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發電量統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台電發電量統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立誠寫的 能源與氣候的迷思:2兆元的政策失誤【修訂版】 和陳玉峯,陳月霞的 民國廢核元年:廢四核、清核廢,環島接力行腳(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電力公司-電業月報 - Tableau Public也說明:毛發電量. (含台電機組發電量與台電購電量) · 台電機組燃料別運轉情形 · 台電機組燃料使用量 · 用戶別月平均電價與用電量 · 台電機組空污排放量 · 售電量 · 用戶數.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獨立作家 和前衛所出版 。

世新大學 行政管理學研究所(含博、碩專班) 葉一璋所指導 藺美慧的 影響我國核能品質保證制度重要因素的探討 (2021),提出台電發電量統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核子反應器設施品質保證準則、品質保證方案、美國聯邦法規第10篇第50章附錄B、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核設施品質保證要求。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機電整合研究所 楊文治所指導 廖益寬的 應用粒子群演算法評估配電系統中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最大容許發電量 (2021),提出因為有 再生能源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電發電量統計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政府資料開放平臺資料集清單則補充:資料集名稱 檔案格式 資料集類型 資料集提供機關 更新頻率 授權... 用電統計資料 TXT rawData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每年 政府... 台電服務據點相關資訊 CSV rawData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有異動時 政府... 台電歷年尖峰負載及備用容量率 TXT rawData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每年 政府...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電發電量統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能源與氣候的迷思:2兆元的政策失誤【修訂版】

為了解決台電發電量統計的問題,作者陳立誠 這樣論述:

提供能源、經濟、暖化、減碳的正確知識 「台灣能源」部落格 陳立誠 提供全面的能源解析   當能源需求與全球溫度   同時上升   我們要如何面對?   隨著世界人口及經濟不斷成長,全球能源需求也急遽增加,造成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上升,全球暖化。如何減碳抗暖就成為各國政府能源政策的核心議題。   本書首先解釋電力及交通之碳排及再生能源、核能、碳捕捉、電動車、氫能源等主要減碳途徑。其次由國際條約及經濟分析綜觀全球減碳前景。書中並深入解說暖化的科學基礎,並介紹國內極少報導的懷疑論者的觀點。全書最後並在上述論述基礎上,檢視我國減碳降核能源政策、電力困局並提出建言。   一般書籍多將能源與氣

候議題分開討論,不易掌握問題之全貌。本書為國內唯一將此二重大議題合併討論之書籍,對想深入了解糾葛極深之此二重大議題之讀者,必然極有助益。   本書註釋詳部落格: 台灣能源taiwanenergy.blogspot.com 本書特色   ★ 第一本結合「能源」與「氣候」兩大議題的專書,一次掌握能源政策對台灣未來的重大影響。   ★ 引用聯合國、國科會、台電年度報告等權威數據,讓數字說話,回歸客觀理性。

影響我國核能品質保證制度重要因素的探討

為了解決台電發電量統計的問題,作者藺美慧 這樣論述:

2021年全國民意沸騰,使得沉寂已久的龍門核能發電議題又浮上檯面成熱門話題。「核能發電」到底安全不安全?「品質」到底可不可靠?核能電廠在核能營運品質保證方案的18條品保章則要求下,要確保電廠安全運轉營運,又要確保電廠可以安全的停機除役,位於第一階層品保要求的18條章則彼此間是否有哪些必需配合的規定?章則之間的規範是否清楚、妥適?制度的推動有否限制、是否通暢?執行的成效及影響為何?前述適切性以及改進建議等是本研究計畫探討的方向及重點。本研究將針對前述影響品質保證制度重要因素做探討,依據研究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將來品保制度推動及修訂時之參考。 本研究依照質化分析的模式採用「文獻分析法」及「

焦點團體座談」之方式作為研究方法。「焦點團體座談」以核能從人員且受過核能品保訓練者為座談對象,本研究依品保制度的參與功能性及代表性,邀請3種類別的專業人員做為群組代表人參與座談,第1類為品保執行面的專業人員如現場工作者,第2類為品保制度訂定及管理專業人員,如品保方案制訂人員及管理層級人員,以及第3類核能品保重視的品保監督面的專業人員,如稽查員或第三方見證人員。並依照研究主旨擬訂7大訪綱,以「引導式的訪談」做為座談會討論的引導方式進行討論。經過座談會資料的整理分析,研究發現,要達成品保的貫徹執行,主要影響因素有3項:認同、訓練、巡查與稽查。經統整針對影響我國核能品質保證制度的最上層品保要求--核

能品質保證方案的18個章節,經由政策面、執行面及法制面等3面向提出歸納建議,希望能對核能品質保證制度的提升有所助益:一、以政策面而言,經營者的態度決定了核能品保推動的成效,提升主管認同度是推動核能品保首要之務。二、以執行面而言,強化廠商配合度、持續加強人員訓練並且推動核能品保文化是核能品保制度能否到功效及順利推行的重要關鍵。三、以法制面而言:提升相關人員專業及品保智能素養,訂定標準化及合理可行的工作導則與設計驗證的審查標準,才能建立妥適的作業準則及規範。

民國廢核元年:廢四核、清核廢,環島接力行腳(一)

為了解決台電發電量統計的問題,作者陳玉峯,陳月霞 這樣論述:

謹以本書,題獻台灣歷來的反核義人!   台灣絕對經不起一次核災   台灣是全世界唯一把核電建在500萬人口的首都圈內的國家。   核子損害賠償法《第24條》「核子設施經營者對於每一核子事故,依本法所負之賠償責任,其最高限額為新台幣42億元。」   台灣核電廠若發生核災,台電最多賠償每位國民182元。   台灣97%的人不知高階核廢料在哪裡?   今周刊調查「台灣97%的人不知高階核廢料爆量儲放在核電廠內」。   目前在核電廠的高階核廢料已達到1萬6千多束,它們的輻射劑量比23萬顆廣島原子彈還要多,換句話說,平均每1百個台灣人可以分到1顆原子彈。   台電每年焚燒低階

核廢料   台電為減少低階核廢料的容積,每年焚燒數千桶低階核廢料。   民間團體發現台灣的輻射背景值是自然背景值的2~4倍。   民間團體認為台灣的輻射背景值偏高,政府應主動調查並說明。   台灣立即廢核也絕對不缺電   能源局統計台灣核電發電僅占10.2%。   台灣尖峰用電時段,電力備用容量高達23.4%。   電力備用容量=發電量-用電量   台灣就算立即廢核電(23.4%-10.2%=13.2%),電力備用容量率仍有13.2%,這比其它國家都高,日本7~9%、韓國7.2%、加拿大6.4%、德國5.0%。   電價上漲是因獨佔、劫貧濟富   台灣的電量供過於求,電

價卻上漲(理應下跌),原因是電力產業為台電獨佔,台電把經營效率不彰轉嫁人民,將人民當作提款機。   2007~2011年台電售電成本約2.714元/度,工業用電售價2.284元/度,民生用電售價2.734元/度。工業用電售價約比發電成本低0.43元,這是劫貧濟富,漲民生的電價,補貼財閥電費。   台灣的替代能源的政策不是有無的問題,而是為與不為的問題。   內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可改善節能措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台灣也具備發展地熱、洋流、太陽能等等發電的潛能。節能與綠能開發雖然很辛苦,但卻是一條一定要走的路,因為台灣經不起一次的核災。   廢核就是大慈悲、大奉獻   廢核的心念不

是為了一己之私,而是為了世世代代的子孫,為了千千萬萬人的生命,這樣的心念就是「慈悲」,就是「功德」,就是「善」。

應用粒子群演算法評估配電系統中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最大容許發電量

為了解決台電發電量統計的問題,作者廖益寬 這樣論述:

本論文旨在應用粒子群最佳化演算法來評估再生能源發電系統與高壓配電系統併接時之最大容許發電量。本論文使用模擬軟體OpenDSS進行電力潮流分析,並在Python程式環境下開發以粒子群最佳化演算法為基礎之再生能源發電系統最大容許發電量求解方法,透過COM Engine連結Python與OpenDSS以實現在所設定之目標函數與限制條件下最大容許發電量之求解工作。本論文利用自行建置之配電系統以及具有33個匯流排之IEEE配電饋線做為測試系統,用以驗證所研提之求解方法的正確性與實用性,驗證過程所考慮之因素包括饋線負載分布型態、負載量大小、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併網位置與數量等以及台電之併網規範,模擬結果顯示

本論文之求解方法頗為精確與快速。本論文所陳述之各項模擬結果可供電力公司以及再生能源發電業者雙方參考,對雙方系統之規劃、運轉及安全維護將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