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軍購預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台灣軍購預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喜明寫的 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限量作者親筆簽名版】 和李喜明的 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政院通過2373億元國防軍購預算全訊營運添動能- 台股 - 鉅亨也說明:政院為提升我國防衛作戰能力,昨(25) 日通過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案,共計編列約2373 億元預算,鎖定反艦、防空、反制等三大項目,提升國防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出版公司 和聯經出版公司所出版 。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沈明室所指導 涂添智的 我國獨立遂行嚇阻戰略之研究 (2021),提出台灣軍購預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灣、重層嚇阻、不對稱戰力、嚇阻戰略。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陳達新所指導 林粮偲的 美軍效益後勤政策下導入AH-64E型直升機商維案之可行方案 (2021),提出因為有 美軍效益後勤、軍機商維、個案研究、深度訪談、AH-64E型直升機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軍購預算的解答。

最後網站Re: [討論] 美國現在希望台灣走的建軍策略?? - military則補充:省下的預算用來補充4個愛國者導彈連和21個防空排。 3.全部換成F-35B: 將現役機隊全部淘汰,換裝57架可 ... 35 Re: [新聞] 日經:美國將金援台灣軍購.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軍購預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限量作者親筆簽名版】

為了解決台灣軍購預算的問題,作者李喜明 這樣論述:

※ 限量作者親筆簽名書 ※   總長級上將親自執筆,攸關臺灣安全防衛的務實鉅著! 此時此刻,你最需要熟讀的一本書。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精粹49年戰略實務經驗 具體闡釋國外政軍高度推崇的不對稱作戰、擘劃臺灣整體防衛藍圖 你知道,臺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國家嗎? 你有準備好直視恐懼、面對危險嗎? 我們該如何「避免戰爭」、「嚇阻戰爭」、「打贏戰爭」     ★ 務實面對始終存在的威脅,思索臺海戰爭的可能性。   ★ 2022、2027、2032、2049年……戰爭什麼時候可能爆發?   ★ 面對戰爭,我們的勝算又是什麼?     身為臺灣人,面對險峻情勢,你有徹底了解、做好準備嗎?     ▍

臺灣與戰爭的距離,比你我想像的要近   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震驚國際。戰火的煙硝吹向地球的另一端,各大媒體紛紛刊出「下一個會是臺灣嗎?」為題的報導,然而臺灣民眾處「驚」不變、見怪不怪,很快又投身日常。但臺灣的安全局勢,真的如此穩定嗎?      ▍第一本全面剖析臺灣國防的重要著作   在種種受限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面對戰爭、共同守護未來?《臺灣的勝算》作者李喜明上將,為第26任參謀總長,在其任內依據「創新與不對稱作戰」概念,發展出臺灣的「整體防衛構想」,務實擘劃臺灣未來的國防藍圖。     他透過長期觀察、解讀中共動向,深入解析其政治、軍事動態與發展邏輯,全面性掌握臺灣整體國防條件與

國際關係現實,於書中深入淺出地說明臺海可能戰爭的成因和時機,以及兩岸軍力的落差與國際外援的可能性,並確實根據臺灣處境提出「整體防衛構想」,觀點宏大,關照細膩,涵蓋各個國防軍事作戰領域。     ▍關心臺灣安全、未來發展,不可不讀   國防問題攸關全民安全,不能單靠軍隊,需要提供全民正確的國防認知,才能認清現實環境、了解全盤局勢,並喚醒全民國防意識,建立正確觀念與防衛向心。     在中國大陸經濟蓬勃發展、國際情勢變換迅速的現在,《臺灣的勝算》無疑是一記警鐘,期待能讓更多人理解臺灣現況,並為未來可能的危機做最佳準備。     [如何閱讀這本書]   1. 關心臺灣國防安全的讀者:閱讀全書,能全面

掌握臺灣國防概觀、建立正確國防思維。   2. 關心國家安全、想知道臺灣是否會發生戰爭的讀者:重點閱讀1~6章,務實了解現況。   3. 對臺灣國防軍事有初步認識,想更進一步了解的讀者:從第5章開始閱讀,重點了解不對稱作戰內涵。   4. 熟悉軍事與作戰概念,欲了解「整體防衛構想」的讀者:從第7章讀起,能掌握「整體防衛構想」全貌。   5. 軍人與軍事相關領域的讀者:讀通全書,獲得作戰實務分析、了解整體國家安全概念,成為實務助力。  

台灣軍購預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美方出售給台灣的66架F-16V戰機,預計在2026年全數交機,不過,立法院法制局最新報告指出,空軍的座艙比例長期偏低,代表飛行員不足。對此,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認為,官校體制必須大刀闊斧的改革,應讓最優秀的官兵去當飛官。此外,國防部向立法院爭取2400億的軍購特別預算,部長邱國正今天強調,國軍備戰不求戰,敵人來就奉陪。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585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我國獨立遂行嚇阻戰略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灣軍購預算的問題,作者涂添智 這樣論述:

依據美國國防部公布向國會提交的2020年中共軍力報告,中共在海軍造艦、陸基中長程飛彈、以及整合防空系統等三個方面,已經與美國實力相當或是超越美國,國軍與中共軍力差距逐漸擴大。共軍的目標是在2035年前完成軍事現代化與2049年前成為世界一流軍隊。中共多年來發展整合陸、海、空的核打擊方式,現已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中共國防預算至2019年時,約略為我國的15倍之多,其中多數用於發展武力統一台灣的軍事能力。我國認知到兩岸軍事預算的差距,致力於發展並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面對海峽兩岸軍力失衡,差距加速擴大,美國依《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將持續對台軍售,協助台灣維持自我防衛能力。然而,美國對於台海

衝突升高時,長期以來保持不明講是否會以軍事介入的「戰略模糊」立場,軍事崛起的中共很可能採取速戰速決的犯台模式,在美國未能及時以軍事回應的情況下結束戰爭,又或共軍未來發展出能成功拒止美軍的軍事實力進而輕啟戰端。一旦共軍攻台,我國須想定在沒有美國的外力介入或馳援失敗之情況下,為了維持自由民主以及主權獨立的現狀,如何發展一套有效的獨立嚇阻能力,為本論文研究目的。嚇阻最重要是在預防戰爭,因此軍事戰略制定上必須合理可行,避免建軍目標方向錯誤,而影響嚇阻武力之建構。研究發現我國嚇阻戰力規劃僅用於反制或反擊,且反擊目標局限於共軍之兵火力,此一反武力(counter-force)目標之戰略是難以對中共犯台企圖

產生嚇阻的,最後建議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籌建有效嚇阻能力且具高度意志貫徹報復的決心,可提高嚇阻的可信度。

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

為了解決台灣軍購預算的問題,作者李喜明 這樣論述:

總長級上將親自執筆,攸關臺灣安全防衛的務實鉅著! 此時此刻,你最需要熟讀的一本書。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精粹49年戰略實務經驗 具體闡釋國外政軍高度推崇的不對稱作戰、擘劃臺灣整體防衛藍圖 你知道,臺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國家嗎? 你有準備好直視恐懼、面對危險嗎? 我們該如何「避免戰爭」、「嚇阻戰爭」、「打贏戰爭」     ★ 務實面對始終存在的威脅,思索臺海戰爭的可能性。   ★ 2022、2027、2032、2049年……戰爭什麼時候可能爆發?   ★ 面對戰爭,我們的勝算又是什麼?     身為臺灣人,面對險峻情勢,你有徹底了解、做好準備嗎?     ▍臺灣與戰爭的距離,比你我想像的要近

  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震驚國際。戰火的煙硝吹向地球的另一端,各大媒體紛紛刊出「下一個會是臺灣嗎?」為題的報導,然而臺灣民眾處「驚」不變、見怪不怪,很快又投身日常。但臺灣的安全局勢,真的如此穩定嗎?      ▍第一本全面剖析臺灣國防的重要著作   在種種受限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面對戰爭、共同守護未來?《臺灣的勝算》作者李喜明上將,為第26任參謀總長,在其任內依據「創新與不對稱作戰」概念,發展出臺灣的「整體防衛構想」,務實擘劃臺灣未來的國防藍圖。     他透過長期觀察、解讀中共動向,深入解析其政治、軍事動態與發展邏輯,全面性掌握臺灣整體國防條件與國際關係現實,於書中深入淺出地說明

臺海可能戰爭的成因和時機,以及兩岸軍力的落差與國際外援的可能性,並確實根據臺灣處境提出「整體防衛構想」,觀點宏大,關照細膩,涵蓋各個國防軍事作戰領域。     ▍關心臺灣安全、未來發展,不可不讀   國防問題攸關全民安全,不能單靠軍隊,需要提供全民正確的國防認知,才能認清現實環境、了解全盤局勢,並喚醒全民國防意識,建立正確觀念與防衛向心。     在中國大陸經濟蓬勃發展、國際情勢變換迅速的現在,《臺灣的勝算》無疑是一記警鐘,期待能讓更多人理解臺灣現況,並為未來可能的危機做最佳準備。     [如何閱讀這本書]   1. 關心臺灣國防安全的讀者:閱讀全書,能全面掌握臺灣國防概觀、建立正確國防思維

。   2. 關心國家安全、想知道臺灣是否會發生戰爭的讀者:重點閱讀1~6章,務實了解現況。   3. 對臺灣國防軍事有初步認識,想更進一步了解的讀者:從第5章開始閱讀,重點了解不對稱作戰內涵。   4. 熟悉軍事與作戰概念,欲了解「整體防衛構想」的讀者:從第7章讀起,能掌握「整體防衛構想」全貌。   5. 軍人與軍事相關領域的讀者:讀通全書,獲得作戰實務分析、了解整體國家安全概念,成為實務助力。

美軍效益後勤政策下導入AH-64E型直升機商維案之可行方案

為了解決台灣軍購預算的問題,作者林粮偲 這樣論述:

陸軍航空部隊直升機皆循美國軍售方式獲得,且相關後勤制度也沿襲美軍並加以修正而成,其飛機料件獲得及縮短裝備送美回修期程為持續發揚武器系統戰力、性能的關鍵因素;另外直升機接收後續維持及維修所支出的作業費用,通常超過原採購直升機所支應成本,因此於全壽期成本中佔有很高之比例。國軍除了軍購管道方式外,推行軍機策略性商維及效益後勤皆為後勤制度之重大政策,兩者均運用有限的預算及人力資源,將後勤工作及業務委由民間廠商或軍民共同執行,藉用民力為我力及減少重複投資的概念下,運由完善的履約管理機制,提昇武器裝備的妥善率,並達最大後勤支援效益之最終目的;為振興國內經濟與提升基礎工業,確遵國防二法於民92年底起,接續

完成各型直升機軍機策略性商維;在「有效提昇國內航太科技水準」、「扶植國內國防工業自主能力」、「促進國內產業升級」,以及「擴大內需」等方面均有顯著成效。然而我國國軍於後勤商維政策執行上仍與美軍效益後勤策略,因兩國國情及供應鏈不同得情況下而產生差異,且陸軍各型直升機僅CH-47SD及AH-64E兩型機製造商為波音公司,因製造商與其他機型不同產生零件通用率過低,並該公司屬軍民用機製造商,易因公司考量民航機利益等因素而受制於政治壓力,致該公司釋出給我國維修能量較少,造成維持妥善率較為困難。本研究期藉由文獻蒐集,比較美軍效益後勤與國軍後勤商維在政策報告、學術,以及執行經驗歷程等各項文獻中分析其差異。本研

究並考量AH-64E型直升機關鍵零組件籌獲不易及裝備送美維修作業時間甚久等因素,進而探究美軍效益後勤政策下AH-64E型攻擊直升機商維導入之可行方案,以提供後續推行AH-64E型直升機商維案之參據;並藉由文獻整理進行專家訪談後,分析研究個案以「系統委商」導入執行為最適方案,最後從「運用商維合約,訂定料件需求」、「爭取原廠修能,縮短進廠期程」、「運用策略委商,培養合約人才」與「明確政策指導,建立合約彈性」等4個方向提出執行建議,以擴大軍機商維支援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