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新港廠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新港廠 - 健康職場資訊網也說明: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新港廠. 公司長期以來將提升工作環境與設備安全,及促進員工健康列為重要工作,透過「追根究底,止. 於至善」的精神來改善不足之處。

國立中山大學 社會學系碩士班 邱花妹所指導 顧旻的 無可避免的常態意外事故?——高雄氣爆的系統性風險 (2019),提出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新港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風險社會、高雄氣爆、系統性風險、常態事故理論、風險治理。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學系研究所 劉玉雯所指導 黃識錩的 混凝土材料應用於自動水門扇工程性質之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水門扇、混凝土材料、耐久性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新港廠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塑新港廠 - 男人幫則補充:台灣 塑膠工業(股)公司-PVC仁武廠, 南亞銅箔昆山有限公司一廠, 越南台塑河靜鋼鐵興業公司-煉鐵南亞塑膠工業(股)公司-新港銅箔一廠, 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VCM廠三期台化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新港廠,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無可避免的常態意外事故?——高雄氣爆的系統性風險

為了解決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新港廠的問題,作者顧旻 這樣論述:

2014 年 7 月 31 日深夜,高雄發生了一起近代台灣工業發展史上最為嚴重的石化氣爆事故。這起大型石化災害揭露了石化業者在城市地底,築用錯綜複雜的石化管線,也曝露執政者長期漠視石化風險的發展路線。這起工業災難,引發居民對石化業的質疑與批判,也為城市的石化風險治理帶來挑戰。石化災害過後,原是一次大幅改革、提升石化風險治理能力的契機;然而,災後我們只見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與石化業者三方相互角力、彼此推責諉過。此種困境,如同德國社會學者 Ulrich Beck 在《風險社會》中描述的「有組織性的不負責任」現象,意即,當代社會面對高科技風險與災害時,看似有明確的課責對象,卻沒有人要為事故負責,當各

方極力淡化自身責任,也使責任政治陷入真空狀態。在彼此卸責的政治真空下,高雄氣爆如同許多工業災難事件,其複雜成因遭到化約,而災害的全貌也變得模糊不清。研究當代社會高風險科技系統事故(system accident)的社會學者 Charles Perrow 提出常態事故理論(Normal Accident Theory),為理解這些高風險科技帶來的危害,其透過系統性風險的思考取徑,重新認識與分析既有的社會組織。本研究援引常態事故理論中的事故分析方法,將當代社會組織視作各別系統,各系統間彼此具有「交互作用複雜性(interactive complexity)」與「緊密相依(tightly coupl

ed)」特性,使風險常態化地存於系統內部,最後可能導致無可避免的意外事故。本研究透過擴充常態意外事故理論的分析框架,思考高雄氣爆是否為無可避免的系統事故,以及當中涉及的系統性風險問題。由於高雄氣爆不僅涉及經濟組織運作,也連結到政治系統的決策過程,鑑於政治系統與經濟系統運作的邏輯難以相互化約,本文理出一個新的分析架構,釐清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石化產業等三方,在涉及不同經濟與政治系統交纏(entangle)與產生互聯性(interconnectedness)的歷史過程,如何堆疊出導致高雄氣爆的系統性風險。透過文件分析法,本研究從系統性視閾檢視災害歷史過程,分析管線與箱涵的地下工程(1986 -

1991年)與埋管後至氣爆(1991 - 2014年)兩個時期,城市地下工程系統、石化生產系統 、城市石化治理與災防系統堆疊出的錯誤。並進一步分析,既有科技管理主義下的風險治理系統,在回應石化風險時出了什麼問題,因而使風險持續遭掩蔽或遲滯處理。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大型工業災難的形成原因,無法從咎責一方或單一歸因(monocausal)的範式得到解釋,而是多重系統交互作用下的風險過程,導致災害發生。剖析當代工業社會裡的系統性風險及其生成路徑,是反思類似的大型石化災害是否得以避免的關鍵研究進路。

混凝土材料應用於自動水門扇工程性質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新港廠的問題,作者黃識錩 這樣論述:

摘 要本論文主要目的探討高強度纖維混凝土材料應用於自動水門扇之研究,分別製作4組混凝土圓柱試體及4組植入不同深度保護層的鋼筋混凝土版試體,分別放置實驗室、嘉義縣溪口鄉三疊溪及雲林縣麥寮鄉M堤防3處,利用現地試驗及持續觀察,研究混凝土材料應用於自動水門的各項工程性質,包含抗壓強度、RCPT、腐蝕電位、腐蝕電流等。研究結果顯示,在抗壓強度方面,經過達8個月試驗在A-T及A-M兩處自動水門所放置的試體,其抗壓強度有逐漸上升之趨勢。實驗室的混凝土試體因為模擬與一般環境一致,所以放在材料場的空氣環境中所以無養護效果,4、5、6月強度試驗結果顯示有下降,下降的幅度約3%左右,在7月份後試體強度呈現增加趨

勢,11月份抗壓強度上升幅度為6月份的試驗強度約6%。由腐蝕電位試驗結果顯示,只有5個試體腐蝕電位介於-200~-350 mV間,腐蝕機率無法確定,其餘13個試體所得電位數值均小於10%,且腐蝕電流均小於或接近0.1μA/ cm2,表示試體經過現地環境侵蝕與水質的浸漬自動水門內部鋼筋組成並無腐蝕現象產生。在現場觀測水門扇方面,由檢測結果顯示,近一年的使用,現場兩扇水門均能正常啟閉,而且經蘇拉、天秤等颱風豪雨侵襲過後,表面仍未出現明顯之龜裂及磨損情形,爾後拆換回實驗室進行整體檢查,僅M堤防水門扇於水面下位置有藤壺海汙生物附著,其餘外側表面並沒有發現顯著的變形或損壞情況,表面經檢查無產生明顯嚴重磨

損或龜裂現象,顯現本試驗設計之碳纖維混凝土可抵抗水流的衝擊。因此,混凝土材料應用於自動水門上有一定的可行性。關鍵字:水門扇、混凝土材料、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