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生醫掛號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東海大學 管理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 王本正所指導 林聖凱的 網路醫療市場需求之初探 (2003),提出台大生醫掛號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網路醫療、遠距醫療、網際網路。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大生醫掛號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網路醫療市場需求之初探

為了解決台大生醫掛號查詢的問題,作者林聖凱 這樣論述:

由於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網際網路的應用已經逐漸遍及各個領域。醫療照護產業若能善用網際網路的即時性與無疆界之特性,不僅可做到平衡國內醫療資源可近性的目的,相信亦可重塑日漸受到詬病之醫病文化。由於醫病關係需要醫療提供者與病人之間有高度的聯繫和瞭解,網路醫療自然成為搭起醫病橋樑最時髦的工具。從其他產業觀察發現,透過網路世界無遠弗屆之影響,網路醫療將成為未來之趨勢。政府已於民國八十四年委由台大醫院、成大醫院、台北榮總、台中榮總共同規劃建立遠距醫療先導實驗系統,提供遠距電子會診、病歷影像電子傳輸及遠距醫療指導等功能;所以本研究希望透過網路問卷瞭解未來網路醫療之市場需求概況,進而成為政府單位規劃網路醫療相

關事宜之參考。據此,本研究之初探綜合結論與建議如下: 一、 影響網路族群選擇網路醫療之因素,分別為:節省時間、就醫隱密性,與住家附近醫療資源缺乏;而主要網路醫療需求之種類則分別為:問診/會診、查詢檢驗結果,與安排檢驗;至於需求之科別則分別為:內、兒及婦產科。不選擇網路醫療之因素,分別為:缺乏真實感、網路安全性及健保給付與否;顯示未來在建構網路醫療環境時,除應注意基本之網路安全與隱私問題外,相關檢驗系統與影像、聲音傳輸系統之架構是否完善,爭取立法通過保險給付網路醫療費用,將對整體網路醫療工作之推展具有指標性作用。 二、 填答者之網路醫療資訊使用經驗的分析:

接觸網路時間長短或上網頻率高低,與選擇網路醫療意願無統計差異;但其搜尋醫療資訊來源,主要經由搜尋引擎,其次是醫院網站超連結;而填答者在醫療相關網站搜尋,主要目的在於搜尋健康或疾病資訊,其次是網路掛號(最初級之網路醫療行為)。可見未來網路醫療若要獲得消費者青睞,網站本身除要提供正確且即時之健康或疾病有關資訊外,採行正確且有效之推廣媒介,以強化網站在消費者心目中之品牌形象,也是推展網路醫療工作過程中不可忽視之一環。 三、 填答者之基本資料分析的結果:除年齡、居住地,及月平均收入外,其餘皆與選擇網路醫療意願無統計差異,此結果乍看似乎異於一般研究調查之發現:網路族群搜尋醫療相關資訊

,與年齡、性別、婚姻、有醫藥專業背景、健康狀況及接觸網路時間長短或上網頻率高低有關。其間除了可能與受訪個案數目多寡有關外,這現象其實是呼應了以往國內之網路調查結果:即上網人口可以相當龐大與普及,但實際有線上或網路交易者卻只佔上網人口之不到百分之三十。這意味著未來要推展網路醫療工作者,須先克服前述二項之建議事項,才能有效說服消費者從單純的資訊搜尋者轉化為網路醫療消費者。 四、 在研究方法學方面:針對本研究因樣本數的限制,導致某些變項統計結果有無法一窺全貌之憾;建議未來若經費與時間充裕,應收集網路族群的整體性資料以進行抽樣調查,進而達到減少網路調查誤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