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勞工局申訴電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發生勞資爭議時,哪些申訴管道可自救?申訴內容會保密嗎?也說明:申訴 過程和內容是否能協助保密、避免損害勞工的工作權益呢? ... 建置1999專線的縣市則是可以直接撥打勞工局、處,或負責勞工行政事務單位[5]的電話。

朝陽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 蘇秀枝所指導 舒紀恂的 由六件司法判決探討教保員在安親班職場可能遭遇之勞資爭議 (2021),提出台中市勞工局申訴電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安親班、課後照顧人員、勞資爭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勞工關係學系暨研究所 藍科正所指導 李岱羽的 新北市政府外籍外勞團體爭議特徵與處理方式之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外籍勞工集體爭議特徵、外籍勞工集體爭議處理方式、工作類別、爭議類別、協調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中市勞工局申訴電話的解答。

最後網站勞工權益受損救濟管道- 【彰化縣政府 - 勞工處則補充:一、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中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地址:台中市黎明路2段501號7樓、電話:0422550633。 · 二、本府勞工處,地址:彰化市中興路100號8樓,04-7532502~2508 · 三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中市勞工局申訴電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由六件司法判決探討教保員在安親班職場可能遭遇之勞資爭議

為了解決台中市勞工局申訴電話的問題,作者舒紀恂 這樣論述:

有鑑於安親班勞動契約之相關問題層出不窮,為釐清雙方之權利與義務,因此透過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中之判決書,篩選出六個與安親班老師相關之勞資爭議判決進行分析,藉以幫助有興趣想投入此工作的安親班經營者及教保員,對相關規範有進一步瞭解,以改善安親班職場勞資關係。研究目的有:一、 透過司法判決書,描述有發生勞資爭議之安親班職場情況。二、 透過司法判決書了解安親班勞資爭議之類型。三、 分析安親班勞資爭議之裁判結果、原因與建議。研究結果有:一、 本研究發現有發生勞資爭議之安親班職場情況中,多數業者是以文理短期補習班立案;老師的職務以指導學生作業,輔導加強課業及協助家長照顧學生為主;六個個案中,三

個有簽任職合約書;安親班老師的工作年資介於一個月至十年不等;每個安親班工作時間都稍有差別;老師工作內容包括到校接回學生、指導檢查功課、準備點心、環境整理等;安親班老師薪資介於兩萬三到兩萬九間;招收兒童年齡以6至12歲為主。二、 本研究安親班勞資爭議之類型大致多為薪資、退休金、資遣費、加班費、片面終止僱傭契約、非自願性離職證明書、給付違約金、特休假、失業給付、獎金等案件。三、 裁判結果、原因與建議1. 請求給付薪資:雇主應依規定主動清償薪資,老師勝訴。2. 請求給付資遣費:雇主擅自改變工作型態,逼迫老師離職,必須依法給付資遣費,老師勝訴。3. 請求給付加班費:老師加班應提出申請經過審核

許可始得申請加班,未經同意自行加班並無法申請加班費,老師敗訴。4. 確認僱傭關係:機構謊稱業務縮編、老師不能勝任工作之情形,雇主不合法終止勞動契約,僱傭關係仍存在,雇主敗訴,須給付老師薪資。5. 給付違約金:雇主並未因老師提前離職而有具體損失,補習班並無人才培訓損失,無法申請離職違約金,雇主敗訴。6. 請求損害賠償:特休假為法定必須給與,雇主未依法給老師休假,判決結果雇主敗訴。 本研究建議勞資雙方均應依勞基法行事,以避免勞資糾紛。雇主不應積欠工資、高薪低報勞工退休金、任意更改工作性質逼迫員工離職,任意請求違約金,解雇員工須依法給付資遣費並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員工加班須經雇主同意,不應任

意曠職,離職也應依法事先告知雇主。關鍵詞:安親班、課後照顧人員、勞資爭議

新北市政府外籍外勞團體爭議特徵與處理方式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中市勞工局申訴電話的問題,作者李岱羽 這樣論述:

為探討更有效的外勞集體爭議處理,本研究藉由分析2008年至2011年6月新北市政府集體勞資爭議案處理紀錄,以越南籍、泰國籍、印尼籍、菲律賓籍等四國為主,分析新北市外勞集體勞資爭議案件的爭議特徵及處理方式。外籍勞工集體爭議之爭議特徵歸納成六點:(1)集體爭議與景氣有關,景氣好時爭議少,景氣差時因勞動條件被迫改變因此爭議增加。(2)集體爭議以越南籍和泰國籍勞工為主。(3)集體爭議與個別爭議類似,皆以勞方提出申請為主。(4)以書信、電話及1955為主要受理管道,1955雖降低外勞的申訴成本,卻容易導致處理成本的浪費。(5)外籍勞工集體爭議與工作類別有關,以製造業為主。(6)爭議類別主要是工資爭議的

加班費及薪資、契約爭議的契約內容及膳宿費。外籍勞工集體爭議之處理方式有以下五種特徵:(1)處理方式與爭議發生年別的景氣無關。(2)越南籍勞工爭議協處人員偏好使用協調會議處理,泰國籍勞工爭議協處人員偏好使用電話處理方式。(3)當非營利組織或其他第三方介入集體爭議時,對處理方式並無影響。(4)製造業及養護機構看護工發生集體爭議時多採協調方式進行,家庭看護工的集體爭議因為皆屬人口販運案件,故皆採調查方式處理。(5)契約或工資爭議會先透過電話進行處理,若無法達成共識則召開協調會處理。本研究建議,雇主應建立內部申訴管道;勞政機關應多針對容易發生外勞集體爭議的工作類別、勞方國籍、景氣循環增加對外勞的關懷訪

視與勞動檢查;提升仲介於勞資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其於勞資爭議發生時能積極協助處理解決。