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 走心 車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精密機構設計產業研發碩士專班 何偉雄所指導 呂啟明的 以陶瓷刀具精切削SKD11 之加工效率研究 (2014),提出台南 走心 車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刀具壽命、表面粗糙度、田口方法、切削條件、加工效率。

而第二篇論文義守大學 工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賴慶松所指導 陳燦煌的 初級軸切削製程參數最佳化之研究 (2011),提出因為有 初級軸之切削製程、表面粗糙度、部份因子設計、反應曲面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南 走心 車床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南 走心 車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陶瓷刀具精切削SKD11 之加工效率研究

為了解決台南 走心 車床的問題,作者呂啟明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京瓷製的陶瓷刀具(氧化鋁及碳化鈦),採0.6μm的表面粗糙度為判定刀具壽命的依據,對SKD11經熱處理作業調質至HRC58度的工件,就進給、主軸轉速與切深三者,排列田口方法直交表9組實驗參數,進行乾切削之精加工試驗與分析,在符合品質水準的刀具壽命前提下,追求最佳的機械加工效率,探討切削條件、刀具壽命與加工效率的關係。經分析數據後發現以轉速400rpm、進給0.07mm/轉、切深0.2mm之切削條件,其刀片壽命可達53分鐘,且擁有最佳的加工效率,以S公司原始切削條件為轉速300rpm、進給0.06mm/轉、切深0.2mm試算後,其切削效率可提升56%。此外本研究亦透過Mathemati

ca分析相關數據,成功求解刀具壽命經驗公式的各項係數值,於往後預估刀具壽命時間有相當的助益存在。

初級軸切削製程參數最佳化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南 走心 車床的問題,作者陳燦煌 這樣論述:

由於目前皮帶式無段變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簡稱CVT)製造商對於車輛用連桿式CVT之設計與製造的技術尚未純熟,因此負責CVT傳動功能的初級軸,其切削製程也相對顯得重要,該製程目前並無一個最佳化標準可以參照,在新產品導入生產的過程,通常先以經驗值判斷製程參數,並且使用試誤法以尋求符合品質特性的切削參數,因此可能因為製程不穏定而造成開發時程延遲及成本的增加。本研究針對初級軸之切削製程問題加以探討,並建立兩階段實驗設計模式,第一階段以特性要因圖找出影響初級軸切削製程之因子。第二階段以部份因子設計(Fractional Factorial Des

ign)、反應曲面法,以求解出初級軸切削製程之最佳參數組合。研究結果發現以進給與刀尖半徑等因子對表面粗糙度之影響最為顯著,將所得的最佳參數組合進行驗證實驗,比較改善前後的製程能力指標與品質水準,研究顯示Cpk值由0.67提升為3.33;不良率由5.00%降為0.00%。依照本研究,後續於新產品導入時,將可依據本研究之方法使製程做最佳化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