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遠洋漁業 魚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台灣遠洋漁業 魚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寫的 踏浪千行 和戴寶村的 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見 和玉山社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企業管理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楊敏里所指導 尚淑慧的 探討我國遠洋鮪延繩釣漁業經營困境與策略-以印度洋超低溫鮪延繩釣漁船為例 (2021),提出台灣遠洋漁業 魚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遠洋鮪延繩釣漁業、專家訪談、質性研究。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政策碩士學位學程(研究所) 謝立功所指導 盧俊惠的 基隆市海洋產業發展策略 (2021),提出因為有 基隆、海洋產業、海洋政策、觀光產業、海洋事務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遠洋漁業 魚種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遠洋漁業 魚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踏浪千行

為了解決台灣遠洋漁業 魚種的問題,作者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 這樣論述:

  相較『臺灣』在國際間的尷尬身份,臺灣的遠洋漁業卻因為產量、規模與影響力舉足輕重,而得以以「Fishing Entity」(捕魚實體)加入各國際組織(WCPFC、IATTC、CCSBT等等)。然而大多數的民眾,對於遠洋漁業其實陌生,除了新聞報導上的扣船事件、釣魚台漁權問題外,並不知道臺灣的遠洋漁業颺帆千里,漁獲量與船隊規模在世界上數一數二。以秋刀魚來說,2015年全年的秋刀魚捕獲量為世界第一;受國際組織管理,有嚴格捕撈配額限制的鮪魚,我漁獲量的多寡足以影響日本市場供需反應。   《踏浪千行》一書,詳實記載了臺灣遠洋漁業發展「波濤駭浪」的精彩故事。我們從一開始草根般的海洋

性格往三大洋魚場奔馳,到歷經國際頒佈200浬經濟海域,發生諸多被扣船、衝突、違規事件,到後來建立漁業管理制度,納入國際組織,成為海洋霸主。我們回首這段歷史,同時也檢視仍在持續運行的臺灣漁業史;遠洋漁業所為臺灣所打下的經濟規模和國際關係,出乎意料也令人讚佩。   臺灣人肯拼、愛拼,勤奮又熱愛冒險,遍及三大洋,各國外基地均可見我遠洋漁船的身影。航行於海上半年至三年不等的遠洋漁船,冬捕魷魚,夏天打秋刀魚;鮪魚船上通常會配備直昇機,以先搜尋魚群出沒的座標等等,這些故事,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聽過。這是一本有趣的漁業發展史,也是一本闡述臺灣人不屈不撓精神的故事書,更是一本臺灣經濟面貌縮影的紀實。  

 選書緣起   Q:台灣被歐盟舉黃牌?   2014年台灣漁業產值中遠洋漁業占總產值41.58%,我國每年直接輸出歐盟水產品約新台幣5億元,倘包括間接輸歐盟水產品產值約新台幣70億元,一只黃牌的影響,可非同小可。   A:   事實上,自2012年7月開啟對話機制,迄2016年4月,台灣方面已與歐盟漁業總署(Director-General for Maritime Affairs and Fisheries, DG MARE)進行4次漁業高層雙邊會談,以及多次技術層級的諮商,達成四大項合作打擊IUU共識,包括法律架構調整、強化監測、管控及監督(Monitoring, Control, a

nd Surveillance, MCS)管理措施、強化水產品可追溯性及強化漁業合作等。而為落實與歐盟合作打擊IUU漁業的共識,政府也推動多項管理措施,包括訂定「遠洋漁業條例」草案、修正「漁業法」及「國人投資經營外國漁船管理條例」、遠洋漁船裝設漁獲電子回報設備(e-logbook)、卸魚聲明機制、國內外指定港口卸魚或轉載檢查及建立跨國水產貿易商稽核機制等。   為化解歐盟對台灣漁業的誤解,儘速從黃牌名單中除名,漁業署現也正積極研擬漁業管理及改善措施。舉例來說,除了擬定遠洋漁業條例草案,加重對非法捕魚業者的罰則,從2016年1月1日開始,所有100噸以上的遠洋漁船,都須裝設電子漁獲回報設備,每

天回報漁獲資料,以供查核;另外,未滿100噸的遠洋漁船,在進入國內外港口後,也須裝設電子漁獲回報設備,並經過測試合格,才能再出港作業。持續與歐盟溝通,建立共同打擊IUU漁業共識,提出相關措施並落實執行,以求化解雙方歧見,正面積極面對問題,期能儘速從警告名單中除名。 名人推薦及文字 海納百川,以開放迎向國際──《踏浪千行》一書所帶來的省思 高希均   臺灣人嗜吃海鮮,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桌上珍饈背後的故事,這次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與《遠見雜誌》合作出版了《踏浪千行》一書,讓包括我在內的讀者,才有機會真正認識到台灣當代漁業。   台灣在地理上四面環海,產業更以國際貿易為主,政策上本

該十分重視「海洋」,成立「海洋部」的呼聲一直很高,可惜多年來只聞樓梯響,問題就在於我們沒有以海洋為師,將海納百川的「海洋性格」內化到政策方針的制訂,而何謂「海洋性格」?我認為就是:開放。   改善國家貧窮、落後的方法,沒有比開放更關鍵!開放的國家關稅少、尊重智慧財產權、歡迎人才進出,自然就具吸引力,這也是國內市場小、天然資源少的台灣最應該走的路。   1960年代的台灣留學生都到美國留學,因為美國最開放。在開放的社會之中,人才、資金、高科技等資訊不請自來;反觀不開放的社會,要爭取外資、人才進駐,得祭出許多誘因遊說甚至乞求,都不一定見效。   日前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剛公布2016年

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由去年11名跌至第14,雖然看起來只下降3名,但卻是2010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次,洛桑管理學院更在報告中指出,台灣排名下滑的主因就在於不夠開放,導致經濟成長表現不佳。   而什麼是開放?在這裡我可以舉一個小故事為例:1980年代B型肝炎問題嚴重,當時台大校長孫震苦口婆心要求學校周邊食肆改善衛生,卻都不見成效,但後來前經濟部部長趙耀東開放注重衛生管理的麥當勞來台,三個月內餐飲衛生問題立刻看見改善,這就是「開放」。   而或許主管業務與海洋事務有關,在《踏浪千行》一書中,我們在在都能發現漁業署及對外漁協不囿於保護主義,積極與世界接軌的開放精神!他們對違反捕撈規定的業者不護短

、積極輔導業者升級,讓國內漁業得以迅速符合國際法規標準,保持高度競爭力,同時也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為海洋生態保存盡一份力。   而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努力,才讓台灣漁業在外交困境中,一直能以「捕魚實體」參與各個相關國際組織,與各國平起平坐!   自我保護、畏於競爭,只會讓台灣的發展陷入一灘死水,台灣近年來在投資、消費力、公共建設、外銷都呈下降趨勢,就是警訊,而政府官員與民意代表能不能把眼光放遠、格局拉大,考驗著他們的智慧,而在《踏浪千行》中,就有許多智慧是值得大家借鏡參考的。  

探討我國遠洋鮪延繩釣漁業經營困境與策略-以印度洋超低溫鮪延繩釣漁船為例

為了解決台灣遠洋漁業 魚種的問題,作者尚淑慧 這樣論述:

台灣以海洋立國,漁業是我國最重要產業之一。面對全球國際市場競爭多變的經營環境,從事遠洋鮪釣漁業經營業者正面臨嚴峻的經營困境與強烈挑戰,需深入探討,找出因應策略。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透過文獻回顧與專家訪談,進行資料的收集與分析。研究結果確認目前印度洋經營超低溫鮪延繩釣漁船面臨最重要困境有固定成本之油價高漲、船員薪資調高為主,而變動因素在於漁獲物配額不足。惟目前魚獲價格仍在高點,因此船長若能捕撈到較佳之漁獲量,仍有獲利的空間。另產業經營者控制成本與增加收益方法有落實記錄維修成本、漁船固定返台、選擇捕撈魚種、篩選魚餌、進行漁業合作、漁船降低主機轉速、建造省能源漁船、培養幹部船員。最後建議我國漁

業主管機關,遠洋鮪延繩釣漁業涉及戰略物資、動物性蛋白質來源與外交等國家利益。因此必須站在國家角度思考產業之發展,在漁業管理政策上,務必協助業者渡過經營困境與建立每一艘漁船最適當之漁獲物配額。

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

為了解決台灣遠洋漁業 魚種的問題,作者戴寶村 這樣論述:

「過鹹水」是台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所有的台灣人都是海洋之子。   身處廣闊海洋中的台灣島,不但形成過程與海洋密切相關,居住在島上的各個不同族群,也都有海洋活動的歷史經驗,部分史前族群和平埔族人駕駛側翼板的船隻配合洋流、季風遠航,東海岸的卑南族有海祭祭典,蘭嶼島上的達悟人更是典型的海洋民族。清帝國治台期間,漢人冒險渡過黑水溝前來台灣,其冒險、奮鬥、打拚、追求「出頭天」的精神,成為台灣強韌生命力的根源,而一九四九年另一批橫越台灣海峽移入台灣的新住民,則增加了台灣社群構成的多樣性。   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就移民歷史特質而言,「過鹹水」是台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所有的台灣人都是海洋之子。因此

,從海洋的角度觀看台灣的歷史與文化,可以發現各族群間的共同點,進而型塑新世代的民族特質,建立新的主體文化與共同價值。 本書特色   1.從海洋誕生的台灣島、駕獨木舟漂流的南島語族、艱險橫渡黑水溝的漢人、大航海時代台灣地位的重要、清代時期的沿岸航運與東西對渡、日治時期的日台航線與南進基地、現代海運的發展與貨櫃船王國的建立,以及全球化下的跨海新住民與縱橫四海的台商,完全從海洋的觀點,闡述台灣的歷史與文化,在在顯示台灣與海洋的密切關係。   2.金鼎獎優良圖書推薦《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一書的作者戴寶村教授,再次從海洋出發闡述台灣的歷史,但文字更簡潔,脈絡更清晰,適合一般大眾閱讀。

作者簡介 戴寶村   一九五四年出生於北海岸一個偏遠的散鄉(窮鄉)——三芝鄉,早年初到台北讀書,還被人戲謔地稱作「三枝香」,尤其是當地址寫到「新庄村番社後」時,跟那些住在仁愛路、中正路等的同學相比,總覺得頗為自卑。   後來三芝出了李登輝總統,更有江文也、杜聰明、盧修一等名人,尤其在「脫漢入番」的趨勢下,加上林媽利醫師在他的DNA檢驗報告中註上「父系有非漢人的東南亞血緣」後,從此尋回自信,還以老家「番社後」的地名感到「自慢」。   濱海生長的背景,使得在潮間帶撿拾蚌貝、石滬摸蝦抓魚、牽罟分魚,以及採石花菜換學用品等,都是他年少時代的回憶,而在家中就可約略聽到的浪濤聲,則已成為深層的身心脈動共鳴

。從三芝到台北唸書的必經之地淡水,其山河海交會與豐富的歷史元素,更是讓他印象深刻,也成為走上學術道路的感性動機與理性動力。   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且出版成書的《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奠定他的海洋史研究走向,而博士論文〈近代台灣港口市鎮發展〉,則代表更大空間的開展,至於跨世紀之年的《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玉山社出版)著作,則象徵學海壯航,並獲得金鼎獎優良圖書推薦。至此,海洋史的研究成為他的學術主航道。   他不確定海洋的壯闊深沉與自由多變,是否影響了他的性格,但可以確定的是,他除了將海洋史作為學術重點之外,並不願意只拘泥於比較單一鑽研的領域,所以也有其他的學術關懷與投入,包

括通史類書籍、區域史、家族史、客家族群史、縣市鄉鎮志書、諺語文化等。   然而,台灣海洋歷史文化始終是他最關注的課題,台灣的海島條件、海洋子民、海洋經貿、海洋文化等是台灣立國的要件,脫陸入海是台灣開闊的生路,他堅信海洋台灣到海洋國家是歷史必然的航向,希望藉由這本《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的出版,讓國人能知海、親海、入海、護海,進而「快樂出航」。

基隆市海洋產業發展策略

為了解決台灣遠洋漁業 魚種的問題,作者盧俊惠 這樣論述:

地球表面積為五億一千萬平方公里,陸地表面積為一億四千七百萬平方公里,僅占了地球面積不到三成。若再扣除不宜居住的地形,如高聳山地、冰天雪地、大汗沙漠等,想當然可以使我們利用的土地就更少了。 這時海洋的重要性不可言喻。海洋龐大的量體,擁有許多各式各樣生物及非生物的資源,也提供了不同海洋產業發展的機會,依賴海洋的經濟活動及產業包羅萬象,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相當重要,在環保觀念日益高漲的現代,要如何在兼顧經濟及環境永續發展的情況之下,來推動海洋產業,是各個國家及海洋城市所面臨到的問題。近年來,依賴港埠維持城市運作的基隆市遇到了發展瓶頸。身為基隆發展核心的基隆港,90年代後因為腹地過小等因素,敵不過鄰近

地區港口的大型化競爭而逐漸衰退,連帶使得基隆的都市建設發展開始遲緩,並嚴重影響了基隆的城市競爭力。而隨著民國97年台北港的啟用,更將使基隆港未來營運發展的情勢更加嚴峻。但是另一方面,因為與台北的交通便捷,近年來外地人口大量移入,使基隆市成為了台北都會區重要的衛星都市之一,而位處台灣北部海岸風景帶的中心優勢,也促使基隆市的觀光產業開始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