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有 種蘋果 嗎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台灣 有 種蘋果 嗎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雪漠寫的 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第肆輯 和unknow的 老夫老妻重返青春 (4)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華國際傳媒-香巴文化 和台灣角川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系 游勝冠所指導 林肇豊的 台灣、香港本土論的發展與比較研究 (2014),提出台灣 有 種蘋果 嗎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灣、香港、本土論、民主化、公民民族主義、本質主義。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西班牙語文學系碩士班 白士清所指導 劉欣馨的 西班牙文及中文對立話語標記之比較研究- sin embargo、no obstante 及可是、但是、不過 (2013),提出因為有 話語標記、對立話語標記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 有 種蘋果 嗎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 有 種蘋果 嗎,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第肆輯

為了解決台灣 有 種蘋果 嗎的問題,作者雪漠 這樣論述:

  將《道德經》的智慧學以致用,解決心靈問題,改善生命品質。《老子的心事》,寫透老子;《老子的心事》,妙用老子;《老子的心事》經世致用,《老子的心事》古為今用,《老子的心事》為我所用。      德國著名漢學家、翻譯家顧彬先生在 2019 年法蘭克福書展現場,與雪漠老師對談時曾說,《道德經》的傳播經歷了四個階段,而走入平常百姓家,就從雪漠《老子的心事》開始。   雪煮《道德經》(51-58 章),本輯重在以《道德經》智慧,進行家庭建設和企業建設。  

台灣 有 種蘋果 嗎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YOUTUBE直播通告★
主題:成功培養水果酵母液種
台灣時間 | 2019.08.24 (周六)
晚間:21:30
進行:約60分鐘
直播位置:不萊嗯的烘焙廚房 | Youtube頻道
當日直播位置:
https://www.youtube.com/c/BrianCuisine/live

★ 頻道訂閱 → https://goo.gl/iAjbRN (記得按通知鈴鐺)
★ 頻道定額贊助計畫:https://goo.gl/yWSqdJ

【直播活動 / 歡迎來現場湊熱鬧】
做出厲害『天然液種麵包』絕對沒有想像中的難,當然第一步就是先培養出「水果液種」,當然不只有新鮮水果能養出發酵液種,大家所熟知的葡萄乾也很廣泛受到使用,不過怎樣才能萬無一失保證成功呢?這場直播活動就是要徹底解決以下問題:
1. 那些水果可能是地雷、絕對不宜使用
2. 除果乾、新鮮水果外,還有哪些起種的選擇
3. 怎麼做才能能保證成功?
4. 常見的果乾 (葡萄、蔓越莓...) 它們也有隱藏地雷呀
5. 怎樣觀察發酵現象、怎麼判斷已經可以收成
6. 如何從液種變出成功活力旺盛的中種(老麵)
7. 發酵液體裡一定要放糖、蜂蜜或葡萄乾嗎
8. 發酵瓶口到底要不要密封
9. 鹽漬、糖漬、醋漬都是發酵,為何不用鹽或醋
10. 酵母液底層的白色沉積物到底是什麼
11. 葡萄酒發酵與酵母菌發酵有什麼異同
12. 天然液種麵包到底有什麼好
13. 難道速發酵母就不好嗎
14. 魯邦種與水果液種有啥不同
15. 水果液種真的烤得出水果味麵包嗎?
16. 中種麵團可否續種、又該怎做
17. 如何觀察中種麵團已經可以使用
18. 多出來的酵母也該怎麼留存與使用
19. 為何液種培養罐不會發霉、但又未何發了霉
20. 該使用多少水果中種家入主麵團
21. 麵團的想要口感酸度,該由哪些地方下手控制
22. 其它的各式疑難雜症,就等著你來提問囉

我想這對於熱愛麵包的人,將是一堂精彩涵蓋性無敵廣的直播分享,我無法寫成文章,就直接採口語說明,搭配現場示範方式,為大家一一解析這其中的奧妙。

歡迎大家上線詢問妳所遭遇到的困惑,更歡迎有經驗的朋友來聊聊妳的成功經驗。直播間的問題回覆,同樣以『YOUTUBE頻道贊助會員』的提問優先回答!感謝

台灣、香港本土論的發展與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台灣 有 種蘋果 嗎的問題,作者林肇豊 這樣論述:

對於台灣和香港這種已具備「共同體」意識,但卻又「本土匱乏」的社會,本文透過考察本土論,理解兩地如何想像自身、思索與重要他者的關係,並進行兩地的比較。本文首先分析戰後台灣本土論的內涵和發展。由於戰後台灣「特殊的遷佔者國家」之態勢逐步確立,如何看待來台的百萬大陸籍人士成為重要議題。在此背景下,早期的台灣本土論已具備公民民族主義精神,以同處台灣此空間的共同境遇,訴求不分省籍的合作或「住民自決」。不過,黨國的壓逼促使八○年代後的反對運動逐步激化,「本土化」訴求日漸高漲,在八○年代前期的「台灣意識論戰」中,台灣意識論者立足於建構論立場與中國意識論者展開對決;八○年代後半,則有部份論者為了強化「台灣」與

「中國」的區隔和獨立自主,在回溯台灣歷史的獨特性之餘也滑入了本質主義式的主張道路;九○年代後現代主義進入台灣,本土論產生一波新的辯證。在1995年的「中外文學論戰」中,廖朝陽對於認同的形構提出了接近策略性本質主義實效立場的「空白主體」說;另一方面,張茂桂面對趙剛的攻擊和「激進民主」主張,則點出「後/破國族」論者始終不願面對「人民自決」之民主意義的盲點。接下來,本文分析香港本土論的內涵和轉折。七十年代港人的本地意識以及與「大陸人」的差異想像逐步生成,但在八十年代初隨即遇上中英談判。「三腳凳」的被拒,對初生萌芽的本土意識乃是一大傷害,而「九七回歸」的談判結果,則使得港人必須思考「當一個中國人」的可

能,並積極爭取民主化。回歸前夕,香港曾迸發一波「身份熱」,希望總結香港百年來特殊的歷史經驗與存在價值;回歸後,對於「本土」的重視和本土論的再起則要到「零三七一」之後。2004年的〈維護香港核心價值宣言〉闡述了香港值得守護的「核心價值」;往後的利東街保存、保衛碼頭和反高鐵運動之「本土」,則批判特區政府管治、地產霸權與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甚具左翼視野。2010年後中港矛盾日益加劇,使得「本土」的批判矛頭指向中國(政府),社會上由此出現了陳雲的「香港城邦論」和港大學苑的「香港民族論」兩套較為完整的本土論述。大致說來,香港回歸後的本土論發展歷經轉折,且還是「現在進行式」。最後,本文對於兩地的本土論進行比

較。首先釐清兩地在「本土」一詞的使用及指涉上的部份差異,並指出香港有著「階級」和「國族」兩種不同意義的「本土」追求。接下來,針對兩地的本土論與重要他者的關係進行分析:對於前殖民者,台灣和香港在「光復」/回歸後都曾出現「戀殖」現象。這類論調主要來自新舊時代比較與對新政權的反彈,但卻往往片面美化殖民時代的「善治」,其是台、港兩地未曾好好清理殖民歷史經驗的後遺症;對於「中國」,筆者引用民調顯示現今台、港身份認同的一大差異是全面告別「中國」的有無,而戰後台灣和香港所面對「重要他者」的不同,則相當程度影響了兩地本土論的形構。對於本土論述的內容,筆者則拉出民主化與本土化的關係此一比較軸線,指出八○年代後台

灣出現本土化與民主化並駕齊驅、甚至優先於民主化的情形,而香港則始終都是以民主化為最主要的政治訴求。當本土化的追求凌駕民主或其他普世價值時,容易使「本土」主張滑入本質化和暴力排他的邏輯,台灣在統獨對立的社會氣氛下,曾經幾度出現這樣的論述傾向;香港的本土論在2010年以前大致沒有這類主張,但隨著中港矛盾日深,也開始有論者以粗糙的分類符碼打造具民粹動員意圖的本土論,引起諸多爭議。最後,筆者談到了近幾年「台港共振」下兩地社會都有人主張立足「公民民族主義」的本土論,對此筆者亦表認同,但同時也提醒應當留意公民民族主義中「普世」與「本土」永恆的內在衝突。

老夫老妻重返青春 (4)

為了解決台灣 有 種蘋果 嗎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種蘋果的老夫妻──正藏和依音,   憑藉田裡的金蘋果之力重返青春。   這次依音不僅身體,連記憶都回到年輕時期了…!?   正藏能取回依音的記憶嗎!?   長年相伴的恩愛夫妻掀起的熱鬧重返青春喜劇,   大受好評的第四集!! 本書特色   ★突然有一天,這對老夫妻重返青春了!?   ★老爺爺&老奶奶主演的熱鬧放閃喜劇!

西班牙文及中文對立話語標記之比較研究- sin embargo、no obstante 及可是、但是、不過

為了解決台灣 有 種蘋果 嗎的問題,作者劉欣馨 這樣論述:

論文名稱: 西班牙文及中文對立話語標記之比較研究-以"sin embargo", "no obstante" 及"可是"、"但是"、"不過"為例 頁數:127關鍵字:話語標記、對立話語標記校系(所)組別: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研究所畢業時間及提要別:102學年度第1學期 碩士學位 論文提要研究生:劉欣馨 指導教授:白士清博士論文提要內容:引言近幾十年來受惠於科技不斷發展創新,人們之間的聯絡已無疆域之隔,可透過電話及網路隨時隨地進行溝通;此外,我們目前處於全球化社會,許多人赴其他國家旅遊或工作,使得世界各國使用不同語言的人之間有更緊密的聯繫。西

班牙文及中文可說是當今全球最重要的兩個語言之一,幾乎所有拉丁美洲國家及西班牙的官方語言均為西班牙文。另一方面,中文則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語言,約有15億人口以中文為母語,如中國大陸、台灣及新加坡等國家。當筆者在西班牙及阿根廷學習西班牙文時,發現上述兩國與台灣的教學方式相同,提供外國人學習中文或西班牙文的課程內容大多以文法、會話等為主,卻無任何與話語標記相關之教學內容。然而,這些詞彙的使用有助於正在學習另一個語言的學生增加溝通及理解能力,進而減少因語言使用不當而引起誤會之可能性。事實上,話語標記對溝通而言非常重要,依據其不同的特性在對話中發揮引導作用。換句話說,話語標記是語言學的元素,引導人們理解

溝通過程中對方言詞所欲表達之意思,亦即在溝通過程中推測、理解的程序。 在本論文中將就對立話語標記進行研究,此類話語標記連接話語的兩個成員,第二個成員消除或減低可能從第一成員得到的結論。雖然西班牙文及中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語言,但相信透過對此兩種語言對立話語標記之比較研究,仍可能發現並分辨其中之相同及相異之處,將有助於改善學習其中一種語言的學習成果,如加強學生溝通能力,特別是在翻譯方面。 西班牙及中文對立話語標記之比較研究長期以來未獲學者重視,事實上,在西班牙文方面,學者對話語標記及對立話語標記已有深入研究,但在中文語言學領域中卻仍待加強,針對前述兩種語言之話語標記進行比較研究者更是少

之又少。研究方法為達本文之研究目的,文中將使用三種研究方法,分別為演繹、歸納及對照。首先以演繹法介紹西班牙文及中文話語標記之特性,如定義、形式、功能及種類等;此外,亦將用於闡述中、西文不同的對立話語標記的整體特性及用法。 另一方面,由於中文對立話語標記現有研究文獻缺乏,因此將以歸納法透過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就可是、但是及不過各選出50個例句,並加以分析研究,歸納出前述三個中文對立言談標記之特性及用法。最後,將透過對照法建立西班牙文及中文對立話語標記間存在之異同關係,及如何將此比較分析成果運用在此兩種語言之教學及翻譯方面。論文結構 本文分文五章,第一章將針對西班牙文話語標記進

行整體性介紹,包括其定義、意義、特性及種類等,藉此獲得對話語標記之明確概念。第二章則將依據現有之研究結果及使用西班牙文、中文兩種語言之例句,從不同角度就西班牙文及中文話語標記進行整體性比較分析,包括概念、型態、語義、位置、音調、功能及種類等方面。第三章將介紹西班牙文對立言談標記,首先將就其特性進行解釋,之後再對每個對立話語標記之用法逐一介紹,主要目的係盼達到更加瞭解每個詞的用法並指出其間微小的差異。第四章將沿用第三章之分析模式,透過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例句就不同之中文對立話語標記進行分析比較。第五章將以第三、四章之分析結果為基礎,就西班牙文及中文之對立話語標記之整體特性及用法進行比較,

並建立其間之異同關係。此外,本章第二個重點則是本文研究成果在前述兩種語言教學及翻譯方面之運用。第一章 言談話語標記介紹 本章將以在西班牙文話語標記研究領域中享有盛名之三位作者之三本著作為基礎。總體而言包括María Antonia Martín Zorraquino及José Portolés Lázaro 合著文章“Los marcadores del discurso”,Ignacio Bosquey及Violeta Demonte合著之Gramática descriptiva de la lengua española (1999),Estrella Montolío之Cone

ctores de la lengua escrita (2001)及José Portolés之Marcadores del discurso (1998)。1.1定義依據Martín Zorraquino y José Portolés,話語標記係無法改變之語言學單位,不具句法功用,但依據其形態句法、語義及語用等不同特性,引導溝通中推理的過程,亦即,話語標記係資訊處理過程的領導者,其主要功用為引領話語間之推論,指出句中不同元素之發展方向,協助接收者在訊息翻譯的過程中不會遇到困難,可說是個聯繫的機制。具引導推論功能之字詞甚多,但話語標記在句中並無直接的觀念意義,而是引導話語中的推論過程,此標

準排除名詞、形容詞及動詞等擔任話語標記之可能性,因為渠等所表達之意思均有其真實性。1.2 文法特性 話語標記不專屬於某個詞語種類或文法類別,可以是副詞、連接詞等。然而,當擔任言談標記角色時,確實存在某些共同特性。1.2.1 形式 言談標記係語言學中詞形不變化之單位,此特性係話語標記與其他具有彈性及可與其他詞語共同使用詞語之區別。1.2.2句法位置 話語標記與連接詞之差異在於,連接詞始終隸屬於其所連結之子句,但話語標記一般而言有較大之移動性,可位於句首、句中及句末。1.2.3語調一般而言,話語標記通常前或後語調有所暫停,有時前後都有,可構成一個語調上獨立之單位。在書面文件上

,話語標記則多位於兩個逗號之間,亦有可能並無任何標點符號。1.3 意義 言談標記並無概念性意義,而是種處理意義。由一系列語義指令引導言談間不同成員間可能之推測。因此,有效運用言談標記不僅取決於文法特性,亦包括我們希望得到何種理解所做之努力。1.4 效果 言談標記在口語表達中之意義效用值得我們注意。一般而言,對話係由兩個發言的交流所組成,第一個是主動發言,第二個是反應發言,一般而言,在對話中,主動發言會有個可能的反應發言。如:倘一個人發表對某人有利的言論,一般而言會期待聽者對其意見表達肯定的反應。1.5 類別 言談標記可依其特性分為五種類別:1. 訊息建構:評論、開始話

題、延續話題、結束話題、發語詞。2. 連接:添加、結論、對立話語標記3. 重新解釋:解釋、修正、條件、總結。4. 論據:強化、具體化。5. 口語:此類言談標記出現於對話之中,表達說者確定性、態度、開始或維持發言權。第二章 西班牙文及中文話語標記西班牙文及中文係兩個非常不同的語言,為對此兩語言之話語言談標記有更明確之認識,本章將就概念、形式、語義、位置、語調、語用及種類等進行比較研究,以瞭解其異同之處。為達此目的,本章仍將以第一章相關參考文獻為基礎摘整西班牙文話語標記之特色,中文部分則以Yao (2008)之論文為理論參考資料。2.1概念比較整體而言,西班牙文及中文之話語標記概念類似,

主要功用均為引出書面或對話中互動間之關聯及語用關係。2.2形式比較2.2.1西班牙文話語標記形式如同在定義中所指出,話語標記係語言學中詞語不可變化之單位,亦即在文法上有其固定性,無法改變或與其他字詞混合使用。2.2.2中文話語標記形式中文話語標記可能是副詞、連接詞、感嘆詞或指示詞等,並無組成另一個新的文法種類。西文話語標記不能改變的特性,在中文並不能用來做為區別話語標記與其他詞類之標準,因為中文詞語並無陰陽性、單複數或動詞時態變化等特性。然而,中文話語標記有種句末形式,如啊、吧、呢等。這些詞語不會改變語義或話語標記之基本功能,而是改變語用層級闡釋的力道。2.3語義比較話語標記之意義主要是從概念

意涵演變到處理過程的意涵。如當看這個字做為話語標記時,所表達的意思並非當動詞時看的動作,而是試著獲得注意力或開始新的發言。然而,話語標記並不會放棄所有的概念意涵,因為當話語標記進行語用功能時,仍維持其語義功能。如看這個字便不可能衍生出改變的意思,而改變這個字也只能轉變成對立話語標記。2.4位置比較2.4.1西班牙文話語標記位置西文言談標記除了連接詞總是位於詞語句首外,其他詞性的詞可以有其變動性,可位於句首、句中及句末。2.4.2中文話語標記位置中文話語標記大多出現在句首,尤其是連接詞,但有少數案例位於句中或句末。2.5語調比較2.5.1西班牙文話語標記語調 西文話語標記多透過前面或後面暫

停來界定,有時兩者都有,可組成一個獨立的語調單位。2.5.2中文話語標記語調 大部分中文話語標記前或後有停頓,亦可組成獨立之語調單位。2.6功能比較2.6.1西班牙話語標記功能西班牙文話語標記主要有語用及互動功能。說明話語成員間關係,並具有引導推測之功能,亦即提供如何理解一系列話語之資訊,如開啟話題、持續話題、結束或改變話題、表達說話者態度等。話語標記亦有語義功能,話語標記之語用或互動功能即從語義功能演變而來。2.6.2中文話語標記功能話語標記之語用功能係共同特性,中文話語標記亦不例外,與西文話語標記功能類似,闡明話語成員間之關係及引導溝通間的可能推測或如何闡釋之資訊。2.7類型比較中文

話語標記研究中除了廖 (1980) 之外,並無任何研究結果就話語標記類型進行明確分類,僅就某些話語標記進行研究,如好、那、可是、但是、不過等。然而,因中西文話語標記間具共同特性,筆者認為應可將中文話語標記依第一章所提到之西文話語標記類別進行分類。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中文中有一種話語標記在西文中並不存在,就是位於句尾的字詞,用於表達詢問、命令或感嘆之意,如了、呢、嗎、啊及吧。第三章 西班牙文對立話語標記 與前面兩章相同,本章將以María Antonia Martín Zorraquino及José Portolés Lázaro (1999), Estrella Montolío

(2001)及José Portolés (1998)等著作為撰寫參考文獻,前述兩作者係話語標記研究領域之翹楚,所著作品更是本研究領域之必要參考資料。3.1整體特性對立話語標記連結句子的兩個成員,其中第二個具有刪除或削弱從第一個成員中可能得到的結論。對立話語標記所連結的兩個成員可討論相同或不同主題,倘主題重複,則第二個成員取代第一個成員中否定意涵的肯定性,倘兩個成員所述係不同主題,則無此特性。西文對立話語標記可分為四類,第一類為表達所連結成員間矛盾或對立之關係,如 en cambio, por el contrario及por contra。第二類則是其所連結之成員所述主題與前面成員相同,如a

ntes bien。第三類則是引出與預期不同之結論,如sin embargo, no obstante, con todo, empero, ahora bien及ahora。第四類則是削弱前面成員論點強度,如eso sí.3.2 西班牙文對立話語標記3.2.4 En cambio: 表達所連結兩個成員間矛盾關係,不可重複相同議題。3.2.5 Por el contrario: 表達與前一成員相反的意思。3.2.6 Al contrario: 係反意副詞,文法上並非連接詞,可能是量化的結果。3.2.7 Por contra: 與por el contrario類似,建立兩成員間對立

、相反關係,但與en cambio一樣,不能重複與第一個成員相同的主題。3.2.8 Antes bien: 本詞所連結之成員與前面成員討論相同主題,第二成員取代第一成員否定意涵的肯定性。3.2.9 Sin embargo: 所連接的句子消除可能從第一個成員得到的結論。3.2.10 No obstante: 與sin embargo類似,所連接的子句消除可能從第一個成員得到的結論。3.2.11 Con todo: 所連接的句子亦消除可能從第一個成員得到的結論,與sin embargo及no obstabte的差異之處在於第一個成員具強烈論據,而第二成員引出一個與預期相反的結論。3.2.1

2 Empero: 目前無論書面或口語上已不常使用本詞,其意涵與sin embargo類似,引出一個與前一個成員可能推測出的相反結論。3.2.13 Ahora bien: 本詞前面的成員通常由一連串詞語所組成,完整說明某個情形,而ahora bien所引出的詞句消除可能從前面詞句獲得之結論。3.2.14 Ahora: 其意涵與ahora bien類似,差別在於ahora較常出現在口語、對話之中。3.2.15 Eso sí: 所連結之詞語削弱或倒置從先前成員可能得到之結論。第四章 中文對立話語標記 本章將依前面幾章之撰寫結構,及Yan (2000), Lü (1999) y Yan

g (2009)等參考文獻為基礎,針對中文對立話語標記特色進行介紹。4.1整體特性如同在第三章所提,對立言談標記連結兩個話語成員,第二個成員刪除或削減從第一個成員可能獲得的結論。4.2 中文對立話語標記4.2.1但是 (但)但是為連接詞,偏好用於正式書面語體,不得放在主詞之後,必須置於主詞前面,主要出現在句首,可引介出新主題,要表達的重點在但是之後,引出與上文相對立的意思,或限制、補充上文的意思。但是的句式構成基礎是事物的矛盾對立或相互差異,可分為下列三種情況1. 直接對立:兩種事物同時存在,相互對立。老師應該成為小孩的典範,但是也有老師行為不檢。2. 因果違逆:前事為因,後事逆著前事而出

現結果。老和尚骨瘦如柴,但聲若洪鐘。3. 稍有牴觸:兩件事同時存在,並不獨立但稍有牴觸。這個藥吃了會頭暈,但是不要緊。但的用法基本上同但是,不同之處在於但是後面可以停頓,但之後不行。4.2.2 可是可是在漢語中有連詞和副詞兩種用法。做連詞時有兩種功能:一表轉折,以引出與前面事實相反的內容,常常與表示讓步的雖然類連詞相呼應。二是引出下文,對前面的內容進一步限制和補充。據王(2005)之研究結果顯示,可是多出現於非正式語境,如日常會話,語氣較為委婉;可出現在句子中主詞的前後,主要出現在句首。4.2.3 不過不過是轉折關係的連接詞,用來連接兩個分句。可是與不過所表達之對立傾於隱藏,但是的對立則是明

確外顯的。可是、但是和不過是功能較類似的對比話語標記,較常與雖然連用的對比標記為可是,但是居次,不過最少。4.2.4 倒、倒是 副詞倒表示和常情相反,或跟意料的情況相反。有的副詞既可用於主語之後,謂語之前,也可用於主語之前,但大部分副詞一般只用於主語之後,謂語之前,副詞倒即是如此。 倒是可表轉折,但後面應該表是積極意義的語詞如: #漢語一開始學比較容易,倒是越學越覺得困難。 因為表示得不是積極意義,應將倒是改為但是,但是也表轉折,但用法上沒有上述限制。4.2.5 卻是(卻)用在偏正複句的正句中,提出跟偏句相反或不一致的意思,表示转折,與但、但是、可是類似。如:瑪莉出門總是光鮮

亮麗,家裡卻髒亂不堪。4.2.6 反而 表示與前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預料之外,在句中起轉折作用。可用在主語前面,惟反而是副詞,不能用在主語前面,只能用在謂語前面。如:小王住得最遠,反而第一個到。4.2.7 然而、而 然而只有轉折的意思和作用,反而除了轉折作用外,還有表示出乎意料、違反常理的意思。反而常常與『不但不/沒』、『不僅不/沒』相呼應。而的用法如次:4.2.7.1連接並列的形容詞、動詞,用法與然而、但是、卻相同。兩部分意思相反,後一部分修正和補充前一部分。如:這種蘋果大而不甜。4.2.7.2連接子句,表示相對或相反的兩件事。而只能用在連接後子句的句首。如:這裡已經春暖花開,而北方

還是大雪紛飛的季節。4.2.7.3而前後兩部分一肯定一否定,對比說明一件事或一件事的兩方面。如:這裡的氣候適合種小麥而不適合種稻。4.2.7.4放在意思上相對立、形式上向主語謂語的兩部分之間,含有如果、但是的意思,後面要有表示結論的另一小句。如:身為幹部而不能團結,是不能做好工作的。4.2.8 其實 表示所說的情況是真實的,用在動詞或主語前。引出和上文相反的意思,有更正上文的作用。如:這些花看起來像真的一樣,其實是紙做的。4.2.9 反之 反之為連接詞,用在兩個小句、句子或段落中間,起轉折作用,引出同上文相反的意思。反之後有停頓。如:謙虛使人進步,反之,驕傲使人退步。4.2.10

只是 只是為連接詞,表示輕微的轉折,意思重在前一小句,後一小句補充修正上文的意思,語氣委婉,跟不過用法相近,後面不能停頓。如:這牌子好是好,只是貴了些!第五章比較分析及在教學與翻譯上之運用本章將就sin embargo, no obstante及可是、但是、不過之特性進行比較分析,因為這幾個對立話語標記係西班牙文及中文中最常用的,瞭解彼此間異同之處,及在教學與翻譯方面之運用。本章將以由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中選取可是、但是、不過各50個例句並翻譯成西班牙文,以此為基礎進行與sin embargo與no obstante的比較分析。5.1 可是、但是、不過簡介5.1.1 可是由可是所

引出之矛盾對比關係可以是明顯或含蓄的,但以含蓄居多。此外,當講者希望表達內在感受時,通常多使用可是一詞。可是可置於主詞之前或主詞之後,但當位於主詞之後時,除擔任對立話語標記,亦有可能擔任強調某特定情形,或表達諷刺之意。5.1.2 但是由但是所引導之對立之亦可以是外顯或內含的,但相較於可是及不過,以外顯居多,所表達的意思較為強烈,倘以可是或不過取代但是,聽者可能無法適切的接收到講者所希望表達的訊息;此外,有時但是所連結的語句係講者本身的觀察意見。5.1.3 Búguò(不過)不過與可是類似,所引導的句子所表現的矛盾對立之力較為含蓄,有時所表達得是對前面評論的意見。當不過擔任對立話語標記角色時,僅

能置於句首,倘位於句中或句末,則為表達僅僅、只是或足夠等意思之副詞。5.2可是、但是、不過特性總結5.2.1文法特性據呂 (1999), 可是、但是、不過均為反意連接詞,連結兩個句子並表達轉折之意。5.2.2位置一般而言,可是、但是、不過做為對立言談標記時,多出現於句首,並具有兩個功用,一為表達轉折之意,二為引出新話題;當這三個詞出現在句中其他未置時可能改變其語用功能。5.2.3標點符號透過150個由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選出之例句,可觀察出可是、但是、不過可位於逗號、句號之後,兩個逗號之間,或位於句號之後,逗號之前。5.2.4語用功能可是、但是、不過均為對立言談標記,具有相同的指出關聯性、否定

或消除可能從前述句子中得到結論的語用功能;但是所表達的對立之意較可是及不過強烈外顯。5.3 Sin embargo, no obstante介紹5.3.1文法特性在傳統文法方面,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為反意連接詞,但在現代文法方面,則認為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並無連接詞特性,而應該屬於副詞,因為可以與其它反意詞組並存,且可位於句中不同位置。5.3.2位置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可位於句首、句中及句末三個位置。5.3.3標點符號據Estrella Montolío, 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可位於逗號之間

,句號及豆號之間,逗號之後及句號之前。.5.3.4語用功能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均為表達對立或矛盾之意之對立話語標記,在意思與語用翻譯上建立起特別的橋樑。5.3.4.1 Sin embargoSin embargo所連接之句子消除可能從前一子句可能獲得的結論。5.3.4.2 No obstanteNo obstante與sin embargo相同,其所連接之子句亦具有消除從前一子句可能得到的結論的特性。但其使用上不如sin embargo頻繁,一般而言,當發言者希望避免對前面子句有反駁意思是,多選用no obstante;此外,No obstante所連接之句子所表達的

意思不會削弱前面句子所闡述的真實性。5.4 Sin embargo, no obstante及可是、但是、不過之比較研究5.4.1位置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可出現在句首、句中及句末等三個位置,且不影響其語用功能。然而,當可是、但是、不過擔任對立話語標記時,主要多出現於句首,當這三個詞出現在其他位置時,其語用功能可能因此改變。西班牙文及中文話語標記間存在著一項明顯差異,就是中文話語標記不會出現在句尾,這也顯示出中文對立言談標記在位置上較為嚴謹,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較有彈性。另一方面,雖然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可以出現在句中

不同位置,但整體而言,最普遍的情形仍為出現於句首,此特性與可是、但是、不過相似。5.4.2標點符號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與可是、但是、不過之標點符號運用情形類似,均可位於逗號之後、介於句號及逗號或兩個逗號之間。但當可是、但是、不過擔任對立話語標記角色時,從來不會出現於句尾,因此不會像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出現於逗號之後,句號之前的情形。5.4.3語用功能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與可是、但是、不過之語用功能類似,均被歸類為對立話語標記,主要功能在於表達與前一子句對立、強調或矛盾之意,消去從前面子句可能獲得之結論的可能性。可是及

不過所表達的對立性較為含蓄,但是所表達之對立之義則較為外顯。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的涵意相似,差別在於當sin embargo在對話中且開始一段話語時,可能表達反駁之意。5.4.4與雖然並用情形之前已提過,可是、但是、不過可與連接詞雖然並用。中文裡為表達轉折之意,除了可透過單獨使用對立話語標記外,亦可將句子分為兩部分,前面為由雖然所連接之讓步子句,後面則為由對立話語標記所引導之主要子句,表達與前一子句矛盾或相反之意見。其句子結構如次:雖然...,可是(但是、不過)...。...雖然...,可是(但是、不過)...。在第四章中筆者曾提到,依據王(2005)年研究顯示,可是

、但是、不過均為可與雖然並用之對立話語標記,但最頻繁者為可是,但是次之,不過最少。然而,筆者在統計中央研究院平衡漢語語料庫中雖然的前一千個例句,並扣除23個重複的例句後,發現與雖然並用最頻繁者為但是而非可是。與但是連用的例句共有196個,比率約20%,可是共有53例,約占5%,不過則僅有20例,占2%。可是、但是、不過語雖然並用之比率可是、但是、不過可以複合之方式呈現,但在西班牙文中之使用方是剛好相反,西文對立言談標記不可與讓步連接詞雖然並用。讓步子句可位於主要子句之前,倘雖然出現在讓步子句,在主要子句則不能出現sin embargo或no obstante等對立話語標記。句子結構如次:雖然…

, …(主要子句)…(讓步子句), sin embargo/ no obstante…。5.5在西班牙文及中文教學與翻譯方面之運用5.5.1在西班牙文及中文教學教學方面之運用人們學習外語的主要目的係為發展溝通能力,可以用外語精準適切地傳達所想表達的訊息,而聽者亦可有效地理解講者所欲傳遞之意涵,求其是講者以較為含蓄之方式表達時。在此情形下,倘若聽者無法確實理解講者所欲傳遞之訊息,在互動或交流時可能出現負面影響,因此推動及發展學生溝通及理解能力係非常重要之課題。為達到發展溝通能力之目的,筆者認為話語標記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有其重要地位,因此本研究西班牙文及中文對立話語標記報告主要目的之一即為顯出正確使

用外語之話語標記的重要性,以使外語教學及學習更臻完善。碩士班修課期間有機會與來自台灣不同大學畢業之學生共同上課,瞭解到台灣之大學對話語標記之教學僅有對外語程度較高時才教。如果一個學習西班牙文的學生沒有流利的溝通能力,就無法以相同語言分享傳遞者與接收者間之訊息。在外語教學方面,依據學生程度進行清楚的文法講解是必須的,除此之外,亦可透過與各種議題相關之練習,比較西班牙文及中文文法亦同之處,除了有助教師們了解學生時常犯錯的原因及所遇到的困難之處,亦可協助學生了解目標語文法架構。而當學生學習外語時,除了應該了解所習外語文法架構及規則外,亦應對語用功能有所了解,才能在各種場合適切的表達相關訊息。依據盧慧

娟及呂羅雪所撰以學習者平行語料庫為本之西班牙語連接詞研究中指出,台灣西語學習者有寫出具連貫性文章之困難;此外,目前台灣所使用之西班牙語教科書多以溝通式教學法為主導,內容偏重語言表達之功能,對連接詞的特性、分類及其在不同文體中的使用功能較少涉略,可能因此造成學習者對連接詞的掌握較為不足。上述研究結果顯示出,倘學生缺乏對連接詞或話語標記之運用能力,在書寫或談話時均以片段方式表達,很可能造成語其互動者無法瞭解其所欲表達之意涵。在進行本比較研究報告之後,個人認為為改善話語標記教學情形,可分為兩個重要方向進行,一是課程安排,二是教學內容。在課程安排方面,鑒於到大學第四年學生對西語已有一定程度之認識,應該

在大學最後一年排入話語標記教學課程,介紹話語標記之特性及正確使用使用之重要性,除可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亦可避免未繼續研讀西文碩士課程之學生在離開校學時對話語標記毫無認識的情形。在課程安排方面,教學內容除包含如發音、涵意及句法等基礎內容外,亦應擴展到語用層面。教師應依外語程度高低設計話語標記教材,使學生能透過瞭解文章架構,對話語標記之使用有所認識,並改善學生對話語標記之運用,至習慣使用話語標記。另一方面,教學者應提供不同議題之文章供學生閱讀,使渠等對話語標記有所認識,再透過針對不同情境及主題進行寫作及會話之習作方式,要求學生適當使用符合情境之話語標記,使學生透過不斷練習而自然而然使用話語標記。教

學與學習係一體兩面,透過大量練習,一方面教學者可以瞭解學生們常犯錯誤之原因,另一方面,學生亦可瞭解母語及目標語間之差異,以提升對話語標記之運用能力。5.5.2在翻譯方面之運用依據奈達理論指出,翻譯是使用最相近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再現信息,依據前述奈達理論,我們可以說,翻譯係以一個語言傳遞另一個語言的訊息,表達原文所欲表達之意涵。在翻譯話語標記時,應瞭解與溝通情境相關之語用價值。本研究依據前述理論及分析自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中選出之各50個可是、但是、不過例句之西語翻譯,發現在西班牙文對立話語標記之中較常使用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來表達前述三個中文對立話語標記之意涵

,因此筆者認為,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的語用功能與可是、但是、不過較為相近。在下列表格中可明顯看出,較常使用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來表達前述三個中文對立話語標記之意涵,值得注意的是在可是及但是的西文翻譯中,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使用的頻率並無太大差別,但在不過例句的西文翻譯中,sin embargo出現的比率係no obstante之兩倍。 可是 但是 不過Sin embargo 17 18 30No obstante 13 23 14Por el contrario 4 1 0Pero 9 8

3Eso sí 2 0 0En cambio 2 0 2Con todo 1 0 0Antes bien 1 0 0西班牙文對立話語標記於可是、但是、不過例句西文翻譯中出現次數另一方面,當學生在進行可是及不過的翻譯時,應特別注意前述兩詞所在位置,因為sin embargo及no obstante可在不影響語用功能之情況下出現於句中及句末,但可是及不過若位於句中,或不過位於句末,可能所扮演之角色並非傳遞矛盾之對立話語標記而是擔任副詞角色。另一個需要強調的地方是,西班牙對立話語標記僅能獨立存在,但中文對立話語標記則可複合運用。依據Blanco (2007)以台灣西語學習

者為對象所收集語料的分心,結果顯示,學習者在反義連接詞有多用現象。因此,若不特別注意西班牙文及中文表讓步結構之差異,在翻譯時中文的西語學習者可能出現連接詞多用的情形,相反地,西語的中文學習者則可能出現省略必須的對立話語標記的錯誤情形。為了避免此情形,學生應透過大量練習,並在每次翻譯時對每種語言之特性多加注意,直到可以自然而然使用話語標記,以克服母語對目標語之影響。結論本研究報告以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選出之可是、但是、不過各50個例句之西文翻譯為基礎,就sin embargo, no obstante及可是、但是、不過之特性進行比較分析,觀察兩語言間對比言談標記之異同。首先,sin em

bargo及no obstante可位於三個位置,句首、句中及句末,且不影響其語用功能。然而,當可是、但是、不過擔任對立話語標記角色時,主要均出現於句首,倘出現於其他位置,可能改變其語用功能。第二,sin embargo, no obstante及可是、但是、不過之語用功能相似,用於闡述與前面子句相反或矛盾之意,消除從前一子句可能獲得之結論。如:她很喜歡那件裙子,可是她沒買。第三,可是、但是、不過可與雖然連用;相反地,在西班牙文中對立言談標記不能與表讓步之連接詞連用,如aunque。在教學及翻譯之運用方面,教授可藉由提供不同主題之文章給學生,使渠等對言談標記之使用方式有更明確之認知;此外,學生

亦可透過大量練習以習慣及瞭解兩語言間話語標記之相異之處。最後,在進行翻譯時,應該特別注意兩語言間不同特性,以避免發生錯誤,如多使用一個不需要的連接詞,或少用一個必要的連接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