投入寫作、演講等活動,並擔任多家股票上市公司、商工會議所、TSUTAYA商業學校的進修講師,以

及多家機構的顧問。   以「挑戰禁忌,創造新世代」為願景,對人生有所迷惘的二十到三十歲世代的年輕人,提出嚴厲卻震撼人心的建言,廣獲讀者支持。目前已出版九十五部作品,銷量超過一百七十九萬冊,代表作有:《到死都能一直在戀愛》(大是文化出版)、《你不知道絕對會後悔的100句話》、《就算被討厭,也要勇敢說出來的100句話》、《這樣講你一定會後悔的100句話》等。 譯者簡介 卓惠娟   任職出版相關工作十餘年,旅居日本數年後,於不惑之年重啟人生,實踐了二十歲時曾立下的夢想──專職翻譯工作。透過翻譯,與文字進行更親密的接觸,扮演原作者與讀者間的橋樑。出版譯作包括:《原來,我得了躁‧鬱症》、《到死都

能一直在戀愛》(以上為大是文化出版)、《黑道與核電》、《三星內幕》等。   部落格:譯網情深blog.roodo.com/lovetomo 推薦序一 光走舊路,到不了新的地方  何啟聖 推薦序二 逆向操作的職場識人學  吳娟瑜 前言現在與什麼人相遇,決定了你的未來 第一章把我比下去、讓我生氣的人,別疏遠 01天生就有某種才能,我這輩子甭想趕上 02二十幾歲就嶄露頭角,這傢伙憑什麼 03讓你氣到想掐死他的同事 04路邊的發面紙高手 05不講理的蠻橫主管 06馬屁拍得恰到好處的傢伙 07工作效率超高,老是把我比下去的同事 08存到老本,還是拚命努力工作的人 第二章生活中最

常遇到的八種討厭鬼,要結交 09在高級咖啡廳工作的跩跩服務生 10雖然你充耳不聞,卻花時間給你忠告的人 11超級不講理的奧客 12這種小事也做到極致,有必要嗎? 13態度冷淡的計程車司機 14糾纏不休的推銷員 15私底下愛說別人壞話的人 16這店員總是吸引很多人,見她得排隊 第三章他引起負面情緒,能幫我建立正面心態 17讓人一看就有氣的人,要結交 18看起來很普通嘛,這人真這麼厲害? 19平常很會發脾氣,但有狀況反而沉著的人 20無緣無故瞧不起你的人 21老愛跟你唱反調的人,別疏遠 22有事找你商量,卻總是不聽你的 23總是莫名就得到別人原諒的顧人怨 第四章為什麼我還沒認識這種人? 24車

廂很擠,也能渾身散發魅力 25氣死人,他這麼不起眼卻這麼受歡迎 26絕世大美女,哎,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27獨來獨往卻一點也不感到孤寂 第五章對哪些人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你後悔一輩子 28令人嫉妒的幸運兒 29  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 30運氣背到不忍卒賭的掃把星 31騙子 32為所有人付出一切,卻換來一場空的人 33去認識身在金字塔頂端,讓你嫉妒的人 34有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人,得認識 35我行我素卻很有人緣的人 結語把這些人的特質,變成自己的強項 推薦序一 光走舊路,到不了新的地方 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何啟聖   有一個心理測驗是這樣的:如果你在辦公室,遇到一位不喜歡的同事

,你會:   1主動找話題跟他聊天,縮短彼此距離。   2道不同不相為謀,敬而遠之。   3準備精緻小禮,誘之以利,結為朋友。   如果是你,會選擇怎麼做呢?   這個測驗其實沒有標準答案,畢竟每個人的性格各異,需要考量的點也不盡相同。選擇1和3的人,採取的是相對積極的作法;選2,則是明哲保身,不為自己製造無端的困擾,消極迴避最是安全。   日本百萬暢銷書作家千田琢哉的新書《就算很討厭,也要勇敢結交的5種人》裡所提倡的觀念,除了和上述測驗相互呼應之外,也讓讀者開始思考,自己在各種待人接物上存在的盲點。   既然,面對職場諸多人際狀況,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解答,那讀這本書又有何用呢?

作者以他多年在職場觀察所累積的經驗,用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案例告訴你:你所選擇的應對方式可能是錯的。所以,嘗試換一種方式,也許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這種改變過去思考模式的作法,就是一種職場上的成長。   在這個薪資低迷、求職困難的時代,這本新書的問世,相信會是所有社會新鮮人的求職寶典,也是上班族升官、加薪的錦囊妙計。原因無他,因為在這個快速變動的年代裡,唯有持續改變,才是唯一不變的鐵律,也是獲得老闆青睞、職場晉升的人最該擁有的人格特質。   還記得2013年,全球發生兩件令人震驚的事。一件是曾經市占率全球第一的諾基亞(NOKIA),將手機部門悉數賣給了微軟公司;另一件則是具有百年歷史

、發明軟片及第一部數位相機的柯達(Kodak),宣告破產。這兩件事,在在說明了,不改變,甚或改變太慢,注定被淘汰。這讓我想起2013年參加澳洲「世界最棒工作」選拔,打敗十二萬人,擠進前三強的台灣女孩謝昕璇,她曾說:「只走舊的路,到不了新地方。」連走舊路都不行,更何況是停滯不前呢?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說:「魔鬼藏在細節裡。」而我要跟讀者朋友說:「致勝的關鍵也在細微處!」在職場上,大家的學歷、能力、見識,其實相差不遠,只要在細微處下工夫,便能大大提昇你的能見度,如此一來,相信你成為職場A咖的日子也不遠了。 推薦序二 逆向操作的職場識人學 國際演說家暨人際關係達人 吳娟瑜   職場變化

多端,人人居心叵測。上班族想在生涯發展上一路順暢、最終出人頭地,這得下多大的工夫啊?   不怕!不怕!   路是人走出來的,從一開始就做對選擇,遠比埋頭苦幹更重要。在本書《就算很討厭,也要勇敢結交的5種人》裡,分享了快又有效的進步方案。   作者千田琢哉是一位知名的企業顧問,更是日本一級暢銷作家,他協助日本許許多多的公司成長,在接觸了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人士後,他有了驚人的發現。   原來上班族要脫穎而出、鯉躍龍門,一定要改變思維,不可再守舊地等待貴人出現,亦不可再自視清高而忽視旁人。   請聽聽看──他提出了哪些「逆向操作」的職場識人學。   例如:   ‧面對討厭的人,最傻的

處理方式就是閃得遠遠的。   ‧不講理的主管,是工作上重要的貴人。   ‧糾纏不休的推銷員,是讓你練習拒絕的最佳對象。   ‧要多和「看起來很普通卻深藏不露的人」學習。   很有趣吧?   愈是沒看見、不想見、討厭見的人,反而愈是需要你睜大眼睛、積極認識,同時好好揣摩、仿效的貴人。   愈是想保持距離、躲得遠遠的同事、主管、客戶,反而可能是一路提拔你、肯定你、栽培你的職場達人。   舉個特別的例子,千田琢哉說:「就連職場上最令人不齒的馬屁精,也能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因為馬屁要拍得恰到好處,不只詞彙要豐富,還得要有出眾的判斷力、勇氣、溝通技巧及體力,這種「未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毅

力,讓他們想不成功都難。   書中還有一句話也深得我心:「最好把對方的人生閱歷,變成自己生命的養分。」說得多好啊!一個人要有熱忱的人格、盡責的態度和鍥而不捨的決心,得花多少的時間和心力培養?因此,任何人身上都一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部分。   只要願意放下身段、改變想法,同時,勇敢突破生命盲點,走出迷思,把「討厭的5種人」當成自己的好朋友、生命貴人或人生導師(mentor),那麼,接下來在職場上呼風喚雨的人,就是你啦!   換句話說,你喜歡的人,因為各方面彼此相像,你自然習慣與之親近,但也因為太靠近、太認同了,反而讓你所學有限,改變較慢。   而你討厭的人,因為雙方在任何事情上都差異甚大,

因而讓你有機會重新體驗另一種處事態度、策略方法、或從未思考過的管理捷徑。   想通了吧?勇敢地結交討厭的人,甚至與他成為好友,相信你的人生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前言    現在與什麼人相遇,決定了你的未來   為什麼我們需要認識新的人?   那是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他們個性不同、有獨特的觀點、體驗過不一樣的人生……,就像一本本書,蘊藏精采的故事。   尤其在剛接觸社會、開始與世界接軌的最初。這時,你剛開始打造人生舞台,與什麼樣的人相遇、聽到了哪些受用無窮的話,將深深地影響你的未來。   這就是人脈的力量。   不過,必須注意一件事──   千萬別積極過了頭,為了

認識更多不一樣的人,忽略了在你身邊的關鍵角色。   如果你以為只有認識更多人,才能獲得更多刺激、體驗不一樣的人生,而忽略了身邊陪著你、磨練你、指導你的人,我敢斷言,你的人生將留下許多遺憾。   這就像旅行一樣,如果只是走馬看花,即使去了很多國家,也只能說出:「很好玩啊」、「風景很美」這類,看旅遊雜誌就能說出來的感想。   若能選定一個地方,多停留幾天,和當地人聊聊天、體驗他們的生活,旅途上的人事物,才會變成你人生中可貴的經驗,並讓你從中得到啟發。   與人交往也是一樣的道理。   若一心只想認識更多不同的對象,這種人在與他人初次見面時,往往會下意識地盤算:「這個人有多少價值,值得我投

入多少心力?」雖然沒有顯現出來,但對方多少能感覺到這種企圖,自然就會想疏遠這種人,更不可能深交。   尤其在第一次見面,就給對方留下如此惡劣的印象,根本不用期待接下來會有好的發展。   認識一個真正對你有幫助的人,不是取決於你或他現在有多少收入、是什麼職業或長相。   而是看你花了多少心思了解對方,並把這些經驗,轉化成讓自己成長的能量。   所以,如果真的想拓展人脈,就先停止建構人脈的想法。   與其認識很多人,不如從身邊的人開始,深入了解他們,發掘他們的優點,把對方的人生閱歷,變成自己生命的養分、豐富你的人生。   我常聽身邊的朋友說:   「最近的生活好枯燥,好想認識新的人!

」   「我覺得朋友愈來愈少了,怎麼做才能認識新朋友?」   實際上,這些人早就存在你的生活中,你們甚至已經認識很久了。   如果,真的希望遇到有趣的人、新鮮的事,單單拓展生活圈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你得打開接收器,用心去體會。   總之,與其急著找尋各種拓展人脈的方法,不如先從了解身邊的人做起。   你會像挖到寶一樣,驚呼連連。 馬屁拍得恰到好處的傢伙 這些人具備的判斷力、溝通技巧與體力,都是成為菁英的關鍵。 如果你是上班族,相信你的身邊應該有一、兩個,靠著拍馬屁晉升的主管。 光靠拍馬屁就當到大老闆,或擁有自己的公司,比較不可能,但如果是總經理等職務,或許有機會。 不過,我在這裡

絕對不是要鼓勵大家,學習如何拍馬屁。 既然周遭免不了有一兩個馬屁精,那不妨參考他們的生存之道,說不定,你會產生新的啟發。 在我還是上班族的時候,身邊總有幾個愛跟在主管後面,阿諛奉承的傢伙。雖然很討厭他們毫無主見、一味迎合主管的態度,但實在不得不佩服,他們在拍馬屁這件事上的「專業」。 首先,他們必須有異於常人的判斷力,機靈地在瞬間辨識出,對方是否值得討好。 若是遇到比自己有地位的人,就能立即拋開無聊的自尊,這是罕見的勇氣。 儘管聽見旁人揶揄自己「馬屁精」,仍然每天活力充沛地到公司,這一點也相當不容易。如果沒有鋼鐵般的毅力,是絕對辦不到的。 為了討好對方,他們甚至可以滔滔不絕地說出言不由衷的讚美,

運用的詞彙量之廣,若沒有卓越的語言能力,很快就會詞窮、被別人看穿自己的企圖。我最佩服他們的是,不論多麼無聊的應酬,他們還是能滿臉笑容地撐完全場。而且,體內像有雷達裝置一樣,總能準確搜尋到重要人物聊上幾句,這種體力與溝通技巧,的確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我的結論是:「為拍馬屁這件事付出再多心力,他們都在所不惜,這些人根本不會在意被其他人唾棄,因為,他們心裡都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出人頭地。」 與其說這些人因為懂得拍馬屁而晉升,不如說他們做什麼事都卯足全力的態度,讓他們無往不利。 向懂得拍馬屁的人,學一點職場生存之道,你會更容易成功。 私底下愛說別人壞話的人 為什麼他只對你說別人的壞話?也許你們根本是同一

種人。 有些人只要你一見到他,就會聽到他在說別人的壞話。或許你會覺得:「這個人真煩,老是在背後批評別人。」 的確,暗地中傷人是很要不得的行為,也沒什麼值得讚揚的。不過,愛說別人壞話的人身上,還是有能讓人學習的地方。 通常,一天到晚道人長短的人,心中都有很多不滿。

咖啡廳工作 心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屬於這個夏末的穿腦式呢喃
在憤世忌俗的戲謔下
厭世風格的最佳療癒

這個星球上總有不同的故事
每個人的立場和看法不盡相同
在某個短暫的時間交疊後
也許就必須航向不同的軌道

該說再見時
就該勇敢地離去
我們都遇見過這樣的小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
很多人覺得這是自以為優越的表現
但其實也是很孤獨的一句話呀

2021年原子邦妮單曲首發 【難道只有我覺得】
♫ 數位平台全面正式上架 → https://RockRecordsCo.lnk.to/IsItJustMe

歌曲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他現在完全變了一個人嗎?」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會難過嗎?」

靜的淚水在我面前滾滾留下,她剛和男友鬧了分手,於是我頂著明天要在圓形劇場彩排的巨大壓力聽她哭訴,沒有辦法,誰叫她是我從小到大最好的朋友呢。

靜的男友「K」,到後來也算是變成我和男友的好朋友了。大約在七年前,K頂著歐洲音樂名校高材生的名頭回到台灣,幾乎是空降似的加入了我們的樂團擔任首席樂手。他們兩是在美國相識相戀的,靜早他幾年回台,再加上身為音樂世家的獨生女,父親是知名男高音,母親是鋼琴家,K回來的時候她已經是女高音界的新生代一姊了。K雖然很受矚目,在樂團中得了一席之地,但論資歷年齡,還是必須意思一下的當個幾年被呼來喝去的菜鳥。

K可受不了這個氣,他一身才華,白手起家,靠著獎學金到歐洲唸書,幾次聚會,趁著靜喝醉睡著了,他曾向我和男朋友透露過,他走到現在全憑著自己的努力,和有顯赫家世傍身的靜危機感完全不同。同樣身家平平的我們點點頭對他表示理解。

「你們不覺得,靜太耀眼了,在她旁邊實在有時候會累的。」K用手擠著眉頭苦著臉道。

男友眼見情勢不對,拼命在桌底下捏我的大腿。

於是我趕忙堆著俏皮的笑容說:「沒辦法,誰叫靜可愛嘛~」我可沒說錯,靜在圈內甜姐兒的稱號可是人人認可的。

「是是是~」K總算這回不是苦笑,是真心笑了起來。

當時的他,畢竟還是蕩漾著熱戀期的青澀甜蜜。

因為幾次的四人聚會和出遊,再加上我們三人除了靜,都身在同一樂團,自然也變得熟稔親密,時不時交換音樂聆聽心得,一同出遊,K也時常分享給我們很多在歐洲學習到的技術,讓我們瞬間也有種高一層次的優越感。我們也很喜歡K這個新朋友,他處事不同於一般人,頗具西洋風範,少了柔善扭捏,說話直爽率真,才情洋溢充滿抱負就更不在話下,我們都覺得他倆非常般配,然而這幾年,我們倒是沒少當他們的感情問題的排解人。

從一開始單純的K抱怨靜很累人,總是高高在上什麼都不懂,以及靜抱怨K總是不解風情,到後來似乎是到了旁人也難以置喙的狀況。

那一天,K陪著靜還有她的父母一同出席聚會後,K一個人來到我跟男友同住的小公寓裡。

K一把扯下靜幫他挑選的酒紅色領帶扔在沙發上。

「我真的很受不了他們家,究竟為什麼一天到晚講話要目中無人,好像我多高攀了他們家似的,一家人高來高去自以為貴族,拜託現在21世紀了好嗎,還以為中古世紀?」他一屁股坐下,順手喝了我們開到一半的威士忌。

幾輪下來兩個男生酩酊大醉,剩下我還清醒,正在收拾杯盤之餘,K忽然捉住我的手大聲道:「死老頭給我看著,我一定會功成名就,到時候再來看看是誰高攀誰。」說完在沙發上倒頭就睡了。

大概是以那天為分水嶺,之後的K開始接各種工作,原本樂團的工作也做,也開始尬團,沒天沒夜的工作著,靜三天兩頭來哭訴K都沒時間陪她。甚至有一天,K「週轉」不過來,於是打了電話給男友請他代打,大家都那麼好的交情,男友當然二話不說答應了。我還為這事不高興了幾天,畢竟K的彈奏是我男友不擅長的,曲目也不是那麼熟悉,為此男友熬了三個星期的夜。

就在準備幫K演出的前兩天,男友接到K的來電。

「誒~那個,我後來時間OK了,那你還有要去演嗎?」男友電話開著擴音,我頓時瞪圓了眼睛,這是什麼意思,是說好要找我男友幫他去演一天,現在臨時又說不用了的意思?我還來不及開口,好好先生的男友倒是先回他了:

「ㄜ...既然你時間OK,我沒有一定要去啊。」男友支支吾吾應著。

「OK,那謝啦,這次我自己演OK,那我先準備啦,掰掰,改天再聚。」

為此我念了男友很久,他自己幫忙熬夜練了三星期不說,還推掉幾場演出。

「沒辦法啊,他都開口了,我也不好硬要去啊。」男友嘟囔著。

「他都好意思開口,你又有什麼不好意思!?」我氣極語塞。

「他變了,我覺得。」我說。

然而早已累極的男友如釋重負般早已沉沉睡去,毫無回應。

接下來的一兩年,我們仍是常聚會,但是K卻越來越少出現,靜總是一個人來跟我們喝到天亮。K似乎在思考著離開我們的樂團,因為我們的樂團比較傳統演出也偏制式化,場地也很固定。但是每次看到淚眼汪汪的靜,最後通常還是以「我會再想想。」結束這個話題。

一切看似如常。而始料未及的一天就這樣發生了。

那一天,我們的樂團正在準備大型演出排練,身為理事長之一的靜的父親來到現場,將K前一陣子精心推薦給樂團在歐洲採用的新編曲形式給否決了,K憤憤不平的和理事長爭執起來,向來不太在乎尊卑的他,在對話中也是照常直呼理事長的英文名字。理事長一語不發,忽然一怒之下舉起譜架朝遠處丟了出去。所有人都凝結在空氣中,K毫不退讓地怒目相視。

理事長聲如洪鐘:「把你歐洲的那一套收起來,這裡是華人世界,閉上你的嘴,認清自己的資歷和身份,名校畢業的人多的是,像你這種目無尊長的人,不配留在這個樂團。」

沒有人敢說一句話,凍結又沉悶的時間走了幾秒之後,K收拾東西,頭也不回走出排演廳。他終究還是離開了樂團。

後來K加入了另一個樂團,沒多久便升為了團長。

「我不想要現在這樣。」靜哽咽著。

「可是他如果在另一團更有出路,那也沒有不好啊。」我試著安慰。

「我覺得他離我越來越遠了,如果他連跟你們的團都退了,我都不知道還有什麼共同話題。」

「妳怕什麼,妳是女高音啊,跟什麼團都可以合作啊。」男友也試著安撫。

「不然,我們四個搞一個好玩的爵士團怎麼樣,這樣多了一份共同興趣啊。」我福至心靈。

靜破涕為笑,像洋娃娃般可愛的臉孔連我看了都心生疼愛,到底什麼人捨得她這樣哭泣呢。至於K和她父親的矛盾,似乎也暫時放在了一邊。

爵士團一開始倒是滿順利的,K的爭勝之心似乎被搶救回來,開始能在音樂裡玩樂,甚至大家還搞了幾場私人小演出,僅限大家的共同朋友來玩,賓主盡歡。

那一天走在河堤的小路旁,他們邊打邊嬉鬧,月光照著河水發光,我牽著男友的手,看著像孩子般的他們兩人,覺得身為愛音樂的人,有好友,有工作,有業餘興趣,沒什麼比這更完美了。

不過美好的關係,卻沒有持續多久,爵士團的練習越來越難促成,每次都因K有事而延期,我們以為起碼他們兩還是有約會見面,這天卻聽靜抽抽噎噎的哭著說:「我們也已經快一個月沒見了,就算我要去找他,他也說累。」

我正試著安慰,靜又緊接著哭道:

「你知道他和誰合作嗎。那個他最不屑的T集團,他以前是罵最兇的!現在竟然跟他們合作,我真覺得他瘋了。」

聽到這裡,我與男友也是啞口無言。記得幾年之前,我們四人在一起聊過,當時K可以說是最激動的一個,他義憤填膺地說著誰也別想牴觸他對藝術的堅持。那樣子還歷歷在目,現在卻已經在跟他當時最嗤之以鼻的人物合作了。

氣憤凝重的交談隔沒幾天,那是個下著雨的夜晚,接到靜的來電,她正在近郊的咖啡廳,拜託我能不能去接她。聽著她不對勁的聲音,即使下著大雨我還是出門了。開著車子到了約定的地點,看到她在已經熄燈的店門口淋著雨。

「你怎麼會一個人在這,還沒帶傘?」我一面攬著她上車,一面問。

「我跟K吵架,我生氣下車,他,就真的開車走了。」靜面無表情的回答。

這回我倒是說不出話了,誰都知道,這裡是已經人煙稀少的郊區,夜深了又下雨,竟然還狠得下心把車開走,雖然說靜有時候會鬧鬧脾氣,但也不至於真的讓人把她丟在這種地方。

我輕輕地用毛巾幫靜擦乾她娃娃般的棕色捲髮,再招呼她回家休息。一路上我們都沒說什麼,也許,大家的心裡都明白這是什麼情況,只是沒人願意說出來。

幾個星期後,男友試著打圓場般的又約了一次爵士團的練團聚會,K倒是新奇的說有時間可以來玩一玩,然而那一天,卻讓一切都崩塌了。

靜和K兩個人為了一個調裡面的樂器音準,爭論不休。連我們都不敢作聲。我們也不太清楚他兩人私底下到底和好了沒,直到靜不知道說了什麼,K忽然大吼出來:

「你少拿你爸來壓我,我當團長已經多久了,連這屁事我會聽不出來?」

靜似乎想要緩和拉著他的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K一把揮開靜,要不是我即時拉住,她幾乎要跌在地上。

「像妳這種天之驕女,妳懂什麼,少在那邊跟我說難道只有我覺得怎樣怎樣,對!我告訴妳!從頭到尾,就是只有妳在覺得,現在我不想忍了,可以了吧。」

他們後來吵什麼我已記不清,只記得K離去時,對著我說:

「跟你們玩音樂,連讓我感動的一刻都沒有,不!是連一秒都沒有。」

男友追了出去,我卻愣在了原地。

原來這一切對靜來說真的是一場鏡花水月,對我來說,何嘗不是呢?

我們這些人做的音樂,終究入不了音樂才子的法眼。

而靜美麗善良純真的愛情,終究無法支撐現實殘酷的摧折。

然而他們兩似乎沒有馬上分手,據說,靜拼命去挽回他,分分合合了一陣子,終究還是一通無情的電話告知他已經有別的女朋友後,宣告分手。我幾乎沒再看過K。畢竟他對著我們說出那些話,也實在無法當沒事地來往。但我倒是聽了不少傳聞,據說他挺愛壓榨新進的團員,給他們下馬威,堪稱魔鬼團長。而他最為業界熟知的新口頭禪是:「你知道我是哪畢業的嗎?」他確實闖出了名號,不過,似乎也變成了他當初最痛恨類型的人了。

「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他以前老是批評我爸迂腐,他現在這樣比我爸還誇張,有什麼資格看不起我們家.....想到以前還對你那麼過份.....嗚嗚嗚嗚嗚」

看著在我面前聲淚俱下的靜,一時間也百味雜陳。

她失去了一位愛人,我失去一位朋友,也失去一些青春。

在這條路上,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為了達成什麼而放棄什麼,單純天真衣食無缺的靜也許以後有一天會懂,她也會為了得到什麼選擇變成另一個樣子。我們看似有所選擇,會不會其實無從選擇。又或者,我們真的都選對了嗎?

那天半夜回到家,看到剛走到客廳倒出一杯紅酒準備繼續練習的男友,苦澀的心情逐漸撫平。當一段感情,很多事都只有一個人在感覺時,或者,兩人的思考完全無法同步時,大概就邁向結束的道路了。不過當我瞥見桌上紅澄澄的酒杯,就知道,看來,今晚不只我一個人覺得,就算明天要彩排,還是得好好微醺一場了。

我不知道K到底達成他的理想沒,也不知道未來靜會不會重新獲得幸福,但我決定,所有惱人的事,都拋諸腦後,珍惜當下吧。





來自「難道只有我覺得」

追蹤原子邦妮:
FB : http://goo.gl/Ap7hCy​​
IG :
原子邦妮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astrobunny_/
查查: https://instagram.com/lena1530/​​​​
羽承 (Nu): http://instagram.com/rezqr_/​​
微博 Weibo : http://goo.gl/Ab4gdd​

北歐式的自由生活提案

為了解決咖啡廳工作 心得的問題,作者本田直之 這樣論述:

在都市上班,在悠閒的鄉間過生活少一點物慾,換來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興趣不替公司賣命,而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人脈拋棄追求名利的舊觀念,擁抱自由生活的幸福其實,我們都很想試試看……   用質物來感受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從物質獲得的滿足只能維持瞬間,但從經驗,以及從經歷所得到的知識,卻會留一輩子。   為何北歐各國的「幸福指數」居於世界排行的前幾名呢?  生活富裕的日本為何又只居於第81名呢?   為了找出答案,作者本田直之前往「幸福排行榜」前幾名的北歐各國,採訪當地民眾,他發現,唯有拋開物質至上主義的傳統價值觀,改而追求工作、居住、生活上的自由,才能達到真正的快樂。 本書特色   1. 工作

在都市,生活在鄉間的「雙城市生活」:  平日住在市中心的小套房,然後在郊外買價格不太高的度假屋或周末別墅。即使每一間房子都很樸素,但這種生活模式卻讓人在精神方面變得很充實。   2. 利用科技之便,做一個不受空間限制的「游牧上班族」:  不必隨時都待在公司,可以在咖啡廳工作,只要能夠連上網路,任何地方都可以工作。夏天可以跟夥伴一起邊休假邊工作。可以在喜歡的時間做喜歡的工作,這就是一種幸福。   3. 「Less is more」的新價值觀:  過去大家所追求的物質至上主義,讓人們的生活被車子、房子所束縛,也受到物品及場所的制約。我們要設法從制約中解放,自由自在的生活。外表樸實,內在豐富的人生,

才能帶給人們真正的滿足。   4. 不同於物質至上主義的「新幸福十條件」:  (1) 樂於工作  (2) 有好朋友,有親密的家人  (3) 經濟穩定  (4) 精神、肉體都很健康  (5) 要有帶刺激感的興趣及生活型態  (6) 時間可以任自己安排  (7) 選擇適合的居住地方  (8) 思考事情的方式是正確的  (9) 把眼光放在未來  (10) 覺得自己有朝目標前進 作者簡介 本田直之   Leverageconsulting公司董事長兼CEO。曾於花旗銀行的外商公司任職,並參與了BACKS GROUP的經營,以管理董事身分帶領公司於JASDAQ證券公司上市。現在除從事日美創投公司的投資事

業外,並提供企業以最少的勞力獲得最大利益的建議。在東京、夏威夷設立據點,一年當中有半年是在夏威夷生活,遷徙的生活方式移動於都市及鄉村之間。   著作豐富,累計印量超過200萬冊,在台灣出版有:《不怕做決斷》、《超強人脈術!》、《槓桿思考術》、《槓桿英語學習術》、《槓桿管理》等。   兼任日本Financial Academy、CORPORATE ADVISERS、美國Global Vision Technology公司等企業的董事。並且主導參加者以經營者為主的鐵人三項隊伍:Team Alapa。   雷鳥商學院經營學碩士(MBA)、明治大學商學系產業經營學科畢業,日本SOMMELIER認定品酒

師,ACADEMIE DU VIN講師、上智大學兼任講師。 譯者簡介 張秀慧   多愁善感又很理性的雙魚座。日本國立宇都宮大學日本語學系、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曾任日文主編,目前從事專職日文翻譯及審書工作,譯有《反擊的智慧》、《積極人生晨起術》、《當親人罹患癌症該怎麼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